古诗词下历史教学论文

2022-05-0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古诗词下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强基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举措,其目标是培养国家需要的特殊高端人才,这是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也是高等人才孵化的摇篮。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论文 篇1: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现代的高中历史教學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生活化教学理念,逐渐解掉了应试教育的纽带,产生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虽然现阶段高中历史教育还处于转型期,但随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推进,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如何将历史教育和生活化教育理念相结合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改革的重点工作,本文以此为依据,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更好地应对当前高中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问题与现状;有效措施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WEI Ping  (The Second Middle School of Nanj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善推进,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越来越重视生活化学习。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就是对过往现实生活的长期记录,因此,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到生动、实用,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积极提高教学意识,具备前瞻性,应该注重改进历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历史氛围,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好更快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当前高中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更高效地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切合实际地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历史是高考中综合学科的主要内容,将历史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满足新时代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培育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了解,把握整体历史脉络。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创新学习路径中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对它的教学应用也是十分广泛,能够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来帮助他们提高历史觉悟,既能激发学生对历史教育的兴趣,又能降低学生吸收知识的难度,还能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提升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

1.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高中历史教师普遍存在过分关注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和表现情况,而不太关注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和综合历史学习能力,他们对历史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应用水平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历史课堂氛围不佳,甚至可以讲是比较枯燥的,不重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评价,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应试教育思想比较牢固,缺乏改进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历史知识点的深入挖掘,而忽视了学生历史知识网络和历史知识体系的建设,使教育知识和生活实践脱轨,没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该有的作用和价值。单调的历史教学加剧了学生的反感,同时还没有健全的互动交流和评价体系,缺乏相应的交流互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黏性并不高,教师教不好,学生也难以提起兴趣,这些都是影响生活化学习理念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应用的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历史教学的改善,需要迫切纠正相关问题,积极开发生活化等新的教学方法。

2.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用日常用语营造和諧的历史课堂氛围

语言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也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新知识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的适宜性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在过往的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制于陈旧的教学理念,课堂语言过于僵化,不仅课堂气氛僵硬,而且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日常用语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主要应用方法之一,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距离,能更好地将历史知识融入简单的话术沟通中。用生活化习惯用语对话历史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印象和兴趣,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采取生活化教学理念时,可以积极地采用日常用语来营造良好的历史课堂氛围,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通过降低姿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索。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第四单元《鸦片战争》一课中,在新课的介绍中,教师可以通过谈论的方式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有听说过鸦片战争吗?”大多数学生在过往的知识接触中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一般会回答:“老师!我知道!” 教师继续提问:“那你知道鸦片战争中出现了哪些历史人物吗?” 通过这种交互式的问答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有趣而简单的生活语言可以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讲到鸦片战争的缘由,有些学生会对当时的英雄人物做出评价。鸦片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的屈辱史,是一次深刻教训,但也反映了许多有着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的气概,如林则徐,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语言简明地对鸦片战争做出梳理,就像是在讲明身边所遇到的困难一样,不仅要流畅地揭示新话题,还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延伸出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其他要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不仅实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也实现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以生活化话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能连贯整个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要敢于打破以往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法,不以课堂内容为展开话题,而以生活化主题内容导入课题,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历史话题中。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非常容易忽略课堂导入的功能,在导入过程中不主动也不会导入,不能很好地抓住进入课堂活动的良机,一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高,难以带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要从课堂的前端开始,抓住生活化导入课题加强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关注度,在课堂导入中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运用生活化学习方法为历史课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时,本课的知识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古代中国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政治制度产生的背景以及演变的过程,从古代夏商周的奴隶制度一直发展到清朝末期,整个过程有很多的变化,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般情况下,学生看到这类型课题会觉得难度比较大,一开始就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对课题并不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介绍前可以引用一些古诗词,拿出一些对应历史的古诗词让学生来读,通过读古诗词让学生找到不同历史阶段的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再延伸到政治制度上来,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出口成章的古诗词刺激学生的兴趣,通过降低学习难度从新的教学角度趁热打铁地为学生灌输新的知识,并巧妙地告诉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在实现上述知识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吸取历史经验,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政治建构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理念令人兴奋的功能。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生不同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思想还不成熟,思维视野还有局限,个人格局不大。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环境比较沉闷,学生的思维空间难以打开,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大部分学生都不重视,主要以记忆的方式应对考试,缺乏对历史素养的发掘。创设情境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尤其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应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拓展教学思路,将情境创设与生活化教学理念相结合,在历史教育中创造生活化情境,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例如,在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内容时,教师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可以借助历史记录片段《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精彩片段,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学生引至真实的百家思想论坛中去,既可以活跃教育氛围,又可以有效拓展教育氛围。鼓励学生从宏大的历史角度看待这个话题,进而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讲述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文化产生的背景,对各派文化思想内涵做出了阐述,这是挖掘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过程,更是知识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对不同的历史题材可以选择相对应的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类历史剧在生活中的优秀学习品质,既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可以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使生活化学习理念得以渗透,走进学生日常生活。

(4)结合生活事实,端正学生的历史观

生活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环境,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复杂的,但生活是可以从历史的轨迹中找到经验的,具有历史学习价值的事件有很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史实结合生活中的事件,提高学生将生活与历史知识相结合的学习意识,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还能发挥生活化教育理念,提高生活中乐观的心态,将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发挥出来。因此,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育理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事实去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全面发展学生的应用技能,塑造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课中,教师在新课介绍中不仅要结合20世纪以来以往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去讲,同时还要结合当前新时代下领导人的重要思想来阐述,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中国重大思想的来源与经过,以及现在和未来的主流方向,提高学生对政治体制的理解,明白新时代下新青年的核心意识是什么,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现代生活的理解,也让学生主动珍惜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也是大有裨益。

(5)重视师生关系,促进相关教育理念的应用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主要讲授相关的历史知识,而学生则主要以记录、背诵和阅读为主。一旦历史问题比较深刻,历史知识容易出现模糊的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反应或者教师不能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水平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差,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抓好学习重点的问题出现。因此,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推动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就必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频率与黏性,一旦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信任感以及相互尊重的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压力要降低许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关心学生,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面对所遇到的难题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并注意学生对教师的反馈,然后给予积极鼓励,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应用教育评价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时无法通过历史测试轻松检验,考试测评的也不一定是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的考核。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高中教师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教育评价,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生活应用和生活理解,并做出相关回应。通过科学的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内化历史动力,强化学习动能。教师要关注历史课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在此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有效的长期联系。

3.结语

总体而言,高中历史教学应积极融入生活化教育理念。历史教师应着力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历史学习环境和历史应用环境。历史是生活的写照,是以往历史生活的再次呈现,也是学生学习经验获得积累的最好途径,想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要结合生活实际,從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具体的生活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才能更好地为历史教学引入动力。

参考文献

[1]黄陈.生活化教学,历史问题改善——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17(10).

作者:魏娉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强基计划”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强基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举措,其目标是培养国家需要的特殊高端人才,这是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也是高等人才孵化的摇篮。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高视角、高站位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学理论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等角度,确保高中历史全方位准备、全面提升,在“强基计划”背景下,教师如何以创新的思维和教学模式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一直都是大家探索的课题,文章详细论述之。

关键词:强基计划;教学效果;教学理念

新时期高考招生工作改革提出了“强基计划”这一新目标,这是教育服务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高等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加入“强基计划”的高校,都是一流大学,因此能进入强基计划招生的学生也一定是优秀的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高,专业单项竞赛成绩高,属于拔尖人才的那一类。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人员,如何在这一特定背景优化教学,实现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历史学人才,是笔者一直都在探索的课题。应该怎样实施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怎样转换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 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挥棒,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导航仪,没有正确的理念就等于没有正确的导航,即便航船在走,也不能保证不偏离航线。因此教师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支撑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新课改实施以来的重要理念就是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过去的历史课堂是教师一人主讲,那是教师一个人的场地。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成绩可能会很高,但死记硬背的成分更多,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成分很少,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了。这样的理念下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但不能培养高精尖人才,更可怕的是泯灭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出了分数高能力低的学习匠,而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学习型人才。长此以往,学生墨守成规、思维僵化、学习态度呆板,课堂上学习气氛死板,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转变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从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入手,学习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学习国外教育家的理论,学习新课改后的教学经验,学习历史课程标准,熟读史书,丰富自己。教师在充分学习新进的国内外教育理论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然后才能具备游刃有余地掌控课堂教学。

二、 改革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每一名教师都想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有益的探索,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这些努力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做的准备工作越充分,教学效果则越好。备课的内容是核心,备课不是写教案,而是考察学情,考量教學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学情选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选择适合高中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研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原有知识的认知基础,到目前知识学习的高度;多方面搜集整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外延内容,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而又内容翔实。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设计每一步的教学形式,确定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思路,然后精心组织一节课的教学。教学准备工作有的是可以看见的,有的是无法看见的,而那些无法看见的教学准备,往往更能体现质量,比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磨,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个性化施教和分层教学等,都是无法看到的准备工作。

备课的形式也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我校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通过同年组、同学科的老师一起研学,形成一个集中多人智慧的教学设计,应用这个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工作,效果也是可观的。一个人主备,其他人根据主备设计的教学进行讨论,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就是一个趋近合理的蓝本。然后在由一名教师上课后,其他人员听课,之后再进行讨论,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调整和修改,最终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教学设计,由其他教师上课使用。通过这种集体备课的形式,形成的教学设计接近完美。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重要辅助手段,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教师应该认真选择网上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延伸课堂教学的触角,给更大化的学生提供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资源做成课件的形式,应用多媒体、投影、白版等工具,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适当应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微课不占用更多的时间,短小精炼,是教学最好的辅助方式。教师可以将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名人简介等,做成微课,增强学生的印象。

三、 科学确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理念决定方向,备课决定效果,方法决定质量。所以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要做教学活动的策划和导演,要转化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帮助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和场景,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时提出的具有思考价值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足,更能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以及学习过程的高效低负。比如限时完成本节课关于学习内容的练习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完成习题的答案,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民主,解决学生感到困难的学习问题,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集体讲评,教师讲解,师生互换角色营造民主生态课堂。还要让学生实现眼、脑、口、手并用,活跃并发散思维,延长有意注意时间。

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部分内容时,在讨论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的长久影响时,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搜集了秦始皇制定的封建帝制对中国未来几千年政治的影响,六王毕、四海一,这是对秦始皇大一统的高度概括,比如皇族规制一直被各朝君王沿用,形成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千古一帝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做出了贡献。当然他也有残暴之处,比如焚书坑儒的行动,一直受到后人的批判。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结合《秦始皇大传》的阅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秦始皇的帝制。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感受到了教学的民主,学生学习得更加积极,兴趣也更加浓烈,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创建开放课堂,将课堂延伸至社会上,在社区、各种场馆等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搜集学习内容的场所,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之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写出来,这个过程中学生认真观看后进行的思考,往往更有价值,也更加具有实效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的实际,这是对历史学习最好的辅助,应该积极提倡。

合作学习的形式对于学生的沟通、协调、组织、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是未来职场生涯的必备素养,也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是新课改后最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努力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

组建兴趣小组或者社团,读比较此案以外的内容的学习,对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评价等,讲历史故事、演历史剧目、写历史论文、绘历史地图等,参观各种博物馆、考察古迹名胜,了解古文物、古钱币、古兵器等,丰富和开阔视野。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让具有表演欲和表演能力的学生做好准备,将教材中的内容以戏剧的形式呈现给同学。这种形式的学习,使得枯燥的历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了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四、 重视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提高学习效果

“强基计划”中历史学科占有一席之地,新课改后教学评价机制也是重点改革的内容。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估和考量,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提升的素养、形成的能力几方面进行考核。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能凭教师的讲述为评价依据,也不能以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为评价依据,还不能以一张试卷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应该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科学历史观,人文内涵的增加。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是多途径实施的,比如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评价、历史学习的实践能力、历史知识的演讲能力、历史内容的制作能力、历史学习的延伸拓展能力,历史论文的撰写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要素。书面试卷的学业考核,也应该从知识的记忆转变到能力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考核素质能力提升入手,改变传统学习死记硬背的模式。

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途径的。考卷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题型方面要有变化,侧重人文素养的考察、学习能力的考察,调研能力、撰写小论文的能力、表达能力等,另外写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也应该作为学生的能力之一。要改变以往一张考卷定一切的局面,从高端人才培养的角度设计考核内容,从“强基计划”的视角确定学业考核目标,确定教学考核的方向及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

五、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更要给学生做好表率。我们常说德高为范、艺高为师,这正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为自己的教学充电。教师在课堂上表现的如何,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教师要時时对照这面镜子,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和学生教学相长。

学生也是教师的监督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就都与教师的教学有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需要教师,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掌控和引领是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法宝,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物理条件,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坚持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古诗词的掌握。这些对于学生历史的学习都有帮助,比如在讲述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时,教师吟诵关于这些内容的古诗词,强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古诗词是高度凝练的文学经典,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营造课堂气氛,也提升自己的师者形象,赢得学生的尊敬。

“强基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举措,其目标是培养国家需要的特殊高端人才。这是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也是高等人才孵化的摇篮。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要高视角、高站位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学理论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等,全方位准备、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重诚,田黄燕.公民素养视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以《中日甲午战争》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20(4).

[2]刘均.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

[3]王兆江.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利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6).

作者简介:

倪雅琴,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

作者:倪雅琴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论文 篇3:

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我国诗词博大精深,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在历史教学中,需彰显诗词教学效应。当历史教师充分利用诗词教学,深度挖掘诗词和历史关系,这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我国历史,提升学生学习自豪感。分析了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诗词;历史教学;运用研究

我国是诗的国度,拥有的诗词博大精深。我国的诗词就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光,熠熠生辉。诗词见证了每一代历史的昌盛落败,是历史的缩影。透过诗词能够透析历史人物的心理变动,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感慨。诗词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材料。历史课上,运用诗词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服力特别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能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古诗词中有巨大的教学价值。历史课程教学进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多角度认知和了解历史,还能充分明确历史演进,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历史渊源流长,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导入是历史学科学习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古代诗词旋律优美,特别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趣。教师开展“唐朝衰落”教学时,引入杜甫《忆昔》这首诗歌,诗歌从回忆的视角上,回忆起当年发展繁荣的元盛世时期,全国繁荣和谐的画面涌现。作者希望这样的繁荣一直延续下去,希望盛世能再次出现。《忆昔》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唐朝的辉煌,从辉煌慢慢堕落到战乱的历史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唐玄宗开元盛世境况,学生归纳出唐玄宗在后期宠爱杨贵妃,慌乱朝政。每天迷于花天酒色中,这是唐朝政治腐败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思考唐朝落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历史探索热情。诗歌引入历史教学,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实现教学目的。诗词其实是在再现历史,教师能灵活地引用,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活跃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巩固知识

大量的诗词有对重大历史进行概括和评价,例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指的是在西周奴隶时期,国家强盛,周龙子王权高度集中,权威至高无上。杜甫诗词《石壕吏》,用独特的视角向人们描述安史之乱带给人们的无限痛苦,引起无限伤痛。诗歌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渴望。历史教学让学生明白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从诗词中去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现象出现背后的原因,对历史学习兴趣高涨。这是历史教学最好的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措施。教师开展宋金对峙历史课程讲解时,给学生朗读出精美的诗歌,帮助学生理解宋金对峙知识要点。又例如,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歌,再现了长征的惊天动地,人们震撼于我国长征的艰辛,歌颂军人的坚强的意志。红军彰显而出的革命精神,是学生历史课程学习吸引之一,学生对红军充满了敬畏之情。

三、挖掘更多学科知识

历史教材会涉及诸多的诗词内容,随着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历史教学有新的要求,历史教学要基于大文科教育观念进行。学生学习要将地理知识、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顺应这一要求,这能够发挥积极的教学效应。(1)历史教学引入了诗词,这教学方式实质是历史和语文不分家现象。学生学习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视野开阔。(2)在历史教学进程中,科学地应用诗歌,教师巧妙进行问题设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举个例子:对秦始皇评价时,每个诗人的评价方式不一样,每个诗人的观点各异,有持有批判的观点,而有的持有反对的观念。教师综合诗人的评价,进行合二为一评价。从多个角度进行历史人物评析,这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诗歌教学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析问题。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历史学习,教师如果专注于知识点的传输,不善于使用诗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历史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心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地引入诗词历史教学。从多个科学角度上看,历史教学引入诗词,这是历史和语文学科相互结合表现,学生透出精美、熟悉的诗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提高历史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诗具史笔,史蕴诗心,诗词美化教学,教学使诗词深化。历史教师平时要练好内功,厚积薄发,使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必将构成中学历史教学一道独特风景。

参考文献:

[1]刘冠运,麦裕华,钱扬义.历史教科书诗词教学案例分析:以人教版初中《历史1》3个版本教科书为例[J].历史教育,2010(09).

[2]李定,李臣之.教科书历史诗歌教学二次开发制约因素与实施途径:以新课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课程与教学,2008(01).

编辑 韩 晓

作者:裴怀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雀巢咖啡包装设计论文下一篇:文化语境商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