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规划局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厦门市规划局范文

厦门市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技术标准细则厦规2007第127号文

厦门市规划局文件

厦规[2007]127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门市规划局

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技术标准细则

(试行方案)

为便于规划审查,明确建筑设计具体内容,经市土管会研究决定,在满足2006年版《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如下建筑设计技术标准细则。

一、关于办公(含研发办公)建筑

1、建筑主体标准层层高:3.6-5.0米。

2、大堂、会议室及配套活动场所的层高按相关规范控制。

3、除可设置少量有独立卫生间的套房办公室外,原则上标准层的楼梯间、卫生间、开水间等应集中设置。

4、不得设置厨房和阳台。

二、关于酒店建筑

1、除按星级标准要求设计外,标准层(客房)层高原则上控制在3.3-4.5米。

2、酒店大堂及多功能会议厅层高原则上不予控制。

3、除挂牌条件特别设定外,新的挂牌项目不得设置公寓式酒店及别墅式酒店,以及与酒店不相关的经营性设施。

4、酒店配套设施应符合同级星级酒店配置标准。

5、对于原招拍挂出让的酒店项目,凡未取得《建设工程方案批复通知书》的,不得设置公寓式酒店,以及与酒店不 相关的经营性设施;对于原协议出让的酒店项目,凡未取得 《建设工程方案批复通知书》的,不得设置公寓式酒店及别 墅式酒店,以及与酒店不相关的经营性设施。

三、关于厂房建筑

1、标准厂房建筑层高原则上不得低于4.2米。

2、厂房不得设置阳台,厂房配套设施仅包括办公、餐厅、会议、展厅设施。

本细则从2007年4月25日市土管会办公室会议议定之日起开始实施,确认标准以取得《建设工程方案批复通知书》为界线:对于已取得《建设工程方案批复通知书》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且地下工程未施工(不含基坑开挖和护壁工程)的项目,方案变更按本细则执行;对于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且已施工至地面层以上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受理与本细则相关内容的方案变更。

二○○七年五月十八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国土与房产局、市土总

厦门市规划局办公室 2007年5月18日印发

第二篇: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索引号:XM00102-03-00-2011-006 发文部门:综合规划处

发文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件日期:2011-10-11

名称: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10-14 9:24:0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第9页

前 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未来将高速增长、产生极强拉动效应并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以及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创厦门发展新优势。

一、发展环境和产业基础

(一)发展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包括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趋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及其导致的经济结构矛盾和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代表的改革推动成本不断上升。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大任务、政策措施和相关规划。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年均增长20%。

“十二五”时期,是厦门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决定性时期。当前,我市正处于特区政策扩大到全市、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国家鼓励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良好机

1 遇,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我市6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22亿元,占GDP比重6%,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我市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2010年,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业总产值100亿元。“十一五”期间,厦门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是全国首个基于TD标准建设的“无线城市”,被列为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建成164万平方米的软件园产业基地。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市在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内容等方面,建成一批示范性项目,培育一批代表企业,为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奠定基础。一是以“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整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资源整合,建设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二是物联网关键技术,即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推广方面取得突破。三是美亚柏科、35互联等骨干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建成信息安全云计算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四是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中国动漫集团制作中心等项目落地厦门,将推动我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并影响新一代数字娱乐业发展方向。

2、生物与新医药产业。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产值上亿元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共16家。全市已初步形成以海沧区为主的生物与新医药产聚集区,主要相关产业技术支撑科研机构包括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全市已设立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家、省级工程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13家、市级研发中心34家,组成了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形成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建有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厦门海洋微生物发酵中试平台,以及建设中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核受体靶点创新药物研发平台、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园、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12月,全市生物医药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84件,其中生物制品发明专利240件。2010年,厦门市第一医院的8个临床专业正式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另有10余个临床专业也申请了相应资格,填补了闽西南地区在药物临床试验方面的空白,亦为海

2 西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3、新材料产业。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约140亿元,是我市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外延片、芯片等LED用光电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贮氢合金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稀土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正在拓展新的产品,产能日渐扩大。在技术支撑方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等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设有材料专业及相应学科,现有材料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40多个,拥有光电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改性塑料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0多个,涉及新材料产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市级15个。

4、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为71亿元,厦门节能环保产业已显雏型。在节能产品领域,我市以节能电光源为主,第三代新光源产品节能灯生产迅速发展;在建筑节能产品方面,我市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工程面积增加,2009年达100万平方米、明达玻璃公司的玻璃镀膜产品比普通玻璃节能60%左右。在环保产品领域,我市开发应用体现环保效果的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已趋向成熟。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废纸回收再生,废钨加工利用、废蓄电池铅回收、废弃食用油脂、餐厨垃圾回收等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效。此外,近年来利用粉煤灰、石粉、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及淤泥生产建材产品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达600多万吨。

5、海洋高新产业。2010年,全市海洋高新产业总产值约为98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高新产业发展较快,海洋产业中海洋生物、游艇及海洋装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等得到一定的发展,正处于萌芽、技术储备和培育阶段。

6、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39亿元,增长态势强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市动漫、网游等数字内容企业数已达62家,从业人员 1986人,全年总收入达4.32亿元,实现增加值3.03亿元,比增73%,年创税利1.76亿元。2007年以来,我市共制作生产了27部动画片,有14部动画片被评为为优秀国产动画片,其中有2部获得优秀国产动画片精品奖,已有5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优秀精品动画片占总产量的51.85%,在全国居前列。

综上所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同时也应看到,作为海西区重要中心城市,与其发展目标和要求相比,我市上述产业还存在着总量规模偏小、有龙头无产业和有产业无龙头并存、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不足、扶持政策和投融

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实施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战略,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国情、市情和我市科技、产业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在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同时,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形成竞争优势。

2、科技创新,突显核心竞争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鼓励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

3、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大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4、国际合作,培育品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我市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

5、政策扶持,形成合力。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紧紧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三)发展目标

4

1、产业增长目标。到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占当年GDP的12%(高出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左右,年均增长30%以上。

2、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各占当年GDP比重的1.7%;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12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2.9%;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1.9%;海洋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9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2.2%;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70亿元以上,占当年GDP比重的1.7%,六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型先导产业。

3、科技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突破50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关键技术,实施100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培育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4、企业发展目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依托我市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十一五”期间积累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建设,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和壮大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做大高端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做强服务外包等软件技术服务。到2015年,力争形成10项重大技术创新、市场示范项目,出现10家以上重点企业。

1、集成电路。在继续吸引和鼓励集成电路设计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对台产业合作,引进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和材料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链。

坚持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在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电力载波、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片上系统(SoC)设计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工艺知识产权(IP)库。加强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云计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4G)和光通信传输等发展方向的技术研发储备和产业培育。

2、高端软件。重点培育移动和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工业设计工具软件以及大型行业信息

5 服务平台软件。加快嵌入式软件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重点促进“软件即服务”(SaaS) 、“平台即服务”(PaaS)等云计算服务模式和业态发展,培育一批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从事新兴服务业态的软件企业。

3、新型元器件。根据新型元器件片式化、超小型化、超薄和高性能的发展趋势,围绕新一代通信、数字音视频、高性能计算机等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高性能阻容器件、显示器件、发光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新型传感器等新型元器件,鼓励采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和环保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

4、新型显示技术。聚焦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照明两个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加快发展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和生产;引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硅基液晶(LCOS)关键技术,强化与无线通信和新能源技术的集成设计,不断推出行业领先产品;加强激光电视技术开发和储备,攻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

5、卫星导航技术。整合中电科技三十所、厦门大学海西通讯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厦门精图信息科技、厦门雅迅网络等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厦门意得电子科技、蓝斯通信、全芯(厦门)导航科技等企业的产品制造能力,厦门未来港信息科技、厦门市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应用服务能力,建立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支持中电科技三十所、厦门大学海西通讯工程中心、厦门精图信息科技、厦门雅迅网络在“十一五”期间获得的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带动国家北斗卫星产业化项目、工程中心和研究机构落户厦门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形成未来有影响的国内卫星导航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

6、新一代网络。扩建高速率、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为发展新一代网络提供城市示范工程。

加快发展射频识别(RFID)芯片制造、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支持三网融合关键设备及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生物与新医药

发挥我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工作目标,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制技术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提高通用名药物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水平;突破海洋药源生物规模化培育技术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加快系列海洋生物药

6 源产业化项目中试投产;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推进高效工业用酶制剂、特殊氨基酸、有机酸和维生素类等生物制造产品的产业化,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

1、生物医药。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尤其是在厦门有优势的诊断试剂、基因工程疫苗、创新生物药物、以及专利到期大品种生物药物等。实现创新重组戊型肝炎疫苗、重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产业化;实现系列专利到期大品种生物药物的产业化。实现创新生物药物产业化,特别是具有国外专利和广阔市场前景长效型蛋白质药物的产业化。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受体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和肿瘤早期诊断试剂产品。

2、海洋药源。发展以海洋生物为药源的健康产业,突破海洋药源生物规模化培育技术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完善海洋生物功能性物质研究开发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海洋微藻活性物质、海洋药物“河豚毒素”、海洋多糖、脂类、蛋白类保健食品和药品等系列海洋生物药源高值产业化项目,推进厦门海洋生物医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3、现代中药。强化源头创新,利用现代制剂技术,解决中药产业关键技术,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产品。开发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等新型制剂,进行现有创新药、闽台特色创新中药的“二次开发”,加强对包括天然药物、名医名方的筛选和应用。

4、医疗器械。促进具有先进性、高性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发展。推进生物医学材料制品、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现代医学治疗与康复设备等产品开发和生产。

5、生物制造。加快微生物和微藻发酵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发展微生物、微藻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推进较高附加值DHA、甲醛脱氢酶、辅酶Q、维生素类、特殊氨基酸、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生物制造产品的产业化。开展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开发。

(三)新材料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我市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新材料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为主线,以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发光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特种玻璃为主导领域,厦钨集团、翔鹭化纤、明达玻璃、三安电子、乾照光电、中铝百路达等企业为产业发展龙头,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新材料产业与原材料工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我市新的优势产业。

1、能源新材料。建设以国内领先的能源新材料技术中心为先导的厦钨海沧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提高贮氢合金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规模,力争3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

7 源材电池料供应基地,达到贮氢合金粉5000吨/年、锰酸锂2000吨/年、三元系2000吨/年、磷酸铁锂500吨/年、钴酸锂4000吨/年的规模,产品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代替进口并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开发超细钨酸分离、纳米级碳化钨生产技术、高性能钨系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工艺,实现水溶法制备钨钴复合粉产业化;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支/年的超硬合金刀具生产能力。以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先导,将厦门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钨系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3、特种金属功能材料。一是钼材,打造完整的钼产业链,使从钼酸铵到钼粉、钼坯、钼丝、钼板材、钼零件的钼系列产品和钨系列产品具有一样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二是稀土材料,整合全省稀土资源,建设稀土材料生产能力,形成年产稀土金属2000吨、荧光粉1000吨、磁性材料3000吨的生产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稀土深加工产业链,培育“金龙”稀土产品的行业品牌。三是功能材料,在成功投产20000吨/年无铅铜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其他合金材料,达到50000吨/年的规模。

4、半导体发光材料。大力提升LED芯片、封装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发展LED芯片蓝宝石(三氧化二铝)基片材料、功率型高亮度兰绿光外延片及芯片制造、贴片式封装及功率型封装生产项目,以及碳化硅结晶体发光材料等。通过与台湾同行在标准研究制定、工艺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抢占产业制高点。做大做强LED产品,攻克产业化关键技术,拓展LED在大尺寸LCD显示背光源、景观照明、通用照明等领域的应用。

5、化工新材料。一是有机硅/氟材料,我市适宜发展有机硅/氟材料中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机氟材料包括:含氟聚合物领域的可溶性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F树脂及膜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的氟碳醇、含氟离子交换树脂及膜、六氟磷酸锂、新型含氟中间体等。有机硅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产品。二是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全球开发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品种包括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APC)等,我市通过引进成熟技术,或产学研合作,可以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聚乳酸、PBS等产品。三是新型纺织纤维材料,发展高附加值纺织纤维品种,以翔鹭化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先导,鼓励有关企业开发生产弹性纤维、超细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等。

6、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是特种玻璃,结合我市培育光电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支

8 持企业发展平板显示器无碱、高碱超薄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等。二是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环保型塑钢门窗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及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利废、节能、多功能新型墙体等。

(四)节能环保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成果,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发展应用LED技术的节能照明产品、节能视频产品、节能环保动力车辆、新型节能材料;形成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旧电子电气设备回收处理产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领域优势突出、以服务型制造为主的厦门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发展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节能环保产品。

1、节能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并重,以发展LED产业技术和应用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和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支持开发生产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主被动式太阳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等产品;重点推进建筑节能型门窗、建筑节能玻璃、铝合金隔热型材和节能型PVC塑料门窗型材等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客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开展产品节能技术改造,降低油耗。二是大力发展节能技术装备。支持企业跨行业发展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的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发展适合在我市发展的电机系统节能的关键技术——变频器等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发展各类节能技术装备;鼓励发展高效节能锅炉、风机、水泵等用能设备技术。三是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培植壮大一批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并支持其业务拓展到省内外;支持大专院校和大型重点用能单位进入节能技术服务市场;支持节能自愿协议模式的推广,以调动用能单位的积极性;发展壮大节能工程设计机构、节能工程施工企业、节能设施运营服务公司、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咨询服务以及外包等服务公司。

2、环保产业。一是推进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在推进我市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持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版)》某领域核心技术的投资者进入环保技术装备领域,加工非标设备,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在不断做大产业规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厦门制造业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推进环保产品发展。

9 大力发展各类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争取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等;发展国家鼓励发展的各类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支持我市龙头产品客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开展产品质量改进,在提高能效的同时降低排放。三是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进一步规范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善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发展环保工程服务业,鼓励由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烟气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一是机电产品再制造业。在现有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工业车辆、汽车零部件为重点,加强零部件的剩余寿命与性能检测技术,零部件的材料识别与分类、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再生纸。目前国家将年产1万吨以内的再生纸生产列为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预计今后标准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鼓励现有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能。三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江河淤泥、建筑垃圾等为主要原料生产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和园艺景观设施等。四是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与供应体系,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提升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综合分拣加工能力,形成运营规范、专业化、符合环保要求的分拣加工中心。加快培育一批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投融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推广应用的服务机构。

(五)海洋高新产业

根据我市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重点打造海洋生物产业链,大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育种及都市渔业,促进传统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打造游艇及其装备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积极推进以海水淡化及整装设备开发为重点的海水综合利用的发展;加速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探索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提升至55%以上,形成3条以上产业链,出现8个以上重点企业。

1、海洋生物产业。一是海洋生物高值化利用。开发海洋多糖、脂类、蛋白质、脂肪酸、有机酸、天然色素、生物酶、医药中间体等海洋功能性食品,重点开展海洋微藻活性物质、海洋活性调味品、健康营养添加剂等。二是海洋生物育种业。以对虾、海洋观赏鱼、药源生物为重点,建立国家级海洋生物育种中心,培育辐射全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的海洋生物育种

10 业。三是海洋生物环保。以海洋生态修复、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海洋微藻和微生物处理各种污水、海洋生物燃油、海洋生物节能减排等为重点,培育海洋生物环保龙头企业。四是是海洋生物材料。突破海洋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农用材料、环保材料、生物塑料、有机酸等大宗海洋生物材料。

2、游艇及其装备业。大力推动游艇帆船产业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从消费服务到市场培育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加快翔安欧厝游艇制造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海沧排头游艇产业区的功能,加强对世界品牌企业的招商引资,实施产业集聚引导。着力培育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推进五缘湾国际游艇帆船展销中心和游艇城建设,扶持国际高水平的赛事活动,规划建设游艇专业俱乐部和游艇公共码头,推动旅游消费的发展。构建人才高地,拓展游艇研发与创新,精心打造厦门海西游艇制造中心和国家级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

大力拓展海洋装备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依托中船重工725所,开发海洋防腐材料。重点推进低锡、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和导电防污涂料、生物防污涂料几十项海洋船舶长效防锈防污和特种功能材料的产业化。

3、海洋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海洋科教服务业,为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发展海洋环境预测报和信息服务业,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等机构,开展海洋环境预测报服务,进行“数字海洋”建设,开发海洋执法监控系统、海域动态监控监测信息系统、渔船管理与海洋应急指挥辅助系统,为海洋管理、减灾防灾提供信息服务。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建立海域使用论证、海域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体系,开展全市海域数模、物模的研究,为海洋工程开发提供技术性服务。

4、海水利用业。重点开发规模海水淡化产业、船用与海岛用海水淡化整装设备,推进工业冷却用水、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火电厂脱硫等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应用规模,优化海水预处理、防腐蚀及防生物附着、设备配套、膜或热源高效利用等工艺技术,有效降低海水综合利用成本。开发并推广使用海水淡化耦合工艺相关产品、设备和系统,构建“技术应用―装备产业化―项目示范”相互促进的海水综合利用发展模式,使海水淡化装备产业化,成为海峡西岸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城市。

(六)文化创意产业

顺应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中确立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服务和带动功能,立足厦门

11 城市特质和核心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管理、服务和政策体系,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城市个性塑造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网游、高端工艺美术、数字内容等领域,形成大型文创集团、中小型专业化文创企业、微小型孵化成长期文创企业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产业组织格局,致力于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和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区。

1、创意设计。主要发展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广告设计、品牌策划推广等,加速创意设计企业集聚,加速创新资源和要素集成,加速设计成果产业化进程,构建创意设计产业链,做大做强一批业内领先的创意设计企业,打造海峡西岸创意设计中心。

2、动漫网游。主要发展动漫游戏设计制作、软件平台开发、动漫游戏软件、内容衍生产品开发制造等,重点扶持发展起点高、企业实力强、作品质量好、市场运作灵的动漫游戏企业,扶持引擎开发、动漫游戏设计、制作、网络运营和增值服务,加大对题材新颖、市场看好的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打造海峡西岸动漫游戏中心。

3、影视制作。主要发展影视节目的内景拍摄、外景拍摄、后期制作、影视创作、影视培训、影视会展及衍生产品开发,规模化、组团化打造影视内景拍摄基地,以厦门及其周边的外景资源系统打造影视外景基地,实施国际先导路线、国内资源整合、两岸合作先行策略,锁定若干重大影视基地项目,快速奠定国际性影视城市的发展格局。

4、数字内容。主要发展面向内容提供商和终端消费用户的音视频内容服务、面向数字图书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馆的数字图书内容服务、面向社区影院和家庭影院的数字电影内容综合服务,打造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的数字内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海峡两岸数字出版行业资源,寻求数字音像制品发行服务和终端系统解决方案,建成海西数字内容原创基地、数字内容外包业务中心、三网三屏融合核心技术平台和运营服务枢纽,打造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5、高端工艺美术。主要发展油画、漆线雕、石雕、高端艺术陶瓷、国画、古玩收藏品、当代艺术品、木雕、树脂工艺品、玛瑙饰品等领域,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工艺美术产品集散地之一。

6、文化旅游。主要围绕闽台传统文化、音乐钢琴文化、海洋文化、中西交融文化、茶文化、博饼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影视文化、婚庆蜜月文化等设计和开发旅游项目和线路,

弘扬海峡文化旅游品牌、厦门温馨城市品牌、鼓浪屿音乐艺术岛品牌,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国内或闽台文化元素的文化娱乐主题公园,把厦门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区域性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内极富盛名的文化旅游城市。

四、产业布局

按照岛内外一体化和“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提升岛内、优化岛外”,遵循高度集聚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依托厦门科技创新园、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生物医药港和软件、机械等特色园区的产业承接作用,强化区域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强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增量、调整存量,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区域专业化集聚发展。

(一)岛内

思明区和湖里区重点布局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

1、以软件园产业基地和岛内老企业搬迁腾出的相对集中区域为主,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展会、软件研发、IC设计、动漫网游、人才培训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聚集地。

2、发挥思明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鼓浪屿品牌效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演艺娱乐、艺术产业、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影视传媒业;发挥湖里区中心城区和交通区位优势,借助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契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艺术产业、文化旅游、影视传媒业,形成创意设计企业及项目孵化基地、两岸创意设计产业园区;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成果展示及交易服务平台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创意设计官方网站,开展设计节、设计周、海峡两岸数字电影节等活动。

(二)集美区

1、依托科技创新园和软件园三期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软件、通信设备、新一代网络技术制造业及研发、人才培训等相关服务业。

2、发挥新中心城区交通区位和高校集中的资源优势,增强园博苑、集美学村的文化吸引力,重点发展影视产业、数字内容与新媒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门类,重点打造以园博苑为核心的影视产业聚集区和影视文化旅游目的地、集美科技基地的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聚集区、集美学村艺术创意产业聚集区、灌口汽车城和双龙潭生态运动主题公园。推动厦门及其周边区域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厦门影视剧组接待服务中心、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影视产品与版权交易中心(海西传媒港)、海峡两岸影视合作试验区、影视主题娱

13 乐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三)海沧区

1、把海沧建设成为集总部、研发、生产、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生物医药港,加快实施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海峡(厦门)中医药科研平台、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的关键技术平台、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三期等项目建设,将“海沧生物医药港“打造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科技生物产业基地。

2、依托厦钨研发中心新能源材料研发力量,在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南部工业区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产业;在海沧台商投资开发区南部工业区布局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特种玻璃、新型建筑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打造海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3、依托翔鹭文化产业园,借鉴国际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数字动漫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娱乐文化产业。

(四)同安区

依托科技创新园和华强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软件、工业设计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建设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软件园三期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建设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学习基地、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孵化基地、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厦门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手机动漫集成播控平台等重大工程,举办海峡两岸数字内容交易会。

(五)翔安区

1、依托火炬(翔安)产业区,围绕建设“海西光电产业基地”,优化物流路线,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通讯设备、RFID及其他传感设备、数字家庭产业等制造业。

2、发挥火炬高新区、中科高科技园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的龙头地位,推动LED产业加速发展。支持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壮大我市太阳能热利用产业。

五、战略举措

(一)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联合引才,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国际性人才、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及培育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一批高端专业人才。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引进域

14 外高端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人才资源优势。一是先试先行,研究制定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研发人员持股、知识产权归属等激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和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二是着力改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彻底摒弃重物轻人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三是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抓好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依托项目和重点学科,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强化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四是探索建立人才自由流动、自行择业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相关人才的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五是依托“厦门人才双百计划”,加强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六是建立厦门籍域人才库,吸引国内外厦门籍人才回厦创新创业。

(二)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

引导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包括股权融资、担保融资、上市融资、创业投资、政府配套支持等多种融资方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系,扩大产业投融资规模。一是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力度。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继续推进产业引导基金建设,扶持引导一批创业投资基金;逐步增大市级专项资金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科技资金的投入,包括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和市各职能部门掌握的资金,发挥资金的集约效益。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体系。在政策上支持战略投资者,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入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人才,提升创业投资业的总体规模和形象,形成创业险投资产业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创业投资行业,为创业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创业投资机构,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鼓励成立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投资担保机构,用足用活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担保功能,引进国内其他担保机构落户厦门,创造适度竞争机制,放大担保倍数,提升担保效应,服务中小企业;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鼓励担保机构的政策优势,扶持各类中小型担保机构发展。四是构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继续推动我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降低上市企业奖励门槛和对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的比例限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支持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扩大投资范围和领域,促进优势资源合理地向上市公司集中,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股权交易市场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鼓励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不断扩展企业

15 和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活跃金融市场。

(三)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一是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围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明确主攻方向,落实工作任务,加快攻关步伐,确定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借助“6·18”平台,推动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新区、开发区、企业及政府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缩短成果转化周期。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网,及时发布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重大科技需求信息。三是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启动高校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在高校布局建设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依托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服务。

(四)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和自主品牌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重点创新型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并购国外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国外研发机构与我市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政策、资金、宣传等手段,强化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创建,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自主牌群,抢占市场价值链高端。到2015年,力争培育1个以上国际名牌产品和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

(五)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是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以重点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建设新一代新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技术开发和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搭建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厦门火炬高技术开发区及各类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有效汇聚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开发平台,加强对周边地区、产业、企业的开放和服务,促进科研活动与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

16 型。三是充分发挥对台优势,联合台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发展路线图、技术经济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领域及政策措施建议,共建技术创新平台。

(六)扶持、引导和培育市场

扩大市场需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新兴产业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优先予以采购。加快建立政府补贴和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采购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招标予以加分,发挥政府首购和订购的激励作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药品目录。支持新兴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政策,探索通过政府间援助项目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二是引导企业拓展市场。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大,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产品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展销会,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三是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绿色发展、惠民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改变,培养市场、促进消费,拉动产业发展。

(七)发挥厦门对台优势

全面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把握两岸签署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机遇,始终突出对台先行先试。一是发挥我市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作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基地、两岸区域研发中心,完善两岸创新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参与两岸产业“搭桥”计划,从行业标准、产业技术标准、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厦台产业深度对接,探索实施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三是加强对台金融合作,抓住“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机遇,设立两岸合资或独资的海峡投资基金,进一步拓宽台湾金融资本进入厦门的渠道和形式,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厦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引进台湾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厦台产业的融合。五是建设厦台产业合作示范区,设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7 成立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厦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编制产业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研究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市信息局负责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市科技局负责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市经发局负责推进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市海洋渔业局负责推进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市文产办负责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立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咨询意见。出台我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和细则;结合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超前制定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出台一揽子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把握产业规律,打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环节间的障碍,把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到支撑产品前端开发和后端推广应用上,为打开创新产品市场做好服务。通过配套相关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财税、金融、投资等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产品指导目录,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发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领域作为切入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力争较短时间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区、火炬高新区可根据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鼓励、扶持措施和办法。围绕各区产业特色,整合资源,做到政府聚集;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园,争取中央各部委的支持。

(三)加强监测分析

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和详细工作方案。在国家或省出台有关统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制度之前,市统计部门可在福建省已出台的现代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抓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方法,科学设计统计分类目录和指标体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监测,发布信息公告,引导、发挥好各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确保投资、财税和金融政策落到实处。

(四)加强绩效考核工作

在“厦门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将推进全市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各区、经济功能区和市有关部门,确定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

18 况纳入对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各区、经济功能区、各部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成效进行考核。

第三篇:厦门市海沧区“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据《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厦门市“十二五”残疾人事业专项规划》和《海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并制定10个配套文件,残疾人事业进一步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扶残助残项目列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一系列涉及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保障的特惠政策,共有11项政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并先后荣获了“第二批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市、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福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业务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对白内障复明、精神病患者和“四残”儿童康复等实施补助;实施残疾人就业扶助,对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实施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助,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实施奖励,新增残疾人就业520人次;实施扶残助学,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全方位补助,实现了残疾人基本免费教育;帮助残疾人扶贫解困,建立节日慰问机制,733名残疾人纳入低保;实施残疾人危房修缮工作,为13户贫困残疾人改善住房条件,为162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实施社会保险工程,为全区残疾人按245元/人/年最低参保标准全额代缴;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3个镇(街)和38个村(社区)分别建立了残联和残协,在全区4所镇(街)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置了残疾人康复室,在14个村(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活动站,选聘社区残疾人联络员34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体系;建立残疾人服务机构,完成“福乐家园”、“街(镇)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建设,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平台。

但是,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资源不足,在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机构、专业设施、专业人才缺乏,与残疾人类别化、个性化需求不相适应;社会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扶残助残的意识和氛围还不够浓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依然需要全社会加倍努力。

今后5年是海沧全面加快科学发展、努力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厦门健康生态新城区和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残疾人状况,努力使残疾人同全区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二、“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部署,以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为奋斗目标,以基本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和普通需求为出发点,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海沧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四个定位”建设,争当“一体化、同城化”排头兵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把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维护广大残疾人的基本权益,积极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环境。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列入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区残工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密切配合,形成残疾人事业政策扶持、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格局。

3.统筹兼顾、服务发展。把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优先、政策优惠机制,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兼顾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特殊服务需求,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4.依法推进、科学发展。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文化、体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海沧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率先实现残疾人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1.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存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参与更加广泛。

2.构建比较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残疾人特殊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

3.依法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消除歧视,使广大残疾人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尊严。

4.建立残疾预防体系,形成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工作机制,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5.残疾人组织更加健全,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6.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开展残疾人自强和扶残助残活动。

7.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三、“十二五”时期的工作任务

(一)社会保障

1.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与需求的生活补助、护理补助、社会保险补助、生活救助等专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

2.加大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实施力度,扩大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

3.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低保边缘户等困难残疾人家庭给予特别保障。对城乡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

4.将住房困难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予以优先解决,残疾人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在评分体系中享受加分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对低保和重度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力度。

5.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将登记失业的残疾人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给予免费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的服务。对企业吸纳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支持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定“超龄”残疾职工延期缴纳社会保险和趸缴补助办法,确保所有残疾职工退休后能够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

6.落实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府补助政策。重度残疾人提前五年领取养老金。为残疾人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对低保和重度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力度。

7.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重度残疾人托养和居家护理服务补助、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助、危房改造和家庭无障碍改造补助等残疾人专项补助政策。制定落实残疾人生活用水、电、气费用及挂号费、诊疗费、交通费、泊车费,盲人、聋人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和宽带费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8.逐步提高伤残军人保障待遇,做好伤残军人移交安置工作,保障伤残军人优先享受康复、就业、扶贫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

(二)康复

1.加快推进区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指导、培训、辐射和服务作用。

2.加快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办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室,全面落实职能;100%的村(社区)设立残疾人康复活动站;制定民办康复机构准入标准和评估体系,鼓励扶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创办康复服务机构,加强民政福利机构康复设施建设。

3.完善和落实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提标扩面,分类救助,为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免费的抢救性康复治疗;建立新生儿基本病种免费筛查、监测和残疾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筛查、早干预。深入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为有需求和适应指征的残疾人提供助行、助听、助明等康复服务。组织实施国家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及省、市配套实施项目,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差额配发种类和力度,使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辅助器具。建立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机构。

4.将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5.建立精神病防治和康复工作机制,为精神病人康复和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三)教育

1.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将残疾人教育纳入我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保障残疾人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2.继续完善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辅读班和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普及并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对适龄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社区教育、建立专门学校(班)等形式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推进融合教育,扩大随班就读和辅读班规模,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接收残疾儿童的学校、幼儿园给予特殊教育补助。

3.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我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评价体系,同步安排,同步实施。鼓励和支持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福利机构等实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4.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学生。将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纳入扫盲工作整体规划。

5.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全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继续实行普通学校附设特教辅读班职工特殊教育津贴制度。根据特殊教育实际需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的标准予以核定普通中小附设特教辅读班编制。

6.完善残疾人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补助各项政策。

(四)就业

1.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对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和残疾人个体户的扶助政策、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奖励政策等。建立残疾人就业援助制度,制定扶持农村残疾人开展种养业政策,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

2.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开展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依托区“福乐家园”,依托3个街(镇)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对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实现就业的残疾人提供技能训练、就业推介和通过组织庇护性简易劳动增加收入。培育种养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积极帮助失去土地的农村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就业。

3.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多层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持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和在岗实训,努力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满足失业登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举办全区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探索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加强残疾人职业能力开发和就业指导,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奖励机制。

4.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政府就业联动公共服务项目和就业督导工作范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推进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帮助轻度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定期举行就业推介会。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开通残疾人就业服务热线。加强残疾人劳动保障监察,督促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禁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和违法雇用残疾人,维护残疾人公平的就业权利。

5.贯彻实施《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鼓励盲人参加国家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考试。支持医疗机构录用有执业资格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培训盲人保健和医疗按摩人员,扶持开办一批盲人按摩店。

(五)扶贫

1.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扶贫开发计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群体,将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残疾人纳入扶贫对象,帮助有劳动条件的贫困残疾人优先享受政府扶贫开发和惠农政策,做好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政府扶贫资金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

2.实施安居工程,对住房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新房建设、危房改造和家庭无障碍改造补助。

3.实施助学工程,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就学补助。

4.调动各种力量扶持残疾人脱贫。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动员各级干部、志愿者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

(六)托养

1.开展以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对象的托养服务需求调查,摸清底数,以重度残疾人全面托养为目标,有计划推进实施。

2.出台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和居家安养补助政策,依托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和民办机构,建立健全以区级托养服务机构为示范,镇(街)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重度残疾人托养和居家安养服务。

3.大力发展居家安养服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依托社区和家庭,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生活和就业能力培训、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4.制定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行业管理,对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和为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提供上门服务的机构予以扶持、补贴。

(七)文化

1.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并为残疾人参加文化活动提供便利。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

2.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和残疾人文艺汇演等各种文化活动,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3.区公共图书馆建立盲人阅览室,配置盲文书籍。依托“福乐家园”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建立“福乐书屋”。

4.大力开展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

(八)体育

1.引导残疾人因地制宜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

2.实施自强健身行动。推动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健身康复体育活动的开展,依托社区健身活动场所,扶持建设“福乐健身站”。

3.建立选拔、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机制。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选送更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市举办的残疾人运动会。探索解决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社会保障和教育、就业等问题。

(九)无障碍环境

1.新建、改建、扩建设施要严格按照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加大已建设施无障碍改造力度。对无障碍建设、改造项目进行补贴。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与管理。开展全国无障碍区创建工作。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宣传与推广。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

2.将无障碍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完善无障碍设备配置,公共停车区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3.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推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无障碍方式发布政务信息,推进互联网和手机、电脑、可视设备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和推广。推进在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立语音提示、屏显字幕、视觉引导等系统。

(十)维权

1.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政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全区“六五”普法规划。

2.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实施法律救助行动,建立区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

3.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

(十一)残疾预防

1.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建立健全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2.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加快制定并实施新生儿筛查及出生缺陷、0-6岁残疾儿童的康复监测档案,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伤预防、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和事故致残。重视精神残疾预防,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3.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组织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爱耳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婚前卫生指导、优生咨询和医学检查,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

4.严格执行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国家标准,实施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建立残疾预防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各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互联互动。

(十二)组织建设

1.建立完善区残疾人康复、就业、辅助器具和托养等服务机构,确保区级残联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发放管理工作,提高办证率。

2.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镇(街道)、村(社区)配齐残疾人联络员,组织开展残疾人联络员培训。

3.进一步加强专门协会规范化建设,完善区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村(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并落实工作经费;支持创办为残疾人服务的社团组织,加强对民间残疾人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支持。

4.选好配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将残联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

5.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代表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在各级人大、政协中充分发挥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的作用。

6.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评价激励、权益维护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机制化。

7.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精神,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作用。广泛开展自强活动,培育自强典型。

(十三)设施建设

1.建设覆盖全区持证残疾人的基础数据库,实现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为残疾人享有社会保障和服务提供身份认证和基础信息,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客观真实的基础数据。按照政务公开要求,发布残疾人政策信息、办事程序、责任部门和联系方式,为残疾人网上办事提供便利。

2.加强对残疾人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等专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和建设用地等方面优先安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使残疾人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条件改善、服务能力增强。

(十四)统计监测

1.加强基层业务台账工作,推行统计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应用。开展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将残疾人事业相关统计指标纳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计指标体系。

2.开展残疾人状况和数据监测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政策法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分析利用。

(十五)社会环境

1.宣传、文体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组织作品参加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工作。组织开展好“全国助残日”、“ 国际残疾人日”等宣传活动。

2.对民办残疾人服务组织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建立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监管制度。

3.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慈善机构和社会组织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发展模式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领导机制,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社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方面的主导作用,切实维护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以制度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善于运用社会化工作方法,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政府残工委进一步强化职责,协调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确保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二)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

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补助资金。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发展残疾人事业。

(三)强化监测评估,确保规划实施

残工委及相关部门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统计内容,建立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定期监测报告制度,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统计调查,实施残疾人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小康实现程度监测,加强对各类统计资源的综合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残疾人工作提供依据。对规划进行目标任务分解、评估和考核,促进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完成。开展中期督查、期末考核、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开,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保证“十二五”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四)坚持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提高组织建设水平。积极创新残疾人事业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引入社会工作新理念和新制度,切实增强运用系统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管理残疾人工作实践的能力。不断创新专业服务方法,拓宽专业发展空间,在自身专业思想、专业方法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逐步提升影响力。

第四篇: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2014年3月

厦门,一座美丽温馨的城市。这里天风海涛、万石涵翠,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山无高下皆流水,树不秋冬尽放花”,有着“海上花园”的美誉;这里是“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 的“海滨邹鲁”,闽南神韵、侨乡风情,东西交汇、文化多元。这些都涵养了厦门人温文尔雅、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美好气质。

厦门,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窗口”、“试验田”、“排头兵”的经济特区,厦门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84年2月亲临厦门视察,写下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辉题词。江泽民同志亲自参与和推动了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1991年9月亲自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要求厦门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为推进各方面改革创造好的经验,并充分利用对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窗口的有利条件,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贡献。胡锦涛同志2010年2月在厦门考察时,要求厦门继续开拓进取,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希望厦门为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同志对厦门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厦门要大力推进跨岛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各项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30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跨岛发展、加强两岸交流、壮大提升产业,造就了厦门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美丽景象。

乘着党的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浩荡东风,厦门正朝着建设更新更美的“美丽厦门”奋勇前行。

建设“美丽厦门”,立足点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厦门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五位一体”的理念、改革创新的手段、共同缔造的方法,破解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快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的美好愿景——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到建国100年时,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建设“美丽厦门”,核心在落实“五位一体”,推进科学发展、跨岛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各方面建设。习总书记2002年在福建工作时要求厦门“坚持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坚持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坚持农村工业化与

1

城市化相结合,坚持把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在建设“美丽厦门”中,我们要致力加快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民发展,大力实施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三大城市发展战略”,以及产业升级、机制创新、收入倍增、健康生活、平安和谐、智慧名城、生态优美、文化提升、同胞融合、党建保障等“十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同城化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整合发展资源,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加快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湾区导向、贯通组团”的城市交通格局,“山海相护、林海相通”的生态安全格局,努力提升城市的功能和环境的品质,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项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建设“美丽厦门”,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同时,要求厦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更宽的视野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在建设“美丽厦门”中,我们要以当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为己任,率先在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发展同城化上取得突破。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体制机制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探索推进自贸区建设试点,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营造高效规范透明的投资环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创新城乡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体制机制,加快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让一切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

建设“美丽厦门”,方法在坚持共同缔造,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美丽厦门要靠全市人民共同缔造。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关键在发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根本在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在建设中,要树立群众的观念,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基础,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做起,从房前屋后的实事做起,发动群众共办好事实事、共推改革发展,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切实把群众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为“我们”,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靠政府”为“靠大家”,实现让发展惠及群众、让生态促进经济、让服务覆盖城乡、让参与铸就和谐、让城市更加美丽。

为建设美丽厦门而努力奋斗

2014年1月24日,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动员全市人民为全面实

2

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而努力奋斗的决议,并审议通过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这一规划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指导厦门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发布实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全市人民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融入国家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必由之路;是履行特区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期待、满足人民需求、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美丽厦门,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切合厦门实际,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丰富内涵,切实增强加快建设、共同缔造美丽厦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厦门经济特区的华丽升级。

改革,是经济特区的核心使命,也是建设美丽厦门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阶段,厦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必须最大限度集中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需要“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还需要冷静的思考、缜密的决策、坚定的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以更大的决心冲破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的藩篱,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要红利,努力在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发展同城化、发挥对台独特作用等方面率先试验、率先突破。

建设美丽厦门,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和共同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建设美丽厦门的力量源泉。我们要按照“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的要求,坚持以人民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基础,全面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激发社会活力,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事业当中,争当爱岗敬业的表率、改革创新的先锋、干事创业的能手、勇于奉献的典范,努力在建设美丽厦门的实践中体现作为、成就精彩。

一、“美丽厦门”过去现在

(一)“美丽厦门”的过去

1、美丽之源

(1)厦门之美源自自然天成。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这里天风海涛,万石涵翠,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奇卉异木,鸟语花香,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天地玄妙造化,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地貌,飞扬着沁人的色香神韵,素有“海上明珠”称誉。 这里有海、有岛、有山、有城,海水、沙滩、阳光、红

3

花、白鹭就是厦门的天然名片。

(2)厦门之美源自经济昌盛。20世纪初,厦门凭借港口和侨乡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航运贸易、金融中心以及侨汇集中地,是福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1862-1970年全国侨汇额198.6亿元,其中从厦门流入30.6亿元,占全国15.4%。在厦门企业投资0.87亿元,占福建62.9%。1927-1932年,华侨投资厦门城市建设0.19亿元,占总投入(0.27亿)的60%-70%。1908-1938年,华侨在厦门置业总共花费1.6亿,约占厦门私宅总数50%,计140万平方米,华侨在厦门的消费,占厦门侨汇的91.3%。

(3)厦门之美源自历史跌宕。厦门自古就与台湾唇齿相依、血脉相连,在台海风云激荡中,厦门处于最前沿。明末,厦门因郑成功驻此抗清并驱荷复台而闻名。清初,随着施琅统一台湾,厦门成为大陆进出台湾的重要门户。1842年,厦门因“五口通商”而正式开埠,逐渐成为华侨远赴海外的始发地和中西方文明交汇地。建国初期,厦门作为对台海防前线闻名世界,在战火硝烟的激情年代,诞生了“少先队之歌”,厦门军民用鲜血和忠诚,为年轻的共和国换来了相对安宁的和平建设环境,厦门也因此被誉为英雄之城。

(4)厦门之美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2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视察,写下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光辉题词,给厦门广大干部群众巨大的鼓舞和鞭策。1989年后相继获批成立海沧、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2011年,国务院批复厦门作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厦门成为新时期的“新特区”。

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灵魂。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亲自出席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要求厦门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为推进各方面改革创造好的经验。2010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厦门考察时,要求厦门继续开拓进取,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习近平同志对厦门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厦门要大力推进跨岛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各项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扩大对外开放。秉承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杀开一条血路”的勇气,厦门率先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实践,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凸显了经济特区的优势。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厦门发挥了“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作用,已发展成为我国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一个封闭的海岛前线小城发展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5)厦门之美源自古老底蕴。同安有千年历史名城之称,可以从公元1394年(厦门正式建城)上溯至公元282年,是厦门城市之根。宋代,曾有科技巨匠苏颂,一代儒学大师朱熹(曾任同安主簿),民间医圣吴夲(后人尊其为保生大帝)等名人。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越文化,由移居闽南的汉人和原住民共同创造。闽南方言具有古老性、独创性特征,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保存了中古和上古汉语的许多词汇,在我国台湾地区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传播最广。据初步统计,海内外会说闽南话的人超过4000万。

4

(6)厦门之美源自文化积淀。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传入了西方文化,包括厦门在内的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经过一代代厦门人的传承、融合、创造,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厦门文化,积淀了闽南话、答嘴鼓、歌仔戏、漆线雕、南音、高甲戏、布袋戏、中秋博饼等文化遗产。近现代以来,厦门更是文化名人辈出,涌现了周殿熏、林文庆、王亚南、林鹤年、林语堂、陈嘉庚等文学巨匠和教育家。

(7)厦门之美源自温雅气质。厦门的美是一种气质上的美。温和的气候、悠久的文化、包容的社会和精致的生活,塑造了厦门“温文尔雅”的独特气质,被誉为“最温馨的城市”。厦门“多样、包容、共生”,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生存的机会,都可以找到热爱的角落。《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五大最美城区,厦门鼓浪屿凭借独特的琴岛文化、万国建筑、海上花园以及温雅的人居环境被评为第一名。

2、演变轨迹

厦门城市发展自岛外陆地(同安)开始,到海上岛屿(鼓浪屿、厦门岛)再回归到陆地(岛外新城),城市演变轨迹独特,历史跌宕起伏,在“大陆→海岛→大陆”的发展轮回中,展示了一幅积淀百年的美丽画卷:

(1)千年同安。根据考古发现,厦门的文明史可以上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城市始于同安,夏商周时属扬州,春秋战国为越地,秦为闽中郡,汉属侯官县,三国为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县,始称同安。历史上的同安管辖金门、厦门两岛及集美、杏林、海沧和龙海市的部分地区,并曾设巡检司于澎湖,兼领台湾。

(2)复台基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徙永宁卫中、左千户所驻守嘉禾屿,并在嘉禾屿西南俗称厦门(一称下门)的地方筑城,命名“厦门城”,取义“国家大厦之门”,从此厦门这个地名载入史籍文献。明朝中后叶,厦门港口兴起。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所辖境域包括厦门岛、鼓浪屿、浯洲(金门岛)、烈屿(小金门岛)等岛屿;以金厦作为“抗清复明”、“驱荷复台”的根据地。

(3)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厦门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与英、日等13国驻厦领事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屿成为列强共管的“公共租界”,鼓浪屿“万国建筑”始建于此时。

(4)海防前线。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厦门市人民政府,至1973年9月,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调整,同安县复归厦门市管辖。建国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厦门作为对台海防前线,城市局限于厦门岛西部旧城,发展建设受到了严重限制。

(5)经济特区。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市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

5

里的土地设置经济特区,厦门市城市中心开始由旧城向筼筜湖北岸迁移,城市建设开始向湖里工业区及厦门岛东部跨越。

(6)跨岛发展。2002年,厦门市政府提出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发展战略,岛外发展上升为主导。2003年5月,国务院批复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厦门岛(含鼓浪屿)由四个区调整为两个区,岛外由三个区调整为四个区,激活了岛外各区的发展活力。自此,城市发展重心开始由岛内向岛外地区转移。

(二)“美丽厦门”的现在

1、跨岛发展战略

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视察厦门,要求厦门要“壮士断腕、金蝉脱壳”,向岛外拓展。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厦门,提出厦门要“跨岛发展”,把岛内岛外放到一起来统筹规划,把厦门市做大搞强;强调要坚持“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明确了厦门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201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视察厦门,要求做到“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厦门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相继作出了建设海湾型城市和推进岛内外一体化的决策部署,城市建设重心和投资重点逐步从岛内向岛外转移。

2、发展成效

跨岛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厦门城市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完善,形成了城市格局跨岛拓展、产业结构跨岛优化、公共服务跨岛覆盖、人文内涵跨岛提升、生态文明跨岛建设的良好态势。

(1)城市空间布局拉开框架。组团式推进城市化建设,形成了厦门岛、岛外新城、小城镇三个层次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城镇化发展新框架。2002-2012年十年间,城市建成区由94平方公里增长到280平方公里,其中岛外由30平方公里增长到180平方公里,岛内由64平方公里增长到100平方公里,岛内中心城区功能显著提升。岛内外功能合理分布,有效分流岛内人口,实现了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

(2)岛外新城建设格局初显。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四个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双轮驱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布局向新城拓展。岛外各区承接了岛内制造业、港口、火车站、文教等功能转移,各区功能特色初显。岛外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集美新城和海沧新城基本成型,同安新城和翔安新城骨架基本构建。

(3)产业园区格局初步整合。先进制造业加快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得到提升发展,实现了岛内外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了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建成工业用地约70平方公里,形成18个工业园区。岛内服务业实现提

6

升。岛内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商务营运中心、文化创意园区、高端消费中心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退二进三”大力推进,研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格局初具。岛外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岛外工业园区承接了岛内工业转移,产业加快集聚发展。与2002年相比,岛外工业总产值占比上升39.3个百分点,岛内外工业总产值由2︰1调整为1︰2。

(4)城市交通设施大力推进。加快构建岛内外交通连接网络和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相结合。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新机场、港口、铁路客货运场站等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在全市拉开框架,“四桥一隧”跨海通道建成,中心城市对外辐射能力显著提升。构筑了连接岛内外、畅通各组团的交通网络,岛内外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交通更加便捷,跨岛发展空间障碍进一步消除。

(5)城乡一体化初见成效。大胆先行先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开展市对区行政财政体制改革,实现管理和财力重心下移;创新重大项目投融资模式、重大项目建设管理等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台《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2010年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范围后,“一市两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解决,岛内外一体化的政策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6)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延伸。岛外和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进一步加大,优质公共资源向岛外加快延伸覆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市民,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城乡统筹,教育均衡全国领先,医疗保障同城同权,保障房建设经验成为全国蓝本,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7)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创建国家低碳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为载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特色更加突显,海湾生态更加美丽。节能减排全面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明水平有效提升,初步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美丽厦门宜居和谐,连续三届九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获得中国科学发展典范城市、十佳服务型政府、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低碳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三)“美丽厦门”的内涵

美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铸就了厦门山海格局美、发展品质美、多元人文美、地域特色美、社会和谐美等五大美丽特质。

1、山海格局美——山海交融、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厦门拥有237公里长的海岸带、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分布着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香山和北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竺山、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山体绿地,“天风海涛”、“万石涵翠”等著名景点更是享誉中外。厦门以秀丽的山体为背景、开阔自由的海面为基底,“山、石、林、泉、海、湾、岛、岸”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元素,形成张弛有致、极富韵律的“山海相融”的景观特色和“处处显山见海”的城市意象。厦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宜人。空气质量优良,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山地丘陵、河口、港湾、海岛、滨海

7

湿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拥有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白鹭等珍稀海洋物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获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

2、发展品质美——生活舒适、经济繁荣的高端品质。厦门城市尺度适中、环境优美、市民生活舒适。厦门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政府负债规模控制在地方财力可承受范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高,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居福建之首,与杭州等东部沿海城市接近。厦门商贸旅游物流金融服务业蓬勃发展,每年一度的“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是我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唯一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

3、多元人文美——中西合璧、闽台渊源的多元文化。厦门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作为近代新兴的海港风景城市,更是多元荟萃、对外开放的海洋文明代表。厦门是著名侨乡,厦门旧城的骑楼建筑、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嘉庚风格建筑,是融汇东南亚侨乡风情的代表。鼓浪屿的“万国租界”建筑极具异国情调,闽南大厝是闽南特色建筑代表。厦门是展现闽台渊源的窗口,自古以来与台湾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和法缘相循的“五缘”渊源。厦门以侨乡风情、闽南文化、异国情调、温馨现代为特色,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城市气息交融,具有多元融合中西融汇的文化特征。

4、地域特色美——闽南神韵、区域一体的独特区位。厦门、漳州、泉州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紧密的空间联系,共同构成闽南金三角地区。厦门是闽南金三角经济中心、文化荟萃之地,以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优雅进取的市民精神,谱写闽南神韵新篇章。厦漳泉三市功能互补,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育、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实现了“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区域一体发展。厦门作为区域中心龙头,具独特区位优势。

5、社会和谐美——多元包容、温馨平和的社会关系。厦门独特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造就了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厦门人平和温馨、诚毅从容、温文尔雅的性格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塑造了浪漫温馨的幸福家园。厦门市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诸多荣誉称号。

(四)“美丽厦门”的挑战

1、区域地位下降。厦门面临“小”的制约。经济总量偏小、腹地有限,GDP总量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52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列末位;行政区域面积小、土地资源匮缺、人力成本高,制造业发展受限、增长动力减弱,难以与其他城市展开各个层面的竞争。近年来在国家对台战略中的地位受到苏州、东莞、平潭等城市的挑战,有下降趋势。

2、岛内外不平衡。高等级的服务功能大多集中在厦门岛,如行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大部分高等级的市场投资项目也要求在厦门岛建设,进一步

8

强化了厦门岛中心功能。岛外虽然工业、交通发展迅速,但公共服务未能及时跟进,难以集聚人气。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培育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与厦门岛抗衡的新中心区。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环境、公共交通发展大大落后于厦门岛。

3、发展有待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实现“大进大出”,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结构。然而,延续三十年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已难于适应发生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现阶段,先进制造业特色不够突出,高新技术研发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产业发展不足,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文化创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空间布局分散,产城分离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4、交通压力巨大。截至2013年10月,全市机动车突破百万辆,其中,小汽车近60万辆(超过香港),年增长率高达25%。近70%的车辆运行于岛内,厦门岛私人小汽车拥有率达3户1辆。五处进出岛跨海通道交通量持续增长,日单向出岛总量超过20万辆,较2002年翻5倍,厦门大桥、海沧大桥已经超饱和;道路拓宽、高架建设、道路下穿、停车场建设等交通供给无法跟上小汽车增长速度,交通拥堵由“点”、“线”向“面”扩散。跨岛交通和厦门岛交通不堪重负,机场、火车站、港口、城际铁路、地铁等重大交通设施布局亟需重组。

5、生态环境脆弱。空气质量有所下降,2002年全国排名第7位,2012年下降到第32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下降,2002年监测断面劣五类占12%,2012年为82%;近岸海域海水品质下降明显,2002年海水劣四类占28.9%,2012年为88.9%。城市建设占用自然山水空间,山海绿廊不断被侵蚀;大量填海造地,临海鱼塘滩涂湿地和红树林湿地消失殆尽,近岸浅海湿地退化;溪流被渠道化、硬质化,溪流生态空间被大量压缩,河道生态退化。

(五)“美丽厦门”的机遇

1、中国梦与美丽中国的愿景。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为建设美丽厦门,提供了最大的机遇和动力。

2、两岸关系发展的机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深入,厦门可以更好地发挥独特的“五缘”优势,在两岸深度融合发展方面突破创新,促进厦门与台湾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厦门在两岸交往中的“窗口”、“试验田”作用。

3、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要求。城镇发展从要素推动的粗放式发展转向创新推动的集约化发展。建设美丽厦门是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具体落实。

4、厦门城市发展的形势。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的加快推进,为推动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厦门可以更好地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9

5、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厦门人民十分热爱厦门,都希望居住的这个城市更强大、更美丽、更和谐,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富裕、更美好、更幸福,建设“美丽厦门”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厦门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共同期待。

二、“美丽厦门”愿景目标

(一)“美丽厦门”发展愿景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要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两个百年愿景,即: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

1、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厦门率先构建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文化交融型、社会和美型的城市,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实现人均GDP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或接近台湾同期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优良率、市民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全国领先。率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成为展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范城市。城市发展方式集约高效,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城市山海格局秀美,人文景观秀丽;中西文化交融,闽台交流深入,多元文化开放性、包容性水平明显提高;政府服务廉洁高效,社会治理规范有序,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2、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到建国100周年时,在全国率先成为集中展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样板城市。实现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和单位GDP能耗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经济建设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魅力集中显现;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公共服务品质优良,社会治理民主高效,社会环境温馨和谐。

(二)“美丽厦门”城市目标

1、国际层面——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厦门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2002年获E类(特大城市类)国际花园城市第一名。厦门将凭借独特的城市空间格局,充满魅力的城市景观,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健康的城市生活,国际水准的硬件设施与软环境,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

(1)独特化的城市空间: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山海相连、城景相依”独特的海上花园城市空间格局享誉世界。

(2)魅力化的城市景观:山海相连、花团锦簇的城市景观,曲折蜿蜒、尺度多样的魅力湾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浪漫海岸线。

(3)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具备国际水准的交通、信息等硬件环境,与国际接

10

轨的开放包容文化、公共管理软件环境,成为在经济、文化、旅游、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4)健康化的城市生活:以宜人的气候,四季变化的丰富景致,完善的公共设施,居民主动积极参与的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成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

(5)多元化的城市文化:进一步突显中西文化交融、民俗与高雅共生、传统与现代并存、国际性与地方性共荣的文化内涵。

2、国家层面——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根据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厦门规划在以下五方面成为典范城市:

(1)资源节约型城市:以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节水型城市,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成为资源节约型城市。

(2)环境友好型城市:充分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底,加强森林、水库、溪流、湿地的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城市建设布局,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

(3)创新驱动型城市:以美好环境吸引和聚集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创新驱动型城市。

(4)文化交融型城市:保护和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独特的地方城市风貌和非物质文化,吸收融汇中外各地优秀文化,成为文化交融型城市。

(5)社会和美型城市: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以美好环境的各项建设为载体,发动全社会参与,成为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的社会和美型城市。

3、对台层面——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试验,创新体制机制,以配套推进区域合作、行政管理、对外开放等支撑体系建设为基础,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建设成为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

(1)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创新两岸产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厦门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依托台商投资区和重点产业园区,共同建设两岸产业对接专业园区。创新两岸贸易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对台贸易中心与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11

(2)两岸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创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发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一批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产业基地。创新两岸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两岸卫生合作对接平台等。

(3)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创新便利两岸直接往来的体制机制。健全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机制,实施更加便捷的政策举措。完善两岸“三通”机制,建立更加便捷的交通体系。

(4)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建立新型高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为台胞在厦门投资兴业、交往交流和生活居住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服务和更加优化的制度环境。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扩大两岸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探索台胞融入社区生活的社会治理体制。

(5)两岸民间交往最亲密基地:在海峡论坛的平台基础上,不断拓展两岸民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民间基层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密切联系渠道,加深两岸民众情感交流,打造两岸民间交往最亲密基地。

4、区域层面——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厦门属于闽南金三角地区,在生产服务、科技创新、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交通等方面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集聚扩散能力,应发挥优势,在闽南地区构建以下五个中心:

(1)生产服务中心:闽南地区金融、物流、贸易、信息、会展等高端生产服务中心。

(2)公共服务中心:闽南地区的医疗、教育、体育、文化艺术、旅游等公共服务中心。

(3)交通服务中心:闽南地区最高等级的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火车站;最便捷辐射闽南地区的交通网络:铁路、快速路、航空、航运交通系统。

(4)科技创新中心:闽南地区科研机构聚集地,创新研发基地,高级管理、技术人才集聚地。

(5)生活服务中心:闽南地区旅游、娱乐、购物等高端生活服务中心。

5、城市层面——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厦门将通过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高水准的生活环境、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主和谐的社会生活,构建亲切友好的温馨家园、包容互助的幸福家园,具体构建:

(1)创业的家园:以包容互助、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各种人才,形成让所有城市成员发挥潜能的创业家园。

(2)宜居的家园:以舒适的住房、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安全的食品、整洁的街道、美丽的城市景观、配套完善的绿地公园,形成优美的生活环境;以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交通,让全体市民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

12

(3)平安的家园:以公正和谐的社会治理、民主有序的社区自治、稳定融洽的家庭生活,形成让所有城市成员和谐共处的平安家园。

(4)文明的家园:以文明友善的社会风尚、文雅大方的市民素养、便捷宜人的城市环境,形成文明温馨的家园。

(5)多彩的家园:以丰富的文体娱乐、休闲旅游、商业服务、节庆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家园。

三、“美丽厦门”发展战略

(一)着力实施

“山海一体、江海连城”的大海湾城市战略

厦门湾、泉州湾、东山湾等沿海地区北枕戴云山脉,面对台湾海峡,山海之间由多条水系贯通形成山海通廊,山海江城浑然一体。

大海湾城市战略的核心在于从厦漳泉区域层面,以国家的海西发展战略为契机,发挥经济特区制度创新的优势,扮演其他任何地区都无可替代的国家对台战略角色,促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通过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厦漳泉的同城化进程,建设大湾区都市区;通过“小三通”和旅游发展,深化厦漳泉与金门的协同发展;以厦漳泉为核心,促进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1、落实海西发展战略,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按照国家战略部署,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实现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努力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和福州大都市区共同成为与台湾经济区相对接,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衔接,辐射带动海西地区发展的两大增长极。推动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联动金门区域,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2、推进厦漳泉同城化,打造大湾区都市区。大力推进厦漳泉同城化,以港口、机场、流域和区域交通的整合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将金门纳入厦漳泉大都市区发展框架中,打造大湾区都市区。发挥厦门的活力和创新特色,构建具有强大集聚带动作用的海西服务高地;做强泉州产业之都,培育面向区域的服务业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构建漳州“生态之城”,建成闽南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花果之都、休闲旅游城市。提升金门旅游功能与城市地位,建设闽台全面合作的融合区。发挥国际化和区域枢纽作用,引领海西发展、促进对台交流合作。

3、以厦漳泉为框架,推动山海协作。以厦漳泉大都市区为框架,以山海协作和保障流域安全为原则,推进山海协作。发挥厦漳泉经济的集聚作用,把龙岩、三明、武夷山等西部山区纳入到大海湾的发展腹地之中,通过沿海发达的市场和技术促进山区的绿色资源转化,实现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市场开拓方面的互

13

补,形成有机的区域合作与分工。建立更紧密的山海区域合作机制,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向内陆有序转移,推进山海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山海联动、融合发展。

4、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构筑区域交通枢纽。

(1)建设城际轨道,形成区域客运主轴和发展走廊。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串接厦漳泉各中心城区、主要副中心、人口密集区和重要客运枢纽,覆盖大都市区主要城镇走廊,满足城镇密集区的日常通勤交通需求,形成区域客流运输主轴和城市发展“脊梁”,有效缩短时空距离,发挥同城效应,加强区域交通枢纽与城市的衔接,引导和带动厦泉漳大都市区城镇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

(2)建设都市区同城化复合交通网络,对接区域快速通道,实现“1小时交通圈”。在厦漳泉沿海带状的密集城镇区域,构建复合交通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大都市区的交通发展走廊,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区域快速路等区域快速通道的对接,满足区域内城际间高效、多层次的综合交通需求,打造“1小时交通圈”。

(3)构筑以航空港、港口、铁路枢纽和物流园区为主的区域客货运枢纽。通过整合交通枢纽体系,提升厦门区域客货运输枢纽地位,打造全国乃至国际重要门户枢纽,发挥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将集中于厦门岛内的重大交通设施跨岛转移,东渡港西移海沧港区,航空港东移翔安机场,铁路客货运站北移集美(北站和前场物流园区),在岛外区域构建“大三角”的大交通格局,形成大都市区沿海交通走廊的主要节点,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结合和便捷转换。

(4)建设标准统一的光纤信息网络,构筑区域信息枢纽。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群信息同城化。依托标准统一的光纤信息网络建设,率先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打造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枢纽,实现区域信息设施与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建立厦漳泉各城市间的信息合作机制,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推动区域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合作。

5、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1)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围绕“海峡、海湾、海岛”资源优势,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邮轮母港,推进闽台中心渔港综合开发利用,建设游艇帆船港及产业基地、游艇帆船国际展销中心。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海洋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端制造、海洋新兴旅游业、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新兴产业。

(3)打造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文化建设,走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建设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14

6、健全流域协同整治,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1)健全流域协同整治。统筹协调九龙江、漳江、晋江、洛阳江等流域,建立流域水环境整治的政策调控及利益协调机制,加强河流生态廊道和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协调流域重点供水工程体系,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调配。

(2)打造生态安全屏障。依托背山面海的自然格局,打造内陆山区“绿色”森林生态屏障和近海海域“蓝色”海洋生态屏障。

(3)推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协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大水质、大气、固废污染的联防联控力度,建立海陆一体化的污染防治机制,以海湾为整体、海岸带为重点,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二)着力实施“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城市战略

厦门岛、鼓浪屿、金门岛等诸多岛屿处海湾之中,同时,厦门湾又被大陆和岛屿所围合,形成独特的“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城市。大山海城市战略主要以厦门湾的空间为载体,通过制度创新,探索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市化质量,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构建以“山、海、城”相融为特点的“一岛一带多中心”格局,打造理想空间结构;通过构筑湾区导向的、贯通组团的城市交通系统,拉开城市骨架;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策略,构建“山海相护、林海相通”的生态安全格局。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通过城乡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以城带村、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逐步减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城郊城市化建设,推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典范。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面覆盖。

2、拓展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以跨岛发展战略为核心,拓展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加快岛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岛内外一体化。“一岛”即厦门本岛;“一带”即环湾城市带,串联漳州开发区、角美、龙海、海沧、集美、同安、翔安、金门、南安等区域;“多中心”即厦门岛市级中心、东部市级中心、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级中心。

3、构筑湾区导向、贯通组团的城市骨架交通。

(1)推进轨道建设,引导新城发展。厦门跨湾发展应依托大运量、快速的轨道交通,串联岛内外各组团,连接各重要交通设施,覆盖城市客流走廊。规划建设4条骨干轨道交通线路:厦门岛到集美1号线、海沧-厦门岛-翔安新机场2号线(预留城际轨道衔接)、岛外环湾3号线、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组织换乘和多方式联运衔接系统,构建“一体化”分级交通枢纽体系,整合城市内外交通网络,协调交通枢纽与土地利用布局,依托枢纽引导新城发展,形成“组团式、串珠状”

15

空间结构。在厦门岛北部的高崎建设厦泉漳区域交通枢纽,结合东渡港区功能调整和高崎机场外迁,整合调整本岛北部片区的用地功能,引入城际轨道交通,结合城际轨道交通衔接厦门新机场的优势,建成高崎城市航站楼。形成集国铁、城际轨道、地铁、旅游轻轨、城市航站楼、水上交通、停车换乘等多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2)完善道路系统,服务客货集散。在市域范围内,结合“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由海岸往内陆形成三条交通主轴:①滨海旅游道路:在沿海一线构建滨海旅游道路,主要包括岛内的环岛路和岛外的滨海大道,直接展现美丽湾区和优雅岸线。②生活客运通道:串联大湾区各生活和服务功能组团,形成生活客运交通轴,满足环湾客流交通需求。③产业货运通道:依托海翔大道形成产业货运通道,沿线连接港区、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业区等,形成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交通动脉。同时,加强厦门岛、岛外新核心区、铁路厦门北站之间的衔接道路,完善海沧港区、翔安机场、铁路客运站和物流园区的集疏运系统。

4、保育格局优美的山海通廊,控制蜿蜒的海岸线。保育10大山海通廊:岛内外依托山体、丘陵、溪流、湖库、海岸形成山海连接廊道,构建“山、海、城”相融共生的空间格局,避免城市空间蔓延。划定80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建立严格的基本生态控制线,保障北部山体“绿色屏障”,合理开发低山丘陵等浅山区;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维护高水平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控制177公里的海岸线:强化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沿海湾构建海岸生态岸线。

(三)着力实施“青山碧海、红花白鹭”的大花园城市战略

厦门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三角梅、凤凰木花团锦簇,白鹭自由飞翔,处处体现大花园城市的勃勃生机。构建大花园城市,从市民身边的“衣食住行”做起,以人性化的尺度,建设多样化、多层级的花园;以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以美好环境建设为载体,加快健全均衡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完整社区为理念,建设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让城市处处散发国际花园城市的美丽气息。

1、提升城市品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花园式城市环境,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发展城市旅游。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积淀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加强高教园区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文化创意休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娱乐等主题旅游项目,提升旅游品质。利用厦门丰富的山体、溪流、湖库、农田等景观生态资源,以及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白鹭等生物资源,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大力发展会展、商务、购物、运动、休闲、疗养等高附加值旅游产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海岛游等新型旅游产业;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提升现有旅游景点环境景观品质,完善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和配套设施。

2、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结合优美环境,形成产城一体、分工明确的城市功能布局。其中厦门岛主导功能为高端服务、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海沧区主导功能为临港产业、航运物流、生物医药;集美区主导功能为教育科研、机械制造、软件信息;同安区主导功能为生态旅游、文化休闲、轻工食品;翔安

16

区主导功能为临空产业、高端服务、光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3、建设多层次、全覆盖的绿道系统。深入组织实施绿道系统建设,沿着山体和海岸线构筑环山环海绿道,并依托溪流水系形成山海连通、全长848公里的绿道网络,实现城市、海洋、河流与山体的有机连接。

4、构筑多样化、多层级的花园体系。大力建设森林公园、郊野山地公园、溪流公园、湿地公园、环湖带状公园、滨海休闲公园、海岛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多样化的花园,形成市、区、街道、社区直至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厂角库边的多层级的花园体系。

5、 打造“公交+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

(1)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打造“公交都市”。构建以“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网络、以出租车和水上公交为补充的大公交体系,组织一体化换乘衔接系统,推行“走廊+枢纽型”的运输组织方式,依托公交枢纽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模式(TOD),打造“公交都市”。

(2)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实现交通平衡。借鉴新加坡、伦敦、上海、北京等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经验,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成本,限制厦门岛内区域和跨岛通道的小汽车出行,实现交通的供需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发展多元交通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增加片区间慢行通道连接,完善过街设施,形成舒适、安全、连续的慢行交通环境。结合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站点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解决“最后1公里”出行问题。积极发展水上交通,发挥轮渡对跨海交通出行的补充作用。发展集约型旅游交通方式,建设环岛旅游轻轨、旅游集散中心、停车换乘系统、水上观光线,减少旅游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冲击。转变“以车为本”的道路建设方式,加强街道功能空间布局,美化街道景观环境。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

6、塑造文明家园,建设完整社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以花园城市建设为契机,发扬厦门人温文尔雅,谦和礼让的城市文明精神,塑造友爱互助、包容共济的社会风尚。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和谐文明的共同家园。美化社区环境,建设完整社区。塑造花园式的城乡社区空间环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护社区地方文脉,提升社区凝聚力。加强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形成以社区为单元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整社区。

7、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特别是加强岛外新城和农村地区的设施配套,加强老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转变城市管理理念,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和服务职能。倡导精细化、人性化社会治理,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

17

四、“美丽厦门”行动计划

“美丽厦门”战略构想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为此,编制“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同时,另案配套编制三年及2014年年度工作方案,以滚动推进,做到年年有计划、年年有进展,确保战略规划有序实施、落到实处。

(一)产业升级行动

1、行动目标

围绕主体功能拓展,优化产业布局,营造优势促进差异发展,整合资源促进统筹发展,完善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近三年内,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

2、行动策略

(1)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健全完善产业推进工作机制,集中资源和力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着力构建“5+3”现代产业支撑体系。以产业龙头项目延伸拓展产业链,通过完善重大园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谋划生成一批在全国树标准、当示范的应用项目和新业态、新技术项目,努力打造信息消费、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服务与文化创意、特色金融、光电、生物医药等一批千亿产值(营收)的产业链。

(2)主体功能和产业布局优化工程。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形成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三标衔接”的规划体系。建立主体功能区划分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推进现有产业园区资源整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各种产业资源向园区和优势产业集聚;加强与泉州、漳州产业合作,推进差异发展、集约发展、节约发展、联动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3)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建立信息化引领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机制,以信息化引领城市发展空间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提升为区域服务的自主创新支撑能力。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途径,完善项目生成、评审、筛选机制,建立科技成果竞价机制,改进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力度。完善政府质量发展的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先进技术推进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

(4)绿色低碳发展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环保的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向绿色转型,引导产业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安全体系高的可持续发展道

18

路。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完善低碳经济投融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健全财政资金对落后产能转型转产企业的扶持机制,推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

(5)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立足做精做优,大力发展高科技种苗业、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机制创新行动

1、行动目标

围绕建设“美丽厦门”目标,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

2、行动策略

(6)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工程。合理界定区、镇(街)、村(居)的主体功能,区级政府应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以不同区的定位确定相应的主体功能,镇(街)以社会治理为主体功能,村(居)以社区服务为主体功能。建立“不以GDP大小论英雄、只以功能发挥好坏论成败”的工作和政绩考评机制,科学设置市直部门、区乃至镇(街)工作考核和政绩考评指标体系,保障主体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7)招商和财税机制创新工程。建立全市统筹的招商机制,引导项目向各主体功能区集聚。建立税收共享和财政保障机制,理顺市、区财权事权,实施统

一、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土地收益分成体制改革,促进各区与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对外商投资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8)行政运行机制创新工程。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运行,完善电子监察。健全依法治理体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9)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工程。建立市、区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及各区社会治理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互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镇(街)社会服务职能,推动简政放权和社区工作减负。完善社区自治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快实施“村改居”社区治理机制改革。

(10)开放机制创新工程。整合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模式,推进建立统一高效的口岸联检机制。围绕金融、航运、商贸、旅游、文化、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试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形成高标

19

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深化改革试点。培育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支持金融改革发展。拓展厦港澳侨合作模式,建立CEPA延伸联络协调工作机制。创新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山海协作、省级扶贫开发工作、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三)收入倍增行动

1、行动目标

建立健全适应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提前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翻番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2、行动策略

(11)就业创业工程。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员工、被征地农民、退养上岸渔民、退役军人等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打造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以下。

(12)增收增效工程。积极开拓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和办法,健全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协调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力争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逐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建立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落实人均15平方米集体预留发展用地政策。

(13)社保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大病保险、补充工伤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健康生活行动

1、行动目标

立足岛内外“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一体化”,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在抓统筹优布局、保基本扩供给、抓创新增活力、提水平增效率上下功夫,加快健全均衡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构建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2、行动策略

20

(14)教育提升工程。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均衡、投入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机会均衡。三年内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的国家级验收。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建立绿色质量评价机制。实施“名师”培养和引进项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教育通道。

(15)医疗康体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扩增医疗资源,进一步扩大多元化办医格局。完善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拥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区有1所以上的三级综合医院。全面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城乡文体、休闲、健身设施建设。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环境健康的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16)住房安居工程。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完善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分配机制,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加大旧城、旧村更新改造力度,提升物业服务、家政服务水平,改善城乡居住条件。

(17)便捷交通工程。围绕大海湾、大山海城市战略的实施,完善区域联系大通道和市域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复合交通网络、集疏运系统;推进建设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及无缝化换乘体系;制定分区发展策略,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完善公共线路和站点设置,加快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推行“公交+慢行”出行模式;大力发展水上巴士,形成水上交通与地面公共交通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格局。理顺交通指挥体系,加强一警多能培训,科学合理设置交通引导标识,提高道路交通组织引导水平。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车整治,限制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

(18)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工程。着力改善公用设施,加强水源地、输配水工程建设,持续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和防洪排涝、地下管网体系,实现垃圾全过程综合治理。大力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突显人性化设计,完善城市组团公共设施配套,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进一步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推进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夜景工程,提升城市建筑文化。

(五)平安和谐行动

1、行动目标

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公共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基层和行业平安创建体系、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

21

把厦门建设成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和谐稳定、群众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城市。在社会治理特别是社区治理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和群众自治有机结合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居民融入融合,打造温馨包容的和美村居。

2、行动策略

(19)城市公共安全工程。健全源头治理机制,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信访首办责任、听证、评议、终结制度和信访违法行为处置机制,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健全矛盾纠纷定期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完善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安全监督管理与问责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和处置机制,切实提高城市应急防灾减灾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安全感和满意率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

(20)社区治理提升工程。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办法、提升管理服务效果,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城乡全覆盖;增强管理服务力量,形成管理服务合力;建立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完善社区内民主听证、协商制度,建立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机制,完善多元投入的机制,建设或借用社区已有的场所或设施,打造适宜的社区环境和活动场所、设施,加快社会福利和居家养老场所的建设。

(21)社区服务优化工程。发挥专项社会事务管理部门的骨干作用,加强社区专项社会事务的落实。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机制,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建设国家级两岸社会组织孵化园区。大力培育志愿者组织。整合社区公共资源,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内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创新和完善专业社工服务、志愿者服务和家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推进城乡居民社区服务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

(22)社区活动拓展工程。积极搭建居民参与平台,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项目,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提升市民的道德水平,培育和谐包容的社区文化,打造有社区特色的活动品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区居民融合。

(23)美丽村居创建工程。加快中心镇村建设,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健全完善民主制度,引导农村基层有序自治,建设和谐美丽村居。

(24)法治城市创建工程。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监督制约,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

22

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六)智慧名城行动

1、行动目标

建立信息化引领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机制,以信息化引领城市发展空间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持续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智慧应用体系,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建立信息消费引领统筹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融合高效、兴业惠民、便利均等的智慧化美好生活形态,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受。

2、行动策略

(25)宽带厦门工程。实施“宽带城市”计划,推进光纤入户,建设光网城市,加快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三网融合发展体系,建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三年内,全市100M光纤到户覆盖率城区达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100%。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8Mbps,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加快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建立以基本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与居民交流互动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农村社区延伸,逐步实现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全覆盖。

(26)信息惠民工程。创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打造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推进数字家庭、智能家居应用,加快建设“数字家庭”示范小区。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全市公共性、基础性、跨部门的信息化项目,推进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教育和智慧健康医疗等各类信息服务,促进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全社会、无障碍共享。建设诚信数据服务体系,创新信息消费模式,培育发展新型业态。

(27)智慧产业工程。加快培育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金融、智慧贸易等一批战略性智慧产业,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电子商务等新兴信息服务业态,推动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近三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此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

(七)生态优美行动

1、行动目标

切实保障生态安全,着力提升环境质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努力缔造天蓝地绿水净的优美宜居生态环境,把厦门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2、行动策略

23

(28)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快生态文明立法进程。编制《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强化主体功能区约束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管控措施,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保障生态安全。实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程,加强雾霾的监测治理,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并位居全国前列。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为建成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提供有力保障。

(29)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健全流域协同整治机制,推进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补偿机制全国试点;推动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协同处理厦漳泉龙闽西南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打造陆域绿色森林生态屏障和沿海蓝色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山海相护、林海相通”的生态安全格局;保育十大山海通廊,构建“山、海、城”相融共生的空间格局;打造十条流域廊道,开展城乡环境“点、线、面”综合整治,营造优美宜居生态环境;建设绿道慢行系统,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都市型、郊野型、生态型绿色休闲走廊。

(30)蓝色海洋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海域综合整治,强化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加大滨海岸线保护力度,积极实施美丽海岸工程;抓好典型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和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打造滨海旅游新亮点;创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市,统筹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

(31)绿色城乡建设工程。全面系统推进城乡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建设,推动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加强公共建筑节能节水管理;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推广,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重;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企业,建设“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示范城市,实现城乡环境、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八)文化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发扬闽南特色文化等优势,大力提升市民的道德和文明素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与创新,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2、行动策略

(32)城乡居民精神塑造工程。弘扬特区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嘉庚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厦门独有的“郑成功民族精神、林巧稚敬业精神、陈景润科学精神”等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素质、道德素质、诚信素质的教育,提升公民人文素养,形成多元交融、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文化特色和自律自强、互信互助、共享共建的人文精神。

24

(33)文化活动拓展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广覆盖、更高效能和持续发展。鼓励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生活,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主题系列活动品牌。坚持创新驱动,借助新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实现公共文化均等服务;坚持资源带动,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供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坚持机制推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合力,形成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坚持制度建设,实现各级文化服务设施常态化开放和规范化服务。

(34)文化实力提升工程。建设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和谐发展的社会公共空间,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均衡、全面覆盖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一批地标式文化设施建筑群,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中心,完善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形成“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提升文化供给能力,促进文艺精品创作;加强闽南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调动社会力量,丰富文化服务的内容;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发展有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壮大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发展。

(35)文明创建深化工程。以持之以恒的细致管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研究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建立市民文明素质、行为规范和指标体系,健全文明城市(城区)指标体系,强化制度约束。深化文明意识宣传教育,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持续提升城市文明风尚。深入开展志愿者行动,创新城市建设管理的群众参与机制,调动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九)同胞融合行动

1、行动目标

围绕建设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深化两岸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建设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

2、行动策略

(36)打造两岸经贸合作大平台工程。推动ECFA后续协议的落实和先行探索,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试验。建立吸引台湾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服务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搭建各类特色产业平台,形成台湾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区、两岸深度合作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加快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厦门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以及金门推动“免税岛”建设合作模式。

(37)打造两岸交流交往大舞台工程。整合全市对台交流合作资源,构建党政引导、民间推动、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并举的对台工作格局。拓展涉台交流品牌,打造两岸事务重要协商地。创新全面提升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体育、

25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水平的体制机制,探索两岸合作办学、办医模式,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的工作制度。

(38)打造两岸直接往来大枢纽工程。以“小三通”、海空直航、海空联运、海铁联运等为坚实基础,创新口岸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争取进一步开放航权、优化航路、增辟航线、增加航班、深化共建,不断提升两岸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效率与规模,建设成为两岸直接往来的重要中转枢纽和集散地。以厦门邮轮产业实验区为载体,规划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发展海峡邮轮产业。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平台,积极先行先试,拓展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新模式。

(39)打造两岸温馨包容大家园工程。建立台胞融入社区生活的社会治理服务体制,将台胞纳入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对象,吸纳台胞参与社区民主选举和社区事务管理,在办证、出行、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厦门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待遇。支持在厦台商、台湾专业人士和优秀人才参政议政。加大对台湾专才的引进、创业项目的扶持和对台胞的服务力度,让台胞在厦创业顺心、工作称心、生活舒心。

(十)党建保障行动

1、行动目标

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集聚一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实用人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激发调动全市党员、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2、行动策略

(40)固本强基工程。强化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功能,搭建服务平台,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提升党组织引领群众致富能力;统筹整合资源,构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发挥党代表作用,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凝聚党员群众智慧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基层基础,化解各类矛盾,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加强机制创新,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具有厦门特色、务实管用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提升全市党建科学化水平。

(41)队伍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强化整体功能。分门类、分层次、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引导干部到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攻坚克难。加大力度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

26

(42)人才特区工程。扎实推进“海纳百川”人才计划,加快人才引进、培养、发展、服务保障等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社会工作等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重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建设,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台湾人才特聘专家制度,构建区域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厦门人才特区。

(43)鹭岛清风工程。加强纪律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四风”,提高执行力,着力解决庸作为、虚作为、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促进效廉提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科学防治腐败,规范权力运行,防控廉政风险,严惩违纪行为,为建设廉洁城市,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保驾护航。

五、“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一)基本内涵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着力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让发展惠及群众、让生态促进经济、让服务覆盖城乡、让参与铸就和谐、让城市更加美丽。

——以群众参与为核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和激发群众首创精神,努力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以培育精神为根本: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治共享。

——以奖励优秀为动力:补贴启动、奖励先进,树立标杆、典型示范。

——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群众自愿、村居实施,政府资助、以奖代补。

——以分类统筹为手段:区分类型、突出特色,统筹资源、协调推进。

——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基础:围绕建设具有完善的设施、开放的公共空间和有认同感的文化的完整社区,从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做起,营造良好社区氛围,培育和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工作步骤

制定《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同时扩大宣传,凝聚社会共识,树立共同缔造理念;在此基础上,分类明确可操作的工作路径;经过试点实践,确定政策保障措施,并通过制定政府文件进行确定,指导全市推广。

(三)工作内容

27

1、机构设置。组建市、区、镇(街)、村(居)各级牵头协调机构,建立市筹划、区统筹、镇(街)组织、村(居)为主负责实施的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共同缔造行动的开展。市、区两级分别设立“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办公室”,下设项目、宣传、督查、保障、综合五个工作组,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并抓好“以奖代补”项目辅导。镇(街)缔造办由若干工作人员专门承担,由驻村干部、站所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评定委员会。村(居)缔造办由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主任、镇(街)指导员等组成,直接负责项目活动的具体实施。

2、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搭建公众参与的信息化平台,拓展市民评审团、市民调查、公众论坛等公众参与形式,广泛听取、充分吸纳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建立群众参与激励机制。

(1)以分类施策为基础,发动群众参与;

(2)以“以奖代补”项目为载体,吸引群众参与;

(3)以培训提高为切入,引导群众参与;

(4)以规划协调服务为纽带,启发群众参与;

(5)以宣传培育精神为根本,提升群众参与;

(6)以年度考评为手段,激励群众参与。

3、创新党群工作模式。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工作效能,夯实基层基础,为建设“美丽厦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持。

4、统筹各类资源。发扬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先行先试,以转变发展方式、理顺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改善公共服务为重点,创新工作的理念思路、工作机制和手段举措,统筹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部门规划、协调、服务职能,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1)统筹项目活动:在广泛征求群众需求和意愿的基础上,逐阶段推进一批项目和群众性活动;

(2)统筹资金:把各级各部门专项资金集中安排、统筹使用。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

(3)统筹人才资源:统筹发挥专家、职能部门、基层干部、社区群众作用,统筹安排项目辅导员;

(4)统筹服务资源。集中宣传、集中部署、集中培训、集中评议、集中发动群众等。

28

5、培训示范。以市、区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培训干部、社区工作者为重点,分级开展专题培训。

(1)市委党校、市“缔造办”主要负责对各区、镇(街)、市直部门工作人员和“以奖代补”项目活动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

(2)区委党校主要负责对区直部门“以奖代补”项目活动辅导员、村(居)干部进行培训。

(3)创新培训方式,把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自编教材等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评比考核。制定分类评级标准,实施主体自评、镇(街)助评、区审核、市核定的评审机制,进行动态管理。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和效能办联合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对各相关部门和各区进行考核,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7、以奖代补。统筹确定“以奖代补”项目,编制项目简介和操作指南,向社会进行公布,让群众自行选择。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制定项目立项和验收标准,资金优先支持参与度高、前期成效好的项目。

29

第五篇:荆门市城乡规划局2001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市城乡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生态宜居荆门的战略目标,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人大评议为动力,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完善编制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夯实测绘基础,树立良好行业风气,建设廉洁高效队伍,先后荣获了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测绘行政执法优秀单位称号,在市人大工作评议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还先后被市有关部门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招商引资、市直新农村建设、保密工作、卫生工作等先进单位,有力推动了我市规划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2010年工作情况

(一)着力战略研究,推进城镇化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省住建厅的要求,积极参与湖北省城镇化及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两圈一带”、“宜荆荆”城市群规划及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并于去年4月、10月两次接待了省调研组来荆调研,协助收集基础数据和研究资料,较好地完成了资料准备、座谈会筹备、现场踏勘等调研协调组织工作。参与“汉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投入20万元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完成《汉江流域(荆门段)城镇发展规划》,并参与汉江流域(荆门段)开发规划城镇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撰写。同时,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组织开展“十二五”城乡规划编制,通过分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荆门的城市定位、城市现有功能、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条件,统筹城乡规划,完善城镇功能,优化用地布局,彰显城市特色,提升荆门在湖北省的城市地位,构建山川秀美宜居荆门。重点完成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按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做大做强大中城市提出了总体要求,从战略高度对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新市级行政中心的位置、城市综合交通、城市特色与形象塑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发展格局做出战略性布局。11月16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带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住建委、省国土厅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专程就我市城市规划和建设调研,专门听取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情况,并给予了“立意高、手笔大、效果好”的高度评价。

(二)科学规划编制,打造城市亮点。一是积极争取规划编制经费。紧密结合我市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制定了《2010年规划编制及测绘项目资金计划》,向市政府积极争取规划编制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城市近期规划、基础测绘、乡镇规划编制,为提升我市城乡规划编制水平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在加快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控规编制全覆盖的基础上,启动了西城区控规编制,编制漳河大道两侧双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拉升城市骨架;加快行政中心选址,完善行政服务功能分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启动“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功能,着力解决市民当前反映的行路难、停车难、入厕难、休闲空间不足等问题;优化城市绿地,先后将象山大道北端金龙泉住宅区旁、象山大道与象山三路转角处、中心客运站等处调整规划为城市绿化广场;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组织推动编制了六个十字路口地下通道规划;改善对外交通,对荆门新火车客运站进行选址扩建,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并与国家铁道部、武汉铁路局衔接、沟通,铁道部门最终同意了新火车客运站搬迁至西城区响岭南站的规划选址意见,将站场规模扩大3倍,由现有的4000㎡提高到不低12000㎡,概算投资4亿元,同时委托北京清华规划院对火车站周边2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规划配套站前广场、公交总站、客运总站、出租车站等公共基础设施。三是高起点、高档次规划城市新区和节点。2010年我局投资100余万元组织编制中心城区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及改造规划,包括高速公路荆门南1平方公里、月亮湖北路(月亮湖—高店立交桥段共4300米)两侧城市设计、生态运动公园东侧立面改造规划、竹皮河沿岸建筑改造及景观规划、城乡结合部及中心城区搬迁居民点小区布点规划等。在旧城区以做好竹皮河来龙桥至向东桥段景观改造为重点,将河道治污与景观构建相结合,与有关部门成立专班,先后请北京、重庆、武汉等地古建专家教授现场指导,组织我市规划人员到成都学习考察,初步完成了改造方案,规划建设具有荆楚文化韵味的特色街区。在南城区西区,按照布局科学、功能合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低碳节能的原则,以象山大道南端为主轴,由南至北规划布局李宁工业园、凤凰湖湿地公园、碧桂园、生态运动公园、汉通楚天城、利嘉商业街、150米超高城市新地标、新火车客运站、新市级行政中心,打造15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亮点。四是协调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参与编制漳河水库保护利用规划、全市成品油分销体系规划、城区夜市摊点规划、竹皮河生态补水工程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协调督办了城区电力工程、电讯工程、给水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排水工程、输油管线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有效保障了各专项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协调和对接。

(三)坚持规范管理,提高行政效能。2010年,全年共核发“一书两证”565个,其中选址意见书9个,用地规划许可254个,建筑工程许可(副本)137个,建筑工程许可(正本)164个,建筑工程许可(临时)1个。坚持严格审批。在审批过程,加强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水体蓝线、文物紫线“四线”管制,对破坏山体、水体、植被、侵占道路的项目一律不批;对违反国家规范强制性条文的一律不批,严格控制建筑物使用性质、建筑层高、日照间距、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定性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完善内部审批机制。我局在坚持专家评审、局长办公会审、市规委会定审“三关”联审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报建、发证手续,要求所有规划审批项目均到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统一受理。今年机构改革中,将规划用地科、工程管理科、信息中心三个科室职能整合,成立公共服务科(规划审批科),以减少以往分头申报、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效率不高等问题。推进规划公开。加强了规划公示、公告、听证、协调工作,对修建性详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及时在施工现场、网络媒体上做好批前公示、批后公告工作,接受群众监督。7月份,我们在局办公楼前临象山一路人行道旁设立了规划公示栏,对规委会审批规划进行公示公告。服务重点项目。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大局,重点服务石化循环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国际汽车城、李宁工业园、华能热电联产等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以及民生项目。积极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引进了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汉通楚天城居住小区项目,完成招商引资2800万元,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15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同时,包联了宜阳汽车后市场、九禾化工产品物流园,服务了星球商业中心、荆门国际电子城等重点项目。为迎接省十三运会在荆门召开,我们迅速将生态运动公园选址在关公路以北、象山大道南段地块,对其中的体育场、游泳馆等具体项目和生态运动公园周边配套场所及设施的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指定专班专人,确保了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四)理顺管理职责,强化规划监察。理清监管职权。我们积极请示市政府依据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划批前批后管理职能。目前,市直机构改革已新成立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局),负责控违拆违协调、规划批前管理,城乡规划局负责批后管理,两区政府负责违规建设的日常监管。严格批后监管。认真履行城乡规划法赋予的职责,对经规划审批的建设项目,严格依据审批内容进行规划放线、验线、竣工验收,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实行跟踪管理,确保审批内容严格得到遵守。参与个人建房综合执法。按照政府安排和职责分工,积极参与两区政府负责的违章建设综合整治,及时对违章建设进行认定,下达停工通知书,告知两区整治办,并配合做好拆违工作。7月20日,我局在没有专门执法队、缺乏相关设备的情况下,全局60名干部职工,借用武警钢盔,租用武汉和荆州专业拆迁公司的大型机械设备,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经过近6个小时连续作业,对位于象山大道南段的一栋八层“拦路虎”违建私房进行了拆除,确保象山大道南段道路(滨湖大道)贯通,改善了城市形象,保障了省十三运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参与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清查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房地产开发中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项目37个,开发商违规建设项目16个,补交容积率变更土地出让金6700万元。在省监察厅和住建厅联合组织的违规变更容积率问题的专项检查中,受到省监察厅和住建厅的肯定。

(五)加强基础测绘,建设“数字荆门”。推进基础测绘工作。积极做好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将我市中心城区测绘范围由过去不足10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535平方公里,现已完成323平方公里1:2000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外业工作和212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测绘。为服务省十三运会,我们又争取省测绘局资金支持近40万元,完成了省十三运会专用地图的编制工作,首次印发5000册,为省十三运会及时提供了高质量的地图指南。建设“数字荆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测绘局资金支持380万元,启动了我市地理信息框架建设,开展了中心城区10平方公里的“数字荆门”三维建模,为我市城乡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测绘数字技术支持。9月9日,市政府与省测绘局正式签署“数字荆门”地理信息框架合作协议书。目前,市公安局、市供电总公司已开始利用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建设防控系统、电网系统。下一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整合荆门城市地理、环境、人口、经济、社情等信息资源,构建基础信息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实现全市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公众服务数字化。普及测绘知识。利用8月29日测绘法宣传日的有利契机,在办公楼及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并组织各县市区测绘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发放《基础测绘条例》500套、印发宣传资料5000份,设置宣传咨询点7个,出动宣传车7辆次,收到了较好的法制宣传效果。9月上旬,成立了市测绘行业协会,为全市测绘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

(六)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对荆门城区实行规划统筹管理的建议。目前,“三定”方案已确定对城市规划区718平方公里实行统一规划管理,解决了影响中心城区规划管理的多头审批问题,理顺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管理体制。同时,我们强化规划服务职能,在市城乡规划局掇刀分局增设了市荆门经济开发区规划分局,在东宝规划分局增设石化循环产业园规划服务专班,有针对性进行规划服务和管理。还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将8月份作为制度建设月,制定、修改、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及业务管理制度,努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城乡规划局将以推进城镇化为目标,以落实近期建设项目为着力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功能,优化用地布局,彰显城市特色,争取规划测绘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一)围绕科学发展,加快规划编制。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型城镇化要求,按照城乡统筹理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启动总规修改工作。在完成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完成市级行政中心选址,进一步研究解决影响荆门发展的城市空间战略、城市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功能定位、漳河保护与城市拓展等问题。二是推进城乡规划统筹。按照“1331”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大对3个县城、3类重镇和1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指导力度;组织各县市区规划部门编制公路、铁路、河流沿线、旅游干线、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并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支持配合做好掇刀城乡一体化试点的规划工作,重点抓好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总规编制,对团林铺、麻城两个节点镇的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予以技术指导;抓好718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范围内重要地块和节点的规划,重点做好城乡结合部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继续抓好村镇规划,实现建制镇总体规划全覆盖,中心村建设规划覆盖率达80%。三是加快专项规划编制。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完成电力工程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供热工程规划、电讯工程规划、广播电视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发挥专项规划的支撑效用。四是加大控详规编制力度。尽快完成东宝工业园、化工循环产业园、中心城区新区西区以及漳河水库沿岸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争规划建成区范围内控规覆盖率达90%以上,以指导城市建设和土地出让。

(二)围绕加快发展,强化规划服务。坚持高起点、高档次规划城市新区和节点,不断完善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荆门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一是做好漳河大道两侧重要地块、城市出入口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完成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规划设计及龙山脊片区、文化宫—金龙泉啤酒厂片区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改造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大手笔规划以政务大厦和市民广场为核心的政务服务区;以商务休闲街区、SOHO办公区为代表的商务办公区;以新火车客运站、公交站、站前广场、大型购物中心、精品超市为基础的交通枢纽商贸区;以工人文化宫、博物馆为主题的文化中心区,打造城市新亮点。二是继续服务重要园区和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做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拓展绿色通道,做好“一区三园”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化工循环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和东宝工业园等重要园区及市招商引资项目、市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的规划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优化对教育、卫生医疗、环卫等公共、市政配套设施的规划工作,加强对城市路网、休闲广场、规划馆、停车场、厕所、污水厂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做好象山大道北端金龙泉住宅区旁、象山大道与象山三路转角处、中心客运站等处城市绿化广场规划工作,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

(三)围绕热点难点,着力保障民生。一是配合做好葛洲坝水泥厂搬迁规划服务工作。按照市民要求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积极配合葛洲坝集团公司和东宝区政府,认真做好葛洲坝水泥厂搬迁土地置换规划工作,解决中心城区粉尘污染、山体破坏、影响市容、影响交通等问题。二是配合做好个人建房整治和解决遗留问题。按照中心城区个人建房整治领导小组规定的职责要求,配合做好个人建房整治工作;对遗留问题加快处理进度,化解矛盾,妥善解决;对“一事一议”项目进行认真审查把关,慎重处理。三是做好旧城改造和城乡结合部居民点规划编制工作。对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继续推行绿色通道,加大民生项目服务力度,重点做好东宝、掇刀区20余处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规划方案和黄土堰、胡祠堂等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四是做好漳河风景区总体规划和重要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启动编制漳河风景区总体规划和重要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实做好漳河水库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做活城西山、水文章,为打造独具荆楚特色的山水林园新城奠定基础。

(四)围绕阳光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积极打造“阳光规划”。一是严格审批管理。认真审核报建项目用地性质、用地范围、层高、绿地率、容积率等技术指标以及四邻协议等相关资料。在完善“三关”集体联审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报建资料受理、阅审、会签等程序的电子化流转,全面运行“网上办公自动化平台”。二是深化公众参与。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前公示、批后公告,及时公布规划(建筑)设计条件、方案,接受市民监督;加强公共项目、民生项目以及矛盾突出项目的听证工作,协调各方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三是加强专项整治和稽查工作。做好建设项目规划综合验收工作,确保审批项目规划实施;继续做好房地产领域违规变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排查等有关工作;成立市城乡规划稽查支队,负责对城乡规划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实施稽查。

(五)围绕“数字荆门”,加强基础测绘。积极推进“数字荆门”建设,强化基础测绘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一是加强“数字荆门”建设。继续推进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完成三维建模,构建统

一、权威的地理信息管理服务公共平台,实现空间信息的共享、交互、发布、分析以及应用,为政府决策突发事件应急、防灾救灾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测绘保障。建议成立荆门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更新和维护等工作。二是加快测绘成果转化应用。完成中心城区323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测绘,对城区周边五个卫星镇地形进行航飞,数字线划图,形成航测成果,并加大测绘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加强测绘市场管理和测量标志维护。抓好测绘产品质量的监管;努力调整测绘市场生产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实施项目管理,项目负责人聘任制;做好测绘单位资质年检、申报工作;对所保管的测量标志开展日常巡查维护,逐步设立警示标志;依法查处各类测绘违法案件。四是加强地图编制、出版、审查、管理等工作。配合省地图院完成公共地图服务工程,加强我市地图编制、出版、审查、管理等工作,规范地图市场秩序,增强地图工作的便利作用和服务功能。

三、需要省厅支持解决的问题

(一)支持荆门市《荆门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专家评审工作

目前,我市战略规划方案正在按照省领导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将进入评审程序。恳请省厅对方案多提宝贵意见并支持我市战略规划专家评审工作。

(二)同意荆门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根据李德炳厅长的指示,我市将于2011年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恳请省厅支持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三)支持荆门市建设新的行政服务功能区,完善城市功能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要求日益突出,合理构建新的行政服务功能区,既有利于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恳请省厅同意荆门行政服务功能区的建设。

(四)支持编制漳河库区保护规划

漳河水库是荆门中心城区唯一水源地,是荆门人民的母亲河,需要进行严格地保护。漳河库区跨荆门、宜昌、襄樊三个地级行政区,漳河库区保护规划需在省政府、省住建厅的统一协调下组织编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畜牧养殖经验范文下一篇:新时代去奋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