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工程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造福工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闵行区区政府所在地,始建于1956年。中心总部设于水清路1099号,建筑面积12551.86m2,辖区面积19.53km2,常住人口277934人。中心员工302人,其中卫技人员245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0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4人。

第一篇:造福工程论文范文

治理污水 造福于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炎黄子孙,而近年来的环境污染却使这条母亲河水质日渐恶化,据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等部门的调查,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78%的河段超过了3类水标准。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几大江河中,淮河、海河、辽河等水质污染已严重制约了流域的经济发展,危及当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治理黄河污染刻不容缓。

黄河流域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就担负着这一重任。

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座落在兰州市区最东端,南依陇海铁路线,北临黄河,占地10.5公顷,现有职工298人,管理人员3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名,是全国大型污水处理厂之一。

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84年,采用了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其一期工程于1998年正式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10万吨,二期工程也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建设任务,预计年底可投入运行,竣工后每日可处理污水16万吨。

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为改善黄河兰州段的水体环境状况而提出的。它自投产运行以来,接纳处理的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以南,铁路以北)区域内党政机关、工厂、部队、企事业单位的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约3.8万吨,占每天污水处理总量的38%,生活污水6.2万吨,占每天污水处理总量62%,服务面积7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80万人。根据进厂污水水质及预计达到的出水水质控制目标,经计算每年可去除COD(污水指标)量为19586吨,NH3—N量为188吨,SSC悬浮物)量为106290吨,同时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可大大减少大肠杆菌的排放量,因此向黄河兰州段水体排放污染物每年可以大量减少,也使黄河兰州段水体环境大为改观,比较显著的是包兰桥控制段面将有较大改善。

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是一座设计工艺完整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污水污泥两大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形式;污泥处理工艺厌氧消化,二级中温处理。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通用的一种治理污水的方法,它主要是培养出细菌吃污水里的有机物,使污水经过几次过滤,变清之后再排向黄河,使黄河免遭污水浸害。不仅改善了黄河兰州段的水环境,更使黄河下游地区受益。

污水厂建好了,管理同样也要跟上从1998年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以来,以鲁耀东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狠抓职工素质建设,使职工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围绕“以德制厂”的原则,真正做到了花园式的厂区,很多到了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的人都不相信这里竞然是城市水垃圾的处理地,因为这里怎么看也不脏,不臭,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对污水处理厂的偏见。

据鲁厂长介绍,在污水处理厂除了职工外,机器最重要,因此机器的检修成了头等大事,每个月都必须安排生产维修,并且在修检改造中,还十分注重科学,对设备采购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的规定执行,坚决不搞定点供货,经过充分比较,确立质优价廉的产品,并狠抓自查自检,严把检修质量关,建立“谁维修,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连锁责任制,互相督促,互查互纠,小到一个螺丝帽,逐项按照建设部关于泵站维护的标准抓好落实,让政府和群众切切实实感觉到人民的钱没有白花。

无愧于民,这句朴实的话语,透着鲁厂长的心声,“一定要把好黄河兰州段的治理关,使人民受益。”

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投产运行对于提高兰州城市基础建设水平、保护环境,特别是保护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起着重大作用。

作者:郭 悦  韩 强

第二篇:造福桑梓 务实创新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位于闵行区区政府所在地,始建于1956年。中心总部设于水清路1099号,建筑面积12 551.86 m2,辖区面积19.53 km2,常住人口277 934人。中心员工302人,其中卫技人员245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0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4人。下设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综合健康保健服务。日均门诊量约2 000人次,核定床位40张,实际开放112张,床位使用率125%,在建家庭病床354张。

医院管理:以人为本铸辉煌

戮力同心谋发展

中心的发展源于卓越的管理。中心拥有一支精锐的管理团队,他们在医院管理上得心应手,业务素质上超卓不凡,为人处事上德才兼备,是产生持久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领导班子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创新思路,敢于承担责任,有功不独揽,有过不推诿。在重大问题决策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干群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人才兴则中心兴,人才强则中心强

“人才培养”是社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心除了鼓励和激励医护人员参加国家和本市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外,还建立专项培训基金,每年都按计划选送人员去国内外培训。目前,已有15人分别赴英国、美国、荷兰、丹麦、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学习。

把做好服务作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着“社区为重、患者为尊、质量为上、服务为优”的宗旨。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新建的总部大楼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和现代化气息。前台导诊、自助式挂号和收费终端、便民服务、中心呼叫、电子叫号和排队等服务系统处处彰显着中心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医务人员走居委、下社区、进家庭,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健康守护者”。中心的贴心服务,不仅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赞誉,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市卫协影像专委会工作基地”、“交通大学公共卫生教学基地”、“上海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项荣誉纷至沓来。在荣誉面前,莘卫人知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他们将一如既往的把患者满意作为中心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赞美和认可当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动力和责任,不懈奋斗。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爱心基金”暖人心

为救助困难职工,中心设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专款专用于本院职工的爱心救助。今天,“基金”已成为职工们爱心的储备金,职工之间爱心的接力棒,为需要帮助的同事解燃眉之急,目前爱心基金已筹集145 295元,用于资助困难职工51 585元。

医疗业务:持续创新结硕果

开动信息化快车

近年来,闵行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卫生管理进行流程再造、资源整合,创新机制,打造出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核心的“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闵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配备的“金钥匙”开动了信息化建设的“快车”。一张小小的“黄卡”是这个健康信息系统的灵魂,它是实施居民健康信息输入、查阅和社区医生健康管理的基础。居民在接受门诊就诊、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服务时实时更新健康档案。社区医生可以在中心门诊、服务站、居委等运用系统,并能上门进行健康指导、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居民也可以不进中心就能刷“黄卡”接受和维护个人健康信息。

利用信息化整合资源服务社区

在区计生委纵向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的契机下,中心借助Muse、PACS诊断中心、综合会诊中心平台、双向转诊网络平台,发挥区中心医院的技术资源优势,在本中心的社区预约平台进行专家预约、大型辅助检查预约和收费,缩短了在中心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缓解了社区居民就医难的矛盾。

探索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服务模式

自2011年始,中心根据区卫计委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模式。在探索过程中,为每名全科医生引入1~2名医生助理,主要从事接受预约、日程安排、统计报表以及简单的卫生服务(慢病随访等)工作,从而让家庭医生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目前已完成家庭签约181 611人。

做实各项政府实事

自检小屋

作为区政府实事工程,2008年,中心建成居民自助健康小屋。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脂肪测定、血糖测定、血压等8个项目的自助健康检查,结果自动导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数据实时维护和更新。截止2013年自助健康小屋服务人次144 174项次。

舒缓疗护

2012年7月份始,中心作为“舒缓疗护”这一实事工程的试点单位之一,积极落实该项工作。截止目前,中心共评估227人,病房收治患者131人,住院患者平均住院29.6 d ,人均床日费用113.4元,住院床日药费42.74元。

高龄老人居家护理

2013年8月1日起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试点工作在本市杨浦、闵行、浦东新区的6个街镇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上海市试点单位之一,中心在闵行区政府、区卫计委、区人保局及莘庄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积极落实推进此项工作。截止至2014年3月底,中心确认评估信息164人,已评估成功144人,其中,中、重度患者57人,20人正在评估中。

技术创造优势,创新成就未来

通过“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肿瘤防治”等系统模块的应用,将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做实”了。社区医生通过门诊、居委访视、上门随访等形式,对疾病危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增加了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推迟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管理由原先的被动上报转变为主动发现。

关爱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中心为方便社区居民,优化就医流程,开展网上预约、网上付费,居民可按预约时间前来就诊,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在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中增添了短信提醒功能,开通了接种前告知,过时后催访,停诊前通知等温馨提示服务,于细节处彰显出中心对社区居民的人性化关爱。

开拓进取,追求卓越,探索科、教、研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

2011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和中心商定建立“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基地成立后,中心的科研水平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及立项多项科研课题,并积极推广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适宜技术,其中建立诊室血压测量及传输技术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中心还推广家庭血压测量,探索建立高血压患者血压远程监控及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推进了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社区监测管理项目,该项目对探索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意义重大。

主任风采

这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人;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一个不畏艰难、不知疲倦的人;一个为了医疗卫生事业舍得一切、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时代强者;一个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卫生事业忙碌奔波的人;一个在三十几年的社区卫生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意识和真抓实干魄力的人;一个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奉献、超越的精神在社区卫生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佳绩的人,他就是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孙君雷。他身兼多职: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莘庄镇敬老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社区健康管理基地理事、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理事、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影像专委会主任、上海市高血压防治研究基地主任、四届镇人大代表,一届镇党代表和一届区党代表。他多次受到表彰,曾被授予2004年度闵行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度“闵行区卫生系统优秀个人”称号、2010年闵行区“记大功”奖励、2011年闵行区“记功”奖励。

他这样说着他的经历:这么多年走下来,如果你问我,支持我的是什么,我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我想告诉你:是百姓的重托,是领导的信任和我可爱的团队。

春风化雨、浓情厚爱。如今,在莘庄27万百姓的心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了他们心中的驿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莘卫人与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在一起,穿上一身白衣,如同捧起一部法典,以一颗颗赤诚之心吐哺百姓、回报社会,岁月洗尽历史铅华,一路走来他们与爱同行!

(收稿日期:2014-04-15)

第三篇:嵊州:整治村庄 造福农民

村庄整治,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执政为民宗旨,造福农民的有效载体。为做好这项工作,嵊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组织,出台专项政策,整合多方力量,设计有效载体,收到了明显成效,成为群众最受欢迎的实事工程。

一、村庄整治的显著成效

经过近三年的真抓实干,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一批”: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脱颖而出。已有3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示范村,4个被绍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示范村,8个被嵊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示范村。一批环境整治村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止,全市已投入9300多万元,开展了村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旁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小五化”建设。有820个村开展了宅基地整治,共拆除旧房面积752万平方米,有70个村已达到村庄整治要求。硬化村内道路62.5公里,增设路灯1976盏,建设垃圾填埋场或中转站265处,垃圾房5390只,清理露天垃圾32701吨。改造和硬化通村公路685公里,完成了55公里的河道疏浚和护岸工程,解决了140多个村饮用水难的问题。一批高山村迁移下山。有5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的3015名高山村民,先后从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下山安居。一批行政村完成了规划编制。村庄整治建设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已投入400多万元对25个全面小康示范村、173个环境整治村的村庄建设进行了规划。一批样板房建设获得一致好评。设计了25套欧式、现代式、传统式等不同建筑风格的小康型农居方案,并在全市展出。已建成小康农居样板房60多幢,并培训泥木工匠500多人。

二、村庄整治的主要做法

l.科学编制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交通地理位置、历史人文习惯、人口集聚效应、产业经济基础等因素,确定中心村的设置原则、数量、位置、规模,全市确定集镇14个,中心村44个,基层村340个,拆并率达53%,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体现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兼顾山水特点,秉承文化传统的统一要求,完成了198个环境整治村的村庄建设规划,为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绘制了蓝图。

2.开展了大规模宅基地整治,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大部分村人居环境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四周新房林立,村中老房空关的“空心村”现象随处可见,由此造成道路交通不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形成较大反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对宅基地的整治。但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项“转千年意识、改百年旧习、享现代文明”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打破陈规陋习、调整方方面面利益关系,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特别是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如不寻求良性互动机制,就很难开展工作。为此,我们在试点的基础上,从创新机制入手,建立了具有嵊州特色的“四制”配套机制:

第一,兼顾各方利益的动力机制。首先,明确经济补偿政策。为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害,对拆除旧房退出的建筑占地面积,平均给予40元/平方米的补贴。但具体操作区别情况,分类处理:(1)应拆户,即建房批文中明确规定应拆而未拆的旧房;不符合一户一宅,且超过户型标准的旧房;建房户在审批建房时愿意拆迁的旧房;以前已经拆除,后又非法搭建的房屋;(2)必拆户,即按照村镇规划特别是道路拓宽必须拆迁的房屋。必拆户的房子一般是通过继承、出让、购买等形式合法取得的,拥有土地使用证。各村可以根据本村实际,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者给予安排较好的地基等措施来弥补拆房户的损失。其次,明确鼓励政策。实施退宅还耕可按还耕土地的等量面积获取置换指标,并且置换指标优先在本乡镇、街道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当地乡镇、街道不需要的,由市政府以每亩1.8万元统一收购储备。退宅还耕面积也可等量置换到建制镇规划区,农民可以带指标进镇统建住房。退宅还耕项目经批准立项后,能在当年完成的,可获取30%的用地启动指标,主要用于置换工程中兴建道路、公共设施及需要迁建建筑物必须占用的耕地;如果置换工程不需要占用耕地、不使用折抵指标的,可以优先预支30%启动指标调剂费,用于宅基地整治工程。拆旧建新后多余宅基地可建村老年公寓或者其他公共设施,也可公开转让给个人或单位使用,出让金全额返还乡镇、街道,用于拆旧建新的专项补贴或配套建设。

第二,确保资金到位的投入机制。嵊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相对比较薄弱。据统计,2002年,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只有46个,仅占4%,有1/3以上的村在1万元以下,不少还是没有分文收入的空壳村。如果把宅基地整治的启动资金盯在集体经济上,无疑会使宅基地整治这件好事难以举步。为此,我们按“以土养土、以土治土”的新思路,明确规定:凡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必须作出宅基地整治承诺,并从乡镇(街道)获取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收益中每亩切出1500元,从退宅还耕获取的收益中每亩切出6000元,专项用于宅基地整治。到2004年,市国土局共拨付宅基地整治补助资金8234万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宅基地整治的启动资金。

第三,纵横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我们建立了一套以行政村为主体,乡镇、街道负总责,市级部门共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宅基地整治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宅基地整治工作,并协调市建设、林业、农业、电讯、电力、广电等部门共同配合,搞好村建规划,做好水、电、路、厕、文化设施等配套建设。行政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符合法定程序的“软三件”:即有市规划部门批准的新村建设规划;有要求开展宅基地整治的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有村与被拆迁农户签订的老房拆除协议。并具体负责旧房的丈量、评估和拆迁,落实新村建设规划,搞好新村建设。乡镇(街道)是整个运行机制的核心,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措施、统一确定宅基地整治村、统一项目申报及资金结算、统一折抵指标调剂。

第四,符合市场规范的监督机制。市国土资源局代表市政府对全市宅基地整治实行全程监督。其主要内容是宅基地整治的合法性、政策处理的公正性、资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整治的质量和进度。具体操作中始终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村民监督。国土局参与老房拆除前的面积丈量、拆除后的现场验收、启动资金的拨付与使用等具体监督管理。拆房户姓名、拆除面积、拆除时间、补偿金额、特困户的照顾方案等都上墙公示,接受村民监督。拆旧完成后,严格按“硬三件”标准验收:旧房按合同全部拆除;建筑垃圾清运完毕;路格路网清楚,道路两侧砌石,路面用泥沙铺设,确保宅基地整治不走样。新村建设依据村建规划实施,按“五化”一、二、三类标准验收和补助,村民建房必须依法审批;退宅还耕严格按标准验收。

3.开展以“双清双建”为载体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的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嵊州市重点抓了三个环节:首先,开展试点,树立样板。2004年2月,市委、市政府派工作指导组,在长乐镇开展了以“清除露天垃圾、清理户外广告、整治文化市场、整治交通秩序”为重点的“双清双整治”活动,集中一个月时间,对重点村、重点场所的露天垃圾、污目广告,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建设了一批封闭垃圾房,基本实现了主要街道、河道、通村公路、村前屋后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经济保障机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达到治标又治本,深受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其次,集中力量,全面实施。在长乐镇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现场会,出台了《开展“双清双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整治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第三,抓好考核验收,落实巩固措施。为巩固整治成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我市以村为单位配置了清卫人员,制订了垃圾清运制度、村卫生管理公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从而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4.开展以“三大工程”为主体的村级公共基础建设。第一大工程:实施了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这是惠及“三农”的一项实事工程。为认真实施这项工程,市里专门设立了乡村康庄工程办公室,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严格程序,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二是调集力量,搞好勘察测量。根据通村公路分布广、数量多的实际,组建7支公路勘察测量队,用5个月时间,全部完成测量任务。三是严把建设质量关。在工程建设中,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质监网络,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四是多渠道融资。通过村里补一点,村民集一点,社会各界特别是本村工商企业捐一点的办法,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推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到2004年止,全市完成改造和建设的通村公路项目351个,里程685公里,涉及20万人口。第二大工程:实施了农村饮用水工程。这是一项事关民生的民心工程。嵊州市委、市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十分重视此项工程。近两年来,已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全市140个行政村,近15万农民喝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安全自来水。建立了投入机制,从2004年起,一定五年,每年拨出财政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第三大工程:实施了农村“小五化工程”。为积极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的“小五化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全市每年切出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奖励,做到年初立项,年中督查,年终考核验收兑现,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年来,全市已投入“小五化工程”建设资金9300多万元,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

三、村庄整治的实践体会

l.全面发动是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工作基础。村庄整治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全市上下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和良性互动。如在“双清双建”工作中,嵊州市就十分注重依靠大家的力量,组织动员广大群众人人动手、户户参与,彻底清理卫生死角。仅3个月时间,全市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就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2.示范带动是村庄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的有效方法。近几年,嵊州市始终坚持示范带动的工作方针,扎实搞好村庄整治工作。如在宅基地整治的起始阶段,市里选择了2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试点示范,摸索出了三条基本经验:一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二是要有一套合法的操作程序;三是要有一笔启动资金,三者缺一不可。这些经验,为整治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起了积极作用。

3.政策推动是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措施。政策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重要措施。为此,嵊州市在具体操作中始终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如在宅基地整治中,明确经济补偿政策,使农民利益不受侵害;明确鼓励政策,兼顾镇村利益,从而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嵊州市委政研室(农办)

作者:滕孚明 叶剑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药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综合监管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造福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