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

2022-08-27

第一篇: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NY/T 541—2002

前言

动物病料样品的采集是动物疾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或免疫监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在各国的兽医学标准中都把这一部分纳入第一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动物检疫和科研教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推荐的诊断方法中,也将该部分内容列为第一部分内容。

本标准是依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 of Standard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 ,2000)第1·1.1章"Sampling Methods"的技术要求编写的。本标准与该章的非原则性差异在于: ——本标准结合本国实践经验对操作程序和条件作了更具体的陈述和规定;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的规定和汉语习惯将该章的陈述性文本改为规范性标准文件。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延功、杜元钊、朱万光、刘佩兰、仰惠芬。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的样品采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病因(原)学、病理组织学、血清学、免疫学等实验室检验所需样品的采集。

2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和采集前的准备 2.1样品采集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2.1.1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有急性死亡时,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解剖,应采取患畜的血液,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作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

2.1.2采取病料的种类,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检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采样时应小心谨慎,以免对动物产生不必要的剌激或损害和对采样者构成威胁。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检查病变与采集病料应统筹考虑。

2.1.3内脏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最迟不超过6h。 2.1.4血液样品在采集前一般禁食8h。

2.1.5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2.1.6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 2.2使用器械的消毒

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用时进行火焰消毒。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 ,或经160℃干烤2h灭菌;或放于0.5%~1%的碳酸氢钠(NaHCO3)水中煮沸10min~15min,水洗后,再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min。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不可用其再采其他病料或容纳其他脏器材料。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检查过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器械要放在2mol/L的氢氧化纳(NaOH)溶液中浸泡2h以上,才可再使用。

3样品的采集 3.1血液

3.1.1采血部位

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毛皮动物小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

1 0.5cm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啮齿类动物可从尾尖采血,也可由眼窝内的血管丛采血;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

3.1.2采血方法

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拔毛),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mm~4mm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

3.1.3采血种类 3.1.3.1全血样品

进行血液学分析,细菌、病毒或原虫培养,通常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抗凝剂可用0.1%肝素、阿氏液(见第A.l章)(阿氏液为红细胞保存液,使用时,以1份血液加2份阿氏液),或枸橼酸钠(3.8%~4%的枸橼酸钠0.1mL,可抗1mL血液)。采血时应直接将血液滴入抗凝剂中,并立即连续摇动,充分混合。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震荡脱纤维蛋白。

3.1.3.2血清样品

进行血清学试验通常用血清样品。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h~4h(防止曝晒),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在不影响检验要求原则下可因需要加入适宜的防腐剂。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如硼酸、硫柳汞等)。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样品容器上贴详细标签。3.1.3.3血浆的采集

采血试管内先加上抗凝剂(每10mL血加柠檬酸钠0.04g~0.05g),血液采完后,将试管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静止,待细胞下沉后,上层即为血浆。

3.2一般组织 3.2.1采样方法

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死亡动物的皮肤,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从新鲜尸体中采集。剖开腹腔后,注意不要损坏肠道。

作病原分离用:进行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分离所用组织块的采集,可用一套新消毒的器械切取所需器官的组织块,每个组织块应单独放在已消毒的容器内,容器壁上注明日期、组织或动物名称。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3.2.2采样种类

3.2.2.1病原分离样品的采集

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病料应新鲜,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用于细菌分离的样品的采集,首先以烧红的刀片烫烙脏器表面,在烧烙部位刺一孔,用灭菌后的铂耳伸入孔内,取少量组织或液体,作涂片镜检或划线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

3.2.2.2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

采集包括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的组织块,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0.5cm,切成1cm2~2cm2 (检查狂犬病则需要较大的组织块)。组织块切忌挤压、刮摸和用水洗。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3.3肠内容物或粪便

肠道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的内容物弃去,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也可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将肠内容物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见第A.2章)中送检。或者,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送检。

从体外采集粪便,应力求新鲜。或者,用拭子小心地插到直肠粘膜表面采集粪便,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

3.4胃液及瘤胃内容物 3.4.1胃液采集

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

3.4.2瘤胃内容物采集

2 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与食团从食道逆入口腔时,立即开口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物。

3.5呼吸道

应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或气管内的分泌物,蘸取分泌物后立即将拭子浸入保存液中,密封低温保存。常用的保存液有pH7.2~7.4的灭菌肉汤(见第A.3章)或磷酸盐缓冲盐水,如准备将待检标本接种组织培养,则保存于含0.5%乳蛋白水解物的汉克氏(Hanks)液中。一般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

3.6生殖道

可采集阴道或包皮冲洗液,或者采用合适的拭子,有时也可用尿道拭子采集。 3.7眼睛

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微镜检查。

3.8皮肤

病料直接采自病变部位,如病变皮肤的碎屑、未破裂水泡的水泡液、水泡皮等。 3.9胎儿

将流产后的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不透水的油纸包紧,装入木箱内,立即送往实验室。

3.10小家畜及家禽

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 3.11骨

需要完整的骨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带等全部除去,表面撒上食盐,然后包入浸过5%石炭酸溶液的纱布中,装入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3.12脑、脊髓

3.12.1全脑、脊髓的采集

如采取脑、脊髓做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3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3.12.2脑、脊髓液的采集 3.12.2.1采样前的准备

采样使用特制的专用穿刺针,或用长的封闭针头(将针头稍磨钝,并配以合适的针芯);采样前,术部及用具均按常规消毒。3.12.2.2采样方法

3.12.2.2.1颈椎穿刺法:穿刺点为环枢孔。将动物实施站立或横卧保定,使其头部向前下方屈曲,术部经剪毛消毒,穿刺针与皮肤面呈垂直缓慢刺入。将针体刺入蛛网膜下腔,立即拔出针芯,脑脊髓液自动流出或点滴状流出,盛入消毒容器内。

3.12.2.2.2腰椎穿刺法:穿刺部位为腰荐孔。实施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后,用专用的穿刺针刺入,当刺入蛛网膜下腔时,即有脑脊髓液滴状滴出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盛入消毒容器内。

3.12.2.3采样数量

大型动物颈部穿刺一次采集量35mL~70mL,腰椎穿刺一次采集量15mL~30mL。 3.13液体病料

采集胆汁、脓、粘液或关节液等样品时,用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插入,吸取内部液体材料,然后将材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塞好棉塞送检。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的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

供显微镜检查的脓、血液及粘液抹片的制备方法:先将材料置玻片上,再用一灭菌玻棒均匀涂抹或另用一玻片推抹。组织块、致密结节及脓汁等亦可在两张玻片中间,然后沿水平面向两端推移。用组织块作触片时,持小镊将组织块的游离面在玻片上轻轻涂抹即可。

3.14乳汁

乳房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取乳者的手亦应事先消毒),并把乳房附近的毛刷湿,最初所挤的3~4把乳汁弃去,然后再采集10mL左右乳汁于灭菌试管中。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乳汁不应冻结、加热或强烈震动。

3.15精液

精液样品用人工方法采集,所采样品应包括"富精"部分,并避免加入防腐剂。 3.16尿液的采集

3 在动物排尿时,用洁净的容器直接接取。也可使用塑料袋,固定在雌畜外阴部或雄畜的阴茎下接取尿液。采取尿液,宜早晨进行。

3.17环境

为监测环境卫生或调查疾病,可从遗弃物、通风管、下水道、孵化厂或屠宰场采集有代表性样品。

4送检样品的记录

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有一式三份的送检报告,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一份随后寄去,另一份备案。样品记录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畜主的姓名和畜禽场的地址;

b)畜(农)场里饲养的动物品种及其数量; c)被感染的动物种类;

d)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及造成的损失; e)感染动物在畜群中的分布情况;

f)死亡动物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量及其年龄;

g)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包括口腔、眼睛和腿部的情况,产奶或产蛋的记录,死亡情况和时间,免疫和用药情况等;

h)饲养类型和标准,包括饲料种类;

i)送检样品清单和说明,包括病料的种类、保存方法等; j)动物治疗史; k)要求做何种试验;

l)送检者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 m)送检日期。 5样品的运送

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h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只有在24h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并不致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根据试验需要决定送往实验室的样品是否放在保存液中运送。

要避免样品泄漏。装在试管或广口瓶中的病料密封后装在冰瓶中运送,防止试管和容器倾倒。如需寄送,则用带螺口的瓶子装样品,并用胶带或石蜡封口。将装样品的并有识别标志的瓶子放到更大的具有坚实外壳的容器内,并垫上足够的缓冲材料。空运时,将其放到飞机的加压舱内。

制成的涂片、触片、玻片上注名号码,并另附说明。玻片两端用细木条分隔开,层层叠加,底层和最上一片,涂面向内,用细线包扎,再用纸包好,在保证不被压碎的条件下运送。

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详细标签。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待检样品保存液的配制 A.1阿(Alserer)氏液

葡萄糖

2.05g 柠檬酸钠(Na3C6H5O7·2H2 O)

0.80g 氯化钠(NaCl)

0.42g 蒸镏水(或无离子水)

加至100mL 溶解后,以10%柠檬酸调至pH为6.1分装后,70kPa 10 min灭菌,冷却后4℃保存备用。

A.2 30%甘油盐水缓冲液

甘油

30mL 氯化钠

4.2g 磷酸二氢钾

1.0g 磷酸氢二钾

3.lg 0.02%酚红

1.5mL 蒸馏水

加至100mL

4 加热溶化,校正pH值为7.6,100 kPa 15min灭菌,冰箱保存备用。 A.3肉汤(broth) 牛肉膏

3.5g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充分混合后,加热溶解,校正pH为7.2~7.4,再用流通蒸气加热30min,用滤纸过滤,获苗黄色透

明液体,分装于试管或烧瓶中,以100kPa20min灭菌。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第二篇: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生物安全实验楼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兽医生物安全实验楼

编 制 人:

编 制 人:

编 制 人:

湖北工程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砌体采用加气砼砌块砌筑,外墙和分户墙采用200×300×600㎜,内墙采用150×300×600㎜型号砌块砌筑,砂浆为M5混合,框架梁下后塞斜砌砖采用蒸压灰砂砖砌筑。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加气块、水泥、砂、掺合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等。

2、主要机具

搅拌机、手推车、磅秤、胶皮管、筛子、大铲、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砖夹子、扫帚等。

三、作业条件

1、弹好墙身线、轴线,根据现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再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缝厚度超过20㎜,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水泥砂浆或砖包合子找平。

四、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墙体放线、砌块浇水砌块排列

铺砂浆砌块就位 校正 竖缝灌砂浆 勒缝

2、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

3、拌制砌筑砂浆:现场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砂浆配合比重量比,计量精度为:水泥±2%,砂及掺合料±5%。

4、砌块排列、就位、校正、砌筑,将水平灰缝砂浆铺饱满后,将砌块就位。要求上、下错缝,然后进行校正砌块,灌竖缝砂浆。

5、后塞斜砌:砌体上口与梁底时预留300㎜左右高等下部沉实后,采用蒸压灰砂砖斜砌顶框架梁,并使上下口侧面砂浆必须饱满。在抹灰前,凡墙体与梁信接触处均布内外钉300㎜宽钢板网的厚度0.8㎜厚。

6、拉接筋:凡是有砌体部位的柱,预埋拉结筋沿标高630㎜设置2Ф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

7、构造柱:构造柱做法根据图纸设计构造柱与墙联结处砌成马牙,每一马牙槎先退后进沿墙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630㎜设置2Ф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0㎜。伸入构造柱内不少于200㎜。两端弯钩1800。

五、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加气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和验收: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批量,符合设计要求合格。

(2)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要有配合比报告,计量配制,在试块强度未出来前,先将试块编号填写,出来后核对。并在分项工程中,按批进行评定,符合要求为合格。

(3)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4)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按净面积计算。

(5)竖向灰缝不低于80%,竖缝凹槽填满砂浆,不出现瞎缝或透缝。

(6)轴线位置偏移10㎜。

(7)层高垂直度。选质量较差的抽查,不少于6处,不大于5㎜。

2、一般项目

(1)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以8~12㎜不限。每个检验批不少于3处,用尺量小砌块5皮高度的砌体,检查2㎜砌体长度的竖向灰缝折算。

(2)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15㎜,用水平仪和尺检测。

(3)表面平整度,清水墙5㎜,混水墙8㎜,用2米靠尺及塞尺测量。

(4)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5㎜,尺量检查。

(5)窗口偏移20㎜,吊线或经纬仪检查。

(6)水平灰缝平直度:10㎜。

第三篇: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简述

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动物传染病逐渐呈现出非典型性症状和混合感染的征状日趋严重,许多病例仅靠临床和病理诊断很难进行确诊,而实验室检测已逐渐成为动物病原微生物确诊的依据。目前,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经常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本文对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的概括,为实验室诊断的初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1 病原学检测 1.1 涂片镜检

对于送检样品首先一般要进行涂片镜检,首先将样品涂片,然后根据临床诊断疑似感染病原情况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主要有革兰氏染色、美蓝染色、姬姆萨染色和抗酸性染色法等,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形态,得出初步的结论。对于疑似的病毒性感染需要进行电镜观察,电镜是以电子束来代替可见光束,观察物体时,分辨率就没有波长要在可见光谱之内的限制,因此其放大倍数和分辨率都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病毒颗粒极其微小,在17-300nm之间,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只有电镜才可以发现其形态。 1.2 分离培养

病原分离是病原微生物检测应用较广泛的方法,细菌、真菌、螺旋体和支原体需要将样品处理后接种到其特定的培养基中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划线或涂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其生长形态、生化特性作出鉴定。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则需要将样品接种到鸡胚或特定的细胞分离病毒,通过病变情况鉴定病原。分离培养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分离的病原可能不是致病主要因素,但是它是病原微生物的基本鉴定方法,是病原学检测的基础。 1.3 动物接种

将样品处理后或分离培养的病原根据其不同的特性接种对待检病原敏感的实验动物,通过观察其是否发病和发病症状来进行判断,甚至还可以对发病实验动物继续分离培养病原。

2 分子生物学检测 2.1 PCR

多聚酶链式反应,是目前病原检测的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高敏感性的特征,即使少量的感染也可以检出,同时该方法也是许多其它检测方法的基础。其原理是将样品的基因组DNA提出,在加热条件下,DNA双链变性分离为单链,加入合成的保守区域的特异性引物,在合适的温度下和耐热聚合酶的作用下引导DNA的合成,循环重复后即可得到大量的目的基因片段,经电泳可以检测。RNA病毒需要提取的是RNA,反转录生成DNA后再进行PCR,即为RT-PCR检测。目前,PCR技术发展已日趋完善,像实时荧光PCR、套式、多重、降落PCR已逐渐成为实验室常规检测手段。 2.2 核酸杂交

核酸杂交技术是较早的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首先从样品中提取核酸(DNA或RNA),将此核酸进行变性处理后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带有特殊标记物的探针,利用碱基互补原理结合并固定探针,借助探针上标记的物质可以了解到是否有探针,甚至有多少探针被固定上去,再由此推知样品中是否含有、甚至含有多少病原微生物。根据杂交核酸的不同,又可分为Southern印迹法(检测DNA)及Northern印迹法(检测RNA)。此外,斑点和原位杂交也是常用病原检测技术。 2.3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病原检测领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微型化、集约化、标准化高通量的的特点。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大量相似病原的基因保守片段的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或其PCR产物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特别适合数量较多的样品的鉴别诊断,在规模化养殖生产中非常具有应用前景。 2.3 序列测定

序列测定耗时较长,但是比其它方法更为可靠,是确诊的依据。测序分为全序列测定和保守区域的测定,全序列测定主要是一些核酸序列较短的病毒,但有时为了对病原进行序列分析,有的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也进行全序列测定,但耗费巨大。 3 血清学诊断

机体受致病病感染后,其免疫系统被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用已知的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抗体及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一般采取动物的血清进行试验,故称为血清学诊断。

3.1 ELISA 又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最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于病原检验的ELISA主要有: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间接法测抗体、竞争法测抗体、竞争法测抗原、捕获包被法测抗体和ABS-ELISA法。 3.2 补体结合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是在补体参与下,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作为指示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补体无特异性,能与任何一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引起反应。如果补体与绵羊红细胞、溶血素的复合物结合,就会出现溶血现象,如果与病原及相应抗体复合物结合,就会出现溶菌现象,而补体不单独和抗原或抗体结合。如果出现溶菌,是补体与待检系统结合的结果,说明抗原抗体是相对应的,如果出现溶血,说明抗原抗体不相对应。该方法虽操作复杂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测出少量抗原和抗体,所以应用范围也较广。 3.3 间接免疫荧光

间接免疫荧光的原理与简接ELISA的原理相似,只是用荧光素替代酶标记抗体,主要是用来检测组织中的病原。首先将组织制成切片,加入能与待检病原进行反应的特异一抗,再加入荧光二抗,通过荧光显微镜就可以观察病原感染情况。以前制约免疫荧光方法使用的环节是荧光显微镜的数量太少,但随着荧光技术的发展,荧光显微镜已成为实验室里不可缺少的仪器。 3.4 免疫胶体金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技术,它具有其它检测技术所无法比拟的简单、快速、准确和无污染的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最常用的免疫胶体金主要有免疫胶体金光镜染色法,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以上方法是动物病原微生物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每种待检样品都要根据其疑似病原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方法,且大多数病原需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方法才可以确诊,这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灵活选择。

第四篇:动物疫病实施方案

乡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臵”的方针,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年病、猪瘟、鸭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积极推行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有效促进全乡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疫情控制目标: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年病、猪瘟、鸭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力争疫情不发生,确保有疫不扩散,其他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免疫密度要求: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年病、猪瘟免疫密度达到100%;鸡新城疫、鸭瘟免疫密度规模养殖场达到100%,散养户达到95%以上。 3免疫质量目标: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年病、猪瘟、鸭瘟、鸡新城疫等六种疫病群体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其他动物群体有效免疫保护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4、免疫标识及免疫档案:档案填写规范,标识佩带率达到100%,免疫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5、动物免疫档案网络平台填报:网络填报工作,与纸质免疫档案相符。

三、春秋集中免疫时间安排

春季集中免疫工作从2011年3月10日开始至2011年4月25日结束,秋季集中免疫工作从2011年9月10日开始,到2011年10月25日结束,集中免疫完成后上报免疫注射统计表(表11-表12)。实行月月补免工作,每月31日前上报补免报表,2011年6月30日和2011年12月15日前分别报送半年工作报表及全年工作报表(表1-表7)。

四、抓好组织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抓好组织工作

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乡镇要认真组织召开春秋防疫工作会议,逐级签订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及任务。做好村防疫员的动员和培训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

2、落实防疫经费,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定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计划,落实好防疫专项经费,确保疫苗配套、疫苗监测、免疫反应处臵、防疫员补贴、培训及其他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经费的落实到位,为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

3、开展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针

疫苗、防疫物资到位后,各乡镇尽快组织开展免疫工作。一是做好疫苗、物资发放登记,建立疫苗发放登记台帐。对

有疫苗保存条件的乡村,可一次性领取疫苗,不具备保存条件的随时使用随时领取,确保疫苗质量;二是加强家禽规模养殖场的监督和指导。有条件开展自行免疫的畜禽养殖场,可在乡镇畜牧兽医站领取疫苗,按照疫苗程序进行免疫,不具备条件的由片区防疫人员负责免疫;三是对散养畜禽开展集中普遍免疫,对新增补栏畜禽进行健康检查,有病、有孕的畜禽暂不免疫,病愈、分娩后实施补免。免疫中做到注射部位准确,疫苗剂量足,不打空针、飞针,确保免疫质量。免疫接种后祝福畜主加强饲养管理,发生免疫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四是做好免疫标识佩带工作。凡是免疫过的牲畜一律实行佩带标识,未经免疫的不能佩带标识;五是做好免疫档案登记工作。畜禽免疫后档案的填写要求及时做好免疫记录,如免疫时间、免疫动物、疫苗名称、免疫数量等,登记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六是实行分片指导、包干防疫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区域和责任人,实行目标考核,建立防疫员报酬与绩效挂钩机制。

4、加强疫病疫情监测

加强疫病免疫质量监测。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鸭瘟、鸡新城疫免疫27天后,进行免疫抗体抽样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补免。按时完成全年疫病监测任务 ,同时做好疫病监测统计、分析、汇总上报,提高预警能力。

加强疫情监测。春秋两季是动物疫病易爆发流行的季节,各乡镇要严格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特别是做好口蹄

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鸭瘟、鸡新城疫和狂犬病的监测工作。加强对养殖大户、动物交易市场、交通沿线的疫情监测和排查,要实行专人负责。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严格按照疫情报告程序及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通过其他任何渠道报告动物疫情。按照应急预案和疫情处臵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着“旱、快、严、小”的原则及时处臵,对病死动物,要严格按照“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决不留下任何隐患。需从外地引进种用动物的,必须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的规定,办理有关引种审批手续。

5、加强防疫督察

防疫期间,县局将组成督查工作组,按照《防疫责任制》、《2012年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乡镇,采取不告知、不定点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乡镇防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一是检查各乡镇防疫组织开展情况;二是检查疫苗、物资保管与发放情况;三是检查免疫、标识佩带和免疫档案建立情况;四是检查动物免疫档案网络平台填报情况;五是检查免疫反应死亡及处理情况。督查结果将作为乡镇年终考核及兑现各村级防疫员经费的依据。

6、抓好规模场疫病防控工作

乡镇相关业务部门要亲自抓好辖区内规模养殖场(饲养猪50头、牛20头、羊30只、鸡1000羽、鸭2000羽、鹅 2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指导规模养殖场动物饲养管理、免疫、监测、消毒等方面的技术工作。确保规模养殖场饲养规范、无疫情发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7、抓好防疫示范村建设

乡农业服务中心要抓好两个防疫示范村建设,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耳标佩带率100%,建档率100%。

8、抓好实验室建设,做好技术执政工作

要将兽医实验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提高监测、诊断水平和实验室人员业务素质。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和完善实验室的运作和管理,发挥兽医实验室的技术执政作用,争取在动物疫病监测和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有大的突破。篇二: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

大方县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臵”的方针,深入贯彻《动物防疫法》、《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作风建设推进动物防疫责任制落实,以管理创新推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升。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加快推进动物疫病防控长效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降低畜禽死亡率,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益,开创动物防疫工作的新局面,促进现代生态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

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全年无大疫、有疫不流行”。落实动物强制免疫各项措施,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剂”,有效提高防疫密度,全面落实免疫、监测、检疫、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免疫质量,强化

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全面完成全年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三、目标任务

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即强制免疫密度100%,动物挂标率100%,出栏动物及产品检疫率100%);实现“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实现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确保动物疫病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

四、工作内容

(一)动物强制免疫:在春、秋季集中强制免疫期间,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强制免疫,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饲养密集区和高风险区域免疫密度要达到100%。通过常年补针,使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二)动物疫病监测:对规模养殖场(户)和重点区域的散养户进行动物疫病监测,按照《大方县2012年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完成采血监测任务,认真开展动物死亡率定点调查和发生疫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

(三)疫情应急处臵: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组建疫情处臵应急队伍,更新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四)常年免疫工作:各乡镇在以往常年免疫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每月5日、20日的统一防疫日制度,在春 季集中强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示范点动物防疫基础资料,为适时免疫、常年补针建立科学的信息库。

(五)信息管理工作:(1)制定年度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各项阶段性工作和总结、报表(报表必须同时有电子版);(2)县级的月监测信息、疫情信息要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上报,强制免疫进度及时如实上报;(3)县、乡上报的简报内容要有典型性。

(六)动物检疫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有关规程,认真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进出境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管等工作。活畜交易市场要100%开展监督工作,杜绝无免疫标识和产地检疫合格证动物进入市场交易。严格落实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实行到场、到点、到户检疫。对进出境动物检疫要严格查证验物,凡跨省、地引进畜禽,必须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制度,逐级上报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屠宰检疫要全面开展,检疫率、持证率、耳标回收率、无害化处理率必须达到100%。同时要加强对产地、运输、屠宰、加工、销售、仓储等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动物防疫活动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使全县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进一步规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疫责任。动物防疫是政府行为,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应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动物防疫工作。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要明确2名以上技术干部专门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层层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因措施不力、工作不到

位等原因导致免疫密度、抗体水平未达到上级业务部门要求而引发疫情的,将按《毕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毕署办通[2009]78号)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基础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各乡镇要按照 “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免疫、监测、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安排好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组、村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针不漏剂”的要求,做到免疫注射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漏洞。要重点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的免疫监管,落实技术人员联系场户制度,明确监管责任人,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实施自主免疫和填写免疫档案。各乡镇还要根据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特点,搞好常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计划免疫工作。

(三)强化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建立和完善疫情监督监测预警机制,实行村级疫情观察员报告制度。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有的放矢采取防控措施,及时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制度,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和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牲畜集散地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重点监测,做到有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重大疫情突发和蔓延。

(四)加大经费投入,落实资金保障。按县人民政府要求,各乡镇要在县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把动物防疫所需的补充经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误餐补助、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 临时聘用防疫人员的工资等)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原则上每乡镇每年不低于1万元。

(五)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县动物疫病预防制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学习计划,通过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工作,同时组织其他兽医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兽医人员技术水平和防疫意识,为防疫、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六)落实后续服务,完善补偿措施。疫苗反应死亡补偿费由县农牧局按标准补偿,反应死亡必须先经乡镇技术干部鉴定后,填写动物免疫反应死亡补助申报表,在24小时内上报县动物疫病预防制控中心,经县、乡技术人员签字认定后造册登记,畜主在登记册上签字后领款。对虚报、假报死亡牲畜,冒领反应死亡补偿费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七)加大宣传力度,实现群防群控。《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推进动物防疫法制化管理、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为契机,依法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宣传,使社会公众、养殖农户熟悉了解《动物防疫法》的内容,使广大群众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动物疫病的合力,达到群防群控的目的。篇三: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疫控字【2012】1号

关于印发《***2012—2015年动物疫病

防治技术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将《***2012—2015年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推进。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2012—2015年动物疫病

防治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畜禽健康养殖科技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牧字〔2012〕9号)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可溯源体系建设和疫病监测等方面的能力,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全市实施现代畜牧业提升计划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结合我单位承担的培训任务,特制定《2012—2015年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提高全市各级动物防疫队伍专业水平为宗旨,面向全市、立足岗位,注重实践,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增强各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其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技术和常见病的诊治水平,使全市各级防疫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服务好的基层防控队伍,为全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技术保证。

二、目标任务

1、县级业务骨干培训。市疫控中心每年统一组织2—3次畜禽疫病防治培训班,每个县(市)区选派2名专业技术水平高、培训指导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和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员参加培训,每年培训24人次以上。

2、乡镇级业务骨干培训。各县(市)区疫控中心每年对乡(镇)

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员开展2次以上培训,培训50人次以上。

3、村级防疫员和养殖大户培训。各地乡镇兽医站每年组织村级防疫员和养殖户开展2次培训,培训100人次以上。乡镇技术指导员和村防疫员每人每年入户指导5次以上。

三、培训内容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础知识、动物疫病免疫技术、动物常见病防治技术、疫情控制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动物养殖污染与消毒、规模养殖场的防疫要求和科学免疫方案等。

四、培训形式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各县(市、区)防疫队伍、广大养殖户科技培训的特点和实际,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参观学习和典型示范相结合,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和光碟、设点咨询、上门服务,力求直观、形象、易学,让广大养殖户学得懂、学得快、用得上。

五、师资团队

一是市、县、乡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二是特邀专家、教授及优秀的畜牧养殖企业的技术人员。

六、保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市疫控中心将把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作为年终考核各地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保此项工作运转有序。

2、确定师资队伍。市、县、乡三级要组抓紧建师资队伍,组建专家团队,明确培训师资人员。

3、积极筹措资金。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各项培训资金,保证科技培训活动的必要经费,推动科技培训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4、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春秋季动物防疫的有力时机,深入乡镇、村屯和养殖场(户)中,围绕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养殖从业者的防控意识,提高应对各种动物疫病的诊疗能力。篇四:降扎乡关于2012年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降扎乡关于2012年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2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我乡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我县畜牧局【2012】25号文件的指示,认真做好降扎乡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方针,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中心,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目的,重点抓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实强制免疫.兼顾其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积极做好鸡新城疫.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山羊痘等其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总体目标,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要求

各村要加强领导,实行村委会责任制,春季防疫工作由乡政府统一领导,严格部署、积极行动加强落实。春季防疫工作应用集中免疫方法,强化快速报告和预警,各村防疫员应积极干好自己的工作。在各级的配合下争取能有效的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

三、工作目标

(一)疫情防控目标。加大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 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基本实现在将扎乡防控管制区域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二)免疫质量目标。按照对牲畜免疫密度的要求,认真执行牲畜免疫工作。做到牛羊口蹄疫免疫密度100%、猪口蹄疫免疫密度100%、禽二价苗免疫密度98%、炭疽免疫密度98%、牛出败苗免疫密度98%以上免疫目标。

四、组织实施细则

(一)前期宣传工作

根据县畜牧局【2012】25号文件的指示,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积

极做好2012年春季动物疫病防控的前期前期工作,做到责任明确组织有力,我乡前期宣传工作实施细则如下: a 4月1日开始要求各村村防疫员进行2012年春季防疫前期宣传工作。宣传内容如下: 1有关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 2春季防疫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 3我乡主要免疫疫病(牛羊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发病季节、发病症状等)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普及。 4春季防疫如何做到安全、高效、程序化。 5在注射疫苗时的规范操作、注意事项及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b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前期驱虫工作,提高动物体质

由于我乡海拔较高冬季时间长动物体质在春季恢复较慢,为了提高春

季防疫工作效率,做好春季动物体质恢复工作是很重要的。各村防疫员要定时查看本村驱虫进度及动物体质恢复状况,并即时向乡兽防站办公室汇报。 c村防疫员春季动物防疫基础知识培训将安排在4月8号,培训内容见(将扎乡村防疫员2012年春防工作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方案) d为了做好2012年春季防疫工作的前期宣传工作我乡将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个人,前期做好宣传工作是为我乡能顺利完成春季疫苗注射的基础。也是能取得广大农牧民积极参与配合的关键。

(二)各村疫苗的分配发放管理 1各村防疫员在进行前期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将本村的猪牛羊数量分配、年龄分配、往年疫苗免疫情况报告给想乡兽防站。乡兽防站要根据若尔盖县畜牧局文件【2012】22号文件所提供的各个疫病免疫计划并结合降扎乡实际情况拟定降扎乡动物防疫免疫程序。 2乡兽防站将按照村防疫员所提供的数据向县兽防站提疫苗,在这个过程中乡兽防站要做好疫苗台账。加强疫苗的管理,对疫苗的保存等工作,监督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 3疫苗管理发放工作应做到“先进后出、账物相符”的疫苗管理原则,做到疫苗管理发放细致化、表格化、责任化。

(三)各村注射疫苗全面进行

五月初开始各村将全面进行注射疫苗阶段,为了保质、保量、安全、可靠的将疫苗注射到每一头被免疫的动物身体上。并起到相应的作用。我乡将疫苗注射进程做如下安排: 1要求、

各村防疫员在安排好集中注射疫苗地点、注射时间、注射动物头数等的同时要加强疫苗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前期培训的规范注射疫苗的内容进行注射和村民指导。要求做好免疫档案,要以各行政村为单位,做好免疫记录,做到一村一册、一户一业、一畜一格的免疫档案记录,并由行政村主要负责签字确认。各村一律使用市局统一制定下发的畜禽免疫档案格式。 2动物疫情报告、 各村防疫员在督促农牧民注射疫苗的同时,要密切关注个动物是否有疫苗应急反应,有无疫情发生。如有以上情况应即时向乡兽防站办公室汇报,报告内容要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列》处理。 3动物疫情核实及诊断、

乡兽防站人员应及时对所发生的疫苗应急反应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治疗让其对动物的伤害降到最低,避免给畜住带来经济损失。如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病应及时向乡兽防站报告,乡兽防站工作人员务必要在报告时起12小时内到达疫情发生地点,认真诊断核查情况。对核查确实的疫情,应当按有关规定处理及时上报。 4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

乡兽防站应备有关于处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反应的疫苗、消毒设备、防护服等所需防疫物资,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控制疫情,让经济损失降至最低。在春季防疫阶段我乡将实行动物疫情周报制,村防疫员要在每周星期三下午五点之前将本村的防疫进程、疫

苗盘存结果、疫苗应用情况、发生应急情况汇总表报与乡兽防站办公室。

(四)免疫工作完成阶段

我乡将在6月下旬进行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自查,各村要做好工作总结。把2012年春季防疫工作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效果评估作好,是为我乡搞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

降扎乡兽防站办公室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篇五: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 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动物防疫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规定,根据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靠法律,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方针,落实“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的工作要求,强化“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五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证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为中心,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以实施集中免疫行动为主线,以深入推进无疫区建设为契机,实行“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坚决防止疫情的发生、蔓延和染人,确保我市养殖业经济持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是:

1、全面完成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域性动物防疫监督分所建设任务。

2、所有乡镇全面推行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3、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施100%免疫。

4、已免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5、免疫证发放率达到100%,猪、牛、羊二维码标识打挂率达100%。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散养畜禽户籍式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6、加大狂犬病免疫力度,城区狂犬病免疫密度达100%,农村狂犬病免疫密度达70%。免疫和发证同步进行,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7、统筹抓好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等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使其发病率控制规定标准以下。

8、按时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疫病监测任务,按时报送疫情月报、快报、年报,重大动物疫情规范上报率达100%。制定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9、以村为单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开展面达100%,养殖、诊疗、屠宰、经营等各环节动物疫情监测覆盖面达100%,规模畜禽养殖场官方兽医全程监控率达100%。

10、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户)产地检疫率达100%,畜禽散养户以乡为单位产地检疫面达100%。畜禽运输、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跨省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审批率和检疫合格率达100%。

11、家禽、生猪及生猪产品凭证凭标入市率达100%。

12、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规范处理率达100%。

13、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实施标识及生产信息报送率达100%。

二、主要任务:

(一)组织发动 市、县(区)、乡三级政府层层召开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下发《关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以县区为单位,调整完善政企技企联系和官方兽医监管制度,开展乡镇(街道)动防办主任、防疫员队伍和疫情测报员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调查畜禽存栏、免疫和发病情况,印发防治技术手册和宣传材料,申领和发放强制免疫疫苗,做到畜禽底数清、免疫情况明、队伍业务熟、防疫物资足,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二)监测预警 1.加强监测体系建设。以实施无疫区项目为契机,完成市、县、乡三级监测化验室建设,不断加强兽医技术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官方、执业和乡村兽医制度,开展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水平,增强诊断检测能力,构建布局合理、反应迅速、诊断准确、信息畅通的监测网络。 2.完善测报机制。严格执行疫情举报核查、定期巡查等制度,采取印发疫情报告联系卡和村务公开等形式,公布县(区)、乡镇(街道)举报电话,拓宽疫情报告渠道。乡镇动防办要每月组织村干部和村防疫员对散养农户和养殖场畜禽健康状况开展一次巡查,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并填写乡镇动物疫情统计月报表,月末汇总上报县防指办。同时,要不断强化对规模养殖场、动物诊疗和兽药经营等机构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履行疫情报告义务,保证疫情信息及时上报。 3.开展疫情监测。市、县两级制定并实施重大动物疫病每月例行监测计划,坚持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全面监测和重点监测 相结合,采取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等方法,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定时、定点开展监测。重点加强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区)、畜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和养殖密集区、水网密集区等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坚持实行活禽交易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每10天一次的定期抽样监测制度,对城区重点活禽市场要采取每周定点检测制度,定期对活禽及禽类产品、粪便和垫料等进行抽样监测,严防染病产品进入市场。凡检测出病毒,一律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置,并开展追踪溯源,追查免疫情况。 4.加强抗体监测。各县区要进一步严格源头管理,加强抗体监测,确保免疫质量。要按照县不漏乡镇、重点乡镇不漏村、养殖密集区村不漏组的要求,适时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转载于:动物疫病实施方案)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抗体监测,增加水禽监测数量、比例和频次,评估免疫效果。对漏免和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畜禽要立即进行加强免疫,及时堵塞防疫漏洞,确保存栏畜禽始终处于有效保护状态。 5.规范疫情报告。健全定期通报制度和疫情报告系统。全面实行疫情报告网络化管理,做到专线、专机、专人按规定传输动物疫情信息。各级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严格报告程序和疫情管理,严肃报告纪律。对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以及阻碍他人报告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加强病死畜禽监控和规范处理。乡镇(街道)动物防疫办 公室、村级防疫员要对所辖区域内养殖场(户)开展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畜禽病死情况,就地展开调查,排查疫情。严格“五不准一处理”,即对病死畜禽,严禁出售、运输、加工、宰杀和食用,一律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监督养殖场(户)进行无害化处理。适时组织开展病死畜禽规范处理专项整治行动。

(三)预防和控制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防控体系的作用,坚持防疫工作协调一致,措施一致,行动一致,不断加大强制免疫力度,形成“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控,依法防控”的工作局面,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筑牢固的免疫屏障。 1.实施常态免疫。严格按照“六统一五不漏”的工作要求,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疫苗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免疫程序、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监督检查的六统一办法,全面组织开展强制免疫,切实做到县(区)不漏乡镇、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确保免疫密度实现动态100%。散养畜禽,建立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制度。集中免疫期间,由乡镇(街道)组织村防疫员采取拉网式的方法,逐村逐户逐只实施集中免疫。同时要做好鸽子、观赏鸟及其他禽类的免疫。集中免疫后,由乡镇(街道)组织村干部、村民组长对各村散养畜禽补栏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每月月末填写散养畜禽补栏情况登记表,村级防疫员依据登记表和免疫记录及时上门提供免疫服务,对农户补栏和集中免疫期间未免畜禽及时进行补免。

第五篇:牧区防治动物疫病常识

布鲁氏杆菌病

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症状: 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危害性: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在流行过程中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结膜和受损皮肤等传染到人,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人感染布病后病情复杂,出现发热、关节痛、孕妇流产等症状,病原检测慢,临床难于鉴别,易误诊,复发率达 50% ,需要长时间联合用药治疗。发病畜流产或空胎;奶牛感染布病后,可引起流产,奶产量显著下降。患病畜因影响品种改良,不能作种畜用,经济损失很大。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区 2-4 月产羔时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第二个发病高峰在 7-11 月,这与泌乳、剪毛、鉴定、整群及配种有关。牛、羊、猪幼畜感染率低,随着畜龄增加,感染率逐渐上升。家畜布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生殖道、皮肤黏膜等感染。

防控措施:我国对牛、羊、猪布病采取常年预防免疫注射、检疫、隔离、扑杀淘汰阳性畜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疫苗预防免疫是控制布病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使用的活苗对人有不同程度的残余毒力,防疫过程中应注意自身防护。二要坚持定期检疫,对种畜和奶牛每年进行两次检疫,要隔离、扑杀淘汰检疫的阳性畜,培育健康畜群;对犊、羔羊作隔离饲养,定期检疫,扑杀淘汰阳性畜。三要加强饲养环节的管理,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种畜,需要引进时要对引进畜进行严格检疫。四要完善消毒制度,被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和用具等要严格消毒。五要加大防病知识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人。

学员假期期间预防措施:

一、布氏菌存在于布病畜的肉和内脏内,而且可在肉中存活4个月,在腌肉和冻肉中可存活15—45,所以吃涮羊肉时一定要煮熟后食用,羊肉串少吃,最好不吃;

二、布氏菌存在布病动物的分泌物中,所以喝牛奶要煮熟;

三、预防布病应怎样加强家畜的管理和个人防护,管理好家畜,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饲养家畜要圈养,集体或统一放牧;

(二)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牧区在产羔季节千万不要把牲畜放在毡房内,小孩不要和羔羊玩耍;

(三)建产羔室,饲养牲畜的家庭,其中包括养畜专业户,应建立产羔室,在室内产羔接羔,产羔室内应备有防护服、消毒液、肥皂、面盆、毛巾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文学的看法和认识下一篇:戴望舒雨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