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论文范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教育装备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才竞争成败与教育改革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四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着力引导现代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篇:教育装备论文范文

教育装备助力温江智慧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界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教育装备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13年11月初,第6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新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一场国内教育装备的饕餮盛宴。作为全国领先的西部名县成都市温江区,在教育装备上,目前已是走在成都市的前列,在201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时,作为成都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先进区唯一案例,向全国展示了教育装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巨大魅力。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证。“成都推行城乡一体均衡配置,教育装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此成都市实施了提升工程,从功能室的建立到仪器设备、图书的配置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指标体系,以此来全面地评价学校教育装备。”温江区电化教育馆馆长胡作富如是说。

建立完整的教育装备体系

建设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基础,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方案是做好装备工作的首要环节。教育装备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装备“有用、实用、好用”的设备。

教育技术装备涉及学校量多、面广,管理人员多、种类杂、数量大、要求高,从招标到实施完毕需要一定的过程。为此,温江区建立了项目跟进制度,根据分工,安排专人跟进项目的实施,及时处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学校、厂家初验合格,电教馆核验的基础上,聘请专家与区纪委、区财政局、区采购办、区信息化办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标准化巡考系统、幼儿园电视空调设备、职中实训设备、校园网等几十个装备项目验收工作,标准化考场巡考系统代表成都市接受了四川省相关部门的检查。

验收不是装备建设工作的结束,还要持续关注厂家的售后服务、质保情况,为学校使用好教育技术装备作好保障。“我们通过温江区教育城域网协同管理平台,建立了教育技术装备月报制度,在线受理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维修申报,并及时登记、处理、跟踪。”胡作富说,“我们组织专业维护人员,在每一学年开学前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普查,统一进行维护、维修,解决共性问题。对于临时问题,我们协助学校,联系专业人员,及时维护、维修,满足教学需要。”

管理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关键。管理的水平决定着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教育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要防止重配轻管,应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方案,温江区教育局制定下发了《成都市温江区教育装备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督导评估是装备工作的保障,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温江区电教馆按照“年初有目标、年末有考核”的原则,每年年初向学校下发该年的工作目标,明确每所学校建设、管理、应用的工作目标,定期到学校检查指导,年末依据温江区内的技术装备工作、实验教学管理、图书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门户网站管理等方面,对学校教育装备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将结果纳入全区综合督导评估体系,以加强装备管理的督导作用。

队伍是做好装备工作的决定因素。装备队伍的素质、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装备工作的效果。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实验室、网络教室、多媒体室、图书(阅览)室等各功能室的规划、建设、管理、应用维护以及教师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各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行政领导分管,信息中心主任具体负责,成员由网络、网站、电教、图书、实验、音体美劳卫等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人员组成。将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应用列入管理人员、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业绩考核。按照温江区教育装备工作中心组申报条件,经学校推荐,电教馆审核、聘请一线骨干教师,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网站管理、实验管理、实验教学、图书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幼教中心组等七个中心组,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促进装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按标准来配备教师队伍是资源均衡发展的基础,利于全体统筹。”胡作富说,只有统一规划,各司其职,规范了管理行为,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教育装备和教育人的有机结合

使用是教育技术装备的根本目的,而教育装备反映的是教育者的思想。温江区教育局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习和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探究和课题研究。温江区充分利用区内高校资源开展培训,除了培训和课题研究之外,还举行现场活动和研讨会来展示和促进每个学校的装备运用和管理水平。

“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校和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创建活动,我区学校争相创建,目前示范校比例达57%。连续多年在国家、省、市级多项活动中屡创佳绩。比如去年我区就共获国家、省、市级奖40余项,几十篇简讯被市技装所网站采用,今年我区《优化配置 规范管理 推进装备工作优质均衡发展》等多篇教育装备文章刊登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诸如此类获得的奖项每年都有。”说到这里,胡作富的脸上流露出由衷的开心和欣慰。

“使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装备的应用水平和效益,随着教育装备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丰富,更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胡作富说,这次第65届中国教育装备的展览交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看到装备的发展走向,还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对装备的认识。如果说以前基础教育在低水平办学时,对装备没有什么要求。那么教育装备发展到今天,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均衡化发展就更加重要了。同时,装备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无论是商家还是生产厂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落实到学校,在每个学校的功能室建设的典范案例中也能看到很多创新实验的成果,我们老师回去就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也可以弥补我们发展中的问题,也可以正面强化教育局提出的‘一校一品’的建设。”

诚如胡作富所言,提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思考,而思考是建立在认知上的。教育装备无论怎样先进,仍是流水线上的机器,具有单一性。如何在单一的装备下建设“一校一品”的温江生态教育特色,这是温江区教育局和温江区电教馆一直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在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中,温江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学校发挥优势,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完善,走特色发展之路,涌现了一批典型学校,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庆丰街小学的精细化管理,保障了装备有效应用;东大街二小以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装备有效应用;惠民双语幼儿园通过自制玩、教具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和盛小学通过开发本校体育资源,走上了体育特色的办学之路;温江区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通过开展图书‘泛阅读’活动,让‘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深入每位师生的心灵。这些学校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胡作富又一次骄傲地扬起了头。

教育装备引领教学改革

胡作富说,温江区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教育品牌,在初步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资源库建设、强化管理应用考评等问题后,其重要目标是建设“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科技校园”,形成“智慧教育”体系。

加强论证,科学制定装备方案,高品质、集约化落实“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教育资源,整合温江区现有资源,科学规划,规范实施,强化管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库。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空间,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探讨,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

“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建设规划,是成都市唯一一所二圈层城市‘未来学校’的试点学校。”胡作富说,未来学校建设试点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智能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传统校园的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大传统校园的育人功能,为师生、家长提供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网络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鼓励学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改变教学方式,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未来需要的教育模式,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在此之上,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目前,温江区85%以上的教师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重视新媒体、新技术研究,加强装备中心组的建设和研究,提高技术引领和服务支撑能力。根据不同应用层次,对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体系。

“以前是装备为教学服务,现在是装备引领教学改革,通过装备的改善来完善功能室的建设。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甚至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非常好的命题。我们老师现在观念的转变都是通过用好教育装备,发挥教育装备的效益,以教育装备的改善来促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温江区教育局负责人如是说。

大数据背景下的均衡教育,温江教育人找准了自己的着力方位,他们的“智慧教育”伴随着教育装备改进的深入实施已扬帆远航。

作者:龙春雨 徐蕾

第二篇: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

摘要: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才竞争成败与教育改革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四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着力引导现代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作者:范静怡

第三篇:坚持智慧教育理念 争创教育装备强市

摘 要 以绵阳市教育装备工作实践为案例,从智慧装备理念、智慧装备工程、智慧装备管理、智慧技术培训、智慧装备应用等方面,简要介绍如何从一个区域去整体策划、构建充满智慧的基础教育装备体系,争创全国教育强市,打造绵阳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

关键词 幸福教育;教育装备;智慧装备;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

1 引言

绵阳,地处四川省西北部,辖10个县市区,人口近600万。绵阳属国家唯一命名的中国科技城,境内有国家级独立科研院所43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五个,两院院士28人,高级专家近万人。

科技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绵阳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绵阳幸福教育,争创全国教育强市”的战略目标。经多年改革与发展,绵阳教育成为科技城一张亮丽的名片:现有中小学校600余所,在校学生近5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校14所,在校学生近15万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外地就读学生近20万人;尤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连年攀升,多项指标连续16年保持全省领先。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特别注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规模与质量、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学有所教”向“稳定规模、学有优教”转变,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多元发展、高端发展”。其中把“大智慧装备、高品质应用”作为绵阳幸福教育的物化基础和重要举措,并着力探索、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绵阳基础教育智慧装备体系,包括智慧装备理念、智慧装备工程、智慧装备管理、智慧技术培训、智慧装备应用等。

2 幸福教育需要智慧装备理念

绵阳的幸福教育内涵丰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主题思想是通过教育或受教育途径,实现绵阳人民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幸福教育需要智慧的装备理念、完善的装备基础、良好的装备效益。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装备的认识有失偏颇,导致学生存在应试能力较强而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的缺陷。为此,绵阳市明确提出适应绵阳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装备理念:

1)将教育装备尤其是信息化装备对教育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作为绵阳教育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2)把实验、实践、信息、艺体、综合等作为教师必教、学生必学、目标必评的重要教学内容;

3)倡导科技城之教育务必树立科技创新之精神,科技城之学生务必具有科技创新之智慧;

4)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技术装备应用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编印《教育装备校长培训讲义》《教育装备工作文件汇编》《教育信息化工作文件汇编》,对全市700多所中小学校长和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分六轮举办“教育装备管理”全员培训班,首先从管理者层面推进教育装备的认知大普及和理念全更新。

3 全力推进学校智慧装备工程

基础课程的标准化装备

1)灾后重建、“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均是绵阳教育装备事业发展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2008年,结合灾后重建,绵阳市就在全省率先推进中小学标准化装备工程。在科学普查的基础上,编制灾后重建设备重置规划,拟定灾后重建标准化装备工程各类装备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印《绵阳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除国家灾后重建资金和社会捐助装备经费近三亿元外,市发改、财政、教育三家联合行文,在公用经费中划定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装备和信息化发展,加上国家“全面改薄”计划以及地方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技术装备投资等,全市中小学装备总值已达12亿元。

3)全市10个县市区均已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4所普通高中顺利通过省一级、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95%的中小学达到省技术装备新标准。

特色课程的特色化装备 在全力推进基础课程标准化装备配备的同时,围绕全市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刚性需求,又推出特色课程的特色化装备工程,包括校园文化装备、书香校园装备、学科专用教室装备、地方校本课程装备、学生社团活动装备、乡村少年宫装备等。尤其,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一校一品”特色;普通教室趨于学科专业化和多功能化;建设书香型校园成效显著;以发展“三大球”为抓手,全面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等等,为凸显绵阳素质教育特色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机制的信息化装备 绵阳市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2002年建成西部首个市级教育城域网。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级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要求,着力构建政企合作机制,发挥科技城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城市——智慧绵阳”工程建设,并把教育信息化列入首批工程项目。

市政府成立分管市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教育使用、全面覆盖”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建立以财政专项投入为主的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教师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全员提升机制和教学应用驱动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目标考核机制和政府督导评估机制,研制并发布绵阳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规范。

目前,全市已建成网络中心及数据中心、县级十个分中心,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教师学习空间人人通,400多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计算机装备生机比达到8:1。

教育城域网体系不断完善,运行日趋平稳,品质不断提升。市级中心分设网络中心和云数据中心,汇聚链路由千兆升级为万兆,互联网出口带宽达6.7 G;10个县级分中心运行良好,所有中小学以不低于10 M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483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163所学校实现双网全覆

盖,近500所学校建成独立门户网站或参与网站群建,76所学校建成校园数字化电视台,全市所有中小学提前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建成班班通教室12 000间,建成网络教室1568间、数字化阅览室244间、数字化实验室20间、录播教室41间、电子书包教室183间;装备计算机53 428台,师机比达到3:1;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全面实现教师和中学生学习空间人人通。

建成绵阳教育资源中心,集成国家、省级教育教学十大资源平台、公共服务四大网站集群、教育管理四大服务平台等,整合本地“名师优课”资源、国家和省馆资源35万件,教育视频三万集,数字图书60万册,电子期刊600種,教学课件230万个,智能组卷试题500万道,自主研发普通高中选修课28门、180节。市资源中心总量已近10 T,基本达到规模化。

建成绵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开通绵阳教育体育官网及其微官网、“绵阳教体”官方微信、“四川绵阳教育体育”官方微博、绵阳教育体育视频网、绵阳广电“绵阳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四川电信及四川移动IPTV“绵阳教育”频道,开通“开课啦绵阳家长学堂”“绵阳美育”微信平台,开通绵阳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平台等。

绵阳教育体育信息网获全国地市级教育门户五十佳网站称号,绵阳教育信息化机制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多次在全省、全国交流。

确保质量的规范化装备

1)严格执行国家、省政府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装备政府招标采购程序,充分利用四川教学仪器产品标样展示基地和招标采购技术参数库,严把技术参数关。强化市、县技术装备机构监督、指导、审签职能,坚持质检不合格不付款的原则。

2)组建绵阳市教育用品质量检测专业人员队伍,同时为每所高中培训2~3名一般质量检测人员,坚持每年举办专项培训班,形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校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3)投资100万元,已建成市级专业质检室,并为各县装备机构购置部分质检常用工具和设备。五年来,一直坚持对灾后重建、薄改项目等教育装备均进行履约验收和质量抽检。

4 全力推进学校装备智慧管理

建立机构,履行职责 绵阳市规定,24个班规模学校建立教育技术中心(属学校中层),24个班以下规模学校建立教育技术组,并明确职责,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考核,明确奖惩,基本建成全市三级装备管理体系。

增强引力,壮大队伍 严格执行四川省地方标准《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范》,制定印发《绵阳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人员保健津贴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尤其拟定实验技术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等专、兼职工作量确认标准;建立“双师型”学科教师兼职从事教育技术专业工作的激励机制;实行专业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和技术档案制度;坚持每两年一次评选奖励优秀实验技术管理人员、信息及网络技术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电视及网络新闻宣传人员等。

建立平台,信息管理 研发开通绵阳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

严格督查,目标考核 坚持把教育装备纳入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政府督导评估、基础教育年度目标考核、示范学校创建以及校长任期业绩考评范畴;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技术装备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并发布评估报告。

5 全力推进智慧教育技术培训

全员培训 全市全面完成四万余名中小学教师职称计算机C级和信息技术能力二合一培训,以及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全员培训;完成2400人次初中理科、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新课改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力两轮全员培训;目前正在实施基于“互联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绵阳市曾两次获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先进集体奖表彰。

专业培训 先后举办慕课(MOOC)及微视频制作、魔灯(Moodle)课程管理系统、思维导图(Mind Map)教学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国家教育技术标准、PPT艺术设计、Flash动画、电脑音乐、电脑美术、校园网络管理、自主建站、教育技术科研课题、教育电视制作、招标采购规范、仪器质量检测、钢琴维修调试、图书信息化管理、实验室技术、自制教具、幼儿园装备规范、教育装备标准及管理规范等专业培训,受训、受益教师达10 000人次。

项目培训 承担联合国儿基会“北川灾区教师培训项目”,Intel?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训,Intel?“i世界”培训项目,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培训项目。绵阳市先后获全国Intel?未来教育、“北川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优秀组织单位表彰。

6 全力推进教育技术品质应用

规范行为,机制引导 按《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课时,尤其是理科实验、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不得擅自削减;鼓励学科教师兼职从事指导学生活动课,开设选修课,承担课题研究,参加评选竞赛等,强化学业水平考试和考查。

特色教育,精彩纷呈 本着生活即课程、学科即课程、教材即课程、课堂即课程、环境即课程、名师即课程的理念,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新编等方式,形成绵阳校本课程体系和特色,涉及门类达200多种。

社团活动,激情飞扬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绵阳市大力组建学生社团,达3600多个,实现“学生人人有社团”的目标。

乡村少年宫,誉满全国 绵阳市将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项目,形成良好工作格局,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活动的重要阵地,市委书记在全国少年宫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科学研究,示范引领

1)“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承担市级以上教育技术科研课题58项(包括省级六项、国家级三项)。其中,教育部子课题“基础教育装备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报告”已正式发表;全国课题“Intel?未来教育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四川省中小学理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规范》地方标准已正式发布。

2)全市省级各类示范性学校、特色学校近100所,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搭建平台、展示成果 全市形成“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素质教育新格局,坚持每年组织各类评选、竞赛、展示活动,为师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性发展开辟多维路径。尤其“科技城科技创新大奖赛”、“为生活而设计”综合实践成果展等,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城素质教育品牌。以绵阳中学、绵阳南山中学领头的一大批品牌学校,师生参加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各项评选、竞赛活动成果显著,在国际奥赛、国际艺术活动展演和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屡获大奖,绵阳市选手朱雨玲代表中国参加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女子团体冠军。

7 结语

实现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幸福教育,绵阳市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构建大智慧、高品质的基础教育装备体系,绵阳市也正在努力。全市将紧密围绕创建全国教育强市奋斗目标,全力推进新一轮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技术、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AEM教育等智慧教育新技术装备建设,沿着既定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办出让绵阳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辉煌业绩。

作者:胡明 于应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专业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