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

2022-04-1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国内研究学界和传播媒介普遍持有的“问题范式”下的留守儿童评价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的发展势态下,文章梳理现存的研究观念和认知习惯,并建议以更加理性、合理的观念与模式引导他们健康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留守儿童群体顺利完成社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 篇1: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摘 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面临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文章主要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讨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和优化策略,关注研究对象的优势,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优势视角;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一、 前言

优势视角是指关注人们及其自身置于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将其作为社会实践重点,发挥资源优势,解决处于困难中的服务对象的相关问题。从这一理论层面入手,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更多注重挖掘儿童潜能,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由此提高教育有效性。

二、 优势视角下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在分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难题上,可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留守儿童抗逆力培养存在不足。通常将抗逆力定义为:一种即使身处困境也不退缩,不会表现出不良品质的适应能力。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抗逆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家长很少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在远离家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异常行为。家长教育态度不端正是造成孩子心理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第二,农村教育资源不集中,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及社会福利水平较低,难以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对于农村来讲,缺少资源开发能力,并且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农村建设,在农村文化和经济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家庭教育质量。

三、 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普遍长期关注的重点和痛点,其中包括学校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教育三个方面。随着社会工作介入的逐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已经稍微得到改善,但家庭教育问题仍旧突出,因此,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被提上日程。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

正常初中的孩子其对世界的认知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因此处于三观养成时期,其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然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受家庭观念的影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对于世界的认识已经有一套自己独立的看法,但仍旧保留着旺盛的经历和浓厚的好奇心,因此在玩性上更大,更不服从管教。同样的,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监护人的有效监督,甚至家长中存在由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指导存在愧疚心理,就时常使用金钱去补偿孩子,为其提供相对充足的物质,然而物质上过于满足往往会加剧精神的荒芜,使得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难以形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再加上长期缺乏父母教育指导的情感缺失,容易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出现新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逐步拉大,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没能接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对金钱价值观的错误认知,使其宁愿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也不肯完成学业教育,提高自身本领。导致其自身素质始终得不到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因此,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培养与锻炼上。同时,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必要性还存在于社会国家层面的战略方向,为全面扶贫彻底打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的现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可行性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补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监护人的引导和教育造成的情感缺失问题,通过社会工作者、政府工作者的介入能够有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等三方面全面进行整改和疏导,以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其受教育的问题。

四、 优势视角下提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学教育的策略

为了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依靠家庭、政府、学校的共同努力,逐步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家庭层面,落实教育职能

从家庭层面来说,应从提高父母教育素养角度出发来增强其教育职能,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当前的社会环境来说,农村家长和监护人普遍素质水平低下,对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掌握不到位,由此对教育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尽快转变教育方式,一方面,增强家长和子女间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注重感情交流,关注孩子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进步,对孩子成长进行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应加大家长和学校间的沟通,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当家长遇到教育难题时,可及时和教师交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确保留守儿童的良好发展。“互联网+”背景下,为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学校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能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这就保证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能从当前阶段孩子的成长问题实施家庭教育。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和监护人的引导,孩子的身心成长都将面临一定的问题,在此,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方主动下手,其直接监护人和家长都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思维水平和正确的认知能力。可以考虑从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入手,来解决父子两代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通过教育家长,培养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引导能力,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素质,来带动留守儿童的素质成长,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感缺失问题。

在对广西桂林市两个乡镇初中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上网频繁人数占总人数的31.5%,其中留守儿童占比81.44%,留守儿童主要使用手机设备,上网时间多为晚上。在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中,关注点较高的包括游戏类、服装类、娱乐类、历史文化知识类,其中留守儿童占比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从这一調查结果可知,移动手机在农村已实现普遍运用,借助互联网媒介作用,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儿童身心状况,是增强家庭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同时,这从另一方面就提供了有效的家长与留守儿童间的交流平台,通过促进留守儿童与家长见的双向交流沟通以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可以有效补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感缺失,唯有补全儿童的心理问题,让留守儿童明白自身仍在被父母关注,且父母对自己报以重望,从观念上潜移默化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其补完情感缺失,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二)政府层面,提出关爱机制

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力度较大,并随着社会进步提出一系列支持性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关于单亲、孤儿的教育问题,针对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对要少,因此为了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留守儿童群体超过6000万,还应不断健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利用法律法规约束作用,促使家长承担起教育责任,保障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同时需要加大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设施,丰富家长和学校的交流渠道,以便针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进行科学指导。通过政府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切实落实留守儿童教育困难的问题,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并通过行政手段、社会舆论手段来切实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要求政府或社会工作者构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联系,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以解决其心理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具有“预防功能”“恢复功能”“发展功能”,即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前,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亲身调查与核实,以合适的人文关怀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以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面对已经出现明显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自身专业技能,以合理的沟通引导对留守儿童进行观念上的教育,从而恢复其已经受损的心理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社会工作介入可以允许社会工作者在自身层面动用资源、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需求,以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切实存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进行人文关怀。

(三)学校层面,增强教育管理

学校可针对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一方面,学校可实施帮教措施,引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帮助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即是充分利用留守儿童周边资源,在各方努力下找出家庭教育问题原因,进而采取优化策略。另一方面,应从留守儿童性格特征入手,鼓励儿童参加学校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明确自身优势。另外,为了实现学校资源合理配置,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家长、学生、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确保学校教育活动是服务于留守儿童发展的。学校教育应该始终坚持是对人的教育,尤其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待留守儿童,甚至更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合适的人文关怀,并定期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测试与评估,以防儿童的心理存在问题,并引发问题。通过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能够和留守儿童直接接触的对象,应该主动肩负起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职责,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转变其自卑的心理状态,塑造其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人格。

五、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集中讨论了農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展开分析,论述了解决其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集中围绕政府和社会工作者、学校、家长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重点,针对留守儿童生活、教育、人格心理相关的研究较多,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还应注重家庭教育的改进和完善。文章从优势视角入手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和自身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毛勇庆.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7(17):187-188.

[2]宁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周翠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灵田初级中学。

作者:周翠芳

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 篇2:

理性看待留守儿童问题 避免使其“污名化”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国内研究学界和传播媒介普遍持有的“问题范式”下的留守儿童评价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的发展势态下,文章梳理现存的研究观念和认知习惯,并建议以更加理性、合理的观念与模式引导他们健康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留守儿童群体顺利完成社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留守儿童    问题范式    污名化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转型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随着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长大成人,他们的留守经历将在成年后产生哪些影响,其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逐渐凸显。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的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结果,以及2008年同一个机构发布的5800万统计数据,大约有200万的增幅比度。除此之外,依据当前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社会迁移势态,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将会在较长时间持续下去,他们将更多地走入社会并被广泛了解。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扎实推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中,关注农民工子女中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这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该群体在成年后的研究与评价将进一步帮助人们挖掘该群体的特点,预测发展趋势,并检验过往的研究结论,以推动留守儿童顺利完成社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留守儿童”群体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相比,五年间增加约242万。这与人口学家段成荣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数据相似,都是依照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计算,具有广泛的使用性和权威性。依此增幅,我们可以预估与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将会在很长时间持续存在并演化。与此同时,尽管社会对该群体保持了一定的关注,但从现状来看,在教育者的眼中,“我们仍然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针”。①况且,目前诸多研究多聚焦在问题范式下的“留守儿童”研究,大有将“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趋势。但是在如此研究范式下的研究结果能否成为确凿的规律,又可否可以形成一套匹配群体发展特点的教育方针、管理措施等,都是有待研究者对成年后的他们进行进一步检验的。特别是当该群体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时,上述标签化的认知经验不足以帮助该群体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个体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就目前与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而言,多集中在对童年及青春期的论述,缺少对成年后纵向、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我们也尚未形成大规模社会迁移下的家庭结构和个体成长的研究经验,显然在理解和教育该群体方面存有较大空白。由此可见,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引导应当得到更加宽泛与长远的研究,这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稳定,而且其研究与管理经验对拓展和丰富相关的研究内容有着重要作用,以此可以描绘出一条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群体成长路径。

促进留守儿童群体在成年后的发展与成长应当是未来几年的重任所在,这意味着对其的充分认知不可缺少,因此,借鉴大众传播媒介与专业研究领域对该群体的解读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以一种理性与审慎的视角,掌握他们的群体特征与成长规律。而这恰是我们解决和应对已然成年留守儿童群体的最大前提和必要条件。

就国内学界对留守儿童的现有定义而言,留守儿童多被解读为父母双方外出或者一方外出而把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和看管的未成年子女。之所以在此言之“现有定义”,旨在说明有关留守儿童的操作性定义尚语焉不详,例如佘凌和罗国芬认为“留守儿童”实际是历史发展中长存的现象,在当前缺乏操作性定义的情况下,对留守儿童的评价会出现片面性,其规模的信度和效度是个“伪问题”;同时,群体在“留守模式、年龄段和父母外出时间”等关键之处的界定存有分歧,这势必会影响对留守儿童的评估体系。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多呈现如下特点:首先,“留守儿童”多在“问题范式”下研究,“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被夸大的趋势”。②并且,他们多伴有心理疾病、学习和行为等方面的负性评价。不少研究倾向于“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把一些表现或者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简单归因为留守状态。留守现象对儿童有极大负面影响的远远大于正面影响”③;其次,研究者多将留守群体视为不可分化群体,忽视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事实上,该群体是一个可分化群体,其内部仍然有表现优秀的个体,但研究者往往忽视群体内部差异化的表现,对群体中表现优秀的个体缺乏关注与比较性研究;最后,将留守儿童呈现出的问题简单归因于留守经历,忽视个体发展阶段的动态表现和适应能力,及其它可能存有的因素。换言之,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皆因留守经历而起,至于其它可能促成问题产生的因素则缺少深入论证。这些研究特点多基于一种刻板化的研究范式和习惯,并与我们对留守儿童群体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

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对留守儿童群体的舆论报道进一步地影响了大众对该群体的认知。例如,媒介报道中多将“留守儿童”定位为弱势群体。当然,网络媒体亦有相似结论。

传播媒介所构建的“社会现实”势必深刻影响人们的观念,正如张国良所言“媒介现实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来源,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判断及采取的行动,大都以他们看到、听到的媒介现实为依据”④。媒介给留守儿童所构建出的印象很可能影响社会对该群体的认知,并影响相关方针政策的实施。大众传播媒介多把留守问题与经济和生源联系。同时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行为的表现多停留在负面的报道,因此人们对呈现出来的留守儿童的印象主要是:留守儿童就等于问题儿童。换言之,传播媒介给大众构建出的社会印象与学界的有相同之处,他们简单化地处理该群体,并以留守状态作为问题的出发点与评价标准,这只能使该群体承担更多负面且狭隘的评价,缺少长效的改善。

事实上,人们理解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社会问题大多是来自于那些未经证实的主观经验,容易从个体生活经验的角度上升至群体高度,但是若要真正地把握群体特征,履行高校、政府和媒体等职责,则需要将个人生活经验的判断结果上升为科学化、客观化、充分的论证,主动审慎个体认知习惯中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避免直观化、先入为主的经验,以规避由“刻板印象”带来的潜在不合理影响(伤害),并减少未经论证的政策与制度出现。

理性看待留守经历

避免对该群体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效应。诚如前文提及的大众舆论和研究学界,二者明显存有对留守儿童评价呈现负面特征的倾向。为此,人们应保持一种警醒的态度,这终会令我们尊重群体的实际需求,避免“刻板印象”和“污名化”的负面效应,否则只能造成群体间差异的过分强化,使那些有留守经历的个体进一步孤立与特殊化,加深群体的隔离,阻碍该群体向上的社会流动性,使其长期处在弱势状态中。

避免同质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掘留守群体的积极因素。尽管有诸多研究对留守儿童持消极观望态度,但近80万留守儿童进入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维度,即这些有留守经历的学生能够在较之“不利”的成长环境中良好发展,例如考入大学,甚至有着超出其它成长环境的同龄人的能力,那么他们势必具备诸多积极、合理的因素以补偿、削弱或者制衡了因留守所带来的消极面。诚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处境不利一定导致发展不利,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危)—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⑤尽管这种研究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矫正,但今日的研究界和大众舆论中人们仍然在重复着相同的主题。这导致人们主动忽略群体内部的差异化,以此减少群体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当面对有留守经历的学生时,尽管他们已然成年并健康成长,但那些先入为主的倾向,都主观臆断该群体因年少时缺少充分的父母抚育而势必带来某些不良结果,一次次地把成年后的群体拉回过往经历中。

留守儿童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建议

困境与限度。在应对和解决留守群体的相关问题时,中国社会存有一些困境和局限,这多与我们身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较晚,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还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进行,同时,面对社会变迁下的人口迁移、家庭结构变迁等社会现象,我们缺少深入而长时间的研究,难以给该群体的研究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和辅助。尽管诸多研究者指出“留守”群体自过去就已然存在,但难以规避的是,如今的时代环境显然在社会发展进程、文明程度、人口规模等方面远远超过从前,那些过往的经验更是难以匹配眼前的实际需求。因而,人们必须在摸索之中前行,特别是在未来十几年间,对“留守”群体成年后的探索亦要独行。

就微观层面来而言,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留守儿童在成年后,群体自身兼具留守儿童和“90后”这样标签化的社会群体印象,双重的社会印象对于这个社会而言都是崭新的,皆需深化研究。并且,留守儿童的研究结果多为其成年之前表现的表述,“问题范式”的研究极有可能造成研究思路的刻板、数据的不完整,这意味着当前及今后的工作可能进入瓶颈。

以“心理弹性”概念为介入点,挖掘个体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弹性”这一个概念可以被借鉴到留守儿童的干预中,它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个体在不利环境中所呈现的积极因素和表现。换言之,面对着同样的压力和情境,仍然有部分个体发展较好,甚至超过了正常环境下群体的发展水平。留守群体中发展较好的个体,恰是因为心理弹性中的积极因素制衡、削弱了因为不利的养育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相应地培养了美好品质。例如,在许多名牌高校仍不乏曾经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依然表现突出,这起码可以说明在同样不利环境之下,个体所具备的某些因素促成了成就的获得。

就理论层面而言,高校、社会机构、教育部门等具体措施可从改善“危险性因素”和发展“保护性因素”两方面着手。前者主要减少制约了个体发展的因素,尽可能地移除“危险性因素”,例如经济困难等;后者则是指积极寻找可以促进个体良好适应的人格、社会的因素。其中,社交能力、个人生活与计划能力等因素被认为能够预测大学生群体(成年后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

具体到干预措施,“团体心理辅导被证明对于心理弹性水平有显著效果。”⑥ 这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被证明为较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团体辅导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的目的。例如张佳佳以军校大学生为心理弹性干预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讲座两种干预模式都提高了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⑦同时,在西方现成的干预技术中,设计出了生活技能训练方案,它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提高群体成员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对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都有着较好的作用。

转变传统群体帮扶模式,提倡“赋权”式的支持模式。根据卜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支持模式被归纳为“关爱式”、“社会支持式”、“自强模式”、以及“赋权模式”。⑧前三类是现在常被使用的社会支持模式,但因强调自上而下的行动模式,以及缺乏对群体需求的认知,容易剥夺群体自主的权利反而成为形式主义。

特别是当成年后的留守群体渴求进一步成长时,单一地使用“他人给与式”的帮扶模式已不符合当前阶段的群体特点,并难以满足该群体在成年后的需求。因此,成年后他们的社会化的需求程度远远大于童年和青春期,他们有着与其它同龄群体相同的渴望,只是过去的生活与教育环境难以支撑这些需求。但当他们有机会寻求成长时,这些对成长需求与成就感的追寻会再度产生。在此情况下,如果仅凭传统模式应对上述需求,则是对个体发展和进步需求的剥夺与阻碍。

因此,借助赋权这一个理念可以帮助人们对该成年后的留守群体进行进一步帮扶。赋权是指赋予或者充实个人或者群体的权力,挖掘与激发案主潜能的一种过程、介入方式和实践活动。其中涉及到的权力,主要强调的是“人们所拥有的能力。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即权力感。正是这种权力感可以促进人们的自我概念、自尊、尊严感、福祉感及重要感。”⑨以此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要真正促进该群体的健康发展,就是帮助他们获得自尊、成就感和尊严感,实现潜能,促进其发展。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应当有意识地提供给该群体更多的机会与实践供其参与,以最大限度地令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此过程中,利用专业手段和技术,解决过往经历中的认知偏差,促使他们学会认识与了解自我。那些单纯的经济补助仅是解决了部分或者表层原因,真正促使他们立足社会并顺利完成社会化的则是依靠触及内心成长动力的辅助。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讲师;本文系“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科类、自由探索与自主创新项目立项”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7期。

②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③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7期。

④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大众传媒‘议题设置功能’分析”,《新闻记者》,2001年第6期。

⑤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

⑥黄轲等:“我国心理弹性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年第13期。

⑦张佳佳:“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特点及心理弹性促进研究”,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⑧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6期。

⑨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责编/丰家卫(实习)

作者:张楠

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 篇3:

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不畅困境解决方式探究

摘 要: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类型,这种家庭通常存在着严重的沟通不畅问题。家庭治疗作为社工介入该类家庭的理论基础,对缓解沟通不畅问题,促进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家庭治疗理论中技巧与措施繁多,且运用不够个性化,导致运用在此类家庭中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此类家庭的沟通不畅问题,本团队结合实际,创造应用针对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方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引用家庭治疗具体措施,以实现缓解沟通不畅的目标,同时减轻儿童孤独感,预防抑郁情绪产生,减轻成人压力。

关键词: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沟通不畅;家庭沟通模式

一、背景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进城务工劳动人员增加,留守儿童问题在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涌进的社会化进程中愈发突出。在广大留守儿童家庭中,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原本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出现儿童无人监护、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同代监护等多种家庭类型。其中,隔代留守儿童家庭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占比较高。在这类家庭中,父母均外出务工,且持续时间较长,难以兼顾家庭与工作,多是将孩子留在家中由隔代亲属进行监护与养育。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怀和相应的关注,孩子与家人得不到有效沟通,无法形成稳定的联系和分工模式,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同一性等各方面畸形发展,最终容易出现心理边缘化、发展权边缘化、教育边缘化、社会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这类隔代留守儿童家庭,同时具有边缘化问题的,就是“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

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方式由本团队首创提出,是一种运用沟通学、家庭治疗学的知识,结合互联网技术,对于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存在的沟通不畅问题进行缓解的沟通方式。该方式为选取适合介入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不畅问题的实操性措施提供了思路。因此,本研究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在线上与线下开展双向性队列研究,对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为40名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分别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某学校4到6年级。

二、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的沟通不畅问题

在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下,由于双亲角色的缺失,家庭中无法形成稳定的联系和分工模式,孩子与父母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家庭存在着严重的沟通不畅问题。分别表现为,留守儿童与隔代亲属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沟通不畅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与隔代亲属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

在这类家庭中,儿童长期由祖父母抚养和教育,日常与祖父母沟通交流较多,但由于代际差异较大,两代人在不同时代的成长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认识也大不相同,两代人在代际理解上出现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这种差异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即祖辈的沟通方式儿童不易接受,儿童的想法祖辈不能理解,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沟通不畅问题。再者,祖辈在抚养儿童时时常不能用理智控制感情,无法分清和权衡真爱和溺爱、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通常会过度溺爱,这也不利于孙辈与祖辈的良好沟通。

(二)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

沟通的基本结构包括信息、反馈、通道三个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都完不成沟通。在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没有时间承担教养儿童的责任,且由于距离限制,他们与留守儿童之间缺少直接沟通的通道,逐渐导致亲子关系疏离。进一步说,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较短,父母不能参与孩子的成长,对孩子不够熟悉和了解,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心愿,加之一些父母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不能运用合适的沟通技巧与孩子进行沟通,在沟通碰壁时,没有良好的互动,反而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维护自身的威望,蛮横地打断孩子的话语,甚至进行申斥、说教、讽刺,等等。这种不正确的沟通方式正是导致长期处在孤独状态的留守儿童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同时,由于此类家庭中儿童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所以此类儿童多存在着攻击性语言与行为,对于亲属的沟通存在逆反心理,而亲属受诸多限制,在多次沟通不畅之后,便会采取极端化的教育方式,这更加剧了双方的沟通不畅问题。

(三)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沟通不畅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沟通方式,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家庭的关怀,感觉自己被抛弃,通常会没有安全感,产生孤独感、挫败感等心理问题,并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全,很难建立起自尊和自信,且容易产生犯罪倾向。同时,在面对逆境的过程中,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成员的支持力度较弱,且自身缺乏自信,抗逆力低下,在家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逃避心理,导致沟通不畅问题恶性循环,且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

三、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方式的应用

研究小组发现,运用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方式,对于推动社工介入家庭治疗,缓解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不畅问题发挥着显著作用,同时减轻了此类家庭中成人的压力,在降低儿童孤独感与预防抑郁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该方法的应用也对探索介入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的通用过程提供了参考,现总结如下:

(一)澄清家庭沟通模式,推动社工开展家庭治疗服务

在家庭治療中,沟通一直是占据重要板块的课题。而家庭沟通模式的澄清对于改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起着显著作用。在萨提亚所提出的家庭沟通理论中,家庭沟通模式的廓清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她注意到,陷于逆境的家庭中的沟通模式是倾向于暧昧的,换句话说,在该类家庭中,儿童、父母、隔代亲属这三方可能会避免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家庭中需要沟通。本研究小组在进行大量的调研后,采取相应的沟通措施,正面对留守儿童、隔代亲属进行线下访谈,对留守儿童父母进行线上访谈,对家庭中沟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澄清。侧面则通过线下联系留守儿童的老师了解情况,将老师发展为沟通开展的侧面支持系统。从两方面了解家庭和不断澄清这些家庭的沟通模式,同时将沟通模式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作为具体沟通机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的依据。

1.讨好型家庭沟通模式

讨好型家庭沟通模式,指在家庭沟通中,父母及隔代亲属感觉内心亏欠孩子,希望在物质或者精神上对孩子进行补偿,于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态度多表现为过度迎合孩子,对儿童不良行为过分纵容,换句话说,就是对孩子产生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及其隔代亲属言语多为“都是我的错”“你想怎么样”,害怕孩子的逆反而过分和善、道歉,给予物质上的补偿过多。在此类家庭沟通模式下,孩子多出现高自尊、抗逆力低等状况,与亲属的沟通多存在着轻蔑的态度,使沟通无法正常进行。

2.指责型家庭沟通模式

指责型家庭沟通模式,指在家庭沟通中,父母及隔代亲属以自我为中心,以过高的自我标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衡量,常常忽视孩子的正常需求与感受。这类家庭中父母及隔代亲属语言多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在此类家庭沟通模式下,孩子多存在低自尊现象,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沟通。

3.超理智型家庭沟通模式

超理智型家庭沟通模式,指在家庭沟通中,父母及隔代亲属由于与孩子关系不够亲近或因为年龄上的代沟,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多引述规条,逃避涉及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轻视家庭沟通中情感的共融。父母及隔代亲属语言多为“人就是要讲逻辑的”“这一切统统都有科学依据的”“你需要镇静”“这种事不需要你过多纠结”。在此类家庭沟通模式下,孩子成长阶段的正常感受多被忽略,变得压抑自己的内心,表现多为早熟,情感淡漠,不重视与亲属之间的沟通,也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

4.忽视型家庭沟通模式

在忽视型家庭沟通模式下,父母及隔代亲属对孩子不够关心,在沟通时态度随意,不能认真听取并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倾诉,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很少对孩子进行回应。父母及隔代亲属语言多为“我自己也搞不清”“你自己看着办吧”“随便”。在此类家庭中,孩子多为逃避型人格,每每避重就轻,习惯闪躲,缺乏专注,避开自我的或情感上的话题,分散他人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但由于长期的压抑,孩子失去与亲属交流的内在动力,转而投入各种刺激性事物的诱惑中(如上网、抽烟等),更加剧了家庭中的误解,家庭沟通受阻。

5.阻断沟通型家庭沟通模式

父母因为地理距离、传播媒介或是自身因素的限制无法与孩子面对面沟通,孩子与家长出现沟通受阻的现象。隔代亲属由于更多关注孩子的温饱问题,因而容易忽视与孩子的沟通。从父母、隔代亲属那里得不到沟通,孩子更多将自我封闭,阻断了沟通。在此类家庭中,孩子通常孤独感偏高,缺少亲属的关爱,出现内心隔绝、孤僻、自闭等情况。

家庭沟通模式的澄清,不仅为社工开展后续治疗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介入时的问题导向思维,体现了“人在环境中”的理论观点,大大提高了社工的服务质量。

(二)缓解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沟通不畅问题

为缓解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沟通不畅的问题,本研究小组基于留守儿童、父母、隔代亲属三方建立具体的沟通机制:对案主想法进行澄清,教授并绘制个人冰山图、家庭结构图、家庭雕塑图、家谱图绘制,帮助儿童创建自我认知机制,从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认知(想法)、期待、渴望、自我(本性)等角度启发儿童,使儿童在此机制中更加深刻地探索和了解自我,对自我的构成进行分析和疗愈,评估自身的沟通能力,激发自身沟通的内在动力。分析家庭、生活环境等,使儿童对自身所处的沟通环境有更深刻的感受,进而提高其改变沟通环境的能力。通过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家庭规则转换为家庭沟通指南,以不改变规则的基本智慧为前提,推动家庭沟通模式改变,从而构建内外一致的良性沟通模式,帮助双方更加轻松、自由地交流。在儿童与隔代亲属中应用线上家庭温度计读取机制,帮助小组成员改进他们的沟通技巧,避免信息传递受阻。从留守儿童自身、儿童与隔代亲属、儿童与父母三方面改变沟通不畅的现状,暂缓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沟通不畅问题。

(三)保障儿童自尊正常发展,降低儿童孤独感,预防抑郁产生

研究显示,亲子亲合是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亲子亲合指数与儿童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有密切关系。而隔代留守儿童家庭由于其特殊性,亲子亲合度不够。

家庭沟通方式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强调家庭沟通模式的澄清。研究小组在后期的访谈中发现,沟通不畅问题缓解后,家庭亲子关系逐渐亲密,父母逐渐改变不合理或者极端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建立家庭温度计、家庭规则转换为指南的机制,双方掌握了高效率的沟通技巧,改变了传统“儿童自尊受损—家庭忽视沟通—亲子关系疏离—儿童产生孤独感与抑郁情绪”的恶性循环。

(四)缓解父母压力,促进排除心理障碍

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多作为流动打工人口进入较发达地区和城市。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流动人口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多方压力,如社会网络缺失、身份认同障碍、高压工作、住房问题等。父母养老、子女教育、家人生病是流动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压力源,而家庭中子女的误解作为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一部分,也是父母的压力源泉之一。本研究小组通过每周一次的社工与父母线上访谈活动,记录父母对于沟通态度问题的变化情况和沟通技巧的掌握情況,同时对父母的心理进行评估。采用亲子压力宣泄小课堂,促进父母进行情绪宣泄,不仅起到了增加父母沟通动力的作用,更缓解了父母压力,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避免了父母压力过高而导致的家庭矛盾。

(五)探索介入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通用过程

将家庭沟通方式运用于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中,以减轻家庭沟通不畅而导致的留守儿童边缘化问题。为了使本研究成果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保证实际操作的条理性和针对性,总结出以下缓解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不畅问题的通用过程:接案—家庭沟通障碍评估—制定个性化家庭沟通方式—采取对应措施—巩固家庭沟通新模式—结案。

社工介入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后,对相应家庭进行前期评估和资料收集,基于前文提及的家庭沟通五种模式对不同类型家庭进行沟通障碍的判断,制定有对症性的家庭沟通方式,并采取对应措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从家庭到个人,从表面治疗到内部转换,再由心理改变促进外部行为的健康发展。社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相应问题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协助案主,对重新形成的家庭沟通模式进行检查和巩固,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促进家庭沟通方式向好发展,检验成效,最终解决此类家庭中留守儿童的边缘化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在对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方式的探索中发现,隔代留守儿童家庭普遍存在着家庭沟通不畅的问题,同时儿童普遍存在极端化问题,容易产生孤独感与抑郁情绪。在这种家庭中,外出打工的父母对于孩子普遍的沟通方式为冷处理或者极端化处理,少数存在逃避心理,真正沟通的时间少之又少。隔代亲属由于家庭沟通不畅,心理负担加重,无法感受到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总结来说,沟通渠道受阻、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在这些家庭中极为突出。本研究针对此类家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运用不同方法,从隔代亲属、父母、个人三方主体进行改变,进而对家庭沟通效率低下、沟通不良的危害被放大等问题进行改善,并总结出了一套针对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沟通新方式的通用过程。对此类家庭沟通方式进行矫正之后,有效缓解了隔代边缘化留守儿童家庭因沟通不良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沟通效率,强化了沟通效果,达成一致性沟通。

作者:胡亚琴 龙帅宏 李婉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绿色制造技术加工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