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

2023-03-24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课本练习一第

1、2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旋 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2.生活中的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第6页2题。 第9页4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欣赏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8页第

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

1.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1)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2)每组中的三个数是什么关系?

(3)请看课本第12页。2和6与12的关系是怎样的?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4)1和12与12的关系呢?3和4与12的关系呢?

(5)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2.讨论:23÷4=5„„3

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谁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3.讨论:0×3和0÷3

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是0)

4.注意:

(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2)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两者可不能搞混。

二、巩固练习

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在说倍数

5 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第二课时: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

教学内容: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课本第13页的例1及“做一做”、课本第15页练习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通过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使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使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体现从具体到一般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算式:4×8=32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根据算式:63÷7=9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二、新授

1.学习课本第13页例题1。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2)提问:大家想怎样去求18的因数呢?

①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

1×18=18

2×9=18

3×6=18

那么1,2,3,6,9,18就是18的因数。

②列出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

18÷1=18

18÷2=9

18÷3=6 那么1,2,3,6,9,18就是18的因数。

(3)无论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在思考时要注意什么?

(要从最小的数开始,要找的数都必须是非0的整数)

(4)18的因数的表示方法。

①列举法:把18的全部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隔开,写完后用“。”结束。

即18的因数有1,2,3,6,9,18。

②集合表示法: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方或下方写上“18的因数”,把18的因数按顺序写在椭圆内,每个因数间用“,”隔开,写完全部的因数后,不用加标点符号。

2.因数的特征

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5页练习二的第

1、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第三课时: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教学内容: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课本第14页例2,课本第15~16页练习二的第3~6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2.使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一个数的因数,你想怎样求?

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3.求出下列各数的因数。

25的因数:

。 60的因数:

二、新授

1.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出示课本第14页的例2: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

(2)找2的倍数的方法。

列乘法算式找:2×1=2,2×2=4,2×3=6,2×4=8,„„那么2,4,6,8,„就是2的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写时从2本身开始,列举几个数,然后用省略号代替其他的数。即:2的倍数有2,4,6,8,„

集合表示法: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方或下方写上“2的倍数”,把2的倍数按顺序写在椭圆内,每个倍数间用“,”隔开,最后用省略号代替。

3.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5~16页的练习二的第3~6题。

四、拓展延伸(思考题)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最大倍数吗?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17-18页的内容以及练习3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经历探索2和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现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像

2、

3、5这些数,它们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探究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找倍数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怎样求2的倍数,谁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出一些2的倍数来。观察这些2的倍数,你发现有什么特征?谁能说一说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什么是奇数、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二)5的倍数的特征。

刚才我们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下面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呢?

先请学生自己动手找5的倍数,然后观察、讨论。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再举几个多位数验证。最后得出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问:你是怎么找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反馈: 1.P17~P18 做一做

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

)个。 4.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5.最大的两位偶数是(),最小的三位奇数是()。

6.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

8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第19页和练习3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呢?什么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85 87 94 32 50 102 230 715 528 143 3.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

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新授

1.探求3的倍数特征

(1)先找出10个3的倍数。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其它位数有什么特征?如果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师:调换后的数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并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拓展思维

同学自主出题,同桌相互挑战。教师巡视,组织几个学生汇报。

63992是3的倍数吗?实质上3的倍数判断有一种简便方法,“弃9法”,也就是当一个数数位比较多时,不必把所有数位的数相加,可以先把能凑成

3、

6、9的数舍去,再看剩下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是,说明原数是3的倍数。反之,就不是3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完成课本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三的第

4、5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3的倍数的特征。谁愿意来说说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9

第六课时

2、

5、3的倍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

第21页的练习3第5-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

2、

5、3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2、

5、3的倍数。 2.会运用

2、

5、3的倍数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导语: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

2、

5、3的倍数和特征。

1.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3.在3的倍数中,哪些是9的倍数?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

2.没有因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5.个位是

3、

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

6.30.6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

)

三、指导练习

1.第5题。

你知道找回的钱对不对?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第6题。

观察并说明题意,明确“至少”含义。至少是指刚好比22大,不能大得太多,又必须是3的倍数。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第7题。

学生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4.第8题。

这是开放题,要找出一个偶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可以先确定该数的个位上的数,再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来确定其他位的数。而要找一个奇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也是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必须是5,其他数位上可以取任意数。

5.第11*题。

10 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偶数和奇数的性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来理解。

第七课时: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3.经历质数和合数的认识和辨别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你能正确求出1——20各数的因数吗?小组比一比,看谁列得快。教师指名汇报。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找因数。

观察这些数的因数,如果按因数的个数,你认为可以怎样分类? 动手给20以内的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书P23。

观察黑板上的三类数各有什么特点?

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结合1~20各数,解释一下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板书概念] 问: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如果把整数按自然数的个数来分类,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再次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要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2)找质数。

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20以内的质数,那“73”它是不是质数。

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这表从哪来呢? 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在教材第24页用排除法动手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一起把100以内的质数读一读。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

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 30 47 52 33 71 85 97 98

二、指导练习。

1.介绍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师介绍短除法。利用短除法,我们可以知到30=2×3×5。

师: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请将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24 27 32 36 2.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几?最小的质数是几?它是偶数还是奇数?最小的合数是几?一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3.P25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P25第4题。

观察图画,理解题意。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5.P26第5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能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分别说出下列各数,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8 12 14 20 24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上人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师:举例只能举出有限个,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满足这一结论呢?这就是“哥德马赫猜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你知道吗”。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展示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长城上的砖、高楼、冰箱、衣柜、电视机包装箱都是什么形状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长方体立体图

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如果我们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画出来就是这样。(出示立体图) 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补充虚线)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那么咱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探讨一下长方体的特征。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3.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后,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把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高.

三、巩固练习 1.P31第

1、

3、4题 2.P32第

7、6题

四、课堂总结:

13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练习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正方体的认识

(图略)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从哪几方面来考虑?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正方形,每个面面积都相等。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提示学生可以从面、棱、顶点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如果用集合图来表示,应该怎么画 4.正方体的棱长和

根据正方体棱长的特点,怎样求正方体的棱长和?

三、巩固反馈: 1.P31第2题。 2.P32第8题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4 第三课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内容:

求长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判断:(复习相应的概念)

(1)长方体中至少有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 ) (2)长方体中有时最多有8条棱的长度相待。

( ) (3)12条棱都相待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4)长方体的6个面中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 )

(5)相交于一个点的三条棱中任意一条棱都可以看作是长方体的长,其余两条棱的某一条看作宽,另一条可以看作高。

( )

(6)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等。

( ) (7)长方体中有时四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 (8)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 ) (9)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10)长方体中有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

二、计算: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厘米,宽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长度和?

3.练一练:

①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 ②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2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学雷锋小组为班里做一个节约箱,箱长5分米,宽长4分米,高长3分米。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P33~34页的内容及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图略,长4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二、自主探索 1.分组操作

探索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吗? 现在看看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观察展开的正方体图,回答:剪开后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相等的面? 师:长方全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2.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如果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能不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呢?

出示例1,问:要求至少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什么?

看教材上的立体图形思考后填书,全班展示不同结果。

方法一:0.7×0.5×2+0.7×0.4×2+0.5×0.4×2=1.66(平方厘米) 方法二: (0.7×0.5+0.7×0.4+0.5×0.4)×2=1.66(平方厘米)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种列式变成第二种,第二种方法可以命名大会计算简便些。

三、巩固练习

1.P36第1题。只列式,不计算。 2.P34做一做。 3.P36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6 第二课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例2及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计算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图略。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 3.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教学例2 看看昨天自己剪开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大家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要想知道包装这个礼盒至少要多少包装纸,也就是求什么?“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练习 P35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看学生是否注意到鱼缸上面没有盖,适时提醒。最后组织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订正,订正。

三、巩固练习 P36第6题 P37第7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36第

4、

5、6题。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练习课。(课本第37页练习六的第7~11题) 教学目标: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二、基本练习: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纸包装箱,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个这样的包装箱,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4.有一个长方体的铁罩,长6分米,宽4.5分米,高4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罩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

铁罩有几个面?计算做一个这样的铁罩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也就是计算几个面的总面积?

三、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审题和方法的多样性)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12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 抹水泥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5.装修一间居室,长和宽都是3.6米,高是2.5米,门窗面积10平方米。在居室四壁和顶棚都贴壁布,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居室是什么形状?求几个面的总面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第一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2.能正确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3.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过程:

4.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体积的意义。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2.体积单位:

师: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1)认识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分别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4.比一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 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 5.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②动手摆一摆: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19 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内容:

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二、导入新课:

1.导入: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

2.新授:

(1)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3)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字母公式:V=abh

(4)练习:

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读作a的立方

练习:

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

20 第三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页的内容及第45页练习七第7~8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

2.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二、新授: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

底面积

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h

三、巩固练习:

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厘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四、练一练 :用方程法。

(1)一块长方体的木板,体积是90立方分米。这块木板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块木板的厚度是多少分米?

(3)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4)有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1 (2)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

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第四课时:体积单位的进率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7页的例

3、例4及“你知道吗?”、第48页的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计算体积用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填空:

1米=(

)分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分米=(

)厘米

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新课:

1.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告诉大家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米 棱长改用分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4)练习:

①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5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②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三、巩固练习:

1.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2.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2 第五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课

教学内容:

巩固体积单位间地进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训练

1.填空

0.24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03立方米=( )立方厘米 2立方米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判断

①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②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 3.选择.

⑴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体积扩大( )倍.

①2 ②4 ③6 ④8 ⑵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①2 ②4 ③6 ④8 ⑶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 ).

①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

②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 ③表面积相等,体积不相等.

三、综合训练

1.一个长方体文具盒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3厘米,它占多大的空间? 2.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3.三友学校要砌一道长15米、厚0.24米、高3米的砖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5块,一共要用砖多少块?

4.一根长2米的方钢,横截面是边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一根方钢重多少千克?

四、深化训练

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那么表面积就减少48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小结

2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六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2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 ①1升=1000毫升

②1升= 1立方分米

③1毫升=1立方厘米 练一练: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mL=(

)L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三、巩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4 第七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51页的例题6以及课本第54页练习九的第7~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积的方法。 2.能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已经会计算一些比较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而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不规划形状的物体(如西红柿、土豆、石块等),它们的体积又该怎么计算呢?

二、探求新知

1.出示教材第51页教学例题6。 (1)出示一个西红柿。

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方便,也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2)给每一个小组一个量杯,一个西红柿,一桶水,请大家动手实验,把实验的步骤记录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

(3)汇报试验过程:请一个组一边汇报过程,一边演示。先往量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估计倒入的水要能浸没西红柿。看一下刻度,并记下。接着再把西红柿放入量杯里,要让完全浸没在水中,再看此时的刻度,也要记下刻度。最后把两次刻度相减西红柿的体积。

(4)提问:为什么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 2.完成第52页“做一做”的第2题。

(1)观察这两缸的水,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2)你想怎样求珊瑚石的体积?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水箱中装有半箱水,再把一块石头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6㎝,求石头的体积。

2.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长15分米,宽12分米,原有水的高度是35厘米,放进一个菠萝(完全浸入)后,水面上升了15厘米。求菠萝的体积。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九的第7~15题。

四、全课总结:

谁能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5 第八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巩固容积和容积单位、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练习。(课本第54~55页练习九第10~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掌握换算的方法。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了哪些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容积单位呢?

332. 8.04dm=(

)L=(

)ML

2750cm=(

)ML=(

)L 7.5L=(

)dm3=(

)cm

3785 ML=(

)cm3=(

)dm3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 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

一张课桌所占教室空间约350(

)。 一间教室面积约是50(

)。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37(

)。

二、自主学习:

1.一个铁皮无盖正方体水箱,棱长2米8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如果1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吨?(厚度忽略不计)

2.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1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这个油箱的容积是多少?

3.挖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30米,宽20米,深2米,这个游泳池最多能盛水多少立方米?占地多少?

三、课堂检测: (1)基本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3厘米,宽35厘米,高42厘米,如果1升汽油重0.74千克,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3.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2)综合练习。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0.82千克,求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3)灵活练习。一个油桶,底面是边长2.5分米的正方形,高3.6分米。把这样的一桶油注入容积是750毫升的瓶子里,可以装多少瓶。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注意指出计算时要认真审题,单位名称不统一的要统一单位,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26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概念与计算

教学内容:

本单元概念及计算。(课本第56页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过程: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

提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关系是什么?

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升、毫升。 (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说出公式)

二、练习:

1.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计量物体体积用什么作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什么?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2.判断:

(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

)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

)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

)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

)

(5)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

)

(6)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就相同。

(

)

三、全课总结:

谁能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7 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得以巩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2.拿出火柴盒,汇报侧量长宽高的结果。 外盒:长4.5厘米、宽3.5厘米、高1.5厘米 内盒:长4.3厘米、宽3.4厘米、高1.4厘米 3.小组活动:

根据以上条件,想一想可以求什么?

二、研究:(先摆,互相说,列式。)

1.把火柴盒最大的面相对,拼成一个长方体。求新长方体的表面积。(还可以怎样拼成一个长方体?)

2.如果10盒火柴包成一包,怎样码放最省包装纸?( 小组合作摆一摆) 3.如果用长45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的硬纸盒装,能装火柴多少盒?(讨论一下怎样求。)

三、巩固练习:

1.学校要靠墙修一个长4.5米,宽3.5米,高1.5米的长方体领操台,要在领操台的表面(四个面)抹一层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学校有一个长43分米,宽34分米,深5分米的沙坑,沙坑内沙面离坑口1分米。求沙坑内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若每立方分米沙子重1.4千克,长满这个沙坑需要沙子多少千克? 3.一列火车有容积相同的车厢20节,每节车厢从里面量长13米,宽2.5米,装煤的高度是1.2米。这列火车每次运煤多少立方米?

4.一个正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25立方分米,把这一满水箱水全部注入到一长方体水箱内。已知长方体水箱长10分米,宽5分米,这个水箱内的水深多少分米?

5.有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长3分米,宽2分米。放入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后水深1.5分米,捞出这块石头后,水面下降了0.5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28

粉刷围墙

教学内容:

课本第

58、5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案。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以及统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最近接到了一个任务,有点为难,想寻求帮助,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 ⑴出示“脏围墙”图片,提问:从这张图片里你看见了什么?看见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⑵当学生说到围墙需要粉刷的时候,就顺势引出课题——粉刷围墙,并且板书课题。 ⑶在学生表达完后,适时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相关的情感教育。 3.分小组进行活动,并提出活动要求。

二、新课教学。 1.信息收集。

⑴师:如果我们要粉刷围墙,首先要考虑哪些实际问题,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⑵学生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⑶将学生的回答归纳,并且展出粉刷围墙前需要注意的信息有:

①粉刷面积有多大?②需要多少人工费?③需要多少涂料?④选择什么样的涂料?⑤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⑷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同时完成你们手中的方案表。 2.解决方法初探。 (1)粉刷面积

①师:想一想,我们要把粉刷面积计算出来,就必须知道相关数据,那我们现在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呢?

②全班计算出大概需要粉刷的面积。 (2)人工费

①师:粉刷的面积计算出来后,我们接下来需要计算人工费。

在现实生活中,付人工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时间计算(解释),另外一种是按照工作量来计算(解释),如果是你们粉刷围墙请人工,你会选择哪种支付人工费的方式?为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按照工作量来计算,并说明这体现了公平、高效和多劳多得的原则。 ③在市场中,粉刷外墙人工费一般按每平方米5元计算。 ④学生计算出人工费 (3)涂料用量

① 师:面积和人工费都计算出来了以后,我们接下来的就是选择涂料,但是我是否能够直接到涂料店里面看见一种的就买100桶?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害怕浪费,必须先计算出需要多少涂料,并板书“涂料用量”)

②出示:粉刷外墙时,一般要刷两遍。而1千克涂料能够刷3.5平方米。(两次合计)。那么我们要粉刷这面墙大约需要多少涂料?(结果保留整数)

③计算出大概需要的涂料量 (4)涂料的选择

①师:计算出来了大约需要多少涂料,我们将要进行的就是选择涂料,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选择涂料?(小组讨论并汇报)

②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出示涂料价格表,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请学生解读,理解其含义。 ③小组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涂料并且进行汇报。(汇报的同时根据你所选择的涂料计算出所需涂料费)

④该部分内容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事宜进行拓展。 (5)合计

师:同学们这时候可以根据你小组的选择,计算出你们完成这项工程的总计费用,并且完成工程方案,然后请小组代表将你们的结果展示。(学生自主完成该步骤)

3.小组完成方案并代表展示。

三、课后总结。

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9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课本第60~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1.以2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2.复习分数的读写法

二、新授

1.认识单位“1 ”。

(1)动手操作。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你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它的(2)全班集体交流。 (3)观察分析。 (4)概括总结。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

(5)举例。

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2.分数的意义。 (1)说一说

1是多少。 21来表示。现在,请2(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略) (3)归纳分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

3、64页练习十一的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30 1的含义。 4第二课时:分数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 2.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的意义。

1.实验小学男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

二、新授

1.学习分数单位。

(1)一堆糖(12颗),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 份,2 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4 份,3 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6 份,5 份这堆糖的(

)。

(2)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意思? 1235,,,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别2 , 3 , 4 , 6 都表示什么意思?分子又表示什么23463。 87102.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3)发现分数单位的特点。

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2.课本第64页第

8、9题。补充说明每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 3.说一说。

(1)拿走9 块饼干的(2)拿走剩下的

三、课堂小结 1,拿走几块?为什么? 31两次都是取出,为什么拿走的块数却不相同?

31,拿走了几块?为什么? 331114里有3个(

)。10个是(

)。(

)个是。 4131515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31

第三课时: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

5、66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如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

二、新授

1.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 。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学习例2 。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的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在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在被除数÷除数=被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分母不能为0? 除数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如果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a÷b =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分数与除法有些有什么联系?分数与除法都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分别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因为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分母也不能为零。分数和除法是有区别的,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32 a(b≠0) b完成教材66页做一作。、练习十二第

1、2题。 第四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过程。

3.渗透事物间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7÷9

4÷7

8÷15

5÷8

二、新授 学习例3 :

(1)板书例题。小新家产、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 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 ÷ 10 =

三、思维训练 分数表示)

2.五(4)班有女生29人,男生28人。 男生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化成盐水,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4.把2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 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P68页第5~9题。

33 7 101.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材第69 页的例1 、例2 及第70 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什么叫分数?

二、教学实施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 大还是比1 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3.老师指出:像上面的3 个分数都是真分数。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分数,大都是真分数。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吗?

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小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 6.老师再出示例2 中图形的教具。

7.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8.什么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 9.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0 页的“做一做”。 (l)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 题,然后订正。

(2)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 题,引导学生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

34

第二课时:带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 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带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叫真分数?什么叫假分数?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3 中的插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分数信息?其中一个同学说:“我吃了一个半”,怎样用分数表示一个半?

2.再让学生观察插图中其他几个同学吃了多少个橙子?怎样用分数表示?

3.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观察这些带分数都是怎样组成的?你会读

出这几个带分数吗?

4.请学生独立举出一两个带分数,让学生读一读。

5.老师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 大。 6.指出:有时根据需要,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做同一种零件,王师傅2 小时做15 个,李师傅3 小时做20 个。谁做得快一些?(化成带分数再比较)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带分数,并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35 第三课时: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内容:

第71 页的例4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例4 ,请学生看图说出假分数。

它们的分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们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怎样把这几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因为4 个118是1,而8÷4=2,所以8个是2,也就是=8÷4=

2 444这两个结果都是什么数?你发现在什么情况下,假分数能化成整数了吗? 小结: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二、小结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1.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

2.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1 页的“做一做”。 学生口述方法及结果,全班同学判断。

三、思维训练 在a中,a是非0 自然数。当a

时,它是真分数;当a 时,它是假分数;2当a

时,它能化成整数。

36 第四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练习课。教材第72~74 页练习十三的第1~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些知识解题,看谁掌握得好。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 页的第1 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填一填,并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72 页的第2 题。让学生看图在课本上写出分数。

问: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学生自己确定单位“1”,再看图写出分数,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72 页的第3 题。

请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联系实际,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完成教材第72 页的第4 题。学生独立看图写出分数,并读一读。 问:带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5.完成教材第73 页的第5 题。学生先自己试着填写,然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想的? 6.完成教材第73 页的第6 题。指导学生从左往右看,从左往右填。 7.完成教材第73 页的第7 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8.完成教材第73 页的第8 、9 题和第74 页的第11题。指导学生仿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写出答案。

9.完成教材第74 页的第10 题。请学生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0.完成教材第74 页的第12 题。让学生看表回答教材上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11.完成教材第75 页的第13 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学会正确应用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有关知识,灵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37

3.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75 页的例1 ,第76 页“做一做”的第1 题及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1 一5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 ÷20 =

( 12O×3 )÷(30 ×3 ) = ( 120 ÷10 )÷(30 ÷10 ) =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75 页的例1 。

让学生拿3 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 份、4 份、8 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 ;又因

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6.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1 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

7.完成教材第77 页练习十四的第1~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三、思维训练

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3 ,这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 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8 4.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第二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教材第76 页的例2 和“做一做”的第2 题以及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6~10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

二、新授 1.出示列2。把(1)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10和化成分母是12而分数的大中不变的分数。 324(2)学生审题,分析要点:① 分母是12 ;② 大小不变。

(3)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

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课本上填写。 (4)小结:注意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者除以0以外的相同数。

三、巩固练习

2.完成教材第76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6 、7 、

8、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8 页练习十四的第10 题。 学生审题并思考方法,集体交流。

可以化成分母都是100 的分数,也可以统一化成分母是50 分数,再进行比较。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巩固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要会灵活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39

4.约

第一课时:最大公因数

(一)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教材第79 、80 页的内容及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1 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什么是因数?

2.写出16 和12 的所有因数。 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二、新授 1.出示例1 。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 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上,每人选择方砖的一种边长,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3)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 的因数,又是12 的因数。

2.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根据复习题中写出的16 的因数、12 的因数中找出公有因数,得出问题的答案,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cm 、2Cm 、4Cm ,最大的是4cm 。

指出:1 、2 、4 是16 和12 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完成教材第80 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下面写一写,再说一说哪几个数写在左边,哪几个数写在右边,哪几个数写在中间。

4.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1 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40

第二课时:最大公因数

(二)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

(二)教材第81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2。怎样求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先分别写出18 和27 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先找出18 的因数:① ,2 ,③ ,6 ,⑨ ,18 再看18 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 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先写出27 的因数,再看27 的因数中哪些是18 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 27 的因数:① ,③ ,⑨ ,27 先写出18 的因数:1 , 2 , 3 , 6 , 9 , 18 。从大到小依次看18 的因数是不是27 的因数,9 是27 的因数,所以9 是18 和27 的最大公因数。

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1 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完成教材第81 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1

第三课时:最大公因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练习课。教材第82 、83 页练习十五的第2 一9 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2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并将这8 组数分为三类。 2.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3 一5 题。 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83 页练习十五的第6 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体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的几种情况。 4.完成教材第83 页练习十五的第7 一11 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然后试着解答,集体交流。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 页的“你知道吗”。

请学生试着举例。提问: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你能举出两个合数互质的例子吗?

二、思维训练

1.某服装厂的甲车间有42 人,乙车间有48 人。为了开展竞赛,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个长方体,长70 厘米,宽50 厘米,高45 厘米。如果要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

3.把一块长8 分米、宽6 分米的铁皮切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如果没有剩余,正方形个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切割成多少块?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42

第四课时:约分

(一)

教学内容:

约分

(一)教材第84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 和18

15 和21 7 和9

4 和24

20 和28

11 和13 2.提问: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 3.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

二、新授 1.出示例3 。

提问:两个同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这两种说法3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 43学生观察后回答: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2.提问:3.提问: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4.完成教材第84 页“做一做”的第1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题可以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然后比较找出相等的分数。

三、思维训练:

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后,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2.下面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是由1 一9 九个数字组成的。你能把它化成最简分数吗?

3.一个分数约分,用2 约了一次,用3 约了两次,得

43

。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第五课时:约分

(二)

教学内容:

约分

(二)。教材第85 页的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

二、新授 1.出示例4 :把24化成最简分数。 30学生先尝试把24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302.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3.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时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5 页的例4 ,试着自己写一写。 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老师板书:

提问:怎样约分比较简便?

小结: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4.完成教材第85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先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再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最简分数和怎样约分。在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约成最简分数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是,必须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第六课时:约分的练习课

4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 、87 页练习十六的第1~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二、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1 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 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2 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3.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3 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 去除。

4.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4 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在投影下订正。 5.完成教材第86 页练习十六的第5 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 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完成教材第87 页练习十六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第87 页练习十六的第7 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 8.完成教材第87 页练习十六的第8 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 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完成教材第87 页第9 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有关约分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熟练、正确进行约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约分的知识解题。

5.通分

45

第一课时:最小公倍数

(一)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一)教材第88的例1 、89 页的内容及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新授

1.在数轴上标出4 、6 的倍数所在的点。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 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 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1)从4 和6 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 的倍数、6 的倍数、4 和6 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5.引出例1。 (1)出示例1 。 (2)操作探究。

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反馈并揭示意义。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阅读教材第88 、89 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6.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89 页的“做一做”。

(2)独立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

1、2 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求最小公倍数

46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 页的例2及第91 、92 页练习十七的第3 一9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数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二、新授

出示例2:怎样求6 和8 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找出6 和8 的最小公倍数。 (2)介绍几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 和8 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方法二:先写出8 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 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三:先写出6 的倍数,再看6 的倍数中哪些是8 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方法四:从小到大写出8 的倍数,边写边判断是不是6 的倍数,第一个是6 的倍数的,就是8 和6 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五: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方法六: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0 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3~9题。

四、思维训练

已知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12 ,最小公倍数是72 ,且a 、b 不成倍数关系。求a 、b 各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再从小到大,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从而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另一种是两数只有公因数1 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进行了对比,并能熟练应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通分

(一)

47 教学内容:

通分

(一)。教材第93 页的例3及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1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并学会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0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再出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37,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 1010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245234○

77991313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3.再出示:提问:以上各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小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4.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1 题。

三、思维训练

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分别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两天后,他们各看了这本书的35531212○

○ 811681719

34、和。他们谁看得多?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起来。 77

四、课堂小结

3、8本节课我们在三年级学习比较分子是1 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研究了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且得出了结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第四课时:通分

(二)

48 教学内容:

通分

(二)教材第94 页的例4。及第95 、96 页练习十八的第2 一10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8

7 和8

9 和18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提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二、新授 1.出示例4 。 提问:和大小? 2322○

5579251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像这样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42.学生思考并回答。

3.老师指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

提问: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指出: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提问:你能说一说怎样通分吗?

4.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提问: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用其他较大的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以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 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5 页练习十八的第2~10 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叫通分和通分的方法。注意通分时,要先观察原分数的分母,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如何通过通分,比较分母、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并能运用比较大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9

第一课时: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一)教材第97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0.7 表示(

)分之(

) , 0.09 表示(

)分之(

) , 0.125 表示(

)分之(

)。

(2)0.3 表示(

)分之(

),写作(

)

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 、100 、1000 „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提问: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二、新授

1.出示例1把一条3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 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 段呢?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请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和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同学,分别板演到黑板上。

(1)提问: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2)提问: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如果能,怎么写? 学生讨论,并试着完成教材第97 页的“试一试”。

3m 和0.3m 有什么关系? 10 0.07=

0.04=

0.123=

3.小结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就在1 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4.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7 页的“做一做”,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分别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看看化成的小数有什么规律?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谁愿意具体的说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呢?

第二课时:把分数化成小数

50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 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导入设置

数一数:学生举手回答会怎么数数:123.。。321. 246 比一比:

比长短: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比多少:用故事

1-5的认识:图片12345只动物 比大小:

第几:运动员比赛跑步名次

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 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 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院,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二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位置,25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中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 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的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 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 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惜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 同的位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 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 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 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 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 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 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 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会、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 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据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 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经历从生活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 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 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辩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 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 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 分析。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 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 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会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 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 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 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

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秋,初步建立分、 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此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 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决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 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面三刀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 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次),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 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 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 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 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 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 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 理的能力。

10、体会学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七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面三刀位数,除数是两面三刀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 等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 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 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 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 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解决总是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八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 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 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 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 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 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 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 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九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小数的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 学综合运用。

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可这样谈话来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三角形面积,知到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下面就请大家来回顾一下,介绍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组织学生交流)。待时机成熟便立即揭题:能不能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梯形的面积(随即出示课题)。

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采用多媒体创设一种动画情景,渗透“割补法”将其转变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进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 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 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十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 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 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

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级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 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 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 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 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 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 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二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 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 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 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 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 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数学总复习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的教学,把小学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 性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学会计算平面几何图 形的周长和面积。争取能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通过系统复习和整理,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 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具体要求如 下: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 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会解简易方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 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3、掌握几何初步知识,能够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能够绘制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安排教材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部分:数和数的运算。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 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的知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整数、小数和分数 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二部分:代数初步知识。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等, 求比值、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等。

第三部分:应用题,包括从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到整小数两、三步应用题,分数(百 分数)应用题和用比例等方法解应用题等。

第四部分:量的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量、长度、面积、体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名 数的改写等。

第五部分:几何初步知识。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判断、度量 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等知识。 第六部分:简单的统计。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

美术教案

(第一学期)

四年级

小白

1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认识和正确运用冷暖色,感受冷暖色给人的心理体验。 教学重难点:冷暖色的运用和能够区分冷暖色。 教学准备:幻灯,色环,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欣赏冷暖色调的图片,感受冷暖色的心理体验。

2、从一张冷色调图像上找出冷色系颜色。

蓝色、紫色、绿色……

3、从一张暖色调图像上找出暖色系颜色。

红色、黄色、棕色……

三、新授阶段

2

1、暖色给人的感觉与联想。

2、冷色给人的感觉与联想。

3、在色环上找一找,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

4、提问:为什么有的颜色深色时是冷色,浅色时是暖色呢?

5、结论:颜色调和的比例上来说,哪个颜色多就是哪个颜色的色系,接近暖色就是暖的,接近冷色就是冷的。

6、欣赏冷暖色的绘画作品。

3

三、学生作业

1、构思草稿,完成基本构图。

2、分别运用冷色和暖色来装饰画面。

四、巡视指导

1、指导学生先分出冷暖色再上色。

2、运用色环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五、点评展示

六、总结反思

4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在认识三原色的调色基础上,认识色彩调和更复杂的间色和复合色。

教学重难点:区分间色和复合色,并能基本懂得运用。 教学准备:幻灯,色环,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检查绘画工具是否齐全。

二、导入阶段

1、回顾三原色知识。

2、回顾间色的知识。

三、新授阶段

1、看图提问:以下图像是由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调和的?

紫色+橘色、橘色+绿色、紫色+绿色

2、紫色、橘色、绿色又是由什么颜色调配出来的?

紫色=红色+蓝色 橘色=黄色+红色 绿色=黄色+蓝色

5

3、同理可证:

紫色+橘色=(红色+蓝色)+(黄色+红色) 橘色+绿色=(黄色+红色)+(黄色+蓝色) 紫色+绿色=(红色+蓝色)+(黄色+蓝色)

4、结论:以上颜色原来是由三个颜色组合而成的。

5、认识复色:复色是由间色和间色或者三原色不等量相混而成的颜色。

6、对比复色与原色间色的区别。

7、复色特征:色彩变化丰富,色调沉稳,但是色泽不够原色和间色鲜明。

8、欣赏复色的绘画作品。

三、学生活动

6

1、试一试调配复色。

2、比例不同效果不同。

四、收拾整理

1、擦干净自己的桌子,爱惜课堂的环境卫生。

五、总结反思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检查绘画工具是否齐全。

二、导入阶段

1、回顾上节课色复色知识。

7

三、学生作业

1、命题作业:《阴天》

2、复色给人的感觉比较灰暗,正好适合表现阴天的感觉。

3、构图内容自拟。

四、巡视指导

1、帮助学生调配复色。

2、注意复色的区别。

五、点评展示

1、按主题来评判学生表现《阴天》的能力。

六、收拾整理

1、注意颜色的收拾,特别是调色盘一定要洗干净。

七、总结反思

8

第3课 蔬菜的刨面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蔬菜的刨面认识自然的肌理。

2、通过冷暖色的对比上色理解冷暖的色彩感受。

3、感受色彩运用对物体产生的视觉影响。 重点难点:生活中的冷暖色和冷暖色的对比使用。 教学准备:幻灯、绘画工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入电脑教室学习。

二、导入阶段

1、看图认识蔬菜的刨面。

2、讨论蔬菜刨面的特征。

3、蔬菜刨面的联想。

三、新授阶段

1、蔬菜刨面的自然肌理给了我们极大的创作空间。

2、运用电脑软件分别用冷色和暖色给蔬菜的刨面上色。

① 打开软件photoshop。

② 利用软件打开蔬菜刨面的素材。

9

③ 学会选择颜色和调配颜色。 ④ 油漆桶上色。

3、三种颜色模式:黑白、冷色、暖色。

四、课堂拓展

1、冷暖色的搭配。

六、学生作业

1、黑白上色。

2、暖色上色。

3、冷色上色。

七、巡视指导

1、教学生灵活使用历史记录。

2、学会倒退和重来。

八、点评展示

九、保存关闭软件

十、关机关闭电源

十一、安静又秩序的走出电脑室 十

二、课后反思

10

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认识直线和曲线在绘画体现的动与静的关系。 重点难点:线条的灵活组合和搭配,并能用线条描绘美丽的画面。 教学准备:幻灯、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认识线条。

2、生活中的线条。

11

3、线条的魅力。

三、新授阶段

1、线的创意。

2、线条的魅力。

3、线条的不同组合排列方式。

4、怎样用线来描绘美丽的画面。

四、学生作业

1、线条的草稿。

2、美丽的颜色。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波普艺术中的神奇线条。

八、课后反思

12

第5课 节奏的美感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能够绘制四方和三防连续的图案。 重点难点:体会美术中的节奏和规律。 教学准备:幻灯、范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听音乐,找节奏。

2、节奏是一种规律,那么美术中的规律就是美术的节奏。

三、新授阶段

1、看几幅美术作品,体会节奏在美术中的运用。

① 二方连续

② 四方连续

③ 色彩的规律

④ 色彩的搭配

⑤ 反复的运用

2、欣赏各种各样不同的美术节奏。

3、体会美术节奏在装饰中的作用。

13

4、简单演示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四、课堂拓展

1、连续图形的视觉错觉艺术。

五、学生作业

1、思考构图。

2、绘制草图。

六、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知识回顾

1、四方连续

2、二方连续

三、欣赏和观察

1、感受构图和色彩的关系。

四、继续作业

14

1、完成草图。

2、描线描边。

3、色彩搭配。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大自然中的节奏。

2、生活中的节奏。

八、课后反思

15

第6课 最受尊敬的人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了解哪些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尊敬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人物的造型特征和动态特征。 教学准备:幻灯、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讨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他们为什么受尊敬?

2、尊敬的人是什么职业?

医生、教师、清洁工、货车司机、科学家、艺术家、煤矿工人……

三、新授阶段

1、人物的特征。

① 脸型

② 发型

③ 表情

④ 服装

⑤ 动作

16

2、特征作为重点的描绘。

3、环境和其它的搭配。

四、学生作业

1、选择一位最尊敬的人。

2、观察和回忆。

3、构思草稿。

4、勾线描线。

5、漂亮的颜色。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争做一名受尊敬的人。

八、课后反思

17

第7课 今天我值日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以“今天我值日”为主题绘画。 重点难点:注意情景和动态的表达。 教学准备: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教室那么干净是谁的功劳?

2、今天谁值日?

3、值日的同学都要做哪些事情呢? ① 扫地

② 擦桌子

③ 擦黑板

④ 拖地

⑤ 摆放桌椅

三、新授阶段

1、做动作时刻的人物动作是怎样的? ① 做一做、比一比。

18

② 简单画一画。

2、看一看人物运动时的动态。

3、了解特征。

4、结合简单的人物动态,加工人物外形特征,使形态更丰满。

5、环境的添画。

6、完整的画面和构图。

四、学生作业

1、构思草图。

2、上色。

19

3、完成。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总结反思

20

第8课 趣味游乐园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了解游乐园里各种设施的外形。 重点难点:学习各种手工的方法和制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范例、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图回忆游乐园有我的快乐场景。

2、游乐园里都有些什么样的器材?

3、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造型?

21

三、新授阶段

1、制作游乐园里面的器具。

2、简单示范制作的方法。 ① 材料准备

② 制作器材的选择

③ 基本制作技法:剪、折、插、粘

3、组合成游乐园。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分工。

2、合作制作。

3、装饰完成。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活动:一起组合成有趣的游乐园。

七、收拾整理

22

1、爱惜教室的环境卫生。

八、课堂拓展

1、大家一起描绘有趣游乐园的画卷。

九、总结反思

23

第9课 彩墨世界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中国画的笔墨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范例、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认识中国画。

2、中国画中的水墨画。

3、水墨画的特征。

三、新授阶段

1、水墨画的材料。

① 墨汁、水、宣纸、中国画颜料、各种毛笔

2、水墨画的灵魂——意境。

3、水墨画的基本笔法。

① 浓 ② 淡 ③ 焦 ④ 重 ⑤ 清

4、水墨画的渲染特征。

5、水墨画欣赏。

24

6、感受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四、学生作业

1、基本笔法练习。

2、临摹简单的水墨画。

3、自己创作水墨画。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收拾整理

1、爱惜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课堂拓展

1、现代水墨艺术。

八、总结反思

25

第10课 我是汽车设计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构造特征及其汽车设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什么是设计,设计概念在汽车上的运用。 教学准备:幻灯、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汽车的组成部分。

2、汽车的各种造型。

3、汽车外形上的一些作用。

三、新授阶段

1、汽车的设计。

26

2、设计的作用。

3、设计的方法。 ① 草图 ② 变形 ③ 装饰 ④ 颜色

4、汽车造型的美感。

四、课堂拓展

1、设计师设计的方法。

2、大师设计的步骤。

五、小结反思

27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作业

1、草图的设计。

2、修改完善。

3、设计合理和美观。

4、颜色和装饰。

三、巡视指导

四、点评展示

五、总结反思

28

第11课 拟人的形象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重点教学难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 教学准备: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图对比,两张画面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认识拟人化的概念。

29

3、我们熟知的拟人化形象。 ① 海绵宝宝 ② 猫和老鼠

三、新授阶段

1、拟人化形象的发展。 ① 来源于生活。 ② 人物特征的添加。

2、拟人化形象的欣赏。

3、讨论:拟人化形象为什么招人喜欢?

4、夸张在拟人化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5、拟人化形象的制作过程。 ① 来源于生活。 ② 人物特征的添加。 ③ 合适的组合方式。 ④ 环境和颜色。

30

四、课堂拓展

1、拟人化形象在各方面的运用。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阶段

1、拟人化形象的制作步骤。

三、学生作业

1、草图。

2、勾线。

3、上色。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总结反思

31

第12课 精美的邮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

2.欣赏邮票独特的构图和色彩,了解邮票的组成部分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设计一枚或一套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了解以及创作,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 教学教具:

1.教师:PPT课件、准备好各种邮票的范图、绘画材料。 2.学生:画纸、彩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剪贴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5分钟)

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邮票吗?邮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1.教师出示各种邮票的图片,简单介绍邮票的历史,是学生了解邮票的来源。

32

教师: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经付了邮资的凭证。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邮票是我们的传信使者。邮票上的图案多种多样,一般都表现了有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所以,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虽然现在通讯技术发达已经不依赖于邮寄的方式了,人们还是喜欢邮票,甚至有很多很多爱好集邮的人都在进行邮票收藏。

a.普通邮票: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 b.纪念邮票: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名人而发行的邮票。 c.特种邮票: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

2、板书课题《精美的邮票》。

3、仔细观察邮票的形态,归纳邮票的特征。

① 提问:仔细观察,邮票和普通的绘画有什么不同?邮票的特征都有哪些?

33

② 总结:邮票有齿孔,有面值,有发行时间,有中国邮政的字样,有漂亮的图画,画面颜色好看等。 a.齿轮的外形 b.发行的时间 c.面值

d.漂亮的图案:军事、科学、植物、动物、风景、剪纸、摄影、图案…

三、发展阶段(5分钟)

教师:那么,我们怎么来制作邮票呢?制作邮票的步骤是什么呢?

1.教师示范制作邮票的步骤:铅笔草稿安排布局→→添加文字→→彩笔涂色

a. 邮票的外形 b. 邮票的主题 c. 邮票的图案设计

四、学生思考

教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同学们现在自己来做设计师,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

五、小结反思

34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回顾阶段

三、学生作业

a. 想设计什么主题?

b. 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 c. 用什么字体? d. 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e. 设计什么图案?

1、作业要求:a.图案造型生动

b.主题突出 c.色彩鲜艳 d.富于装饰性 e.文字要精心设计

35

f.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2、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

五、评价阶段(5分钟)

1.开展小组制作竞赛活动,每个组选一个解说员,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特色和亮点在哪里?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2、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评选最佳创意奖。

四、课堂拓展

1、邮票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总结与整理(5分钟)

教师: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说说看?

很高兴看到同学们通过学习,做出了不少精美的邮票,不仅内容很丰富,而且色彩也很鲜艳。你们都是未来优秀的设计的师。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回去自己做一本集邮册,去体验集邮的乐趣,做一个小小收藏家。

36

第13课 规划每一天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和认识挂历,了解挂历的作用,并学会通过管理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重点难点:通过各种材质和方法来制作年历。 教学准备:幻灯、范例。B n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人们是怎么记录生活的?

2、日期的记录方式。 ① 原始人——划线标记 ③

古人——数数编年号 ④

现代——年份日期

3、日历的作用。 ① 记录日期

37

② 记录约定事件 ③ 标明特殊节气 ④ 规划管理时间

三、新授阶段

1、认识时间。 ① 时间是无形的。

② 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 ③ 人生是有限的。

④ 时间是需要规划和节约的。

2、认识日历和日历的种类。 ① 台历。 ② 挂历。 ③ 日历。

38

3、怎么利用日历规划我们的生活? ① 计划 ② 标记 ③ 按计划实施 ④ 实现计划

4、制作专属自己的日历。

5、简单演示制作的步骤。

6、欣赏漂亮的日历。

四、课堂拓展

1、现代化的电子日历。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材料检查。

二、回顾阶段

1、日历的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

1、草图设计。

2、调整勾线。

39

3、上色完成。

四、巡视指导

五、点评展示

六、学生活动

1、说说自己生活的计划。

2、标记自己的专属日历。

3、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

七、总结反思

40

第14课 给您提个醒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标识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识设计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标识的组成形式,标识的创意。 教学准备: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一些简单的标识,了解标识的作用。 ① 警示提示

41

② 宣传号召 ③ 吸引注意

2、看看一些常用的标识标语。 ① 普通标识 ② 有创意的标识

3、他们有什么区别? ① 有的很有创意 ② 有的很漂亮

4、讨论得出结论。

① 标识的文字可以变形和夸张。 ② 标识的图像比较有亲和力。 ③ 标识的颜色鲜艳亮丽。 ④ 标识的创意组合新颖独特。

三、新授阶段

1、一起学习做标识。

2、标识的制作步骤。 ① 构思和主题设计。 ② 材料准备。 ⑤

写字画字。 ⑥

图像描绘。 ⑦

组合装饰加工。 ⑧

立体展现。

42

3、欣赏有创意的标识,增加个人的感受。

四、学生作业

1、准备。

2、分组合作。

3、制作。

4、调整完成。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现在标识更加丰富多姿的展现。

八、收拾整理

1、收拾干净自己的桌面。

九、总结反思

43

第15课 有创意的书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制作自己的一本有创意的书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重点难点:装帧艺术的了解和学习。 教学准备:幻灯、手工工具、实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看一看普通的书。

2、讨论书的作用。 ① 传授知识。 ② 记录信息。 ③ 人类智慧的宝库。

3、简单讲述书的历史。

44

三、新授阶段

1、看一看特别的书。

2、讨论它们的不同,创意在哪?

3、对有创意的书进行结论: ① 有创意的书可以是立体的。 ② 有创意的书可以是其他材质的。 ③ 有创意的书可以是活动的。

④ 有创意的书可以结合其他的方式来展现。

4、制作的步骤。 ① 构思准备。 ② 材料选择。 ③ 确定主题方向。 ④ 开始制作。

5、教师简单演示。

四、课堂拓展

1、找一找生活中有创意的书和大家分享。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45

1、材料检查。

二、回顾阶段

1、制作的基本步骤。 ① 构思准备。 ② 材料选择。 ③ 确定主题方向。 ④ 开始制作。

三、学生作业

1、选择材料。

2、分组合作。

3、分工制作。

4、装饰完成。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课堂拓展

1、电子书的运用。

八、收拾整理

1、保存教室的干净整洁。

九、总结反思

46

第16课 穿编的乐趣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用穿编的方式制作立体或者平面的作品。 重点难点:穿编的技法和注意的细节。 教学准备:幻灯、手工工具、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展示一个穿编的作品让学生研究。

2、讨论问题:

① 它们用了什么材料? ② 它们用了哪些手工的技法?

3、揭示课题《穿编的乐趣》。

三、新授阶段

1、认识穿编的技法。

2、学习穿编的技巧。 ① 剪长条。 ② 对折长条。 ③ 长条穿编。

④ 立体或者平面的展现。

47

⑤ 其他方法的结合或者添加。(绘画、剪贴、折叠等)

3、有关穿编的创意。

4、穿编的小助手。(同学、夹子)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合作。

2、构思创意。

3、合作穿编。

4、完成构想。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收拾整理

1、保证自己桌面的整洁,不要落下东西和纸屑。

八、课堂拓展

1、穿编在生活中运用。

九、总结反思

48

第17课 会“走”的玩具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学做会走的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造型的创意发挥以及表现力的到位。 教学准备:幻灯、手工工具、实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1、展示一些会走的玩具。

2、讨论玩具走的原理和方法。

3、我们也来做会走的玩具。

4、揭示课题《会走的玩具》。

三、新授阶段

1、选择一种简单的“走”的方法。

2、构思制作的步骤。

3、教师简单演示。 ① 构思。 ② 选择材料。 ③ 制作。 ④ 装饰和加工。

49

⑤ 表演。

3、欣赏会走的玩具。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合作。

2、构思创意。

3、分工制作。

4、完成构想。

五、巡视指导

六、点评展示

七、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

八、收拾整理

1、保证自己桌面的整洁,不要落下东西和纸屑。

九、总结反思

50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猫》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 )稿( )要( ) 虚( )搞( )耍( )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 呼唤 抓痒 遭殃 责打 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 (又老实又贪玩) 继续汇报。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 又 又。 (7)师相机板书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这只大花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论(喜欢)。

四、布置作业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母鸡》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

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回家是认真读了书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的?

二、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2.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4.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5.由开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那作者写《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那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讨论。

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句:

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板 书

猫──古怪、可爱 (围绕中心句写)

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

(突出特点)

《长 城》教学设计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 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 用拆合法记“殿、眺、阁、耸”的字形。例如“殿”字。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雕”的字形。“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i)。因此,学生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念半边”,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③ 用比较法(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记忆“栽、雕、赏”的字形。栽──裁──载;赏──党──堂;雕──准──谁──淮。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查字典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六)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

1、6自然段。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1.齐读课文。

2.提问: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

(1)学习第一层: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长廊的外部: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2)学习第二层: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学习第三层: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注意: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俗话说“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四、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齐读全文。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2)学生模仿练习。

(3)指名朗读、齐读。

三、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瞰 、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 身材魁梧 头戴军冠 身披铠甲 手握宝剑 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肩负重任 沉毅多谋武士俑 体格健壮 穿着装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 刚烈豪爽

骑兵佣 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 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 各司其责

弓弩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 佣 形体健壮 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神气活现 斗志昂扬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4.第11自然段

①横线的句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

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③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④“„„”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 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三、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 (2)学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四、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3.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4.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脚本。

六、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 元二:王维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 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搭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21 搭石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头?为什么要搭石头等相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主要问题。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你已经读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如果学生读到一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勾画并读一读写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挂图“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他们划出来。

1.小黑板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

“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抓住重点词语“无论 只要 一定 踏几个来回 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师归纳: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四、乡亲们有什么样的美好情感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感受到了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同学们在上一堂课还在其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记号,今天咱们继续学习课文,把你还没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紧走搭石慢过桥” 的俗语,体会景之美。)

二、就在这美丽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的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到处都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承诺也温暖了许许多多面临重重困难的人们,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小黑板上出示的短文《一个承诺》。“这是美国东部的—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午男子路过此地,他二活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是我要求你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三、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四、各学习小组自学生字,对容易出错的字相互提醒。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学生谈怎么摘,就知比赛结果)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生谈)

师小结: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三、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师: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师:小钱还应该感激谁?(出示李博士画像,并介绍)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认生字,写生字

强调:

暂是翘舌音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

暂下边的“日”稍扁

《卡罗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卡罗纳在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今天我们学习《卡罗纳》看看大家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

三、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罗纳母亲去世见到卡罗纳的言行举止,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大家的表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 坐车、停车 承诺

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

②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①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②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③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①读后谈收获。

②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③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3.默读课文,要求:

① 划出生字新新。

②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记。

4.学习生字新词。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②学生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④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⑤集体朗读生字新词。

⑥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7.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①简介文章写作特点: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②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③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学生围绕感受产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汇报。

4.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的训练。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6.人物评价:

①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

②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结合课文说出所填词语的原因)

7.语文活动:

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①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②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③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8.教学总结。

9.作业布置:

①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②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改、断、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

平易近人人品

给我印象

堪称楷模

《乌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激发兴趣)

2.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叙述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

1.质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乌塔的?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组织研究

1.根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展开辩论。

分组,交流想法。

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引导创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六、巩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欢,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板书设计:

乌塔

我眼看乌塔:热情、执着、有爱心、独立、有理想„„

长出独立的翅膀

正确地认识自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 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五、自读自悟第

一、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

六、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一)读P151第2题: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

(二)弄清共几句

①先读书,用序号标出。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②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三)阅读、理解

1.默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给一定读书时间)

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出示本段文字理解)

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

4.小组讨论(要求:逐句讨论,每句意思。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达成共识。)教师巡视引导。

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板收)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a、引读;

b、齐读。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

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P1513)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交流搜集的信息

二、学写田字格字

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1)、写时注意什么地方;2)、间架结构怎么安排

2.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3.抽说、补充

4.扩词

5.书写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871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湘版美术四年级全册教案

·第一课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57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江苏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秋风瑟瑟(教学设计)

·江苏版小学美术第九册第十九课 秋风瑟瑟(教学设计) 常州市红梅新村小学 蒋春燕教学目标:了解秋风的特点,秋天的特点; 初步掌握表现秋天和秋风的方法;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66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课题:剪窗花过新年 课时:一课时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教学目的: 通过剪窗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古老的剪纸艺术的特点,......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437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全套精编

·第一课课题:神奇的口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321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第一 课 我和昆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229推荐程度:

·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分辨生活中的美与丑,逐步掌握美术的造型表现方法,表达他们丰富的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059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墙报报头(设计) 学科:美术 年级:五年级 设计教师:张春娜 课题:墙报报头(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墙报报头在墙报中的作用,经过小组合作设计班级的墙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921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湘版六年级12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现代设计作品欣赏(2课时) 教学目标:1.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生活用品的设计,享受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2.知道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理念,了解一点设计的基本要素. 3.......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87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美术教案

·课 题: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美术欣赏)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我国著名画家,欣赏其作品,使学生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特点,理解作品的革命内涵,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开......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549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吹塑纸版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让学生体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很有趣味的绘画内容. 教学重点: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制版和上......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173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英语美术教案

·一 学生情况分析 儿童时代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从孩子的视发现,去探索以认识这个新环境.在认识和体验过程中,寻找选择着他们最感兴趣是物. 而美术教学能以形象,直观......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20推荐程度:

·可爱的动物-粉印纸版画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版画制作的兴趣,进一步开拓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粉印纸版画制作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绘制动物形......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473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美术教案漂亮的小手绢

·一年级美术教案《漂亮的小手绢》 本节课是一节大综合课.通过欣赏漂亮的小手绢,激发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大胆构思,用美术的方法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手绢.在欢快的音乐中将自己的艺术品给予展......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27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苏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课题 2,游乐场 课型 绘画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教时 备课日期 8,29 教 学 目 标 游乐场里自己喜爱的"玩具"的造型特点,感受玩具的神奇. 培养......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500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二年级小学美术教案

·小画笔的童话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难点:......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405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第十一册美术教案

·第一学期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美术欣赏,分两部分.一是画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共有中国画4幅,油画2幅,都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二是中国建筑介绍:共有图片11幅......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952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湘教版新教材第四册美术教案

·这个学期我上第四册的教材(二年级),那位同行有教案的,欢迎贴出来大家交流. 3 猴子上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65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 难忘夏天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暑假中有趣的经历,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2,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57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乘 着 大 象 》 执教:威海市统一路小学——李美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 1,了解大象的造型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达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114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美术教案

·美术组 戴皖萍 《有趣的数字》类别:纸工和绘画 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启发联想,使小朋友发现数字的装饰美. 实践与创造:大胆想象,创意添加,使数字更有趣. 欣赏与评议:互相交流,欣......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24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第一册

·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 教材分析: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72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第三册)美术教案:树叶的拓印(实物版..

·年级:二年级(第三册) 课题:树叶的拓印(实物版画)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拓印的原理,掌握简易 图1树叶排列 的拓印方法. 2.通过学习懂得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美, 利用自然美,......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70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画邮票" 交大子弟小学 施大伟 教材分析: "画邮票"这堂课是通过欣赏各类邮票,使学生知道有关邮票的知识,用途及邮票的总类,样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学习设计邮票......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33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电脑美术教案

·四,五年级电脑美术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电脑绘画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电脑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电脑与人的关系,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提高操作电脑的能力,并从中感受到现代科技......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18推荐程度: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对象:一年级小朋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学会观察,比较,欣赏与想象,评述的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学会关......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8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好的志愿者下一篇:如何做好行政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