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沟通技巧范文

2022-06-27

第一篇:团队的沟通技巧范文

我在团队沟通方面的技巧

软件行业的项目组依赖于大家的沟通。在项目中,如何强调沟通都是不过分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问题的出现,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在沟通上找到一些问题的根源。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一点感觉,我们之间的工作挂接不那么严丝合缝,似乎总是有一些灰色地带的存在,而正是这些模糊的地方,导致我们工作出现一些不和谐音。可以明确的说一点:这一点将在你的工作中,不断出现;而且随着你岗位的提升,责任的提升,这一点将变得越来越多。原因是,至少在现在我看来,任何组织结构都无法定义得如此明晰(因为我们面对着是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的这一个现实),所以,需要我们加强沟通,依靠沟通能力来弥补一些问题。

首先,团队沟通的成本上很高的,而且随着以下因素,沟通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人数的增加,工作地点的分离,缺乏共同的语境平台,不相同的价值观或者判断准则等等。人数的增加,使得相互之间的沟通线越来越多,而且,信息的增加,不见得就一定能够把你导向成功,你将不得不判断各种不同的信息,从而使得成本越来越高。根据这点,我们在管理上,推荐进行单头领导(而不是多头领导)就是这个原因,我们赞成使用少量的高素质人员替代大量无经验的人员,也是基于这一点的判断.工作地点的分离,也将导致沟通成本急剧上升。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在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的需求团队在北京,设计团队在上海,开发团队在武汉,测试团队在大连。如果是我看见这样的团队,将使得我很挠头。而且,但凡有可能,我极其不愿意使用这样一种团队,因为地点的分离,使得沟通和交流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低于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一般的开发团队来说,我希望他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办公室里,而且更希望他们的办公位本身就是挨在一起的,这样他们抬起头就能交流。

他们会变得更喜欢进行交流。很多项目经理告诉我,我们有MSN进行日常的沟通,我们有电话会议进行项目会议,我们有视频会议来解决面对面沟通的问题。但是,事实上,这一点远远不够。我们现在有很多手段进行沟通,但是诸位请回答我一个问题,以前你在家的时候,每天和你母亲说多少话?你离开母亲以后,虽然你也同样有各种很方便快捷的联系手段(而且我很多时候也和母亲在MSN上聊天),但是你每天聊多少句?你们的了解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尚且如此,那么和一个项目组团队(甚至是你没有见过面的项目组成员),你们的沟通又是如何?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没有比直接的面对面更加有效的了,我们可以听见对方的话音,看见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相互之间触手可及,这是一种鲜活的沟通手段,任何手段都比不上他。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把你的团队分成那么多地点。

有一个例子,我们曾经试验过软件工厂(在武汉设立了软件工厂,以至于我看见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武汉的同仁,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在北京做需求、设计和验收测试,在武汉进行开发和测试。而且主要是研发一些独立性很强的产品(比如一个显示报表的工具),或者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实现。当时,为了体现软件工厂的有效性,总经理下令,不强求在北京的团队使用武汉的软件工厂。结果几乎没有人使用武汉的软件工厂,而且即使有人使用了,也是直接把需求和设计人员直接派到武汉,象项目经理一样带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很现实,软件工厂是否成功,不是我的事情;但是我的项目失败了,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所以,还是请一帮张口闭口软件工厂的兄弟们,至少自己亲手干一干,你会发现,其中的难度是非常高的,你仿佛一朝之内回到解放前,对于项目的忧虑和风险会急剧上升的。他并不是如同你所想像的那么容易驾驭。当然了,如果你真的能够很轻松地驾驭这方面的团队,我不得不说,你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管理能力非常出色,是一个国际性的项目管理大牛,但是……,国内的98%以上的小型项目,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研发吗?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还是不要开口闭口的软件工厂,软件工厂的。

我们知道一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如同20年前提出软件工程的时候一样,是软件项目失败率太高,而不是我们已经解决了软件项目失败率问题,那么对于绝大多数项目来说,还是如何保证成功率,如何来做吧。缺乏共同的语境平台,也会导致沟通成本的上升。比如我们希望某一种设计文档,能够按照一个相对固定的格式来做。当然,这种做法不值得走得太过(章节内容完全规定得非常死非常死,就容易引发负面效应了),但是,这种做法有效的一点是,他统一了语境平台,大家很清楚,到哪里可以找到你的某一部分内容。举一个通用管理上的例子来说,在联想,我们都清楚“我们把这件事拉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找个地方,把这件事情好好梳理一下。比如我们看见一个哥们在会议上说话说错了(当然是那种一般的内部性质的会议,可不是很要命的地方、很要命的时间说错话),我们会善意地笑一下,说“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因为每一个刚进入联想的兄弟们,都会参加一个一周的“入模培训”,意思是,无论你在社会上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进入联想就必须经过这个模子套一下,然后至少你们就能拥有相对比较一致的价值观了(这个入模培训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优秀传统介绍+联想常用语的潜移默化+简单拓展训练。也许过去N年以后,联想人会忘记很多事情,但是入模培训想来是难以忘记的了,至少我离开联想2年了,口头和做事方式中,还是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联想的东西)。“给他一次机会吧”,这句话出自每一个入模培训中都会讲的小故事,说一个某某教练带着“某某学员”(这两个某某都可以换成你想说的人),去参加文化考试。

老师:“9+10等于多少啊?” 学员:“20!”

教练:“这种题目都会做错,老师,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

老师“那1+1等于多少啊?” 学员:“2!”

教练:“老师,要不……再,再给他一次机会?”

讲得兴起,再多说一点。通常每一期入模培训完毕以后,都是联想内部邮件系统受到很大压力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很多“模友”(进入同一期入门培训的人,称为模友;如果你们有幸被分在一个组内,那就是更亲密的模友了,我们当时组名叫“VII”,发音为V Two,靠,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现在还觉得有点脸红,当时就是老实,不然死也不会让这个名字通过啊。

还有的队叫“大刀队”,呵呵那就更搞笑了,看见那个Team的组长上去,是个小小的瘦子,我还想着:这大刀敢情说的是水果刀?呵呵)。在联想这样一个大型公司中,部门层出不穷,我们在部门之间合作的时候,如果发现你的合作部门接口人是你的模友,那恭喜你了,一般来说,他不会太难为你的,甚至给予你很大的帮助。于是,你会发现,在很多的需要多部门合作的项目中,正式依靠着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事情更容易推进。模友们的关系会维持很长的时间,以至于我们会聚在一起,给某个模友过生日;模友离开联想的时候,也会给我们发一份邮件,告知我们离开联想了。甚至上你的部门,向你当面

道别。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啊。这就是为了建立起来一个共同的语境平台(顺便说一句,程序是一种极其好的,无二义性的语境平台哦,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写出来的程序,都是我们能够看懂的的程序)。如果缺少这个语境平台,不理解对方所说的话,还是小事,但是他会使得你会象个外人一样,不能融入到整个团队中。不相同的价值观或者判断准则,也会潜在得极大提高沟通成本。因为他会使得一些基本的判断发生偏差,使得管理者倾向于收回所有的判断权和决策权,并且使得团队成员丧失很多的锻炼的机会,。最后变得,团队Leader忙死,下面团队成员闲死(更可能的是,团队成员也忙死,但是忙得不得其要而已)。管理者会倾向于把做一件事情分解称为各种操作性指令,而总体目标在团队成员脑子里就是一个模糊的东西。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呵呵,讲到这一点,我想开过车的兄弟们都知道,我们总是希望在去某一个地点的时候,脑子里大致有一条路线图,我想很多人会很讨厌,在某一个非常繁忙的地段,然后旁边的哥们不告诉你目的地何在,开始发各种命令:“往左并线……”,“并线哪!”,“唉,唉,跟着那辆大车出去”,“那辆,那辆,跟着这辆有啥用处啊!”。如果这是一个哥们敢长期这么说,我就会打开车门,让他下车滚蛋!这至少会让我非常光火,因为我不得不到处寻找他所说的标帜物,而我实际上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会显得很笨拙,而且很不爽!我喜欢的指示是:“从桥下左拐,你需要在这里出高速道路”。这我就明白多了,然后即使你再给我各种指示,我也很容易理解了。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一般来说,销售团队和研发团队之间的沟通,总是存在部分的问题。销售团队人员一个好产品,就是一个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而研发团队所谓的一个好产品,是从技术本身出发所描述的。所以,销售一般不太愿意,为了所谓的框架来花费成本,但是研发总是对此念念不忘。类似的,提高团队沟通成本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语言的不通(比如一个英语不好的人员和老外沟通),相互之间背景的不相同(上面的销售和研发的冲突,就是如此),私下之间的关系属于臭鱼看不上烂虾的那种(当然,非常具备职业素养的人,会很好得平衡工作和私下的关系,但是这毕竟是很少部分人所具备的优秀的职业素养)等等。都会很大的提高沟通成本。以上说了提高沟通成本的一些事情,对于一个沟通如此重要的领域来说,尽可能降低一些沟通的难度和沟通的成本,对于项目来说总是有利的。这会潜在降低很多你的软件成本的。下面说说沟通上面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不说复杂的,就说简单的。

沟通,其实往简单了说,就是“听”和“说”。说出你想说的,听别人想说的。这一点在沟通中极其重要。如果很枯燥地说教,令人也很烦哪,好像是老师在夏日闷闷的教室中,毫无语调地读书,下面学生昏昏欲睡。如果继续如此说下来,我几乎能够听到蝉的叫声了(我最喜欢,在那样的环境下,慢慢地睡着,脸上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换一个说法,让我们大家来结合BBS上的论战,来看看“说”和“听”好了。

首先说“听”,一般来说,这一点更难。虽然原则上说,听和说一样困难,但是现在聪明人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能言善辩,但是,是否能够听到别人所说的,就不好说了。在沟通方面,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包括:

我们会经常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把其中某一段话理解成为全部的意思。当然了,这是论坛上一个惯用伎俩。在长篇大论中,总是会抓住一些说得不恰当的话的,然后从这个话题开始猛攻,使得对手离开他已经胜利的领域,从一个很难受的起点开始出发,这很无聊(更为好用的是,我们一般用引号去引用对方一小段话,如果对方一定要废话更多,引用以前他所写的1/3的段落,估计很多没有耐性的人也不会看,于是,他的话就成了证据确凿的罪证了),不是吗?我们听别人话,也要注意,是否我们顾及了上下文,而不是从中抽取一段出来,发挥和理解。

我们经常带着反驳的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意见。本来嘛,在BBS上,一旦开始掐架了,就必须掐赢,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为了讨论问题,估计到最后,讨论问题的心情没有了,肾上腺素才是维持我们掐架的由来了。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着对方的话,然后恶毒地把他往他所支持的观点方向一个劲地猛推,比如,某一个人支持在工作中赞成目标驱动的考核制度,于是大家说他:目标一切啦,只重视目标不重视过程啦,风险大啦,管理者的Training职责啦等等,比如另外一个人赞成过程考核的方式,于是别人开始说他目标不明晰啦,管理者容易做老好人啊,容易导致面子工程啦……等等。于是,大家觉得,对方那简直就是胡扯嘛。但是,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带着反驳的态度来听别人如何说的。管理是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权衡的艺术,所以,如果你把别人推到如此极端的地步,那么你的观点自然是正确的。

BBS上用来这种方式掐架是可以,但是用于现实中,这样“听”对方的观点恐怕就不成了。这一点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听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至少让自己考虑一下,我是不是也犯了这个毛病了?说对方错,真的很爽啊,不是吗?我们会象看着一个小丑或者一个孩子一样,感觉自己很明智,但是这种状态可不好,用这种方式去听,沟通基本上就不成了。过于敏感,特别对于很多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人来说,他会把任何建议和意见,看成对他个人全部的挑战。还记得大仲马笔下《三个火枪手》中的主人公吗?那是小说,如果现实中,你也如此的敏感的话,会令别人觉得你很难相处的啊。有的设计人员认为,任何的对设计提出的意见都是对自己的攻击,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就不是一个Team player。在工作中很难和你合作啊。

不尊重人,BBS上很常见的一种无礼之举是,没有看完别人的贴子,就开始疯狂批评。不错“尝一口就能够知道的臭鸡蛋,就不用吃完它”,但是(事情往往坏在“但是”上)如果你仅仅想爽一下,可以骂骂人,出出气。但是,如果你想讨论问题,最好还是看看清楚别人到底写了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不要根据只言片语,按照自己的理解,狠狠说一通,那样价值何在?典型的无效沟通。我们不是为了把人批臭批倒,来证明自己的胜利,我们是为了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所以还是尊重一点比较好一些。

听基本上说完了,很不完全,但是至少这些是第一时间反应到我脑子里面的东西,也是对我感触最深的地方。下面该说说“说”了。

首先,理清楚你的思路,不要说到东,说到西,我根本不知道你想说什么。这是一个思路的清晰程度的问题。同时也是IQ组成很重要的一点。至少体现出一些高IQ人员的素质(大家不是说IT人员的人,要IQ比较高吗?)。比如我们在面试中,喜欢用的一个方式是,一下子问7-8个问题,然后让面试者按照顺序回答下去(这7-8个问题,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且逻辑相对比较明了。对于低级的岗位来说,我们一般连续问4-5个问题),并且在他回答过程中,我们会企图问一些问题,然后让他继续回答。看他是否能够回答完毕这些问题,而且思路比较清晰。如果一个人员,连4-5个连续问题的压力都承受不了,一般来说,我就不再考虑了。所以,请维持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你要回答什么,不要象一个没头苍蝇一样,撞到哪里算哪里。

其次,请整理清楚你的逻辑,你举出的实例要能够证明你的论点,不要说得云山雾罩的,很让人困惑的。这一点在BBS上经常看见,一个哥们说完N段以后,突然告诉我,上面的例子也许举得不好,重新来过。我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不是我的冤家派来玩我的吧?最简单的逻辑整理方式是,提出你的观点,然后用

1、

2、

3、4列出你的论据,这样大家比较容易沟通,不是吗?不要一会一个例子,一会一个例子,而且我都不能分辨前后例子之间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对此,我只能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实在有一些跟不上你跳跃的思维了。

再次,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比如需要尽快的一个决策过程,不能再过多地讨论了)尽量少用一些攻击性很强的话。攻击性很强的话,基本上不能起到加强你观点的作用。这种方式类似一些怀疑别人做事的动机啊,问候别人的家人啊等等,一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对方会由此变得更加难以说服。因为他会自觉地保护自己,这时候已经不是事情本身了,而是变成人的事情了。一般来说,这更难以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团队内部已经建立起来这样的文化,比如骂娘文化,那么有时候用用也无妨。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文化而已。比如,有一个总监,和我争论下一阶段工作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一种沟通,呵呵),曾经用手推了一下我胸口,当时正是夏天,本来就容易上火,我脑子突然一冲,几乎扬手一个耳光就过去了。但是还好忍下来了。但是那次争论没有任何结果。

最后,说话请靠谱一些。我很不喜欢的一种人是说话不靠谱,什么都敢说,但是基本上胡扯居多。所以,请注意你的说话,说话要保证你说的,至少是你认为对的东西,不然就悠着点说,很容易误导别人的。而且一旦被别人抓住,举几个数字出来,你就全完了。所以,我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说,你不说,数字来说话”。呵呵,当然了,你让数字如何说话,里面还是有大讲究的。我的一个姨妈在统计局工作,她和当时在大学的我,讲了很多如何让数字来证明观点的小伎俩,以至于我现在看见数字,也会留一个心眼,看看有没有人在数字方面糊弄我。呵呵。学过统计学的哥们一定对这个很熟悉吧。好了。以上是一些常规的沟通,至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我就不在这里说明了,更多的会在团队管理中说明。沟通成本很高,所以,让我们尽量有效地沟通,而少一些无畏的沟通。说和听都很重要,所以请认真对待。接下去的一点,是给不少在“说”方面略有欠缺的技术兄弟们写的。我知道有一些技术人员,心中有很多东西,但是临到说的时候,突然说不出来了,感觉很亏。如果你在公司被别人称之为“喷壶”或者“喷泉”,就不用看了,这方面技能你一定不缺少,我这点经验也不够你笑话的了。最常规的锻炼,是让你能够在大家面前滔滔不绝地说一些至少有一点意义的话。呵呵,这一点说起来难,其实也比较容易锻炼。比如,在部门级会议的时候(呵呵,本来我今年想在得实开发一部中推开,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干,就离开得实了,很多得实的兄弟们说,希望如此做呢,这一点向兄弟们道歉了!将来有机会大家一起聚聚吧,很想念大家啊),凑个20-30个人,当然了,用其他方式,集中多一些人也是可以的,只是人不能太少。当然了,即使再少也是有用处,但是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然后准备一个大盒子,盒子里面是各种小纸条,小纸条上写一个名词(比如竹子、比如长城),随意抽一个出来,然后用5-10秒作准备,然后就开始说,在5分钟时间中,不允许任何超过3秒钟的停顿(也不允许和朗读诗歌一样,一个“啊……”整个7-8秒,听的人感觉很不好,感觉你在台上公然被人毒打一样)。如果超过3秒的停顿,就下台,算失败。如果挺过了5分钟,然后大家来评判这些说话的内容是否连贯性强,思路是否清晰,演讲的时候的语气和语速控制等等。这也是联想入模培训的一环,当时我面对100多个模友,突然开始说,多少感觉有点口干舌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好很多了。要有自信,这一点真的不难,问题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机会来锻炼,往往锻炼的时候,就是公开演讲的时候,越做得不好,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越给下次埋下失败的种子。所以,自信一些,大家都是这么来得。练几次就好了。

下面,就是一些技巧的东西了,在“说”的方面的一般常用的技巧,我经常会用如下几种: 首先,明白你所对话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考虑如何说,对象是不懂技术的人,与精通技术的人,说话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很简单,不多说了。关键一点,就是说对方能够明白的话。你沟通不是用来卖弄的,是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对方听不明白,不是对方的问题,是你说话没有水平哦。

其次,不要仅仅考虑你自己,而要考虑对方,是否明白你说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要从对方的思路上着手,而不是从你的思路上着手。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研发了一个电热水壶。你会如何说明给你的客户听?很多人上来就会说:“他会叫耶,水烧开了他就会叫耶”,“他热得比别人快,省电哪”。但是,我还不知道你的产品是个什么玩意呢。所以,最保险和最常规的(当然也是最没有创意的,如果要有创意一些该如何干?也许5年以后我会明白一些,但是现在我不知道)的做法是:

第一,介绍产品是什么:电热水壶,就是用电把水烧开的东西; 第二,介绍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为你烧开水呗; 第三,我们产品的特色是什么:电热的, 第四,为什么选择我们?用电的,环保,干净…… 这样的描述相对客户容易理解一些。

再次,在介绍之前,首先很明确地说出你的观点是什么(当然,这是一种常规的说法,如果你要由对方自己导出观点,然后你再赞扬他几句,把这当做他自己的观点,那么就不用提出了)。

再次,说出你的论证体系。这是一个我习惯称之为“思维管道”的东西,我会告诉对方,我是根据什么体系来导出结论的。比如,我会说,我根据SWOT、竞争力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或者告知对方,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比如我认为你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解决的这样一个难题等等。这主要有两个作用,首先划一条道路出来,让对方的思路在下面的时间中,在你的规则中走;其次,如果发生误解,那么也最快可以知道,免得说了一大通,发现说错了,很难看的啊。会显得你很笨的。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明确说,我有5个理由,或者3个因素使得我认为应该如此做。这样做,容易使得别人感觉你的思路非常敏捷而且快速,或者你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很多了,是个非常专业的人。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你听到一个问题,只有大约3秒钟的考虑时间,你需要利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明白你要说的理由,如果你想到了3-4点,请直接说我考虑有6个因素(因为你在说的过程中,多少会想到一些前面没有想到的东西的)。那么如果你按部就班说下来,如果发现:靠,只有5个啊,少一个;这一点很恶心,不过没有关系,你随便想一个好了,或者把前面的一个观点换一个方式说出来好了,如果你追求保险,最后总结的时候,说:“这一点和前面的某一点存在一些关系,但是有一些不同”,只要找到一点不同就可以了。相反的,如果你认为,坏了,少说了1点,应该是7点,该如何办啊。呵呵,这恭喜你,你的思维太敏捷了,以后要记得多说一些哦。但是这次呢,就说:“最后补充一点,虽然放在最后说,但是并不代表他不重要”,然后,坦白地说出来好了。总不能让自己的思路烂在肚子里啊。这不是教你扯谎,只是说,你用一种更有条理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要素不是越多越好,别人也记不住,你需要分层次来说,一般来说,5-7点就是极限了。

再下来,就应该一点一点表述你的论据了,如果能够使用数字,就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太多的修饰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的。比如“很多”、“大量”等等,说多了,很容易被老板一句,“到底多少?”给闷在里面,很难受的。

最后,要适度总结,在最后的时候,请回顾一下你的观点摘要,这样有助于对方整理思路。如果对方听下来感觉很清晰,那么他会认为你的思路也很清晰。聪明人总是喜欢和聪明人沟通的,不是吗?必要的时候,和对方的问题挂接一下以后再结束,因为对方的问题,也是对方最关心的东西。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明白一点,和聪明人说话,不用说得太详细,说得太详细,面面俱到,容易让对方困倦,而且感觉很罗嗦(有的人还真喜欢这么说话,和他们对话,真的很累哦)。当然,如果和你对话的是个典型的棒槌,不妨说多一些(但是,老实说,我很少碰到过这样的人。不过还是有的!第一次向他汇报的时候,说完以后,他两眼茫然,搞得我很困惑;不明白是我说明上存在问题,还是他理解上存在问题。

至于在“听”的方面,我一般常用的技巧是:

首先,请凝聚起来你的眼神(当然不要太凶,这会使得别人感觉你在审问他的),至少要装得很聪明,很精干的样子;而且也使得对方认为你在认真听他说话。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这种状况下,你的确在很认真地听人说话。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把腰挺起来,跟一滩稀泥一样躺在椅子里的,看上去比较不健康,而且懒散。 其次,请把看着对方,如果是对方是女性,一般目标关注的范围大一些(不要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会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的),如果是男性,但是他的目光老是躲开你的目光,可能他是一个相对比较软弱的人,不要老是盯着对方看了。适度多一些看看别的地方。我们看着对方,只是希望让对方知道,我们很认真地在听他说话,不是给人太大的压力。另外,如果某个人身上有某个缺陷(比如眼睛斜视等等),请务必不要盯着看(虽然也许你很好奇),这会使得别人更加不自然的。

再次,适度记一些笔记;但是,不要太奢望,如果你真的希望把整个谈话记录下来,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需要2个人以上才可能。如果是一个人和对方沟通,只能记录下来一些重点,以及让对方感觉你很重视他而已。你做做样子也好,真的记录也好,但是在谈话中,带一个笔记本,总是不会错的。

再次,多点点头,多“恩”、“对”,给予对方一些反馈。但是别太多了,我说一句,你“恩”一次,感觉就不爽了,和CD光盘坏了一样,难受;适度地表示一些疑惑,对方说的东西你可能不明白,请适度表达出来,这样才有沟通的意味,而不是一言堂,而且相对来说,这一点往往是对方比较感兴趣或者比较自豪的,适度表达一下,也好让对方满足一把。如果你的意见和对方不同,请首先听完他说的,不要打断他。这是一个很大的坏毛病,而且很不礼貌(我有时候,这一点也做得不好啊,将来要改改)。让对方说完。当然碰到一些话篓子,而且你的时间也很紧张,不妨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样都比较节省时间,让他概要地说出他要说的事情,如果说不出来,下次想好了以后,再说吧。如果发现不明白的地方,如果很重要,请直接说出来。不然很难受的。呵呵,有一次我和一个哥们去一个合作公司那里,和合作公司谈技术。那个公司的员工,简直就是一个假洋鬼子,英文单词懂得恐怕也不太多,但是但凡懂的都用英语来说了。里面有大量的PC TO phone;phone TO PC;我很奇怪,我那个同事为什么不说话,最后出来的时候,那个同事问我“周海峰,TO Phone是什么?”。估计那个合作公司的哥们发音也比较奇怪,害得我那个同事,郁闷了半天。但是,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而且,很容易让对方感觉你的思路很奇怪。不值得,该说还是说出来吧。

第二篇:团队沟通技巧

角度:团队合作,需要具备哪些优秀的素质

1.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颗谦让的心。

比如:一个美国教师让中国小朋友进行实验。把5个系好的风铃放进玻璃瓶里,由5个同学分别拿好绳子的一端,任务是:把风铃从玻璃瓶里取出来。5个小朋友争先恐后,你争我抢,最后导致5个风铃缠绕在一起。因为瓶口只能通过一个风铃。而另外5个外国小朋友,很有礼貌地分别一个一个地取出,以最短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了实验。

培养一颗谦让之心,既能体现自己良好的文化修养,又能提高团队合作的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2.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容忍的心。

与他人合作时,应尊重差异,容忍他人的个性。从团队的种类来看,无论是职能型团队,项目团队,还是多元文化型团队,它们的弊端里都包括团队成员不善于接纳其他的观点,缺乏耐心,不能容忍不同意见。所以,此时,我们要善于接纳不同观点,特别注意团队中的多样性,确保我们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小组在讨论作业时,时常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我想这也是每个团队在合作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会固执己见,说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把我们每个人的观点相结合,从中整合形成一个perfectcase。

3.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颗赞美的心。

歌德说过:最真诚的慷慨是赞美。

是啊!每个人都需要在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吸取前进的力量。只有当我们为别人的优点和成就热情地喝彩,为他人的美好与幸福真诚地祝福,为他人的不俗表现和难得之处献出赏识的时候,才会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学会赞美别人吧!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走上社会,团队沟通技巧对我们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们能够具备以上三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第三篇:如何召开晨会和团队沟通技巧

1、如何召开晨会?

(1)晨会原则:回顾昨日,布置当天的任务,激励员工士气;给方法,调整员工状态;

(2)晨会内容:目标设定、生意回顾、今日工作安排、学习产品知识、交流销售技巧;

(3)成功的晨会:多多的表扬与鼓励,销售经理的作用是帮助员工如何销售,员工遇到问题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解决问题,解决员工的问题就是解决公司的问题;

(4)晨会是每天的小培训,提高员工业绩的能力

,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5)执行力:令结果发生才叫真正的执行力。

(6)开完晨会后开“时段跟进会”,目的:追生意、追目标;方法:会后要给员工方法;

(7)给员工分工。委派不同的任务(小组长),让每位员工感觉自己很重要。

(8)晨会是安排任务、给方法、激励;晚会是对办法的总结和检讨。

2、团队沟通?

(1)在一个团队,每个人的性格都和其成长经历和环境有关;为人计较——沟通,原来是家庭困

难——理解;做人不自信——沟通,父母批评教育——理解;

(2)员工不听你的指导、意见或建议时,是因为双方没有建立信任,彼此的心没有打开,让员工接受你的建议,请先让员工接受你的人;

(3)沟通多了——了解背后的原因——包容——心打开了——心更近了——方便管理——降低管理难度;

(4)员工离职,80%是因为直接上司,就是经理的责任,吸引人靠老板,留住人靠主管;

(5)漫不经心的管理,结果是

失去一位员工;用心的管理,结果是留住一位员工;

(6)如果经理不合格,意味着向公司其他人表明,这就是我们用人的标准,所以不能容忍不合格的经理。

第四篇:杨文利——团队建设与沟通技巧

杨文利老师2013年全新精品课程

团队建设与沟通技巧

培训时间:

2天

课程背景:

任何宏伟的战略目标最终都需要团队成员紧密配合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任何个人都无法取代一个高效的团队组织所产生的巨大能量;高效团队建设不止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更应该渗透到每位管理者的血液当中、融入到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体现在完美的团队工作业绩当中。高效执行力也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的基础,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而现实当中,最无奈的是只看到了企业缺乏团队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却无从解决问题。

在公司的日常管理运营中,学历和经验的重要性日渐下降,因为学历只能说明过去,经验多数是负债,学习力才是资本。杨文利老师结合自身带队伍的管理经验,主张能力和阅历不能评判员工的优秀与否,更关键是在一个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之上的真实行为表现和工作业绩。员工自身的态度无形中影响着企业的收益和品牌效应,手机:18610597228工作态度的管理已经成为公司必须关注的话题和工作之一。如何界定工作态度好坏、如何提升员工的态度、如何在管理沟通中激发更正向的能量,都需要培训和引导,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培训收益:

 明确团队的特征,使学员了解团队的基本特点

 掌握团队建设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 掌握有效运行高绩效团队的方法和技巧

 掌握有效提升团队领导能力的技巧

 掌握团队沟通与冲突管理的方法

 掌握高绩效团队的员工心态管理方法

 学习团队激励的各种技巧

 训练沟通中的各项技能,迅猛提升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优秀视频赏析、互动游戏、现场个人演练、小组讨论、角色模拟和有奖竞猜。

课程大纲:

培训前导:

 知识经济时代的十大趋势讲解

 学商、智商、情商和职商的新概念 培训正文:

一、团队的概念与特征

1、团队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2、团队的五种机能障碍;

 案例讲解和互动提问

3、群体与团队;

 表格形式进行梳理

4、团队的特征;

5、团队的种类;

6、团队发展的四大阶段;

7、九种团队角色分析;

8、团队运作的三类人;

9、团队建设的危险信号。

 案例描述

 提问互动

 确认并总结

二、团队管理者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1、团队管理者得角色认知;

2、团队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确立;

3、团队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

4、团队管理者的亲和力测试和分析。

三、团队绩效管理

1、确立团队的愿景与目标;

2、明确团队的角色分工;

 故事背景交代和角色确定

 情景模拟和互动提问

3、团队绩效目标的策划;

4、团队绩效辅导;

5、团队绩效考核;

6、团队绩效改善;

7、团队的激励和辅导技术。

四、团队管理现状和问题根源

1、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2、鱼骨图分析现存问题背后的原因;

 小组讨论

 集体呈现和总结

3、亲和图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4、定高效团队建设提升的方向和重点。

五、团队沟通与关系协调

1、管理者的三项自我修炼;

 人才管理;

 授权艺术;

 执行力提升。

2、沟通高手必读;

 换位思考;

 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 态度真诚、表达尊重;

 认真倾听、理解对方;

 放下架子、避免争论。

3、教练技术6大技巧

 告诉改为倾听;

 代替下属做事改为辅导下属做事;

 指出错误改为鼓励下属学习中自我纠错;  分配责任改为塑造和强化责任;

 命令改为前景教育;

 惩罚改为激励与表彰。

六、成员心态管理

1、心态管理的重要性;

2、高效团队的八大心态;

3、积级心态管理的思路和流程;

4、提升团队情商的六种活动。

七、团队制度的执行

1、中华传统文化下制度管理的误区;

2、企业制度的三大类别;

3、有效的企业制度制订的四大关键点;

4、有效的制度执行四大保证。

八、团队文化的塑造和维护

1、理解并确立企业的文化;

 结合受训企业的总体文化进行讨论  小组讨论和代表分享

2、全面配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3、确定团队文化的核心人物;

 三种不同的领导力解析

 自身定位和性格分析

4、导引和建设团队文化;

5、维护团队文化的三大技巧。

九、培训寄语

1、打造学习型团队的必要性;

2、学习型团队建设的15大方法。

第五篇:团队的精髓是沟通

团队的精髓是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进步,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有战斗力的团队。

团队建设方案——队长>领导-----杨萍

无论怎样,任何组织模式都需要以领导核心。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区别是领导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带领大家走向成功。在营销团队的领导核心选择上要求更严格,因为团队核心的工作和领导风格将决定团队建设的方向。另外,在营销团队的管理中,很多是体现合作协调的管理,而不是行政管理。所以营销团队领导人需要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团队建设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业绩突出的业务经理,每天不停地忙碌,业绩可能上来了,但其手下对工作不知如何开展,甚至把完成销售报表当作主要工作,这样团队的力量就没得到发挥。当该领导调动时,团队里很难找到合适的顶替者。另外有一种情况,区域经理每天忙于各种总部的报表和会议,很少参与业务工作,对下属的工作也没有很好的指导和监督,团队的建设没有得到执行。究竟营销团队核心该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入手:

1、树立核心形象与威信

有了业绩和能力,下一步就是把业绩与能力升华为威信。把你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你的手下,尤其时那些业务新手。假如你的手下把你当作教练,他没有理由不尊重和接受你的指导。销售工作客户对业务员的抱怨是常常遇到的,这可能是工作做得不到位,或者是客户无理取闹。这时是你树立威信的好时机,去承担你手下可以原谅的失误和客户的抱怨。可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很多区域负责人在接到客户的抱怨时,不加思考地顺着客户的抱怨来责怪自己的手下。这是非常失误的。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有利于你树立威信。

2、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对于沟通的力量,是不容置疑的。有意见、有矛盾,不说出来会积怨;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这些都是沟通不够的表现。我一直都相信解决问题的办法肯定存在,假如大家有充分的沟通合作。为什么会出现沟通障碍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A、领导核心官僚化,做事武断,认为自己总是对的。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业务能力比较强的领导核心身上。具体表现是团队成员对领导人的称呼上,假如只有5个人的团队,成员对领导的称呼是什么“经理”、“主任”之类的。我敢肯定这个团队的沟通不是很顺畅,称“领导”、“老大”次之,最好就是互相称姓名。我这里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联想”公司老总杨元庆,为了更好地与“联想”的员工沟通,要求每一个员工不要称呼他老总,统一叫他的名字“元庆”。可想而知“联想”的沟通会怎样顺畅。当然,我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团队都必须这样,可以根据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来决定这称呼。B、建立沟通平台,一般销售工作有很多的例会,可以通过这种会议来进行很好的沟通。本人建议在销售会议中不仅仅是寻找市场出现的问题,还要多一些表扬与肯定的声音。另外,还可以每月约定时间来单独交流。听听团队成员的想法。C、多一些集体活动,很多外企在这方

面做得很好。一方面可以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加深相互间的了解。这也是团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3、合理分工各尽其才

在营销行业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只有优秀的团队,没有优秀的个人。而我的理解是:优秀的团队里,每个一人都优秀。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很多行业都进入了相对的品牌消费时代,也就是说营销工作主要是在终端市场的精耕细作——勤。在大的营销规划方面都有公司总部营销高层的工作指引。这也是营销由“营销英雄”时代进入“制度模式”时代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团队领导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区域市场的销售任务进行规划、指导、监督。但要发挥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潜力体现到团队合作的高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般来说,区域细分操作、分品类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分工模式。但这不能发挥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方式就是“纵横分工”,即是在区域细分、分品类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业务特长而进行跨区域、跨品类合作。比如现场促销活动、客户人员培训、销售数据整理等。这就需要团队领导了解队员的特长,协调好队员的工作,以充分各自的才能。

团队建设方案—— 制度建设与执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设可以规范团队的工作开展,以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制度的制定需要团队的共同讨论,而不是团队领导自己决定。它的内容包括:日常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各种台帐制度和激励制度。而且是可以执行的。我了解到有这么一个营销中心,它的日常工作要求每天(冬季)早上8:30准时到办公室,制定的依据是公司总部要求早上7:00起床,7:30晨读。我认为这是很难执行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营销工作是介于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之间的工作。不要说遇到出差的情况,就是前一晚的业务应酬,就不能保证这个工作时间。可想而知这个制度的执行结果是什么。在这里我并不是说早上8:30上班是一个错误,而是说明制度的可执行性

在这里我阐述一下各种制度的目的和内容:

1.

1、考勤制度,目的是了保证工作时间。内容包括办公室考勤与出差考勤。

2.

2、会议制度,目的是讨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提供学习平台。内容是周例会、月例会、公司例会。

3.

3、台帐制度,目的是对工作的监督与跟踪。内容是工作计划、工作日记和其他与销售工作相关的台帐。

4.

4、激励制度,目的是保持团队的工作热情。内容有正负激励之分,正激励一般有:公司高层的表扬与肯定;经济奖励;提升奖励以及公费旅游等。 团队建设方案—— 团队文化建设

俗话说:态度决定人生的成功高度,而团队文化就像这人生的“态度”,它决定团队效力是否1+1>2。团队文化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认同的前提下,形成一种积极、易沟通、学习的精神状态。团队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团队有共同的工作目标、集体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共同的工作目标是指团

队全体成员愿意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团队,以争取取得良好的业绩。而集体活动的开展可能让许多的销售经理忘记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总部给你高薪是有高要求的。但这集体活动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可偏废。其实这集体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很难,在每次例会后举行一场足球赛、篮球赛并不是过分的要求。或者一次OK、一次晨跑也是好的。但很多的团队领导宁愿跟商家喝到胃出血都不会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学习也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习公司的销售政策、学习新品知识、学习彼此优势等。只有学习型的团队才能取得好的业绩。,因为学习的态度反映团队的精神面貌,是团队工作技能的保证,是沟通的需要。

团队建设方案—— 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销售的人都是生意人,不可否认加薪或者升职是工作的动力之一。一个优秀的团队,应给队员提供个人的发展平台。合理的人员流动,是非常必要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业务工作有强烈的态度需求,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换一个工作区域未尝不是一个让激情再次燃烧的方法。假如,在你的团队有优秀的人才,团队就应给他激励的考核。在这个时候,团队的领导就应该向公司推荐人才,并给予培训指导。一个优秀的团队应是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个人在团队工作中,应把自己的职业规划跟团队业绩相结合。

团队建设方案总结

综上所述,营销团队的建设需要一个既有业务能力,又有团队建设意识的领导。团队负责人的工作风格将决定团队的发展。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团队的工作沟通水平和团队文化的建设。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工作中的乐趣是最重要的,它可以让人最大可能地发挥潜能,这是公司与个人双赢的结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代会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西风的话之作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