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概况英国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国家概况英国范文

英国国家概况

英国国家慨况 中英文版本: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0440120.html

英国国家概况

英国国旗

英国国徽

国名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面积 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41万平方公里。

人口 6140万,其中英格兰占83.6%,苏格兰占8.6%,威尔士占4.9%,北爱尔兰占2.9%(2008年)。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北部还使用威尔士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部分地区仍使用盖尔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另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首都 伦敦(London),人口756万(2008年)。最热月份为7月,一般气温在13-22℃;最冷月份为1月,一般气温在2-6℃。

国家元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24年4月21日出生,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

简况 岛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北部和西部的年降水量超过1100毫米,其中山区超过2000毫米,中部低地为700-850毫米,东部、东南部只有550毫米。每年2-3月最为干燥,10月至翌年1月最为湿润。

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受罗马帝国统治。后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人相继入侵。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兰统一,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开始衰落,其世界霸权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经济实力。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独立,英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但英仍是英联邦53个成员国的盟主。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政治 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出现“无多数议会”,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与第三大党自民党组成英二战后首个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担任首相,自民党领袖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担任副首相,主要负责宪政改革。新政府上台后,积极采取措施,削减公共开支,降低财政赤字,防范主权债务风险,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复苏;推出“大社会”计划,动员民众充分参与决策,进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外交方面,强调加强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协调,成立由首相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保持英核威慑力量;将阿富汗问题列为外交第一要务;巩固英美“特殊关系”;积极推进英在欧盟的利益,重申英不加入欧元区、未经公投不向欧盟让渡主权的立场;加大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力量的接触力度;呼吁推动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重视国际发展问题,坚持将国内生产总值的0.7%用于海外援助目标。

【苏格兰和威尔士地方议会和政府】1999年5月,苏格兰和威尔士选举成立地方议会,分别设129和60个议席。7月1日,两地议会和政府正式运作。苏格兰议会在地方政务、司法、卫生、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并享有部分征税权,可将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浮动3%。威尔士议会主要在就业、卫生、教育和环境等问题上拥有决策权,但没有调整税率的权力。此举被视为工党政府实施权力下放的标志性成就。现任苏格兰首席部长亚历克斯·萨蒙德(Alex Salmond),威尔士首席部长卡因·琼斯(Carwyn Jones)。

【北爱尔兰自治政府】1998年4月10日,英国和爱尔兰政府及北爱冲突各方签署和平协议,后选举产生北爱地方议会。1999年11月,北爱议会推举成立由北爱多党分享权力的北爱自治政府。英向北爱移交地方事务管理权,爱尔兰放弃对北爱领土的主权要求。12月,北爱自治政府正式运作,行使除国防、外交和税收之外的立法和行政权。南北爱部长理事会、英爱政府间会议、英爱理事会等机制也正式启动。这是北爱新教派与天主教派首次共享北爱管理权,也是自1972年英对北爱实行直接统治以来,北爱首次拥有自治政府。但是,北爱各派在缴械等问题上的争执使和平进程屡遭挫折,2002年10月14日,英政府被迫第4次中止北爱政府的运作。2003年11月,北爱地方议会进行选举,强硬派民主统一党和对立的新芬党得势。经过英爱政府的艰难斡旋,2004年12月8日,英首相布莱尔和爱总理埃亨宣布一揽子重启和谈的新建议。同年12月20日,北爱发生历史上最大的银行抢劫案,爱尔兰共和军被指控为主谋,和平进程再度搁浅。2005年2月,英、爱政府确定爱尔兰共和军策划了2004年12月北爱银行抢劫案,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承认对此事知情,但否认参与银行抢劫案。7月28日,爱尔兰共和军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放弃武装斗争,不再从事任何非和平活动。承诺将同解除武装国际独立委员会合作,并邀请新教和天主教代表共同监督声明执行情况。29日,英北爱事务大臣海恩宣布,英军开始拆毁在北爱的部分军事设施并制订分阶段撤军计划。2006年4月,英首相布莱尔和爱总理埃亨在北爱阿马郡举行会谈,就北爱议会恢复运作达成协议并设定时限。2007年3月9日,北爱地方议会举行选举,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得票总数过半。2007年3月26日,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领袖在贝尔法斯特举行历史上首次会晤。2007年5月8日,北爱各方经过艰苦谈判,就权力分配达成妥协,北爱地方联合政府宣告重启。现任首席部长为民主统一党的彼得·鲁宾逊(Peter Robinson),新芬党的马丁·麦吉尼斯(Martin McGuinness)任副首席部长。

【宪法】英国宪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

11、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苏格兰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议会】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君主、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组成。上院议员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获得通过,除92人留任外,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上院议员资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议员将由专门的皇家委员会推荐。2003年2月,英政府提出七项上院改革案,但均遭议会否决,改革上院的计划暂时搁浅。2003年6月,内阁改组后,撤消大法官事务办公室,成立宪政事务部;2007年5月,宪政事务部并入新成立的司法部。2006年7月首次经过选举产生了上院议长海曼女男爵(Baroness Hayman)。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简单多数选举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提议提前大选。本届下院于2010年5月选出。在650个议席中,保守党占307席、工党占258席、自民党占57席、其他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占28席。下院议长为约翰·伯科(John Bercow)。

【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君主任命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现政府为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于2010年5月大选后组成。现任内阁主要成员为:首相兼首席财政大臣、文官大臣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副首相兼枢密院大臣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首席大臣兼外交大臣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司法大臣兼大法官肯尼思·克拉克(Kenneth Clarke),内政大臣兼妇女和平等事物大臣特里萨·梅(Theresa May),国防大臣利亚姆·福克斯(Liam Fox),商业、创新和技能大臣文森特·凯布尔(Vincent Cable),就业和养老金大臣伊恩·邓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Chris Huhne),卫生大臣安德鲁·兰斯利(Andrew Lansley),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社区和地方政府大臣埃里克·皮克尔斯(Eric Pickles),交通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卡罗林·斯佩尔曼(Caroline Spelman),国际发展大臣安德鲁·米切尔(Andrew Mitchell),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欧文·佩特森(Owen Paterson),苏格兰事务大臣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威尔士事务大臣谢里尔·吉兰(Cheryl Gillan),文化、奥运、媒体和体育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财政部首席大臣丹尼·亚历山大(Danny Alexander),上院领袖兼兰卡斯特公爵郡大臣斯特拉思克莱德勋爵(Lord Strathclyde),不管部国务大臣沃西女男爵(Baroness Warsi)。

【行政区划】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32个区,包括3个特别管辖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中央政府仍控制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

伦敦也称“大伦敦”(Greater London),下设独立的32个城区(London boroughs) 和1个“金融城”(City of London)。各区议会负责各区主要事务,但与大伦敦市长及议会协同处理涉及整个伦敦的事务。

【司法机构】有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普通法系,苏格兰实行民法法系,北爱尔兰实行与英格兰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两个系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刑事庭、上院。上院为英最高司法机关,是民、刑案件的最终上诉机关。

1986年成立皇家检察院,负责受理所有由英格兰和威尔士警察机关提交的刑事诉讼案。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顾问。现任总检察长多米尼克·格里夫(Dominic Grieve)。

2007年5月,英内政部改组,分为内政部、司法部两个独立部门。内政部专责安全、反恐、移民,打击犯罪、毒品、反社会行为及建立身份证制度等事务;新成立的司法部取代宪政事务部,并接管原内政部监狱、缓刑及审判等事务。

【政党】政党体制从18世纪起即成为英宪政中的重要内容。现英国主要政党有: (1)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议会第一大党。领袖戴维·卡梅伦,2005年12月当选。保守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1979-1997年间曾4次连续执政18年。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保守党重获执政地位,与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公共开支,压低通货膨胀,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等。近年来,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欧盟制宪及英加入欧元区,但强调英应该在欧盟内发挥积极作用。

(2)工党(Labour Party):议会第二大党。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1997年至2010年间连续执政13年。2010年5月大选失利,成为反对党。原领袖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大选后引咎辞职,由副领袖哈丽特·哈曼(Harriet Harman)代行领袖职能,新领袖将于2010年9月年会前选举产生。近年来,工党更多倾向关注中产阶级利益,与工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有所疏远。主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外交上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视与美和欧盟关系为两大外交支柱,支持欧盟一体化建设,主张在经济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加入欧元区。

(3)自由民主党(Liberal Democrat Party):议会第三大党。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多数派组成,领袖尼克·克莱格,2007年12月当选。自民党政治主张居中偏左,在很多问题上与工党立场相近。主张通过减税还富于民,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吁限制金融城过度扩张,对银行家薪酬课以重税;承诺公平教育,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倡导宪政改革,提出减少议员议席,在选举制度上采用比例代表制;支持欧洲制宪,主张加入欧元区。2010年英国大选后,与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达成协议,组建联合政府,获得5个内阁位置,首次成为执政党。

英国其他政党还有: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尔士民族党 (Plaid Cymru)、绿党(Green Party)、英国独立党(UK Independence Party)、英国国家党(British National Party),北爱尔兰一些政党如:北爱尔兰统一党(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统一党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社会民主工党(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党 (Sinn Fein) 等。

【重要人物】伊丽莎白二世:国家元首。全称为“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为已故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6岁时开始接受治国教育,研读法律、历史和语言,能讲流利的西班牙语,也会法语和德语。二战期间,担任一些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战后担任更多的社会职务,经常巡视英国各地。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女王丈夫为菲利普亲王,受封为爱丁堡公爵。生有三子一女,长子查尔斯王子受封为威尔士亲王,是英国王储。女王曾于1986年10月访华。1999年10月和2005年11月分别邀请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对英进行国事访问。 戴维·卡梅伦:英国首相。1966年10月生于伦敦,是威廉四世国王后代、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远亲。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2001年当选议会下院议员,2003年起历任保守党下院副领袖、保守党副主席和影阁教育大臣。2005年12月当选保守党领袖。2010年英国大选后,与自民党组建联合政府,出任首相。1996年结婚,妻子萨曼莎是英著名文具品牌的创意主管,现有一子一女。曾于2007年12月访华,拜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2009年,温家宝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访英时均予以会见。2010年初,李克强副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会见卡梅伦。

第二篇:帝国兴衰——英语国家概况英国历史兴衰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黜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便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后成为威廉三世。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辉格党

辉格党,历史党派名称,有英国辉格党和美国辉格党。英国辉格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自由党。美国辉格党始创于19世纪30年代,后于19世纪50年代瓦解,存续约26年。 辉格党——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自由党。“辉格”一词起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有人用它来讥讽苏格兰长老派。 简介

英国辉格党(Whig)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政党。1679年,因约克公爵詹姆斯(后来的詹姆斯二世)具有天主教背景,就詹姆斯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展开激烈争论。一批议员反对詹姆斯公爵的王位继承权,被政敌讥称为“辉格”。“辉格”(Whigs)的名称可能是“Whiggamores”(意为“好斗的苏格兰长老会派教徒”)一词的缩语。辉格党得益于1688年光荣革命带来的政治变化。它于1714年之后长期支配英国政治,他也通过捍卫包括有限君主制和议会重要性在内的“1688年原则”而获得不少支援。 性质

辉格党与其说是一个统一的政党,不如说是大致遵循上述原则的各种信仰的综合体。 领导人

该党大部分领导人都是依靠政治庇护在议会内结成家族集团的大地主。

辉格党获得金融界和商业阶层中许多人的支持,那些为取得宗教宽容寻求保护(常常是找错了对象)的不从国教派也是它的拥护者。 兴衰

1714年以后的半个世纪中,辉格党一直在政治上占优势,连续执政达46年之久。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段时期,在政治上失势。1830年重新掌权,到18世纪末期辉格党势力逐渐衰退。19世纪中叶,辉格党势力大增。在当时英国工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下,辉格党的政策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60年代,辉格党土地贵族的代表、保守党的罗伯特·皮尔派分子,以工商业资产阶级为基础组建自由党。也有人认为,辉格党是于1839年改称自由党的。

托利党

英国政党。产生于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演变为英国保守党。“托利”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歹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托利党人参加了1688 年的“光荣革命”。1714年汉诺威王朝建立后的半个世 纪中,托利党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在野地位。18世纪中叶, 托利党成为以土地贵族和上层英国国教徒为核心的政治派别,代表着英国贵族,地主和英国国教上层教徒的利益。1760年,逐渐成为执政党。在法国革命时期,一 批温和的辉格党人转而支持在w.皮特(小)领导下的新 托利党。工业革命后,托利党逐渐向资产阶级保守主义 转变,以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该党在教会和国家 关系、保护关税政策和反对天主教问题上仍然保持旧偏 见。到19世纪中叶r.皮尔内阁时期,托利党发展成为保 守党。也有人认为,托利党是于1833年改称保守党。 名称来源

辉格党和托利党这两个政党名称皆起源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一般认为他们是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

“辉格”(Whig)一词起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有人用它来讥讽苏格兰长老派。1679年,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展开激烈争论。一批议员反对詹姆斯公爵的王位继承权,被政敌讥称为“辉格”。他们也渐以此自称。辉格党人是指那些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宗教自由权利的人。

而“托利”(Tory)一词起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詹姆斯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托利党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袭王权、不愿去除国王的人。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工业革命简介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其次,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以及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更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都无法比的。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表现在英国即圈地运动)(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另外,在各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这也是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的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使世界由手工制作解放,标志着机器时代的来临。②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③冲击旧制度、旧思想。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⑤巩固了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国的统治基础。⑥世界出现两大对立阶级,矛盾升级。⑦掀起 自由主义 思潮。⑧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⑨现代城市的出现,推动现代化,城市化。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前后的重要发明(此指第一次工业革命)】

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目的: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宪章运动产生的背景

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40~1688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21年确立了议会制(沃尔波尔当选首任英国首相)之后发展为议会内阁制,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为工业资产阶级打开进入议会的大门,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在这一改革斗争中起过巨大作用的人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

英国具有宪章运动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时就有宪章运动,并绵延不断。但作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运动之一的宪章运动,具有突出的历史意义。作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运动之一的宪章运动,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第一次宪章运动高潮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

《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

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

次年5月,这份请愿书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 F.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

次年6月,协会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6条要求,并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 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

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

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

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

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回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请愿人员认为,在人民没有获得政权之前,消灭某一种垄断并不能使劳动者从贫困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在人民获得政权以后,所有的垄断和所有的压迫形式都应该停止。请愿人员所说的“垄断”,指的是当时对选举权和纸币的垄断,对机器和土地的垄断,对报刊和宗教特权的垄断„„。

这份有3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签名的请愿书再次要求把《人民宪章》定为法律。 第三次宪章运动高潮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

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事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对宪章运动的评价

从表面上看,宪章运动经过20多年轰轰烈烈的斗争,却一无成果,运动因此是失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放在历史长河中看,《人民宪章》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逐一实现,而第六条,即每年举行一次议会选举,其实是不现实的。因此也永远不可能实现。可以说,宪章运动的原则已经胜利了,尽管宪章运动自身并没有达到目的。

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英国工党

英国工党(LabourParty,GreatBritain)英国两大执政党之一。1900年2月27日建立于伦敦,称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称工党。初期是工会组织与费边社、独立工党和社会民主同盟之间的联盟,只有集体党员,没有个人党员,也没有明确纲领,宗旨是在议会里实现独立的劳工代表权。以后费边社和独立工党的社会改良主义在党内影响不断增长。工党于1918年通过名为《工党与新社会制度》的纲领和新党章,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的目标,并开始吸收个人党员。

起源和历史

英国工党于1900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称工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并加入了自由党的联合内阁。20世纪初,力量日益增强。1918年2月通过了新党章,规定除保留原有的集体党员制度外,还在各选区设立组织以吸收个人党员。同年6月,通过了由韦伯等起草的纲领性声明《工党与新社会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

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首次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1945年以前,仅于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两次短期执政。1945年大选至1951年,组织过两届内阁。在此期间,发起重新建立社会党国际。1964~1970年、1974~1979年,先后组织了4届内阁。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4次大选连遭失败。

工党纲领的传统理论基础是费边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管理,以达到公平分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艾德礼工党政府将此付诸实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但5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工党内出现意识形态分歧。右派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变了,社会主义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而不是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为目的;反对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现存的社会制度,主张在现存制度基础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

50~60年代,这些思想在工党内占上风。但左派仍坚持国有化,认为没有国有化就没有社会主义。60年代初,“新左派”从文化上批判资本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文化上的统治使人们处在全面异化的状态中,因此,必须向资产阶级发动全面的文化进攻,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行总体改造。这对70年代后再次活跃起来的工党左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者据此提出国有化还应该加上工业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对工党传统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补充。1990年5月工党提出新的施政大纲,充实了1989年年会通过的调整政策,放弃了老式国有化政策。主张政府必须负责解决教育、培训、运输、通信等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社会分配先考虑“创造财富的人”,发展高技术经济,鼓励发明创造。在防务政策上,放弃了单方面核裁军的立场,主张用英国的核武器作为核裁军谈判的筹码,争取在2000年消除所有核武器。

分裂与合并工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追随自由党。在第一次大战中支持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加入战时联合政府。1924年1~10月,1929~1931年J.R.麦克唐纳先后两次组织工党政府。1931年8月,第2届工党政府试图用削减失业补助金和其他社会事业费来应付严重的经济危机,遭到工人群众反对,被迫辞职。麦克唐纳及其追随者公开倒向资产阶级。工党发生分裂。

1932年独立工党退出,工党不得不改变纲领和更换领导人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间,工党同英国共产党和独立工党建立联合阵线,反对法西斯主义、战争威胁和国内反动势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工党支持政府进行战争,于1940年加入战时联合政府。

1945~1951年,C.R.艾德礼组成第3届工党政府,支持美国的对外政策,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但被迫承认印度、缅甸等国独立。在国内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用对资产阶级提供补偿的办法将英格兰银行和一系列企业部门国有化,改革社会保险、卫生保健等项制度。第3届工党政府垮台后,工党内部发生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以H.盖茨克尔为代表的右翼要求修改党章中有关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公有的条文,放弃国有化政策,左翼则主张实行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经济政策。H.威尔逊领导的第4届工党政府和威尔逊与J.卡拉汉领导的第5届工党政府采纳了混合经济的概念;所奉行的国内政策同保守党的国内政策的区别已越来越小。第5届工党政府垮台后,党内主张国有化的左派与主张混合经济的温和派之间的斗争尖锐化。

1981年3月温和派退出工党另组英国社会民主党,工党又一次出现分裂。

1997年~2010年组织了连续四届内阁,成为了工党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次。

2010年5月英国下议院选举失败,英国工党重新成为在野党。

不是共产党,英国工人运动兴起较早,起初按行业建立了各种工会组织,1868年进一步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职工大会(工联),1900年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员会”并推选出自己的党选候选人,1906年组织正式改名为工党。工党是由工会、合作社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联合组成的,党员都是通过上述组织集体加入。英国有共产党。英国工党是比较左倾的政党,以维护工人利益为口号,但还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不奉行马克思主义。

殖民扩张

16世纪英国海外活动的特点:

海盗式的抢劫、贩卖黑人奴隶同一般的商业结合。 1588年打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并由此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英国的扩张在北美:

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还在西印度群岛夺取了许多岛屿如牙买加等、马萨诸塞、伦敦公司在17世纪初向北美移民,1607年建立第一块殖民地、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

在印度:

1600年英国商人组成东印度公司 英国发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英国1561年的《航海条例》: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结果: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纽约,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英法之间

18世纪英法之间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

英法发生七年战争(1756-1763)

交战的结果:

法国战败,在印度,法国仅在沿海保有几个据点,在北美丧失了加拿大以及新法兰西.

英国由此树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8世纪中期)

巴黎条约

《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

1763年在巴黎订立的有关结束七年战争并确定其结果的条约。同年 ,在胡贝图斯堡还订立有《胡贝图斯堡条约》。 1763年2月10日英国为一方,法国、西班牙为另一方(后葡萄牙加入)在巴黎签订《巴黎条约》。 条约内容

条约规定:在欧洲,英国收回梅诺卡岛,法国收回贝勒岛。在美洲,法国将加拿大、布雷顿角岛、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土地(新奥尔良除外)让给英国,西班牙将佛罗里达让给英国,从法国手中得到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和部分金钱补偿。在西印度群岛,法国将特立尼达、圣文森特、格林纳达、多巴哥诸岛让给英国,收回马提尼克、圣卢西亚、瓜德罗普和玛丽加朗特诸岛。在非洲,法国将马略卡岛让给西班牙,将塞内加尔让给英国,收回戈雷岛。在印度,法国仅保留5个城市,且不得设防驻军。西班牙收回古巴和菲律宾。该条约还规定,法国撤出汉诺威选帝侯国、黑森、不伦瑞克、普鲁士的莱茵区、奥地利的奥斯坦德和纽波特。法国和西班牙撤出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该条约的签订打击了法国在海外的势力,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1763年2月15日参加七年战争的普鲁士与奥地利、萨克森在萨克森境内的胡贝图斯堡签订《胡贝图斯堡条约》。该约规定,普鲁士仍保有西里西亚,萨克森恢复战前疆界; 在秘密条款中,普鲁士保举玛丽亚·特蕾西亚之子约瑟夫二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普鲁士开始崛起。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 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女王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在世日期】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82岁)

【在位日期】 1837年6月20日 --- 1901年1月22日(64年)

【加冕日期】 1838年6月28日

维多利亚女王 【上任君主】 英王威廉四世

【下任君主】 英王爱德华七世

【配偶姓名】 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

1837年继位成为英国女王。1838年6月28日在维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1897年英国为她在位60周年举行庆典,成为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女王。由于这一时期英国迅速地向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地,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但“维多利亚时代”却一直延续到1914年“一战”开始。维多利亚还是婴儿的时候,她的父亲在一次打猎后染上风寒,不久后去世,当时维多利亚只有八个月大。维多利亚从小在母亲的德国环境中长大,早年在其舅父利奥波德一世(后为比利时国王)的监护下受教育,长期受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1837年,她叔父不列颠帝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威廉四世去世,当时维多利亚18岁。维多利亚迅即登基,成为女王。同时,她将汉诺威王位让予她另一叔父,从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 铁腕统治超繁荣

维多利亚时期,是大英帝国对外领土扩张最辉煌的时期,为了扩张领土,英国不惜使用一切手段。1875年,英法两国争夺苏伊士运河的统治权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但是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法国只能乖乖地退让。次年,在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这可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英国还让俄国在1877~1878年与土耳其的战争中的胜利果实几乎化为乌有。当时,俄国军队离伊斯坦布尔只有一步之遥,俄土双方签订协议,将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土地归属俄国。而维多利亚不希望看到俄国势力深入到巴尔干半岛,她以武力和外交双重施压,迫使俄国做出退让。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国的经济迅速成长,不断繁荣强大。女王登基的时候,英国只有几条铁路,但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发达铁路网。为了展示英国的昌盛和强大,第一次万国博览会于1851年在伦敦开幕,成为当时的举世盛事。在文化和科学方面,世界闻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和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风云人物。由于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逐渐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伦敦的污水排放系统和伦敦街头出现的白炽灯都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时候实现的。在1891年,也就是女王去世之前的十年,英国已经实行对所有小孩进行免费教育。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维多利亚女王对大臣们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她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深深影响中国历史的鸦片战争也是在她刚即位不久发生的。直至今天,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港口、街道、公园、学校、建筑物等都是以维多利亚命名的,包括有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塞舌尔群岛首都维多利亚,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还有很多很多。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是指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大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是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最大的环球殖民帝国(指在世界的各大洲都有殖民领地的环球霸权),傲视全球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多数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

大英帝国的形成是300多年来贸易、移民与武力征服的结果,期间也有和平的商业外交活动和帝国的萎缩。帝国的领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为“日不落帝国”,它在1890至1914年间达到最高峰。

帝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协助传播了英国的技术、商业、语言和管理模式。帝国霸权帮助英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成长,并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英国殖民地人民无法决定其自己的命运,英国本土的资本主义却在继续发展。

事实上,英国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英国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础设施,但那主要是为了方便这些殖民地的货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国以满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让英国的工业品更方便地运送到殖民地市场。白人的自治领大多能够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以取得经济生产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帝国殖民地却往往只是工业所需原材料(或单一农业产品)的供应者,这对这些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并无帮助。另外,为了确保其统治的稳定,英国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动殖民地内不同民族、语言或宗教的人们相互内斗,使得像爱尔兰、印度、津巴布韦、肯尼亚、苏丹、乌干达、伊拉克、圭亚那、巴勒斯坦和斐济这些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种族冲突。

“大英帝国”一词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 Dee)。

大英帝国全盛时期

一八三七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英国女王,直到她在一九○一年逝世。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当中,英国控制全球海权,主宰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

维多利亚帝国的统治地位在一八六五年帕默斯顿逝世之际达到了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仳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英国与新帝国主义

1870年~1914年一战爆发这段时期内,殖民扩张的政策与意识形态被称作“新帝国主义”。这段时期内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各欧洲强权“为帝国而帝国”,在海外竞相争夺并巩固其殖民地,在种族优越论的前提之下直接殖民与统治其他被视作是劣等民族的人民。

在这一时期,欧洲强权在海外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了2300万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还很少有欧洲人踏足,但在这一时期内非洲成为帝国主义者们主要的目标。但是扩张在其他地区也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东亚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美国和日本也加入到了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分水岭,这一年本杰明·迪斯累利领导的英国政府从埃及的伊斯梅尔(Ismail)手中买入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英国从此巩固了对这条对英国和印度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的运河的控制权。1882年,英法两国对埃及领土的争夺最终以英国人的胜利告终。

对沙皇俄国几个世纪以来逐渐向南扩张的担心也影响了英国的政策:1878年英国控制了塞浦路斯,将其作为保护奥斯曼帝国的据点;在此之前英国还参与了1845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并试图入侵阿富汗。所有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阻止俄国进一步向南扩张以至最终威胁到英国对印度的占领。英国发动了三场针对阿富汗的血腥战争,但都不成功,当地人民的反抗和复杂的地势挫败了英国的目标。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战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遭受的最惨痛的军事失败,整个英国军队被由俄罗斯帝国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人击溃。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同样是一次惨痛的经历,英军在坎大哈被击溃、在喀布尔被包围,最后只能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战争引起了阿富汗部族的起义,彻底击垮了刚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军,将他们永远地赶出了阿富汗。英国人在亚洲内陆的冒险在1903年一次失败的、并且完全没有必要的侵略中国西藏的企图失败后彻底结束。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将正式的帝国视为极其重要,特别是对在世界市场上份额正在下降的英国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国全心全意地采取了新的政策,很快成为热带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抢夺者。

英国采取了新殖民主义政策的诱因可能是为了为英国产品和投资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先发制人举措,为的是防止现有的贸易通道被别的强权破坏,或者让别国在日趋封闭的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下获取更多的出口市场。1900年初张伯伦试图对英国的贸易壁垒法案进行修改却遭到很大的反对并最终被迫放弃,显示即使在英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多么地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也有历史学家们认为,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其实是其影响力下降的表现,而非其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的演变过程足以警示我们,不应将新帝国主义时代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强权间经济上的竞争视为英国加强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为英帝国的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也是对印度兵变的直接反应,而印度兵变的缘由之一也是印度国内的保守势力反对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许多政策所导致。

一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了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国的版图(西南非洲被由南非,新几内亚由澳大利亚统治)。

一个位于都柏林的英爱战争纪念碑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黑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了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并在1928年迎来了首位英国驻渥太华高级专员,从而结束了加拿大总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国家元首、又是英国驻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1927年加拿大向华盛顿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了首位驻外大使。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了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了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了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虽然直到1956年英国才从埃及撤军)。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20世纪初被殖民地区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已经开始挑战殖民宗主国的统治地位。同时,宗主国又开始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印度是第一个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国家,之后亚洲和非洲的许多殖民地也纷纷效法。英国虽然在开始时试图抵抗这种势头,但都落得灾难性的下场,最终只得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并将旧日的大英帝国转变为今日的英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国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们却又不愿继续支持殖民主义。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使英国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欧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的宣战只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一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土,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二战最终摧毁了英国原本就已经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并突显了自治领与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进行协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科丁(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澳大利亚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明确地向英国表明,英国再也无法要求自治领政府以牺牲本国利益来维护英国的战略利益。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地区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军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共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这进一步削弱了英国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领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在日渐强大的民族主义势力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英国的颓势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表露无遗:在这场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结束对埃及的干预,以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英国和其他自治领对于印度独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联邦组织的开始。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游击战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但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

英帝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国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和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和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起义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了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持续存在一直是英联邦的一块心病,直到其于1994年结束了种族隔离的政策。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得西亚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

在短命的西印度联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败后,大多数英国的加勒比殖民地选择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东加勒比海岛国都相继独立。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之后的岁月里也相继经历了类似的非殖民化过程。1997年,英国在中国政府的强烈压力下,被迫归还了原本就属于中国领土而被英国以武力占据的殖民地香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

大约15亿人卷进战争

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意大利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中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

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4年11月 土耳其加入同盟国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5年10月 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

1916年3月 葡萄牙加入协约国。

1917年2月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战。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巴黎和会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代表以战胜国身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权益、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列强特权等正当要求,却被会无理否决。消息传来,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北京高校学生拥向天安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从6月3日开始,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商界罢市,五四运动有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全民爱国运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人的地位提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学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志愿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由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一战之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亚、太平洋等地的矛盾。

大萧条

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影响

大萧条的普遍影响导致了:

1、提高了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参与性,即凯恩斯主义;

2、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

3、激起了作为共产主义替代物的浪漫-极权主义政治运动(如德国纳粹)。大萧条相对于其他单一原因来说是最能够解释为什么在1932年到1938年之间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各国政治逐渐右翼化。

4、阿道夫·希特勒、贝尼托·墨索里尼等独裁者的崛起,间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大利亚,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

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二战成员国

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西班牙没有直接参战,只是派遣了所谓“蓝色师团”的仆从军帮助德军。

反法西斯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意大利在一战后经济衰落;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向日本输送石油战略物资,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政治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世界大战彻底爆发。

关于开始时间,中国的历史书上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全面爆发时间。注:是全面爆发,没有具体开始时间。如:在欧洲各国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开始时间。在亚洲中国和朝鲜和韩国等国专门研究二战的学者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日本1937年7月7日进攻卢沟桥。在非洲国家都认为二战开始时间是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突然进攻埃塞俄比亚军队。在前苏联国家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而美国单方面认为二战时间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

但全世界都有一个统一的结束时间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向美、中、英、苏等盟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帝国主义战争,第二个阶段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分为两阶段:1941年6月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改变。

直接原因

是由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意日法西斯为摆脱危机,转移国内人们的斗争视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美国经济陷入绝境,史称“黑暗的十月”。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次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美国贫困户家庭占到家庭总数的60%,这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当时出现的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1928年8月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这场危机来势凶猛并持续了四年时间,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常常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这场危机。

二战主要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9月30日,德军进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下午,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的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华民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成为二战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24.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波兰战役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爆发,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波德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打响,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击战”的威力。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军队的奋力抵抗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最终波兰的军队还是被装备精良、战术强大的德军击败。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再一次遭到瓜分。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与此同时西线的法德边界却毫无动静,英法等国违背了自己许下的“如果德意志帝国胆敢入侵波兰,英法联军将直捣鲁尔谷地”的诺言,屯重兵却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小国抵抗着强大邻国的侵略,取而代之的只是在外交上的谴责而已。从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开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意志帝国才和英法爆发正式冲突,这段和平的时期被德国人叫作“静坐战”(绥靖政策),西方则称为“假战”。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西方的绥靖一语道破:“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战争的残酷后果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欧洲,苏德战场为对抗德国的主要战场,也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场。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陆地侵略的任务。在太平洋,美国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海洋侵略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6000万人死亡(其中苏联为27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官方数据明了,中国死亡约1800万,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质疑不足1800万。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2万人在二战中死亡,英国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法国有8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数。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战的深远影响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一、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

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2. 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全球称霸,展开全面斗争。在政治上双方各自拥立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经济上美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苏联实行计划主义经济;在军事上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成立华约组织。虽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美国的越南战争,苏联的阿富汗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冷战格局。

4、由于双方都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开战,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5、交通规则方面的影响,德国是实行靠道路右侧行驶的国家,在二战期间,德国在被占领国家中强行统一实行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如在奥地利,捷克等靠左行驶的国家强行改为靠右行驶,令靠右行驶得以在欧洲普及。虽然德国战败但靠右行使的交通规则得以保留。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地区在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后,在美国,苏联等国的影响下全部由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

二、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

2.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 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 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各国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四、联合国诞生

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的天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是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的女首相。英国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连任三届共15年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个位首相有过如此之长的执政时间。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其所推行的一套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也是20世纪最优秀的首相之一。

姓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名称 Margaret Hilda Thatcher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25年10月13日

出生地:英格兰肯特郡的格兰瑟姆

学历: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学位

称谓:铁腕夫人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年),英国政治家,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年3月18日出生于伯明翰。

1918年当选下议院议员,1922年起历任邮政大臣、卫生大臣、财政大臣等职,为保守党领袖。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出任首相。

此时欧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胁,张伯伦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让步,想借此换取欧洲的和平。他所执行的政策被后人称为“绥靖政策”。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占奥地利,随后又陈兵捷克边境。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说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但无具体的行动;相反默认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在随后出现的苏台德危机中,张伯伦于1938年9月间两次飞往德国亲自与希特勒会谈。9月28日至30日,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达拉第在慕尼黑会议,同意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并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协定。9月30日张伯伦同希特勒签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绥靖政策

张伯伦的“《英德互不侵犯宣言》”在国内召致许多人的反对。1939年3月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开始采取措施加强防御,张伯伦宣布给予波兰军事保障。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张伯伦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在遭到德国拒绝后对德宣战。战争初期,张伯伦并未有效地组织全国进行战争,出现了前线无战事的“奇怪战争”状态。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接威胁英法安全。张伯伦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绥靖政策彻底破产。同日,张伯伦被迫下台,让位给丘吉尔联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张伯伦病逝。 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绥靖政策

一战后的英国迷漫着和平主义的气氛,从政党领袖到平民百姓都鼓吹裁军,人民天真地相信,一战后将再也不会有一场如此残酷的战争了。丘吉尔是议会中极少数反对裁军,并警告德国正在撕毁《凡尔赛条约》的人。丘吉尔警告,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将给欧洲带来灾难,如果不立即阻止甚至可能导致文明的毁灭,他督促英国应当重整军备,并鼓励盟友法国加强军事势力,而不是“裁减你的武器,增加你的义务”。但是多数人都将他的警告视为危言耸听。

1936年3月7日,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宣布,德国军队已经重新占领了莱茵兰非军事区。对这一明确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为,英法两国都未表示强烈的反对,只有丘吉尔警告这么做不仅违反条约,而且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都造成威胁。丘吉尔再次呼吁,英国应该向法国提供协助,以维持欧洲大陆的权力平衡。

1938年3月11日,纳粹德国兼并奥地利;4月,在希特勒的教唆下,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日耳曼人的聚居区苏台德地区的纳粹头子提出自治。7月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派出的代表团访问捷克,讨论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9月15日,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亲自访问慕尼黑,与希特勒商讨苏台德问题。会谈中希特勒明确提出要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张伯伦表示同意,在得到法国的首肯后,两国驻捷克的公使于9月20日拜会总统贝奈斯,极力游说他接受希特勒的要求。得知消息后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了一份声明:“这无异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但是情况到9月22日进一步恶化:希特勒提出了具体的时限:捷克政府必须在9月28日下午2时之前作出决定,否则德国就将发起进攻,英国的内阁表示无法接受,战争一时间似乎近在眼前。

9月28日,由墨索里尼出面邀请英法德意四国领袖到慕尼黑召开会议,一直幻想避免战争的张伯伦喜出望外,于次日赶到慕尼黑。丘吉尔认识到张伯伦有可能做出让步,因此想提议由反对党人和保守党中持反对意见的人士发表一个联合声明,敦促张伯伦坚持立场,但是无人附议。9月30日,慕尼黑会议结束,英法两国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迫使捷克从10月1日起撤军,否则战争一旦爆发英法将不会支援捷克。张伯伦带着希特勒一份保证不会有进一步领土要求的声明回到伦敦,以胜利者的姿态接受欢呼:“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

在议会,只有丘吉尔等少数人还在抨击绥靖政策,他称“我们已经遭到一次完全、彻底的失败”。他的发言引起一片抗议之声,但丘吉尔还是在嘘声中结束了自己的演讲。由于其反对绥靖政策的立场,丘吉尔还曾一度遭到自己选区的保守党党部弹劾动议,最终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自己的议席。

1939年3月13日,德国吞并了捷克的剩余部分,斯洛伐克则在德国的支持下独立,宣告绥靖政策的彻底失败。张伯伦3月31日在下院发表演讲时保证,如果波兰遭受侵略,英国将予以支持。5个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丘吉尔后来将二战称为“非必然的战争”,认为这次战争原本在开始时就可以轻易制止,但因英国人民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让坏人重新武装”。

个人影响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十九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 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

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王尔德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为他以后从政带来巨大作用。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代号:发电机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最终英国仍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大量的部队。 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虽然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在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完全沦陷。在此其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对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为“假战”或“奇怪的战争”。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让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被德国俘虏的英法联军士兵在撤退中英法联军重装备全部丢弃,撤回英国本地后,英法联军只剩步枪和数百挺机枪等轻武器,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在撤退过程中,共出动861艘各型船,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英国空军在掩护撤退过程中总共出动2739架次,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征用为撤退军事运输船,被德军炸沉,死亡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英国政府事后一直封锁信息,近年才得解密。

意义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九天,实际上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个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个全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

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

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在撤退的这几天中,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使得德国空军只在5月27日、5月29日下午和6月1日,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其余时间里,要么是

3、5架飞机的小编队扰乱性空袭,要么干脆是没有出动。而海面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在这几天中,出人意料的是风平浪静,使英国很多内河船只都能加入到撤退中,发挥了不小作用。

敦刻尔克松软的沙滩,德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减低。

首先是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特别是最后的后卫部队法军第1集团军,在明知自己已难以脱身的情况下,依然拼死战斗,守住了阵地;英国空军的飞行员竭尽所能,为部队提供掩护,有的飞行员一天出动三四次,使敦刻尔克海滩上空自始至终都有英军飞机,给予来袭德机以沉重打击;撤退部队的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的时间里,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争先恐后的混乱,使整个撤退过程非常顺利;撤退的组织者,那些海军军官以杰出的组织才能,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将33.8万人安全撤回英国。

如果,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对于英国而言,如此惨重的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尽管英军失去了大量的装备和军需物资,但保留下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官兵,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正如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

凡尔登战役 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使用了大口径跑巨炮,德军使用了喷火器和毒气弹,对一战有重要影响。这次战役改变了火炮的运用,在此之前火炮多数是用来防守或是在发动进攻前进行一下轰击,而这次德军集中大量火炮运用到进攻中则是火炮的新战法。此次战役中的火炮战法,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炮火支援。此后,火炮支援被其他国家效仿,并得到新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的火炮战法是发展最为成熟的。

不列颠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德军准备侵入英国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而进行的空战。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诱英妥协失败,希特勒于1940年7月下达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为夺取制空权,把占有优势的英国海军赶出英吉利海峡,给入侵扫清道路,并迫使英国屈服。德国空军受命歼灭英国的空军,对英国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空袭。轰炸自7月10日开始。 不列颠空战

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德国为了避免与英国开战,于是在1940年6月向英国发出妥协的要求,但最后遭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拒绝。因此,德国制订了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务求对英国进行登陆作战。作战拟订以步兵登陆英国南部,并深入及占领伦敦,切断其与外部的联系,从而一举占领英国。但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因此,德意志帝国元帅戈林便受命歼灭英国的空军。希特勒及德国最高统帅部把此次行动的最早日期定于8月5日,代号为“鹰袭”。在8月6日,戈林才把进攻日期正式定于8月12日,名为“鹰日”。然而,因为英国南部天气不稳定,因此德国空军才于8月13日发动对英国的空中攻势。

结果

德国空军无法摧毁英国皇家空军,也无法掌握英国南方,海峡沿岸的制空权。过了10月之后,登陆英国本土计划因为天候与海象的关系已经无法执行,德国也必须暂停作战进行整补,准备下一阶段对苏联的作战。因此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终止执行,对英国地面目标轰炸改为以夜间为主,大规模对英国的空中行动在此时划上休止符。

影响

由于德国空军无法完成夺取制空权的计划,登陆英国,迫使英国政府投降或者是与德国合作的意图也就无法执行。德国空军损失超过两千名空勤人员和将近两千架各类飞机,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实力,但是对于资源非常有限的德国来说,这些损失在对苏联开战之前也无法完全恢复。

德国丧失在政治上与英国和谈的机会,也无法解决英国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战场可能的威胁,虽然短时间之内英国只能以战略轰炸的型态对德国本土施加压力,借由美国的协助,英国能够阻止意大利与德国在北非的计划,也保留反攻欧洲本土最大的基地。

同时,在心理因素上,英国暂时挡下德国进攻的锐气,也打破德国空军在开战初期全胜的战绩,让英国的士气得以在欧洲大陆连番挫败之后有稍微恢复的机会。

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1(MONTGOMERY of Alamein, Sir Bernard Law 1887.11.17-1976.3.25),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

1942年7月,在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在英军濒临崩溃之际,1942年8月蒙哥马利正式接管英国第八集团军临危受命接任司令。同年10月至11月间蒙哥马利组织向德军发动了阿拉曼战役,一举击溃隆德国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随后又挥师乘胜追击,随后率领第八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蒙哥马利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誉名“沙漠跳鼠”。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因功被提升为陆军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埃尔温·隆美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其的评价也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其战略错误称之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在铁血有很多战友对其顶礼膜拜,也有很多人对其不屑一顾。这其实不奇怪,因为隆美尔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第三篇:英国林业概况

英国林业概况以及发展现状

文灵笛

(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 09汉语言文学一班 200930880123)

摘要 本文对英国的林业从森林资源,林业政策,林业机构,林产品生产、消费及贸易,英国林业就业,英国林业教育以及英国林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林业 英国 概况 发展

英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仅8%,木材90%以上需要进口。英国15世纪以前曾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足以自给的国家。英国的森林计划宗旨是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使其成为野生动植物和再生资源的家园以及公众娱乐休息的场所;目标则是要在21世纪中叶使英格兰的绿化面积增加一倍,并使威尔士的林地面积增加50%。

1、 英国概况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英国本土位于大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南与法国、东与荷兰、丹麦隔海相望。国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人口密度246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男女比例为0.98:1。伦敦(London)。英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人口751.24万,面积1,577.3平方公里。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

其北部和中西部主要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北爱尔兰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主要河流有塞文河、泰晤士河、班恩河等。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暖夏凉,四季寒暑变化不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终年温和湿润。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

煤、铁、石油、天然气较丰富。沿海渔产丰富。英国是世界工业最早发展的国家之一,目前工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工业发达,航空、电子、化工、电气等工业部门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高。

英国经济发达,1990~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199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7万美元。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林业所占比重更小。

——国旗

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 色“米”字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爱尔兰的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 ——国徽

英国国徽即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地 上半站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地上 1

金黄色竖琴,象征北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一只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支扶着。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写着“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国歌

《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一般只唱第一段。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God Save the King"。《天佑国王》是英联邦国家的国歌和皇室颂歌。词作者佚名,作曲者为亨利·卡累。

——国花

玫瑰花

——国树

玫瑰树

——国鸟

红胸鸲

——国石

钻石

——国球

板球

2、 英国林业

2.1森林资源

英国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其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英国北部及中西部山区, 国土面积

24. 41 万km2, 人口5 736 万。英国是个少林国家, 截至1998 年3 月英国有林地面积为244万hm2 , 森林覆盖率10% , 在欧洲排倒数几位, 远远低于欧洲( 除俄罗斯外) 平均森林覆盖率33%, 其中国有林面积83. 4 万hm2 , 仅占全国森林面积34%; 私有林160. 6 万hm2 , 占66% , 其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有北美西加云杉、苏格兰松、挪威云杉、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扭叶松、花旗松、欧洲黑松等, 阔叶造林树种有英国栎、桦木、欧洲白蜡树、欧洲水青岗、山毛榉、悬铃木等, 其人工林轮伐期长, 但产量较高, 一般都在5~14 m3 / hm2。在其用材林树种组成中, 仍以针叶树种占优势, 针叶树占70%, 阔叶树仅占30%。20世纪90 年代以来, 英国的年木材消耗量均在4 000 万~5 000 万m3 之间, 但其年木材产量仅在600万~800 万m3 之间, 远不能满足本国对木材的需求, 约85% 需要靠从国外进口, 每年花费80亿英镑, 但英国森林恢复很快, 自90 年代以来, 英国每年新增造林都在1. 5 万~2 万hm2 之间, 森林更新在1. 3 万~1. 7 万hm2 之间, 其中以私有林造林面积增加最为明显。

由于人口压力和对木材、薪柴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林地转化为农田等原因,20世纪初,英国森林覆盖率仅为5%,1919年森林面积为125.3万hm2。然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1995年英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39万hm2,1990~1995年森林面积共增加6.4万hm2,年均增长1.28万hm2。1997年英国森林面积为250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森林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大力培育森林资源。

英国没有天然林,但有55万hm2的森林为半天然林。这些森林主要为阔叶林,也包括分布在爱尔兰高山地区的乡土针叶林。由于半天然林维系着濒危动植物,所以主要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同时也具有文化和景观价值。半天然林也进行采伐作业,但是为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对采伐措施要求极为严格。

英国发展人工林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供给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退化土地的改造;创造就业机会(尤其在农村地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降低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等。造林树种主要为阔叶树种,这些树种或是乡土树种,或是已在英国生长了许多年的树种。造林目的多种多样,如景观价值、木材生产、游憩等。阔叶树种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制材工业。林产工业很大程度上利用外来树种造林,主要树种有爱尔兰松、美国西加云杉等。

英国2/3的森林为私有,包括个人、家庭、慈善机构和公司所有等。个人和家庭所拥有的森林为家庭不动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私有林的管理目标是为了休闲,而大规模家庭林场和公司所有的森林主要为生产木材。慈善机构和其他用于保护和游憩的私有森林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

2.2林业政策

2.2.1造林政策

为了保证林业长期规划的实施,林业投资有稳定的来源,1919年英国设立了林业基金。英国林业基金主要来源于国有林产品的收入、林地租金收入、议会拨款及捐助金等。1960年以前,国有林基金占林业基金总额的93%以上,1960年以后加大了对私有林的支持力度,国有林基金占林业基金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所占比重仍然很高。

作为欧盟的成员国,英国也执行了欧盟的一定比例的农田退耕或休耕的政策,在休耕和退耕的农田上造林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助。1988年英国建立了农用林地基金,以补偿农民因造林而承受的经济损失,1994年更名为农场林地奖励基金。农民或农场主造林并获得林业部门的认可,就可以申请奖励基金。90年代以来,政府扩大了造林补助的范围,提高了补助力度,实施了社区林业补助及农场林地奖励等措施。造林补助的标准为:

(1)新植造林:针叶林为700英镑/hm2,不受面积限制;阔叶林10 hm2以内为1 350英镑/hm2, 10 hm2以上为1 050英镑/hm2。补助方式为造林后支付70%,第5年验收后支付30%。

(2)更新造林:针叶林为325英镑/hm2,造林密度为2 250株/hm2;阔叶林525英镑/hm2,造林密度为1 100株/hm2;混交林根据测算的针、阔叶林面积支付。造林后即全额支付。

(3)天然更新:针叶林325英镑/hm2,造林密度为2 250株/hm2;阔叶林525英镑/hm2,造林密度为1 100株/hm2。天然更新后即全额支付。

(4)优等地补助:600英镑/hm2,造林密度在2 250株/hm2以上。

(5)社区林地补助:950英镑/hm2,森林用于公众游憩。

(6)地区差补助:600英镑/hm2,面积在25 hm2以内,适用于苏格兰中部地区和社区造林。

(7)经营资助:从造林开始计算,每年每公顷补助35英镑。

(8)林地改良补助:补助额为协议造林成本的一半,最高限额在5 000英镑以内。

(9)牧业损失补助:每年80英镑,补助年限为10年。

2.2.2林业可持续发展

英国林业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及人们对林业认识的变化。林业政策的调整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等地分别进行,以期更加适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进展的新情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93年赫尔辛基保护欧洲森林部长理事会以后,英国政府以上述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发布了“可持续林业——英国林业政策及目标”的报告,制定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其主要政策目标可概括为:可持续地管理现有林木与森林,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获得多种效益。

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阻止林地挪做他用,控制林木采伐;促进更新造林;开发对环境无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办法;保护半天然林,保持和提高生物多样性;鼓励发展林地和森林游憩潜力,鼓励地方将林地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保证政府的林地管理条例能得到实施;促进

地方对国有林的参与;鼓励扩大半天然林;鼓励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立新林地,鼓励新林地高质量的景观设计;国有林私有化等。这些政策将成为今后指导英国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2.3林业机构

英国制定林业政策与法规的机构主要是大不列颠的林业委员会(Forestry Commission)和北爱尔兰地区的北爱尔兰农业厅。林业委员会成立于1919年,它不仅经营国有林,而且管理私有林。林业委员会在全国7个地区设有林业管理局,在65个地区设有林业局,还管辖2个林业科学研究所。此外,国家审议会、全国国产材审议会和地方审议会,分别向林业委员会、地区林业局就防护林的设定、采伐规程、造林补助金的使用等具体情况提出咨询。林业委员会现有职工400人,每个地区林业管理局职工约为40人,地方林业局的职工约为6~15人。地方政府设林务官1~2人,负责私人造林、采伐的申报。但采伐审批权归地方林业局,林务官起到协调、建议和监督作用。私人造林的资助由林业局拨付。林业局和当地政府之间只是协调关系,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制约。在北爱尔兰地区,北爱尔兰农业厅负责制定林业政策、法规和管理国有林。

1986年12月,英国国家审计署对林业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了考察,认为林业委员会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其竞争的目标中面临困难,“林业委员会已作出了所有努力,以提高经营效率和生产力,造林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在社会、游憩和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尽管林业委员会的投资收益率1972~1977年为3.1%,1977~1982年为2.6%,在劣等土地上的投资收益率为1.25%,目前造林补贴与税收优惠制度的财政成本能否获得同等的国民经济收益,还尚未而知。”在论及满足国内需求的问题时,国家审计署认为,“保持一定规模的商品林对于保证国家木材供应、避免过分依赖进口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政策”。建议将林产工业从林业中分离出去。1994年发表的英国《林业白皮书》提出,将林产工业从林业委员会中分离出去,有助于提高林业委员会的工作效率。1996年4月林产工业已经从林业委员会中分离出来,林业科学研究机构也将进行适当调整。

在英国,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外,采伐森林资源必须有林业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的采伐是非法的,对任何非法的采伐均要进行调查,并对非法采伐者进行处理,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林业委员会和北爱尔兰农业厅的有关规定,采伐迹地必须进行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

林业委员会对私有林采伐颁发许可证,并批准其《长期森林经营方案》。林业委员会采取采伐许可证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使森林类型更加丰富多彩和调整森林结构。林业委员会也对国有林采伐进行审批。

2.4林产品生产、消费及贸易

英国森林资源有限,木材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国产木材及木材制品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同时,进口大量锯材、薪炭材、人造板、纸浆及纸产品。

根据199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字统计(表3213),1966年英国木材及木材加工品需求总量为2174.7万m3,其中55.6%为国内供应,97.4%用于国内消费;纸浆及纸产品的需求量为1 485万t,45.5%为国内供应,90.7%用于国内消费。

英国主要进口林产品为锯材、人造板、纸浆和纸产品,1996年上述林产品进口量均超过了国内生产量。主要出口产品为纸产品和人造板。

2.5英国林业就业

英国林业部门可为3.6万人提供直接就业的机会,随着木材产量的上升和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还会增多。此外,更多的就业机会是通过生态旅游、游憩、自然保护等活动间接地创造出来的。这些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6英国林业教育

英国没有专门的林业大学, 只有少数大学如阿伯丁大学、威尔士( Banger) 大学、爱丁堡大学及牛津大学设有森林系, 但其高等林业教育开展较早, 阿伯丁大学和威尔士( Bang er ) 大学1904 年便开始了林业高等教育, 牛津大学的植物科学系1905 年开始为印度培养林务员, 爱丁堡大学1906 年开始授予林学学士学位[ 8] , 在这些大学中, 以阿伯丁大学及威尔士( Banger) 大学的林业专业设置较为齐全, 林业研究力量较强, 爱丁堡大学森林系现已改为生态与资源经营研究所, 牛津大学则改为森林研究所。

2.7 英国林业的发展趋势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英国的森林资源虽然恢复较快, 但到目前为止英国仍是一个少林国家, 其森林资源的短缺仍将长期存在, 目前制约其林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仍缺乏足够的宜林地, 二是长期以来木材价格偏低, 林业财政负担较重。而且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活动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 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 因此英国的林业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也发生了转化, 呈现出新的特点。

2.7.1森林的木材生产功能日益削弱, 改善生态环境及休憩旅游功能大大加强

由于英国公众对生态环境要求愈来愈高, 使得原来以生产木材为主的英国传统林业经营受到极大挑战, 而森林多功能的生态效益被大大加强, 人工林的经营开始由单效益林向多效益林发展, 并上升到森林全球效应的高度, 因此英国在人工造林中非常注重景观规划设计, 强调人工林在提供木材的同时, 还应为公众提供休憩旅游和娱乐的场所, 森林的多功能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并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 同时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趋增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英国在造林前特别强调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进行严格的景观造林设计, 注重景观的多样性, 以便协调森林生产木材与森林多功能效益发挥的关系, 因此在英国到处可见人工林与牧场镶嵌、风景如画的乡村风光, 目前英国北部及中西部山区的森林已成为人们度假的好去处。在进行人工造林景观设计的同时, 英国还十分注重发展社会公益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林区道路等, 林区道路网密度及自然保护区占国家面积的比例呈不断增加趋势。森林多功能的生态效益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标志着新形势下英国林业发展战略的转移。

2.7.2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强度越来越大

一方面, 由于林业生长周期长, 林业投资回收慢, 内部收益率低, 同时也因国家森林资源底子薄, 英国林业经营资金缺口较大; 另一方面公众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英国林业对国家的依赖性呈逐年增大趋势。因此国家在提高对林业财政补贴基础上,还通过减少税收、提高林业技术援助等方式鼓励私有林规模经营, 提高经营效益, 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 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强度越来越大, 同时英国商业团体及非政府组织对林业的资助也不断增强, 英国国际开发署开始加大对海外国家的林业援助, 特别是对非洲国家的林业援助。

2.7.3林业研究从注重实用性研究向注重森林与全球环境关系的方向转化

为满足21 世纪人类生存对森林多方面的需求, 英国林业研究开始从局限于森林经营及木材生产的应用性研究向注重研究森林在社会中更广泛的作用方向转变, 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国际合作方向发展, 并注重采用更具科学交叉性的研究方法, 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研究森林的全球性问题。过去林业研究很少涉及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问题, 而目前国家林业管理部门的传统林业研究逐步开始在全国、欧洲及全球的尺度上开展合作研究,并吸引社会、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专家参与, 这种发展趋势也反映出人们对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环境变化日益增强的关心, 林业研究开始上升到全球环境效应的新高度。

参 考 文 献

1.刘 璨 英国林业 中国林业网

2.马祥庆 英国林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林业研究 第14卷 第5期 2001年10月

第四篇:英国传媒概况

一.报业管理

1.基本情况

(1).报业大国余威犹存

英国是世界近现代报业的发源地。早在1702年,伦敦舰队街就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张定期出版的报纸——《每日报》。如今尽管其国势已大不如前,但英国报纸在世界上仍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专业水准向来为各国同行所推崇。《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太阳报》等著名报纸,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在各自领域均是许多国家报纸效仿的对象。

具体说来,英国报业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和最新发展趋势:

①.全国性报纸唱主角:

一批以伦敦为基地,发行量巨大的全国性报纸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是英国报纸的重要特征。英国报业的这种全国性报纸占主导的结构,成因非常复杂,比较清晰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文地理因素:英国主要人口集中在英格兰东南部的狭小地带,这为全国性报纸迅速到达比较大的读者群提供了便利;二是交通因素:早在19世纪,英国就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铁路网,伦敦的报纸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可以轻易覆盖英国全境;三是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美国或欧洲的德国等国家,政府在权力分配上大多是“小中央”“大地方”,而英国刚好相反,英国的中央集权程度相对其他国家要高得多,伦敦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传统上,一个英国人如果想要知道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事,就必须看来自伦敦的全国性报纸。 ②.市场细分各据一方:

从市场定位上说,英国人对报纸有精确的划分,他们把报纸分为上游市场报纸、中游市场报纸和下游市场报纸。在英国的10份全国性日报中,处于上游市场的包括《泰晤士报》(The Times)《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卫报》(The Guardian)《独立报》(The Independent)《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中游市场小报有《每日邮报》和《每日快报》。位于下游市场的小报有三家,分别是《每日星报》《每日镜报》和《太阳报》。 ③.产权逐渐集中化: 目前,几乎所有英国报纸均属私人企业或上市公司所有,在市场经济中按企业化运作。86%的全国性报纸出自四大报业集团——新闻国际(News International)、三一镜报(Trinity Mirror)、每日邮报和通用信托(Daily Mail & General Trust)、北壳(Northern & Shell)。 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英国报业市场已经形成了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istic market)。报业产权集中化趋势引起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迫于公众压力,英国政府曾采取一些政策试图限制这一趋势,但收效甚微。

(2).面临的挑战

①.竞争惨烈成本大增

英国报纸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来自报业内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交通、历史原因,英国全国性报纸均重点瞄准英格兰中、南部地区特别是伦敦地区的市场,争夺的是同一个读者群。庞大的报纸供应量和狭小的市场空间,导致高度紧张的竞争。首先是纷纷扩版增刊,报纸越办越厚,然后是加大营销力度:报纸的促销广告随处可见,随报附送的各式各样的奖品各种各样,一家比一家诱人。但是实际上,促销的作用相当有限。 ②.读者流失销量下滑

尽管出版商们尽使浑身解数,各报的发行量还是难阻下降趋势。挑战首先来自不断涌现的新媒体(New meia),尤其是互联网。 与此同时,素有浓厚读报传统的英国,年轻人正在丢掉他们父母买报读报的习惯。许多人放弃报纸而转向电视、广播、电影院书籍、杂志和互联网。报纸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获取新闻的第一个地方,这意味着报纸产业很难培育它的未来读者。这一代人是在没有对哪一种报纸有特别忠诚的氛围中长大的。

此外,经济社会转型、人们生活方式变迁,也在影响着报纸的销量。 ③.广告不景利润缩水

雪上加霜的是,经济衰退给英国报业带来沉重打击。从2000年底开始,广告业的寒冬降临,技术、电信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开始大幅减少广告投入。直到2006年,英国报纸的广告市场仍未见明显复苏现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对报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打击。 ④.报纸信誉遭到质疑

传统报纸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公信力的丧失。报纸在英国公众心目中曾是言论自由、真相、正义的化身。但如今,这些光环已经逐渐褪去。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新科技的应用,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英国报纸市场中,报纸质量一度下降;有偿新闻比比皆是;记者们热衷揭露隐私而不是维护公众利益;黄色淫秽的东西泛滥成灾„„这种过分小报化的办报方式引起了舆论的强烈愤怒。记者的公众信任度排名垫底,在不受信任的职业中,记者名列前茅。

(3).三大热点

①.免费报纸大行其道

1999年3月,英国第一份全国性免费日报《地铁报》(Underground News)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免费报纸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对传统报纸的经营管理、采编理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地铁报》给传统付费报纸带来震撼却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英国报纸负责人都把免费报纸当作一个巨大威胁。从其他报纸主编的反应看,免费报纸对传统报业的主要影响倒不在于它们抢走了传统报纸的多少读者,而是免费报纸和互联网的出现使读者产生这么一种观念:信息是可以免费的,因此就没必要去花钱买报纸。 ②.多媒体融合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多新媒体的轮番冲击,英国报纸努力在与其他媒体的结合中寻找新的机会。在进军互联网领域,英国动手最早的是《每日电讯报》,但目前落力最足、成绩最为显著的则是《卫报》和《金融时报》。除互联网外,在英国其他媒体中,也出现越来越多传统报纸的身影,目前很多报业公司都已经成为多媒体集团,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③.小报化浪潮来势急

大报“小报化”是这几年国际报业最热门的话题,而这波浪潮的发源地,正是舰队街。 经过精心筹备,2003年9月30日,一向以标新立异闻名的《独立报》率先推出小报版本。紧接着2003年11月26日,《泰晤士报》在伦敦地区推出4开小报式样的版本的报纸。2005年9月,已经观望了两年之久的另一家大报《卫报》终于也按捺不住,步人后尘走上小报化之路。目前,上游市场大报中,只有《每日电讯报》和《金融时报》对是否小报化犹豫不决。

灵感与思考:

大报纷纷小报化,在英国报界引起强烈反响。因为在英国,传统上大报小报不仅仅是报纸式样上的差别,同时也是报纸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大报主要面向上游市场读者,内容严肃,板式严谨,可信度、权威性较强,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小报则面向下游市场,以猎奇、煽情、揭隐见长,报纸上每天总有许多耸人听闻的大字标题及俗艳的半裸女郎照片。和大报相比,小报给人的印象有点像街头无赖。因此,多数英国人在谈及“小报”(Tabloid)这个词时多多少少带有轻蔑之意。不过,不管人们怎么看它,小报在英国却依然大行其道。 舆论认为,一向自视甚高的大报之所以愿意“屈尊”进行小报化,主要还是为了讨好读者。不过,也有许多人担心,大报小报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缩小,同时也会出现报道格调上的降格。尽管各大报的主编一再强调肯定会坚持自己的报道方针,但是许多人还是注意到,几家小报化后的大报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娱乐、体育、社会新闻等软新闻的报道,在版面编排、写作方式上也在悄悄地套用小报的一些做法。毫无疑问,传统上大报和小报之间那条清晰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对于大报小报化后普遍出现的销量急剧上升的现象,许多评论人士也认为不宜高兴得太早,他们认为这更多的是因为读者对小报式样大报的一种新鲜感,而非报纸有了质了提高或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实际上报纸发行量持续下滑的深层原因比报纸开本要复杂得多。如经济社会转型、生活方式变迁、信息消费形式变化等,都在深刻影响着报纸生产和消费的形态。从这些角度来观察,传统大报的生存环境并未因为开本的变化而有所改善,互联网、电视甚至广播等仍在蚕食报纸的市场份额,年轻读者还在一个个地离去,危机警报并未解除。

2.“有形之手”若隐若现

有人把英国政府对报业的管理策略总结为“无为而治”,“有形之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隐形的。不过,政府也并不是总是缄默的。“有形之手”会不失时机地以一种合适的姿态浮现出来,动用手里的权力与资源,发出适当的警告,如果还不奏效,法律便是政府最后的武器。

(1) 报业独立路途艰难

英国今天的报业管理体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近代报业的萌芽阶段。英国历史学家习惯把英国新闻史概括为报业反抗王室及政府压制逐步走向独立的斗争史,而这部斗争史的主线,是由“星法院”(Star Chamber)的废除、特许出版制(Chartered publishing system)的终结和“知识税”的废止等标志性事件构成的。 ①.激进报纸发展史

要探讨英国报业的发展史,那么激进报纸(Radical newspaper)的兴起与衰亡一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在18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初期,有一部分商业报纸的确是因为广告收入的增长,在政治上开始独立起来。然而,广告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彻底实现商业报纸转型成为具有独立特性的“第四势力”(Fourth power)的最终理想。相反,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政治的发展使政党政治和商业媒体之间的关系较以往更为紧密,并且相互渗透。

传统新闻史将广告当作报业独立“助产士”(Midwives)的观点,也与19世纪早期英国激进报纸的历史不符,当时,激进报纸是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存在的,早期的激进报纸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广告支持;但它们仍然能够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国会中的其他政治团体而生存。这些报纸的兴起,充分证明了报纸能够——而且的确可以做到——通过广告之外的其他财政支持而摆脱国家控制,获得自身的独立地位。

因为通过诽谤起诉报纸的方式通常并不能达到压制激进报纸的目的,因此,根据这种情况,政府越来越侧重于使用一系列被史学家统称为“知识税”(Knowledge of tax)的手段来限制激进报纸的发展。征收这些税的目的在于两方面:迫使报纸涨价,使读者群限制在富人之中;提高出版成本,使报纸所有权尽量掌握在富人手里。根据时势的变化,政府在19世纪里数次改变了经济政策来压制激进报纸。

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地限制激进报纸。激进报纸往往通过其庞大的销售量来赚回成本。

激进报纸带来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具体说来,激进报纸主要有以下影响:

1,它们有效地巩固了日益成长的阶级意识,试工人团体中的各种不同的力量团结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发行能够覆盖全国,影响整个国家的工人读者; 2,激进报纸还协助完善工人阶级的组织工作。从早期的商业协会到后来的政治组织等活动,诸如全国工会和宪章运动,其进行或多或少都得益于激进报纸对其进行的报道; 3,激进报纸不仅有助于消除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被动性,还开始消除阻碍工人抵抗运动发展的集体缺乏信心的现象;

4,激进报业还制定出一套更为成熟的政治纲领,在工人运动兴起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到19世纪30年代,更多的激进报纸把攻击的重点从“老朽的腐败”转向了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使得资产阶级能够剥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社会矛盾也被重新定义为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斗争、工人阶级和贵族联盟的斗争。总之,激进报业是代表本阶级利益的一支主要动员力量,富有战斗精神的激进报纸形成了一种激进的亚文化,对不民主的社会秩序形成了潜在的威胁。

简而言之,政府的行政控制系统失败了。不论是对煽动诽谤罪的起诉,还是旨在限制读者群的赋税体系,都没能压制住激进报业的成长。因此,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支持废除“印花税”(Stamp Duty)的声音越来越大。支持者认为,废除印花税,将会鼓励那些资本家在这个日益扩张的市场进行投资,从而吸引“比较温和的朋友,使人民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言辞在后来得到改进,如“言论自由不应纳税”、“出版物的市场要公平竞争才能去劣存优”等。改革者们的努力终究取得了回报。

事实上,在19世纪30年代对未缴印花税报纸的无情镇压,与20年后为争取报业“自由”的政治运动,其目的基本一致:使报业遵循既有的社会秩序。有所不同的是,能够通过廉价报纸对下层人民进行正面教导的信念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通过自由贸易和制定标准规范来进行控制,会比国家直接控制更有效、更可取。这些转变的基础,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日日益增长的实力和信心的体现,他们发起并主导了议会中废除报业税的运动,为了更好地获得利益,在不断扩张的报业中,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在报业赋税被废除之后,激进报纸开始衰败。对于激进报纸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9世纪40年代,新兴通俗报纸开始出现,这些通俗报纸已经变成了一种商业投机行为,主要依靠普通公众的“感官刺激”。换句话说,通俗报纸把重点放在娱乐而不是辛苦的政治分析,因此获得了比政治性激进报纸多得多的读者。

2,废除印刷税使报纸出版的运营成本被迫增加。追求大的发行量必定也需要大的资金投入,但是激进报纸的资金来源却极其有限,尤其是报业工业化以后,印刷技术进步,制作新闻纸的成本增加,编辑记者们的工资也开始提高,使出版成本逐年增加,维持一份报纸的的成本已经大大超过了工人阶级可以承受的水平——就这样,贵族国家用最严厉的压制手段都无法办到的事情,市场的力量做到了;

3,广告业的兴起也是其中原因之一:19世纪50年代,广告业的发展步入正轨,一些通俗报纸离开广告几乎无法生存。一些广告商认为,在一些“富人阅读的刊物”上投放广告,显然比在“穷人的报纸”上投放广告更有价值。广告主们表现出来的政治与经济上的双重标准,对左派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对激进报纸形成压力,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转向寻求高级市场——但是这都显得徒劳——因为,一旦激进报纸选择脱离他们原先的“小圈子”,试图吸引更多的工人阶级读者,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想在价格上与对手竞争,就会因缺少广告收益而卖得越多、赔得越多。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曾经是全国性通俗报纸占统治地位的激进报纸,在影响力的广度和强度上都日渐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报纸产业的结构性变化。报纸的产业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出版成本的增加,导致通俗报纸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了转变,从劳动阶级转向富有的商人。同时,对广告的依赖加速了早期激进报纸被吞并或灭亡,并且使激进派报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再难翻身。 ②出版自由(Press Freedom)

如果说历史上报业与政府压制所进行的斗争,为今后英国新闻从业者反对各种由政府发起的新闻改革提供了实例和理论依据的话,那么,伴随这场斗争而诞生的新闻自由理论,则对后来英国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出版自由的理论依据:

西方的自由主义哲学观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本身就是目的,个人是自主的自我,是各自独立的存在,所谓社会不过是这种自主的个人意志的集团;人格具有绝对价值,所有的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个人应该按照自然法则和良心行事,政府的作用就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只有法才能支配、制约个人。国家不过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并在自主的个人同意的基础上才存在的;政府的作用是消极的,最好的政府应是统治最少的政府;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Contract)的基础上的,一旦这种契约的条件被破坏,契约的当事者个人就有建立新政府的权利和责任。与上述自由主义的人权观和社会观相适应的是自由主义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认为,人的生命、自由及财产是自然权利,亦即天赋权利(natural rights),因而人人生而平等。这种自由主义的哲学观,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也是资产阶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出版自由率先提出出版自由主张并加以论述的人中,最受西方新闻界推崇、被视为新闻自由思想奠基人的是英国政论家、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为了抗议国会恢复检查制,1644年,弥尔顿在国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出版自由》,指出言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首要问题。他首次提出,唯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邪说。他认为,真理产生于思想的自由,公开的争论,扼杀这种自由,无异于扼杀真理本身。因此,他极力反对政府对出版物的事前限制。而且他还认为,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谬误而存在下来的力量,它通过自我修正过程最后战胜谬误而保存下来。这也就是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弥尔顿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意义重大:他所首倡的出版自由观念,以及从中引导出的“观念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概念,后来发展成为新闻自由主义理论,而这个理论,正是近代资产阶级新闻传播的思想基础、西方文明的指导原则。 ③.自由主义新闻理论(The Theory of News Liberalism) 内容:

在19世纪中叶,自由主义的理论渐趋成熟,自由主义的新闻体制也在西方各国先后确立。随着西方新闻自由体制的建立,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观念,化为一些基本的操作原则。这些原则是: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原则,新闻自由的界限问题上的(社会控制)法制化原则,以及传递信息内容上的市场化、多样化原则。

自由主义的理论认为,传媒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而为了保证这一作用的发挥,传媒必须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这一点又必须以经济上的独立性为基础。那么,传媒业的经济支撑从何而来呢?自由主义的观点相信资本主义的私有企业制度会找到办法。就报业来说,通关刊登广告及出售报纸所获得的经济来源,是保持其经济上独立性的基本方式。

在新闻自由的界限问题上,自由主义的理论强调自由的新闻业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性。自由主义理论虽然也承认自由的相对性,但总体上他们认定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强调非行政控制手段,主张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作用在于为传媒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使传媒接受法制化的限制,由司法体系充当主要的控制角色。

在对内容的控制方面,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运用一种更加非正式的方式,即通过信息市场的自由竞争,通过允许各种观点自由进入言论市场的自我纠正过程,解决问题。西方的新闻自由观相信,公众通过接触各种信息,依靠其理性能够辨明真理和谬误。从这一立场出发,西方的新闻自由观认为,虽然在传媒刊播的大量信息中,难免会有某些虚假信息和不健康的内容,但是,这不能由政府来干预,以免对政府的批评或与政府官员的看法相异的意见受到压制。自由主义理论提供的办法,是让公众接触多样化的信心内容,从大量的报道和意见中,做出理性的判断,抛弃谬误。也就是说,在信息传递的内容上,要遵循市场化,多样化原则。 影响:

传统的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促进西方报业的发展、推动社会民主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理论本身也隐含着一些难以化解的硬伤,特别是在界定新闻自由和滥用新闻自由的界限方面,难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法;此外,过度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还导致报业垄断,以及多元化的失败。甚至许多西方学者自己都承认,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其实只是报业主的自由。

尽管如此,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对英国报业管理理念和政策的影响确实深远的。20世纪初开始,尽管自由新闻理论本身的许多漏洞、弊端也一再受到挑战,西方还是产生了社会责任论等新的新闻理论,但时至今日,真正左右政府报业管理理念、政策取向的,还是自由主义理论,政府往往习惯于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而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固有的一些隐患,也成为赢过报业管理体制中的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之所在。

④ 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

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公领域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近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的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资讯。

言论自由在英国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John Mill)的著作《论自由》(On Liberty)中第一次进行详细阐释。经过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言论自由主要有以下观点: 促进民主

一种理论认为: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关键,因为候选人的公开讨论是使竞选期间选民知道如何选择的根本要素。借由言论,人民得以影响政府决策,而且,足以使政府官员下台的批评能确保政府官员对其行为负责。在纽约时报与苏利文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认为批评政府及政府官员的权利是该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核心意义”。然而“纵使对一个健全政府的政治性表达或对公共事务评论是重要的,对言论及新闻的保障非指政治性表达及对公共事务的评论是不可加以限制、碰触的。”

论者以为:当公民因惧于反击而不去表达其不满时,政府对公民即不会有所反应,从而,政府对于其行为所应负起之全部责任即随之减少。言论自由的拥护者通常断言政府压制言论自由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规避责任。 发现真理

保障言论自由作为一种基本权最经典的立论为:它是发现真理的根本。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荷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在判决中写道:“对一个念头是否为真理最好的测试,即凭其力量在竞争市场中为人接受,并且惟有基于这样发现的真理,才能稳固地达成他们的愿望。”荷姆斯大法官是以很高明的比方-“想法的市场”来解释他的说法。

以想法的市场来阐述言论自由招致学者的批评,他们立论:以为各种想法都会进入想法的市场是错的,纵使各种想法都出现在想法的市场上,某些因有较佳资源以响亮宣传,使每个人都能听见的想法也会掩盖过其他想法。

另一个论点是:假设真理必然赢过谬误是错的,我们透过历史可知人们可能会受情绪的左右而非受理性的控制。就算真理终将被维护,过渡期间内可能会发生巨大的伤害。总归来说,对上述批评的回应是-承认“想法的市场”这个论点是有问题的;然而坚持把决定真相及审查谬误的决定权交给政府可能更糟。

发扬容忍

另一个解释是:言论自由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基本价值“容忍”所不可或缺的。李宝灵(Lee Bollinger)教授是本观点的支持者,并且主张“自由言论原则涉及一种特别的行动,即为杰出的自制开拓出一个社会互动的领域,其目的是以发展及证明社会对控制被许多社会遭遇所唤起感觉的容纳度”。自由言论原则被留下与关于帮助形成“社会的智识性格”一模一样。 这个主张是在说:容忍就算不是必要的价值,也是一个值得向往的价值,而保障不受欢迎的言论本身就是一个容忍的行动。这样的容忍作为一个典范可激发更多的容忍遍布在社会每一个角落。 灵感与思考:

1.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

弥尔顿出版自由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上,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国王与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The new aristocracy)利益的议会关系紧张,甚至兵戎相见;经济上,新贵族与资产阶级都受到封建政府的盘剥和掠夺,有了共同反封建的要求;宗教上,清教徒(Puritan)运动与镇压清教徒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化上,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进入繁荣期后继续发展,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来源: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新教教义中的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精神;近代启蒙理论中的自然法(Natural Law)精神。

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主要内容:出版自由是一种人权自由,它是一切自由中最伟大的自由;出版自由是人物主义文化的体现,也仰赖人文主义来实现;出版自由是一种对生命的张扬,对人类理性的维护;出版自由以利于帮助人们区别善恶,明辨是非;出版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美德和体现真理;出版自由是一种有条件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禁止出版自由是无用而不可实现的;禁止出版自由的主要危害是破坏学术,窒息真理。

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时代特征:站在时代高度,从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出发,阐明出版自由的重要性;站在人文主义和之间,运用当时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学说和思想来批判封建出版许可制度,论证出版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上帝、理性等抽象的概念论述出版自由问题,而使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具体性和深刻性上受到束缚。

弥尔顿出版自由思想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及世界各地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成了一个“伟大的口号”;为后世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近现代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

2.《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没有边界的新闻自由

号称发行量最大的英语报纸之

一、有着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News of the World)于2011年7月18日停刊,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不是因为网络的竞争威胁,而是因为涉嫌窃听。

在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曾经有所谓第四权力概念,认为新闻报道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国家第四权力,换句话说,新闻报道权属于公权力范畴,它虽然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都来自于公民的宪法授权,但是,当新闻报道权脱离了公民权利之后,就成为具有独立权力主体的特殊公权力。掌握新闻报道权的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享有类似于警察和法官所享有的公权力,不仅可以进入公民的私人领地,获取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而且可以像法官那样随意地评论人物,对公民的言论进行审判。这种派生于第四权力的新闻逻辑,从来都没有被任何国家的法律所承认。但是,纵观世界新闻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西方新闻媒体正越来越习惯于超越传统的职业底线,把自己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新闻报道权干涉公民的生活,甚至以自己强大的新闻影响力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

长期以来,西方新闻媒体把自己塑造成为公民的代言人,社会的眺望者。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新闻媒体记者可以雇用私家侦探,可以出资购买独家消息,可以拒绝出庭作证,可以保护自己的新闻消息来源。现在看来,任何权力都具有两面性。如果新闻媒体滥用自己的新闻报道权,那么,新闻媒体非但不能保护公民的权利,反而会损害公民权利。新闻媒体出资购买独家消息,可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是,如果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与金钱紧密联系,那么,人们就不能不怀疑,新闻媒体出资购买的独家消息究竟是真实客观的消息,还是某些政治集团或者商业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新闻媒体?绝大多数西方新闻媒体都是纯粹的商业机构,他们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必然会考虑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当新闻媒体为了获得独家消息而从事金钱交易的时候,那么,人们所看到的新闻究竟是真实客观的新闻,还是沾染上“铜臭味”的虚假新闻?

不可否认,新闻媒体在社会变革中曾经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权力来自于公民宪法的权利,如果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以牺牲公民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为代价,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那么,这样的新闻媒体就是有问题的。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行为底线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除非法律明确规定,否则,新闻从业者只能站在公民的大门口,不得登堂入室,强迫公民公开个人信息。

《世界新闻报》引发的问题值得所有新闻传播学研究者高度重视。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有可能使人们对西方新闻市场产生错觉,以为西方新闻市场是一个自由的、充分竞争的新闻市场。西方新闻市场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和自律性,在高度竞争的新闻市场中,新闻媒体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必然会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提高新闻的品质。现在看来,只要有竞争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世界新闻报》所引发的问题恰恰是不正当竞争的结果。《世界新闻报》的经营者为了获得独家消息,雇用私家侦探采用非法手段窃取个人隐私,这种恶性竞争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公民的权利,而且更重要的是,彻底颠覆了新闻职业伦理。

虽然媒体多元化(Media pluralism)所面临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新闻自由的挑战。在本次事件中,英国的三大政党难得地联合起来反对新闻集团的扩张,但是政客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整个新闻界。英国报刊媒体自我监督的乏力,在窃听丑闻中暴露无遗。但是以政府官方或半官方的形式监督报刊媒体,很容易被看成是政府钳制新闻自由的工具。从前年的议员津贴丑闻到今年的窃听丑闻,说明即使在英国这一相对透明清廉的社会,从政界到媒体还是会出现滥用权力的状况。一个新闻自由的环境,是对抗权力腐败的重要手段,媒体不能无法无天,却也不能在各种监督下变得束手束脚。

在古典自由主义的诞生地英国,传播法体系和以自律为特色的新闻监管体制相当完备,总体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即便经受此次冲击,监管体制也不必做大手术。诚然,任何监管体制均需与时俱进,但此次丑闻暴露的主要是法律的执行问题。

执法效果不佳主要缘于媒体嵌于其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事实上,这一丑闻本可及早揭露。但直到今年初,该报2002年窃听一名被绑架并最终遇害的少女的丑行东窗事发,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已达“工业规模”的窃听黑幕才被撕开口子。这种迟钝凸显了利益格局是何等盘根错节,官僚机构的惰性是何等根深蒂固。强化国家权力对新闻业的介入,对于防止这类丑闻重演无异于缘木求鱼。

媒体自律有能力实现自我完善。无人能否认,窃听丑闻最终败露正是《卫报》等严肃报纸锲而不舍调查的结果。改进监管的方向不是威权主义,而是坚持60多年来国际新闻界的主导思潮,重申“自由而负责任”。正如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报告》,即《自由与负责的新闻业》(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所作的经典阐述,它强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同时并不否认,媒介自律优于来自国家权力的他律。

英国政府亡羊补牢之举值得肯定,彰显了代议制的强大。格外值得关注的是,卡梅伦首相已组建由勒文森法官领导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一事件本末、新闻伦理、新闻监管提出全面报告。如何实现“自由而负责任”?在该委员会的任务清单中已有初步答案:建立更有效的监管体制,以支持新闻业的正直与自由,媒体的多元化,独立性(包括独立于政府),同时鼓励最高的伦理和职业标准。此外,还应规范政治家与媒体、警方与媒体的关系。依照英美惯例,每次重大事件或丑闻发生后,均会组成独立的调查委员会,提交详尽的建设性报告,以严肃弥补相关制度漏洞。丑闻不会白交学费,勒文森报告值得期待。 3. 由英国8.6骚乱看新媒体的言论自由

英国连日的骚乱让社交媒体再次走向风口浪尖。英国警方认为,以推特、脸谱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和以黑莓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为传播煽动信息、组织串联犯罪活动,为作奸犯科者寻衅滋事提供了太多“便利”。西方社会在讨论反思,社交媒体是否也应坚持言论自由的底线,对新媒体是否需要加强进一步监管,社会公众在新媒体使用中又应保持怎样科学与理性的态度。

没有哪个时代如今天这般,互联网、新媒体能以如此深度和速度影响着舆论格局的分布、社会气候的转换乃至政治权力的更迭。在中东北非动荡中,社交媒体信息扩散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影响范围之广远超乎传统认知,它成为一系列运动的催化剂。不久前的挪威惨案发生后,德国一家青年保护网站统计发现,一些团体正越来越频繁地通过微博、网络聊天室、视频网站等宣传极右翼思想。据称,在YouTube网站上,有190个宣传片在鼓吹极右思想,号召人们参加极右团体聚会,影片的点击率高达17万次。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围墙”被拓宽,公众一起加入到信息传播的队伍。大家不仅消费新闻和信息,也分享、补充、创造信息与观点,还会从“线上”转移到“线下”,用意见表达来改变社会现实。在英国骚乱中,既有暴徒和年轻人通过社交网站大肆串联,短时间内把“锁定”的商家洗劫完毕;也有几百名志愿者同样以网络“闪客”方式,迅速聚集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不过,新媒体是个矛盾复合体,“充满着希望,也充满着失望”。技术平台的虚拟性、无障碍性,网民的匿名性,以及“把关人”机制的弱化等,使言论自由的界限被逐渐泛化,网络虚假信息、人身攻击、侵权违法、煽动**等负面言行不断出现。在更短、更快的传播规则下,信息传播呈现新的“偏向”:以有限的篇幅展现事情最激烈、最尖锐的一面,成了吸引眼球的“法宝”,那些负面信息更能在带着批评的“转发”中成为焦点话题,并借助“意见领袖”的多级传播,引发大规模的道德声讨。面对强大的舆论场和群体性意见,个体难免不自觉地选择从众与模仿。英国骚乱中,各种怂恿和挑衅性的短信,让很多年轻人相信别人都在这么做,那自己也就顺便“趁火打劫”一把吧。

而对“个性”的追求,对身份和利益的隐匿,也会促使一些用户去大胆发表偏激言论。欧洲学者指出,极右组织通过社交网站宣传反穆斯林和排外主义,营造激进的政治舆论氛围,可能会建立新一轮的种族仇恨,导致社会暴力和个人极端主义泛滥。这让人想起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作用的分析: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好像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面对种种社会问题,我们不必刻意夸大新媒体的作用和影响,也无须避讳其他深层次的矛盾和根源。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矛盾,这是客观现实。公众通过社交网站等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治理,这也是公民权利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但问题的关键是,当人们掌握新媒体这个自由的工具时,绝不能忘记自由从来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它不是一个脱离法律束缚的地带,也不是偏离理性、制造分裂和混乱的借口。自由和责任总是相伴而生,自由精神应是为着社会公共利益而服务。正因如此,自由精神才是美好的精神。事实上,“只有坚持不懈地自愿维护最高的社会责任感,新闻自由才能获得最大的保护”,数百年来孜孜探求新闻自由真正内涵的学者们获得了这样的结论。

新媒体时代赋予每个个体以更多的话语权,每一份声音都在参与话语场的建设。一个公正、理性、客观、内含责任的“话语场”,才能与其他“场”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无为而治”暗藏玄机

①.二战时期对报纸的管制

和许多国家一样,二战时期,英国政府对报纸实行了特别的管理制度。

1940年夏天,政府签署了特别许可令,授予内政大臣对报业实行全面控制的权力。这项许可令通过后,立即遭到了大规模的抗议。两份共产主义报纸立即因为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被命令停刊。外界认为,政府通过部门的行政命令来查封两家报纸,而不愿将它们诉至法庭是因为,一是担心如果提起诉讼会败诉,二是因为法律诉讼会给这些报纸一个很好的机会,借此来大肆宣扬政府对报纸言论自由的“压制”。尽管政府的措施显然是在打击新闻自由,但那些公共监督部门大部分都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二战中的前几年,《每日镜报》和《劳动者日报》对审查制度的抗议成功,以及一系列反抗运动,政府放弃了对报纸的全面性强制审查。不可否认,政府之所以能做出让步,部分是因为报业从整体而言表现出合作的态度。而且还有一些观点是,随军记者从战地前线发回的报道,都必须经过军方的检查,这等于是在不经意间,为政府剔除了很多不喜欢的新闻。还有一些官员相信,强制审查是不必要的,因为他们已经改变了对形势的判断,认为公众的士气正在提升。而且,一家大的、持合作态度的报纸如果被认定为受政府直接控制的话,它在公众中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

二战后几年,政府开始部分地以经济手段调控报纸。为了节约稀有资源,保证公平分配,1940年立法规定,新闻用纸实行配给制。此举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新闻用纸配给制(Ration system)也使得广告费出现了重新分配。在战前很难吸引到广告客户的报纸,发现广告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因为从整体上看,广告可用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这意味着,激进的编辑方针和低收入的读者群体,都不会对报纸的财政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了。

2,新闻纸配给制,也缩小了高雅报纸和通俗报纸的差别。通俗报纸不再受到扩大读者群的压力,因为在这样一种战争情况下,各报的发行量基本都被“钉住了”。

3,通过使成本降低和广告的重新分配,配给制还使很多报纸增加了利润。这些改变也伴随着读者对战争新闻以及公共事务新闻的普遍兴趣。

就这样,战时的控制措施,成就了激进报业和政治立场转变报业的发展。在战争时期的英国,这些激进报纸对于社会民主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42年出版的《贝弗里奇报告》(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又称《社会保险报告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简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公共管制,不仅没有阻碍反而有助于激进报刊的发展。政府想要激进报刊缄默的意图,被公众的抗议所打破,同时官方的经济控制使得报界能够更好地反映公众情绪的变化。总而言之,事实证明,政府干预带来的结果与其说是压迫和限制,不如说是自由和解放。 ②.反垄断法收效甚微

英国反报业垄断法在1965年获得议会通过,开始施行。但是实施的这数十年来,反垄断法在报业兼并收购中很少真正发挥阻拦作用。其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报业主的强烈反对。报纸出版商一向反对任何一项使报业收到约束的改革计划。任何出版商在对抗对报业的公共干预上,从来都是站在同一战壕里,用正义的自由主义来炮轰那些反对派,将他们不受约束的自由与公众的自由画上等号。这逐渐变成了塑造报业管理环境的核心理念。报业也是自身理念的传播者。出版商们披着自由的外衣,制造人们对改革愿望的怀疑和不信任。

二是政府不愿意因为阻止交易成功使那些强大的报业集团成为自己的敌对力量,尤其是在选举的关键时刻。政客们都意识到,想要对报业进行规范约束,可能要付出沉重代价。 三是被收购兼并的报纸通产都是濒临破产,财政状况极其糟糕。因此,政府及报界在放纵兼并收购方面也就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允许兼并在许多情况下被认为是挽救一家垂死挣扎的报纸的唯一最好途径。

四是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反对力量。虽然报纸行业工会通常是主张改革,但是他们的能量和资源有限,因此只能追求一些狭窄的行业目标,无法对反垄断这类的国家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③.补贴政策无人理睬

在英国,补贴的政策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皇家报业委员会拒绝对弱势报纸进行补贴,因为这将导致这些报纸被政府控制。不过,普遍补贴的方案也遭到了否定,因为这无法为弱势报纸提供特别的帮助。第一种方式的缺点是可能导致报纸审查制度,而第二种则根本不会产生实际效果。这种第二十二条军规(源自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意味左右为难,无法执行)式的规定,实际上排除了任何形式的市场干预。 报业委员会对政府的消极态度与对市场的积极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市场被视为维持报业独立性的救命稻草,这样的观点渲染了他们对市场作用的一般看法。他们拒绝导致经济依赖的公共补贴,也拒绝实行公开选择的程序,但却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另一种形式的补贴——广告——虽然这种补贴也能导致经济依赖,也会实行公开选择,而且还会因为读者群的富有而更青睐保守派报纸。在报业委员会眼中,公共补贴充满了危险,而私人补贴则不然。 ④.政策一体化前景未卜

传统上,英国政府的报业政策和广电政策截然不同。我们知道政府对报业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指导方针,但是广电行业从20世纪20年代一诞生,就被置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

媒体政策的不同,以及对媒体的不同认识,部分源于不同的发展历史。报业一开始是被作为新闻和政治评论的代理机构。从1695年以来,报业就被创办成一个自由市场机制。从传统上来看,它被视为理所当然地处于市场的框架之中,而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其在民主政治体系内发挥的功能。新自由主义的“信息政治学”(Information Politics)方法论,对所有主要的报业公共新闻调查都产生了影响。相反,在20世纪20年代,政府不允许广播同报业在新闻报道方面进行充分的竞争,广播机构被创办成公共服务的垄断组织(Monopoly)。它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其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贡献,这是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辩论中详细定义的。这种思想对后来公共调查报告中对广播电视的看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介绍英国政府的广电政策。

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人提出,广播电视事业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来调节,少一些官方行政机构的干预。相反,要求通过立法对报业加强管理的呼声却在议会和学术界时有所闻。说是这么说,但是,在新工党政府的各类报告中,公共广播电视服务受到保护和监管,但却没有顾及到按照自由市场思路发展的报业。对英国政府来说,传媒政策一体化,仍是路途漫漫。

(3).依法管理

英国政府在报业管理中刻意淡化直接的行政干预,对报业的约束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实现。

不过,英国并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在大部分情况下,英国传媒是由普通法来管制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英国的法律往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针对突发问题做出反应,因为英国人认为循序渐进的立法就比制定一项广泛、全面的法律体现出一些优势;其次,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媒体在英国不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编辑和记者都是普通公民,因此可以将适用于一般商业机构的法律同样适用于规范新闻机构的权利,而没必要使新闻界称为一项专门法律的立法对象。

在英国与传播相关的的所有法律条款中,与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诽谤法、藐视法庭法、信息自由法、淫秽出版物管制条例和对信息来源的保护的相关条款。 3.英国报业的自律体系

如果说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在英国报业管理体制中的影响是无形的话,那么,英国独特的报业自律体制,其框架则要清晰许多。这一体制自1953年建立以来,几经革新,虽然仍不时受到外界的质疑和挑战,但目前运转得比较正常,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1) 被逼出来的自律体制

英国报业的新闻自律实践主要始于二战之后。因担心政府以法规手段对报业进行干预,报业主于1953年7月不情愿地成立了报刊总评议会(The General Council of the Press)。二十多年来,报刊评议会的工作裹足不前,它在改进报业职业道德水准方面仍然没有多大作为。

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报业竞争愈加激烈,报纸特别是小报对公众的侵扰更加猖獗,而报刊评议会却对此无能为力。

在1990年6月考尔卡特提交的报告中,他建议设立一个全新的报刊投诉委员会,专门审理公众投诉。他警告说,如果报刊投诉委员会不能证明它是有效的,那么他将推动立法。这个报告再次让报业主们紧张不已,他们举行了一次聚会,一致同意成立报刊投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 简称PCC)。 PCC成立以后,首先起草了一份《业务准则》(Code of Practice)。独立的新闻标准财政委员会(Press Standards Broad of Finance)也以很快的速度建立起来。1993年11月,各报对PCC承诺,《业务准则》将逐渐列入报纸与其主编和其他新闻从业人员的合同中,今后凡破坏工作守则者,报社可以依约处分,包括革职。这标志着PCC已经获得了英国报业的承认。

1995年7月,在政府对下院发表的一本白皮书中,政府预料在1997年大选之前不会对于保护隐私权有新的措施,这就等于说政府还是寄希望于新闻界自律以保护大众的隐私。这实际上是政府对PCC工作的肯定。

从上述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报刊评议会及PCC发展的过程,其实是英国报界以“自律”对抗“法律”,竭力保护报业本身利益的斗争过程。另一方面,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执政,政府之所以迟迟不敢以法律形式监管报业,是担心成为报业的公敌,在大选中得不到报纸的支持。正是这种利益、权力上的微妙关系,才使得报业自律体制能够延续下去。

(2) 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尽管PCC总体运行良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向来为评论所诟病,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主要的质疑首先在于PCC的权威性。PCC没有要求举证、处以罚款或公开更正的法定权力,也缺少道德权力。因为在大部分报业人士看来,它只是一个用来安抚部分政客的机构,以防止新闻自由受到更为严重的攻击。由于缺少自愿合作,因此PCC总是迫于外部压力进行一些迟到的改革,缺少效率,然后有引来新的批评,如此恶性循环。还有许多评论认为,PCC处理投诉的手段太软,总是在投诉者和被投诉的报刊之间寻求一种妥协的解决方案,更像是一个安慰着,而不是“裁决者”(Arbiter)。

对PCC及英国报界的另一威胁来自隐私法。13年前,英国报业主们之所以同意设立PCC,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政府推出隐私法或者类似的法规,把报业的自律变成他律——或者说是“法律”。十多年过去,“法律”的威胁并未解除,国会里经常有议员呼吁制定隐私法,加强对报纸的监管。 当然,业内人士反对立法的声音也很强烈。他们认为,英国已经有许多法律在许多方面对新闻记者的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新闻自由已经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果再加上一部隐私法,只能使情况更糟。而且,就算制定了隐私法,它也未必会那么有用。首先,诉讼将花费大量金钱;同时,有些人会采取法律行动,不管他们是谁,但从总体上,这个系统可能只对那些名流富豪有利,有些人就是想利用法律来把一些黑幕捂住,他们不想让人知道的那些事。最后一点,隐私法并不一定有助于提高新闻行业水准。

4.透视报业“关系网”

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在阐述英国外交政策时曾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以此来形容报业关系网,同样合适。 (1) 政治立场关乎商业利益

英国所有报纸都是商业性报纸,不属于政府或哪一个政党所有,但几乎每一份都有其鲜明的政治立场。英国报纸的政治取向,与其传统有关,当然,还要看其老板的政见。 不同政治立场的报纸之间互相攻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当然,他们的区别更多是体现在日常新闻的报道中。同一条新闻,你在不同报纸上读到的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标题,两种态度。另一方面,许多报纸为了体现自己的客观性、多元性,往往也会邀请与报纸立场相左的人士为报纸撰写评论,展开辩论。

决定报纸政治立场的最根本的动力还在于经济利益。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默多克旗下的《太阳报》在1997年大选期间临阵倒戈支持布莱尔。

英国的报业历史学家认为,过去舰队街上的报业主拥有报纸,是为其政治立场服务的。尤其是在报纸还没有脱离政府监管的

18、19世纪,政治目的显得尤为重要。出于这种目的,即使报纸亏损,他们也愿意养着。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今的报业主更多的是把报纸当做一个产业、一份生意来经营,报纸老板最关心的是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政治上的诉求反在其次,或者,仅仅是他们获取更大经济利益的一个工具、一个幌子。

(2) 报纸与政府:在对立中合作

英国报纸自视为全力的监督者,因此无论哪个政党执政,是不是与自己政治立场相符,报纸对政府总是保持一个质疑的姿态,并把这一点当作独立性的重要体现。

鉴于报纸的重要影响,英国政府一向都非常重视处理好与报纸的关系,尽量争取报纸对政府工作的支持。需要指出的是,报纸在消息来源、经济利益和政策上也有求于政府,因此并不愿时时与政府唱对台戏。政府在与媒体交手中并非处处挨打,实际上,政府也会合理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控制舆论导向,使报纸的报道尽量朝着有利于政府的角度发展。 值得介绍的是,英国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突发事件时,非常重视加强与媒体的配合。英国政府认为,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媒体能在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媒体还能帮助政府迅速向公众传达一些重要的建议或指示。反之,如果媒体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由于新闻传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在公众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引起恐慌。

(3) 报纸与名人:纠缠不清的欢喜冤家

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是小报的最爱。关于明星与小报的关系,《太阳报》副主编沙纳汉认为,“„„那些歌手、演员或者球员在刚出道或处于上升阶段时,他们总希望得到更多的报道以便成为明星。而一旦他们成为了明星,他们就翻脸不认人,再也不想看到记者的照相机了。因此我们之间经常吵架,但事实是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我们彼此都知道这一点。”

报纸与政客的关系,则掺杂了更为复杂的利益、政见等因素。通常情况下,英国各大报的政治记者们,和某些特定的议员、政府部长们都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名人之所以在英国大行其道,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知名的名人公关代理商马克斯·克利福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人对流言蜚语和丑闻是伪善的。当他们听到恐怖的丑闻时,他们装作深感震惊,但同时又是好这类新闻。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喜欢丑闻。这方面的准则是:如果你要制造一个丑闻,那么就到伦敦来吧!英国的报业主知道它会使报纸销量大增,因此他们逼迫记者千方百计去窥探人们的隐私,不管你愿意与否。”

(4) 报纸与广告商:衣食父母不可得罪

英国报纸与广告商的关系比较微妙:一方面,广告商是报纸最直接的衣食父母,报纸的经营部门总是想方设法与广告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吸引更多广告;另一方面,报纸为了保持独立客观形象,又不能与特定的广告客户走得太近,特别是在设计广告客户的报道时,总是努力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姿态。

为了维护采编独立形象,英国报纸的广告部门与采编部门之间一般很少联系。广告部门与采编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平衡,报纸应该独立于所有广告商之外。这样做从长远来看对报纸还是有益的,如果一份报纸失去公信力,那么它也就很难吸引到有价值的广告。这种做法在英国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基础。报纸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发行量,而这是报纸与广告客户讨价还价的最大本钱。不过在实际运作中,报纸也并非完全不顾及广告客户的感受,对于涉及大公司的负面报道,各报基本上还是采取能不报就不报的态度。

二.广电产业

1.英国广播电视八十年

(1) 英国电视产业五大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1922—1955年):电视逐渐征服观众

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以广播为主,电视为辅。1952年6月,BBC转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礼获得巨大成功,征服了无数观众。从此,电视在英国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为了发掘电视的广告效应,并进一步满足通俗口味,1954年独立电视台(Independent Television,简称ITV)成立。这一将商业因素引入电视运作的做法,引起了国会内外的激流斗争。政府最终不得不引入一些制衡机制,来抵御商业主义在电视领域的蔓延。独立电视台的建立,标志着英国电视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②.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早期):节目水平突飞猛进

这一时期以BBC和ITV的竞争为主线。总体上看,这种竞争关系是积极和有效的。这一时期节目制作和编排水平突飞猛进,满足了观众更多的收视需求。ITV一开始就注意关注BBC定位的空当及大众口味,特别是娱乐节目方面。

这一时期,对于商业化电视和公共服务电视共存的疑虑依然此起彼伏。对于BBC而言,保持竞争力,无论对于保证其收拾许可费唯一受益者地位和国家电视台的形象都至关重要。为了加强BBC各种类型节目制作水平,1966年BBC2正式开播。 ③.第三阶段(60年代—70年代早期):针砭时弊凸显锋芒

这一时期的主要议题是围绕“现代化”展开的。英国电视人开始思考如何在文艺和现实片中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这个多远的社会,如何更深入而批判地制作节目。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时间是1964年4月BBC2频道的建立。1967年, BBC2首次制作并播出了大型纪录片《文明》(Civilization)等,并开启了BBC至今引以为荣的纪录片传统。 ④.第四阶段(70年代):应批评做出调整

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电视作为公众热点话题,收到很多尖锐的批评和多方压力。尤其是新闻时事节目。代表其他阶层的观众也反映媒体对他们的报道不够全面充分。传统卫道士更是对有关性和暴力的节目深为不满。社会媒体学家们也在这一时期对媒体的客观公正性提出质疑,并试图探讨对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如何更加符合当时人们的承受能力和意识形态。 英国电视媒体就这些批评意见做出了调整,对编播的控制有所加强。这些调整中最具影响力的要数1982年第四频道的建立。第四频道建立的初衷就是为新锐的、反传统和试验性的节目提供舞台。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主流的BBC众口难调的压力,又给非主流的声音提供了空间。作为主要的公共服务电视,第四频道(Channel 4)允许播放广告。这对独立电视台独占广告市场的局面带来了挑战。

⑤.第五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公共服务”遭遇困境

这一时期电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财政问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极端商业化的修正主义思潮一时间风起云涌,公共服务电视的很多机构有了重大调整,但仍有一些根本问题的改革遭遇阻力。

大量商业机制的引入和20世纪90年代末数字电视的发展,也使BBC陷入不得不重新定义“公共服务”的尴尬境地。公共服务电视的未来在哪里,是BBC必须面对的问题。

(2) 英国电视产业五大特点

①.BBC稳坐大哥宝座

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依然是英国电视的中坚力量,其地位已得到官方证实。肩负多重任务和各方的厚望,BBC显然是在“一心多用”。目前数字电视盛行,BBC必须通过提供市场所无法提供的高质量的节目来向所有纳税人证明收视许可费是物有所值的,同时还必须跟ITV争夺大众市场来保证其收视率。尽管政府认为BBC作为主要的公共服务电视台,应该主要服务英国观众,同时也迫使BBC不得不通过节目出口、联合制作等其他商业活动,向世界推广英国文化,同时赢得商业利益。盛名之下,BBC显然已经意识到,在观众有很多选择的时候,必须全力维持节目质量和社会责任,以品质和权威性赢得人心。BBC必须超越管理上的局限性和越来越捉襟见肘的预算保证其艺术创造性永不枯竭。同时还要在采编独立性和日益苛刻的公众责任中间找到平衡。

从政策层面看,BBC目前正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在所有节目类别上丰富它的内容制作,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神秘的抑或是出位的,都能在BBC提供的文化大餐中觅到踪影。当然,最难的还是如何在保证BBC精良制作和卓尔不群的基础上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②.收视许可费争论不休

英国广播电视产业在上个世纪初首创了“收视许可费”(TV license)制度,并沿用至今。收视许可费制度依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共服务电视台(BBC)免受商业电视的竞争,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利益。 BBC以公众经营的公共电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不断遭遇市场挑战。公共服务电视制度的正当性,受到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竞争浪潮的冲击,当时英国主要两大政党均不支持BBC。最后在多方争执之下,政府宣布成立第四家无线电视台——第四频道。如此,市场多增加一个竞争者,才保住了BBC公共电视的原貌。

90年代以来,BBC的困境在于:新的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电视平台技术,在有线电视(cable television)及卫星电视(Satellite TV)平台成功地分走无线电视的观众之后,很多观众既已另装卫星天线付费看电视,便逐渐开始对传统的电视执照费产生抱怨。但如果BBC以一般商业电视台的逻辑,去制作一些通俗性、容易获得高收视率的节目来挽回观众,势必又会遭致违背其公共服务宗旨的批评,形成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2003年8月,在全英国电视媒体年度盛会爱丁堡电视节期间,天空卫视的总裁托尼·保尔(Tony Ball)在受邀演讲时,质疑收视许可费使用的正当性,等于直接危及了这个老字号公共电视的生存命脉。保尔的重炮轰击对于当时正因为“凯利事件”(Kelly case)导致职业道德受到外界质疑的BBC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灵感与思考:

1999年,前任BBC董事会主席戴恩·戴维斯(Grvyn Davies)在一份递交给工党政府的报告中,对依赖收视执照费的公共服务电视存在的必要性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三点理由: 第一,公共电视是一种公共财产(Public Good),一个人受惠之后也不会排挤另一个人享受服务,所以国家不应放任由私营部门提供服务,而必须做到一定程度的投资。 第二,公共电视不只是一种公共财产,而且是一种“殊价财”(Merit Good)。“殊价财”最好的例子是教育。如果国家不介入去建立教育体系,国民未必会愿意投资在教育上,但在教育上的投资最终将会回馈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及品质,对整体社会产生好处。就如同对公共电视的投资,“人们不会知道电视节目可以做得多好看,知道他们亲眼看到才会相信。” 第三个理由则反映科技发展的趋势。由于多频道分众收拾已经成为趋势,未来商业电视台因为资源越加分散,因此越来越无法集中资源投资于高品质的节目制作,这反而是强调作品质量的公共电视彰显其存在价值好机会。

从上述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随着数字技术的陆续上路,电视品太多频道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但在收拾分众时代,公共电视的存在价值是否因此减损?恐怕连对BBC批评最不遗余力的托尼·保尔都不敢这么说。透过竞争对手的批评眼光,我们看到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声誉最卓著的公共电视BBC目前的艰难处境。不过从保尔自己也肯定了BBC所赖以存在的公共电视的合理性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英国公共电视制度的根基未曾动摇。 ③.公共服务电视捍卫传统优势

日渐多样化的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电视产业的革新。人们发现“公共服务电视”和“商业电视”的划分越来越不足以体现英国电视系统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公共服务作为英国电视的主要特点仍然起主导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公共服务”理念已经面临很多挑战,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公共服务电视继续加强其传统优势节目类型,而新的挑战也使某些节目类型的未来不可预知。尽管BBC2和第四频道仍不遗余力地捍卫许多小众节目(Minority Genres)的生存空间,但对有些节目类型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④.数字化浪潮汹涌而至 数字时代数字化(Digitalization)生存原本是用来形容新新人类的新兴生活方式。即将全面数字化的英国电视产业,如何在数字时代生存却是大大小小的电视平台都无法不面对的命题。

除了技术层面的挑战外,更大的问题来自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英国电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只是四个模拟电视频道独步天下。随着有线和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人们可收视的频道第一次可以自己支配。这种新的竞争方式,改变了电视的方方面面。这场观众争夺战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的竞争策略集中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如何在节目的节奏上做到简洁明快,扣人心弦,使节目引起轰动效应。

除了建立观众对品牌的忠诚度以外,一个有竞争力的节目编排和时间段对于吸引观众的眼球来说变得空前重要。因此各电视网都在节目编排上使尽浑身解数。所有频道的节目安排越来越相似,同类节目间的观众争夺战也日益激烈。 ⑤.后福特主义大行其道

1979年以前,英国电视产业一直是一个纵向一体化批量生产模式的产业,市场由BBC和ITV垄断。1977年,第四频道创立了“节目出版商”(Program publisher)模式。它不仅打破了BBC和独立电视公司对英国电视行业的垄断,还体现了保守党政府积极推进电视产业化的迫切愿望。第四频道的“节目出版商”模式决定了其所有的节目都“委托”(commission)独立制作公司制作,提供所有预算基金,并最终“发行”他们的节目。这种类似图书出版公司的“节目发行商”的特殊身份,推动了英国电视产业中小制作力量的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重组,独立制作人(公司)被赋予更多的机会,一大批出自名不见经传的独立制作公司的优秀节目以不可阻挡之势在英国以及全球电视市场遍地开花。而这些中小制作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正是英国电视市场日益成熟、分化的体现。从第四频道的出现到英国广播公司“制片人选择制”的推行,英国电视产业正在经历这种纵向高度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的演变,取而代之的是专业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以及以外包合同为形式的大企业内部结构的纵向精简。

2.英国广播电视监管理念、监管机制和发展趋势

(1) 两大理念奠定价值基础

一般来说,媒体管理模式遵循两大理论原理:社会原理和经济原理。

社会原理主要涉及两方面:预防“信息缺失”(Information Failure/Gap)和保证公共资源(Public Good)的有效提供。信息缺失,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指消费者无法在购买商品和服务之前了解其价值。由于媒体产品的特殊性,媒体市场本身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一个监管机制,保证媒体产品可以达到消费者预期的最低标准。广播电视信号作为公共资源能给大众带来普遍利益。市场机制有时不能保证公众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管理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是以资助公共资源发展为手段,制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

媒体管理的经济学原理是和广播电视信号资源的“稀缺性”(Spectrum Scarcity)密不可分的。从技术角度讲,广播电视的转播频率在数字电视推出之前是绝对有限的。从这个角度看,对广播电视的市场准入、所有权集中、区域垄断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之上,所有媒介管理的模式都不能脱离本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和广播电视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近50年来,英国广播电视的监管逐步由管制到放松管制(Deregulation)到自我约束(Self-regulation)。即便如此,英国的广播电视仍然是高度监管的产业,管理制度和相关法令法规具体而严格。这一切都和英国媒体监管体制的价值基础密不可分。 ①.广播电视“公共服务”(Public Survice)理念

“公共服务”理念是BBC的标志。但在英国,虽然“公共服务”理念肇始于BBC,但这并不代表它为BBC所拥有或只与BBC有关。就英国的广电业来说,“公共服务”不仅仅是一个“机构理念”(Agency philosophy),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行业理念”(Industry concept)。因而,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公共服务”理念所遭受的各种质疑或者挑战也就不能简单地等同于BBC这个具体机构所遭遇的危机,而是应该将其放置于整个行业乃至整个行业所处的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来考察。

一方面,“公共服务”理念的最早确立是基于一个假设——一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公共利益存在。从逻辑上讲,若要动摇“公共服务”理念的根基就要对这样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公共利益进行证伪,而事实上后来对于“公共服务”的质疑也确实是部分建立在这样一种公共利益消解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历史地看,作为英国广电业开端的BBC被打上“公共服务”的标签与它和国家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国家监管不但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公共服务”,而且它还被看作是一个必要和有利的角色。后来的二战强化了“国家利益”与“公众利益”的重合,因而肩负“公共服务”职责的BBC在战时与战后重建中与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强化。此外,广电业发展的早期因为频谱资源稀缺所以需要国家来承担分配者的角色,而这个角色的合法性的关键也在于是否将这稀缺的频谱资源尽可能地应用于了公共服务。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公共服务”的理念逐步瓦解恰恰是建立在改写与国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广电业仍对公众负责,但国家的角色以被置于这对关系的对立面了,国家不再被视为公众的代表,而被视为公众利益的最大威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对于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公众利益的存在与否予以质疑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1977年出台的《安南报告》(Anna Committee Report)首次明确提出了“自由多元主义”(Liberal Pluralism)的新原则用以代替此前所有广电业发展报告里的“公共服务”原则。如果说1977年的安南报告只是原有“公共服务”理念遭遇危机的开端,那么从1982年的亨特报告开始公共服务广播的基础实际上就被完全放弃了。到了1986年,《皮考克报告》(Peacock Committee Report)的出台正式确认与强调了“自由市场”(Free market)的理念在英国广电业中的角色。它认为“英国广电业的基础应当转向高度发展的消费者至上的市场体制,这就要认识到受众完全可以通过自由购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一言以蔽之即皮考克报告延续并强化了取代原有“公共利益”概念的“个体利益”的总和。而这种转向与彼时英国的政治格局不无关系。公共服务广播原则瓦解的原因之一是国家与广播机构之间关系的破坏。1979年,撒切尔政府的上台执政被视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实践领域的开端。撒切尔与她的支持者主张去除国家监管,提倡自由市场竞争。这种执政理念及意识形态对于国家监管扮有重要角色的广电业来说是有直接影响的。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广电业的身份认同建立在了独立于政府的基础之上,后者被视为对专业主义最大的威胁。但实际上试图以推行/扩大市场化的方式来谋求独立性不过是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国家控制”,因为此时的国家也是市场的助推器,国家的权力可以通过市场而达成并且是与市场相互成就的,此时国家的问题在于因为与市场合谋而并未很好地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因而有意义的举动应该在于敦促国家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而不是直接与其对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将自身独立性诉诸于市场而放弃“公共服务”原则的广电业反而是更容易受到权力介入的。例如发布皮考克报告的皮考克委员会本身就是撒切尔政府授权的委员会,它对于市场化的鼓吹反映了政府意志,因而广电业实际上陷入了对立于相同逻辑的悖论。 ②.媒介管理机构的政治独立性 英国媒体管理机制最大的特色是与其“监护人”角色相对应的“政治独立性”。政治独立性是相对政府而言的,是指媒体的运作和管理独立于政府的控制。

广播电视的政治独立性是从报纸的政治独立性传统发展而来的。在BBC创立初期,政府和广播委员会就BBC的政治独立性达成共识,即强大的媒体不应该成为某一政治党派的工具,主要政党不得依靠它们财力上的优势控制电视台而将那些小党派的声音排除在外。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对媒体独立性原则的认可虽然不是出于他们自愿提倡言论自由,但提倡民主对增强政府的政治可信度无论如何都是明智之举,政府通常也愿意委曲求全。没有任何一届政府愿意在任期内背上操纵媒体的恶名,他们担心会因此下台。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政府试图通过颁发运营许可证、财政制度和竞争保护等条件进行威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BBC在平衡它作为一个英国重要的公共机构的身份与保持其相对于外部利益的独立性这两方面的关系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它在国家的任何政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BBC在法律上有义务传播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切重大信息和各种不同观点,而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偏袒任何政治党派。而且,该项义务受到各政党的严密监督。即使如此,由于一些具体细节上的规定模棱两可,媒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有些方面依然存在摩擦。

(2) 依法监管趋向统一

英国政府在广播电视政策的制订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很多政策直接影响到节目制作层面。任何一个重大结构性转变的酝酿和推出都要经历从专门调查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到国会一眼再到法案的过程。政府定期委任独立调查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在历史上对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在2003年通信办公厅(简称Ofcom,全称为Office of Communications)正式行使权力之前,电视产业有两家主要监管机构——独立电视委员会和广播电视标准委员会,而BBC则是由BBC理事会代表女王进行督导。Ofcom成立后虽然将过去的几个监管机构合为一体,但监管政策和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

英国广电传统上并不推崇单一媒体政策,由单一政府部门和官员管理。这就导致了英国至少有30家不同的公共机构参与媒体政策的制订。独立监督机构有权在各电视机构违反行为准则和非法的情况下吊销其营业执照。

(3) 电视广告监管:依法保护消费者利益

英国政府对广告的管理主要是制定法律。英国广告监管的最大特点,就是广告法律法规健全,规则清晰,标准透明,易于监管。英国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它的广告监管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特别是广告标准非常细致,操作性很强。

(4) 超级监管机构——Ofcom横空出世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有线广播和卫星广播,这意味着早年为公共服务广播提供某种合法性的“频谱资源稀缺”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了。不仅如此,它们还为后来电信业与广电业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提供了技术可能。

但实际上,“媒介融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另外,20世纪早期的很多报纸也会创新地使用广播技术。也就是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前就存在如今所说“媒介融合”某些层面的现象——技术层面或者所有权层面等。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并不将过去的种种放进如今“媒介融合”的范畴?为什么如今“媒介融合”会被认为是一个新现象,或者说过去的“媒介融合”与如今的“媒介融合”到底有什么区别?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出现的信息技术通常被看成是如今“媒介融合”的直接动因,诚然技术的发展是“媒介融合”的必要前提,但技术的发展并不直接导致“媒介融合”,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桥梁不可忽视,即“信息商品化”(Information commercialization),只有在信息具有交换价值的前提下,为信息最大程度的交换所搭建的融合平台(包括技术、服务、产业结构、监管等)才是有意义的。早年的信息虽然也具备商品特征,但远未达到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化”的程度,所以一言以蔽之,如今“媒介融合”与早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与“信息商品化”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英国的通信办公室OFCOM(Office of Communication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在监管层面去除了电信业与广电业之间的藩篱,使得“媒介融合”在“技术中立”的旗号下得以顺利展开。“技术中立”的原则模糊甚至消除了广电业与电信业之间的差别,就等于是将一个并非完全商业化的行业与一个完全商业化的行业采用同样的逻辑进行管理。针对消费者的“普遍服务”理念存在于英国的电信业中,但它与广电业的“公共服务”是一回事吗?

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作为监管机构的OFCOM需要将自身的合法性建立在“去监管”的承诺之上。因而从建立的第一天起,OFCOM就不断地强调要以充分的市场竞争来代替传统的监管。

从OFCOM的政策与运作可以看出它对于“公共服务”的心态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既无法完全放弃“公共服务”的理念,例如在政策层面仍会保留“公共服务”的相关表述与某些抽象承诺,因为这是与整个英国广电业的历史而并不仅仅是BBC相关的议题;但另一方面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却也很难对“公共服务”赋予实质性的内涵,尤其是难以对其赋予区别于“消费者服务”的实质性内涵,即便内容委员会的成立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于市场失灵的正面回应,但将原则和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却是一件尤其困难的事情。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媒介融合”的市场动因,而OFCOM是它的直接产物,因而它很难完成超越自身的命题。因而,落实到BBC这个具体机构今天所遭遇的危机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差别承诺在一种有差别可得的系统中如何兑现的问题。历史地看,“公共服务”始终是英国广电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同时也是行业基础,因而后来至今无论如何备受挑战都未能被回避或者取消。当然如今的现实环境与百年前已完全不同,“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理念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它是否拥有足够的自我更新能力,而这则取决于广电业与国家、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有多少更新的余地。

3.英国广播公司(BBC):当代公共服务电视的典范

(1) 杰出创始人奠定基石

BBC的创始人约翰·瑞斯(John Reith)其貌不扬,但他却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BBC最初成立的时候是一个商业公司,是崇尚苦行修炼的加尔文主义者(Calvinists)瑞斯将它变成了神圣文化的“十字军”。这就是公共服务理念的起源。瑞斯认为BBC应该凌驾于任何政治和政客之上,新闻媒体应该公正、独立地报道时间的真相。约翰·瑞斯近乎滑稽的理想和抱负使他看到了广播电视这项新技术强大的威力和不可限量的未来。后来的人们仍感谢他首创的公共服务理念,称他为BBC公正、独立和高水平节目制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BBC与政治的博弈

自创立以来,BBC就不愿意片面迎合某种人群的偏好或是某些流行的理念,而是时时处处展现自己的个性。正式基于“公共服务”的理念,BBC在财政和制作理念上都离不开一个“公”字,但BBC的视角较为独特,它并不认为凡是都与政府报纸一致就是最好的支持,而是认识保持民主、平等、独立等“价值观”,才是展现英国地位的最佳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BBC建立的基础即使对政治的排斥。在政府占据“硬实力”制高点的同时,BBC正在以英国实际上的“软实力”创造者和价值观捍卫者自居,成为政府宣传的很好的补充形式。

虽然如此,自BBC成立之初就有人担心BBC会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原因是BBC有两个软肋直接在政府的掌握之中:一个是BBC的董事会人选由政府来提名,二是每十年一次的《皇家宪章》(Royal Charter)修订由政府主持。换句话说,政府有决定取消其收拾许可费的权力。按理说,BBC应该更多为政府说话。事实却并非如此。BBC自创办以来,就和政府之间冲突不断,历届政府都跃跃欲试地想再BBC头上动刀子。

时至21世纪,历史又一次重演,随着2003年英美对伊拉克战争的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在英国国内拉开序幕。BBC的公信力在凯利事件中经历了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

(3) 凯利事件震撼世界

作为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依据,英国政府武器核查小组的报告特别提到,伊拉克能在45分钟内部署部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后不久,英国最权威的武器专家凯利(Dr. David Kelly)博士私下向包括安德鲁·吉利根(Andrew Gilligan)等几个BBC记者透露工党政府错误使用了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特工情报,“45分钟”一说是被夸大了的。这一消息公之于众,全国哗然。工党政府随即开始向吉利根调查消息的来源。凯利也因受到政府的压力对此深表不安。2003年7月18日,凯利出席外交事务委员会的调查三天后割腕身亡。公众和媒体普遍认为凯利是由于“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自杀的。英国政府决定由霍顿勋爵领导一个调查组,立即对凯利死亡一事展开调查。

半年后,《霍顿报告》出炉。这份报告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BBC记者吉利根,指责政府在有关伊拉克武器的情报文件中做手脚的报道是‘没有根据的’;BBC高层对吉利根报道的审查是有问题的„„”以上结论为英国政府开脱了一切罪责,却把矛头全部指向BBC。

英国各界对《霍顿报告》的反应不一。

政府方面,《霍顿报告》为BBC引来了朝野强烈的抨击。霍顿勋爵报告不但谴责BBC未能对记者的相关报道加以核实、称其新闻编辑工作也存在缺陷。

BBC前总裁格雷格·戴克在2004年初表示,霍顿的调查报告“缺乏平衡,有错误”。 《星期天泰晤士报》在2004年初的民调显示,多达55%的英国观众认为《霍顿报告》有为政府“粉饰”过失的嫌疑。另有54%的受访者支持就伊拉克战争相关情报的真实性重新进行调查。英国几家全国性报纸也评论说,《霍顿报告》为政府文过饰非。

英国媒体业界有人认为,如果严格按照《霍顿报告》的要求,英国的调查性新闻将受到钳制。因为随着英国媒体在商业化和煽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更需要一个像BBC这样没有偏见、消息灵通并广受信任的新闻和最新消息来源。凯利事件对于BBC的形象确实造成了潜在伤害,因为它提出了一个问题:BBC作为一个新闻机构,是否依然值得信赖?不过从目前英国本土的反应来看,这种伤害现在看起来还没有那么严重:大多数人仍然对BBC信任有加,甚至很多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英国政府和英国的情报部门应该受到更多的批评。

灵感与思考:BBC做错了么?

在这一事件中,令人担忧的是媒体在战争和政治时间的报道中是否应该质疑,是否有权质疑。英国学术界和媒体业界更多人担心的是BBC在凯利事件前后所承受的来自政府的压力,包括BBC董事们所受到的攻击。政府更是利用十年《皇家宪章》即将到期这一事实来威胁和恐吓媒体。

霍顿调查的结论之一——任何新闻如果面临截稿时间和不准确的新闻细节的双重压力都是有问题的。可是又有多少新闻报道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呢?这种结论引起了新闻记者对自己两难境地的深刻思索。吉利根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不准确信息,这是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在揭露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迟早都会出现的问题。况且事实早已证明,吉利根的报道是接近事实真相的。

霍顿的报告同时批评了BBC的新闻编审制度。消息源也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在工党政府和BBC的争执中,前者认为BBC仅凭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源就对政府进行如此严厉的指责是不妥当的,而后者却回应说,这个指责不是BBC做出的,而是其消息来源做出的,尽管是一个消息来源,BBC作为公共广播公司,也有义务进行反映和报道。

BBC的各届领导人都声称,BBC必须保持新闻独立,不能受制于政府和商业利益。他们同时也认为,BBC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英国政府手中毕竟掌握着BBC的经济命脉,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波涛汹涌的英国,缠绕在这个具有83年历史的西方模范传媒脖子上的绳索似乎正在慢慢收紧。在客观和平衡的报道上,BBC究竟还能走多远?

第五篇:英国留学:各阶段申请概况介绍

英国教育素以高质量和严要求而闻名于世,且英国大学本科学制三年,研究生学制一年,综合计算与美、加、澳等国相比并不存在学费昂贵的问题,获取学位的时间比绝大多数国家都要短。一般本科为三年,研究生一年。所以选择英国读书,无形中节约了金钱和时间,而且英国的文凭学位在国际上受到推崇,获得国际公认和尊重。下面,嘉卓教育将为各位有意英国留学申请的同学们全方位解析英国留学:

2014英国留学申请初高中篇

英国初高中概念

英国初高中,在大部分家长眼中是英国贵族私立学校,觉得学费生活费高,孩子未满18岁出去读不安全。其实,在近几年,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早的接受国外优良的教育,每年都会在学校开放日组团去英国亲自参观和探访英国学校虚实,为孩子选择一所满意的中学。英国初高中,与我们中国教育体制区别很大,我国的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英国则侧重的是学生的兴趣和快乐。

英国初中是两年,称为GCSE,高中是两年,称为A-LEVEL。

获得英国高中毕业资格的学生可申请全球性的大学本科,因为A-LEVEL全球认可度极高。

英国中心种类:公立私立,男校女校及混校。学校氛围寄宿学校和走读,英国初高中一共5000哆嗦,一般都是以亨氏或地理位置命名校名。

初高中入学申请条件

初中:满14岁,可入读GCSE学生通过笔试面试后决定是否被录取

高中:满16岁,可入读A-LEVEL,学生通过笔试面试或者雅思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申请英国的中心,学生学习功底扎实,语言能力较强,才能再未来的学校重去的熬人的成绩。

2014英国留学申请本科篇

英国本科概念

英国本科教育体制分苏格兰体制和英格兰爱尔兰及威尔士体制。苏格兰本科四年,英格兰本科是三年。在本科前的教育是13年教育。

与中国教育体制区别:中国本科四年,在这之前是13年教育,比英国缺少了一年,所以中国学生必须要在英国先读一个预科课程,补充过渡一下英国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进去本科后能够在学习课程上跟得上。

英国本科学习内容是英国学习最精华的部分,整个三年的课程都是专业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创新的思路教学方式去让学生们学习课本以外的实践经验,能够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本科入学申请条件

本科入学申请:必须先通过预科学习,所以第一年都是以申请预科的要求入学。高二完成或高三毕业,雅思满足5

本科预科种类:一对一和一对多,每个学校子啊入学条件上都会有区别。具体方案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做具体留学设计方案.

2014英国留学申请硕士篇

英国研究生概念

英国的研究生专业种类繁多,有上千多种,可以跨专业申请,获得的硕士文凭含金量高。英国的研究生分授就是课型和研究性,中国学生申请的普遍是授课型硕士,学制是一年。授课型硕士专业性强,课程紧凑,评估标准基本以交论文和考试形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能让学生感受这一年生活得很充实。

而中国的研究生需要三年,课程安排不紧凑,也会学习一些和专业课不沾边的通识课。在时间上面,英国硕士一年远比中国研究生优势更胜一筹。而且教育含量在刚才上述的对比中也可从课程安排中开出学习的东西的多少。

研究生入学申请条件

入学最基本条件就是本科毕业有学位证,平均成绩75以上,雅思6.5以上。根据专业的不同和院校录取情况不同来看。

比如金融专业:英国排名前30,基本要求

211、985大学平均分80以上,非211平均分85以上,雅思6.5以上,个别院校要求7分,甚至部分金融强的学校会要求GMAT.

2014英国留学申请部分学校及专业推荐

推荐院校有:

商科金融类:巴斯华威兰卡斯特埃克塞特曼彻斯特等

计算机:布里斯托南安普顿约克纽卡斯尔等

建筑类:巴斯纽卡斯尔谢菲尔德爱丁堡等

艺术类:爱丁堡格拉斯哥布鲁内尔南安普顿伦敦艺术大学等

2014年英国硕士申请趋势

根据2013年硕士申请量来看,英国硕士申请难度越来越大,并没有事的英国申请量下降,反而还是持续攀升。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看中英国的教育含金量。而且英国硕士申请,都是提前一年发出申请,在这之前还需要提早开始准备文书材料。文书的制作对申请成功是很关键的,这也是提早开始准备的原因。分析2013年申请情况,爱丁堡大学商科2012年8月开放申请,2012年12月名额报满截止。之前的爱丁堡商科都是在次年的1,2月才截止,课件,英国一些热门专业及元宵的申请开放趋势都是开放越早结束越早,早点准备是有利无弊的。在今年2013年7月底,英国的一些知名院校就已经发出开放申请的通知,比如华威,爱丁堡,格拉斯哥等十多所名校开放申请。

在申请要求上的变化,研究生申请是英国每年申请量最大的申请项目,而中国学生居多,很多英国大学手上都有中国学校排名名单,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国内大学的学生质量,也更熟悉我们国内的教育体制。现在的申请情况推翻了之前很多人认为的申请英国大学,就读研究生只要不差钱就能读名校的说法。

留学专家提示:英国的学历含金量和教育质量在国际认可度上很高,所以再研究生就读期间,不能马虎,申请时更要谨慎,切合实际,赶早不敢晚,做好有把握的准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稿件格式要求范文下一篇:国家食药监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