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视野下打造服务型政府论文

2022-04-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众视野下打造服务型政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新媒体因具有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展现形式丰富等特性,成为了连接公众和政府的重要桥梁和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阵地。为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浅析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建议。

公众视野下打造服务型政府论文 篇1:

治理视角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摘 要:“治理”理论强调的治理主体多元性、合作互动性与服务型政府要求在建立有限政府、注重社会力量的培养等方面在价值追求上有契合点。从治理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服务型政府内涵和特征的界定,探讨现阶段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如下:要保证政府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促使公民社会的壮大,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打好基础;促进信息透明,加强法制建设,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治创造条件。

关键词:治理;服务型政府;公民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二者在内涵价值上有一定的契合点,治理理论对于我们构建服务型政府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究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契合点,为我们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寻找最佳的路径选择。

一、从“管理”到“治理”:国家战略思维上的重大革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国家治理”四个字的提出是这次公报的一个亮点,“管理”和“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从政治现代化的标准来看,是执政者思维的一个进步。一般认为,管理比统治的先进之处在于统治者逐渐淡化其阶级压迫功能,将其职能更为集中到公共福利和公共政策上。但是管理仍然带有权力单向度的强制性,属于政府的单方面职能,它缺少被管理者一方的参与,随着政治文明的不断向前推进,公民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公共福利过程中。于是,“治理”这一代表特定政治内涵的术语应运而生了。

1995年,全球治理协会在其发表的一份名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报告中阐述了治理的内涵: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从这个阐述可以看出治理所包含的几个特征。

参与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管理相比,治理打破了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拥有垄断管理权的理念,主张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互动的多中心管理模式,在彼此互相谈判协调中解决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治理过程的互动性。治理观念的产生意味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种管理不是政府钳制社会,也不是精英垄断话语权和决策权,而是民主的确立绝大多数公民都有资格来观察、参与和发表意见,政治行动在频繁互动中展开。

政府应当起“掌舵”而非“操桨”的作用。虽然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并不代表政府的角色不再重要,而是政府的职能需要转变,其重要职责就在于仲裁和协调,减少对于具体社会事务的干预,掌舵而不操桨。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环节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个表述不但准确地给出了我们正在推进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同时也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怎么样的服务型政府的问题。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共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从上述对服务型社会内涵的表述中,可以得出服务型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服务型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这是服务型社会的本质所在,在我们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执政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要建立的服务型政府一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公开透明的政府。公开透明关系到政府的决策是否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的权利是否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些都需要公民亲身参与监督,而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和监督政府行为的前提就是政府必须保证信息公开和过程透明。

服务型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传统中国的行政模式是人治行政,政府工作人员按照领导的意思办事,这造成工作秩序的混乱,公务人员疲于应付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行政腐败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保证行政人员在工作当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关键。

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这里责任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必须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如果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后果时,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

服务型政府应该是回应性政府。政府应该及时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对于社会诉求应该及时予以回应。对于一些突发公共问题,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政府都应该及时向社会通报事实真相并采取相关措施。

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性是指政府在权利、职能、能力和规模上都是有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段时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他社会事业都没有脱离政府的管制,政府的权力扩张,导致日益臃肿的政府机构和行政效率的低下,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引起群众的不满。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造有限政府,让政府在法律和职责的范围内活动,把不擅长和不应该做的事交给市场和社会。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对治理理念的最好实践

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则是实现总目标过程中必然要完成的一个任务。其实,治理理念和服务型政府在价值追求上有诸多的契合点:首先,二者都看重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治理理念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要让各个参与治理的主体都能够在互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局面逐步形成,从国家—社会二元结构的视角来看,国家和社会的界限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清晰,这也就给予两者共同处理社会事务提供了一个合作互助的基础,这对于一个由管理向治理转型的国家来说,有助于其公民社会的发展成熟。与之相对应,服务型政府就是强调政府管理应该摆脱传统的管制型理念而转向以公民为中心的民主型的行政理念。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对社会力量的培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治理理念和服务型政府都有分权的价值诉求。与之前的管制型的理念不同,治理不再认可政府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其他公共机构还是私人都有参与公共事务的合法性,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政府的分权,通过这种分权,其他除政府之外的主体就可以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来,这是培养公民实践民主的绝好契机。公民社会自治能力的增强,就意味着整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这有助于我们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要打造的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简政放权,把不适合自己的一些职责分担给社会其他治理主体。最后,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治理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关系。治理理论倡导政府能够放宽视野,允许社会力量也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将原本由政府独自承担的供给公共服务的部分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让各种公民团体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这样做既有利于政府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经济,又缩小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保证政府提供优质核心的公共服务。除此之外,政府还必须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些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治理理论的内在要求。

三、治理视野下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一)现阶段仍然要保证政府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现阶段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前提

按照治理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确实还带有“全能政府”的色彩,政府还在管着一些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政府插手经济事务比较多,服务功能相对较弱。另外,政府部门机构功能重叠,效率低下,公务员队伍过分庞大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共同造成了社会力量的薄弱,给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们绝不能将政府的作用全盘否定,相反,现阶段我们还应该继续保障政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导地位。如果我们突然大力削弱政府,那么政府原来掌握的巨大权力和职责转给谁?在我们的社会力量如此薄弱的情况之下,又有哪些组织和机构能够胜任呢?在当下这样一个转型期,改革用力过猛,就会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冲突超出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不利。所以,现阶段仍然要保证政府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现阶段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前提。

(二)促使公民社会的壮大,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打好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处于全能型政府的状态,导致了社会力量的萎缩,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对于政府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社会把一些本来可以由其自发组织解决的问题推给政府,这样不仅导致政府的负担加重,也失去了自身锻炼处理自身事务的能力,对于双方都没有好处。因此,政府应适当授权,允许更多社会自治组织的存在,对于一些社会自治组织力所能及的事,政府要给各种社会组织一个锻炼自身自治能力的机会,让政府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到公共服务上去。这样,一个真正多元化的治理局面才能形成。(三)促进信息透明,加强法制建设,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治创造条件

与政府相比,民众参与治理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尤其是在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上表现最为突出,对于政府腐败等行为,民众很难察觉,给政府的各种不正当行为留下了空间。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求政府做到信息透明,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给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提供便利。除此之外,加強法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障。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保证政府在法治的框架内活动,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现代法治是为对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而设计的。限制和控制权力,使其合理运行,防止滥用权力,是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刘熙瑞.服务型政府三种观点的澄清[J].人民论坛,2006(5).

[3]高小平,王立平.服务型政府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戴木才.现代政治视域的“法治”与“德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郭夏苗

公众视野下打造服务型政府论文 篇2: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浅析政务新媒体建设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新媒体因具有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展现形式丰富等特性,成为了连接公众和政府的重要桥梁和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阵地。为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浅析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为贯彻落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通过建设政务新媒体的方式,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等相关工作。政务新媒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充分调动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务新媒体的建设,既是顺应社会发展和回应公众诉求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的必然路径。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观点:一是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应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不是试图通过控制或掌舵使社会朝新的方向发展;二是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三是战略思想,行动民主;四是政府必须关注公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公民服务;五是政府官员应该关注的不只是市场,还应当关注宪法法律、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六是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七是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1]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政府服务职能、公共利益观念和保障公民权等方面,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许多契合之处。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为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力,加强政民互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政府通过推动政务新媒体建设,为公民提供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拓宽政务公开和宣传途径,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務新媒体建设是政府在信息时代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一次有益实践,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方向。

三、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特点

(一)政务新媒体发展速度快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8月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3.9万个,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头条号81168个,较2018年底增加了2988个。同时,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网民整体的59.6%。其中,微信城市服务累计用户数达6.2亿。[2]政务新媒体发展速度快、服务用户规模广、互动性强,已成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等相关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政务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

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务新媒体已不局限于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APP小程序等形式,抖音短视频等新形式的政务宣传已屡见不鲜。以抖音号“共青团中央”为例,其通过图片加音乐的形式,制作15秒短视频,积极宣传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报道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用积极向上的内容、丰富活泼的形式吸引了广大青年的关注,成为政务宣传的一支新兴力量。当前,政务新媒体已基本覆盖各类新媒体表现形式,进一步拓宽了政务宣传途径,丰富了政务宣传形式,扩大了受众范围,充分发挥了政务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作用。

(三)以文件形式进行规范管理

2018—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印发《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发展,严格考核和管理政务新媒体运行,为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导向性意见。其中,《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2年,建成以中国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全国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3]

与此同时,对政务新媒体的考核设置了“单项否决”指标,考核的重点在出现安全、泄密事故等严重问题,内容不更新和互动回应差3个方面。通过设置考核指标,进一步明确了政务新媒体发展要以信息安全、保密防范、定期更新和政民互动为目标,更安全、更及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政务新媒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新媒体运维有待完善

一是平台发布数量方面,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数量较少、频次较低,存在开通前期频繁发布内容,后期较长时间不更新,疏于管理和运维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新媒体的社会形象。二是平台发布内容方面,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缺乏原创性,较多转发其他平台的内容;政务新媒体具有政务属性和媒体属性,但是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为迎合大众的喜好,忽略了政务属性,内容发布不够准确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权威性。三是新媒体平台开通方面,部分公共管理部门对建设政务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沿用老路子、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积极开通新媒体平台、拓宽政务宣传渠道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媒体的传播效果。

(二)政务新媒体人才建设有待加强

政务新媒体是架设在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是展现政府形象、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平台。公众对政务新媒体平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政务新媒体运营团队的专业能力、政治素养和工作作风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政务新媒体人才培养有待加强。一是部分政务新媒体运营团队成员非专岗从事新媒体运营,人员权责设置不够清晰,主体责任意识薄弱,不利于培养政务新媒体专业人才。二是部分政务新媒体运营团队成员缺乏专业训练,对新媒体运营和传播的客观规律的把握不够到位,在政治敏锐度、文字表达、项目选题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容易导致“雷人雷语”等现象。

(三)未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的互动性

政务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基本属性。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为例,公众可在政府发布的微博、微信推送下留言、点评、提出疑问等,政府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回复、解答。然而,政务新媒体的互动性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更多倾向于利用新媒体渠道单向发布政务信息,而回应答复公众的意见和反馈的速度和质量均有待提升。

(四)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有待加强

政府部门将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办事服务与政务新媒体融合,方便公众远程享受五险一金查询、出入境办理、医保挂号等服务,让公众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但是,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仍有待加强。一是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服务内容重复,容易导致公众混淆,浪费新媒体平台资源;二是部分办事服务功能不完善,由于信息技术、系统维护等而无法使用。

五、关于政务新媒体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和运维

1.提升政务新媒体信息质量。政务新媒体兼具政务属性和媒体属性,因此政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规范,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必须及时、有效,从而保证政务新媒体的政务属性本色;切实做到为民服务,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深入挖掘公众关切的选题,不断拓宽视野和思路,以简练的文字、求真务实的态度、多角度的分析,进一步实现政务新媒体内容创新。

2.创新政务新媒体展现形式。随着政务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和扩大,要创新政务新媒体展现形式,充分发挥移动互联媒介的优势。通过漫画、短视频、网上直播等方式,不断丰富展现形式,扩大受众范围,让公众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切实发挥政务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积极作用。

3.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对政务新媒体管理和运维的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严格落实“单项否决”指标,对出现安全、泄密事故等严重问题,内容不更新和互动回应差的予以单项否决,切实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政务新媒体高效有序发展。

(二)强化政务新媒体人才建设

1.加强政务新媒体人员培训。坚持按需施教,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培训计划實施—培训效果评估”为模型,结合政务新媒体运营实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创新采取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等培训方式,模拟政务新媒体运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运营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邀请新媒体业界专家、学者讲解前沿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进一步提高运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2.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快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敏锐的舆情研判能力等核心技能。政府部门在制定中长期的政务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时,要紧密围绕政务新媒体运营所需的核心技能,科学研究制定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人员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具体举措,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开展新媒体人才培养工作。

3.加强政务新媒体团队建设。设立专门的政务新媒体团队,专人专岗专项负责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强化运营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保证政务新媒体运营的权威性和可控性;在实践中实现人才培养、技能提升,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岗责明晰、分工合理、具备专业传播知识的政务新媒体队伍。

(三)增强互动性,切实回应公众关切

1.立足公众需要。政府部门具有筛选、整合、提炼信息资源的能力,为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要立足于公众需求,为公众提供权威、翔实、所需的信息,切实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

2.回应公众关切。要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公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保障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力,使政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公众诉求,进一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科学收集社情民意,做好分析和舆情研判工作,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质量。

3.开展政民互动。要以开放、求真务实的心态开展政民互动工作,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生搬硬套、态度生硬等现象,主动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积极探索政民互动新方式,通过组织策划公民大讲堂、政策宣讲等方式,吸引公众关注公共服务、参与公共管理。

(四)增强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

1.整合升级平台资源,强化集约管理。着力解决政务新媒体分散建设的问题,做好统筹协调,对内容、性质、属性相近的办事服务功能进行整合升级,强化集约管理,避免办事服务内容重复造成平台资源浪费、引起公众混淆;坚持以合作共赢为目的,以大数据综合应用为发展方向,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数据交互,强化与社会第三方平台的深度融合,提升政务新媒体的服务能力。

2.升级智慧政务办事服务功能。要坚持以痛点思维和问题为导向,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和探讨社会公众对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的需求和办事习惯,进一步改善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系统的稳定性,让公众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获得感。

六、结语

政务新媒体不仅承担着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等职能,更发挥着引导舆论、凝聚民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对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影响。因此,政府部门要切实运用好政务新媒体平台,在亲民心、听民意的同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履行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政民互动、提供办事服务等职能,切实解决社会公众的问题,真正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价值和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28-431.

[2] 于朝晖. 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网信军民融合,2019(09):30-31.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J].中国广播,2019(02):47.

作者简介:黄宇斐(1993—),女,广东深圳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作者:黄宇斐

公众视野下打造服务型政府论文 篇3: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对国家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遇到许多问题,体现在公众参与意识薄弱,传统的政治管理方式产生阻碍,社会组织的不健全和沟通渠道的缺乏等方面。如何走出困境,促进公众健康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是每一个政治学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社会矛盾;政治文化

作者简介:范家琛(1992-),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所谓社会治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由此可见,社会治理的顺利进行需要公众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参与。公众的参与是社会治理成功进行的必备条件。

一、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公众參与,主要指公民在政治层面上的参与,即“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手段,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自觉自愿地介入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府政治决策的政治行为”[2]。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依法选举,参与投票,加入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建言献策等。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国家实现善治的重要条件,对国家社会各个层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众参与有利于提升监督水平,保证行政决策的合法性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法律,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做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3]。在我国,各级政府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个行政决策也是由少数的政府内部人员协商制定,并由决策人对其最终负责的。由于决策者人数的多少与决策效率的高低成反比关系,决策者人数越少,决策效率就越高,因此行政首长负责制在行政决策的制定上拥有不可否认的效率优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决策者人数的减少必然会导致集权问题的出现,很有可能使政府领导人出现肆意妄为、违法决策等问题。这样决策人就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决策。这样的决策缺乏了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使得其缺乏实质上的合法性。决策得不到公众的支持,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又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行政决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若广泛参考公众的意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让公众通过参加听证会等方式建言献策,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政府决策行为进行监督,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最及时地修正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真正做到有效消除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政决策的出台,切实提高行政决策的准确性和民主性,在执行过程中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使其拥有充分的合法性。

(二)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质大量丰富,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成员的生活需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的社会问题也浮现出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医疗就业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们。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紧密联系、互相协调[4],每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更是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政府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无法深入了解,更没有经历开展大范围的调查,如果单单凭政府一方面的力量,想要妥善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完善社会治理,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而公众则不同。相比政府而言,社会现状与公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公众更是广泛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有着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往往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和实际情况。因此,公众若是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针对多种社会问题与政府讨论、协商,提出重要的信息和准确的建议,将会有助于深入挖掘到问题背后的原因,集中力量进行解决,节约行政资源,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三)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伴随着社会转型而来的是社会群体新的身份认同。不同身份的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往往不同,政府作为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制定的决策要兼顾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会出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矛盾,社会利益和部分群体利益相碰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缺乏柔性艺术,大都采用强硬的态度,对与政府决策相背的群体行为严厉打压,强行制止。而被打击的群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进行抵抗,甚至不惜暴力抗法。这样的碰撞必定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可能造成流血事件,对于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正如于建嵘教教授所说,政府的这种治理行为“最终可能因不能承担十分巨大的社会成本而使政治统治断裂和社会管治秩序失范”[5]。

因此,政府如果能够引导公众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将会为政府和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提高良好的渠道。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广泛听取不同群体代表的意见,与其进行对话。在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及时协商,向其说明原因,得到对方的理解,消除群众对政府的误解,温和地解决问题。这对于减少社会矛盾,避免暴力抗法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尽管公众的参与对于社会治理的成功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阻碍公众参与顺利进行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对于我国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社会矛盾的及时处理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一)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意识较为薄弱,积极性不高

要想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首要条件就是公众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国家主人翁地位,树立参与意识,关注社会问题并热情地向政府建言献策。然而当前公众对于参与社会治理确实热情不高,积极性较差。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公民思想观念的影响,即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一直使用的是“家天下”的文化传统和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国家是由皇帝、大臣把持和管理,老百姓只要服从管理就可以了。因此在公众的意识中,认为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是政府官员们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这种自顾自的“小民”意识流传至今,造成了当下公众对于社会问题,对于政治生活的不积极,不热情的态度。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也使公众对政治参与产生了误解。建国后,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处于政府的管控之下,政府对一切大包大揽。改革开放后,虽然我们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这种“全能政府”的形象却深入到公众的意识之中。政治的运行和政策的制定产生对于公众来说充满了“神秘感”,使得公众对于认识不清,加深了公众与社会治理之间的隔阂。不仅如此,许多公众对于政治拥有错误的认识,认为过多参与政治会导致自己犯政治错误,因此处于自身安全考虑,自动远离政治。这两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了当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意识薄弱,积极性不高问题的产生。

(二)传统的政治管理方式和政府官员思维阻碍公众参与进程

尽管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过去遗留下来的政治管理方式的惯性影响,政府依然包揽着大部分的社会管理职能,留给公众参与的空间十分狭小。我们知道,社会治理要想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大力发展民主,构建市民社会,在国家治权与社会矛盾之间构建缓冲地带,设置中间隔离层,以弱化社会矛盾对制度的对抗[6]。而政府的过多干涉,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往往无法准确地解决社会矛盾。不仅如此,我国许多政府官员为人民服务意识欠缺,想的多是“当官做老爷”一类的脱离群众的事情。在工作过程中,更是满脑子“官老爷”思维,经常运用手中的权力和政府的权威来粗暴地解决问题,对于公众的参与诉求更是置之不理,不屑一顾。这样的态度不仅不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加剧公众对政府的误解程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建立“小政府、大社会”这样的良好局面,而我国传统政治管理方式的惯性作用以及政府官员的错误思维不仅与其背道而驰,还会大量挤压公民自治的空间,对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的发展有严重的负面作用。

(三)社会组织发展不健全,公众参与的能力不足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表达自身诉求,需要以一定的组织为依托,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正规化、制度化。但是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程度较低,社会组织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从组织数量上来看,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共有66.2万个,吸纳社会人员734.8万人,作用较为有限。从组织类型上来看,目前维权类和公益类的社会组织发展较差,在组织总量中占比较低,不能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维护群体权益、提供公共服务等需求[7]。而且我国的社会组织大多数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成立的,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从组织运行上来看,我国许多社会组织内部章程不健全,运行也不够规范。有的组织由于专职人员过少、财力不足等原因,其目标和宗旨难以有效实现。

除了社会组织不健全外,公众自身对于政治参与也存在错误的认识,能力上较为欠缺。党和国家对于公众参与的提倡,是要求公众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序地、理性地参与社会治理。如果公众只是片面強调参与的权利,而不注意参与的手段和途径是否合法,往往会对社会治理产生有害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社会领域出现的一些激进的公众参与事件,例如群体性泄愤事件,激进地游行示威以及闹访事件,就是不正确、不合法的公众参与行为。

(四)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缺乏,机制不完善

公众参与包括了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而参与渠道的多少以及是否通畅直接影响到参与结果的好坏。在我国,公众的政治参与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诸如市长接待日、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以及各种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第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8]。对这三种参与的渠道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种渠道都有一定的问题:第一,公众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直接参与机会很少,反映问题效果不好;第二,市长的接待日、信箱,以及市场热线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效果不佳,公众反映的问题经常得不到回应;第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也发展不健全,官办色彩较浓。公众由于缺少有效参与的制度化渠道、缺乏利益的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现有的参与渠道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于是往往会采用规定范围之外的方式进行参与,例如集体上访等,这就会产生过激的行为,从另一个方面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三、走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现实困境的方法

公众参与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种种困境,对我们社会治理的顺利进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探索走出困境的方法,切实提高公众参与水平,让公众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是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培养公众的民主品格

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培养公众的民主品格。这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努力。就政府而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位优势,运用自身掌握的大量资源,并通过各种渠道,营造一种民主的文化氛围。同时通过学校、社会组织等方式加强对公众的民主教育,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帮助,帮助他们学习必要的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念,培养健康的政治情感和民主品格,让公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国家主人这一事实,让他们能够积极践行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责任。

就公众而言,要认识到自己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树立“公共人”理念。所谓“公共人”,就是能够主动承担公共责任,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人。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了公共利益,才能保证公民个体利益的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维护公共利益的过程。因此,公民应该认识到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一致性,认识到自身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提高自身参与意识,主动承担社会治理责任。

(二)政府转变自身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公众参与的主要支持者,政府机构如何设置,政府管理如何进行,对于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好坏会产生重要的作用。过去那种政府包揽一切的作风已然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下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建立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满足公众参与的要求,保障公众参与的政治权利。因此,政府要转变作风,改变对待公众的态度,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不仅如此,政府还要树立新型执政观,学会适当放权,将一些社会治理职能向公众及社会组织转移,扩大公众参与的空间,形成政府与民间社会共建共治的良好格局[9]。

(三)壮大社会组织力量,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协调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还能够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桥梁,拓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增进两者之间的信任。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当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因此,社会组织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加入社会组织之中,并健全组织内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组织专业化水平,壮大组织自身力量。与此同时,公众也要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学会运用诸如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四)完善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机制,搭建有效的平台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和公众之间沟通渠道不畅,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应该探索多种方法来解决。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条件,打造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10]。在这一网络平台上,政府可以加强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便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可以建立互联网交流机制,增加政府和公眾之间的沟通,为公众提出自身需求、意见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不仅如此,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听证制度,鼓励公众参加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建言献策,表达观点,与政府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为社会治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贺柏蓉.基层社会治理视域下公众参与的现状探析[J].广东蚕业,2018(1).

[2]陈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J].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杨海坤,李冰.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行政决策的法律机制[J].政治与法律,2006(3).

[4]邓少君.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逻辑及现实路径[J].法治社会,2018(1).

[5]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M].人民出版社,2014

[6]季建林,戚小倩.十“重”十“轻”: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建设中的误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6).

[7]田瑞华.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精细化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11).

[8]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陆萍.社会治理视野下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路径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7(4).

[10]胡燕.我国社会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必要性、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2).

作者:范家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中小型电子商务服务业论文下一篇:政府支持构建公共交通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