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通过对高校音乐学专业招生情况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钢琴课教学。关键词:素质态度培养人才目前,凡担任过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感觉:就是课难上.学生不好教。

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篇1:

论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摘 要]

在全球化时代中,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正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正不断地提升对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对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发展民族音乐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责任,不断吸取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精髓也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篇文章闡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当中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同时为民族音乐更好的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和艺术风格成为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了能够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应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将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播给当代青年,提升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度,同时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在文化多元性不断加强的时代,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融合,有助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能够加强与民族音乐间的融会贯通、协同进步,所以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具有时代价值。首先,由于新时代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受到各国文化影响,一些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欧美音乐同化的现实挑战,这是摆在我国当前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实现传承的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高校音乐专业是培养民族音乐的重点区域,应以此入手,加强推广传播,普及我国传承文化的教育[1]。另外,由于音乐本身能够给人以欢愉、陶冶情操的效果,民族音乐是不同时期的人民对于生活、情感、精神文化的一种描写、讲述方式,因此,它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高校音乐适时开展民族音乐授课,还能够对本校的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深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正是实现了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一)有关民族音乐课程设置较少

从世界音乐的演变情况来看,我国的音乐受到了欧美音乐的冲击和挑战,对于这种挑战,我们必须直接面对。从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一些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安排,较多是将欧美音乐设置为主要课程,这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民族音乐在我国的传承现实需要。在高校的音乐课程当中,关于声乐课、钢琴课、试听练耳等,这些课程以西方音乐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安排的少之又少,使我们的高校专业学生,学到有关民族音乐相关内容的机会很少,这不仅没有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教材深度不够

音乐教材是开展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材中有关民族音乐的教材较少,内容过于陈旧,且普遍存在着内容更新慢、出版周期长的特点,这根本无法满足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教育不是一项单一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工作,而是需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另外,现在的民族音乐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容易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授课时,片面地把一些有关民族音乐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不仅让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而且不易引起与学生之间的共鸣[2]。音乐教材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在编写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当中,如果编写音乐教材的相关人员没有对民风民俗、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实现音乐教材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是一个具有难度性的工作。

(三)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欧美音乐文化中心论”的潮流显现,一些学校更加将主要精力放在西方欧美音乐上来,往往将本民族音乐忽视,特别是对于师资力量配备、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使一些民众,特别是高校学生对于西方音乐过于热爱,而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发展却比较缓慢。

三、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高校民族音乐教师团队与课程

现阶段,音乐教师缺乏对民族音乐的深刻了解,需要建立一支更加专业的民族音乐团队,逐渐加强民族音乐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使民族音乐能够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里。民族音乐应以较强的民族情感为基础开展,教学时应注重提高本人的艺术修养,以及自身的道德品行,以此来增进民族感情,不断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思想感情,使民族音乐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随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教师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了解其中的情感内容,还要创建相应的音乐氛围,可以在教室中摆放传统乐器进行教学,让学生建立情感归属,逐渐意识到与西方音乐的差异,让学生更加适应现代教学方式和理念,促进高校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3]。

(二)更新高校民族音乐相关教材

民族音乐教材是开展民族音乐课程的关键所在,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各大高校有必要更新音乐的相关教材。首先,音乐教材应当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两个方面,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其次,音乐教材应当结合当地的音乐特色和内涵,同时结合国外音乐的优点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使音乐教材的内容符合现代化趋势。最后,音乐教材应当做到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在民族音乐教材方面的建设,建立了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的音乐框架。通过对相关教材的进一步整合来提高音乐教学水平[4]。音乐教材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应当保持积极、正能量的原则,这样学生更愿意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逐步将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另外,就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教材内容来看,更新音乐教材应当在教材的编写阶段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编写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地方文化是发扬民族音乐的主要力量,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例如,可以利用特殊的时间节点进行全国性的民族音乐活动,让学生体验沉浸式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不同音乐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内涵,体验不同地方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由此可知,更新民族音乐的相关教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特殊魅力,成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一分子,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对音乐的感悟了解民族音乐的内容,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被更多的人认识[5]。

(三)提高师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为了提高师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各大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进行采风学习,通过周围环境的因素,使师生能够更好地清楚我國民族音乐的本质特征,加强师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教师应加强与本地民间艺人的交流与借鉴,掌握各地特色和风土人情,逐步提高自身的水平,有利于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民族音乐创作当中。最后,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领略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我国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地域有着各自的代表性音乐,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民族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水平[6]。

(四)积极组织课外民族音乐实践活动

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变得更加具体,许多人在乐器选择时都会尝试民族乐器,一些家长也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民族音乐。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民族[KG(0.1mm]音乐的学生的总成绩依然保持前列,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高校应当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前景[7]。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当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互联网教学方法下可以将互联网信息与课程内容融合,学生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了解到除了基础课程以外的其他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在知识层面的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与累积,体会到音乐传承的乐趣,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贡献力量[8]。

(五)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一种文化传承的概念

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民族音乐保护措施,加大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保护力度,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另外,高校应当不断优化民族音乐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明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与国外音乐文化间的关系,在正确看待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见证者与传承人[9]。

(六)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中外音乐不断交融的背景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为了保证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应当逐步拓宽发展空间,将西方音乐内容和中华民族音乐进行融合,采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形式,使音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经久不衰。在保留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充分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优点,逐步完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高高校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效果,展现中国音乐的力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在思想上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逐步发掘国外音乐作品的优秀之处,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10]。在这种教育原则之下,虽然要重视西方音乐文化的整体构架和内容特点,但是也要在保留其优点的基础上,将不好的文化内涵剔除。只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音乐文化才能保证对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见解,保证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我国的音乐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有着自身的特色内容,因此才能得到各地音乐专家的高度关注,只有在了解西方音乐文化内容的同时学习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11]。

结 语 

据上文所述,为了提高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在教师团队、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作者:冯 丹

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篇2:

浅谈高校音乐学专业的钢琴教学

摘 要:通过对高校音乐学专业招生情况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钢琴课教学。

关键词:素质 态度 培养 人才

目前,凡担任过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感觉:就是课难上.学生不好教。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由于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招生标准较音乐表演专业对专业的要求低,不少专业底子薄的学生以往在小学也曾学习过一些弹奏知识,但由于进入高年级,功课繁忙,家长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学习,而放弃了艺术的练习。但由于这些孩子文化基础不扎实,进入高中后感到力不从心,看高考无望,就都来报考音乐学,从而降低了生源质量。

(二)名额限制而造成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由于艺术高校招生的特殊性,造成学生成绩标准难以划定,为招生带来难以挑选的空间。往往为了组合一个班,考生良莠不分、参差不齐,而这为教学增添了困难。

(三)学校招生费用逐年增加,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望而止步。 过去考入高校音乐学专业后,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而现在国家负担部分已取消,学生每年读书要支付几千元,这对于那些家庭负担重、没有钱供孩子读书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望而止步。这就让部分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难以入校深造。

二、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给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高校音乐学专业的生源问题及家长思想的问题,造成了在校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态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种:1)求知型。这类学生在整体学生人数来讲比例占的较多。他们很理解家长让他们进入高校音乐学专业学习的苦心,也理解家长花大笔资金让他们学习的爱心,因而这些学生到学校后都想学好专业技能,以报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之情,同时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无所谓型。这类学生往往家庭条件较好,自己学习不刻苦、不用功,认为父母有钱,在学校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思想活跃,容易和社会上的坏风气相呼应,甚至时不时地出入网吧。这种学生在学校的影响很坏,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会带坏其他的学生,而影响正常的教学。3)混日子型。这种学生对学习无大志,得过且过,眼睛看着有钱的学生,甘愿作他们的尾巴,甚至还讲什么哥们义气,在他们心中认为学习没什么用,因而在学习上他们从不上心,甚至还会找种种理由顶撞老师。这种学生虽然为数较少,但他们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以上几种类型的学生,虽谈不上是学生的全部,但反映了在校学生在学习上的几种态度。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这就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从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学生不论在哪所高校学习,其目标应是一个,那就是通过学习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作为当代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是善于思考、思想活跃的一代。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独立的学习态度、自理的生活习惯、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多姿多彩的活动。因此,我们应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教育,这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更是每位任课教师的任务,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每一处,感受到“我该怎么做是对的”,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令种种问题防患于未然。因而,在钢琴教学的初期,就要让学生确立学习的方向,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从而在学习中严格地要求自己。

其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钢琴的教学是一门综合教学。它不仅要求学生会弹出一首作品,而且要求他们能弹好这首作品。这里面不仅体现出音符高低排列形成的音响,更要求学生体现出作品的内涵、音乐的意境和艺术的形象。因此在学习中,要教会学生“从点滴入手。积攒成河”的学习态度。要学生明白在艺术中“好” 没有绝对的标准,好了可以更好,永无止境。

第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当代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适应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缺乏磨炼,因而在学习中,往往会遇难而退、不知进取。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演奏技能,还要让他们制订合理的练琴计划,用计划来分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看看是属于技术的难点,还是演奏方法的重点,有一个主要矛盾就解决一个,从而使难题在练习过程中迎刃而解。这样学生也会逐步培养起学习的坚强毅力,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意义,使学生学习有兴趣。

以上是针对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生源质量差、学生入学后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如何进行教学提出的一点自己的看法。而钢琴教学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精心培养,更需要多位老师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以提高,更能在人格上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季华铮.钢琴教学的第一步——提高视谱能力[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李茜.钢琴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9).

[3]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赵一男

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篇3:

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

【摘要】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逐步朝着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音乐人才的重要阵地,为确保高校音乐专业人才能够积极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工作,需要不断地将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促使高校音乐教育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文化传承

前言

高校开设音乐课程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积极迎合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当代高校在开设音乐课程时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较大,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并未得到良好的传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步对我国传统文化重视起来,陆续将我国所特有的民族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促使音乐教育逐步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全面深化民族化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理念对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教师所具备的教育理念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通过运用西方音乐教育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音乐教育活动,将音乐理论知识转化成音乐实践技能,着重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技巧练习和演奏技巧练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进程,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是千百年来我国音乐艺术匠人的智慧结晶,以前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实现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师承”作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主要教学形式,教师依靠“师承”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使学生能够对民族音乐艺术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并对民族音乐艺术所具备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的中心逐步从西方音乐教育朝着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不断加深对民族化教育理念的认识,全面整合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民族文化精神,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艺术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所具备的价值与功能,进而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良好地融入到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以民族化形式凸显校本特色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仅具有人才培养功能,还担负着文化传承责任。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对本土文化给予高度重视,将本土文化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落实本土文化的传承工作。音乐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内容,是培养音乐人才、发展音乐人才的重要媒介。高校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通过将本地区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构建民族化音乐体系,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使高校音乐教育具备本土化特征,凸显校本特色。

民族化音乐通常以戏剧或者是戏曲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唱调与旋律作为主要的音乐元素,借助乐器、唱腔等元素展现民族音乐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众多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拥有音乐表现形式,进而形成多元化民族音乐特征。高校在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元素,将区域民族化音乐为载体,创建校本化音乐课程,凸显高校音乐教学特色,彰显地区民族文化风貌。为此,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本土音乐教育对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借助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积极主动地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做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

三、高校音乐教育实现民族音乐的规模化发展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高校音乐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就需要不断扩大民族音乐规模,实现民族音乐的规模化发展。为此,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工作时应从教学内容入手,充分利用我国多民族文化特征,借助传统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加深学生对本地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首先,高校将民族素材引入音乐教育,并对音乐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形成民族唱法、民族技艺等多种内容,促使民族音乐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其次,高校需要积极做好民乐团的组建工作,不断提升民族乐器的使用力度,逐步加深对民族乐器教学的重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计划,使民族乐器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考虑到西方音乐艺术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我们可借助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音乐,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积极打破中西方合璧的钢琴文化,使西方乐器演奏活动能够建立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上。

四、高校音乐教育推广中国戏曲文化

在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对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视,将中国戏曲文化灵活的运用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实现对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拓展。我国戏曲文化起源于原始歌舞,历经千百年来的发展形成多种戏剧表演形式,融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元素为一体,在音乐教育中广泛适用。高校音乐教育朝着民族化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推动音乐教育朝着民族化方向倾斜。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戏曲艺术,例如北京的京剧、河南的豫剧、河北的评剧、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各地高校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地方戏曲艺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地方戏曲文化进行欣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开展戏剧文化的传承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017年,我国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财政部针对戏曲艺术走入高校课堂联合发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戏曲音乐融入高校教育的要求与标准、措施与办法,将音乐专业特色为依据,利用本地区戏曲文化资源,在音乐教学课堂对学生普及戏曲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戏曲音乐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所特有的戏曲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理解,避免学生沦陷到西方意识形态中,不断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创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高校不断完善音乐民族教学体制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保证音乐教学工作能够不断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高校需要立足于本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本地区民族音乐特征,将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工作融合到一起,创建并完善民族音乐教学体制,合理安排民族音乐的教学课程,有组织、有秩序地安排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技能的训练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民族音乐表演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精华,全面整合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彰显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风貌。为此,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给予高度重视,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特征,引入区域音乐技艺精华,整合地区文化资源,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六、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学的民族化离不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支持,教师需要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深化民族化教育理念,创建并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充分利用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中国戏曲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全面推广,彰显音乐教育的校本特征,同时促使音乐教育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参考文献

[1]白桦.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黄河之声,2019(17):60-61.

[2]吕瑾.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戏剧之家,2019(20):179.

[3]苗青青.新时代,新方向——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黄河之声,2018(23):95.

作者:李笑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法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影响社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