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人为本范文

2022-06-24

第一篇:什么是以人为本范文

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笔者在上“领导科学与艺术”这门课时,老师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个问题,再结合前几周的一个辩论赛,话题是“三俗”与“反三俗”,笔者认为,很多社会问题是共通的,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接下来将做深入探讨。

一、“以人为本”遍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有要求,不得不做。当然,中国共产党的口号、要求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各类社会组织在实践“以人为本”时,有没有真正的以人为本。

笔者目前是一名家乡山东而就读于上海的大学生,回家返校都要靠火车票。很多外地生都知道,火车票的确不好买,排队买票,前一个人还有,到你了,你需要的票就没了,销的就是这么快。同样买票,售票员的服务态度就有很大差距。

大一结束时,笔者去上海一个汽车站买火车票(代售火车票),天气炎热,下午三点半开始售票,三点不到就有很多人排队了。面对这么多人售票员展现了应有的良好素质,不急不躁,语气和蔼,使得紧张的售票工作有条不紊。

同样是买票,笔者在家乡代售火车票处买票时,就遭到了冷言冷语以及无理的职责,售票员一句“你怎么不早把学生证拿出来?!”使得笔者难以忍受,要不是还存在理智,早就拂袖而去„„

“以人为本”,是一个经常被许多领导者挂在嘴边的词,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标志性口号。然而,“以人为本”除了给组织带来一些时尚的色彩外,又有多少组织能够真的去实践它呢?作为社会人,我们不得不与各种社会组织打交道,但是很多组织都没有考虑到客户的真正需求,只是完成 - 1 -

工作,尤其是政府部门,因为它不是盈利组织,所以不像其它盈利组织那样以服务质量吸引顾客。

二、为何“以人为本”得不到认可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简单的看出,质量好的服务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因为好的服务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故,合理的满足人的需求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含义广泛深刻,笔者也难以理解其全部,但是,怎样做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怎样做才能真正尊重了人,人们还是明了的。

文章开头提到了“三俗”与“反三俗”的辩论赛,这是班级自己组织的,结果是正方也就是支持“三俗”一方大获全胜,观众支持率也是远超反三俗方。这又说明什么呢,是正方辩手能力高吗?通过辩论过程看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原因。“三俗”之所以得到认可,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的人的确需要点三俗的东西,否则不会连反方都心虚难言。

可是社会并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以人为本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前面说过,合理的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问题就在于,现在的政府,现在的很多组织不知道人们究竟需求什么。

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GDP一路飙升,不管怎么说,人们的经济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还仅仅满足于温饱吗?显然不是,人们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这个问题。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从由低到高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由此可见,人的需求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却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道理。例如,领导者不理解为什么跟了自己多年的下属会离开?那些老员工为什么没有往日的干劲?人们的需要变了嘛!一起打拼的同事,他们的需要显然从生理需要向安全、交流甚至更高的层次发展。领导者忽视了这种变化的需要,自然在管理方面会有问题。

如果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来解释这种情形,我们发现领导者的需要可能没有变

化,因为他一直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自己的需要。当领导者固执地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和他一样把组织目标看成是每个人的需要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幻觉,它所带来的危害一定是无视员工的需要,这怎么谈得上“以人为本”?

一个组织这样,社会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脱离了温饱阶段,逐步走向小康阶段,一部分人已经达到富裕阶段。人们的已经不再是唱唱红歌,看看抗日片就能得到满足,人们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娱乐需求就是一个很大的方面。现在网络技术有了更先进更广泛的应用,很多人的业余生活都在网络上度过,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成为很多人的需求,如果社会没有看到这一点,还用五六十年代的思维看现在的人,看现在的价值观,那就有问题了。

一句话,人们的需求有了变化,高层次的需求逐渐取代了低层次的需求。政府、社会要正视这一点,然后考虑究竟怎样“以人为本”。

三、怎样做才是“以人为本”

前面已经说过,关注到人们需求的变化,然后合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才是以人为本。看清人们需求变化不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不难,难就难在合理地有规则地满足人的需求。

我们也见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单位的人,整天不干正事就是给领导提要求,说现在是以人为本你们要满足我的要求。当然,合理的要求要满足但不合理的有害于组织的要求就不能再去满足了。一些无效的组织,通常是在人们的需要满足方面没有一个规则。当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需要是合理的,这时的组织即使筋疲力尽地试图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那也一样不是什么“以人为本”。

组织、社会也要明白什么样的需求是合理的,是应该给予满足的,什么样的需求是不行的,是有危害的,是不能给予满足的。否则组织就会崩溃,社会就会乱套。

“以人为本”不是口号,是社会发展必要的要求,是政府、组织、社会应该真正落实的原则!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如何看待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的利益,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

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企业家对企业有控制、管理权,顾客和公众通过购买企业产品,最终拥有对企业的监督权和否决权,他们通过手中的“货币选票”和“~”来行使他们的权力。员工通过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

股东有投资增值的需要,管理者有权力、地位、成就感和与取得其贡献相适应的经济报酬的需要,顾客有获得质量高、价格低、方便快捷的产品和服务的需要。企业如果不能满足这些需要,股东就要抛售股票,管理者就要跳槽,顾客就会不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只有持续的以人为本、不断创造解决人的需要的新途径,才能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

西方一些国家的企业通过“社会契约”和“共同决策”的监事会制度,在权力的平衡方面步子迈得最大,但从结果看,企业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活力和竞争力,因为它的决策太慢。几十年来,日本企业通过文化和制度来造就一种心理上的权力平衡,但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而它的年工序列制几乎已经瓦解。美国企业是通过工会来达到某种权力平衡的,但工会会员在大量减少,工会面对近年来员工收益减少而管理者收益大增的趋势却束手无策。

在信息时代,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它不仅仅是需要满足的需求,而且是创造力的源泉。信息时代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快速、激烈的竞争将迫使企业越来越趋向民主化,因为这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在重新构建的企业文化中,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权力,在于工作而不在于等级。在开放的机会中,人们对级别、地位的看法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和能力将构成企业新的价值基础,对级别和地位的竞争将渐渐淡化,这将净化企业内的文化,净化企业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企业在结构和价值观上的变化将领先与社会和政治,并将最终影响全社会。现在,已经看出这样一种趋势:企业家们的开明、开放和包容程度正在超过政治家。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也要适应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种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职业、还要考虑到人员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以及他们可能的发展方向。组织的核心将可能不再是以业务能力为主考察对象,而是以人际关系能力和善于把握方向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人员的报酬将不是根据职位,而是根据能力和贡献,这意味着业务经理可能因主要贡献在调整人际关系上而比主要贡献在业务上的属员拿的要少,将大大减少内部摩擦,特别是将大大减少优秀的专业人员都向经理这条狭窄的路上挤而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使人才资源能各尽其所、发挥特长,使各类人才都能在自己的选择专业和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取得他应有的经济、社会和自我需求的满足。

第三篇:什么是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说起企业文化,人们就会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的迅速崛起。美国学者帕斯卡尔·阿索斯对美日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美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却能够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较好地兼顾到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另外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管理,这种鲜明的管理特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美国最成功公司同样重视企业宝贵资源——人。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虽然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与对人重视的企业价值观相联系,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以人为本。

对于人本管理思想最早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约1927~1932年在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实验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在首位,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忽略人际关系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受人尊重等。基于对人的需求要多方面的理解,梅约提组织应该满足人除经济需求以外的其它需求,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等。并提出新型领导能力是要在正式组织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丛林。每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创立,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可信任人”等假说,导致了对人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组织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类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最宝贵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如何实旋人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容质疑。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强调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发挥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更好地契合。怎样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特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就必须对企业中的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因为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时期.实现各种需求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伴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即实旋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薪酬管理就是实旋以人为

本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转载]以人为本,到底以什么人为本?

2013-9-5

[转载]以人为本,到底以什么人为本?

以人为本,到底以什么人为本?2013-08-2718:13

在特色时代,有一句极其时髦的口号,便是“以人为本”。不但上头这样大肆提倡,而且下头也盲目附和,却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其实,“以人为本”这句口号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它的要害就是抹杀了人的阶级性,为修正主义者复辟资本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有文字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人是有阶级性的。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分属不同的阶级。奴隶和奴隶主,农民和地主,工人和资本家,便是互相对立的阶级。工人战胜资本家,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

我国自从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去世后,党内的走资派们、修正主义者通过卑鄙无耻的手段窃取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他们先是彻底否定文革,继而进行所谓的改革,将社会主义的中国有计划地逐步地引向复辟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

经过三十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复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几乎荡然无存。走资派们、修正主义者进行改革的目的,即建立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实现,亦即资本主义复辟已基本完成。为了更好地巩固他们的改革成果,为了更好的欺骗和麻醉人民,他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其实这个口号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不过是走资派们、修正主义者用来糊弄人民的精神毒药。

试想在我国已大量产生资产阶级的今天,工人、农民已沦为弱势群体,早已不是国家的主人,此时提出“以人为本”,那么到底以谁为本?是以新生的资产阶级为本,还是以沦为弱势群体的工人、农民为本?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完全可以这样说,“以人为本”的人决非是毛主席时代的主人——工人、农民,而只能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以及日益腐败堕落的官僚特权集团。这便是“以人为本”的全部秘密所在。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而走资派们、修正主义者却拼命鼓吹“以人为本”,决不是没有缘故的。他们故意用抽象的人来代替具体的有阶级性的人,不过是用来掩盖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而已。善良的人们,可要警醒啊!

第五篇: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关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面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简言之,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改变,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一再告诫:“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工作,是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点。离开这一中心,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谈不上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富裕社会。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终的区别,就是看是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消灭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因此,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社会不和谐,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的根本途径。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成员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都要靠发展来解决,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还应看到的是,任何一个公平的社会,都不可能消灭收入差距,而是控制差距的范围。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的上升机会;任何社会如果能够让其中的穷人不断地变为富人,就有无限的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目的

发展经济,发展生产,根本是要满足人的永续需要,以人为本。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否则,所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价值取向应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理所应当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命科学观后感范文下一篇:少代会竞选海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