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施工研究论文

2022-05-06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弯道施工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水库溢洪道受其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在陡槽段不得不设置弯道。针对云南省某水库溢洪道,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水流通过陡槽弯道后产生了不对称冲击波,水流分布极不均匀,水流流态紊乱,下游消能能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经反复试验,最终在陡槽弯道段底部垂直布置了四道斜槛。

弯道施工研究论文 篇1:

对水利工程隧洞流态问题探讨

【摘 要】隧洞是常见的泄水建筑物,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往对水工隧洞水力学特性的研究以及在工程中体型的选择主要靠水工物理试验来解决,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已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章以黄木水库导流泄洪洞水力学模型试验,对无压泄洪洞内弯道水流特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存在的无压隧洞弯道的高速水流问题提出工程解决方案。

【关键词】水工隧洞;流态水流;方案

0.前言

水工隧洞,在山体中或地下开凿的过水洞。水工隧洞可用于灌溉、发电、供水、泄水、输水、施工导流和通航。隧洞是常见的水工泄水建筑物,由于隧洞工程工序多、技术复杂,且工作面有限,受围岩影响施工困难,在水利工程中常为控制性工程。合理的洞线布置和洞身尺寸及衬砌计算对工程规模和投资及工期的影响很大,了解隧洞内的流态随流量的变化是隧洞设计的依据。文章结合黄木水库导流泄洪洞水力学模型试验,对无压隧洞中存在的弯道高速水流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工程解决方案,并通过模型试验来验证。

1.工程概况

黄木水库位于兰坪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82.5km2,水库工程任务是以解决金顶坝子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工业供水。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5860万m3,枢纽采用均质土坝和明流泄洪洞,正常蓄水位为711.60m,死水位为701.24m,则水库调节库容为598万m3,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为505万m3,供水方式采用库内浮船泵站抽水。

导流泄洪洞布置在河道右岸,洞身全长492m,分别由进口进水塔段、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进口底板高程为680m,断面为圆拱直墙型,尺寸为4.50m×7.30m,直墙高度6.00m,拱高1.30m,半径2.60m,洞身全长492m,底坡为1/100,桩号0+107.097m?~0+135.60m为弯道段,转弯半径为50m,转角为32°39′,出口段采用挑流鼻坎消能。

水库泄洪洞满足现行设计手册和规范“对于流速<20m/s的无压隧洞,弯曲半径≥5.00倍洞宽,转角≤60°”的要求。但为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对泄洪洞在不同工况下的水流流态、泄流能力、弯道水流等进行了系统的模型试验研究,对存在的弯道水流问题结合试验给出工程解决方案。

2.流态、泄流能力及弯道水流

2.1库水位与流量系数关系

泄洪洞试验模型选用几何比尺为1:36,洞身段用无色有机玻璃制成。经实测数据计算,闸门全开,库水位低于685.15m时进水口水流流态为堰流,堰流综合流量系数(m=)为0.32~0.34;库水位在688.93~720.46m时水流流态为有压孔流,孔流系数(μ=)为0.56~0.864;库水位在685.15~688.93m时为明流向孔流的过渡区,流量系数(半有压流)介于两者之间,和利用水力学公式计算的流量系数基本一致。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714.76m时,泄洪洞实测下泄流量Q=321.55m3/s,较原设计值Q=322.0m3/s小0.14%;库水位为校核洪水位719.94m时,泄洪洞实测下泄流量Q=343.34m3/s,较原设计值Q=346.74m3/s小0.98%,说明试验得到的泄洪洞泄流能力与原设计计算成果相同。

2.2弯道水流流态

由于泄洪洞在0+107.097m以后有28.50m的弯道段,水流受惯性及离心力的作用,内弯处水位低、外弯处水位高,在弯道处产生水位差,且差值随着库水位的升高而增加,试验实测弯道外侧与内侧水深及水位差随库水位变化曲线见图1。

图1 模型实测水库水位与弯道内外侧水深关系曲线图

由图1可知,当下泄流量不超过277m3/s时,弯道外侧水深在导流泄洪洞直墙高度6.00m以内,该流量占隧洞最大下泄流量346.7m3/s的80%。当流量超过277m3/s时,弯道外侧水深将超过6.00m,水流翻越洞顶,并在下游直洞段产生严重的折冲水流。从试验可看出,在高水位时弯道段流态差,采用抬高外侧底板高程的方法,不会降低外侧水面高度,反而会影响其过流流态、减少过水断面面积。当通过用闸门开度控制洞内的下泄流量且流量不超过277m3/s时,洞内和弯道段的流态都有明显的改善。

2.3弯道段洞内壁面的脉动压强

深孔泄流隧洞在上下游水位差较大时,产生高速水流,发生压强脉动、气蚀、掺气、波浪等问题,由于测压管仅能测量水流的时均压强,为了掌握弯道水流的脉动压强,了解隧洞瞬时所受的脉动压强及脉动频率等参数,沿弯道水流的轨迹在折冲区域及底板、顶板布置了脉动压强测点,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DJ800型水工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本次脉动压强振幅按重力相似准则引申至原型、频率按斯特鲁哈(Strouhal)移置。

通过试验测量,闸门3.20m全开弯道不加斜导流坎弯道段脉动压强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运行水位的最大脉动值为22.44kPa。闸门2.80m开度弯道不加斜导流坎运行水位最大脉动值为31.86kPa;闸门2.80m开度弯道加矩形斜导流坎的运行水位最大脉动值为142.59kPa;闸门2.80m开度弯道加梯形斜导流坎的运行水位最大脉动值为79.74kPa。故弯道段加矩形斜导流坎坎高0.25m方案的脉动压强值最大,加梯形斜导流坎坎高0.25m方案的脉动值次之,不加斜导流坎脉动压强值相对较小。从闸门开度2.80m、弯道正中不加斜导流坎设计水位时的自功率谱图和测点波形图可看出,脉动压强的优势频率量测数据均小于1Hz,说明弯道水流的脉动压强属于低频。

3.改善洞内流态的工程方案

导流泄洪洞弯道段设计虽然满足规范要求,从模型试验可看出,库水位705.34m时,下泄流量为277m3/s,弯道外侧水深达到6m。随着库水位的继续升高,外侧水面超过直墙到达洞顶,弯道内外侧最大的水面差值为6.25m,水流翻越洞顶,流态恶化。弯道下游直线段折冲水流明显,且设计、校核水位下的洞内掺气水深均超过净空要求值,净空面积只有(12.89~12.93)%。为了解决已成隧洞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拟定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3.1导流泄洪洞前压后明方案

该方案于导流泄洪洞0+215.60处设竖井,竖井位置位于弯道后80m处,将洞身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为压力洞,后段为明流洞。优点是仅在原洞线路上设竖井,对竖井前部分洞段进行改造,使洞内水流由原设计无压流变为压力流状态,可彻底解决竖井前弯道段水流紊乱状况。缺点是需在弯道后新建竖井,需拆除原洞身建工作弧门闸室,竖井工程量大。

3.2左岸泄洪放水洞与右岸导流泄洪洞联合泄洪方案

根据模型试验建议当下泄流量不超过277m3/s时,弯道外侧最大水深在导流泄洪洞直墙高度6.00m以内,水流条件明显改善,同时洞身断面满足净空要求。该方案不改变水库的特征水位和规模,保持原校核洪水位719.94m。导流泄洪洞开度2.80m,在左岸设置泄洪放水洞(压力洞)洞径D=3.50m时,两洞联合运行满足原水库设计的下泄量要求。该方案优点是运用灵活,对大坝安全保障程度高,可以承担宣泄部分洪水。同时,泄洪放水洞经常参与泄洪,可以保证进口的“门前清”,满足供水管道的引水流量。缺点是费用高,泄洪放水洞施工工期较长。

3.3泄洪洞弯道改建方案

改建方案拟采用加大转弯半径方法,将弯道侧向水深限制在洞身直墙高度以内。当R=120m时,洞内水深基本满足要求,但需拆除已成隧洞70m。

该方案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导流洞的泄流能力,不需要增设新的建筑物,工程运用仍按原导流泄洪洞设计方案进行,改造费用较低。缺点是需在洞内拆除混凝土,拆除过程中可能对上下游已成洞身混凝土造成伤害,且施工难度大。

3.4导流泄洪洞压闸控制下泄流量方案

根据模型试验,当导流泄洪洞下泄流量<277m3/s时,弯道段洞内最大水深基本限制在洞身直墙段高度以内,洞内水流状态明显改善,同时洞身断面满足净空要求。当校核洪水过程时,泄洪洞开度2.80m,最高洪水位720.86m,最大下泄流量为266.70m3/s,满足下泄流量<277m3/s的要求。

该方案虽然洞内水流流态未得到彻底改善,但泄洪时洞内未测到负压,脉动压力也不大,洞内净空满足要求,汛期仅需压闸限泄运行即可满足要求,枢纽布置和运用仍维持原方案不变。缺点是校核水位略高于原方案,可通过适当增加水库防洪库容达到减小下泄流量目的,但增设防浪墙可有效解决。

3.5方案的采用

由模型试验可知,泄洪洞弯道段在流量超过277m3/s时流态恶化,水流在隧洞内翻滚越过洞顶,并在弯道段后的直线段产生折冲水流。通过拟定的以上四种方案优缺点分析,结合水工模型试验,考虑工程实际、施工、经济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推荐采用经济合理的导流泄洪洞压闸方案。

4.结语

黄木水库已成导流泄洪洞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通过水工模型验证,计算的隧洞泄流量和试验值一致,但洞内流态随着水位升高恶化。为了改善洞内流态,通过导流泄洪洞前压后明、新建左岸泄洪放水洞、加大转弯半径改建弯道、泄洪洞压闸控制下泄流量等设计方案的比较和试验验证,考虑工程实际、施工、经费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推荐采用经济合理的导流泄洪洞压闸方案,对存在的无压隧洞弯道段的高速水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宗孝.龙潭水库泄洪洞水工模型试验[R].西安理工大学,2011.

[2]李炜.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作者:李荣青

弯道施工研究论文 篇2:

一种改善溢洪道陡槽弯道水流流态的措施研究

摘要:水库溢洪道受其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在陡槽段不得不设置弯道。针对云南省某水库溢洪道,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水流通过陡槽弯道后产生了不对称冲击波,水流分布极不均匀,水流流态紊乱,下游消能能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经反复试验,最终在陡槽弯道段底部垂直布置了四道斜槛。采用这种工程措施,起到了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陡槽弯道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的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斜槛;冲击波;溢洪道;弯道水流

Study on the Measure of Improving the Curved Channel Flow Pattern of Spillway

FU Can,QIU Yong,YU Xiong-jie,YANG Tian-ping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Hydraulic Power and Architecture,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Key words: slopping sill;shock wave;spillway;curved channel flow

0 引言

水库为云南省某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新建溢洪道布置在主坝左岸山体的垭口处,进口右侧紧靠主坝坝肩,左侧地形相对较陡,开挖边坡达30 m;陡槽段左侧为一滑坡体,下段处于崩塌堆积体边缘,地层岩性单一,出露为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基岩节理裂隙发育。由于受其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为避免高边坡开挖,以及陡槽段受滑坡体的影响,在陡槽段(桩号0+019.700~0+082.800)设置了平面转角为36°9′15″,转弯半径为100 m,底坡i=1∶4.11的弯道(见图1)。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规定,在选择陡槽轴线时,宜采用直线。当必须设置弯道时,弯道宜设置在流速较小、水流比较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化的部位[1]。而该水库溢洪道的布置情况,当水流进入陡槽弯道后不可避免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的出现将使断面水深和流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导致弯道处水流流态恶化,直接影响下游水流的衔接或消能。为此,应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以寻求改善溢洪道陡槽弯道水流流态的合理措施。

1 工程措施

目前,在改善弯道水流流态的工程实践方面,常见或已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起到良好效果的措施主要有:渠底超高法、渠底横向扇形抬高法、复曲线法、弯曲导流板法、螺旋线法、斜槛法、消能栅与导流消能板法[2]、悬栅与悬栅板法、导向翼法[3]、导流墩与糙条法[4]、双曲底板法[5]等。然而,由于实际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具体措施的选择运用,仍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比较而言,复曲线法,其布置对水流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广,但对于已建工程,由于不允许在弯道前后再加设复曲线段,工程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渠底超高法,要求渠底超高逐渐引入,以免发生突然的强烈扰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有在一种流量下得到平衡,在其他流量下仍会发生扰动[6-7];具体到斜槛法,由于斜槛是一种小型导流结构,具有投

图 1 溢洪道平面布置

Fig.1 Layout plan of spillway

资小、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多用于已成渠道的补救,但须注意在泄槽中设置斜槛可能会引发气蚀现象,运用时须引起重视。结合该水库溢洪道的实际情况,考虑采用斜槛改善溢洪道陡槽弯道水流流态及减轻或消除冲击波对下游的不利影响。

2 试验研究

2.1 模型设计

溢洪道水工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8],采用正态模型,其模型几何比尺:λl=16,相应流量比尺为:λQ=λl 5/2=1 024;时间比尺为:λT=λl1/2=4;流速比尺为:λv=λl1/2=4;糙率比尺为:λn=λl 1/6=1.59。

原型溢洪道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模型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加工,混凝土实际糙率n=0.014~0.017,有机玻璃标称糙率n=0.007~0.009,原型与模型糙率比为1.56~2.43,满足试验要求。

2.2 原方案试验成果

根据模型试验可知:设计流量为Q=52.41 m3/s时,水流进入陡槽转弯段后,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左岸水深逐渐大于右岸水深,断面横向最大水面差出现在陡槽弯道末端,差值达1.24 m (见表1);弯道内产生不对称冲击波,并伴有明显的分界;下游消力池进口段消力池横断面上靠近边墙的左右水面差为0.72 m;消力池进口平均流速为11.23 m/s,出口平均流速为5.74 m/s,消力池的消能率仅为26.0%。

表1 溢洪道陡槽弯道纵断面水深分布(原方案)

Tab.1 Distribution of water depth in vertical section of spillway chute(the original program)

桩号

水深值/m左岸右岸

水面差/m左岸-右岸备注

0+19.7001.301.250.05弯道进口

0+35.4751.590.581.01弯道1/4处

0+51.2501.400.430.97弯道2/4处

0+67.0251.350.400.95弯道3/4处

0+82.8001.460.221.24弯道出口

通常情况下,水流进入弯道后,将受到边墙阻挡致使弯道外侧水位局部壅高,内侧水位则相应降低,两岸出现水面差,而断面横向水面差一般在弯道顶部附近达到最大,上述特征本次模型试验在小流量的情况下已得到验证。

当水流流量较大时,水流的流速加大且外侧水流流速比内侧水流流速要大,水流主要集中在弯道外侧,当水流到达弯道末端时,受冲击波影响外侧水面再次升高,内外水面相应降低,加之不断加大的水流流速使水流受到更大的离心惯性力作用,弯道末端的断面横向水面差也随之增大,其结果直接导致下游消力池进口段水流流态恶化,消力池消能能力严重不足。

2.3 修改方案试验成果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斜槛采用矩形断面,参考文献[9],设槛高为d,斜底槛对渠道的倾斜角为α,而整个水流曲线的角度为θs。

θs=tan-1dhsin2α2

文献[9]通过试验已证实当α=45°时,斜底槛具有最大的效率,当α=30°时,斜底槛可以得到更圆滑的扰动,而效率减少得很少。文献[10]则指出斜底槛与渠底轴线夹角α=50°时,斜底槛的导流效果较好。通过相关计算,初步选用α=50°、槛高d=0.15 m。斜槛的其他因素(长度、间距)等则通过前人经验及试验最终确定。

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通过反复试验,决定在陡槽弯道段底部垂直布置四道斜槛,斜槛长为4.00 m,高度为0.15 m,厚度为0.50 m,与轴线夹角为50°(见图2)。

图 2 斜槛平面布置图

Fig.2 Layout plan of slopping sill

试验成果表明:水流进入陡槽转弯段后,底部水流受到斜槛的阻挡导向右侧,断面横向水深差值减小,最大水面差发生在陡槽弯道末端,差值为1.23 m(见表2);陡槽弯道水流流态得到改善,冲击波的影响减小;由于陡槽弯道水流流态得到改善,下游消力池进口段水流流态较为平顺:消力池横断面上靠近边墙的左右水面差减小,差值仅为0.28 m;池内紊流高度不大,脉动压强低,有利于边墙稳定;消力池进口平均流速为10.57 m/s,出口平均流速为1.21 m/s,消力池的消能率为54.2%,满足消能要求。

表2 溢洪道陡槽弯道纵断面水深分布(修改方案)

Tab.2 Distribution of water depth in vertical section of spillway chute(the modified program)

桩号水深值/m

左岸右岸

水面差/m左岸-右岸备注

0+19.7001.341.200.14弯道进口

0+35.4751.690.700.99弯道1/4处

0+51.2501.300.830.47弯道2/4处

0+67.0251.541.380.16弯道3/4处

0+82.8001.580.351.23弯道出口

2.4 成果分析

通过修改方案与原方案试验成果比较,由表3可知:弯道内设置斜槛后,陡槽弯道水流横向分布与纵向分布都比原方案要均匀,水流流态得到改善,冲击波的影响减小;两岸最大

表3 不同方案陡槽弯道水深比较

Tab.3 Comparison of water depth of spillway chute under different programs

桩号

原方案/m

轴线水深左-右岸水面差

修改方案/m

轴线水深左-右岸水面差备注

0+19.7001.220.051.260.14弯道进口

0+35.4750.931.011.040.99弯道1/4处

0+51.2500.860.971.010.47弯道2/4处

0+67.0250.720.950.910.16弯道3/4处

0+82.8000.761.241.231.23弯道出口

横向水面差发生在陡槽弯道末端虽仍达1.23 m,但下游消力池进口段水流流态已得到明显改善,消力池横断面上靠近边墙的左右水面差由0.72 m减小为0.28 m,消力池的消能率显著提高。

3 结语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等方面的原因,当水库溢洪道陡槽不得不采用转弯及变宽布置时,应采取合理措施,消除或减弱高速水流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云南省某水库溢洪道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斜槛这种工程措施,起到了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陡槽弯道段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的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S].

[2] 邱秀云,侯杰,孙涛,等.一种消除陡坡弯道急流冲击波的新措施[J].水力发电,1998,(11).

[3] 杨玲霞,张银华,吴建平,等.改善弯道急流流态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7).

[4] 孙娟,陈晓梅.导流墩和糙条对溢洪道弯道水流的调整作用[J].新疆水利,2001,(6).

[5] 黄春花,孙颖,陈肇和,等.急流弯道双曲底板的体形设计[J].水利学报,2003,(8).

[6] 吴持恭.水力学(第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刘士和.高速水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模型试验(第二版)[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

[9] 克纳普(R.T.Knapp).急流渠道曲线段的设计 高速水流论文丛(第一辑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0] 张领护.溢洪道弯道急流冲击波消减技术措施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作者:傅 灿 邱 勇 余雄杰 杨添平

弯道施工研究论文 篇3:

新建公路平曲线中的超高设计

摘要:汽车行驶在弯道上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超高的设计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离心力,提高公路的安全性,但是超高值的计算一直是比较抽象难懂。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新建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度的选择、超高过渡的方式、超高值的计算等环节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公路 平曲线 超高

0 引言

行驶在弯道上的汽车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当离心力过大,会导致汽车产生侧移,危害很大。减小离心力的办法有很多,如增大弯道半径,弯道减速等,但这些方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实现。公路设计中常常将弯道外侧抬高,内侧降低形成单向横坡,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减小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这就是平曲线的超高设计。超高的设计包括超高横坡度的确定,超高过渡方式的选择、缓和段长度的确认、全超高值和缓和段上超高值的计算等内容,本文以西宝高速太白出口连接太白山景区的二级公路其中一个弯道为例说明超高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双向单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12m,其中路面宽7.5m,两侧路肩宽各1.25m,路拱横坡度为2%,路肩横坡度为3%。某处弯道半径为600m,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规定,该处应设置超高。

2 超过横坡度的确定

由于该二级公路的弯道半径为600m,规范规定的不设超过的最小半径为2500m,因此该段弯道需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段是固定的,查规范得:ib=4%,超高横坡度在缓和过度段上是变化的值,任意桩的超高横坡度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x——任意桩至ZH或HZ点的距离;

Lc——超高缓和段的长度;

ib——超高横坡度。

3 超高过渡方式

汽车从有超高的双向横坡直线段进入设有单向横坡全超高的圆曲线上是一个突变,不能顺利行车,也不美观,所以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必须设置超高缓和段,完成从直线双向横坡逐渐过度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使汽车顺势从直线驶入圆曲线。

无中央分隔带的双向车道超高的过度方式有三种:绕内边轴旋转,绕中线旋转和绕外边轴旋转。该项目为新建项目,故应采用绕内边轴旋转的过度方式,即保持内边轴不动,在超高横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抬高内侧降低,见图1。

4 超高缓和段的长度确定

B——超高旋转轴到路面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m;

Δi——超高旋转轴外侧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与原路面横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

Lc——超高缓和段的长度,取5m整数倍。

5 超高值的计算

在明确超高缓和段的过度和长度计算的基础上,可以计算曲线上任意一桩位处横断面的超高值。在设计中考虑到施工方便,实际使用的不是超高横坡度,而是加宽后由超高横坡度推算出路肩内(外)边缘和路中线与原设计高程的抬高或降低值。

5.1 圆曲线上全超高值的计算

圆曲线每一个桩上全超高应该是相同的,对于新建二级公路应用下列公式计算:

以上结果显示弯道外侧比设计标高抬高0.39m,中桩应抬高0.19m,内侧应降低0.01m,这样圆曲线部分就形成了外侧高内侧低得单向横坡。

5.2 缓和过渡段上的超高值的计算

缓和段上的超高值因为是过度变化的,所以缓和段上每一桩的三个超高值均不相同,应按下列公式计算。(见表1)

6 结束语

超高设计增加了公路行车的安全与舒适性,而超高值的计算一直是比较抽象难懂,要掌握超高值计算,须先明白超高值的计算过程和方式,清楚平曲线各个部分超高值的计算公式的不同和如何选用,这样每个中桩才不会弄错。

参考文献:

[1]陈方晔,李旭梅.公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2006.

[3]徐广翔,王树亮.高速公路竖曲线及超高渐变段高程计算研究[J].北京测绘,2011(04).

[4]毛浓庆.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中超高缓和段设置的分析[J].科技传播,2012(02).

作者简介:严超群(1980-),女,四川遂宁人,工学硕士,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道路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等。

作者:严超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政务系统论文下一篇:文庙建筑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