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案导学

2022-07-15

第一篇:高中数学学案导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法教学探究-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法教学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数学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方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学案导学的方法为过去的数学教学模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思路,改变了过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直接性讲解变成了间接性的辅助讲解,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所以,我们必须要肯定学案导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争取为学生奉献更好的教学方法。

一、数学学案的特点 1.学案的导向性

数学学案首先必须拥有清晰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够愿意参加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学案的目标和内容逐渐地向学生展现,既体现出了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也可能暴露出在课堂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某些阻碍,学案逐级深入的导向特点明确。

2.学案的探究性

学案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提问思维,调动起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设计学案的过程中凝结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是教师探究思维的成就。在具体的学案导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学案还要兼顾数学辅导书籍和练习作业的情况,仍然值得探究。

3.学案的灵动性

在学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必像以往那么死板僵化,但学生仍然是可以学有所依的。并且在教师灵活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更能够找到学习的灵感。因为学案内容上开放无限制,针对相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教师可以制作出多种学案进行导学;学生在学习上也是十分灵活的,既可以利用学案来代替书本,也可以将学案作为预习或复习参考资料,具体的方式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另外,学案使用的时间也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余任何时间。

4.学案的发展性

使用学案导学,教师以及学生处于共同的良性发展循环中。学生在利用学案自行学习的时候,不仅仅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加强了相关的理解程度,更是将自己

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数学学案导学意义

xiaoxue.xuekeedu.com

数学学案导学融合了学生自学和讨论创新两个方面的内容,将传统的小学数学知识讲解方式完全颠覆,有效连接起了教材和教案之间的桥梁,使两者能够相互协调。对于学生来说,学案导学方式良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志,让学生在自我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增加对于数学阅读和学习的掌控能力。此外,还能够改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所以,数学学案导学既能够帮助教师减轻教学方面的负担,也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是值得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良好导学方法。

三、数学学案导学案例探究

数学导学学案需要使用多种题型来构成整个学案,我们经常使用的题型有填空、选择和例题等等形式,在良好的学案中往往将集中题型巧妙结合起来。下面我们利用不同的学案类型来进行相关的讲解。

1.概念课学案设计

在设计数学概念课的导学学案时,我们往往需要先回忆原来学习过的概念,找到新概念与之前所学概念之间的关联,还要注重从实际情景方面来阐述相关概念,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概念的深层次含义。此外,学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于所学概念分类整理,分清概念之间异同。

2.命题定理课学案设计

数学定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设计命题定理导学学案的时候应该着手于实际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案例的感悟了解到学习定理的重要意义。学案还要鼓励学生先行进行猜测,在经过尝试来验证定理,让学生掌握定理的应用范围。

3.公式课学案设计

公式相较于定理来说是更加直接的数学知识,学生应用起来更加方便自如。但学案导学设计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并且能够自我推导出公式,了解公式的具体应用情况,否则学生很容易在强记一段时间后不能准确地使用公式或者是将公式套用在错误的环境下导致整道题目出错。因此,学案的设计要让学生明晰整个推导过程,在推导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数学思维。

4.技能探究课学案设计

xiaoxue.xuekeedu.com

技能探究课要求师生用一节课探索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若把解决方法直接告知学生,将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即使在当堂课理解了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容易在一段时间后遗忘,所以技能探究课的学案应将整个方法探索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将探究经过变成学生的经历,既能保证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又能长久地记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导学方案设计时打开小学数学学习的钥匙,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好这把钥匙的轮廓,并且在实践中仔细将钥匙的细节之处仔细打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导学学案这把钥匙顺利打开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大门。时至今日,小学数学学案导学已经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数学课程的必要工具,在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下,导学学案将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帮助教师减轻数学教学负担,更为重要的是锻炼出小学学生勤奋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调动起小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绪,保障小学生在正确的数学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并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成绩。

第二篇: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实践

请大家审阅!

1、请确定题目的名称,切中主题。

2、修改文稿。

3、自己想说的请写下来(这一条非常重要)

4、周一把修改后的稿和自己说得话发给我。

辛苦了!

《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实践》研讨

“先学后教”——新的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的“上下求索”大庆铁人中学历史教研组

《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是历史教研组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经过暑期的理论学习和准备,这学期我们已经着手实践了,今天我们利用教研的时间,结合杨雪老师《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课的学案编写进行研讨,主题就是如何编写学案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李静)明确学案设计和编写的要求:

第一,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境,使学生懂得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

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杨雪)学案设计:

我围绕着课标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学案导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梳理本课的知识脉络,并清楚重难点问题。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有所依据,在听课过程中有侧重,有目标。

一、梳理教材基础知识

原因:经济: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

政治:新兴的要求冲破封建思想束缚。

思想:垄断西欧文化教育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梦寐当中。

天灾:在意大利蔓延,给人们带来极大恐慌。

成就:

1、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与他的代表作品,

它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抨击教会的精神统治。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巨著,又是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导。

2、文艺复兴后三杰: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达·芬奇:①善于将、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②突破“圣像画”画法,用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善恶。③代表作有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著名雕刻家,代表作有、品具有雄浑壮伟的气势,因此被誉为“”。

拉斐尔:意大利著名画家。以擅长画著称,被称为“”。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3、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麦克白》等。作品特点: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思想追求。代表了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

远的影响。

核心: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性质:

影响: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二、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问题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知道文艺复兴巨匠的主要作品,理解文艺复兴巨匠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通过赏析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学习赏析文艺作品的方法;通过分析归纳文艺复兴巨匠思想共同点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通过赏析作品分析思想学习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赏析文艺复兴巨匠作品,认识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为了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学案中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问题。重点问题: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归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难点问题: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

三、观看视频,探寻根源

在探源篇中,我要和学生一起探寻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在这里我采用了播放视频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仔细观看视频片,能够清楚十四世纪欧洲的社会场景以及意大利工商业发展等状况。视频的播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拉近学生和遥远史实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展示艺术作品,感受人文风采

在感受篇中,主要是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赏析他们的艺术作品,并且体会其中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把班级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收集资料、合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此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后,,每一小组要选出代表来展示组内的学习研究成果。这样,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适当的补充说明,以此来渗透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在学生介绍文艺复兴“前三杰”的时候,引用了《绿鹅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引用让学生能够非常形象的理解这些作品当中是如何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是如何鼓励人去追求现世的幸福的。在赏析《最后的晚餐》作品的过程中,为学生出示了两幅《最后的晚餐》一幅出自于达芬奇之手,一幅出自于中世纪画师的笔下,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幅作品,找到两幅作品当中的犹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探究达芬奇绘画的艺术特色。在欣赏完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大卫》,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及了自己心中美的形象。之后,再带着学生回归到米开朗琪罗对美的认识,通过提问的方式,明确米开朗琪罗眼中的美是指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有期待有追求的,是有自尊、不可屈辱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加深了对美的理解,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并且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在学习拉斐尔的作品时,依旧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到拉斐尔和中世纪画师笔下的圣母有何不同之处,通过详细的观察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由关注神到关注人本身,从而体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学习莎士比亚的过程中,可以课前找有兴趣的同学准备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课堂表演,使学生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体会人物性格特征,理解作品当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走近历史、感知历史、品位历史。

五、深挖教材、解析探究

在品位篇中,主要是使学生对这课的知识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通过对以上

作品的赏析,设置相关的探究问题。例如:探究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探析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学生能够得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锻炼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逐个击破,能够很好的解决本课的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集体研讨:

杨熙铭:杨雪的学案设计非常注重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并能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学案设计有新意有深度。 丁艳:这一课的学案设计充分体现了杨雪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和材料的搜集,她这种认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提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杨雪:在学生自学时教师绝不是简单地在教室中转一转、看一看,而是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知道他在自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即时帮助他解决。

杨熙铭:在学生分组讨论中,教师最好应该倾听一下每组的观点,即时点拨一下。

李静:教师的思维应该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帮助解决的方法、策略要得当,还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是否准确,即时纠正,提高学生利用历史语言总结、表达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丁艳)

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学案”初步阅读教材,把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完成学案第一层次的相关问题;然后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归纳出历史概念并能理出知识结构,完成学案第二层次的相关内容;在这节课中主要就是完成基础知识梳理部分。最后再去解决难点问题和规律性的历史问题,也就是完成学案中第三层次的内容,对这层次的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探究,但要把未能解决的疑问写下来,以便进一步学习,本节课中主要就是完成探源篇和品位篇。在这个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案导学设计的初衷。

2、师生共学。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解答学生疑惑的问题。可采用提问、讨论、辨析、点拨等方法,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谈感受:学案导学研究和实施以来的效果已初见端倪,现在学生和老师已基本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下面我们每人从一个方面总结一下感受。

杨熙铭: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提高,自学习惯逐渐养成,自学意识逐渐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和学习习惯。

杨雪:“学案”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知识结构,节省了大量的做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课堂的效果明显提高。

丁艳:学案的编辑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搜集资料,选择问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养成了潜心钻研、专心教研的良好学风,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交流的平台,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对学案的设计都是比较陌生的,都必须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因此合作型、学习型、研讨型的教师学习和教研共同体得到了初步构建,因此教师在备学案过程中逐渐转变了教学方式,

(李静)总结:“学案式导学”模式为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施途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教师和学生能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模式。当然,学案导学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切不可半途而废。“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还必须在学案的

设计、使用、完善以及备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下苦功夫。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深入探索,这项改革定会日趋完善。

我要说的话:

杨雪老师的学案编写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尽可能地符合学情,充分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

我本人参与了这堂课的听课活动,受益匪浅。同学们在课前根据老师的指导,很好地完成了学案的填写,并且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了很好地复习和充分地课堂准备。杨雪老师充分地利用了学案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使本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更使课堂妙趣横生,她出色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下面试具体分析之。

1、杨雪老师尝试的“先学后教”模式,让同学们在课前预习中更能找到主干知识。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结合学案可以更清楚老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学的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生根据老师课前的指导和安排,很好地收集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既可以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又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使课堂气氛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3、在老师的课前指导下同学们的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

4、根据学案上清晰地脉络,使同学们总是能够围绕“人文主义”这一主线展开联想和课堂讨论,这使他们对问题的总结和思考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

5、同学们在课前学案导学的基础上,对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更好的消化,记忆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加到位。

总而言之,这堂课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准确而有效地达到了三维目标,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也使同学们牢记了本堂课的重要知识和知识体系。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这节课的确是一堂不可多得的好课。

作为一名刚刚从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充分地重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先学后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庆铁人中学被大力地提倡和探索,我们历史教研组更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本人在教书《梨园春秋》和《新文化运动》等课节的时候也尝试了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也是通过进行课前学案导学的形式进行的。通过这几次尝试,我渐渐地熟悉了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杨雪老师的这堂课以及我以前尝试的这几课,让我充分地看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意义所在。该教学模式和学案导学的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调动了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进行人文教育,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功能。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广泛而普遍地被尝试和采用,我想这对当代的中学历史教师尤其是我这样的刚刚毕业的历史教师来说仍旧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要做的,唯有上下求索!

第三篇: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模式课题研究计划

应城二中化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目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即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是沿着教师铺设的轨道走向既定的目标,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主动选择思维策略、表达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合作意识差,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用教师教的活动掩盖了学生学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地思维、机械地记忆,根本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师生关系也不会融洽。因此,教学质量很难突破,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瓶颈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2007年暑期开始,学校先后派老师到南通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经过考察论证,我们发现,南通市如皋中学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比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创立了“三单 六环节” 导学教学模式,并于2008年秋学期在全校实施“导学案”教学。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二)研究的价值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教育理念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这些教育理念都充分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实行“导学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能真正落实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

生学习的责任感。“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使学习效率更高,变 “要我学” 为“我要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独立探索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认识未知事物的基本思维过程,这正是对学生实施整体素质教育的关键。“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了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三)课题的界定

1、含义:导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导学案,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二度消化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探究方法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

2、核心要素

(1)导学:利用导学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也叫“导学案”导学。

(2)讲解:指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以后进行板书或讲述,对他人(师生)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见解,教师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和不足,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必要的解释型讲解。这样的讲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的“一言堂”为“群言堂”。

3、基本理念:

(1)“先学后教、以教促学”

(2)“先思后启、以启促思”

(3)“先讲后评、以评促化”

4、小组合作学习与“导学案”教学的关系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推进“导学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讲解、评价等过程中,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因此,在“导

学案”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思考能力和研究水平,促进学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2、研究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形式及备课过程,形成相对稳定的“导学案”编写方案和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导学案”备课流程。

3、探索出一条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的路子,创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相对固定的“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4、构建“导学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评价和改革相适应,用评价来导向改革。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研究

2、 “导学案” 的编写和使用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使用,了解国内关于“导学”教学模式的最新进展和实际状况,掌握关于“导学案“使用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为“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2、行动研究法:将经过理论论证的实施方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改、总结、提高,最终达到完善、可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3月)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7年3月——2011年12月)

初步形成 “导学案”的编写方案。

初步构建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

制定出适应“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评价方案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0月)

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和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准备课题验收,撰写结题报告。

汇编课题成果。

第四篇: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大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是2012---037。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现状述评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学生被动接受,不愿学、不会学、听不懂、教学效益低的教学状况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杜郎口的“10+35” 模式、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 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辽宁盘锦实验中学的“六步教学法”、山东滨州清怡中学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改革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成功无法复制,经验却可借鉴。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改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我们首要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课程改革的理念虽已印在教师的头脑,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课总体上仍是: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学生活动多,能力提高少;作业形式多,落到实处少。从而导致课堂沉闷、枯燥,学生被动、无趣,他们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这严重脱离了教改的目标,违背了教改的初衷。

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的精神;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参与、合作、主导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即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肤浅状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由“边缘”到“核心”转变,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因此,我校按照区教委的适应新课标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要求,开展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它研究的是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培养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他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而我校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对生本教育课堂的一个探究。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或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这一模式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即:“学案(学生自学)、导学(教师指导、点拨)、探究(学生交流、合作)、巩固(练习、验证、评价、测试)”。

1.“学案”包括目标案(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情境导学、课前预习案(学习任务、自学小测、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案(回顾所学、探究文本、当堂检测)和课后训练案(延伸拓展、迁移训练)五个基本要素。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有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的设计和学案情景的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兴趣,达到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难点目标的突破。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导”下有目的、有重点、有梯度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在导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导”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教师的“导”只是促进学生的自主、交流,让他们通过自己或同学的帮助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利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更是一个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而国力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是实现人才素质提高的根本举措。

长期以来,以凯洛夫为代表的“组、复、新、巩、布”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统治着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的方式成为教与学的主要手段。教师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处于完全被动接收的地位,本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主体,却成了教师表演的看客,学生的禀赋与潜能被扼杀殆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生本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人才素质的培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结合我校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现状,在区进修学院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改变以教代学、教师包办、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校地处龙水,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我们希望通过本实验的实施,吸引教师钻研业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一中教师有尊严地做人这一目标。

三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找到一种符合新课程改理念的、以生为本的、优质高效的导学案编写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研究,带动其它学科研究,并把它推广到课堂教学实践。 3.通过本课题研究,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

4.通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

1.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高中语文新课标,生本教育理论,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法。 2.调查我校师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编写导学案和实施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关系,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3.设计导学案的理念、原则、内容、环节。

4.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研读有关学案导学相关知识。

2.以校为本,主要以我校高中学生和语文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自我反思和学生反馈为基础进行研究。

3.专家引领,邀请市区专家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方法指导。

4.加强和外校联系,特别是“九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提炼引用生本教育理论;其次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语文学科实施课堂教学现状,比较分析这些现状与生本教育目标的差距;再通过阅读、分析课标、教材、教参等,研究语文学科学案导学模式的编写和课堂结构的设计;最后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探索总结语文实施学案导学的经验方法,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论文报告。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

1.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相关专家,掌握新课程相关理论,生本教育理论,以及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现状。

2.行动研究法。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边推广的方法,使学案导学模式成为适合我校师生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实验对照法。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案及学案导学法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探讨导学案使用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作用。

(五)研究的分工

1.刘尚秀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并负责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及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收集、整理各组员的研究资料;彭朝琼负责学习新课标,研究生本教育与学案导学的关系;张庆负责调查我校师生的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周敏负责研究国内外先进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导学案的设计理念、原则、内容、环节;许华容负责导学案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谭定才负责学习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导编写导学案、课堂结构的安排;。

2.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各参研人员加强联系,建立定期研讨、总结、交流和汇报制度。每学期课题组和各参研人员至少汇报交流2次。

3.各参研人员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记载,课题组加强对参研人员研究过程的督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课题研究经费学校投入为主体,同时争取县科研室、县教委的支持,确保必要的研究经费投入。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是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高中语文新课标,生本教育理论,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法。调查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教学观念、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研究学案导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关系,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撰写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申请开题。

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时间从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分三个步骤实施研究:

第一步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课题组成员研究导学案的编写方法、原则、内容、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导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流程,学习小组建设等,交学校讨论通过后,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组织语文组教师进行培训,并由课题组成员在个别班级上示范课。

第二步 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课题组在高一语文组推广学案导学模式,调查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比试验前后效果,改进完善模式;课题组成员研究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方式,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 第三步 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在全校语文学科推广,进一步研究、改进、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收集整理导学案,编辑校本教材;收集整理论文,编辑论文集;提炼模式理念,形成模式方案;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预期的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高中语文学科各年级导学案集(校本教材),教师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高中语文学科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方案等。

四.研究的保障

1.师资保障:主研人员是学校学科教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也是学校教科研骨干,基本上参与过学校市级课题、县级课题、或校级课题的研究,是我校教研杂志的主编或编委。

2.资源保障:学校在2006年创建为市级重点中学后,办学水平和条件大大提高,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3.管理保障:机构管理正规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系统化。2009年,我们重新修订了教科研管理各项制度(包含课题研究制度),对研究组织管理、研究时间、研究经费、研究人员职责作了合理的规定。

4.经费保障:课题研究经费学校专款专用,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5.时间保障:充分保证主研人员时间。 五.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

2.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及课例

3.课程改革相关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臵及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4.高中新课程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5.《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电芝;《课堂教学设计与操作技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赵伶俐。

6.全国各地先进的教学模式集锦

(三)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视角: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正视高中教育现状,将生本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合,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中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研究要紧密结合高中课改和生本教育;通过本课题研究,既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又要转变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效率。

本课题通过全面收集关于生本教育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后,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师、学生的教与学在实施“学案导学”方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二是对新课标、教材、教参作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三是查阅优秀的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在课堂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理论并将理论用于实践。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途径

四、研究实施步骤

五、预期成果及形式

六、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我校2003-2006年研究了市级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各学科课程的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该课题顺利结题,并获重庆市第三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主要参考文献

七、研究的保障条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一)顾问小组、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

1.顾问小组

吴圣合 大足区教育委员会基教科科长

吴旭辉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中心主任 刘兴才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研究员 陈世琼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 2.领导小组

组 长:徐其镁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校长 副组长:陈景权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副校长 成 员:杨焕勤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教科处主任

龙顺建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教科处副主任 3.研究小组

组 长:刘尚秀 重庆大足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成 员:许华容、谭定才、张庆、周敏、彭朝琼

(二)参加研究人员

重庆市大足一中语文教研组所有老师

(三)人员分工及经费保证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二Ο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学案导学学习资料

“学案导学”学习资料一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几点思考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学案导学”学习资料二

如何书写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一份好的导学案要体现四个特点:①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②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③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④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1、以学生为本,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

每个导学案的编写,均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来编写,怎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怎样编写,容量和难度都要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容量过大或难度超出学生实际是毫无意义的。让我们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来编写导学案。

2、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要在怎样设计问题方面多加研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易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5、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6、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编写方法

在编制“导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导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准最佳切入点

“导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臵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 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对学生学习效果紧系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纠正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三)编写流程

1、准备阶段

备课组长提前一周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工,组内成员明确了备课内容后,每人要充分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进行编写学案的准备,确定本节课详细的教学目的,重难点,知识构成。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知识结构,根据现代教学理念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形成初案。

2、集体备课阶段

主备人先说课,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及确立的依据,突破重难点的策略,课堂活动的准备,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及理论依据,教学方法,手段等。然后全组人员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同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确立一个最优的教学思路,由主备人进行整理,形成一个优秀的导学案。确定后的导学案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可以共享,共享“导学案”必须体现有个性化修改的二次备课。

(四)应注意的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台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学案导学”学习资料三

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培养的只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做题技巧。现阶段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1. 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2. 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一般过程是课堂五部曲 “设计学案”、“预习”、“展示”、“查漏补缺”、“反馈”,想想我们的教学,也无非是这样,我们少的是学生的活动展示,多的是老师的喋喋不休,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取代了他们的展示,在成绩上可能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失去的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叫做自信,就是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

2.1教师对学案的设计。 对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1)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教会学生学会看书。(4)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2.2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3学生展示交流。 班级中小组是学习的单位,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因此,每个班按好差生搭配划分小组,给每个组员编号并指定小组长,课堂上每个组不同编号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其他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及时鼓励。学习中要用好小组长,一个好的组长能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让小组成员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所以,在选择小组长时一定要把好关。

2.4教师查漏补缺。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解答和补充。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5巩固练习。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及时讲评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且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中产生的新生事物,认识尚浅,经验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案导学”学习资料四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而才能带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文就如何开展“问题导学”进行了操作和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导学;引导;情境;问题;探究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法很多,很多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更好的适用于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了,现在的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发展阶段,我们渐渐地摒弃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也该在不断的教学当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或者更多的资源,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效果,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会学,到怎样学,再到终身学的技能。

根据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效果鼻子发现问题式导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也比较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的问题式导学,顾名思义就是用问题来引导,指导学生的探究,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和技能,发掘他们的主动性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在实施问题导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引导解决、培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就要求设臵问题情境营造疑难情境,使学生多生困惑,从而激发他们有兴趣去思考,和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习,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我们知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少量蔗糖有点甜;再增加少量蔗糖,糖水较甜“连续增加少量蔗糖,糖水更甜……是否在一定的条件下糖水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增强所学知识的亲和力,缩短教材和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和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展开想象,大胆的猜想,并积极地与大家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进一步的追问?如何实验证明我们的观点是否成立?教师在提供器材,设计方案时对学生进行必要性的引导(1)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无限地溶解溶质。(2)在一定得温度下,在一定得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硫酸铜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3)在一定得温度下,在一定得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果在该温度下还能再溶解硫酸铜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不饱和液。紧接着深化引导归纳,深化概念:

问题:在刚才的实验中为什么学生要控制“一定的温度”及“一定量的溶剂”。(层次递进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认识事物的一些思考方法。)问题:如何验证我们的观点是否成立?请用事实说话。归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温度和溶剂量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也可以变成饱和溶液。

(渗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问题拓展:你知道生活中所说的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含义吗? 当你弄清这两个含义以后,追问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如何进行试验比较?

试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学生归纳,形成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请同学们对本节课小的学习所得做一下归纳。(加强学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通过“问题探索”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突破口,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问题探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指导者参与者。因此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解决了问题也培养了能力。

二、指导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设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着问题积极地思考,本身就是探究学习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探究,不善于提问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能够自己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习的能力。 课堂实录:师:气化现象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现在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你的生活中如在帮家长做家务的时候,你有没有亲眼看到过并且印象深刻的气话现象呢?生:烧开水,水开了,烧的时间长水会越来越少,由液态变为气态。师:很好,我们把谁开了称之为沸腾,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所见到过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生:1.会冒白气,2.有许多的气泡在水中上下翻滚,3.温度越来越烫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你生活中现象为切入点打通书本与生活的界限,让教育回归自然,从生活走向科学。)

引导学生猜想:沸腾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刚才你们的回答中,可知你们对于沸腾还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关于少开水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老师将学生的猜想问题有代表性的归纳在黑板上)生:1.什么是沸腾?怎么样比较准确的描述这一现象?2.为什么会沸腾,什么时候才会沸腾?3.水沸腾时温度到底是多少摄氏度?师:大家的发言热烈,问题不少那么老师也有几个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告诉我水沸腾前是什么现状吗?有无气泡?水温怎样?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怎么样?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如移去酒精灯情况又怎么样?生:(茫然)师: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得试验

学生讨论思考,设计试验装臵,教师巡视后设计优秀的学生为同学讲解设计方案,教师及时的鼓励表扬并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将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创造活动。教师指导在试验的过程中观察,注意什么?观察水温的现象,水中气泡的变化(包括上升的气泡的变化及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的变化)让学生观察的水的动态的变化,沸腾前 和沸腾后有什么区别?可以做表格让学生自己记录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沸腾的曲线图让学生讲自己的实验结果相互补充且全班交流。 对同学们的表现持赞扬的态度:师: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水沸腾时需达什么温度?生:100°C师:其他的小组有没有不同德温度的 。生:有,我们99°。师:为什么会不同?生:温度计的读数不同,读数时的误差,水部纯净。师:;看书查资料看有什么发现:水的沸点为100度看其条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本堂课教师没有以讲授的方式上课,而是以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同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对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放在了核心的位臵上,而科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让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科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自己的实践,我渐渐地明白了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说的更确切点应该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一个恰当的引导者,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课堂不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发展场所,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同学们探究事物本质的场所。

科学是反映世界的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我们是最有智慧的生物,我们应该用一个个的为什么去探究,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事实上,科学的进步就是被一个个的为什么推动前进的,相信问题式导学的教学方法还能走的更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体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工作述职述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