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发展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化工企业发展范文

化工企业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推荐)

文章

尊敬的局领导、同志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打牢化工企业安全基础,是构建化工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根本。

领导和同志们,作为安监危化系统的一员,有几起事故我本想忘记,更不愿向人们提起,但今天我要再一次提起:1984年12月3日,印度一化工厂,由于工人操作失误,异氰酸甲酯大量泄露,致使2500多人死亡,5万多人眼睛失明;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今年8月29日,广西宜州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20人遇难。几起化工事故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一幕幕惨剧仿佛就在眼前,遇难者那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一张张因极度痛苦变得扭曲的脸,亲人们那一声声嚎哭,还在叩击着我们的心。领导和同志们,几起化学事故产生的原因虽然不同,但共同点却都是化工企业安全基础不牢。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人命关天,绝不能把人的生命当儿戏”。胡总书记的指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化工企业,只注重生产,而忽视安全,生产不讲科学。土办法管理,老经验办事,无视标准和规范。人们常说:安规本是血染成。面对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用鲜血和泪水书写的操作规程,有的人总是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小型分散,少量多次勤运走”,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十一”字诀。短短的十一个字,却保证了不知道多少企业财产和工人生命的安全。美国杜邦公司是一个生产炸药的军工企业,可是杜邦老板却敢夸口说:在杜邦公司上班比在马路上散步还安全,因为杜邦有一整套保证企业安全运转的规范,即使放一只桶都要放在指定的圆圈。我们危化处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危化企业最危险,危化企业难监管,只有安全才能生产,规范生产才能确保安全。

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很多化工事故都是由于设备落后,科学技术低下造成的。实行科技兴安,大力引进新工艺,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提高化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优化生产工艺,创造一流信息化化工企业,打造数字化化工企业,是化工企业安全发展的唯一出路。

做为监管安全的工作人员,让我们记住这些惨痛教训吧!让我们按照詹局长,在两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更加努力学习,全面提高素质,打牢**化工行业安全基础,真正构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第二篇:XX镇X化工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情况汇报

关于XX镇磷化工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

情况汇报

金XX位于XX腹地,距XX县城28公里,距省会XX市88公里。东与XX乡相连,南接XX镇,西与XX县XX镇接壤,北抵XX县XX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集镇。全镇总面积74.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0亩。

XX镇是我国优质X矿的主要产地,素有“十里X都遍地金”之美称。丰富而优质的X矿资源,是大自然赋予XX的财富,更是XX镇发展X化工企业,实施工业强镇的关键。近年来,XX镇依托丰富的X资源优势,借力国有大型企业—XX集团的带动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民营X化工企业,许许多多的民营X化工企业应运而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得到进一步凸显,为经济强镇、工业强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XX镇磷化工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汇报如下:

一、X化工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状况

(一)X化工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XX镇现有民营X化工企业X家,其中XXXX有6家,分别是XXXX矿、XXXX矿、XXX矿、XXX矿、XXXX矿、XXXX矿;XXXX有4家,分别为XXXX矿(目前正在办理开采证延续手续)、XXXX矿、XXXX矿、XXXXX矿。

(二)X化工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

生产类型:XX镇10家民营X化工企业中,XX公司、XXX公司、XXX矿、XXX矿等4家企业建有X化工深加工企业(不在XX镇境内),属X矿石采掘加工企业;XX公司黄泥沟X矿、

1 XXXX矿、XX公司XXX矿、XXXX矿、XXXX矿、XXXXXX矿等6家企业无X化工深加工企业,属X矿石采掘企业。

生产能力:以年生产能力计算,10家磷化工民营企业中,XXX矿为25万吨、XXX为5万吨、XXX矿为50万吨、XXX矿为50万吨、XXXX矿为15万吨、XXX矿为10万吨、XXXX矿为8万吨、XXX矿为10万吨、XXX矿为20万吨、XXXX矿为5万吨。

综合能力:从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出,XX镇10家民营X化工企业仅有4家具备初步深加工能力,其余6家均为X矿石采掘企业,虽能在整个XX市XXX化工产业圈和产业链中以提供X矿石资源求得生存,但在企业自身发展、应对市场风险方面不容乐观,企业自身发展后劲及远景方面缺乏优势。

二、X资源储量及各磷化工企业配置情况

(一)X矿资源基本情况

XX镇X矿资源丰富,可用“十里X都遍地金”来形容,全镇X矿资源远景储量在6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为4.19亿吨,保有工业储量3.92亿吨,是我国优质X矿的主要产地,占全国总量的78%以上,与XX、XX并称“XXX”,闻名世界。X产业、X化工产业是本镇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中国首个循环经济XX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XX市循环经济XXXX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X资源配置情况:XX矿区已探明储量4.2亿吨,其中,XX(集团)3.46亿吨,地方规划0.74亿吨。XX(集团)一期探明增加储量2亿多吨,二期探矿正在进行中。

2 根据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XX专议[1998]57号),XXX矿段2线以南、XX矿段隧道(19线)以北、XX矿段17线以北、XX矿段66线以南共7400万吨X矿资源划归地方规划使用,经过20多年的开采,现X矿资源量还剩4000多万吨。各矿山具体资源储量情况为:XX有限公司XX矿865.29万吨、XXX矿771.26万吨、XXX矿1297.3万吨、XXX矿190.11万吨、XXX矿1272.6万吨、XXX矿199万吨、XXX矿129.3万吨、XXXX矿154万吨、XX化工厂107.98万吨、XXX矿55.88万吨。

三、X化工企业发展方向

(一)XX镇磷化工企业发展方向

目前,XX镇正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秉持循环经济理念,依托国有大型企业优势,按照安商、亲商、促招商的思路,在做大做强、做精做细X化工产业上下功夫,大力发展X化工产业。一是以XX工业园区XXX项目建设为龙头,建成全国最大的坑口XX肥基地,同时积极发展下游精细X化工、XX化工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升级;二是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益为中心,依托X、煤、水、电的资源组合优势,用最强有力的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三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开发高端产品,实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四是进一步完善X煤化工工业园区配套条件,提高产业聚集度,发展XX化工,促进XX化工产业的耦合发展。

(二)民营X化工企业的发展方向

鉴于民营X化工企业资源占有量少,X化工深加工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等特点,限制了民营X化工企业的发展深度及广度,而不可避免地成为具有深加工条件的X化工企业的资源供应者,这是当前民营X化工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另一个发展方向应是拓宽发展渠道,由走“窄”路向走“宽”路转变,由单纯的X矿石采掘企业发展为涉及农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等多头发展的企业,以求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民营X化工企业发展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践行科学发展,实现工业强镇”是XX镇党委和政府矢志不移的目标。为此,镇党委、政府不断在优化软环境、改善硬环境、创造好环境上下功夫,努力为前来金中投资兴业的企业家营造“不是在家胜在家”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作风、行风建设,让企业发展环境好起来。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企业投资和发展的软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在园区搬迁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不因地方政府的服务不到位而让企业发展受影响,让XX镇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发展的环境硬起来。大力实施“环境立镇”战略,不断加强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交通四通八达、电力供应充足、用水安全保障,企业发展硬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注重政策扶持,让企业发展的心放起来。为更好地扶持民营企业,帮助企业以及

4 企业家更上一个台阶,XX镇出台了多个推动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扶持政策,如民企投资领域不设限,遴选有竞争力和成长性的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等,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主创新;四是畅通融资渠道,让企业家的气足起来。为更好地扶持民营X化工企业,XX镇在畅通融资渠道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企业贷款、融资上积极帮助,通过扩大开放,把引进外来资金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结合起来,理顺“入”与“出”的关系,在资金利用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处理好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做好“开”与“节”的关系,既 “广开财路”,又 “开源节流”。

五、民营X化工企业人才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充分拥有和利用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但XX镇民营X化工企业多属于X矿石采掘企业,人才资源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业人员多以体力劳动为主,缺少管理人才少;二是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缺少高学历人才;三是从业人员无专业技术培训经历,缺少高技术人才。这是受企业生产特点和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发展意识的局限所形成的。

六、XX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依托XX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以XX集团为主体,建立XX化工发展大循环与企业生产小循环体系,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加快XX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工业产业的创新基地和增长中心。到2012年,建成XX集团XXXXXXXXX等循环经济项目。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生

5 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目前,XX镇完成了XX工业园区XXXX及配套项目搬迁3500人;投入2.9亿元进行“生态搬迁”工程,XX集团矿区搬出了近1万名职工,而我镇也有5500人脱离了环境脆弱的区域,有2000多人进入城镇;经过培训,向有关企业输送了近1000名农民。

现在,XXX

一、二期项目顺利点火投产,全年生产XXXX74万吨。

七、存在的问题

(一)矿山整合进度较慢。整合后的矿山企业,原矿山企业之间由于利益问题协商不到位,“形和神不和”,“各自为政”,导致整合后的矿山证照延续审核困难。

(二)地质灾害隐患仍然较大。由于多年的X矿资源开采与乱挖滥采,导致XXX矿区域内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虽经过近几年的异地搬迁与工程治理,但是目前XX镇仍有2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需监测治理。

(三)资源开采水平仍然不够高。虽然经过各级部门的督促及矿山企业的技术革新,资源开采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X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和贫矿回收率仍然达不到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资源利用率极低,大大减少了现有资源的利用寿命。

八、下步努力方向

(一)继续做好民营矿山的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大矿山企业的整合力度,平衡各矿山企业之间的现有利益,确保矿

6 山企业的有效整合,完善矿山企业的相关手续。

(二)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等科学技术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合理生产与合法生产,着力提升我县X矿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贫矿回收率,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延长矿山企业的开采寿命。

(三)以XX管理为载体,着力提升资源就地转化。 把信息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要求结合,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预,以票控量,有针对性地合理配置、优先配置我县深加工企业的X矿资源,有效遏制乱挖滥采、多挖多采、非法开采等现象,确实提高我县X矿资源的就地转化。

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25日

第三篇:中国化工发展概况

中国化工的成功之道

叶建华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编者按:张瑞敏曾谈到中国式管理的终极难题,包括怎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等等。中国化工从孔孟之道中得到启发,在老子那里寻求帮助,对西方的管理工具消化吸收,正在一步步破解这些难题。有些实践,你可以不认同它,却不能不思考它。这正是本篇案例的意义

几十年来,在探索中国企业的管理之道上,企业家们可谓费尽心机。今年6月的一次论坛上,张瑞敏发表了《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终极难题》的演讲,他提到,怎么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正是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终极难题。对实行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在世界舞台上"长袖善舞",领导者如何成为世界级的经理人,是中国式管理的更大挑战。擦一张桌子,按规定,日本人和美国人每天擦5遍,中国人可能今天擦5遍,明天擦3遍;如果突然改变擦桌子的规则,美国人可能会拒绝执行,日本人坚持执行,中国人一开始会执行,但随后就会"凑合"执行。那么,中国企业的管理,如何适合自己的国情呢?应该如何协调西方管理学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关系呢?如何管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企业和员工呢?本文以中国化工为例,探讨如何破解中国式管理的终极难题。

为什么以中国化工为例?

一是中国化工是典型大型国企,在国内有120多家下属企业,控股12家A股上市公司。现有员工16.6万。国企病、大企业病极易缠身,稍有不慎,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内耗严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二是中国化工战略定位为"老化工、新材料",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正是中国式管理的永恒挑战之一。目前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石油加工、农用化学品、橡胶轮胎、化工装备等6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创新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此外,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兼并重组一批国内外企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管理上的难题在短时间内更难、更紧、更突出。

三是中国化工积极探索国际化时代的企业管理之道。自2006年以来,就并购了法国安迪苏公司、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法国罗地亚有机硅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为下属种子企业蓝星总公司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黑石集团。目前,中国化工已经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网络,管理涉及面更广更深更复杂。

总体来看,中国化工克服了这些难题。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化工资产总额比成立之初增长6.8倍;主营收入比成立之初增长8倍;利润总额比成立之初增长6.4倍。资产总额和主营收入双双超过1200亿元。中国化工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28位,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中位居第一位,在全球化工公司100强中排名第19位,拥有有效专利在138家中央企业中排名第4位。中国化工的成功之道,正源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

怎样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

中国化工是一家既无资源垄断优势也无行业垄断优势,属于完全市场竞争型的化工企业。对中国化工的研究表明,中国化工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超常规的发展,首先受益于任建新总经理的影响,其次来自于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帮助。

领导者塑造文化

翰威特大中华区领导力首席顾问高润至先生曾指出,领导人首先汲取了文化,发展了自己的领导力,然后影响文化。相对而言,领导人改变和影响一个企业的文化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会采取种种措施去支持这些主张,渐渐地,公司文化就会发生改变。

在企业内,总经理任建新率先垂范,影响员工,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他的带领下,中化人十分注重企业软实力建设,始终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弘扬了"先做人后做事"、"家和万事兴"、"不要带血的利润"、"细节决定成败"、"产品如人品"、"先发展后分配"、"海纳百川"、"人和人需要相互依赖着生存"等为主要内涵、适应中国土壤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先贤圣哲大智慧为基因,以西方现代管理为借鉴,培育与实施了一套中国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

孔子的启发和老子的帮助

企业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实力,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但与企业硬实力相比,更能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那么,企业该如何重视和建设软实力?中国化工在传统文化中寻求帮助,人本管理、和合管理、无为管理和正己管理均提供了破局之道。

人本管理

与"以物为中心"的西方管理相对应,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管理,具有典型的中国仁爱文化特征。

仁爱文化崇尚"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一家企业是否能够施行人本管理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有忠恕之道和仁爱之心。从我国的同仁堂等百年企业的身上都能找到人本管理的基因。

中国化工的掌门人任建新自从1984年创建种子企业蓝星清洗公司以来,就崇尚仁爱文化,践行人本管理,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影响和感染着企业员工、竞争对手和社会各界。

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曾出现不少企业兼并失败的案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照顾好被兼并企业职工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以至造成矛盾激化、社会不稳、兼并失败。蓝星公司从1996年以来,先后兼并重组了一大批国有困难企业,并且很快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快速发展。蓝星的兼并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专家们一致认为,蓝星公司在兼并过程中坚持微笑改革、人本管理,不将一个职工推向社会,注重处理好职工利益关系,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是蓝星公司企业兼并成功的

重要经验。

和合管理

中国历来崇尚"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的理念,以和合文化为底蕴培育的和合管理是中国化工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企业重组尤其是强强联合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部高管人员的胸襟及人员的构成,这一课题也同样考验着中国化工。

中国化工是在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两家央企的基础上联合组建的,而集团公司成立之初,总部管理人员则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蓝星总公司,一部分来自昊华总公司,一部分则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机关选调。这种用人结构弘扬了和合文化,摒弃了狭隘观念,体现了"五湖四海"的胸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集团总部管理人员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就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公司内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较快地完成了磨合期,形成了领导力和管控力。由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机关干部的加盟,有利于与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络,为中国化工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几年来,中国化工兼并重组了一批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进入中国化工后,除了投入资金、建设项目、输入管理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重视干部的融合交流,具体做法是由集团总部选派得力干部到被兼并企业担任副职,同时从被兼并企业选调干部到集团总部任职,通过干部的融合交流,交叉任职,在融合文化、沟通信息、加强管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国化工能够成功兼并大批企业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化工成立之初,任建新总经理就提出了"家和万事兴"的企业文化理念,并组织了专题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合管理理念,在加强企业内部和合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建立与客户、金融、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关系。比如各企业已将定期沟通海内外客户和走访金融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纳入工作规程。

正己管理

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尽管不同,但它们对管理的本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管理是一门"以人为本"的"正己正人之学",强调管理始于"正己"终于"正人"。所谓"正己",就是修身,即管理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实施成功的"形象管理"。

许多研究蓝星公司和中国化工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蓝星公司的创始人任建新堪称修身正己之楷模。当今老百姓最痛恨的是管理者的腐败。老百姓不仅要听管理者如何说,而且要看管理者如何做。任建新廉洁奉公、严以律己的品德为职工所称道。蓝星公司能够成功兼并重组几十家国有企业,与蓝星公司的管理者廉洁自律、作出表率是分不开的。据任建新的秘书介绍,自1984年创建蓝星公司以来,任建新只在他的父亲去世时请过一天事假,20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的勤奋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公司职工。1996年11月12日,任建新以化工部驻星火化工厂改革与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的

身份进驻该厂,他只带了一个秘书和一个司机。他们来到厂里后自己购买了一套锅灶碗筷,自己开火做饭。在半年的时间里,任建新没有吃厂里的一餐招待饭。南方的冬天室内没有暖气,室内比室外还要寒冷,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习以为常,而对于冬天用惯了暖气的北方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厂办公室为任建新的办公室购买了一个电暖器,但任建新说啥也不用,他说大家都不用,我就不能享受。我来星火厂是来帮助解困的,不是来图享受的,如果图享受就用不着到星火厂来。实在冷得难受时,他就用盐水瓶装上热水捂在心口取暖。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为了有效地解决一些企业"项目上去,干部进去"的项目腐败问题,任建新在2009年提出了企业项目建设聘请地方纪监部门参与项目建设的新思路,即聘请当地纪监部门全程参与到集团公司系统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来。各企业上项目之前,要与当地纪监部门联系,请求他们派员参与项目监督管理。系统内企业上项目,除了经济可行、安评环评合格、资金到位等开工的必要条件之外,还需要当地纪监部门参与项目监督的承诺书。否则,集团公司不予批准立项。关于聘请当地纪监部门参与项目监管的新思路、新举措,集团公司已向下属企业下发公文贯彻落实。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静气、定力、涵养、明辨,都是修身做人的大功夫。对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来讲,要忍受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经受得了历史与人生的种种历练,需要有一定之规,抱着唯一的大道,不离不弃。

无为管理

老子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什么帮助呢?最明显的莫过于他带来"无为"这样一个命题。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任建新在执掌蓝星公司和中国化工的二十多年来,对无为管理的理念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蓝星公司在企业发展初期,就探索和实践无为管理制度化,明确哪些需要总公司管理,哪些需要重点管理,哪些需要下放权力,并且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形成了"一二三四"管理法,即一个责任-严格执行一份经营承包责任书,两个管住-管住企业领导、管住财务,三个控制-控制正式职工编制、控制生产成本、控制非生产经营费用,四个放开-放开生产经营权、放开机构设置和人事任免权、放开内部分配权、放开职工奖罚权。从管理实践来看,蓝星公司的无为管理也充满了辩证法,艺术地处理了控制与放开、重点与一般、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对于中国化工成功并购4家海外企业,任建新体会最深的就是无为管理。他经常告诫管理人员:"我们并购海外企业后,虽然在产权上成为老板,但不能以占领军自居。要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之心,要充分照顾海外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管的感受和情绪。我们要虚心地向海外企业员工学习,他们在市场经济方面是我们的老师。"中国化工在对海外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无为管理的原则,除对一家企业的CEO和CFO进行人事调整外,其他高管人员都被留用。对海外企业主要通过预算管理实现管理目标,公司CEO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西方工具如何推动管理创新?

领导力研究专家高润至先生认为,西方管理工具和中国智慧的融合不像是做汤,而更像是做沙拉,虽然有很多的食材搭配在一起,但都保持了各自原有的风味,有

些需要改进,有些可能毁了整个沙拉的味道。中国化工则努力通过企业信息化、外包管理、对标管理等西方管理工具,使沙拉的味道尝起来更好。

企业信息化

2006年底,中国化工与奥运会信息化服务商源讯公司合作,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企业的管理架构、管控模式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财务、生产等32个功能模块的443项细化功能逐一与国际化工最佳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流程设计及信息系统构架。集团公司已启用关键绩效指标(KPI)综合信息系统;通过引入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培养了几百名绿带和黑带专家,对企业生产进行持续改进。即使在面临金融危机,大幅压缩开支的情况下,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仅没有压缩,而且给予了大额追加,倾斜企业人、财、物等资源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中国化工通过信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蓝星总公司实现了财务集中管控,推进采购管理变革,实施大宗原材料统一采购和类别采购管理,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降低了采购费用,据初步统计,仅2009年4月份就降低采购成本1360多万元。沈化集团将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蜡化工有限公司及丙烯酸分公司三个独立运行的供销、财务、计划、储运等机构进行了合并重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压缩了管理层级,精减了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率。

外包管理

任建新总经理非常看好外包管理的作用,他提出将运用外包管理的能力作为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领导的一项重要能力。他多次强调,不要求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领导成为本行业或本专业顶尖专家,但必须知道本行业或本专业顶尖的机构和专家在哪里,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时能与这些顶尖机构和专家合作共事,帮助中国化工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外包管理被广泛地运用到中国化工的许多领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化工四起海外并购都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化工在法国安迪苏公司等4起国际并购中,聘请了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猎头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为了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中国化工从2007年开始,将集团总部人员绩效考核的业务外包给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简称中智公司)。中智公司具有丰富的绩效考核经验和先进的考核方法,中智公司考核专家通过深入访谈,确定了考核内容和程序,并开通了网上在线考核系统,使绩效考核更加科学、规范和便捷。

对标管理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标管理,类似于中国企业以往开展的学先进、赶先进活动。只是西方人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对标管理理论和方法。

为了尽快缩短与国内先进同行的差距,基础较弱的中国化工从成立之初就将中石油、中石化作为标杆,每月分析对比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销售利润率、三项费用同比增长率、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经济指标。下属企

业则选择主要产品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质量标准、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经济技术指标与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经过几年的对标管理,中国化工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标杆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化工的快速发展。

带给中国企业的启迪

对中国企业来说,中国化工案例的启发至少有三:

管理是文化基础上的工具文化

第一,工具第二,但文化和工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企业如果想基业长青,必须植根文化沃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创造适应自己企业土壤的管理。融合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中国化工以中国管理为道,以西方管理为术,努力做到中西管理融合,这成了企业昂扬向上的法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创造中国管理的同时,要学习借鉴西方管理,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创新没有终极

佛教禅宗上有一句话"凡墙都是门",只要你创新,所有竖在你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去。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式管理的难题没有终极。以中国化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没有终极,对西方管理工具的应用没有终极,而贯穿其中的创新,也一定没有终极。

第四篇:化工企业节能减排论文化工节能减排论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摘要] 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正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阶段。本文以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和思想为指导,重点探讨如何在化工企业这一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即节能减排问题。重点论述了化工企业的工作与循环经济的联系,明确指出了化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环保隐患大户和资源消耗大户,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自己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中,化工企业可以做出突出的贡献。总结了大型化工企业在建立节约型社会方面的经验教训,以供有关企业和人员借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化工企业 节能减排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专家和学者在强烈呼吁,媒体在积极宣传,民众在热切期盼着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 尤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它也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说这一任务非常重要而紧迫,是因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着资源利用过度和资源的极度贫乏,地球已经难以承担起人类的资源需求。根据联合国《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超过了地球承受能力的20%,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石油、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储量在锐减。根据国际石油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还

不够人类使用40年;根据国际煤炭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只能够人类使用200余年,这引起了全人类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极度担忧。其资源维持现有人口的消耗已十分困难,何况世界上人口、物资生产还在不断增长,地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石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资源十分短缺,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3年已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2004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亿吨。不但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相对国外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都显得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也十分低下。从工业的两大重要战略资源来看,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近20倍;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石油有效利用率只有10%,而90%的石油资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中损失浪费掉了。自然资源的极其匮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落后,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循环经济简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耗——产品——废物排放”的单项式(线性)流程,其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也就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和承载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强调构筑“工业食物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处理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使所有的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利用,同时使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小化程度。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的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并要求其废弃物不断重复、不断循环地被再利用。

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消耗——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

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传统工业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对经济、社会及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三、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1.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迫切性。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问题日渐突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出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急剧增加等问题。

当前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打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2.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途径有:加大污染治理的科技、资金投入,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项目选用先进、清洁的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广泛提高职工循环经济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构建“三废”小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开发“三废”再生资源项目,构建废物多级小循环或大循环;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实施ISO14000标准,开展持续清洁生产等途径。

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除了搞好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不出现资源的无效利用外,化工企业还应该在多方面,如生产的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尽可能使其生产经济合理运行;又如既要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要抓

好节水、节汽、节氨、节盐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最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军安贺长年:论循环经济发展观[J].当代经济管理,2006,28(4):27~30

[2]孟赤兵在坪: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8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

第五篇:廊坊化工企业

阿童木(廊坊)涂料有限公司

廊坊诺尔信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市金刚商贸有限公司

廊坊市燕联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通汇化学工业总公司

河北廊坊三威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奥科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红黄蓝化工(集团)公司

廊坊津固化工厂

廊坊隆裕化工工业有限公司

廊坊市安次区瑞丰涂料化工厂

河北廊坊市宏泰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市防水建筑材料厂

廊坊市防水建筑材料厂李振志 廊坊太洋药业有限公司

廊坊燕翔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开发区津信超细有限公司 廊坊市安次区三强化工厂

廊坊市葛渔城有机化工厂

廊坊市津文染料厂

廊坊市通汇化学工业总公司综合化工厂 廊坊市马道口中兴化工厂

廊坊市文龙工业有限公司

廊坊天大石油化工厂

廊坊现代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新华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留中蓝星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海达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市源兆玻璃珠有限公司

廊坊市通汇化学工业总公司

廊坊市宏达化工厂

廊坊中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廊坊市邦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廊坊祁源耐火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廊坊格瑞泰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龙腾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金川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廊坊鹏翔玻璃鳞片有限公司

廊坊长风工贸有限公司

廊坊威康特塑料有限公司

廊坊市永清紫光玻璃微珠有限责任公司 廊坊市天大化工厂

沃尔瓦格涂料廊坊有限公司

河北省廊坊开发区津信超细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省廊坊建秀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丰得润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光亚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三威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科明静电喷涂公司 廊坊中英石棉化工有限公司 廊坊市盛源化工责任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海淀国税三所范文下一篇:互动课堂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