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应用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2-09-11

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出:“面对新世纪的中学数学课程, 应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价值日益体现出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是重要的。基于以上对应用数学知识应用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鼓励学生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 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习惯的具体体现。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应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支持。例如, 在学完“相似图形”后, 适逢学校准备让八年级代表学校参加市运会开幕式。学校想在观众席上打出学校的校徽标志, 笔者和八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主动承担了制作标志牌的任务。标志牌由320块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组成, 要把校徽制作在标志牌上。笔者带领学生经过讨论、调查、分析, 最后确定方案, 利用图形缩放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而且经历了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乐趣,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初中学生好奇、好学、好动手的心理特点出发,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会变未知为已知, 主动把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相互作用,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应用的有机结合, 不仅是教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 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应用性的思维型的实践活动, 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从现实情景中提炼出贴切学生生活经验的新颖的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2 强化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研究表明, 当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 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所以数学教学中应强化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 学习有理数加法时, 笔者并不是从定义出发, 而是从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如果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向东走5步, 即为+5, 返回向西走4步, 即为-4, 那么质点位于出发点何处的位置上?通过具体事例总结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和意义。因此, 数学教学应该强化其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件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如乘坐出租车时, 付费与路程之间的简单函数关系, 计算水电费的问题、税款的交纳问题等。建立情境与一般法则的联系, 使用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生活和思维的组成部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并有意识且适当应用数学思维是重要的数学素养。

3 让学生开阔视野, 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校数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思维的发展, 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因此, 在结论呈现的形式上、内容安排的顺序上、认识的起点上, 更多是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心里特征。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 学校数学在数学应用价值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生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上, 而对于数学在其他科学领域方面的应用涉及甚少。实际上,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数学的应用呈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许多抽象的数学理论得到了应用数学向其他学科渗透又形成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 就是一些过去与数学无缘的人文学科也与数学产生了联系, 各门科学向着“数学化”发展, 正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学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关联也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紧密。

例如, 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前九轮比赛中, 大连万达队保持不败, 共积25分, 问该队共胜几场球?”这个新颖的问题一下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好些“足球迷”马上说出了得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 平一场得1分, 很快就列出了方程, 得出了正确答案。《课标》在关于“学习内容”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知识”。在其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加强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注重几何直观, 增加了随机数学, 废弃了许多陈旧的公式, 刻板的运算规定, 过度的形式化表述以及脱离学生实际的抽象内容等, 但对数学在其他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涉及不多。为此,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在关注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掌握的同时, 也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 了解数学对人类的价值, 特别是它的应用价值。如数学在航天、航空、经济、材料科学、多媒体技术、原子以及其他人文科学中的应用及其不可替代性。数学极其广泛的应用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 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实际问题, 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要求具有应用数学知识习惯的学生, 能主动应用数学知识, 善于把问题与已有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并积极进行思考, 主动的解决问题。在具体情境中, 能否以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反映了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二是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总之,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应用性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与特征,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逐渐由外控转化为内控, 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和心理上的倾向性, 养成良好的应用性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笔者根据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 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 探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性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性,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胡炳生, 等.现代数学观点下的中学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史炳星.数学应用与数学新课程[M].载数学通报, 2005 (5) .

[3] 汪国华.数学应用意识的再认识及研究方向[J].数学教育学报, 2006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美术工艺品的营销策略——以装饰油画为例下一篇:BIM在工程前期造价的有效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