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本质探究论文

2022-05-06

小编精心整理了《艺术本质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这幅画作名贯中西。对《清明上河图》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且从多角度揭示其艺术美的展现手法,以期对探究艺术美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艺术美;本质;特征劳动创造了美,而在不同人的眼中,美存在不同的概念。

艺术本质探究论文 篇1:

格物致知


 《面包》  尤恩·厄格罗  布面油画  34.8×79.5cm  1981-1983年

“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真正意涵,已成为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沿用至今,经历史演变发展出了很多观点,现今具有权威与广泛认知的释义为: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而用作本次展览标题的“格物致知”,其核心意涵更贴近朱熹对“知”的认识,艺术家在探究事物存在本质的过程中,从而获得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从展览的题目,已提示出本次展览的观看视角:从对大师原作的观赏中,回望我们对美术经典的历史想象;从对当代艺术家静物画的凝视中,追溯与探讨从古典到当代,从西方至东方,静物画创作的源流与走向。
专栏主持:

传统与当代,继承和创新,本土与全球,发展与融合。或许,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传达的。

原湖北美术馆馆长



展览与观看

“格物致知——从古典到当代的静物画”是艺元空间成立十周年之际特别策划的一次展览。本次展览以“静物”为画题和研究线索,展出的16件作品分别来自19世纪末至当下的12位代表性艺术家。正如该展览概况中所提到的“从塞尚到厄格罗、从再现到表现、从欧洲到武汉,展览尝试呈现西方静物画演变过程中的部分特征,并探讨塞尚的静物画对其后艺术风格和流派的重要影响。反观不同时代中西文化差异下的‘物’与主观知性的微妙关系。”

从塞尚、毕加索到莫兰迪,这些出现在美术史教科书中的名字,每一位的单独出场,都足以让一个被视为小画种的静物画展览得到专业内外观众的热切关注。这种关注更多源自于人们对于一睹大师原作的渴望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具备一定美术史知识储备的爱好者,亦或是相關专业观者,在展览现场的观看中,会不自觉地回望自己脑海中对于美术大师经典作品的历史想象,并试图从眼前大师原作的整体氛围、细节笔触中找寻艺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流传的奥义。
 《两个桃子》  尤恩·厄格罗  木板油画  17.8×25.1cm  1992年

荷兰画家杨·博加茨(1878-1962年)的《有铜盆的静物》(1937年作),向我们展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静物画风格:画面有如老照片一般,试图再现现实,看不到一点笔触痕迹。木桌上内壁生出绿色锈痕的铜盆,在室内昏暗的光线中,通过铜器表面的两处光泽,充分表现出描绘对象的材质与形体。表面凹凸不平、氧化发黑的汤匙,斑驳破损的墙面以及发黄破旧的海报,将平常的日用器物入画,画中虽无人,但处处留有人的气息与痕迹,一切看似寂静无声,却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一段漫长岁月的生活故事,洋溢出时间经久安定平静的氛围。

保罗·塞尚(1839—1906年)的《两个水果》(约1885年作)是这次展览最令人瞩目的作品之一。有别于古典主义具有象征意义的静物画,塞尚的静物画创作追求绘画的形式语言美感,其大部分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几年时间,每一处画痕都经过深思熟虑,笔下的静物可以让人看到事物最本质的形状、色彩、结构等形式美感,启迪了西方现代艺术追求形式创新的新艺术方向,影响了毕加索、莫兰迪等20世纪的许多艺术家。他惯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繁复的自然,将画中的每一事物都视为各种几何形体的组合,设置在合理的透视之中,认为自然的深度更甚于其广度,由此需要引入光线的振颤,常以红色和黄色来表现。此处的《两个水果》就是以黄色和绿色的两个水果为主要对象,黄色柠檬与前方绿色水果、后面深色背景的交接处以几笔红色来表现空间关系及光线的变化。两个水果也好似两个球体,表面被不同方向排列的色块塑造出结实的形体。
  《汤匙》  阿维格多·阿利卡  铜版画  18×13cm  1975年版数 3/27

本次展出的还有毕加索和莫兰迪的静物画,他们在不同时期都深受塞尚的影响。毕加索(1881-1973年)的《杯子、水壶和奶罐》是作于1906年的一件水彩画稿,以最简明直观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画家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静物画背景直接以画纸上两种颜色的色块区分出不同的空间景深,水壶用单色涂抹的深浅色块来表现器物在光源下产生的明暗关系,简单数笔便将静物的结构体积表达出来,瓶口一侧以锐利而肯定的轮廓线,拉开与背景的前后空间。

莫兰迪(1890-1964年)作为一位以静物画出圈的艺术家,出现在本次展览上似乎是一件理所应然的事情。由他开创的“莫兰迪色系”已经成为时尚和品味的代名词,被广泛应用到时装、家居、饰品等各类生活用品,即使是对这位艺术家不太了解的人,也会对“莫兰迪色系”这个词耳熟能详。除了布面油画的静物作品,蚀刻版画静物在莫兰迪的创作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和影响。观看本次展出的两幅蚀刻版画《花瓶、贝壳、吉他与静物》(1921年作)、《有咖啡壶的大幅静物》(1934年作),让人不禁为其版画作品中纤细工整的线条惊叹:莫兰迪的版画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根整齐排列的线条,以不同方向和密度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物件的形体和光影。1934年创作的这件《有咖啡壶的大幅静物》更能体现艺术家贯穿创作生涯的探索与追求:表现光线在不同材质器皿上出现的轨迹,探究不同器皿之间颜色的微妙差别,寻求一种精微的和谐与平衡状态。纵览莫兰迪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长时间都在用同样的静物进行着不同的排列组合和艺术阐释。画中的静物也不是单纯的再现现实,画家不厌其烦地在不同绘画作品中呈现不同构图,不同组合,不同色调的瓶瓶罐罐,这种观察和感知的探索似乎有着永无止尽的魅力。


  《无题》  曾梵志  布面油画  60×60cm  2020年

法国籍艺术家阿利卡(1929-2010年)和英国籍艺术家厄格罗(1932-2000年),同样以生活中的普通物品为对象创作了大量静物画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写实的特点却更多保留着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思考与绘画的痕迹,为静物画发展提示出另一种可能的方向。

从厄格罗的《面包》(1981-1983年作)、《马丁的花瓶》(1982年作)、《两个桃子》 (1992年作)画面上,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造型都非常准确,具有清晰的边缘线,面包和桃子的塑造以非常微妙的色块排列,画中还能看到许多或长或短横向和纵向的线条标记,记录着艺术家的思考和作画过程。这些参照点是画家为遵循物体的比例,试图精准绘制物体的外部形状与内部结构,进行观察思考的标记,连接这些点就能以最为精确的结构表现物象在空间中最为接近视觉真实的比例关系。这种保留绘画痕迹的手法让他的写实画作中呈现出许多几何图案和色彩切面,有一种理性、严谨、坚实、单纯的古典气息,同时又呈现出十足的当代感。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曾梵志、魏光庆、陈勇劲等国内艺术家的静物画作品。

魏光庆1981年创作的这幅《静物》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文化波普”系列作品之外的油画创作面貌。曾梵志2020年创作的静物《无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艺术家的新窗口。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被置放于黑暗环境的鸡蛋和水果,通过客观静物的描绘营造和表达人的主观情感,使复杂趋向单纯,当躁动和噪杂的背景隐没,一切便趋向理智和冷静,变得清晰。


 《两个水果》  保罗·塞尚  布面油画  19×23.2cm  约1885年

《石榴(L)》   上田义彦  摄影  25.3×30.4cm  2015年  版数 1/10

  《静物》  魏光庆  纸本水粉  53×65cm  1981年

 《静物》  方少华  纸本水粉  25×34.5cm  1992年

 《有铜盆的静物》  杨·博加茨  布面油画  31.5×36cm  1937年

 《静物》  陈勇劲   纸本水彩  51×73cm  2010年

陈勇劲的《静物》( 2010年作)从画面构图到表现手法都有别于传统水彩画的面貌,画中的瓷器、陶器、画像砖、水果、鲜花是经常出现在作者静物画作品中的对象,与莫兰迪各种排列组合的瓶瓶罐罐看似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却因差异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诉求,走向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探索之路。陶瓷、画像砖都是具有浓厚东方文化的载体,瓷器更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产生,无论从造型还是纹样都具有永恒经典的审美特征,采用现代手法的抽象或其它形式去表现固然可以,但要想达到瓷器本身完美的境界,具象写实的效果是有明显优势的。古典具象写实技法更有利于细致、深入刻画物体本身的质地、光泽,且造型严谨准确。畫中的陶瓷器皿、鲜花、水果与背景里方正的几何图形光影产生空间的对比,将方圆曲直的虚实对比,控制在尊重现实的合理范围,营造出庄重、稳定、淡雅、精致的氛围。
 《一管颜料》  阿维格多·阿利卡  纸本水彩  13.5×20cm  1975年

艺术空间与公共性 

“艺元空间”作为武汉的一家专业性画廊,致力于展示并推进中国当代艺术,自2011年创办至今的十年间,已推出四十余个展览。单从展览这一功能上来看,画廊与美术馆的展览空间都是观众欣赏美术作品的艺术空间,不论所在建筑实体空间权属为国有还是个人,自持还是租用,在其面向社会公开陈列展览的时候,就实现了艺术空间的公共性。


 《杯子、水壶和奶罐》  巴勃罗·毕加索  纸本水彩  35×28cm  1906年

本次“格物致知”展览的策划,以静物画为主题,用小而精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汇聚国际范围艺术大咖的原作,与国内及武汉本地艺术家的静物画作品同台展示。作为城市艺术文化发展中的一例个案样本,本次展览亦值得我们关注与审视:它既为展览主办方实现了艺术家、藏家、批评家、艺术机构之间具有国际视野的交流对话平台的作用,也为参观展览的普通市民、学生、艺术爱好者、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欣赏大师原作的机会,丰富和活跃了武汉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  陈   俊

作者:马文婷

艺术本质探究论文 篇2:

基于《清明上河图》探究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

摘 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这幅画作名贯中西。对《清明上河图》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且从多角度揭示其艺术美的展现手法,以期对探究艺术美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艺术美;本质;特征

劳动创造了美,而在不同人的眼中,美存在不同的概念。艺术美表示的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一种非功利性的自我认证,从本质而言,美学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哲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美学研究的是审美价值、审美观念和审美现象等相关活动。艺术美学门类繁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而艺术和美学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也是构成艺术美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美能够在艺术形式或者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中得到体现。艺术美是在美学的角度对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在艺术框架的范围内进行美学观察。本文对艺术美学领域内《清明上河图》的物质承载进行了分析。

一、《清明上河图》之艺术美的本质

农村和集市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最主要构图要素,这幅画作彰显了北宋时期京都的繁华场面,将各个阶层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幅画作中总共涉及814个人,每一个人都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他们穿着不同的服饰,表情生动,各具特色;房屋、牲畜、河流、小桥流水等诸多要素都在该作品中得以体现,这幅画作彰显了艺术气息,以人物为载体突出了美的享受。虽然从表面上看作品杂乱无章,表现出了市井下层民众的生活百态,但是每一个人物和勾画要素之间都有章可循,人物、牲畜、亭台楼阁以及流水的组合都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有一种秩序森严的感觉,虽然画面吵闹,但是让人感觉到美感。画作中的人们都沉浸在各自的生活中,我们仿佛从画作中真实感受到了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其中。作者的功底深厚,笔法细腻,形式性的符号都让人赏心悦目,不仅彰显了艺术美的基础层次,更达到了感性的高度,自然而然地将我们带入到画卷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无尽的想象空间。

想象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了想象也就不存在艺术作品。作者将现实生活和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艺术加工手段和处理,加之个人深厚的功力进行勾勒,从而形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如果艺术作品仅仅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描摹,将会失去艺术美感,其体现的也只能是单调的劳动场景,而如果在艺术作品中将作者的阅历和无限的想象力融入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来源于生活的素材相连接,便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欣赏者也要发挥无限的想象对作者的意图进行思忖,一旦展开了想象,人们和画作之间的距离就缩小了,才能够真正了解画作本身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自我价值认证的虚拟形象构建完成,使我们和画作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从而接近艺术作品本身的核心层次。艺术家在作品创作时首先要能够打动自己,这样才能够给欣赏者带来震撼,从而实现创作目的。

艺术创造者必须学会自我享受和自我欣赏,从而为欣赏者获得情感共鸣提供保障,欣赏者和创作者在自我确认上获得共鸣才能获得美的享受。《清明上河图》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舒适的城市生活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使个人的丰富想象力在变化多端的画卷中得以展现,而这种艺术魅力不论是身处何地的观察者都难以抗拒的。在欣赏画作时每一个人的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每个人从这幅画作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自我确认都会有所不同,有的人感受到了繁华都市的欣欣向荣,有的人感受到了风光旖旎,并且进行了丰富的联想,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桥和每一个画面,还有的人会感受到作者严密的构思和布局,欣赏其构图方式和创作手法,也有的人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清明上河图》之艺术美的特征

在作画方式上《清明上河图》突破了传统创作方式的束缚,采用了兼工带写的创作手法,采用了淡雅的画风,后人称这幅作品别成一家。在对汴京东南城角的典型代表创作时,作者采用了鸟瞰的方式,一气呵成、画卷长而不冗,将繁华的都市场景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在画卷中展现的景物类型多样,从田野乡间到河流山川,从高耸的城郭到美丽的风景,从小摊的摆设到船上的人物……各个细节都彰显得淋漓尽致。在八百多个人物构成的画卷中,组织协调有力,创作有条不紊,场景繁而不乱,整幅作品紧凑有序,严密不失风采,充分体现了艺术美的特色。

(一)艺术美的形象特征

艺术形象是建立在艺术美的基础上的,是以想象为中心进行的自我形象化,艺术美能够表现出感知对象的美感。在《清明上河图》中采用了创作手法将行动性和精神性相连接,选择人们最熟悉的场景进行创作,并且以人们最真实的生活感受为契机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在繁华的艺术世界中融入了个人形象化的创作,彰显了不同的审美感受,让人们体验到了艺术之美。在这幅宏伟壮大的艺术作品中,不论是艺术形象、创作特点还是自然情景都给人难以忘怀的感受。而在欣赏同样的画作时,由于欣赏者自身的情感和经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从而产生艺术感知的差距。自我形象化在艺术形象创作过程中是核心,一个作品能够帮助欣赏者找寻自我方向,更容易帮助探索个性的形象世界的魅力,从而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

(二)艺术美的情感特征

艺术美和生活之间密切相连,个人经验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体现能够带来自由的情感体验。生活情感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而艺术本身也与生活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在《清明上河图》中详细地刻画了生活细节,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片土地的挚爱之情。画作中的各行各业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地运作着,这也体现了作者心系穷苦大众的宽广心胸。如果画作中只有人或者只有物也无法达到今天的高度,作者在画卷中倾注了自身情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因为有了景才会让人有情,因为有情才会让画卷更加生动多彩。画卷中对各种元素的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画面上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亲切感,无形中拉近了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能够让欣赏者与作者一起沉浸在魅力的画卷中,审视画卷之美。

(三)艺术美的自由特征

艺术美是以非公利为基础构建的,而自由性是艺术美的重要特征,借助作者的想象力开花结果。在《清明上河图》中作者对日常情景进行了描述,并且彰显了作者无尽的想象力,画作描述了清明时节的世态场景,仔细观察发现农户家庭院落中生长着不适宜在当时季节出现的类似于茄子的植被,而孩子们也在赤着身追逐着,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画卷中不仅有手拿扇子的人,也有的人以手遮阳,但是如果根据常识,人们在这个时候是不会从使用扇子的。此外,戴草帽的人和穿蓑衣的人同时出现也是与当时的时节不相符的,作者无意中表现了夏季的场景,似乎故意让我们看到他的创作意图。虽然作者在画作中体现了无尽的想象力,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画面中的破绽所带来的破坏感,对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并没有产生影响。

(四)艺术美的人为特征

艺术美和其他类型的美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有明显的特征性,作者在画作中通过不同时节的事物同时在清明时节的出现,明显地表露出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而在这幅画作中的人为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是区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特征,人性和自然性共同在艺术作品中出现,不露半点痕迹。经过人为的干燥,自然美中彰显了艺术特色,不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发挥了再创造的魅力,将作品美集中起来,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为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动。通过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了作品的魅力。

三、结语

《清明上河图》历史悠久、名贯中西,不仅拥有历史价值,同时还彰显了艺术魅力和美的特征,本文从这幅作品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为我们赏析《清明上河图》提供了帮助,并且揭示了这一经典画作的创作要素。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从艺术美的基本原则入手,坚持严密的逻辑思维,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且从欣赏艺术美的经验和规律上探索,让我们与优秀作品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用艺术来洗涤我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尚尚,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作者:尚尚

艺术本质探究论文 篇3:

电视记录片的拍摄艺术研究

【摘要】在电视文艺界当中,纪录片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纪录片当中,我们也能够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因此电视纪录片受到了诸多观众的喜爱,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将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艺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拍摄艺术;创作技巧

引言:电视纪录片的总体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在影片当中所涉及的各类题材也极为广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观众以精神上的享受。一般而言,在纪录片当中更多的通过使用电子采集的方法,能够对于大千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对于人类真实的活动进行宣传,人们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当中,能够对于相关的人文知识以及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因此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要尽可能的把握真实把握直观的原则,这无疑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艺术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内容以及拍摄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也有着不同的分类。需要认识到的是电视纪录片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画面上,也体现在摄影师个人的艺术技巧,同时也应当包括摄影艺术家个人的摄影技巧,以及在摄影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将进一步的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艺术进行分析,希望给予行业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参考。

1. 不同类型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艺术分析

1.1 人物纪录片拍摄的艺术

在人物纪录片的拍摄方面,需要结合人物纪录片的实际特点,人物纪录片的拍摄应当是忠于原文,加强人文关怀的。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应当更加的把握对于冲击力感染力的塑造,更加忠实人物最为原生的状态。通过手中的镜头来表现出人日常生活的常态,作为基础来不断的引发观众的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摄影师需要通过镜头将一些自然的生活状态自然地记录下来,把握图像的基本规律。以此作为基础,以拍摄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在人物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一定的层次感。通过层次感的把握来最大限度的去提升整个纪录片的实际拍摄效果。摄影师需要结合一定的规律,结合纪录片拍摄的基本原则,根据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来有目的性的进行拍摄。尽可能的将人生活的常态最大限度的呈现出来。在人物纪录片诞生之初,就会给人一些思想的情感的交流,而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将功利性最大限度的从影片当中抛离出去。人们更加希望通过纪录片看到最为自然,最为真实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刻意的去将一些好的东西拍摄出来,将一些作者认为不好的东西进行剖析。以最真实的態度,最真实的情感去直面主人公的日常生活,这才是人物纪录片拍摄的艺术性所在。

1.2 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艺术

相对于人物纪录片而言,自然纪录片的题材就相对比较广泛。而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根据需求的不同在对于纪录片的选择和取景上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同。自然景观类的纪录片,更加讲究纪录片拍摄的多维度特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进行有效的识别,进行有效的判断。加入一些更加具有美感的画面,以不同的拍摄手段拍摄方式,将这些画面展现出来,营造出更加良好的拍摄效果。这就需要摄影师既能够按照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手法来进行拍摄,也应当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把握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叙事特征,更加贴近大自然的常态来展现出拍摄的效果。将自然类的纪录片的全景展现给观众。但是一般而言由于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过程相对较长,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也会受到诸多主观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纪录片的质量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层次性。相对于人物纪录片的拍摄,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需要更加重视团队的力量,只有发挥团队的合力,才能够拍出上乘的作品。所以对于自然纪录片的拍摄艺术的分析,不仅仅只是某一个人的美感和艺术素养,更多的应当体现在团队的合力,体现在团队的价值。

2. 电视纪录片拍摄艺术的分析

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电视纪录片的类型较多,拍摄的过程当中所需要掌握的技巧以及所需要把握的原则和角度,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当中所需要把握的艺术原则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拍摄当中的知觉艺术。在电视纪录片当中,需要把握纪录片拍摄的基本原则,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有效的,这就要求摄影师在进入拍摄场地之后,不可能之前对于摄像的对象以及摄像的内容进行提前的预设,更多的是对于摄影师瞬间的反应,对画面的抓拍要求更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电视纪录片的知觉艺术。摄像师在不同一个具备不同的知觉体验和层次体验。因此在纷繁复杂的拍摄环境下,摄影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感觉,自身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美学感受来进行拍摄。而拥有不同技术不同美学素养的摄影师对于艺术的理解以及拍摄手法的理解存在着不同,所以他们拍摄出来的影片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结合电视纪录片最为真实的最为有效的拍摄原则,作为基础制定更加切实更加可行的拍摄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得拍摄更加具有实践性,使得整体的拍摄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能够展现出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更加能够体现出摄影师的美学感受。

其次,在进行拍摄的过程当中,电视纪录片需要对于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除了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系的,把握这一点,才能够把纪录片拍摄的叙事性以及技术性拍摄出来。使得他们真正的意义和真正的价值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当中,摄影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在拍摄当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着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需要充分的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此作为基础来进行拍摄。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切实的了解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递进关联等等内容,通过画面来展现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也反映出了拍摄的艺术性。

最后,在进行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充分的了解整个纪录片的实际变化艺术。与动态变化的过程进行清楚的分析,对于各类动作进行精准的把握。结合事物的实际变化情况以及事物的实际需求,对于各种可能使用到的一系列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满足纪录片的动态需求,也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摄影师个人的审美情趣。但是这样的一种方式,确实对于电视纪录片摄影师随机应变拍摄的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电视纪录片当中,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环境变化以及地点的变化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纪录片要求原本真实的反映出被拍摄事物的真实状态。而所有的纪录片的拍摄都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拍摄的过程当中,摄影师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来使用自己的摄像技术,更多的认识到纪录片的核心本质,这是我发展的方向来进行控制和变化,这是纪录片拍摄最为根本的途径。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去细致入微的,发现别人所看不到别人拍不到别人了解不到的内容。以此作为基础来进一步的提升总体的拍摄效果,使得所拍摄出来的影片更加合理,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艺术性,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观看者的实际需求。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摄影师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就需要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基本功,更多的去应对拍摄过程当中所可能发生的意外,清楚的了解到拍摄对象以及其他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问的客服在拍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进一步的突出拍摄艺术性,进一步的突出自身的拍摄意识。

参考文献:

[1]曲波.拍摄的艺术——浅谈对电视纪录片拍摄的认识[J].中国电视,2016(3):90-92.

[2]唐建军,叶婧宜.自然类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拍摄艺术浅析[J].电视研究,2012(6):55-57.

[3]张申,郑喜玲“看”的艺术——纪录片.前期拍摄创作谈[J].当代电视,2009(2):80-81.

作者:史伟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语写作英语论文下一篇:社区矫正工作论文

热门文章

艺术本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