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主要做法

2022-07-27

第一篇:人才工作主要做法

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特色,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关键能力培养。 进入 21 世纪,国际上提出了培养“关键能力”和“技术人文者”的概念。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许多代表认为:创业能力、与人交往、合作共事、自我调节、分析解决问题、创造性与责任感等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关键能力”。目前,各国关键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有三种:

一是整体策略,即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培养关键能力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基本课程,每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并达到规定的标准。英国设置了交流、信息技术、计算等三种关键能力单元。美国增加了处理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运用技术等关键能力培养的能力。澳大利亚普遍开设“课题研究”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基础策略,即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加强职业教育初期的通识教育,使学生掌握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为继续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

三是渗透策略,即在职业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品质等。德国的双元制大学为了培训学生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用专业知识、方法技能、社会能力三项来做支撑,学生不仅要

1 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要掌握方法技能,还要有社会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设置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专业。 澳大利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表现出明显的市场性。主要针对某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对于一些跨学科的岗位,则设置综合化的专业,实现相关学科甚至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专业的设置必须通过相关教育部门以及企业组织的审核,所设的专业必须是相关行业或企业需要的,学生愿意学的,符合政府和行业机构宏观布局的。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注意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职业教育以职业分析为导向来确定培训专业。通过职业分析,将一个职业或若干个职业确定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培训专业,从而使其设置的专业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及时反映人才市场的需求。

加拿大的课程开发独具特色。首先,由技师、技术人才、管理人员、老师等组成的 DACUM 委员会要深入行业基层,进行岗位分析,了解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制定出技能图表。然后,由课程开发人员在反复征求企业的意见后,针对各个技能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课程的取舍完全取决于行业、雇主的意见。

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多样性和实用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区学院为学生开设了跨学科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探究社会问题的机会。

三、强调学生本位、产学合作,体现灵活性和个性化。 一是强调学生本位、能力本位和产学合作的实际能力培养。德国“双元制”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各类中学毕业生要谋求某一个职业岗位,就必须首先

2 通过申请成为某一个企事业机构的学徒。学生由企业依照国家标准招收,然后送入双元制大学学习。培养目标是:学士—工程师,即既有大学理论知识,又有从事工程师工作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就能担当起工程师岗位的工作,不需要企业再进行适应性培训。这是区别于传统大学之处。

美国 1994 年《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州都要建立一个全州范围内的学校到工作体系,向所有学生提供参加工作岗位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并为学生接受包括 4 年制学院和大学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做好准备。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他人协商的技巧以及自我管理的意识等。

澳大利亚国家 TAFE 研究评估中心,研究并制定了对 TAFE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办法,建立了国家能力认可制度和以能力为主要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质量评估体系。质量评估以能力测试为核心,有些专业或工程,不以得分多少论高低,而以合格或不合格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按照这种能力要求学习,完全避免了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病,自觉在提高自身能力上下功夫,并最终体现在实际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上。

韩国政府大力提倡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1994 年韩国实施了“2+1 制”,即学生头两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第三年在企业接受一年的现场实习培训。1998 年建立了 40 所“2+1制”示范学校。为推动产学合作,还在各地成立了“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及“产学合作委员会”。“产学合作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只向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资助,公开由于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这类学校的资助,从而促进企业和学校的相互合作。

3 二是体现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英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灵活性体现在对学生以往的学习给予认可上。在起始评估的基础上,再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的计划,并以经常性的考查和累积学分来取代终结性的考试,极具人性化。

澳大利亚有的学校,将教室和实验室甚至生产车间合为一体,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式上灵活多样,既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师傅带徒弟式的手把手教学,还有现代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则在实验室或车间进行,完全按实际工作要求操作。远程教学采用印刷资料、电视、电话、录像、录音、传真、电子邮件和网上在线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初步建立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受TAFE 教育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美国社区学院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社区学院的学习资料中心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育。在学习资料中心,学生可以借助课程传授系统,按照自己的程度和进度进行单独学习,同时中心有专门的辅导人员为学生设计合适的个别化学习程序,随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四、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教师认证制度。 一是确定职教师资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新标准。美国将面向 21 世纪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三种能力和14 种技能。三种能力:将现实世界的思想运用到理论教学和职业培训中去的能力;把工作环境反映到培训活动中去的能力;将理论和培训相结合的能力。14 种技能:与工作团组合作;构建一致意见;应用学科的培训;批判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分析技能;领导技能;处理矛盾冲突的技能;协商技能;多种文化意识;社区需要的知识;规范专业行为的技能;与非传统学

4 生合作的技能。

韩国专家认为,21 世纪的职业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热爱教师职业,以师为荣;被受训者及其父母称誉的人品;适应未来发展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须具备的综合性专业知识;适当的道德思想和举止。特殊能力:掌握相关理论及实践知识,具有足够的经验,表现出高超的技能;掌握大量的行业信息,能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技能;通晓教学方法论,能把自己的理论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咨询;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崇高的道德风范。

俄罗斯专家认为,面向 21 世纪职教师资培养的方向是: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巩固文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技术技能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技能多样化,因材施教等。

二是重视职教师资的系统化培养。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是专门培养职业训练指导员的四年制本科大学,它不仅要求学生学完与普通工科大学相同的课程,而且要学习职业教育类课程,进行技能训练,达到二级技能士水平,毕业时才能颁发指导员资格证书。韩国的“技术教育大学”也是四年制本科大学,专门培养职教师资,学生毕业时可直接报考技术士一级。法国职业高中的教师,由国立学徒师范学校培养;技术高中的教师由高等技术师范学校培养。

三是严格职教师资的任职资格标准。澳大利亚 TAFE 学院对教师资格有其独特的考核标准和选拔机制。TAFE 教师在具有大学文凭资格的基础上,要求有更加突出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还必须有 5 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的中职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掌握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并经过国家专门考试。而职业培训“师

5 傅”,必须经过本行业技能的正规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并经过“师傅”培训,取得“师傅”资格。德国高职教育除了要有博士学位外,还必须有 5 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包括 3 年以上在企业的经验,并且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工程师和教师两个职称。韩国的中职培训教师分为集中培训教师和现场培训教师两类,集中培训教师又分为专业教师和一般教师两类,专业和一般教师又各分为 3 个等级,各级各类教师都规定了严格的资格标准,例如 3 级专业教师和现场培训教师的资格标准。

四是建立健全开放的职教师资来源体系。发达国家具有较为健全的职教师资来源体系,主要渠道有四个:一是高等职业师范学院培养,二是工科院校的技术培训,三是在综合大学设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统培训,四是通过专门的职教师资进修、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例如法国建有多个“技术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学制三年,颁发“技术教师能力证书”。俄罗斯综合大学设有教师进修系,工科大学(例如农业大学)设有专业课教师培训系,负责培训对口专业教师。

五、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认定制度和有效运行机制。 德国通过颁布《职业培训条例》、《职业教育法》、《手工业条例》、《标准考试条例》等法律,规定每个职业考试的最低标准,考试严格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质量的双元制培训。如《职业教育法》规定,各类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职业教训的考试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组织和管理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负责。

澳大利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该体系把全国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 TAFE 既自成体系,又与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互相沟通、紧密联系,构成各种类型教育之间互通的立交桥。TAFE 可以颁发 6 级证

6 书或文凭,获得证书或文凭的学生,即获得在澳大利亚就业的资格,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找工作。有的学生想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TAFE 的文凭为全国的大学所承认,并可折算一定的学分。另外,有部分 TAFE 在读学生经申请到大学听课,其考试获得的学分,也为其他大学所认可。

英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了意义深远的改革,其中包括推行国家职业资格(NVQs)、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s)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新模式。国家职业资格的评定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是被评定者是否具有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不考虑其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或培训。第二,资格评定的开放性。在评定过程中,被评定者可以了解具体的评定标准,且有权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第三,以经常性考核取代终结性考核。根据经常性考核积累的资料作出的评定结论比一次考试得出的结论客观的多。第四,对以往学习成果的认可。英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新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对受训者进行起始评估,对其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给予认可。

日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非常重视职业资格的认定。技能鉴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保各职业所鉴定的内涵和结果符合产业界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并依据行业特色,将相关职业的鉴定委托给相关行业协会负责。

六、依法规范职业教育、规范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从 1862 年《莫雷尔法案》颁布至今,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一部职业教育立法史,每一次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关法律的推动作用。

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也在于国家制定了一整套内容丰富、相互衔接、便于操作的职业教育法

7 规体系。20 世纪 50 年以来,德国就先后颁布了十几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不仅使公众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教育观念,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保证了各个州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联邦职业教育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最主要的一部法律,也堪称西方国家中最严密、最详细的职业教育法规。

法国、韩国、日本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立法。健全的法规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办学质量,也提高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同时也有利于严把质量关,防止滥发文凭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声誉。

七、采取综合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政府投资为主,学生在这类学校学习的费用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大多数青年求学的愿望。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培训主要以产为主,费用主要由企业承担。为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联邦政府在政策上给企业一定的照顾。如规定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费可计入生产成本,可减免税收,可计入产品价格,在产品销售后收回等。另外,国家拨款与州政府和工商联合会等部门联合设立“跨企业培训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和特殊待业的职业培训。德国通过双元制充分调动了企业界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促使全巷会都来关心职业教育。双元制大学中学生、政府、公司三方分担了教育费用,其中学生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 10%,政府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 30%.企业承担相当于综合性大学的60%(包括就业后第一年工资)。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业教育经费每年达 30 亿澳元,约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 45%。财政拨款采取“购买”培训方式。首先由政府教育部门按行业建议,拟定教育培训战略指

8 南,再由公、私立培训机构按国家技能标准和政府指南制定培训计划,政府通过评估,按是否满足政府目标和企业需求,是否有培训质量和效益,决定购买哪一个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培训,该学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拨款。为使职业教育有足够的资金,一方面职业教育界学校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竞争政府商业化拨款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吸引企业、行业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资金利用率。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直接的财政拨款等手段,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扶持和鼓励。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在经费方面,除州政府拨款外(不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 2%),还采取一些辅助性的经费保障措施,如在社区内征收社区税,在社区发展债券,投资债券所得可以免交税等。社区学院还通过扩招国外留学生、开展社区职业服务项目、慈善基金会的捐赠、为公立机构培训员工、凭借独特的教育项目获得州奖励基金等方式增加经费。另外,通过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培训”,以增加收入。

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政府拨款一般占学院经费的 50%—60%,其余部分由学校靠学费和服务收入来解决。一些社区学院办学经费还得到了当地工业界的支持,比如投资改善学院的设备,为学院提供奖学金,提供实训场所和费用等。

第二篇:安全工作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构筑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结合矿井实际,出台安全及生产标准化管理文件24项,转发上级安全管理文件7项。修订了《矿领导带班下井管理制度》、《矿领导干部安全包保区队及工作面管理规定》、《矿“三基三抓一追究”考核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双节”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的通知》,对加强不同时期的安全管理都提出了要求,各单位都制定了专项措施。完成了xxx矿井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的编制,为加强矿井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

二、细化量化“三基三抓一追究”考核,利用经济杠杆提升安全管理

完善《xx考核办法》,把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量化细化,确保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及安全奖惩联挂,并推广到了地面单位。对于安全管理或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一律扣发安全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或安全奖。

三、多措并举,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1.结合矿井安全生产特点,适时开展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井下供电和电气防爆专项整治”、“斜巷运输及小绞车管理”、“巷修会战”、“查隐患、反三违、反

事故”“顶板管理会战”“事故案例教育”等专项活动,解决了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2.加强重点工程的监控管理,抓好重大事故防治关。每月排查出安全不放心工程,安全部门与责任单位签订安全合同,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时进行奖励,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时予以处罚。对于采面安装、回收,巷道贯通、探放水等重点工程都成立指挥部或领导小组,抓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3.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做到安全检查24小时不断线。除业务科室、矿安全小分队中、夜班正常检查外,以行政线和群监线为主,成立安全检查小组,“双休日”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对各种“三违”现象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4.在副井口、采区上下山等要害部位聘任多名兼职安检员,为他们颁发聘书,明确他们的职责,授予他们权力,制定考核办法,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弥补了安全检查人员的不足。

5.建立闪光台,开展先进单位、明星班组和本质安全人评比活动,对评出的先进单位、班组及个人除进行物质奖励外,分别授予流动红旗,上光荣榜,调动了这些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强化了安全检查的薄弱环节。

6.完善制度,从源头杜绝违章蛮干现象。取消超产奖,建立《安全生产正规循环奖惩考核管理办法》,鼓励基层单

位科学组织生产和均衡生产,减少了不顾现场条件违章蛮干现象。

四、创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1.认真推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结构工资制度,严格生产标准化验收,对工程质量或文明生产不达标的工程,严格按规定扣罚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

2.深入开展示范化工程创建和生产标准化竞赛活动,建立竞赛台,对每月评出的优胜单位授予流动红旗,给予奖励,最差单位授予黄旗,提出警告,照片贴在竞赛台上;对经过验收的示范化工程按规定进行奖励。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促进会制度,向先进单位颁发流动红旗,最差单位颁发黄旗,优胜单位介绍经验,最差单位谈规划、讲措施,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4.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抽查力度,每旬抽查率不低于采掘工作面的30%,并以抽查结果作为考核依据。

5.各业务科室每周排查生产标准化管理重点,进行重点监控,及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对于工程质量或文明生产不达标的工程,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查考核,

6.排查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薄弱环节,开展会战达标活动。针对集团召开现场会的情况,在己二采区组织开展了质量达标月活动,对参战单位及有关科室人员进行风险抵押,取得了显著效果。

7.抓亮点,树典型,在质量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的采掘工作面召开现场会,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地推动质量标准化工作整体提高。

五、以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结合矿井实际,努力打造具有我矿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安全征文、安全演讲报告会、安全座谈会、自编自演安全文艺节目等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下发文件,对《防突预警管理规定》专项培训和自救器培训进行了安排。安检科、宣教科、通风科及职工学校多次组织人员在矿新、老副井口抽查入井职工自救器使用情况,提高了职工学习使用自救器的热情。“八条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行政线每逢节日向广大干部发安全信息,协管线开展组织日常安全走访、“三违”帮教及井口女工义务缝补活动。青岗线成立“青年义务安全宣讲团”,组织团员开展下井“查隐患、送嘱咐”,组织举办“师徒心灵对话”活动,在青岗单位开展以“比隐患排查质量、比隐患整改落实,比隐患排查整改建议和意见“为主要内容的现场隐患排查整改“三评比”活动。群监线组织开展有奖猜谜、送安全祝福语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营造浓厚的学技术、比技术的浓厚氛围,青岗线对“三违”人员进行跟踪帮教。

第三篇:乡镇水利工作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领导到位。

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城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坚持把水利项目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将水利建设项目建设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亲自部署,专题研究,专题听取汇报;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建设工地,现场检查。成立了分管副镇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专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推进、协调和检查工作。倒计时安排工作进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思想教育,确保群众认识到位。

一是加强群众思想工作。通过会议、墙报、标语、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冬春水利建设,在我镇形成浓厚的水利冬修氛围。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召开冬修水利现场会,充分利用现场经验交流、典型示范村(屯)现场说法等形式,组织和引导群众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筹资投劳参与冬春水利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冬春水利建设决策的主体、建设的主体和管理的主体。

(三)强化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到位。

我镇把搞好项目前期工作作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早部署。认真做好项目规划、开工准备等工作。

(四)明确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到位。

我镇按照城区下达的投资任务,结合实际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及时分解落实任务。实行项目负责制,组织镇水利系统的所有技术力量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做到定人、定责、定时间、定进度。推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各级部门负责制和技术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倒排工期,定期通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五)强化综合协调,确保服务到位。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领导小组、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镇领导定期到各项目建设点现场,处理在工地。积极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工地现场,全程指导项目施工建设,同时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要求设计部门派出设计代表进驻重点工程施工工地,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督查到位。

加强督查,严格落实领导督查制度、技术督查制度、质量督查制度、进度督查制度和资金使用督查制度,成立督查组开展跟踪督查、重点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督查活动,确保工程进度。

我镇水利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城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项目配套资金、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今后,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和这次会议精神,继续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水利项目建设任务。

第四篇:学校安全工作主要做法

在上级有关单位指导下,我院以保卫处为具体职能部门,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较好达成了安保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目标,未曾发生重大涉校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确保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周边稳定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一、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

1.建立完善以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安全保卫校领导为副组长,各系书记及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初制定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年终进行总结,每季度召开学院安全保卫工作专项会议,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2.各系、各处室把安全维稳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专项会议,分析安全形势,总结安全问题,完善安全制度,制定应急措施,查改隐患漏洞,消除事故苗头。

3.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学院与各系书记和各处室负责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营建出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群防氛围。

4.设立覆盖全院的安全体系,学院各部门至少设立一名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部门所属部位日常安全管理,协助保卫处开展隐患查改、宣传教育等工作。

5.严格执行学院领导总带班、行政部门人员轮流双室双岗值班、保卫和后勤等职能部门专项值勤的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24小时在班在岗、联系畅通,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臵。

6.学院制定大型群体活动、社会实践、校门出入管理、

宿舍管理、消防管理、疾病控制、饮食卫生和食堂管理、交通及车辆、安全检查、危险品管理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灾害、事故应急处臵预案,并与公安等上级职能部门和学生家长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周边整治活动,按时接受上级安全信息,对安全动态做到反应迅速、上报及时、通讯顺畅。

二、治安和消防安全工作

1.门卫认真实行凭证出入制度、会客登记制度、机动车换证检查制度、携带物品出门检查制度、夜间出门登记制度、学生出入管控制度,确保校内无流动商贩、推销和社会闲杂人员,严防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品、管制刀具、动物和其他危及安全物品进入校园。

2.实行保卫干部带队的24小时校内治安巡查。发现可疑车辆、可疑人员及时盘查、合理处臵,巡查记录做到连续、详实,严防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发生。

3.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管理。有关部门及时对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临时工作人员摸清底数,实行动态化微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辖区公安部门,确保无失控、漏控现象。

4.后勤每月开展学生食堂饭菜质量和价格访查监控,确保食堂低价饭菜不低于总数量50%,发现饭菜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联合相关部门管控到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在查验“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基础上,规范食品采购、储藏、烹饪、消毒和留样环节,重点强化餐具消毒监督检查,确保无食物中毒事件和传染性疾病发生。

5.保卫处规范实行日巡周检月查制度,每日巡查校园安全状况,重点要害部位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其他部位每月检查一次,每学期末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存记录、建

档案。发现隐患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员,按时整治到位。

6.保卫处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专业人员,对我院师生员工开展形式多样、涉及面广的集中安全教育和模拟演习活动。教育活动内容涉及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伤害、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网络陷阱、防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以上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

7.保卫处设专人24小时值守视频监控系统,认真做好设备管控、值守记录、信息保存和协助校发案件侦查工作。

8.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确保消防控制室、消防设施、应急照明设备运行良好,消防标志明显,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水源和消防通道畅通,重点要害部位消防设施齐全,“八个档案盒”充实规范。

9.规范实行校内文体娱乐活动审批制度,各类赞助、营销、招聘以及师生举办100人以上文体活动,由主管安全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开展。组织方、保卫处根据活动实际制定安全保卫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卫措施,必要时申请公安机关协助,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10.网络管理服务处加强校园网及互联网涉校信息监控,使用技术设备,采取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封堵和删除涉校有害信息,对师生进行正确的舆情引导,严防涉校有害信息的渗透和毒害。

三、学生安保工作

1.完善以学管人员为主体,以安全教育为导向,以信息掌控为手段,以矛盾排解为重点的学生安全管理体系。各班级指定1—2名学生安全员,经保卫处培训后负责信息搜集汇报、初步隐患查改、日常沟通联络和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

2.各系将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涉及自我防范、灾害应急、国家安全、校园维稳等多个方面,以上课程每月不少于6课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爱党爱校、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艰苦奋斗、积跬致远的择业观教育;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地震、火灾等模拟演习活动;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3.学生处每月定期开展师生矛盾、学生纠纷排查化解,加强对贫困学生关爱帮扶和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矛盾纠纷确保发现及时、反馈迅速、处臵得当。

4.公寓管理部门细化日常安全管理,宿管值班员24小时在岗在位,认真执行学生出入、外人探访登记制度,楼内保持干净整洁,消除校外人员留宿、乱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电器、存放危险品和管制刀具、学生饮酒滋事、损毁公共设施等现象。

5.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安全管理中的优势作用。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日常接触,密切关注其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预防和处臵不安全事件中发挥“思想引路者”和“安全看护人”重要作用。

四、周边综合治理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纳入安全工作计划,每月定期对校园周边安全状况进行排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周边安全秩序良好。

第五篇:基层人才工作经验特色亮点做法

集中掌握一批。综合运用“实绩考核+日常干部考察”相结合方式,采取民ZHU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走访、调研座谈,参加重要工作会议和重要活动等方式,全面考核考察优秀年轻干部表现,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经历特长、能力“短板”和培养需求。

目前,已掌握X名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群众公认、廉洁自律的优秀年轻干部,为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一线锻炼一批。坚持强化基层锻炼,把基层一线、民生一线、发展一线、X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主阵地,有计划地通过点名调训、选派到市直单位、脱贫扶贫、重大项目定向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积极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以来,选派X名年轻干部到市直单位挂职,选派X名年轻干部到X镇党委挂职,抽调X名科级及以下干部参与市X两级巡察。

择优使用一批。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以担当和实绩为重,注重在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扫H除E、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选拔干部,充分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今年以来,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先后调整科级干部X批X人次,提拔重用X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X名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下一篇:权责调整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