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课题研究计划

2023-06-08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字理识字课题研究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字理识字课题研究计划

字理识字的研究

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字理识字的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只有认识、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也成了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长期以来,在我国小语界较有影响的识字方法有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成群分级识字、字理识字等等,各种识字方法各有千秋。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时代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就可能不同。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发现,低年级语文学期总课时量少了,课文数量却多了,课文篇幅也长了,生字的量更是增加了不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或挤出时间进行所谓的“阅读分析”,生字教学走像是走过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或干脆让学生课前自学、课后机械抄写,导致识字效益的下降。

其实,汉字字字有理。所谓字理,就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运用造字原理进行识字的教学方法,是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七种主要识字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儿童能够牢记字的结构,了解汉字的音、形、义,加快识字的速度,并使儿童获得汉字文化的熏陶。

字理识字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从而对汉字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有初步的感知。

“字理识字”主张独体字(象形字和指示字)运用“溯源-对照”的模式,找到它所像的物体和所指的事物,然后了解其字形是怎样演变来的;教合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运用“分解——溯源——组合”的模式,先将其分解成几个基本意义单位,再找到它的本来意义或表示的读音,最后了解其结合起来表示的新的意义和读音。

“字理识字”教学可运用以下方法:

演示法。即用动作、实物、游戏等表示字理,主要用于会意字。如教“扫”字,可用人手提笤帚扫地的动作演示;教“坐”字,可让两位学生在地上做席地而坐的姿态来理解字理。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用动作演示来复习相关的汉字,从中设置一些竞赛,看谁举的例子最多,谁就最聪明。这种方法既能巩固生字,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图示法。即用图画(如挂图、卡片、投影、简笔画、光盘等)追溯汉字的本源,主要用于象形、指示和会意字。如教“木”字,就展示树木图;教“林”字,就展示树林图,因为“林”字是由两个“木”字并排在一起构成的。“独木不成林”有了两个木便可以表示有较多树木的地方就是“林”了。又如教“休”字,就展示一个人在树木旁小憩图。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使学生兴趣盎然,为汉字的构形规律感叹不已。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让学生学得满怀信心。

迁移法。即将学过的甲字的字理用于学习乙字。主要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如学了“人”字后,在会意字和形声字中再遇到部件“人”就可以想到它与人有关。如“从”是与人的行动有关,表示前面有一个人在走路,后面有一个人跟从;当出示“众”字时,学生自然就领悟到有三个人,稍加点拨,告诉他们“众”字的意思是很多人,也有众多的意思。又如学了“火”字后,出示“炎”字,指导学生运用迁移法,并展开奇特的想象,从中体会到“炎”字由两个“火”字叠加而成,使学生知道两把火在一起就是很热的意思。当出现“灾”字时,学生就会想到房子里面着火了,意思就是发生灾难了。这种方法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语言发展了,对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认识也深刻了。

联想法。即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进行字理联想,以加深对汉字形、音、义,关系的理解。主要用于象形字、会意字。如教“羽”字,就引导学生联想鸟翅膀上长而扁的毛;如教“爪”字,引导学生联想鹰爪的形状;教“男”字,引导学生联想古时候男子下田劳动的形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有趣味,孩子们都很乐意动一番脑筋去参与联想。

比较法。即把字形大体相同,但有一两笔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比较。怎样比较才能有效呢?比较要有条件,它依赖于学生对比较的两个字中其中一个一定要掌握,在比较中特别要强调不同点。如当学生巩固了“鸟”字后,再与“乌”字比较时,可告诉学生:“如果飞鸟没有眼睛,就一片乌黑看不见。”还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小鸟和乌鸦都是鸟类,可是乌鸦全身都是乌黑一片,眼睛就不明显了。一眼看去,好像没有眼睛一样”。又如认识“漂”和“飘”两字时,可根据这两个字的字形、字义的不同编一句话进行比较:“有风树叶就飘落下来的,有水树叶就漂走了。”通过这样比较,学生们就能举一反三地认会许多常用字。

歌诀法。即用显浅、朗朗上口的歌诀认识字形。如教“羊”字,用儿歌“山羊头上两只角,长长胡须真可笑”来认识字形和字义;教“朋”字,用顺口溜“两个月亮在一起,做个朋友不分离”来识记;教“雷”字,用顺口溜“雷声隆隆响连天,大雨落到田里边”来识记。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方法尤其喜爱,他们还能自编歌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猜谜法、点拨法、故事法等。在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允许他们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尽情交流,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为尽早阅读铺平道路。同时,也让学生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长足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字理识字能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六书”的奇妙和科学,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通过字理识字,解析汉字,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地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逐渐感受到汉字内涵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学习汉字的趣味,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文字,并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一、 字理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有研究表明:做任何一件事情,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可见有无兴趣对工作、学习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对识字并无多大的兴趣。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字许多学生早已认识(现在幼儿园里都在教识字),你再叫他们读呀读,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也有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翻来覆去老是这么几个游戏,时间长了学生也就没有新奇感了。其实,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张表情奇特的面孔,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用它那生动的结构,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动听而有趣的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将作为汉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字理教授给学生,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增加信息量,又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学习收信的“收”字,而且要学习新的偏旁“反文旁”。对于如何教好这个“收”字,尤其是加深对“反文旁”的理解,我下了一番工夫。首先,我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以为“反文旁”是由“文”字变化过来的,与文化、文字等有关。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课上,我特别强调了“反文旁”与“文”字无关,它是由“攴 ” (pū)字变化而来。从“攴”字的构字部件来看,可看到手形“又”,上面的竖横表示手里拿的某种劳动工具,“攴”字的意思是手拿工具做事、劳动。因此“反文旁”与做事、行为等有关,如“做”、“改”、“牧”和今天学的“收”。“收”字的左半部分就好像一个深深的袋子,好比把东西收入囊中。接着,我又结合前几天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温习了和“手”有关的几个部件,如“扌”(拍)、“又”(双)、“彐 ”(雪,可用手抓的雨)、“

”(横手底,举)、“寸”(寻,寻找东西时用双手上下翻找。)。我想通过这样的讨论、讲解,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一定会加深对带有“反文旁”字的理解,体会到汉字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课后,有不少学生对我说“今天的课真有趣,我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我要回家考考爸爸、妈妈,问问他们‘反文旁 ’代表什么意思”„„

每当老师进行字理教学,学生们总是兴趣高涨,小脸涨得红红,小手举得高高。又如“烦”字,学习这个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你从这个字中似乎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看到了头,“页字旁”和头有关;另一个接着学生说:我看到了火;第三个学生马上说:我看到了一个人头上冒火,有的人烦恼、烦躁了就要生气发火。我紧接着出示了一个“头上冒火”的自制卡通图画,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烦”字的字理,记住了“烦”的字形结构。

语文难,难在识字;识字难,难在不识字理。如果不识字理,那么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一笔笔笔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识了字理,一个个汉字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二、字理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专家认为,目前识字教学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是教师缺乏“汉字学”知识,教学中违背了汉字科学,小学老师只有掌握了“汉字学”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做到识字教学科学化,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虽然此话有些以偏概全,但也不无道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的课堂识字教学,确实是问题多多:有的老师只图表面形式的热闹,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做游戏、一会儿口语交际„„虽然这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师生情绪高涨,但学生根本没时间静下心去想、去听、去记;有的教师仍把学生的识字过程看作教师在教字,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无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学生当作识字的容器,任意“灌输”,机械训练;有的教师进行识字教学就是一味地分析字型、抄写生字、练习组词。这样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令老师和学生都很劳累、厌烦。这样的识字教学,必然导致课堂识字教学的低效性。

小学老师不同于汉字学专家,但如果能了解一些汉字学知识,懂得一些汉字字理,确实对识字教学大有益处。在识字教学中引进字理教学,能为识字教学注入活力,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记得教生字“藏”。大家知道,“藏”字特别难写难记,有些老师对它束手无策,课堂上除了书空还是书空,课后除了抄写还是抄写,尽管反复操练,识记的正确率还是很低。如果利用字理来教学“藏”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字理告诉我们:藏,草丛便于隐藏,故从草;“爿”是床的竖形,隐喻床下可藏东西;“臣”像人俯首下视的眼睛形。根据字理的含义,编成的谜语为:一臣被追杀, 刀戈身后扎, 躲进草屋里, 钻进床底下。学生对“藏”字的字理很感兴趣,对编的谜语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上课的时候读得绘声绘色,下课后还忙着把谜语抄录下来,说是要给家长去猜。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在这种字理教学的启发下,我们的学生想要忘记“藏”字的写法也难!

有一次教完课文后看学生写字,当写到“疲劳”的“疲”和“作废”的“废”时,学生中写错别字的很多,有的学生把“废”字的广字头写成了病字头,有的学生把“疲”字的病字头写成了广字头,病字头和广字头分不清楚。于是,我对这两个字进行了比较。

师:稿纸作废是不是生病的原因? 生:不是。

师:那么为什么要写病字头呢? (学生笑了) 师:“疲劳”的“疲”为什么是病字头呢? 生:疲劳了容易生病。 生:生病了会感到不舒服。 生:„„

我想,经过这样的讨论,这样的错别字大概不会再出现了吧!

纵观识字教学现状,教师们普遍认为效益低,学生不感兴趣。引进字理教学方法,如同引进了教学活水,其丰富的内涵、浓郁的情味,使学生学习生字成为一件非常有趣、有意义的事,随之而来的就是识字效率的提高。

三、字理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为了让学生学得主动、掌握得牢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识记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学习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还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顶”、“颗”都是页字旁,并要学习新部首“页字旁”。怎样让学生认识页字旁,正确理解页字旁的含义,并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大概采取了如下步骤:

1、了解页字旁的来历。课上,我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个页字旁可能表什么意思呢?学生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不就是翻书时一页一页的“页”吗,可能和书有关。他们一边说,一边还在做着翻书动作。我告诉学生,其实这个页字旁是由“首”字变化而来的。“首”字就好像是一个人戴着一顶宽沿帽,帽子上插了两根装饰用的羽毛,帽子下是眉毛和眼睛。我边说边画,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小声说:太像了,太像了!接着,我又告诉学生,“页”字就是由“首”字变化而来,是“首”的本字。“首”是头部的意思,因此,页字旁与头部有关。

2、理解生字“顶”、“颗”的声旁和形旁。前几天刚学过形声字的识字小秘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正好乘今天学生字的机会复习一下这个识字小秘密。出示生字“顶”后,我让学生说说“顶”的声旁是什么,形旁是什么;声旁“丁”的读音与“顶”的读音有什么联系,形旁页字旁又表什么义。通过扩词“头顶”、“山顶”、“屋顶”等,理解到“顶”是指人体或物体的最高处——头顶,引申到“山顶”——山的最高处,“屋顶”——屋子的最高处。生字“颗”中的页字旁也与头有关:一颗脑袋,引申到颗粒状的东西:一颗纽扣、一颗星星、一颗小石子等。

3、儿歌拓展学习。在理解页字旁的含义、学习生字“顶”、“颗”之后,我又自编儿歌,让学生读读想想,加深对页字旁是理解和印象: 页字旁,头有关, 一颗脑袋一顶帽, 一把胡须真漂亮, 一条领带系颈上。 有了心事别烦恼, 工作顺利心情好。

儿歌中有7个带有页字旁的字,我让学生用刚学到的有关页字旁的知识来讲讲这7个字。同学们有的说“领带”是戴在脖子上的,就在头部的下面,“领”确实与头有关;有的说“颈”就是脖子,与头有关;有的说看到“烦”字,就好像看到一个人头上冒火,烦恼了就容易生气、冒火;有的说“须”中的三撇就像是嘴边的三根向外翘的胡须;有的说“顺”字就像头发、胡须都很顺,向下垂着„„尽管儿歌编得不是很顺口,逻辑关系也不是很紧密,但学生还是学得津津有味,到下课时还意犹未尽,课间还在三三两两地讨论着。页字旁的教学,既体现了字理教学的特点,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又照顾了小学生年龄特点,用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进行讲解,将不同的带有页字旁的字放在儿歌中,深入浅出,对学生汉字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学习“初”字,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生:老师,“初”字为什么是“衣字旁”,与衣服有什么关系? 师:是呀,初冬的“初”与衣服有什么关系呢?你们看,“衤”的旁边有什么? 生:“刀”字。 师:(出示相关图片)“初”的原来意思是——做衣第一步,用刀裁好布。引申为开始的意思。请小朋友用“初”字扩词 生:初中、初升、初学、初春„„ 师:“初中”的意思就是—— 生:中学刚刚开始。 师:“初学”的意思就是—— 生:刚刚开始学习。 师:“初春”的意思就是—— 生:春天刚刚开始。

师:那“初冬”的意思就是—— 生:冬天刚刚开始。 „„

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生字的识记效率,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感悟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看似一个个或简单或复杂的汉字,其中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字时,必须得好好设计教学过程,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增加文化的积淀,提高识字能力。

四、字理识字,传承民族文化

被视为中国“第五发明”的汉字,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超群,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具活力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20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老师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只是把识字教学只是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做,学生把识字当作一件乏味的事情来完成,全然享受不到其中的乐趣,更谈不上感受汉字的魅力、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字理教学,能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感受和了解汉字产生、衍变的大体过程,使他们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精神。因此,无论是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来看,还是从弘扬民族文化来看;是从启迪人的智慧来看,还是从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来看,字理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

染色的“染”字不仅小学生容易写错,连成年人也经常写错,常看见马路的小商店招牌上把“染”字中的“九”写成“丸”字,叫人看了心里很不舒服。第三册教材第四十课《请不要》正巧要教到生字“染”,我在备课时花了点时间,动了些脑筋,千方百计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这个“染”字时留下一个正确的、生动的、深刻的字型结构印象,不再在以后的写字、造句、作文中错差错,不再在长大工作中用到“染”字时闹笑话。我查阅了有关“染”字的字理、借鉴有关材料后,改编了一个顺口溜:上山砍草木,加水反复煮;煮出颜色后,再加白棉布;搅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学生对此顺口溜很感兴趣,一边背诵,一边做着动作,脸上露着会心的笑容。我知道那是学生们理解字理的同时,从心底由衷地钦佩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此时,一股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我们师生心底油然而生。接着,我又讲了一个《染坊里卖丸药》的故事:从前有个读书人,看到镇上有家染坊的招牌上把“染”字写错了,但又不方便指出。于是,他假装要买东西,来到那家染坊,对老板说:“我想在你们这里买丸药。”染坊的老板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我们这里是染坊,哪来丸药卖啊?你跑错人家了。”读书人听了,指着商店的招牌说:“既然是染坊不卖丸药,为什么上面有个‘丸’字呢?”老板一听,无言以对。这个故事还是我小时候,父亲讲给我听的,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我记忆深刻。今天,由我讲给我的学生听,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一来,传承了中华语言文字的文化渊源,二来,学生在学顺口溜的基础上听了这个故事,更加深了对“染”字的识记,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课后,我又布置回家作业,让学生把学到的顺口溜和听到的故事对家长说一说。事后家长的反响很好,许多家长认为,这样学生字,避免了枯燥、乏味,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家长也在孩子们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它的每一个字的创造到整个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充盈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过这一课例,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字理,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丰蕴的文化,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汉字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曙光,也是文明伟大中华民族步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是先民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见鸟兽蹄远之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造的。汉字像“诗”像“画”是因其意性使然。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依据规律而行则兴,违逆规律而为则衰。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学生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会忘记。只有“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么,学生学习汉字才会是在朗读“一首优美的诗”,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才能形成自能识字的能力,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与量。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张山营中心小学 贺玉先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50还多。新课程对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也很明确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第一学段1—2年级关于写字的要求有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识字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的接受有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大量生字不能经常去复习巩固生字回生率高。部分学生在生字学习中显得力不从心。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识字是很多老师探究的问题。

一、制定“字理识字”教学的实施策略

根据课标识字要求分册教材制定一套“字理分析”的配套生字表总结出独体字有哪些字的部件有哪些并根据部件之间的联系把要学习的生字进行归类。在和学生一起找寻生字部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认一认分一分做一做等办法辅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认知和记忆在反复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中达到学习巩固生字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

1定向在学习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每一册的教材开始学习之前给学生一个生字学习的明确要求和目标使得学生对一个学期的生字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并把整册教材上要求掌握的生字按偏旁结构相似部件等类别进行归类组合印好材料发给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之前花1到3分钟的时间检查自学情况并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使学生对生字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2明理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大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含有一定的字理可表达一定的意思。汉字造字有六书象形字源于绘画见形知义指事字源于记号和图画的有理组合表示一定的意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组成的也表示一定的语义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仍然是以象形、指事为基础的表意符号也可以说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每个字都是一个载体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的办法阐明字理。如用实物彩图和汉字的对照使学生明白象形字源于实物源于大自然用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表现的客观物体的形状在头脑中绘出与汉字相应的具体事物彩图体会汉字演变过程同时还可以借用已经学过的独体字的部件来进行组合和分析加深字意和字形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字的意思来辅助和巩固字音。

3析形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客观物体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这是形义联系的关键步骤。许多字在造字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而对其余部分进行了一般的造形。在字形分析时也只要抓住代表物体本质特点的部分进行对应而对其他部分只求大体对应即可不必拘泥。

4练习教师指导儿童对所学的汉字进行读、写、用的练习重点是指导书写运用。教材对每一课的识字和写字都有练习的要求只有在练习的巩固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利用生字表生字卡片进行同学相互检测还进行定期的验收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做到心里有数。每一课都有写的要求做到下笔就保证写正确笔画写端正漂亮定期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业和字使得学生有强烈的意识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二、立足课堂联系文本激发“字理识字”的兴趣 六书中的象形、会意、形声字在小学阶段运用频繁利用象形、会意、形声字的特点分类对生字进行教学能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中以形式多样 3 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字学习中联系现实生活的情境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主动地认识和研究生字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生字从而达到在运用中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1象形字的教学。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象形字多为独体字它们多在合体字中充当形符或声符是学习合体字的基础。教材在识字的初始阶段安排了相当数量的独体字学习教师要抓住契机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既打下汉字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的基础又要善于揭示汉字字形藏理的奥秘学生在独体字的字理上打实基础有助于学生较快地理解合体字的字义更好地把握合体字的字形较早的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质量与品位。如课本中的“禾、手、雨”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教学时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重点指导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教学“木”第一步出示树木图片接着出示象形字“木”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一边画一边找一找“木”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哪一笔是树干哪一笔是枝杈哪一笔是树根引导学生发现“木”是古人根据实物——树“画”出的汉字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感知中初步了解象形字“木”的特点。

2会意字的教学。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演示法、图示法会意字也很容易掌握譬如学习“灭” 4 字我们可以把一支蜡烛或一张纸放在烧杯里点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火接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迎刃而解。 借助汉字形旁的表意作用进行探究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科学系统。在每册“字理分析”配套生字表中按照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归类总结把同一偏旁的字整理出来观察分析它们在意义上的联系。我们随时在复习课中指导学生对所学汉字进行系统归并注重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有序地归纳所学生字言字旁多与说话有关语、计、训、让、调、谜语月字旁多与肉有关肌、脏、脖、脚、脸彳旁的字多与道路行走有关行、往、征、街、径、徘徊歹字旁的字多与死亡、灾难、不祥相关死、歼、殊、残、殃、殉、殡。系统归并再现了汉字系统内部诸字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体现汉字系统的科学、稳定及有序状态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把握识字要领。

3形声字教学。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可以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字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如“青、请、清、精、睛、静包、泡、炮、抱”等成串的字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快速的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还可以借助汉字声旁的示音作用巧妙编写字族儿歌进行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字规律。《方字歌》好儿童赵小芳放学路上不闲逛。 5 回家经过纺织厂 叔叔阿姨工作忙。优秀教师是街坊 常有记者去采访。解放军叔叔去站岗 深山老林守边防。国庆佳节气候爽各种花卉吐芬芳。颐和园内有石舫永远停泊不起航。公共场所守规矩妨碍他人不应当。《尧字歌》相传古代有位尧 他是帝王本领高。日出东方天破晓 粮食满仓真富饶。有水可以把田浇 动手才能挠一挠。丝线多了要缠绕大火熊熊在燃烧。猴子表演踩高跷小鸟尾巴向上翘。尧字一共有六笔请你一定要记牢。

三、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拓展“字理识字”的成果

1扩大识字量。为巩固“字理识字”效果扩大识字量我们在课外发动家长的积极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全方位的“字理识字”活动。例如在学习第一册识字一中的“木”的时候我们就把后边识字课中的“森、林、棵、枝、格”放到一起来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木”字字形的变化过程抽象出“木”及和“木”有关系的汉字都表示像树一样的植物这一概念。然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配套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短文中带有“木”的字想一想你还在哪见过这个字学生们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从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故事书及生活中所见等举出大量木字旁的字。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深刻性。

2帮助理解生字。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如果能用字理来帮助理解效果也会非常好。如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烹饪”在遇到“烹饪”时可以用已掌握的字理知识来分析它们。“烹”有个四点底四点底是“火”的变写表示火“烹”的意思一定与火有关“饪”有一个食字旁食字旁是“食”的变写表示食物“烹饪”就是用火煮东西。总的来讲学生掌握了字理运用字理来理解词语意思既方便又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6

3帮助理解词语。运用字理析解一些词语可以化难为易让词语变得形象生动。如在课外阅读材料《中国石》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接过来一看真是块像雄鸡的天然肖形石。“肖形石”大多数不学生理解但有个别学生就能从关键字“肖”的字理上入手来理解肖从小从月肉意为小孩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小肉是父母亲生养的因此小孩一般都很像父母的。由此引申出相象、好似的意思。这样“肖形石”就可以理解为“像某种形状的石头”了。

四、写端正漂亮的汉字达到“字理识字”的更高要求 语文难难在识字、写字3000常用汉字中的点横竖撇捺钩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让人眼花缭乱头脑发昏。我们在写字中渗透字理使汉字就会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学生过目不忘兴趣大增。

1指导书写。与常规识字教学一样我们注重老师的范写和讲解具体到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重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运用“字理识字”的原理指导学生这个字该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哪个字中也曾设计到这个方面做到学习上的迁移和联系。在书写的基础上重视指导组词、造句等等。

2强调默写。我们从默写笔画和偏旁入手扎实地进行字型部件的练习使学生对字的掌握更注重基础的落实。写字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从笔画入手从偏旁抓起学生才有一个良好的写字基础。做到扎实有效地掌握使学生从小写端正的汉字。

3听写。这是儿童的再认过程。对于强化儿童记忆的保持克服识记后 7 的短时期内的遗忘提高当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检验“字理识字”是不是真的巩固和有效的有力手段。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字理识字法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它既有自身特色又博采众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激发了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主张在识字时同步读写使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展。

第三篇:字理识字教案—识字3

唐永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 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一、运用媒体,在情境中感知 过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1. 播放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屏幕出现“船”的实物图,接着屏幕依次出现“竹子、石头、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2. 1.师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屏幕上以动画形式依次出现由实物图变成象形字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除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品古上依次出现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形)(指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3》。(板书课题)

3.

二、看图想象,在情境中认知 1. 学习词语。 认识了汉字的演变,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幅祖国的山水画。(出示山水图)你喜欢哪些景物?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竹子、燕子、河川、石头、泉水、小舟”。(指名读,师领读,齐读) 2.学习儿歌。

过渡:画儿真美,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更美的儿歌呢!你们想读吗?(出示儿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自由读)谁来当一回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想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吗?(走下课桌找朋友读) 3.读好儿歌。 过渡: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做老师的好听众吗?范读儿歌。老师读得怎样?为什么老师读得好呢?(指图,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山水图的美景,想象儿童画画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样读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指点指点。(小组合作练儿歌)

这么美的儿歌,老师指导你们一定能把它们读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在讨论中深化 1.小组合作,读懂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大屏幕放映祖国河山画面图,教师随机简介) 2.诵读儿歌。

这么美的祖国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读加上你的情感和动作来赞美他吗?(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表演,诵读儿歌)

四、总结延伸,在创作中巩固 1.即兴作画。

祖国的河山真是美丽壮观,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笔,来画一画这美丽的河山吗?(播放轻音乐,学生小组合作即兴作画) 2.创作儿歌。

你们能仿造课本上的儿歌,给你们的画编上儿歌吗?编好后先在小组中读一读。(小组合作自创儿歌)等一下我们请各组的代表把你们一组的画于儿歌一起介绍给大家。

五、导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舟 竹 石 川 燕 笔 黑 什 2.扩词。

3.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你愿意教大家写哪个字?试着说一说,学生跟着书空。其中新出现的偏旁:四点水、竹子头、单人旁,应指导学生认识)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描红,边描边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5.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点。

第四篇:字理识字让识字更有趣

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从狭义上说,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学习的内容,是进入语文殿堂的第一道关口,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质量。从广义上说,汉字是继承中国文化命脉的载体。离开了汉字,就离开了中国文化的根,就会失去至为宝贵的财富。但识字过程却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识字质量?工作中我体会到要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兴趣,就能自觉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自学校组织我们深入开展字理识字课题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字理识字确实是“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黄亢美老师语)。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因此在现在的识字课堂上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和学生们惊叹古人造字的精确,赞叹一个个汉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

在认识字理识字教学法之前,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我,班上的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为生字“添砖加瓦”的、同音异义字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用的比比皆是。自从在班上开展字理识字教学后,识字教学中枯燥识记的现状得到改变,学生的识字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孩子们在记忆汉字的音形义当中,他们的分析、观察、理解和想象能力得到培养,思维水平得到提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也得到了培养。

一、化难为易,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皮亚杰说过:“兴趣,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先导。”在过往的教学中我总认为要记住汉字惟一的途径是需要反复地机械记忆,这让学生识字的兴趣却在这些反反复复的抄写、听写中逐渐消磨。众所周知,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较差,情绪情感占优势,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繁难的字,如教师引导不当,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而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则能激趣启智、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如在教学“漏”字时,形、义是个难点,我联系实际设计了一个易学易记的顺口溜:“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这样,不仅使“漏”字的字形一目了然,同时“漏”字那颇具幽默感的字意即:“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也尽在其中。学生被如此妙不可言记法深深吸引,思维活跃,学起来自然没有什么负担。

虽说,有的汉字看起来比较难学,其实掌握了方法,并不难。如:形难字(鼎、鹿、虎);义难字(检、幽等);形义都比较难的字(遵、乘、疑等),用字理识字进行教学,掌握汉字的分解组合规律,对字理识字教学中的比较法、联想法、故事法、歌诀法加以利用,就能大大增强学生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字理识字法运用汉字本身造字、构字规律所显示出来的魅力吸引学生,化解知识难点,简化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有了兴趣和激情,学生学习汉字不再感到是一种负担,学得快,学得轻松。

二、化多为少,增强学生识字成就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阶段累计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低年级段的识字量1600——1800个,占小学总识字量的60%,到中年级段,就要累计识字2500个,占识字量的83%。如此大的识字量,如何在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学好生字呢?“字理识字”教学法,能充分把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这根主线,诱导学生顺藤摸瓜,从而达到“学一个,识一串”,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识字成就感大大增强。

例如,在掌握基本字“清”字后,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声旁标音的形声字规律去识记,再加上一个谜语“有水清见底有日好天气有心好心情有言真客气„„”,学生很快掌握了“晴、睛、情、蜻、请、清”等一大串字意不同而形音相近的字。还有一些特殊的形被拆开的(如:街、衡等);形偏一角的(如:荆、旗、徒等);声旁变音的(如:渚、都、坡等)。了解了这些特殊的组合方式和一般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快的掌握汉字形、音、义。 字理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教给学习自学汉字、辨音、析义、记形的方法,化多为少,既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增强了学生识字成就感。

三、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觉得学汉字不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能牢固记忆以直观形象为依据的具体材料,对于抽象的材料,则不易记住。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如:在教学“蒸”字时,学生最容易漏掉“一”写成“”。如何强化学生记忆呢?为了加深印象便于记忆,我把“蒸”字的形、义具体化,出示了“”这样一张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马上说出这是在“蒸东西”。此时,我在“”旁出示了“蒸”字,让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蒸”字中各部件所表达的意思,当我特别强调“一”时,学生很快看出“一”就像蒸东西的锅。再问及“蒸”字中的一横为什么不能漏写时?学生们纷纷发言。思维活跃。不言而喻,生活的常识使他们懂得,如果漏掉“一”,“蒸东西”就没有“锅”了,而且下面还烧着一把火,怎么行?通过联系实际进行具体形象的比较,学生很少有人漏写“蒸”字中的“一”

“餐”,这字乍看起来笔画繁多难记,运用字理的“分解组合法”,字形字义就一目了然了,记忆自然轻松了许多。第一步,将餐字分解为“卜、夕、又、食”四字。第二步,弄清餐字是形声字,从食、()声,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出去耕作时吃饭无时间性,随身带的食物饿了就吃,晚上回家吃晚餐时才是比较正式的较讲究的一餐饭食。据此义可灵活作会意析解为:到晚上(夕)时,又(手)拿餐具(卜)吃食物。夕、卜、又、食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基本字,音、形、义一般都不会弄错,餐字不过是由这几个基本字组装起来而已。

人生聪明识字始。正如许嘉璐先生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解决了小学生识字难的问题,使识字难变为不难,其意义并不比放一颗卫星小。”字理识字教学在强化直观、指导学生识字的同时,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看来枯燥无味的汉字,在教师的生动分析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下,内容变得是那么丰富有趣,学生不仅在兴趣盎然中识记了汉字,而且在分析汉字形与义联系的过程中接受了大容量的思维训练,在发掘汉字里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中接受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更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很多识字教学所缺乏的一种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字理识字让识字更有趣

柳城县马山中心小学:乔俊凤

2013年1月23日

第五篇:字理识字

——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小学识字阶段就像万丈高楼的根基,打得牢固不牢固,直接影响着高楼大厦的建筑。它是基础教育的根基,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当前的识字局面却令人堪忧,对汉字音、形、义的忽略和淡化的现状,孩子写错别字,形近字、近义词区分不清更是普遍现象。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

就在我倍感迷茫时,我有幸聆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强调字理识字和词义理解识字,学生能透过汉字的笔画出现和祖先创造的词语的表意,透过那如诗似画般的内心视象,从而形象地、牢固地、快速地识记汉字,让识字学习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状态,变得生动有趣。

一、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教学时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

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

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

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用字理析词来理解词语。

广义的字理教学不仅指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同时还指依据字理对词语进行析解,简言之字理析词,我们日常所说的词语解释,一般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而字理析词是从本源上了解了解该词的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选择适当义项理解其文中义,这样的析解方法能抓住根本,诠释到位,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本意、引申义和文中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据此,可以说字理析词应该是词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例如:“烹饪”这个词,即使学生不会读,但只要他懂得“四点底”表示火,“食字旁”是食的简写。那么,他就能轻易的推出“烹饪”的大概意思就是烧煮食物。

例如:“革”字,这是一个易错字,学生书写时做容易把它中间少一横,那我就可以用字理析词来让学生理解词语,“革”图是一把铲子和一块皮革的重叠图,意表用铲子铲去皮革上的腐肉,“革命”的意思

就是铲去思想上的旧思想。铲子与手柄的连接处是有连接的,所以我们在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把它的连接的一横去掉了,要不铲子就没办法用了。我想这样讲解学生写错的机率要低多了。

我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我们,如果能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提高识字效率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量部周总结工作汇报下一篇:专利外观设计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