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萎缩分析论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纪录片萎缩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和2000年至今的国产纪录片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概括性描述,继而从拍摄题材变化、拍摄技术变化和传播方式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纪录片萎缩分析论文 篇1:

思想主流与市场边缘的尴尬

摘要: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中国文献纪录片已经成为表达中国主流思想的传播样式。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媒介环境的快速变化,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叫好不叫座”、市场日益萎缩以及由此而来的思想主流化的媒介理想和市场边缘化的现实表征之间矛盾的尴尬处境等问题,文章将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此营造中国文献纪录片“思想主流、市场中心”的传播格局。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思想主流;市场边缘;生存策略

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文献纪录片将现代传播技术与传统著述、学术研究有机结合了起来。建构历史与现实,承担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便是其价值所在。那么,何谓文献纪录片呢?著名编导傅红星认为,“在西方,这种纪录片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1]后来,又有学者从内容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若综合考量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文献纪录片是指利用以往的文字、影像等文献资料作为素材来进行加工创作,并辅以现场采访、实地拍摄等手段,客观呈现历史原貌,并由此生发出对历史新的感悟与解读的一类影视作品。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表现形式看,它包括电影文献纪录片和电视文献纪录片两大类。

一、思想主流化

追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文献纪录片犹如客观公正的史官,高屋建瓴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它往往能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的历史进程展开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回顾和审视,担负着弘扬时代主旋律、对外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重任,进而传播中国的主流声音,唤起中国民众的历史情结,其意义深远。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献纪录片打破传统模式和传播路径,试图建立起迎合多元化需求的媒介生态。

一方面,电影院线带动了文献纪录片的发展。由于这一时期的文献纪录片在创作理念上摒弃了刻板宣教的面孔,融入时尚感与类型元素,将历史通过口述、“情景再现”等大众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因而,许多文献纪录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2006年,文献纪录片《圆明园》通过设计故事片、真人符号性的表演以及“情景再现”的艺术手法,并采用高清先进设备和电脑三维特技,不仅虚拟出1860年的老北京街道,“克隆”出3000多人的英法联军,更是将当年的“万园之园”真实地再现于电影银幕之上,生动地讲述了中国那段深刻难忘的历史故事。该片不仅获得了2007年“金熊猫”奖、“纪录片大奖”和“最佳导演奖”,还创下了中国纪录片影院票房记录。

另一方面,电视媒体极大地推动了文献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进入新世纪,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如《新丝绸之路》、《百年中国》、《故宫》、《大国崛起》、《香港十年》、《中国1978》、《人民至上》、《澳门十年》、《长安街》等优秀纪录片。这些影视作品不仅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并且通过声情并茂的表现形式,使文献纪录片的可观性大大增强,人们也就更加愿意接受这些文献纪录片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二、现实困境

探寻新世纪以来我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轨迹,在创作数量和表达技巧上,其成绩一片斐然。然而,随着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文献纪录片在传播中国主流思想、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意义生产的同时,却离市场的中心渐行渐远。可以说,当前我国的文献纪录片正面临着“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局面,其思想主流化的媒介理想和市场边缘化的现实表征这一矛盾日益凸显。

第一,资金投入难题。作为体制内的主流纪录片,文献纪录片主要依靠政府及媒体的投资与拍摄制作,有时也部分吸收一些有实力的影视公司参与合作。虽然在创作上受到市场压力的影响远远小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献纪录片不需要考虑市场的因素而高枕无忧。由于纪录片制作周期长、盈利模式单一,广告收入少等因素的影响,现在一些地方电视台、影视公司更愿意把钱投放到像电视剧、国产电影故事片以及综艺节目等制作中去。

第二,人才建设难题。目前,“由于中国电视创作环境的特殊性,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几家电视台能够允许一年只做一个节目的编导存在。” [2] “慢工细活”的纪录片制作方式难以满足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要求。市场化以及媒体发展的因素使得一些纪录片工作者不愿意坐冷板凳、花较长时间去制作一部经济效益与电视剧无法相比的文献纪录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工作者离开了创作队伍,转战影视剧市场。

第三,行销传播难题。一方面,从横向考虑,目前,国内的文献纪录片分销市场还处于原始的“圈地”状态,渠道建设比较单一,而在移动电视、付费电视、网络视频、手机视频以及海外渠道的扩展方面取得的成效不大。另一方面,从纵向考察,我国的电视文献纪录片长期走自产自销的道路,但由于电视台纪录片节目销售等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许多优质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这种模式已暴露出许多缺点。

三、生存策略

对于中国文献纪录片来说,目前面临的窘境是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经历的“阵痛”。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真正形成文献纪录片“思想主流、市场中心”的发展格局。

(一)完善机制、搭建平台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建立整体完备、抵御风险强的市场交易机制,让各种优质资源合理流通,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2005年3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签署协议,向海外市场推广《故宫》,让这部在国内取得不错佳绩的文献纪录片顺利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并较好地起到了“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中国形象”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夯实建设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海电影电视节、四川电视节等影视交易平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实现文献纪录片在广播、互联网、手机3G视频、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我们可以将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适合改编的纪录片加工改良成广播版播出;还可以通过网络把许多文献纪录片整合起来,建立纪录片数据库,让广大观众能够便捷地在线获取相关影片资料等。

(二)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首先,建议政府制定扶持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文化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项基金,并考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文献纪录片的拍摄和发行,以帮助文献纪录片积极寻找社会赞助、多方筹措资金。其次,我们要组建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传媒集团,通过他们雄厚的资本运作,投入资金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拍摄出一批高规格、高质量的文献纪录片,并开办一定数量的纪录片频道,进而实现文献纪录片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坚持“内容为王”,创新表现手法

文献纪录片的价值体现主要依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这需要通过选择一些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文献资料来实现。因此,我们在文献资料的搜集上,就不要只局限于政治以及领袖人物的思想言行上,还可以将其视野放到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济、社会、文化、思想、日常生活等内容也是文献纪录片可以表达的范围。

在具体的作品创作中,要防止文献纪录片过于“娱乐化”的倾向,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在恪守真实底线的基础上,注意表现手法的创新运用。如在采访时尽可能保持采访的原生态;在讲述故事时,我们既可以选择“大众化”的叙事方式,也可以以“切片”的形式将历史中最耀眼的闪光点作为讲述历史的开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四)探寻多元盈利模式,构筑产业价值链

对于电视台而言,针对一些特定的文献纪录片播出时段较其他类型纪录片有明显优势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在影片中做贴片广告的方式,来争取广告客户,以此来多方筹集资金。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孔雀》、《疯狂的石头》、《圆明园》等影片的营销模式,通过提前“点映”的方式,扩大电影文献纪录片的市场范围。

针对海外市场,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常用的方式,有条件地采取节目“预售”的形式进行融资和产品销售,事先从投资商那里获得一定数目的资金,降低投资风险。其实,在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我们就采用过这种“预售”的方式,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重视文献纪录片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出版相关音像制品、图书出版物、文化用品、衣服、鞋帽等,这对打开文献纪录片销路、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加快成本回收等都有好处。2005年,《故宫》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同时,制作方迅速推出了相关音像制品、图书出版物,通过相关行业的发行网络销售,尝到了营销上的甜头。

(五)加快队伍建设,开展交流与合作

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关键在于“人”。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创作队伍人才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的优势,集中力量加强人才管理,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与激励机制;并邀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内知名大学及文化研究机构、影视专家对中青年创作人才进行培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我们与西方专业人员的沟通。

(六)实施“走出去”战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纪录片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好渠道,在国际电视市场中,纪录片往往是卖得最好的一种文化产品。正如美国探索频道亚洲公司制作部总监维兰克•夏纳所说,“世界在关注中国,我们制作的纪录片25%与中国有关。”[3]事实上,近年来,隶属于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的五洲传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与境外多家主流媒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制作了一批高质量的纪录片,这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示以及大国形象的树立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当代电影,2000(5).

[2] 孙凤毅.从纪实到现实——中国纪录片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 谭天.从故宫看中国纪录片的转机[J].中国电视,2006(5).

作者:肖 灿

纪录片萎缩分析论文 篇2:

从传播出版角度浅谈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

摘要:通过对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和2000年至今的国产纪录片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概括性描述,继而从拍摄题材变化、拍摄技术变化和传播方式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产纪录片;拍摄题材;拍摄视角;未来发展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人们对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此时充斥在我国人民眼前大小屏幕上的却大多是模仿韩国的以真人秀为代表的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娱乐有余,却文化性不足,属于典型的快餐节目,看后即忘,很难真正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综艺节目增多,但真正能走进观众心中的节目却越来越少,这不能不算是我国电视和网络节目发展的尴尬阶段。

而就在此刻,以《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国产纪录片却杀出重围,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两部纪录片都是一经播出,就广泛收获好评,网络上经久不息的话题讨论度和几大视频网站上多达几百万的视频播放量都足以显示,这样的节目就是现在观众真正需要的节目。纪录片,这个似乎已经在我国大众眼前消失很久的节目形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和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又回来了。

然而,仅有两部纪录片的成功并不能真正代表国产纪录片的光辉岁月就要到来,我国的纪录片产业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还有很多努力要做。本文就旨在通过对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简要概括,进而探析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要点和方向。

一、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通俗意义上讲,纪录片就是创作者对真实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进行跟踪拍摄,力求展现真人真物的真实生活状态,随后辅以一些艺术加工手法,最终以电影或者电视节目的展现形式表达出来。通常其表达内容都是客观、公正、且发人深思的。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民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不足,所以我国的纪录片行业发展得也十分缓慢。再加上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因素,此时我国拍摄的纪录片非但内容和画面不够精彩出色,还大都带有浓浓的政治色彩,其中以新闻纪录片最为常见。

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之前,这一时期我国人民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效益和崭新的生活。此时,我国和国际其他国家的文化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从事电影、电视和纪录片行业的工作人员的拍摄理念和手法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观念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内外在因素都在推动着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拍摄的纪录片题材不再局限于政治新闻纪录片,而是广泛取材,包括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军事战争片等等。

2000年至今,我国纪录片行业正式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群众也更加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所以早期传统的、叙事节奏缓慢的、教化意味强烈的纪录片几乎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需要,逐渐要被市场淘汰。这十多年里,评价高的、影响广泛的纪录片比如《大国崛起》《故宫100》《舌尖上的中国》《最美中国》《鸟瞰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皆是叙事节奏清晰明了,剪辑快速,声音画面完美契合,并且又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可以说甚是符合现代中国人心理需要和生活节奏。而这也正是国产纪录片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我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要素及其方向

(一)拍摄题材的变化

1、题材的多形性

从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近些年受到广泛瞩目的纪录片类型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加之特殊的政治制度和刚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科学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我国的纪录片拍摄取材更多地集中在人文历史方面,而较少关注现实社会题材和自然科学题材。这无疑是不利于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多样化发展的。纪录片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时代特征的记录者,有权利更有义务重点聚焦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现实热点话题,通过真实、客观的拍摄记录,向广大人民群众揭露事情的真相,展示事情的原委,引发群众的思考与反省,以此才真正算得上是记录时代的声音。这也应该是所有纪录片从业人员引以为傲的源泉。

除了缺少更多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外,我国上好的自然科学题材纪录片也寥寥无几。央视九套的纪录频道曾经播放过很多品质极佳的有关自然风光、自然科学题材的优秀纪录片,比如《地球脉动》《南太平洋》《非洲》《冰冻星球》等等,然而这些名震一时、引得人们交口称赞的纪录片都是引进BBC或美国电视台的纪录片,到目前为止,我国还从未拍摄出来过能和这些纪录片比肩的同等质量的自然科学片,这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缺憾。而想要弥补这些遗憾,更绝非一日之功,这背后所仰仗的不仅仅是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力量,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和为了拍好片子可以守候多年的耐心。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自然科學教育的不断普及,更多具有开阔眼界和先进拍摄理念的人才逐渐进入纪录片工作领域,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拍摄出更多高质量的自然科学纪录片。

2、题材视角的变化

在我国时间不长的纪录片史里,特别是2000年以前,大多数纪录片中都弘扬着一股主旋律的味道,讲述的视角也是从上而下的精英视角,文案和旁白经常渗透着大量的说教意味,或者掺杂着许多突如其来的煽情桥段,很多时候这都让观众难以理解,甚至感到莫名的尴尬和不适。这无疑是脱离普通观众的,尤其是在每个人都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今天,可想而知这样精英视角的纪录片的市场只会变得越来越萎缩。从近些年受欢迎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出,如今观众正在摒弃说教意味浓的纪录片,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的、风趣幽默的、能和现代网络社会相融合的纪录片。人们已经厌弃了高高在上的指引教导式宣传,只有改用和普通群众相接轨的平民视角,在客观讲述中添加一些时髦用语,以此谆谆善诱,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

(二)拍摄技术的变化

1、剪辑节奏和文案旁白的变化

现如今随着新技术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以往以人文历史题材为主的那种叙事节奏缓慢、文案冗长复杂、旁白语调拖沓的纪录片已经愈来愈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了。纪录片既然以作为记录时代特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己任,那么其技术的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的发展节奏。以这些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剪辑风格快速清晰,层次分明,需要深入刻画的情节循序渐进,不该拖沓的画面便一带而过,配合着轻快动听的背景音乐,甚是引人入胜。

文案与旁白的转变更该是重中之重。现如今的观众用户都是长期沉浸在互联网中的资深网民,所习惯接受的信息大都是简洁、清晰,足以一言以蔽之的。所以傳统纪录片那种冗长、煽情、刻意说教般的文案风格已经不能再继续沿用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平实真切又带着几许诙谐幽默,能真正抓住观众耳朵、走进观众心里的从“平等视角”来写的文案。对于纪录片来说,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自然是不该缺少,但如何寓教于乐,让观众在轻松观看的同时思考其中深意,这才该是未来纪录片发展的方向。倘若一味的注重深刻内涵,却没有找到让观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其效益必然是有所折损的。

2、内容情节和表演的变化

如今大部分纪录片的拍摄技术都紧跟着时代的脚步,比如在《大明宫》和《楚国八百年》等纪录片中就用到了大量的CG技术,其画面较之前更加逼真、精致,让人很有代入感。同时在这些纪录片中也加入了很多真实演员的现场表演,配合着CG画面,使整部纪录片看起来甚至不输电影。这种运用新技术和真实表演使纪录片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的方法无疑是未来纪录片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纪录片中的演员表演水平、服化道的应用和整个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相较于国外还是存在一些差距,这也是未来国产纪录片发展需要重视的一点。

(三)传播方式的变化

1、新媒体的运用

《我在故宫修文物》短短仅有三集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不久,就在B站上达到了两百多万次的播放量,极好的口碑迅速传播,微博上的话题讨论度也是节节攀升,而随后的大电影的拍摄及播出也先是在B站和其他社交媒体上造足声势,最终引起了全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广泛热议,播出效果甚佳。这一例子便让我们看清了新媒体在如今传播领域的优势。所以说,未来的纪录片行业要想拍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引起积极社会效应的一流纪录片,除了自身实力要过硬外,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广泛掌握各种宣发渠道,质量优势与传播优势相结合,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2、国际合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产纪录片想要向更高的一个台阶迈进,就需要和众多拍摄出经典纪录片的电视台和节目组开展广泛合作,比如BBC、NHK、ABC等,这些节目组拍摄纪录片时间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与他们展开深入合作,有利于国产纪录片行业取其精华,快速发展。同时这也是个软文化输出的机会。通过国际合作,很多优秀的国产纪录片也有可能在国外播出,让他国人了解中国当下发展和生活状态,有利于文化走出去。

三、结语

国产纪录片从其诞生之日起到现在,风风雨雨几十年,经历过低谷,也经历过高潮,但风雨不动的就是幕后从业人员始终如一的坚守与奋斗。如今国内娱乐产业风起云涌,纪录片人理应抓住此机会,推陈出新,积极寻求发展之道,为将国产纪录片带向一个新的高峰而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刘晓萍; 张茂铃. 201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热点现象述评[M].民族艺术研究,2019.

[2]江海岸.浅议历史性题材电视纪录片的画面呈现方式[M].新闻世界,2019.

[3]张锦.文献纪录片概念异变史考[M].当代电影,2019.

[4]王家东.技术驱动与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样态[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

[5]潘婷婷.重大主题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M],2019.

作者简介:魏一迪,女,1994年2月,民族:汉,辽宁葫芦岛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出版。

作者:魏一迪

纪录片萎缩分析论文 篇3:

谈国产纪录片的院线发展策略

【摘 要】国产纪录片的源头是从纪录电影发展起来的,虽然近年来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了纪录片“春天”的来临,但在院线方面,纪录电影的上座率和票房仍然远不能与剧情片相比,一方面过去“新闻简报”纪录电影让观众对纪录片留下了较深的偏见,另一方面近年来国产纪录片从题材和拍摄质量上都仍与剧情片存在差距,因此,要展望国产纪录电影走进院线,还需从题材挖掘、艺术表现、制作模式、发行放映和政策支持几个方面一一分析。

【关键词】纪录电影 发展史 商业化 院线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电视纪录片重新火了起来,可以说这部纪录片探索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商业化操作的一种新模式,《舌尖》和2013年出台的加强版限娱令,让人们真的相信了纪录片春天的来临,但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电影纪录片面临的产业化问题,比电视纪录片更为艰难和复杂。体制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电影纪录片制作机构的战略,他们需要突破旧有的体制,尝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重新定位。而纪录电影真正要走进院线并获得票房,从题材挖掘、艺术表现、制作模式、发行放映以及政策支持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国产电影纪录片的历史沿革

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电影诞生于1895年,第二年上海就已经有放映《马棚失火》等纪实片段的记录。20世纪20年代,我们的电影院在制度规定下,主要放映新闻简报。电影院放映新闻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中国新闻纪录制片厂成立,专门经营新闻简报,在电影院传递纪实类消息。这样的历史造成了一代人对纪录电影的刻板印象,似乎新闻电影就是时间加长了的新闻报道。1961年,中宣部要求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要有所提高,批评了“新影八股”这种单一、说教的缺乏艺术表现和特点的影片,但微弱的批判对于电影发展的形势并没有起到大的改观。此后几十年,我国纪录电影人一直在探索,如何使纪录电影从“报纸的兄弟”变成“艺术的姐妹”。1993年开始中国的电影体制进入到全面改革阶段,中国电影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产电影由统购统销改为自主发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资金渠道难以为继,电影纪录片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随着80年代中后期电视业的崛起,电影市场开始萎缩,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电影纪录片制作机构开始改制,于1993年和1995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分别并入到中央电视台,1995年的影视合流政策也使得电影纪录片在电视上广泛传播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当前国产电影纪录片的发行现状

2000年以来,进入中国主流院线放映的电影纪录片数量非常有限且题材单一,基本全都是文献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的献礼影片,从题材选择开始就带有一定的宣传目的,这些影片都是一种仰视的态度,缺乏一种平视的目光,看待平民的、个体的状态和命运;一类是国外商业纪录片,如自然类题材的《鸟的迁徙》和《帝企鹅日记》;第三类是历史人文题材,例如《布达拉宫》、《茶马古道——德拉姆》等。除主流院线放映外,还有一类纪录电影,即所谓的审美片,基本是为电影节而拍摄制作的,符合小众的美学需要。2006年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广西电视台共同出品的电影纪录片《圆明园》,整体投资800万元,映后收回1700多万元,第一次打破了电影纪录片不能盈利的市场怪圈,从而在非市场行为的宣传纪录电影与独立纪录电影之外,开辟出主流商业市场的电影纪录片类型。

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连续七年保持了25%以上的增长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电影正在进入一个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当前我国电影纪录片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市场推广和运作。2012年全国纪录电影票房130万元,2013年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比2012年增加18倍,增长点是以五月天演唱会为主题的《五月天诺亚方舟》纪录片,全年放映3.93万场,票房2106万元;同题材讲述崔健的《超越那一天》全年放映80场,票房30万元;而2013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得主《千锤百炼》上映场次虽有383场,但票房仅7万元。中国电影纪录片缺乏专业的发行机制和发行人,从去年开始,一些热播真人秀电视节目、大型娱乐活动如《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纷纷试水纪录片领域,此类“番外篇”式的衍生型电影纪录片逐渐成为院线新宠,并成为纪录片票房爆增的主要推手,其他纪录片表现依然平平。

三、国产电影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1、题材挖掘

纪录电影要面向大众进行创作,选择这类文化味十足的题材,一方面是考虑到观众的心理,他们愿意花钱在电影院,用视觉享受来重温民族辉煌时代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这样的题材选择也更能吸引国家级的投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资金对于纪录电影的制作人来说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保守看来,纪录电影在未来还是会保持着这一题材选择倾向。但如果一直沿用这一思路,相似的题材也会遭遇瓶颈和创作枯竭,观众也会慢慢对此失去兴趣,所以今后的纪录电影人必须不断挖掘和开拓其他类型的题材,包括科学类、艺术类,以及小人物的故事等,从平视的视角关注人和精神方面的题材。如焦波导演2013年作品《乡村里的中国》,在宏大的命题下选择了小人物的故事,就是想同时兼顾体制内外的两个市场,在选题上既有主旋律的特点,又考虑观众的口味,如此才能获得未来的市场收益。

2、艺术表现

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电视为大本营,电视作品的资金运营模式和美学模式都与电影相差甚远,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在艺术表现和美学形态上也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差别甚至决定了观众的观看习惯。我国的电视播出,从一开始就基本是按免费收看来操作的,养成了观众免费收视的习惯,一部仅仅符合电视播出标准的影片,作为中国的观众是不会愿意花钱去电影院观看的。当前世界上优秀的纪录片都是按照电影的生产方式进行制作,无论最终是在电视上播出还是进入音像市场,也都坚持使用电影的艺术叙述方式和美学表达方式。

3、制作模式

国内纪录片要进入商业院线主要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技术条件,二是运作成本,真正想成就“大片”必须一方面与特技制作公司一起研发创作,一方面借鉴故事片的大片制作模式。电影纪录片的导演还将承担比故事片更多的工作量,故事片里有副导演、剪辑师等帮助导演分担工作,但纪录片的剪辑师无法完全表现导演对于真实再现的思想,因此导演只能自己完成剪辑。中国的电影纪录片并不缺乏好的导演,缺乏的是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的制片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制片人,要从一开始的选题到最后的销售负责到底,将自己的思路一以贯之,自始至终控制着整部影片的走向。由他决定选题、影片的整体创作方向和美学形态,并且筹集资金,而导演和编剧只是执行者。只有当导演和制片人配合得最恰到好处的时候,才能成就“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

4、发行放映

今年的《快乐男声》主题电影学习美国众筹放映模式,即如果有超过一定数量的人在网上注册保证会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则这部电影就能够得以发行和放映。“快男”主题电影采取了在网络上进行影片预售的模式,在网上特定的观众群里公布信息,提出如果预售票房达到五百万就可保证该片进入院线,因此在20天内就在“快男”粉丝中筹集到501万元的票房预售,这无疑提前给各地院线吃了颗“定心丸”。除开大众院线这条放映途径,未来可针对不同受众需求广泛设立分众院线,比如艺术园区放映厅、学生教育影片学校放映,或某些特殊工作的相关题材影片放映等。不同的分众院线将以自己的形式培养各自的观众基础,什么样的题材决定了成片将进入哪一条对应的院线。可以借鉴《爸爸去哪儿》寒假“大电影”的做法,加强作品和观众的联通,相信像《舌尖上的中国》这等题材和质量的影片,采用“影院特别版”或是“大电影”的模式,找到合适的放映档期,也能获得不错的票房。

5、政策支持

国产电影纪录片的院线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当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纪录片发展模式:一是政府投资,旨在弘扬主流文化,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二是公共基金,资金既非政府的,也非纯商业的,而由公共的民间基金会承担,如英国BBC等;三是商业投资,当前每年的世界纪录片市场产值200 亿美元,商业运营非常成熟的美国几乎占了其中的80%。我国2010年1月25日第一次以国务院的名义为电影行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了走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发展道路。在意见的指导下,国产电影纪录片应以丰富产品和加快产业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科学管理为保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结语

总之,中国的纪录片的运营已经逐步从电视栏目的手工作坊时代过渡到大制作大投资的工业生产时代,未来的趋势还将转向大公司和大导演的合作制作、中外合拍制作等模式。中国的纪录电影需要市场体系的支撑,却又不能完全从属商业,政策、公共文化、公益性文化的支持也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再去充分调动一些民营文化企业投资纪录片制作的热情。随着新一代观众群体的不断成长和更替,过去人们对纪录片形成的偏见正在逐步消解,优秀的纪录作品不断涌现,现在在小范围引起的反响将形成涟漪效应,逐步从全国的文化中心、大都市向小城市蔓延,从高知分子向普罗大众蔓延开去,纪录电影以自身极具文化意义的品质,必将在院线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①高峰,《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历程》[J].《中国电视(纪录)》,2009(12):64

②贺幸辉,《为影院而生的纪录电影——纪录电影〈圆明园〉全案研究》[J].《中国电视(纪录)》,2012(10):65-75

③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0(4):31

④《2014年中国纪录片产业第一季度数据报告》[R].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2014

(作者:李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2013级广播电视学硕士;赵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博士,曲阜师范大学讲师)

责编:姚少宝

作者:李成 赵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研讨论文下一篇:现代型工业园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