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2-19

1 引言

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 深化工科类专业教育改革, 促进国家应用型人才的结构的优化。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这之后“新工科”一词成为教育界行业内竞相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崭现新气象。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 教育面临的变化是“新工科”因势而动的指引, “当今, 高等教育面临五个变化: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家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1]。为此我们需积极考虑多形式多渠道培养新型人才, 突破传统教育思维模式, 应对市场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国家前沿发展需求对建筑类人才提出的挑战。

2 关于新工科简介

2.1 什么是新工科

教育部办公厅呼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是关于倡导工科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 在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部署中, 新工科的发展改革满足国家新的经济模式、新的产业结构链条、新的高新技术等。

关于新工科的词条是教育提出的新的指导思想目标, 具体落实到专业科目上主要是应对的新兴产业: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 同时也包含了传统的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革。本文所讨论的就是传统工科专业建筑类学科探讨应对国内外新形势下, 如何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培养新型建筑类应用人才。

2.2 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建筑工程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相关联。新时代下的国际间的综合实力竞争越演越烈, 产业和科技革命加速进行, 对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在人才市场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是: (1) 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原来大量的简单劳动模式用工已不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2) 新信息技术产业高层次人才巨大缺口。虽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但更多的岗位提出对硕士博士人才的需求。 (3) 产学脱节, 岗位适应周期过长。新工科背景环境下, 未来的工程教育怎样为改变这种现状做出贡献, 适应对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

3 传统建筑类人才培养中需应对的问题

3.1 改变“粗放式”人才的培养模式, 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学科课程教育与产业关联性要加强, 培养模式目标转变问题。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换需要更多灵活和适应性的人才。传统式的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不能止步于书面知识的讲授, 学生应用到岗位上还有较大距离。加强实际工程的紧密联系, 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作为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 掌握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技能等无需见习磨合就能工作, 以扩大有效的市场供给。

3.2 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单一, 学科间无交互

建筑类专业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体系庞大, 从基础理论技术知识到生态、经济、人文等很多方面涉及。此外, 建筑类专业的发展彰显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前行要得益于工科类专业的突飞猛进, 所以在当今社会不断进步情况下, 工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知识的调整也需要越来越快的更新改进。而以前单一的教授专业学科知识技能, 重复最原始基本的理论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科互相之间无重叠无交融, 整体教学知识体系结构单一。这些情况导致社会的发展已受限。此时, 立足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 以及知识技术的更新交互尤为重要。

3.3 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过程缺乏联动

建筑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 能较为生动地阐述专业知识。但采用的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只偏重于理论知识讲授, 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协作, 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教学过程互动性弱等缺点。学生自主的能动性较难调动起来, 兴趣不足很难积极的投入到自我补充和自我学习的状态中, 从而导致学习的效果和产出较低。

3.4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全

传统的大学教育培养体系, 不能很好的保障社会生产实践, 以往的实践课程学生多以蒙混过关, 获得学分为主, 并没有以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快速上岗的角度来训练学习。同时, 工程教育的课程以结课作业、考试等形式完结, 并不能有效的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所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传统建筑类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研究思考的部分。

4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传统的建筑类专业是以方案设计、工程实践、项目策划咨询为主, 高等院校的传统的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在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与管理人员。目前, 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持续提速,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 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对建筑类应用型人才提出的目标定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 能从容应对市场变化与要求, 实现校企“人才无缝对接”, 让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 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 同时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 能纵向上提升知识的厚度与维度, 储备丰富的知识体系。

(3) 具备科研技术创新能力, 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满足社会对人才创新思维的要求。

(4)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掌握工科专业技术的同时兼具经济、社会和管理等多向度认知, 让思维模式更符合社会的复合多元转型发展需求。

5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5.1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课程教学建设

在新工科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 培养建筑类应用型人才针对传统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预以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上从教学中的各个层面进行修改与讨论, 建立起一种课程资源建设立体化、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层次化、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互动深入化的新型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讲授、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作为教学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以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树立研究型教学思想。要求建筑学授课教师在除了现有的课程教学上, 也能跟进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工程项目, 发现设计中的突出实际矛盾, 适时修改教学内容中的陈旧不适部分, 教会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思考问题, 解决实际。

(2) 确立全面化教学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求的全面复合型高层次科技人才, 教学的培养目标也从多角度考虑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在校期间弹性的结课方式, 获得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更加明确多样的学习目标, 包括交叉学科进修、各类竞赛、各种从业资格证书,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条件, 满足社会的多元化趋势。

(3) 建立综合性教学资源。加强校企间的联合, 增强实践工程资源的补给。抓住最前沿的知识更新, 跟进国内外建筑类专业知识的变化, 立足于更高更开阔的视野。

(4) 选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 让知识技能的讲授得以强化与理解。传统的单一多媒体形式, 让师生互动受到局限, 例如引用新兴的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课堂, 打开一种别开生面的课堂活动。

(5) 设置层次化教学内容。依据建筑类改革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问题, 切实可行的对知识的传达与检测中循序渐进的抓大放小, 更加丰富与条理。同时, 加大对学生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力度, 努力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

(6) 采用互动化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是课堂教学, 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投入与兴趣。通过一定的教学演示、教学活动、教学设计, 让学生回归本源的增强学习效果。

5.2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巩固强化

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注重多元综合发展。针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改革需要打破传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更加有效、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结构体系。首先, 质量评价的重点在教学效果上, 即考查学生的学习的参与度和吸收理解程度, 把一般的最终考试成绩一锤定音转移到多元目标、阶段性多层次的考察成果。主要抓住学生的自身个人发展特点以及职业实践锻炼为出发点, 对学生进行能力的综合评价。在吸收企业、社会、公司的意见与反馈后, 对学生进行指导性的培养, 明确反馈意见的总结并建立机制。以下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1)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在建筑类专业在校学习期间,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大纲要求, 适时安排顶岗企业实习的需求。在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和实习答辩。为了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明确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院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与指导。就是在校里一位专业教师的指导外加企业中负责制的指导师傅, 同时阶段性派出学校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指导、考核, 及时确定和调整学生工作任务与方式。

(2) 实行双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就是除了在校期间学习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获得证书, 还要求具备获得相关专业的从业资格证。按照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实行双证书的要求。开拓学生的就业面, 充分发挥参与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 强调适合学生专业与个人特点的职业资格考试与培训。要求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 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 也提高了社会就业竞争力。

(3) 建设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建筑学专业的职业发展, 主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训设备配置、建筑设计院各类不同的实训项目, 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在校教学期间完善先进设备, 例如引进模拟仿真技术, 充分发挥仿真实训功能, 利用VR技术使学生在学校实验室, 就能了解和掌握复杂的系统或工程配套设备等操作。而且学院紧密依托行业、企业, 努力做到资源共享, 在校企间、学校间建设多个实训基地, 共享实验、实习设备, 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要。

(4) 建立毕业生的社会反馈机制

重视学生在实习期间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 通过多方途径与方式综合分析对学生实践工作的问题与意见, 并进行总结。例如:调查问卷、走访咨询、实地监督、慰问考察等等。让评价与反馈工作落到实处, 尤其是对毕业生的毕业近3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摸底, 包括:工资、满意度、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果作为教学改革的参考, 不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

5.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主要是具有科学研究发展的眼光, 具有完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并能不断的学习与深化, 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思想。高校教育的改革最直接的实践人是教师,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是保证产学结合一体化思想下培养人才的纽带。为了达到教师队伍双师型的建设, 在既有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实行专兼职结合, 即强调基本课堂的把握下, 同时企业实践挂职锻炼。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师队伍的自身知识体系与视野的开阔, 也能把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带入课堂教学的知识更新中。这样的管理模式使校企双方人才的紧密合作与交流, 又强化了校企合作与技术服务的结合, 达到校企双赢。

6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它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改革工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还只是探索性的和阶段性的。特别是在“新工科”计划推进的今天, 关键在于对“新”的内涵的认识, 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新素养”。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走出一条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我们也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要不断探索创新, 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迅速发展。新的经济环境和新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传统的建筑类应用人才提出了挑战, 大量毕业生与人才市场岗位缺口、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分配不均、学生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等等问题突出。在“新工科”的思想下促使我们积极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筑类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汤进, 产业化视域下的高职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技世界》2017.

[2] 李浩君, 工科类专业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2017.

[3] 王庆环, “新工科”新在哪儿, 光明日报2015, 5.

[4] 孙玉红, 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4, 8.

[5] 杨鹤群,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个性化教育与实践[J], 2015.7

[6] 叶春来, 建筑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 2012.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行政法的价值理性下一篇: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