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

2022-09-1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已经引了起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关注。2004年颁发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切实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做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 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同探究, 从而为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真正起到指导、帮助、协调的作用。为适应这一要求, 广大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力求将教学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性格学生的需要。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新课程的核心就是学生以个性的体现, 带着自己的思考、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 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复杂的动态性总体, 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知的过程。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又是客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是教学主体。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引导作用。教学的意义是引导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寻找机会, 这就要求教师创造自由欢快又富有激情的竞争氛围, 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以帮助学生消除疑问, 培养能力拥有智慧, 提高觉悟。

2 改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结构。它的特点是:教师是知识的主动传授者, 是整个教学活动监控者;学生是知识被动接受者;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 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 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学习方式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 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 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3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现在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有利益完善人格, 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教学环境。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自信心, 有效地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使教学方法为学生服务,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应该给予他们充分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时间, 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说说你的感觉”, “发表你的意见”, “做出你的评价”。一位教育家曾经说到:在每一位年轻的心灵里, 都存放着求知好学, 渴望知识的火药, 教师一旦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把, 学生就会还给教师灿烂的火花。只要教师去营造一种充满真诚和关爱的氛围, 一种敢于质疑的学习环境, 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 进步发展的快乐,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4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第一, 兴趣激发的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长期的教学时实践证明, 没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没有学习的知自觉性, 就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 好奇心强, 对任何事情都想探个明白的心理特点精心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创设情景冲突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情绪促进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导入学习, 作为教师, 一定要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与时俱进, 转变教学观念, 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学生个性, 并努力探索和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巩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 实行开放式教学, 强化学生主体参与行为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很多缺陷主要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 而又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 忽视学生个体体验。为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充满活力的课堂辩论, 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 如在讲正确认识网络一课时, 我让学生进行了“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的课堂辩论, 不仅让学生认识应该正确, 适度上网, 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 自觉抵制网上不良文化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还有利于教师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泼。除此之外, 教师应努力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通过选择合理, 高效的教学形式, 强化学生主体参与行为。实现开放式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学中设计和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开放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综合能力, 这种方式极易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观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教学的手段, 也是教学的目的。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创设出情境, 提供相关条件, 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判断, 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施角色扮演。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创设出表演情景, 学生在不同的具体表演情景中理解知识, 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总之,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对学生能动性、独立、自主性与积极创造性的培养,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形成态度、品德, 发展智力、体力, 提高审美能力及心理素质, 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是一个事关民族强盛、国家兴旺的大事,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政治教师一定要视之为已任,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观的理论的论述, 联系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实际, 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实施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创新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探索与研究下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