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2022-09-12

为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与神经内科的方式与效果,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神经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患者60例,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风险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 (每组患者30例) 。风险管理组患者30例, 男性17例, 女性13例;患者年龄24~77岁, 平均年龄 (48.7±1.6) 岁;脑出血9例, 脑梗死11例, 帕金森症1例, 持续癫痫3例, 蛛网膜下隙出血6例。常规管理组患者30例, 男性16例, 女性14例;患者年龄25~78岁, 平均年龄 (49.1±3.4) 岁;脑出血7例, 脑梗死12例, 帕金森症3例, 持续癫痫3例, 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

1.2 方法

1.2.1 生活护理管理

病房区域所有易碎、易燃物品集中放置, 并在此类物品摆放区域设立标识;所有患者病床设立护栏, 防止患者翻身或活动不慎摔伤;频繁检查病房及走廊湿度、清洁度, 在易滑倒区域设立标识;改善病房环境, 定时通风[1]。

1.2.2 疾病护理管理

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神智情况, 及时察觉外渗风险并上报、作出及时处理, 避免因看护不当引起局部软组织受损[2];通过病情检测与观察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将病情变化实况详细记录分析, 结合既定的治疗与护理方案调整抢救仪器、工具及药物, 根据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配备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等等, 定期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检修, 确保人员、设备为患者疾病护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全面、密切的护理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3]。

1.2.3 用药护理管理

需要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脱水降颅压或使用其他高渗性的液体治疗之时, 要有专人时刻陪同看护, 时刻观察患者输液情况, 谨防外渗意外的发生。在使用升压药物之时, 要密切观察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状况, 预防用药不当及用药不良反应引起血管过度收缩意外的发生。依照药物特殊性划分监管等级, 对于使用要求严格或不良反应较强的药品重点强化风险管理。建立护理人员与医师、药师沟通平台;用药前对药品名称、用量及生产日期反复核对并确认签字, 做到责任到人[4]。

1.3 评价标准

对基础护理、消毒卫生护理、风险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日常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分, 满分100分, 最终结果去各项平均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风险管理组基础护理及消毒卫生护理评分分别为 (93.44±4.03) 分、 (97.11±3.55) 分, 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风险类型分析

常规管理组综合风险产生率53.33%, 风险管理组综合风险产生率为3.33%, 风险管理组综合风险产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有年龄大、病情危急、治疗护理时间长的特点, 漫长的康复治疗期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护理服务的配合。该次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 着重对脑梗死、脑出血等系列神经内科疾病常见护理与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订了较为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有层次地规划并开展了优质的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及用药护理[5], 同时强化了心理护理与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工作, 安排经验丰富的心理医师同意识较为清醒的患者亲切沟通交流, 并与患者家属深入探讨患者病情及既定的治疗、护理方案, 告知患者及家属预计恢复效果[6]。

该护理风险管理实践中, 常规管理组患者基础护理 (67.43±2.87) 分, 消毒卫生护理 (75.88±3.08) 分;风险管理组患者基础护理 (93.44±4.03) 分, 消毒卫生护理 (97.11±3.55) 分。风险管理组两项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 (P<0.05) 。根据神经内科治疗及护理潜在风险因素分类、分层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与神经内科的方式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患者60例,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风险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 (每组患者30例) 。给予风险管理组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 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管理组患者基础护理 (67.43±2.87) 分, 消毒卫生护理 (75.88±3.08) 分;风险管理组患者基础护理 (93.44±4.03) 分, 消毒卫生护理 (97.11±3.55) 分。风险管理组两项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 (P<0.05) 。常规管理组综合风险产生率53.33%, 风险管理组综合风险产生率为3.33%, 风险管理组综合风险产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 (P<0.05) 。结论 在生活、疾病、用药等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全面提升神经内科护理水平, 降低护理中的风险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神经内科

参考文献

[1] 许文华.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24) :83-84.

[2] 黄进清.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 2009, 20 (4) :440-441.

[3] 张井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12) :1220-1221.

[4] 陈彩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0) :274-276.

[5] 董新平.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21) :93-94.

[6] 张萍.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探讨[C]//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航天临床医学编辑部, 2010:133-13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探索下一篇: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