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宇西游漫记民间艺术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张光宇西游漫记民间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张光宇先生擅长画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漫画,他的装饰绘画风格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了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风格。《西游漫记》为张光宇先生于1945年秋画成的一部彩色连续漫画,是中国现代美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廣泛吸收东西方艺术精华却又饱含中国神韵的经典,是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创作经验却又是个人风格十足的典范。

张光宇西游漫记民间艺术论文 篇1:

张光宇:被遗忘的大师

2011年12月18日,黄苗子先生在“中华艺文奖”颁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写道:“此奖应属引我上路的张光宇兄。光宇兄吸纳古今中外多种艺术精华,于漫画、插图、绘画、设计、电影美术、动画美术等诸多方面成就斐然,并穷其一生,不断探索,开创了被称之为装饰艺术——其实是中国式现代艺术的画派,堪称中国风格现代艺术之标志,其艺术成就影响几代艺术家。然而,光宇兄正为今日艺术界所淡忘。”随后,他将所得奖金100万元捐赠给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出版张光宇著作的专项资金。21天后,百岁黄苗子溘然长逝。

其实,早在20年前的1992年,夏衍先生就著文提出“应该宣传张光宇”;叶浅予先生更是大声疾呼:“宣传张光宇刻不容缓!”张仃先生说,“我们欠张光宇先生账”,“研究张光宇是个巨大工程”。叶浅予、鲁少飞都称自己深受张光宇的影响,张仃、黄苗子、丁聪、华君武、廖冰兄、黄永玉、袁运甫、韩美林、丁绍光等一大批名家自视为张光宇的学生,认为他“集大成而革新”,是“辟新路者”、“一代漫画家的领路人”、“中国漫画的奠基者”、“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锋”,是“亚洲的骄傲”、“满载宝藏的沉船”。王世襄认为:“他是我们同时代中最值得深入研究、最具有独创性的装饰艺术家。”丁聪说:“我实在难于抗拒他的影响。我的作品,可从张光宇那里溯本……张光宇对我来说,就是一所学校。”叶浅予说:“我经常得到他的教诲和熏陶……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有威望的艺术家兼大哥。”胡考说,张光宇“值得我们在全世界面前引为自豪”。王鲁湘则断言:“正如鲁迅把杂文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艺术档次一样,张光宇把漫画、插图、装饰画也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艺术水准。”《装饰》杂志1992年第4期是张光宇专号,众多文化名流发表了回忆和研究文章;1993年清明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还举办了“张光宇艺术回顾展暨研讨会”……

可是,一时热闹过后又归于沉寂,张光宇仍旧被遗忘。如今,连一些美术学院的大学生,都不知张光宇为何许人也,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各种中国现当代美术史著作中,也很少提到张光宇。

这种现象耐人寻味。

张光宇(1900-1965),生于江苏无锡,父亲张亮生是老中医。因家境困难,他15岁即去上海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店铺对面是有名的“新舞台”,他有空就溜到戏院去,到后台看演员化妆,看张聿光画布景,后来干脆拜张聿光为师,专心学画。耳濡目染,他迷上了京剧,有戏必看。那时京剧唱片上市需设计唱片封套,经人介绍,张光宇替唱片公司绘制唱片外套,挣钱贴补日用。他画的封面都是名角表演身段和脸谱图案。从此他开始与出版打交道。他帮忙编《世界画报》,为刊物画封面,画月份牌年画,还筹划出版了《三日画报》。时间一长,张光宇交游渐广,尤其与画画的叶浅予、黄文农、鲁少飞、王敦庆等人趣味相投,经常聚会。1926年,他们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

那时“漫画”的概念与现在不同,并不专指讽刺和幽默,而是一切随性的简笔画都叫“漫画”,包括政治讽刺画、幽默画、名人肖像、连环故事画、封面装饰、小说插图等等。最早是1925年《文学周报》发表丰子恺的抒情毛笔画时,主编郑振铎冠以“子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流行开去。

张光宇对出版画刊兴趣极大,与漫画会诸君筹资办了一家小书铺——“中国美术刊行社”,定期编辑出版《上海漫画》周刊,四开四面。叶浅予的长篇连续漫画名作《王先生》就是在创刊号上第一次和读者见面的。这个画刊断断续续出了3年,发行到110期,直到改为《时代画报》才宣告停刊。办刊同时,张光宇还打了一份收入颇丰的工:在上海英美烟草公司担任广告绘图员。当时老上海的“白锡包”、“老刀牌”香烟广告就是他们绘制的。每包烟内夹送一张绘有京剧脸谱或古代故事的彩色画片,名为“烟画”;其中有许多幅出于张光宇的手笔。这些烟画传播甚广。脸谱成套,故事连环,需要积攒,是大众喜爱的藏品。

张光宇的弟弟张正宇当时也来上海帮忙办刊。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新月书店老板、诗人邵洵美。邵有意投资美术出版,愿把开设在福州路的新月书店店面匀出一半,租给《时代画报》作门市,并以大股东身份,提议把“中国美术刊行社”改为“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仍由张氏兄弟操办,出版杂志图书。他們还开办了“时代印刷厂”,经洋行购进一台先进的德国印刷机,大大改进了出版物的印刷质量。“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气氛下,张光宇辞去英美烟草公司的工作,专事时代图书公司的业务,并一边画漫画,一边和鲁少飞筹办《时代漫画》杂志。《时代漫画》创刊后,张光宇又创办中国当时艺术水准最高、印制最精美的刊物《万象》。此后张氏兄弟离开时代图书公司,成立上海独立出版社,先后编辑发行《独立漫画》《上海漫画》等杂志,并于1936年秋,以《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两个杂志的名义,发起举办了中国漫画史上破天荒的“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筹备委员有:张光宇、叶浅予、鲁少飞、王敦庆、张正宇、华君武、蔡若虹、张乐平、特伟、黄苗子、廖冰兄、胡考、陆志庠、万籁鸣等三十多人,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漫画名家(这批人当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参加者遍及全国,六百余幅参展作品中,抗日题材占了大半。展览3周,观者踊跃,仅门票收入就完全可以抵付展览场地租金。展会后,主办者选取部分作品,编印了一册《漫画界——全国漫画展览会专辑》,以为纪念。

在时代图书公司期间,张光宇开始创作线描画《民间情歌》;并于1934年1月起在《时代漫画》连载,两年后出版单行本。正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以其深厚的民间风味和崭新的艺术形式,影响了几代画家。叶浅予曾说:“《民间情歌》不仅显示他(张光宇)对中国民间版画所下的工夫,并在造型方面显露出德国画家的严谨精神和墨西哥画家珂弗罗皮斯的夸张手段,方是方,圆是圆,达到造型纯熟之境。既简练又饱满的超完整性,与民间版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叶浅予等人组织抗敌漫画宣传队奔赴内地。张光宇先到香港,后到重庆,在电影制片厂担任美工师,前后近3年时间。其间,他创作了总共70多幅的连环画《林冲》,其“造型、构图简洁明快、方圆相济,达到‘简’不能再‘简’、‘练’而不能再‘练’的极致。虽是小书,其艺术水平比之同时代大师之作不逊色”。

皖南事变发生后,张光宇再度去香港。香港沦陷后,他又辗转广州、桂林等地,于抗战胜利前返重庆。原想继续编印刊物,但因漫画受到当局的压制,加之战时纸张、印刷困难,只好改用画展形式发表作品,于1945年3月举办了张光宇、叶浅予、特伟、丁聪、廖冰兄等参加的“八人漫画联展”。同年秋天,张光宇用4个月时间画成一部连续漫画——《西游漫记》,共有60幅的彩色作品。每幅画下方,由张正宇手写画面解说。《西游漫记》借唐僧师徒西游故事,影射陪都重庆官场腐败、社会黑暗。该展先后在重庆、成都两地展出,以其创作内容的尖锐深刻和艺术形式的高妙新颖,引起强烈反响。后来漫画展遭当局禁止,张光宇只好携画去香港,在港加入“人间画会”,被推举为会长。他继续编辑漫画刊物,并创作了数十幅《水泊梁山英雄谱》。这些梁山人物,在他笔下性格各异,线条优美,极具装饰风和金石味,堪称又一部杰作。

1949年,张光宇携全家来到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后,他又到该校任教。他是新中国装饰绘画的学院教育开创者之一。教学之外,他画漫画、壁画、水彩画;他参与设计国徽,绘制邮票、进行书刊装帧,设计服装和家具式样;他还搞过舞台装置、电影布景,甚至设计重大节日游行队伍队形;他担任美术设计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在《西游漫记》基础上又有发展,受到观众的极大喜爱,并赢得国际声誉;他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神笔马良》《孔雀姑娘》《杜甫传》等插画,“是中国现代插画艺术最出色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1965年,张光宇因高血压病不幸逝世。

纵观张光宇的一生,这是随着时代大潮在多个艺术领域发挥其杰出才能的一生;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漫画艺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军人物,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是中国装饰美术、现代美术开山立派的大师。

“张光宇吸收的东西,是一般中国画家不吸收的,如绣像、插图、版画。中国传统的、民间的‘简练’,如若没有他的继承,说不定就会失传了”;他“有深刻的京剧修养,而京剧的程式化表演也被他吸收、运用到自己的装饰美术里来”;“与此同时,光宇发现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我国民间艺术(门神、纸马、窗花、泥人……),那些朴拙的造型、大胆的色调和对称而有变化的图案风格,都吸引了光宇”;“从作品上去考察,有两个人的风格对他有过强烈的影响,那就是珂弗罗皮斯和里维拉,他们都是墨西哥人”,但“与其说光宇学过珂弗罗皮斯,不如说他学的是珂氏的祖宗,还是东方原始艺术和古代艺术。实际上,张光宇艺术的根在中国……他过滤传统的‘筛子’很细,所以连很多细微的精华也留下了。如陈老莲用线的精妙,在他的作品中被完整地承袭下来。他生活在中国门户被动开放的时代,置身于大都市上海,有广为学习吸收的机会。无论是传统的还是西洋的某种美术形式,都难以限制住他。他的画,因而在点、线、面中处处体现创造性。到后来,他使色彩也发展了。他不受自然光源的限制,开辟了想象的光源” ……

问题是,这样一位成就辉煌、曾经影响一代艺术家的大师,为什么在数十年间,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遗忘?对他的被遗忘是否有着某种代表性和深刻含义?

我们知道,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吸收了民间艺术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装饰性,尤其是非洲和东方的民间艺术,这一点从高更、马蒂斯、毕加索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马蒂斯曾借鉴东方地毯,毕加索曾借鉴非洲面具)。“原始民族和现代艺术家追求的东西是很接近的,是殊途同归。原始艺术中往往天然地具有现代感。”西方现代艺术兴盛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即传入中国,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明显影响,其中,一批留学欧洲、日本归国的画家,如庞薰、倪贻德、林风眠、刘海粟、陈抱一、吴大羽、张弦、关良、丘堤等人,应和了五四运动批判“国粹”和陈独秀提出改革传统中国画主张的潮流,提出了崭新的艺术主张,庞薰还发起成立了“决澜社”;而张光宇、鲁少飞、叶浅予等这一批起于草根的、未经过学院科班教育的画家,则先天地根植于民间艺术,却能和西方现代艺术心有灵犀。他们仅仅依靠一些出版物、印刷品的营养,就开辟了另一条现代美术之路,并且趁着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民政府立足未稳、无法全面控制意识形态的政治,借着十里洋场上海的旧有市民社会和新兴市民文化的商业奇迹,迅速崛起。“这个群体,同时占领了舞台、广告、室内装饰、时装等生活艺术领域,以新的设计思想深入人心”,其艺术手法无拘无束、艺术形式变幻无端,影响远远超过了传统画家和海归画家。尤其难得的是,相比海归派主要受西方影响而言,张光宇等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是在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西结合(如徐悲鸿的改革),而是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激发下,寻求到民族新艺术生命的根。如果假以时日,这株艺术之树一定会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可惜的是,日本的侵略中断了一切,随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后,共和国百废待兴。我们从张光宇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作为实用美术的权威,被安排参与各种各样的重要工作,几乎无暇再涉及画艺。与此同时,直到“文革”结束,徐悲鸿倡导的现实主义绘画和中西结合技法成为正统,中国传统文人画和西方现代艺术被作为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健康艺术的代表,受到指責和批判;林风眠、吴大羽一类画家,或者被贬斥,或者改弦更张。同样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真正的讽刺漫画艺术不复存在,几乎所有的漫画家都噤若寒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张光宇有暇从事美术创作,他的展示舞台也已十分有限,而他在二三十年代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没有成为批判对象,已属幸运。

1979年的“星星画展”和1985年美术新潮,都是以现代艺术为主要诉求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曲折突进,很快进入“后现代”之域,引得全世界瞩目。可是,认真分析即可看出,这一轮前卫艺术风潮的主要动力(假如不是唯一的话)来自80年代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当时西方艺术理论译作的品种和销量惊人,很多人是以囫囵吞枣的方式把它们“吃”下去。遗憾的是,风潮中的艺术家很少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并非他们的过错,而是我们在几十年间围剿传统文化所造成的。近年来传统文化复苏,很多前卫艺术家努力在创作中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符号,但这与张光宇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如京剧)不可同日而语。另外,随着传统文化复苏,文人画又占据了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这是另一股强大的势力;而具有明显民间艺术特征的装饰美术,以及极具装饰风格的现代美术,虽然早已进入西方艺术的最高殿堂,可是在中国境内仍然被边缘化。这也许正是中国现代美术产生不了大师的根源所在。而张光宇这位真正的世界级的现代美术、装饰美术大师被一再的遗忘,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张仃先生曾说:“中国现代美术史一大漏洞:主要篇幅叙述正统艺术与艺术家,中国画、油画,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而对大批杂志画家很少接触(除版画外,漫画、插图、装饰画、实用美术很少介绍)。张光宇以及20世纪30年代一批老艺术家的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其社会影响之大,较之中国画、油画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我们是否能重新书写中国美术史、是否可能影响中国美术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重新认识张光宇艺术遗产的意义所在。

根据黄苗子先生遗愿,人民美术出版社计划陆续编辑出版张光宇作品,计为《张光宇集》四卷(漫画卷、插图卷、绘画卷、设计卷)、别集二卷(《西游漫记》《文学插图》),以及《瞻望张光宇——回忆与研究》等论文集,以全面展示张光宇艺术之精华。2012年《西游漫记》《张光宇集——现代设计》《瞻望张光宇》已正式出版。

(汪家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

作者:汪家明

张光宇西游漫记民间艺术论文 篇2:

向民间艺术求索

【摘 要】张光宇先生擅长画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漫画,他的装饰绘画风格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了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风格。《西游漫记》为张光宇先生于1945年秋画成的一部彩色连续漫画,是中国现代美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廣泛吸收东西方艺术精华却又饱含中国神韵的经典,是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创作经验却又是个人风格十足的典范。

【关键词】装饰绘画;民族趣味;戏曲艺术;漫画;民间艺术;融合

一、漫画生涯

张光宇先生,江苏无锡人,自幼酷爱美术,曾随祖母学习剪纸,早年到上海拜师学画舞台布景。1919年进入生生美术公司工作,协助丁悚编辑《世界画报》。1921年至1925年期间在南洋烟草公司当绘图员,除画广告外,兼画月份牌画。1927年至1933年在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美术室任绘图员,在此期间与友人合办东方美术印刷公司,组织漫画会,出版《上海漫画》。1934年辞去英美烟草公司职务,进入邵洵美开办的时代图书公司工作。时代图书公司出版《时代画报》《时代漫画》《时代电影》和《万象》等刊物。张光宇擅长于绘画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漫画,他的装饰绘画风格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了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风格。

《西游漫记》为张光宇先生于1945年秋画成的一部彩色连续漫画,内容主要是讽刺当时重庆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全部作品共60幅,每幅都配有文字说明。对于这样一部反映时事政治的题材,张光宇先生运用了这种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复杂的时代政治问题更加的清晰,更加通俗。并且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为主线,广泛吸收了民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元素、色彩等。作品中不仅呈现有中国本土的民间艺术的倒影,还包括西域、埃及等西方的民族、民间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与元素。张光宇塑造的孙悟空等一系列漫画形象被人们所喜爱,新奇的异域风格的加入,以及天马行空的故事创作编排,使得这部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从中西民间艺术汲取营养

《西游漫记》是中国现代美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广泛吸收东西方艺术精华却又饱含中国神韵的经典,是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创作经验却又是个人风格十足的典范。从内容上,以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体裁,其故事结构及其神话中的主要人物,也借用了《西游记》中的原班人马,再使他们往西天去走一趟,并且把《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完全保持下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去取经,并最终经过一路的降妖除魔修成正果,本身就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历史故事。张光宇先生借鉴经典的神话故事来表现当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因此《西游漫记》是荒诞而又现实的,不仅没有减弱其作品的文学性反而使得更加通俗易懂。从形式上,张光宇先生在故事的编排与人物、布景的构图上借鉴了中国戏曲的演出形式、编排结构、舞台人物、布景安排,以及戏曲人物的脸谱、服装、道具、色彩的搭配运用。这些都与张光宇先生早年绘制舞台布景有很大的关系,张光宇装饰艺术的形成与他年轻时从事实用美术工作分不开的。在上海新舞台戏院,张光宇拜上海新舞台戏剧置景主任张聿光(曾兼任上海美专校长)为师,学画舞台布景,在实际工作中受了锻炼,为他的装饰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绘制舞台布景要考虑剧本的内容、情节、舞台的灯光,以及与服装道具等色彩的搭配,等等,都为后来的漫画、插图的民族装饰风格打下了基础。戏曲在色彩、造型、音乐上的程序化和节奏感对张光宇艺术创作中的装饰性和韵律感产生了重要影响。运用京剧脸谱的夸张变形,强化形象性格特点的艺术手法一直是张光宇艺术创作的一个特点。戏曲本身就是广泛吸收民间艺术形式,并把各种民间元素夸张,增强其艺术表现力,更加鲜活、生动的表现给观众。《西游漫记》中的各色人物的形象设计装饰感极强,脸谱的搭配、服装与道具的运用使得人物性格鲜明。

在《谈美术片的美术》一文中张光宇曾说:“在动笔的同时还应运用戏剧的手法为角色创作出性格。首先是开脸,注意眼神以及眉宇间的善良或邪恶,鼻形与口形的美与丑的勾法,也能左右性格。其次是塑造全身的形状,大致为肥瘦长短。然而可以从线条变化中,表现出正直和狡猾的性格,再加上动作就能成为有生命的东西了。” 从脸上一个变形或是身上一条曲线,我们已可以明白那个对象心理上的变化。 中国的戏曲具有美妙的图案性,在表演、唱词、化妆等都充满着图案的意味,他们所勾的花脸,也有不少美妙的图案,更能衬托出各个人的特性。张光宇追求艺术的“图案性”,目的不只是“美妙”,更重要的是“衬托出各个人的特性”。在色彩的运用上吸收民间单纯的色彩搭配,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蓝色和橙色等鲜艳的对比色搭配,这些色彩的搭配运用多见于民间刺绣、剪纸、贴布、戏曲服装等,非常的醒目,富有民族特色。作品中在对比色的基础上进行了相互间的调和,也使得画面色彩更加的丰富、柔和。

《西游漫记》在整套或每幅的画面上,都明显的看出画家不仅汲取了我国壁画、民间年画和佛教艺术的表现方法。如壁画的构图形式与壁画中元素符号的使用、民间年画的剪影式造型与色彩搭配、佛教艺术中的故事编排与佛教造像的加入,等等。在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张光宇先生还吸收了埃及、波斯、印度的民族特色的造型、色彩以及构图。如师徒四人走到纸币国的章节,加入了具有波斯特色的民间建筑,人物形象。又如走到埃秦古国的章节,就有埃及正面律的影子,以及分层式构图,在色彩上也用到了埃及具有标志性的群青色与黄色,民族特点非常的鲜明。他把古埃及墓室中壁画上的人物引入漫画中,不但给人以古朴庄重的感觉,还让人感到恰如其分、浑然天成,同时表达出来的是中国人的意识和感情。他的风格已经成熟,既是民间的,又是现代的。

三、丰富的表现力源于对生活深入的体验和感受

艺术总是在不断汲取世界一切艺术的优良因素作为营养而向前发展的,漫画也不例外。《西游漫记》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以及丰富、灵活的想象力,把吸收来的养料,加以消化,创造性的发展为自己的东西。在作品中,张光宇先生不仅汲取了我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和佛教艺术的表现方法,同时也广泛地从波斯、印度、埃及以及欧洲现代艺术中汲取了营养。所有这些都浑然一体的被统一在画家自己那种完整严谨、美丽轻松和装饰风浓重的风格里。并没有让人感觉到生硬拼凑,反而产生了丰富多彩、奇思妙想的整体效果。这种新颖、突奇的形式,和《西游漫记》的神话内容,取得了高度的协调。不论从整个故事的编写,或从表现形式的安排;不论从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或从每个情节的处理,都可以看出画家极其丰富与灵活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不是凭空的幻想,是源于对生活深入的体验和感受、广博的学识和艺术修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富有想象力的翅膀。也正是张光宇先生不断地向其他相邻艺术学习,大胆借鉴,大胆想象,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才获得生动感人的艺术感染力。

生活在当时最开放的城市上海,对国家和民族的种种不幸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他用敏锐的现代感受创作漫画揭露当时丑陋的社会现象。张光宇具有开阔的视野、深厚的民族传统修养,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和外来艺术兼收并蓄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具有中国风尚的独特风格。

参考文献:

[1]张光宇.张光宇集 西游漫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2]陈瑞林.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3]凌承纬.时代与艺术(下) [M].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刘 媛,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

作者:刘媛

张光宇西游漫记民间艺术论文 篇3:

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张光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张光宇的名字是非常陌生的。即便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院的学生亦知之不多。张光宇是上世纪20年代非常重要的漫画家、插画家和图书装桢设计师。1949建国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建之初的老院长、教授。他最有名的是轰动全球的动画片《大闹天宫》的总设计师。回溯他辉煌的历史,我们便发现这位在染织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 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艺术大家。今年正是张光宇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世界艺术》杂志试图以历史的脉络寻觅他辉煌的艺术历程。

张光宇江苏无锡人1900年出生,早年辍学跟随上海滩名画家张聿光学画“新舞台”的舞台布景。继而进英美烟草公司画香烟小画片和风靡上海滩的月份牌画。其二弟曹涵美民国17年至上海,帮助张光宇、张正宇经营东方美术印刷公司。民国19年,张光宇由其弟张正宇介绍进邵洵美开办的新月书店任经理,负责发行新文艺刊物。民国21年,他们兄弟3 人与邵洵美合开上海时代图书公司,曹涵美担任会计兼编辑,出版《时代画报》、《时代漫画》、《时代电影》等刊物。在此期间, 曹涵美曾作《金瓶梅词话》插图300 幅,画艺精美,历多年而成。最多时为4 家报馆提供连环画稿件,题材多为长篇小说故事,如《水浒》、《西厢记》、 《红楼梦》、《儒林外史》、《长恨歌》、《聊斋》、《家》、《霸王别姬》等。张正宇不仅为这些画刊提供作品、设计封面, 而且从事印刷、出版和发行等工作。 解放后,张正宇与其兄合作创作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受到国内外的赞誉。他在国画、书法、 金石等方面也很有研究。晚年多作水墨小品,为人所珍藏。 特别爱画猫, 将神态各异的猫纳入基本图形,或方或圆,无不生动活泼,故有“猫翁” 之誉。所作篆隶别具一格,其形式美也得力于绘画和工艺美术。三兄弟中张光宇的成就最大,从早期的《民间情歌》到《西游漫记》再到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造型,他都是一个时代的艺术闪光点。

张光宇出生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的上海滩,当时在沪上最为吃香的是月份牌挂历,从杭州来上海谋生的无名画家郑曼陀也由此成为专职的月份牌画师,中国早期的漫画家、电影制片人但杜宇均尝试此道谋生。月份牌描绘新颖,它既有国画工笔重彩的细腻,又有西洋油画的立体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英美烟公司等较大的外国洋行都设有广告部,并用高薪聘请专人从事月份牌创作。1921年,张光宇入 一个烟草公司当绘图员,绘制广告、香烟画片、月份牌,达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为一个装饰画家所必须的严格的绘画、图案基本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光宇 二十岁之前,来到上海又拜过张聿光为师,学画布景,得有机会接触京剧艺术。京剧是集中了中国韵文、舞蹈、装饰美术等等的综合艺术,给予后来张光宇的装饰风格以深刻影响。他早期作品的贡献主要在书籍画刊的漫画插图上。1934年,墨西哥著名壁画家蒂阿戈·里维拉的弟子、年轻的珂弗罗皮斯夫妇到上海来旅行。他对我国线刻艺术感到浓厚兴趣,也对张光宇的艺术道路感到浓厚兴趣。他带来他的作品同张光宇观摩、交流。由于珂弗罗皮斯的启发,张光宇的画风更加趋向简练隽永和具有浓厚的装饰性。与此同时,张光宇发现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我国民间艺术如门神、纸马、窗花、泥人等那些朴拙的造型、大胆的色调和的图案风格都很有味道,深深吸引了张光宇,那时他就开始搜集大量民间艺术作品了。并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有所体现。“在芒嘉园他的书斋中,我们只能看到还陈列在花梨小橱中的,他生前心爱的民间玩偶——面人、竹龙、泥鸡和小木偶。”(黄苗子语)因为有这样多方位的素养不断丰富完善张光宇艺术世界,使得他创作如鱼得水,创作出对他影响深远的思想深刻《民间情歌》作品,《民间情歌》的出版,风靡一时,奠定了他在艺术界的牢固地位。在当时时尚之都的上海滩艺术界辉煌无比。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加入到美术队伍这个行当中来。

多年来,研究者认为张光宇最大贡献是他对的线条把握,特别在《大闹天宫》中人物造型上的纯熟运用。中国绘画的基本功是线描,从传统绣像的繁琐到陈老莲的装饰线条革新。他的《民间情歌》插画作为他早期的杰出之作,纯净柔韧的线条,流畅顺滑,表现江南村镇生活的特殊气氛。 到了晚年的《大闹天宫》则用线更加老练醇厚,尤其漫画式的夸张变形运用的恰倒好处。美猴王的造型、七仙女的唯美美造型成为永远的经典一直到今天,飘逸的线条,优美的韵律,巨灵神、二狼神、玉皇大 帝、土地神、太上老君等莫不活灵活现。

概括起来,张光宇的艺术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

1、收放之法,许多中国画家在这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写意画家体会尤深。有些画家终生苦于能收不能放,或能放不能收;或失败于宜放不放,宜收不收。艺术贵在能放能收,收放得宜。如长江入海,源出于昆仑,经高山峻岭,迂回曲折是其收;既出三峡,一泻千里是其放。 尝闻,京剧身段,极讲尺寸,一举手一抬足,要作到十分准确。所谓准确,是艺术形象的准确,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变为程式化的动作;不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 已经有了极大的夸张。但使观众并不以为是夸张,而是非如此不能给人以艺术上的满足。这是京剧艺术收放的统一。

2、在构图上,张光宇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上的以大观小之法。西方的透视法在艺术上是科学的又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面可以帮助画家对解决三度空间上有深刻 的理解;其不科学之处就是把艺术家降低为光学机器只表现眼所见到的,不能表达其心所看到的外在影像。张光宇的装饰绘画充分运用了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之法,将此法运用到画面空间的处理上来。他吸收了中国壁画、版画,以及波斯与印度画中的内景、外景不同空间并列的法则。他还运用了许多近代舞台艺术、电影艺术上的方法,他时常把远景与近景、天空与地面、虚景与实景等等柔和起来,都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早起中国电影中 “蒙太奇”镜头运用者。

3、在造型方法上,他从中国书法、铜器以及近代工艺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书法的结构用笔也是有方有圆或方中寓圆圆中寓方的;其它装饰艺术造型亦同此理。方圆各有其长处,如纯方则诉诸人之感觉是有骨无肉,冷硬偏于理性;如纯圆则有肉无骨,混沌无精神。张光宇造型之方法无论一石一木、人物、屋宇、舟车等等皆方中见圆,圆 中寓方;既有丰富之感情又显得挺拔有力,这也是他程式化所遵循的主要方法之一。

4、奇中寓正,在中国绘画技法中向来主张“奇中寓正”“正中寓奇”,以达到艺术上变化统一。有正无奇则呆滞刻板,如馆客体印版字所要求的会绞杀了艺术创作的生机;若有奇无正,那是企图以奇 取胜的江湖术士手法已去艺术甚远。真的艺术要求应该是奇正统一,有时从外形上看颇正,而奇寓其中,有时形式很奇而正寓其中。有人言张光宇艺术太奇,只是从表面上看到其构图大胆或形象夸张,而未曾窥及其内在结构之严正,形象刻划之认真;或有人言光宇艺术过于正,也只是对他的程式化的形象仅有表面之认识,未到在貌似板拙的形象之中却包含有丰富的感情。

张光宇是中国讽刺漫画的带头人,他的讽刺漫画影响了包括丁聪、黄苗子、华君武、廖冰兄等一代又一代的漫画家。陈丹青说张光宇是“真正的元老”,“贬低讲是实用美术,高点讲就是波普”,是真正的民间文脉。陈丹青说:“早就知道张 光宇好,没想到这么好。且不说漫画、装饰画,张光宇的水彩风景写生、肖像写生一点都不在徐悲鸿、刘海粟之下,跟西方大师是一个水准。1928年,张光宇在上海与友人集资创办中国美术刊行社,主编《上海漫画》周刊,登上了民国纷纭竞秀的出版舞台,1933年,与邵洵美等人合作,中国美术刊行社更名为时代图书有限公司。1935年张光宇和弟弟张正宇与时代出版公司脱离,创立了独立出版社。从1928年到1937年底上海沦陷,张光宇主编或参与编辑出版的刊物有《时代画报》、《十日杂志》、《独立漫画》、《漫画界》、《新诗库》、《万象》、《泼克》、《抗日画报》等,并大胆出版了《光宇讽刺集》,以艺术家的身份直指达官显贵和社会问题,这些震撼人心的警示之作前所未有。他不屑于帝王将相的附庸风雨雅之态,风花雪月的描摹,以及市井文人的无病呻吟。“独 立”,这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最为宝贵的追求成了张光宇创业的宣言,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确可以作为他一生治学的集中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各大电影院重放著名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轰动,年轻人惊呼“这才叫艺术”,以为这电影的美术设计张光宇“是个新人”。漫画家丁聪在回忆文章里写了这件事,说自己当时“又气又喜”。张光宇1945年就画过了一套彩色连环漫画,名叫《西游漫记》。画里是《西游记》原班人马去西天取“真经”,而玉皇大帝的天宫里充满贪污贿赂,唐三藏一路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玉皇大帝的皇亲国戚。妖孽为非作歹被孙猴子擒了,还总有宫里神仙来说情。其实,早在1960年他为《大闹天宫》做人物设计和场景设计,许多元素直接取自《西游漫记》。受他影响、提携的同僚后辈比他有名气得多。20年前,当《装饰》杂志曾出版特刊纪念创刊人张光宇,当时的文艺界名宿:夏衍、吴祖光、叶浅予、黄苗子、廖冰兄、丁聪、张仃、华君武、黄永玉等人纷纷撰文,对这位早逝的漫画家、装饰艺术家、设计家不吝赞美,称他是“真正的大师”、“亚洲的骄傲”、“一面 旗帜”。然而回音寥寥,张光宇依然寂寞。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今天我们重新看待张光宇先生的艺术历程想必是一个重新的开始。

客观地说,张光宇无疑是中国杰出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众多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通向新时代现代艺术的大门。我们知道,现代主义是中国新旧艺术的分水岭,产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延缓了世界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但是,正是在这昏暗、泥泞的道路上,林风眠、吴大羽、张光宇、庞熏琴等一大批艺术先驱踏着坚实的脚步,抵御着世俗的偏见和无数的风波。首次开启了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先河。这一艺术风潮直到上世纪中国的80年代才有了重新的接力。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满清民国的更替,五四运动的风雷,激荡了年轻有为的张光宇。艺术的天分结合美善的心灵,张光宇从民间情 歌、时事漫画、商业美术开始,摒弃了传统文人画家的风气,开始了脱离笔墨桎梏的新艺术的探索。张光宇艺术的时代性是建立在与旧时代的决裂上的,一扫千古而 奠基未来,超越了一时一地之时空。

张光宇的现代主义艺术是建立在独立、真情、个性、创造之上的,这是解读张光宇艺术的重要密码。

作者:光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械加工精度的加工工艺论文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