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2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国内虽然已有关于优势强化疗法的介绍性文章,但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却少见。采用将优势强化疗法(ST)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模式,运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分别对优势强化团体辅导实验组、一般控制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实验后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从不同角度以揭示干预效应,体现出设计的严谨性与创新性。

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团体辅导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探析

  要:如今,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因素增多,学习压力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小学正采取多种手段,改善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团体辅导成为了其中最具价值的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团体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希望能够促进这一教育形式的推广。

关键词:团体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应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问题。团体辅导是在集体中交流、探讨,以达到心理援助的目的,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能够让学生学会交往,接纳他人、接纳自己,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1.团体辅导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为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学生在与教师单独相处时很容易产生紧张感、局促感,不愿吐露心声,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的。而团体辅导使学生不再认为自己被特殊对待,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他们更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苦恼,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及效果,可以说是省时省力的。

其次,团体辅导由于是一对多的形式,教育者也不必通过单纯的沟通、表达等单一形式完成辅导工作,完全可以利用人数的优势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的敞开心扉,放飞情绪,走出阴霾。相对于简单的沟通,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

最后,学生在团体内部的讨论、交流,促进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脱离孤独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这对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见,团体辅导是一种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应为教师所用。

2.团体辅导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营造轻松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很多学生都对心理健康教育存有一种惧怕心理,并不是因为教育本身使他们恐惧,而是教育过程中压抑的气氛使他们无法喘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弊病就是形式单一,过程严肃,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如果无法从这一桎梏中走出,是无法取得更有效的教育成果的。轻松、自由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放下心里戒备,更好的融入团体,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入他们的“心里”。例如,班级内的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学生,可以将他们组建成一个小团体,但注意不要使学生们声泪俱下,要在轻松的氛围中使这部分学生接纳自己的这一特殊身份。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自己与父母相处时的真实事件为蓝本,诙谐的表现出自己的调皮和父母对自己的爱。相信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模仿时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阵阵笑声,在充满笑语的氛围中,学生们意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同伴之间的交流也使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特殊群体,获得了关爱与温暖。我相信,在愉悦、温暖的氛围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2)组织多样性的团体活动

实践性的活动效果往往要优于理论性的说教,这也是小学生所喜爱的。以活动为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效果好,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更高。面向不同的团体,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有趣活动,找到活动的侧重点,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心理教育。例如,针对一些自闭,不愿与他人交流,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玩一玩“两人三足”、“无敌风火轮”等合作性的游戏。为了取得游戏的胜利,他们自然会不停的沟通,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默契,并且逐渐的敞开心扉。这样的教育是渗透于无形之中的,无需教师说教,功到自然成。再如,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守纪律,调皮捣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分学生大多缺少关爱和关注,不妨将这类学生组织成一个团体,让他们玩一玩相互信任,增进友谊的游戏。如一个人站在高处,伸开手臂,向后直立倒下,下面可以有4至6个人手牵手站立接住他,倒的人在倒之前要大喊“我来了!”,接的人们要大喊“我们在这里!”大家轮流。这类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意识到团结、信任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团体中发挥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巧用游戏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值得教师深究的艺术。

(3)摆正自我与学生的位置

团体辅导中,教育者面对多名学生,要分配好任务,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以牵引的形式来开导、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团体中,学生应该多说、多做,教师切不可霸占过多的发言权。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倾吐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从根源上使学生摆脱不健康的心理。我认为,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展开“圆桌会议”,以平等的姿态避免学生产生压迫感,让他们轮流发言,倾吐感受。

3.结语

团体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一对一辅导所存在的各种弊端,有趋势成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加大教育的力度,还要变更教育的形式,不断提高自我心理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正常学习、健康成长、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于晓明.团体辅导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6):87-89

[2]郭兆慧.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及发展[J].新校园(上旬),2015(07):154-154

作者:李婧婧 朱秀敏

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优势强化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

摘 要:国内虽然已有关于优势强化疗法的介绍性文章,但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却少见。采用将优势强化疗法(ST)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模式,运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分别对优势强化团体辅导实验组、一般控制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前后测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实验后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从不同角度以揭示干预效应,体现出设计的严谨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大学生;团体辅导;心理课程;教育教学

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优势强化团体辅导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中均已开设相关的课程。显而易见,在大学课程体系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预防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消除其心理障碍,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身心发展。除了课堂教学中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诸如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方法以及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的调适等之外,还应该吸纳心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即以优势强化疗法(ST)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改起点。就“优势强化团体辅导”这一新型教育模式而言,我们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打算先在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职业院校三类高校选取大学生样本研究品格优势评估量表(VIA-IS)中国版的信效度,然后进行实践性教学研究。

运用品格优势评估量表(VIA-IS),我们因此可以从被试学生身上获得一些必要的教育教学信息,诸如学生的品格优势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多少是负相关,多少正相关;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突出的品格优势有何不同,哪些品格优势起决定性作用;等等。然后,将这些信息有目的地渗透到优势强化团体辅导活动中,用以检验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通过强化学生品格优势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当然,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获取如何强化学生的品格优势以真正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经验,获取强化学生品格优势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度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推动优势强化团体辅导在教育教学实践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之所以要将优势强化团体辅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迫于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势。根据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龄(年级)的增大而提高,特别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学习动机这两个方面,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表现得就越明显;考察发现,大学生中只有被调查的“人际关系”这个项目在各个年龄阶段(年级之间)波动比较大,这就意味着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尽管如此,但与其他群体相比较而言,大学生仍然属于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诸如通常所说的精神疾病、心理异常和变态行为等都容易在他们身上发生。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当仁不让地属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活力、身心最为健康的群体之一。若只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对的;若从心理健康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优势强化团体辅导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则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依据;不仅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而且直接影响着心理课程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是检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反映出大学教育理念,反映出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反映出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反映出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最终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目的。

优势强化团体辅导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分三个层面,一是充分利用“优势强化疗法”(ST)已经取得的临床成果,这里所谓的“优势”,就相当于积极心理学中所定义的“品格优势”,它应当涵盖了个体身上显现和潜在的各种美好品格。这个可以从相应的描述手册,即积极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因此共同协作编制的《品格优势与美德分类手册》(CSV)中去确定。二是加强品格优势评估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及效能研究,首先对品格优势评估量表(VIA-IS)的信效度进行测试,VIA-I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hristopher Peterson等人设计编制的,目前这一量表有英文、德文、中文等10个版本。在教学研究中要使用国外量表中文版,首先要做的就是检验它的本土适用性。三是将优势强化疗法(ST)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充分发挥ST中的优势,以服务于特定目标的教学。积极取向的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将更为平衡、整合,既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又关注人性的积极面,将二者视为同等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的心理治疗不仅仅是修复创伤,还会重视对来访者品格优势的评估。当然,在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教育中充分挖掘和采用多种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品格优势,最终实现预防学生心理疾病并促进其整体的协调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幸福的目的。

针对学生学习生涯,合理安排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从刚入大学校门一直到他们完成学业,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不同时期他们的心理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不同时期则应安排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在校期间,学业压力是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因此而产生,可以说,学习辅导是学生最为迫切的心理需求。二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辅导,首先要视其为独立主体,不能包办,而是有系统的辅导。具体来说,培养其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的能力,学生的生涯包括生涯规划、决策等过程,作为学生生涯指引者的教辅人员,要当好学生的人生向导,协助他们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培养他们在面对各种抉择情景时的决策能力,如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决策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生涯辅导不仅要求心理教师协助学生澄清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理想等与价值观有关的问题,而且还应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个性等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对他们的人生目标做出合理的规划和选择,这不仅要考虑他们的个人能力与兴趣爱好,还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也就是客观环境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为其提供选择的自由。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作为心理教育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要能够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并给予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以独特的方式去发展及表现其才能。如此,学生心理或可得到全面发展和调适,最终实现其发展目标。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优势强化团体辅导的方法和工具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在认知领域,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这种认知包括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和社会观,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在情感意志领域,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而稳定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让他们能够坚强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考验,具有不屈不饶的精神。在行为技能领域,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生活方式,获得与环境协调相处的技能,并能在现实社会中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为贯彻和落实以上教育教学的目标,将采用如下方法和工具。

主要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量化研究及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研究效果进行考察。VIA-IS测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约1000名大学生,包括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明确男女生人数,理工科、文科生人数,城市生源、农村生源人数,以及平均年龄,然后开展研究。团体辅导通过招募筛选,以约120名大学生为被试,分成实验组、控制组和对照组三个组。对实验组进行优势强化团体干预,控制组只做一般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测查干预效果,以质性研究为补充,进一步探讨干预效果和干预机制。

主要工具:是指实验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心理测试工具。《品格优势评估量表》(VIA-IS):这个量表主要用来检查被试的品格优势,运用所得数据,衡量出被试的显著优势所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这个量表主要用来检测被试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情感指数,然后将两者的得分加权相加,最后获得被试的总体幸福感指数。《自我接纳问卷》(SAQ),这个量表主要用来考察被试的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评价,一是自我接纳的程度。《知觉压力量表》(CPSS),这个量表主要用来测试被试所承受的压力水平,它包含了一系列能够反映出被试压力的紧张和失控感的问题,这些问题均需被试有感而答。《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个量表主要用来让被试来自觉测试症状,这个量表使用得比较广泛。自我编制的《团体辅导调查问卷》,这个量表的设计比较开放,主要获取被试参加团体辅导之后的收获等信息,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过程:(1)理论研究;有关量表的信效度测试。(2)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确定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团体辅导实施方案。(3)实施前测:实验前,实验组、控制组和对照组学生接受相关量表的测试。(4)实施团体辅导。除此而外,我们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因为有些并不常用的方法其实是非常有效的,譬如Emmons & McCullough尝试感恩教育(2003),Seligman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项严格的随机对照实验(2005),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断地出现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如何利用优势正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四、结语

优势强化与团体辅导相结合,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起了一些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暂,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视角狭窄的问题、如何实践应用的问题等。总而言之,该领域内还有许多未知亟待探索,有许多空缺需要填补。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3C064);湖南工业大学教改项目(2013C70)

参考文献: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著,张道龙等译.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分类手册(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裴利华.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8)

[4]胡晶,姜峰,王晓瑞,王璐,贾朝.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J].中国校医.2007(02)

[5]陈庆健,梅思佳,唐闻捷.团体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效果及作用机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03)

[6]张文海,卢家楣.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注入情感因素的团体辅导研究[J].心理科学.2009(03)

[7]魏义梅,张明.认知应对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1)

[8]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9]唐群英.假发风波——一起恐惧心理的团体辅导案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3)

作者:谭亚菲

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排除障碍,优化教育体制,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体制性障碍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校内外体制性障碍及其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实验研究,并且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教育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摒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特点。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

人的素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的发展倾向,是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人的素质结构复杂且多层次。心理素质是基础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作用发挥。可以说心理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自身的本质和功能所需要;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需要;是我国教育方针所需要;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微观系统。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既受到国家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的掌控,也受地方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社会各种思想和潮流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学校如何发展;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达成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如何使教师有事业成就感,甘愿献身于教育事业等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科学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学校一切工作成功的保证。

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最初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由于没有必要的体制保障,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所做工作既不科学规范,也没有什么效果,没有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往往半途而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尤为偏激。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用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些学者的理想化的行为,还要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挤用了文化课的课时,实为有害无益,因而抵制。健全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可以保证教育效果,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性障碍

1.高考制度及其评价体制

“应试教育”屡禁不止,在全国范围内仍有很大的市场。影响着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考制度。高考指挥棒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重视高考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高考成绩关乎学生的人生前程,决定着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校内外的人们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凡是高考不考的科目都可以忽略或放弃。由于社会这种思想理念,导致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很多时候对危害学生健康的行为和做法置若罔闻。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一些学校列为放弃的内容。

目前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忽视全面素质要求的高考弊端。但是这些局部的做法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撼动高考成绩决定学生的一切和学校的优劣的做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以高考成绩的好坏、上线率和录取率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内部、学生家长及社会也以高考成绩为指标衡量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惟分数的评价体制下,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虽说有之,实则无之。个别教育主管部门也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听之任之。这样严重地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各类学校条件不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同,人员配置和业务水平差距很大。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很好,人员配备和业务水平较强。中小城市的学校很多只能依附于德育之中,并以德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辅导,效果很差。许多学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只是由班主任兼任心理辅导员。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学校就很少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也难受重视。全国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管理体制未健全,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铺开,快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导致教师水平相差很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悬殊。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这些人员有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会全力以赴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也有些是出于无奈或迫不得已的,他们不能自觉自主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应该从心理教师队伍中剔除出去。没有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缺失。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督导制度没有建立。督导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进行督促指导的制度。包括心理辅导员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养培训。通过专家的督导,可大大提高心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辅导水平,保证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可以帮助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他们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略。发现成绩和特色则予以肯定,激励学校发扬提高。同时还可以沟通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还没有开展。这样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督促和指导,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茫然无措,难以长足进步。

3.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岗位职称设置

到目前为止,新的高中教学计划中还没有心理健康课的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只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然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影响着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质量。

现今社会,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直接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教师的工资待遇。现在大多数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没有设立职称评定专门系列。这些教师在职称上处于尴尬的地位,只好依附于其他专业系列。由于教学和研究方向不一致,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存在许多人为的障碍,严重地打击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不完善的岗位、职称评定体制,严重干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精神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安排。有时也作为检查的一项内容,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经常相互推诿,敷衍应付。既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和具体要求,也没有有效的检查和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很不明朗,开展落实好的不予肯定推广,没有开展的也不予以批评指正,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没有人员编制,也没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职务职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职责和归属不明确,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人问津或是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教研工作,需要办公用品、图书资料、培训交流、器材器械等,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团体辅导室等场所。这些建设都需要经费,以一般学校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满足要求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现在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这项专门经费。学校由于认识和经费紧张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合理的机构、明确的目标、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策略可以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这样会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校长直接领导,担任心理教研室主任。这样建立起了以校长为首的多方人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形成了一个由心理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教研室负责研究、指导和统筹安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训练。(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4)进行心理调查,掌握师生心理动态。(5)开拓心理理论的研究和课题的实验研究。(6)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心理素质。(7)建设学校心理环境。(8)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方法。指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培训师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0)开展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工作。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培训等工作。心理教研室通过心理测量以及心理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教研室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教育目标,选择实施策略,安排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工作。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有的放矢,及时准确地进行指导。心理教研室还负责安排教师的进修,指导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心理教研室由专业、专职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育教研工作。心理教研室担负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担当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的教育科研课题。同时指导教师参与实施教育科研工作。

我校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担任,课时进入课表,按时按课表上课,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初一年级每周一课时,初二年级由政治教师兼授,初三、初四年级采取团体辅导。初中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教材。高中一年级每两周一课时,高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高三年级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高中选用开明出版社心育中心所编教材。心理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辅导,情绪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教学方法采取知识讲座,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心理训练等多种形式。心理课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我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1)团体辅导:有各类讲座、报告、板报、展览等形式。还有小组辅导等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颇受欢迎。(2)个别辅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调适学生心理矛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几年来没有学生的重大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发生。学校还设立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等,迅速快捷有效地排解了师生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确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成员。由于他们与学生紧密接触,全面了解,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握学生的心态,使教育及时准确。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培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班主任负责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指导学生家长的心育工作,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心理教研室。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防止发生违背教育规律,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这样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趋人性化,科学化,从而达成随教育之风,润学生心灵,潜移默化,无形达心的教育效果。

我校建立起了以校长直接领导,学校各处室协调管理,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班主任具体实施,每一位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制定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并且规范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考量,我们认为这种体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科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机构的建立,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五、消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性障碍的对策

通过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发现。现在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我们认为只有消除这些体制性障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蓬蓬勃勃地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全面落实。我们建议:(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2)改革高考制度,纠正应试教育的错误做法。对人才的认识和选拔更注重素质和能力,摆脱惟分数的录取原则。(3)摆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责任,在学校管理体系中应该有其一席之地。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课程设置,开展心理辅导。(4)教育系统建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和培训机制,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检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5)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系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与编制要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个环节,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安心快乐地工作。(6)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地。(7)制定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他们定期考核评价。(8)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心理环境,营建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保障。(稿件编号:100126007)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457001,电邮:Yangxp_111@163.com。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作者:杨咸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股票交易印花税证券市场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