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市容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2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市政市容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城市形象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推进市容环境治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论文 篇1:

延安市宝塔区市容环卫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延安市作为红色旅游城市,在近年来的市容环卫的管理过程中,秉承延安精神,立足延安当地实际,使市容得到了不断改善。但延安市在市容环卫机构设置和职能、市容环卫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健全管理架构,完善管理体制及推动市容环卫市场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路径。

【关键词】市容环卫管理;问题;对策

一、延安市宝塔区市容环卫管理现状

宝塔区环卫局直属区政府管理,属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科级建制。下设市容市貌管理办公室、环卫督查大队、公厕管理办公室、垃圾清运所4个科级建制的工作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及环卫行政执法工作。市容市貌管理办公室机构设置4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广告科、市容监察科和综合科,现有干部职工23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条幅、标语、牌匾、广告、公共设施、建筑物立面、广场景物、占道、乱停乱放、施工场地、市场、摊点、出租车规范经营、旅游景区等市容市貌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工作。环卫督察大队现有工作人员21名(退休1名),单位内设办公室、督查室、财务室。其基本职能:负责全区环境卫生督促、检查、通报工作;负责指导乡镇、办公处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行政授权委托,开展执法检查、处罚工作;负责处罚票款收交、汇总、上报工作。公厕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8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干部8人,合同工7人,其他人员23人,公厕维护人员142人。公厕办管理城区142座公厕,水厕108座,旱厕25座,移动公厕 9座。分布在市区主要街道、巷道及公共场所等地段。公厕分布范围:东至刘万家沟,西至万花锁崖,南至高速公路出口,北至河庄坪新区。垃圾清运所承担着延安市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洒水压尘、机械化清扫、设施维修等工作。作业范围:东至长泰药业,西北至技术学院,西南至二水厂,南至三十里铺,总面积700多万平方米。目前,宝塔区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实现了统一集中处理系统。居民生活垃圾由街道保洁员收集,就近送到小型转运站,由区环卫车辆运至大型垃圾中转站,再集装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

二、延安市宝塔区市容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不足

市容环卫部门自身职能空间有限,但其管理又涉及很多内容,在其日常事务管理中与许多部门都有职能交叉,如环保部门、绿化部门、市政部门等,这些都造成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在履行其职责时遇到很多问题。

(二)市容环卫市场化进程中的不足

而从目前情况看,市容环卫作业服务依旧处于政府统管包办状态,在市场资源的分配上使用行政手段,划定各企业的经营范围;在人员管理上对各企业的人事任命直接控制;在经费拨付上行政指令痕迹明显。

虽然近几年宝塔区政府努力推进市容环卫由事业向企业转变,但市容环卫企业仍然对政府有很大依赖性。目前,市容环卫作业服务领域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宝塔区服务于市容环卫作业的企业大多保留了以往事业单位性质,不管是在市场经营方面、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还是同其他企业的竞争方面,都没有优势。

三、对策

(一)健全管理架构,完善管理体制

1、新管理机构设计。宝塔区应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将现有的建委、绿化、市容环卫、环保、水务、房地、规划等城市管理部门予以合并。通过合并,可以将原本分散在各独立部门的管理职能集中起来,实行统一领导。除此之外,城市管理委员会还应该设置相应的内部部门,每个部分集中负责市容环卫的某一方面。

2、建立公众需求导向的决策服务体系。市容环卫部门应以本地市民需求为核心,在市容环卫公共服务上积极征求市民的意见,满足市民的需求,做到区别化服务和及时回应性服务,把市民变成消费者而非管理对象。如市容环境质量评价应邀请市民参与打分,市容环卫实事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要征求市民意见等。

3、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市容环卫突发事件预警及应对机制是现代化市容环卫体系的重要组成,完善的市容环卫突发事件预警及应对机制应包括:人员配置、信息传导、物资保障、事件处理流程和方案。从国际经验来看,危机公关机制是确保城市公共管理部门威信的最后防线。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公关应变制度是市容环卫必须具备的。

(二)推动环卫市场化进程

1、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是环卫市场化的关键。市场化运营的三大机制包括准入机制、价格机制和监管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营造市场环境和条件,积极构建三大机制。

2、做大做强环卫产业。环卫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规模化企业。培育规模化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以利于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加入市容环卫建设和运营市场,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加快发展。其次,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改革,逐步建立多元投资的现代企业。

3、创新投融资体制。延安市宝塔区市容环卫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以政府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应改变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的投资和管理格局,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完善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外部资本,如外国资本、民营资本等参与到市容环卫事业中来。其次,实施生活垃圾收费也是创新投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实行为市容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推动了投融资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郑燕.城市市容环卫管理机制的思考[J].上海市容,2005(5).

[2]赵润田.城市环卫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6).

[3]王炜.公众参与下的城管市容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8),第124-125页.

[4]云雪峰.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10),第218-219页.

[5]赵润田.城市环卫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6).

作者简介

张颖(1990—),女,河北唐山,延安大学公共管理14级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研究方向。

作者:张颖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论文 篇2:

浅析政府推进市容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城市形象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推进市容环境治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基于此,在阐释市容环境治理概念及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实际情况分析,探究了政府引导下的市容环境治理中的问题,且站在公共管理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论述了其中的治理对策与具体路径。

关键词:政府;市容环境治理;经济秩序

一、市容环境治理的概述

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职能。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曾在其所撰写的《政治学》中提出,职司、以维系社会安定、确保人类健康生活的组织或机构为构成“城邦”的两大要素,并论述了“城市监护”一词的含义,即“监护城区公私财产、维持并修理损坏的建筑和街道、查察田畴、解决民间界务纠纷以及其他类似业务”。对此,托马斯·贝瑞提出,基于城市环境问题,可选择以废弃物回收、降低能耗、减少车尾气的排放等方式进行治理,但结果显而易见,治理效果是暂时的,根源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而理查德·瑞吉斯特首先肯定了“城市环境问题可得以治理”,但认为需要依据社会经济代谢的程序来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

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市容环境是一个特殊的“大的概念”,其涉及了多项内容,牵连面甚广,但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可划分为法律法规与政策管理、技术管理、艺术审查等维度。不同的维度所包含的内容不同。通过分析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使我们的研究更加顺利地展开。

市容环境作为一种视觉上可感受到的外部形貌,其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我們可将其视作是“自然+人工”的复合系统,其涉及到了参与城市活动的多个群体,各个群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市民、管理者与构造者。本研究主要站在管理者的视角,也就是在政府的推进下研究市容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

二、政府推进市容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些年,国内多地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针对市容环境治理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工程。综合而言,整治工程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样,不足之处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环境差

部分城区,以小城区与内陆城市为主,其市容治理效果较差,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具体包括城区清扫保洁质量波动性较大,对于一些人流量较小的区域,如小街小巷路面清扫不彻底,甚至直接忽略,“三废”未得以及时清理;绿化带、花坛以及其他绿化地带处的隐藏垃圾没有清理干净。

(二)秩序乱

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不规范的管理行为,某些城区的商贩擅自占有街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有些洗车店甚至直接占用人行道来进行车辆的冲洗工作,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段或车站附近等地,占道经营现象时常发生。

(三)景观差

城市直观上的美便是景观的美,使人舒畅的风景、协调的景观以及宜人的生活环境是地方政府的治理目标。就现实情况来看,此方面的问题也是十分的突出。比如,广告牌随意摆设、广告图随意张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感受;部分广告灯箱用料十分随意,加上“糊弄式”的制作工艺,使得其整体丧失了美感,也影响了城市环境的治理。

把城市市容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分析,引发这些治理问题的原因也较为复杂,究其根本原因可由如下三方面进行探究。

其一,管理方面。现阶段“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为国内主要的管理模式,但不管是从哪个视角来看,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是较为明显的。比如决策机制。市容环境治理的初衷是为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因而在规划以及策略的制定上应当适当的接受市民的建议。但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管理者起到了绝对的决策作用。又如,管理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在发生问题时又相互推诿扯皮。

其二,经济方面。主要指的是政府用于城市环境整治的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从而制约了推进进程。具体来看,以分税制作为基准,税收遵从层次上缴流程,而上下级政府常常由于比例分割问题而产生矛盾;此外,城市在扩大规模时形成了“城中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容环境治理的难度。

其三,社会方面。分析来看,国内的社会结构改革跟不上经济结构的变革,二者矛盾日渐突出,从而产生了诸多的社会性问题。常见的包括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生活压力较大。此外,基于社会公共性而言,部分市民的道德素质较差,难以自觉主动地为城市市容环境贡献力量。

三、政府推进市容环境治理的建议

(一)统筹政治、经济与社会资源

由市容环境治理的本质上来看,其本身属于行政行为,执行者为政府。对于市民而言,往往会通过观察市容环境治理的好坏来衡量政府的可信赖程度。对此,政府为促使自身效力的充分发挥,应当在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宣传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此外,市容环境也属于一种社会经济产物,不管是以政府为引导的,还是市场化运作,均要求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由此可见,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市容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二)统筹治理市容环境治理中的宏观、中观、微观问题

首先,宏观指的是“市—区—街”,还包括街道办事处等级之下的相关居委会管理组织。其次,中观指的是基于同一范围的不同城区、职能单位的管理结构规整。最后,微观指的是恰当化协调职能内部的管理结构。针对所提及的三个不同维度,应当本着统一的设计理念,以“精简效能、完整统一、权责相当、管理幅度适当、适应发展、依法设置”作为基准,做好职责的划分,依据同一目标展开工作。

(三)统筹规划治理中的决策、执行以及考核体系

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需要注重决策流程,政府在做出某一决策前应当深入了解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与多个部门构建完整的决策机制,以专家评估意见作为参考,然后通过集体讨论而进行决策。除此之外,需要建立并不断优化决策纠错机制,善于总结在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升市容环境治理执行力,可选择以落实责任制的方式进行,切实强化参与者的责任感,构建好相应的权责机制。

四、政府推进市容环境治理的具体路径

(一)优化管理结构

首先,应优化管理结构。具体可通过如下几方面展开:(1)规划层级职权。对于各级的城區环境管理机构,需要以纵向结构所对应的层级作为依据,恰当化地规划、差异化管理职能。对于市政府而言,应当主要承担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一切与经济活动存在联系的相关职能;对于区政府而言,应当承担与市容环境管理以及文体教育等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性活动;对于街道办事处,则可以与市民直接联系,其主要职责在于推动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有序开展,引导区域内的居民能够积极的进行自我管理。(2)规范部门设置。基于各个城区的具体情况设置与之对应的职能部门,由整体上进行分析,对于市政府,可选择将市容委、环卫、园林以及综合执法等归属到统一部门;对于区政府,可选择把市容、园林部门结合为一个部门,然后将其余部门各自分设,统一由市园林部门进行日常的管辖。(3)协调好同级管理部门关系。市容环境治理涉及面较广,为确保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理成效,构建长久的治理体系,首先便是突破各自为政的局势。对此,可参考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大都市区管理”模式,增设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各类议事协调,弄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各自的职责所在。

(二)完善与优化市容环境治理工作体系

首先需要基于现有的市容治理体系之中的层级、职责定位将其进行完善,使工作目标一致化。依托于责任制以实现城区市容环境的横向与纵向管理的融合,以求将整体任务分解成为若干个小任务加以执行,通过一个个小任务的达成推动整体任务的实现,做好压力的传递,切实地强化政策执行力。

对于城区市民则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重点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责任品质以及文明涵养,引导并鼓励市民参与到市容环境治理过程之中,让市民发挥自身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作用,推动文明城市的建设。

(三)加强技术化网络建设以及法制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与自动化体现在多个行业的发展之中,就城市市容治理而言也是如此,基于数字化网络管理模式,市容治理的质量与效益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因而,需要构建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以承担在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内容,促使监督与指挥、处置与评价分别能够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降低各自的干扰。与此同时,应对充分的运用数字化监控平台,借助于智能的数字化管理,从而促使制度的有效落实,逐渐的朝向综合治理发展,实现由“人治”到“技防”的变革;由法治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市容长效治理机制的构建需要以法律条文作为支持,对此,应当出台与行政行为职权责任相关的规定,并综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文件,使政府推进下的城市市容治理机制实现长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剑峰.关于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11):253.

[2]  叶珊.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J].城市地理,2017,(14):25-27.

[3]  龙俊帆,张焱秋.立法,让城市更美好——《广安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出台侧记[J].民主法制建设,2019,(3):46-47.

[4]  罗枫.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市容环境管理机制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9:46-47.

[5]  赵娟娟.基于WebGIS的昆明市市容环境信息系统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9:43-44.

作者:时丹丹 门可欣

市政市容行政管理论文 篇3:

精准立法力促精细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立法环环相扣。特大型城市的发展,必然对不断提升城市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而城市精细化管理又对规范化提出新的要求,即,精准的规范化。

3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当属精准立法推动精细化管理的范例。

2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办法》相关情况。市政府法制办高级法律专务江子浩、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鲁建平参加新闻发布会。据悉,为贯彻实施《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4年11月24日,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办法》。

新闻发布会会上,鲁建平说,本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是由上世纪80年代本市的“门前三包”制度发展演变而来。1986年,本市提出了包环境卫生、包公共秩序、包绿化管理的“门前三包”要求;1988年,“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正式写入地方性法规;2001年,修订后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范了“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名称,同时用专章予以阐述。

宣传造势马不停蹄。2月28日,市绿化市容局在静安区废弃物流转中心举办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主题宣传活动”。

要明责无盲区:三级管理

新闻发布会上,江子浩指出,目前,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在责任区管理上的具体职责尚有待细化,街镇层面的管理职能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因此,《办法》拟进一步明晰三级管理主体在责任区管理领域的具体职责。首先,明确市绿化市容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从全市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指导意见,对区(县)进行相关检查、考核;其次,明确区(县)绿化市容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责任区管理工作的布置、落实、监督和指导等;最后,完善街镇在辖区内落实责任区制度的职责要求,包括:落实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区范围,推进建立责任区自律管理机制,以及引入社会第三方,对责任人履行责任要求的情况和政府推行责任区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进行测评等。

也要启动“内因”:重视自律管理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通过自律达到自觉,则是管理更高境界。

据了解,近年来,本市一些街镇对责任区自律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以浦东北蔡镇、徐汇康健街道等为典型的地区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比如,浦东北蔡镇以道路沿街商户为基础建立了“责任区自律考核奖励制度”,全镇23条主要道路的1650家门店均已主动申请加入责任区自律管理,占镇区主要道路店面总数的95%以上。同时,镇政府出台了若干配套奖惩措施,进一步促使责任人自觉履行责任区义务。目前,该镇责任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已大为改观,在2013年的本市市容环境公众满意度测评中,该镇从实行自律管理之初的全市郊区街镇第33名跃升为第3名,而行政管理成本却大幅降低。

江子浩强调,实践效果表明,通过自律机制,责任人主动履责意识明显增强,并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会治理长效模式。目前,市绿化市容部门已着手开展相关推进工作。鉴此,《办法》拟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固化和完善,为推进责任区自律工作提供立法支持:一方面,从责任人自身角度,鼓励其建立责任区自律组织,对履行责任要求实行自我管理。同时,明确了自律组织制定、遵守自律性规约以及规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从街镇推进角度,明确由街镇做好相关的指导、服务以及制定配套措施等具体推进性工作。

要“扫好门前雪”:厘清责任范围要求

江子浩表示,责任区范围是责任人履行责任要求的地域界限,直接影响到责任人所承担的义务量和履责效果。具体范围如何划分,《条例》原则性规定为,按照市绿化市容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从多年来该项规定的实施情况看,有必要结合实践经验,将其中有效的基本划分规范从规章层面予以确立,作为主管部门今后制定完善划分标准的基本依据。由此,《办法》区分不同的建筑、场所、单位等类型,对相应的责任区划分要求作出基本规定。另外,鉴于实践中确实存在按照划分标准难以划分责任区的个别情形,对此,《办法》明确,如不能确定责任区范围的,由街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划分建议,报区(县)绿化市容部门确定。

对于责任要求,《条例》明确了保持市容整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和环境卫生设施设置维护等三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办法》拟根据实践管理需要,除了重申《条例》明确的三方面责任要求外,还增加了清扫门前积雪残冰、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和不跨门经营三项要求。

也要“一起上”:丰富协同配合措施

为充分调动各类行政、社会资源,实现责任区制度的齐抓共管,《办法》拟确立三项协同配合措施:一是通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促使各行业单位遵守责任区责任要求,并将责任区责任要求纳入相关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性规约中;二是通过街镇指导,将责任区责任要求纳入物业服务、商铺租赁、单位装饰装修等合同内容中;三是将责任区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本市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项目的评选标准。

还要“推一把”:第三方参与增强责任落实测评客观性

责任明确是前提,落实是目的,但如何通过测评推动责任落地?

对此,江子浩指出,对责任人履行责任要求的情况,和对政府落实责任区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进行测评,是鼓励责任人自觉履责、促进政府有效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参考依据。考虑到此项工作涉及面极为广泛,而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效果评价服务等方面往往具有其自身经验和优势,实践中也收到了较好效果,为此,《办法》拟建立第三方参与测评的机制,规定在对责任人进行测评和对区县政府、街镇进行绩效考核等工作时,可以通过采购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进行相关工作。

《办法》实施也靠“声势浩大”:“百、千、万”宣传培训和主题宣传

新闻发布会上,鲁建平表示,市绿化市容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百、千、万”宣传培训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动员。以“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为主题,加强《办法》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的社会宣传。市、区和街镇将围绕《办法》实施,举办“百场主题宣传”,并通过各类传媒渠道提高《办法》知晓率。二是加强各类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全市将通过分级分类教育培训方式,完成数千人次的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和各相关行业自觉地将责任区制度融入行业管理工作中。三是积极探索实施责任人的教育培训。年内,全市将开展对沿街中小商铺门责责任人的“万名责任人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中小商铺人员对责任区制度的了解和落实。此外,还将积极推进责任区管理“先行先试”工作,加强推进责任区管理工作统筹协调,积极探索责任区管理社会自律措施,注重结合提高责任区管理工作推进实效等。

2月28日上午,在市绿化市容局“《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主题宣传活动”中,市司法局与市绿化市容局交换了法制宣传教育合作备忘录;向责任人代表颁发了《责任区责任告知书》;申通地铁静安寺站作为责任人代表、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单位代表向全社会作出承诺;“老娘舅”柏万青向全市广大市民发出倡议。

活动中,市绿化市容局陆月星局长发表讲话,对下阶段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坚持依法行政,积极践行《责任区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落实责任区制度;二是要创新思维,依托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开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新局面;三是要齐心协力,各方面多层次地协同作战,形成多维度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合力。

作者:孙万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巨奖销售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生物合成纳米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