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17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沿袭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精神方面具有开创性,植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熏陶和受西方反现代思潮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1:

浅析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摘要】 我国现如今的文学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广泛传播,但这与国外其他语言学科的学习密不可分,它促进了我国语言的交流,也加快了我国文学的发展脚步,所以若想更好地了解语言文化,就要从文学入手,把文学研究通透,从各个角度去研究文学、理解文学、创造文学、学习文学,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学知识,让我国的语言文化发展不止,从基本入手,发展语言根本,让文学更具创新力。

【关键词】 语言文化;文学探究;思考

一、引言

文学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输出方式,语言的运用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学创作的优秀与否,所以,可以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出发考虑文学中的问题。文学中所使用的理论、思维、文体等都是和语言密不可分的,语言可以更深一层地去解释文学,也可以有助于研究文学、理解文学,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我国的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语言上的差别

从语言运用方面来看,我国的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语言有着很大区别。语言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言使用的情况直接决定了文学的魅力所在。我国古代与现代所使用的语言大不相同,不管是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看,还是从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风格、题材等,都直接导致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古代文学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现代文学也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语言表达风格方面来说,现代文学主要是白话文的形式,想要弄懂其中的意思并不是很难。虽然现代文学之中偶尔会出现古代文学中优秀的词汇,但也不会影响对现代文学的阅读。随着时代发展,现代文学中出现了很多新颖词汇,具有新鲜感。现代文学到如今的发展,跟人们的思想进步有很大关系。现代文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现代文学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书写着现代社会的特点与进步。

三、影响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主要因素

(一)与语言相关的哲学

与语言相关的哲学是一个系统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组合,被称之为“语言哲学”或是“语言学哲学”。语言哲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容纳了所有的学术领域,并涉及很多的学科知识交叉,主要有使用语言哲学、文学表现方式、文学理论、各种文学的翻译等等。不管是文学研究,还是对古代文学的翻译,语言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促进我国的文学发展。从古至今,语言表达形式变化了很多次,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是我国的语言文化与文字演化所带来的,这种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文学知识的变迁。

(二)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现代文学与古代的语言学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表现为:现代语言学不再仅仅是重视语言的形式,而是会更多去考虑词汇的使用、语法的运用等问题,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网络性词汇和语言。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现代文学中语言的使用已经和生活中的日常交流联系在一起,更加注重语言的逻辑思维方式,也更多去考虑语言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活动了,不断创新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流方式,社会也随之不断发展,形成现如今的现代汉语,有着鲜明的现代特征。

(三)文学语言理论

在文学当中,具有一定意义语言相关的哲学,这种哲学的复杂程度是很难想象的,研究人员或是其他热爱文学的人都统称它为“语言学哲学”。语言学哲学,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全面的,范围比较大,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学术领域都可以在语言哲学中进行研究,而且涵盖了很多的学科知识,并且这些知识都是混合在一起的,很难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德法传统和英美传统是研究文学的人员所划分出来的研究领域,英美传统主要偏向于对文学的分析,它所研究的内容包括:语言使用的意义、行为规范问题、词义的解析问题、以及其中所要体现的真理等等;德法传统和英法传统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德法传统主要研究文学中的思维、逻辑、文化等问题;所以,在研究文学的过程中,德法传统的研究方法更有利于文學的研究。从根本入手,对全世界的语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翻译语言理论

我国在文学研究中出现过很多的问题,而语言学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在诸多的哲学问题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文学中使用的语言形式与生活实际的日常交流没有关系,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当把一类文学研究彻底时,就会逐渐发现文学中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文学当中的语言形式让很多人感到陌生,没有很好的审美价值观,不能发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语言美。比如:俄国在语言学方面的进展受到了哲学的严重影响,当时的形式主义、解释学、现象学等等的学术领域,让其中的语言文化发展遭到抑制。

四、语言研究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语言的多功能性金融人文学科研究

要把语言的多功能性运用到位,最大化提升在人文学科研究当中的地位。现如今,处于社会中的人们认识了更多的语言形式,也理解了更深层次的语言思维,这让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更进一步。语言是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包含着人们更多的情感投入、文化展示、思维模式等重要信息,语言也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载体,也是表达信息的载体,所以,语言是不能缺少的。比如: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是某人通过语言表达出对某一事物的喜爱程度,从而体现出语言多功能的特点。又比如很简单的一句话:小鸟在树上唱歌,这句话它所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唱歌可以是形容人的,也可以形容鸟,通过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去感悟小鸟愉悦的心情,但是,也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春天的到来,让小鸟愉悦,唱起了歌,所以,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要想研究透彻,并不是很简单。要从多个方面去研究语言,更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语言应用,要对语言有一个认知,体现出语言与生活的关系。

(二)开创新的研究方法增加文学语言外部研究

在对文学语言研究过程中,方法不能太过单一,否则会加大语言学研究的难度,研究方法要做到创新,毕竟我国的语言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研究人员的需求,因此,研究人员在文学探究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他们只注重于文学的内部结构的研究,从而忽视了外部的影响因素,在内部研究影响下,研究人员对于文学的研究不够通透,做不到深入了解,得出的结论也是处在半生半熟的状态。想要改变这么一个状况,就要从研究文学的方式入手,改变研究人员的思考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文学,去思考文学。文学是有着内在美与外在形象,这两种存在形式可以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质量,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能单独把其中一个拿出来深究,否则对文学语言的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在研究文学语言时,要从多方面结合起来研究,不能单独化,需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研究文学语言,使其具有全方位、全层次的特点。另外,还应该在开创性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增加英语文学语言的外部研究。

(三)关联与变异是研究文学语言创新与实用的方式

语言是千变万化的,相同的语言意思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懂得语言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懂得把语言问题与运用联系在一起研究,它是研究人员探究文学语言最重要的技巧,也是一种核心。由于关联性言语的影响,很多人对于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有时候也会产生误导性的语言,让人们产生误解,这也是一词多义所导致的。所以,研究文学语言也要考虑其中的关联性因素,虽然,这个因素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研究人员的探究过程。有许多的文学都会用到关联性言语,把作品中的事件进行平铺直叙,然后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把故事情节逐渐深入化。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研究语言文学必须要研究其中的变化因素与关联因素。关联不同词汇之间的不同意思,把握好文学研究的进程,并且,在遇到一词多义的语言情况时,研究人员要对文学作品做一个不同的研究理解,可以先用之前的意思来研究文学,然后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深入理解,最后再用同样词的不同意思来对文学作品进行一次研究与理解,这为文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对我国的文学语言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也可以使我国的文学语言研究飞速发展。

五、结语

根据以上的叙述,文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单一,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去研究文学,首先应当先从语言入手,從而达到翻译文学的境地。我国的文学研究经历了许多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为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多种路径,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同时为西方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某种情况来说,我国的文学研究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在语言的基础上,保障文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展示更好的成绩来体现我国的文学研究成效,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文贵良.西方语言理论与文学汉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考[J].中文自学指导,2004,(06).

[2]周保国,王爱菊.描写、解释与再解释:语言领域中柏拉图问题的语言哲学视角思考[C].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2012.

[3]谢应光.学科研究方法与学科建设——关于20世纪西方语言文本分析方法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01).

作者简介:

刘庆英,女,汉族,甘肃宕昌人,本科,中专讲师,从事中专语文教学,研究方向:语文。

作者:刘庆英

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2: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

摘 要:中国现代文学在沿袭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精神方面具有开创性,植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熏陶和受西方反现代思潮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本文就自然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讨论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现代文学的特征,把自然精神有效融合在现代文学中,从宏观上认识现代文学乃至人类进程中的绵延不绝的自然精神。

关键词:现代文学;精神立场;自然精神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文学自然精神中的道家自然精神、酒神自然精神、女性自然精神、后自然精神。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精神是植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的精神取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开启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道路的历史时期、科学民主的启蒙思想开始盛行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精神取向,它既延又革,既不脱中国古代文学精神母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融合和割裂中寻找平衡,因此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精神取向的丰富多元化、纷繁复杂性。其中道家自然精神主要表现在现代作家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张扬个性、崇尚自然、提倡天道合一的自然精神取向;酒神精神强调自然人性中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女性自然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母神崇拜和女性自然精神,母神崇拜最早来源于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崇拜和图腾崇拜;女性的自然精神是源自西方的女权运动,具体体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女性思想解放为立场的文学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后自然精神是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人在无家可归之后寻求的人类灵魂的第二故乡——即自然精神故乡的基础上的自然精神,现代文学后自然精神是中国现代作家在进退失据中寻找灵魂家园的集中表述,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一、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立场综述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拉开了帷幕,它是继古代文学之后出现的独特的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等学者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论述。研究思路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文学思潮、外围文化类型、文化意象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精神立场的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全方位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立场,才可以深刻认识现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立场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产生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决定了它们之间的迥异和分歧,另一方面,文学精神立场的传承性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同构、继承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土壤决定了它的丰富多彩、新鲜生动、别具一格的特征,中国古代文学主要集中于儒释道思想,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这样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学精神立场的单一性、持久性、稳定性。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它的不同于前者的精神立场。面对着古老帝国的解体,西方文化的入侵,西学东渐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传统观念遭到了挑战,进行分裂和重新组合,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复杂性、包容性、丰富性。同时历史理性、实用理性、虚无主义、自然精神、超自然精神等多种综合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场,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立场,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坛的精神格局。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道家自然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的作品《故乡》中的文字,主要融入的是作者对故乡的精神寄托,这也是道家有关隐逸情怀的基本表现。还有《社戏》,作者回忆的视角转向了童年时代在外婆家看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童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画面,构建起了那代知识分子的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的最核心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家自然精神。另外,中国现代文学中体现道家自然精神的作家作品不胜枚举。郁达夫的作品《迟桂花》、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等都集中体现了作家陶渊明式的无为超脱和隐逸情怀。

三、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酒神自然精神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酒神精神进行了阐述:“酒神祭作为一种洋溢的生命感和力量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一种兴奋剂的作用,它的心理学赋予我们理解悲剧情感的钥匙”、“生命意识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

中国现代文学酒神诞生的社会背景是:推翻满清帝制,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变革,国门大开,西学东渐,西方思想开始走进中国。文化界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现代文学选择了酒神自然精神。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很多都体现了这种酒神精神,例如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出现的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延安文学都表现了酒神自然精神。鲁迅的小说《野草》、《铸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保卫延安》等是现代文学作品中酒神自然精神的集中体现。

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精神

女性自然精神中的“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母亲形象的女性,主要来源于最初的人类对母亲的崇拜;二是相对于两性之间的女性。母性以及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是人类原生态、自然的体现。

当时现代文学中有很多文学作品体现了女性自然精神,其中有曹禺的《蜕变》、莫言的《丰乳肥臀》、鲁迅的《补天》、冰心的《超人》、沈从文的《边城》、《繁星》等,这些作品体现的是女性崇拜,它们洋溢着或低沉或激昂的基调。鲁迅的《补天》借鉴了上古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上古神话蕴含着最早的女性崇拜意识,鲁迅赋予她很高的形象;沈从文《边城》中对秀秀的描写,是人类原始女性美的描写,是建立在两性关系上的女性自然精神的描写。

五、中国现代文字中的后自然精神

寻求出世、清静无为的道家自然精神,洋溢着生命热情激越的酒神自然精神、母神崇拜的女性自然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学自然精神的母题,同时也影响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三种精神直接指向人和自然的和谐,指向人类最初的自然母题,其中容纳了传统文人的灵魂复归,隐世遁逃的内求精神,那么随着五四前后社会体系、思想思潮的改变,崇尚科学、民主,反封建、反传统,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的思想运动的开展,都市文明走向急速前进的道路,在都市文明世俗化转变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文人的厌世情结随之出现,于是文学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取向,走向了崇尚自然的道路,走向古代文人桃花源式的精神探索之路,中国现代文学开启了后自然精神。随着都市文明的异化对心灵造成的挫伤,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将会走向后自然精神。

六、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立场和中国现代文学审美立场的区别

如果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学精神立场是在道家自然思想和儒家思想之间展开的,那么现代文学精神立场则呈现出了多种可能性,多种精神立场相互激荡,相互补充,相互抵触,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多元的精神立场。受不同的精神立场的支配,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精神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审美精神稳定、单一、内敛、沉静,凝滞,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体现在激越、喷薄、动荡、流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现代性不断激化的历史进程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始终是激进变革的先驱,它既是一面镜子,也是历史中最内在的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和精神。在那些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些猛烈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文学都扮演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历史背景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部开天辟地荡气回肠具有颠覆性的思想文化史,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多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汇,散发出永久的光芒。中国古代审美特质被消解在了荡气回肠、喷薄欲发、激越反抗、重新构建、推旧出新的文学进程中。

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是五四时期文学现象的重要体现,多元文化因素的交汇,产生了文学现象中的多种自然精神,它以层出不穷、色彩缤纷的形式闪烁在现代文学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以古代儒家孔孟精神为主体的价值体系的继承和再创造,最后抛弃了传统文学精神,构建起了多元的独特的文化精神。自然精神的出现,是现在文学史的坐标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下)[J]. 王富仁.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5).

作者:陈莹

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3: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论纲

摘 要: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比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更为活跃,且古代文学观念又多用现代文学观念进行解读,而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何时发生、何以发生、如何发生、其思想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等这些奠定中国文学发展基础的重大问题,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果采用发生学的理论,从古代文学观念生成的动态过程中,全面梳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文化渊源、话语体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主体社会实践,去探寻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丰富内涵,或可完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的学术建构,促进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思想;材料;方法

文学观念是指对于文学普遍本质或基本属性的理性认识,回答“文学是什么”和“文学做什么”的问题。它既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批评的指南,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

现行文学理论教材虽然都有关于文学观念的论述,但只限于理论层面。中国文学史研究本来需要讨论文学观念,不然就难以确定研究对象。事实上,在20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科创立的过程中,在早期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实践中,学者们都无不关注文学观念问题,也都花力气讨论过文学观念问题。如黄人的《中国文学史》、窦警凡的《历朝文学史》、曾毅的《中国文学史》、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等,莫不如此。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建立和中国文学史教材基本定型之后,人们就不再关心文学观念问题,似乎这一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自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提出“重写文学史”以来,文学观念再次受到大家重视,召开了几次全国性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最近的一次于2004年秋在河北承德召开,由河北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文学评论》编辑部和《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主办。纯文学与杂文学的界限、中国文学观念的演变、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差异、文学观念与文学史的关系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所强调的主要是纯文学观念和文学现代性的话,那么20年后的今天,学术界却又开始反思纯文学观念、检讨所谓主流文学观念体系的局限性。这一现象表明,文学观念始终引导着、规范着、也制约着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这期间,除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外,先后出版有包忠文的《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1992)、庄淑芝的《台湾新文学观念的萌芽与实践》(1994)、袁进的《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1996)、王彬的《中国文学观念研究》(1997)、于迎春的《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1997)、顾祖钊的《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2005)、罗立纲的《史统、道统、文统:论唐宋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2005)、李青春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2005)和季广茂的《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2005)等专著。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文学自觉时代到底是汉还是魏”的争论,所牵涉的仍然是文学观念问题。尽管赵敏俐在《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发表了《“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来检讨这一问题,也还不能说这一争论已经尘埃落定。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李青春正在进行的《中国文学观念的文化渊源》研究,台湾龚鹏程拟进行的《中国文学观念史》研究,表明中国文学观念的研究正在深入。然而总体来看,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比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更为活跃,古代文学观念又多用现代文学观念进行解读,而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何时发生、何以发生、如何发生、其思想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等这些奠定中国文学发展基础的重大问题,目前尚无人进行专门研究。

一般来说,文学理论家对文学观念的关注主要是学理性的。他们都努力揭示文学的普遍本质,企图用它来涵盖一切文学现象,解释一切文学活动,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然而事实上,古代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和现代人们对文学的理解有很大差别,无论中国、外国,莫不如此。用现代文学理论家们的文学观念去解释古代的文学现象,去规范古人的文学活动,去考察古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无疑会隔靴搔痒,也难免郢书燕说。因此,文学史家的责任就应该还原历史的真实语境,实事求是地考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是如何认识文学、理解文学的,是在何种文学观念的指导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这种文学观念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促成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如此等等。当然,就文学观念发展的历史逻辑而言,一个民族最早形成的文学观念,往往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学思想和最重要的文学精神,也是这个民族后来不断发展着的文学观念的最深厚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然而,文学观念伴随着文学活动,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去探讨它的形成机制,它的内在结构,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民族特点,才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学观念何以这样表达而不是那样表达做出恰如其分的合理解释,才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学的历史何以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做出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真实描述。

发生学研究主要受欧洲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影响,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中国艺术发生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蔡元培的《美术的起源》(1918)、林凤眠的《原始人类的艺术》(1928)、裴文中的《介绍旧石器时代之艺术》(1933)、岑家梧的《史前艺术史》(1937)、朱狄的《艺术的起源》(1982)、邓福星的《艺术前的艺术》(1986)、刘锡诚的《中国原始艺术》(1998)和郑元者的《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1998),这些论著讨论艺术起源或艺术发生,对文学发生学研究无疑具有启发,因为文学本来就包含在广义的艺术之中。不过,上述研究不少将发生与起源等同,2003年出版的张应斌的《中国文学的起源》也是同一思路。然而,起源学是寻找事件初始的一个点,而发生学则要解析一个新事物的结构体系及其构造机制,二者存在很大差异。朱狄的《原始文化研究——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 (1988)、于文杰的《艺术发生学》(1995)曾做过艺术发生学研究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斯洛伐克汉学家玛利安·高利克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将发生学引进文学批评领域,给人以启发。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至今仍无人问津。如果说文学创作因其有作品遗存,还能够做起源学的研究,那么,文学观念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则更适合进行发生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文学观念研究的领域,构筑中国文学观念研究的基础,而且可以为中国文学理论史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和中国文学发展史研究提供始源性成

果,以推动这些领域研究的深入;同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为中国文学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提供基础性平台。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学研究虽然可能有多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但主要的思路和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思路和方法是以今人的文学观念为基点,向上追溯,寻找符合今人文学观念各种要素的发生学证据,使得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这是现代多数学者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然而,这种研究只是用古代的例证说明了今人的观念,并不能使今人真正了解古人,也无法向今人提供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和经验。况且今人与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并不一样,中国与外国对文学的看法也不完全相同,因而这种研究的结论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例如,现在流行的关于文学起源的理论就有劳动说、游戏说、模仿说和巫术说等几种,并且都很有影响,我们究竟应该相信哪一种说法?而文学的观念与文学的起源相辅相成,不同的文学起源说必然推导出不同的文学观念,我们究竟应该相信哪种文学观念是在中国古代真实存在过的最早的文学观念?其实这些所谓的文学起源说和文学观念都只是一种逻辑推演,一种假说,并没有可以验证的事实依据,即是说它们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如果可以证实和证伪,也就不会有这许多假说存在了。按照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观点,不能证实特别是不能证伪的学说都不能够算是科学的学说。

另一种思路和方法是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中国早期文学观念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一切载有文学观念符号的文献,以及与这些文献相联系的考古材料,从所有信息的归纳整理和比较分析中,从古代文学观念生成的动态过程中,去探寻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丰富内涵。研究结论不必与今人的文学观念相一致,却必须能够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生成机理和发生机制,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可以放到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接受检验。所采用的方法除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外,更强调知识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坚持王国维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同时也会采用语言学、文艺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和统计学等所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赞成第二种思路和方法。这是因为,古人的文学观念固然存在于古人的头脑之中,今人虽然不能起古人而问之,了解他们对文学的所思所想,然而,古人对于文学的观念已经通过他们所遗存的观念符号——文字、图案、器物等等表达出来,今人不仅可以通过对这些符号的研究还原他们的观念,而且可以把这些结论放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检验,以证实或证伪研究的结论,使今人的研究真正具有科学的性质。同时,这种结论是从对大量的观念符号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中得到的,它就有可能提供一些与现行的文学理论和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不同的思想材料和理论信息,提供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夯实基础,为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动力,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提供镜鉴。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不主张理论先行、思想先行或以论带史,反对进行概念游戏或只做理论的推导,而更注重知识考古的实证研究,靠观念符号来做证明材料,即靠材料说话,有多少材料说多少话。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应该以先秦文献(含出土文献)、文物和考古成果为主要依据,全面梳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文化渊源、话语体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揭示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在其发生阶段究竟是以何种面貌呈现出来,又包含了哪些重要思想文化信息,对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文学的发生也许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不过,那时还没有独立的文学活动发生,只有一些文学的因素存在,这些文学因素隐含在其他更为重要的活动(例如原始宗教活动或人为宗教活动)中,或者作为这些活动(例如占卜、祭祀)的一部分。独立的文学活动直到西周时期才出现,而古代文学观念的明确表达则一直要到春秋末期[1](P134-146)[2](P19-25)。然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有主体的演变、知识的积累、话语的转换、文化的变型、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等等。这样,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涉及的问题便非常复杂。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其一,文化主体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的发生离不开文化主体,探讨中国早期文化主体的演变,有利于清理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主体机制。从殷商到西周再到春秋,社会文化主体由巫到史到士,他们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职能的变迁,与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学研究必须关注这一内容。

其二,文化活动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的发生脱胎于文化活动,探讨中国早期文化活动的发展,有利于清理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文化机制。从占卜、祭祀为主的文化活动到礼乐、会盟为主的文化活动,再到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文化活动,可以追寻文学逐渐发展为独立文化活动的历史轨迹。

其三,文学话语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的发生依赖于文学话语,探讨中国早期文学话语的内涵、关联及其扩展,有利于清理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语言机制。从“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到“不学诗,无以言”,从“神人以和”到“修辞立其诚”,可以分析话语结构的主题变化对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影响。

其四,社会生活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的发生来源于社会生活,探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清理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社会机制。从殷商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到西周的“礼乐刑政”再到春秋的诸侯争霸,可以发现社会生活变迁对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影响。

其五,学术思想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的发生依托于学术思想,探讨中国早期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清理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学术机制。从原始宗教到成熟形态的宗教,从巫术信仰到王官之学,从政教合一到百家之说,可以辨析不同学术思想对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影响。

其六,知识系统与文学观念。文学观念的发生联结于知识系统,探讨中国早期知识系统的结构,有利于清理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认识机制。从殷商时期的学习占卜到西周时期的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到春秋时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以揭示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知识背景。

以上六项,只是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的荦荦大者。而这六项的研究,并不能完全独立地进行,它们之间本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文化主体与文学活动、社会生活不可分割,文学话语与学术思想、知识系统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牵涉到其他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就是要从整体上全

方位地关注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系统地讨论面临的问题,使研究真正符合研究的对象,真正逼近历史的真实。

70年前,梁实秋曾在《现代文学论》中指出:“我以为中国文学之最应改革的是文学思想,换言之,即是文学的基本观念:文学是甚么?文学的任务是甚么?中国过去对这些问题是怎样解答的?我们现在对以前的解答是否满意?如不满意应如何修正?这些问题我以为是新文学运动的中心问题。”[3](P145)将文学观念问题看作文学运动的中心问题是大体不错的。然而,中国文学观念始终处在发展演变之中,今天也仍然如此,文学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其存在即其本质,因此,也就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对文学绝对正确的认识。对前人的文学观念是否满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前人何以有那样的文学观念要有“同情之理解”,切不要在曲解的同时加以全盘否定,以致抛弃民族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传统。今人完全可以按照今人对文学的认识去进行文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只要这种文学观念有利于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其实,不仅文学运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观念,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文学观念,这在学术界也早有共识。《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曾以“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观念”为题,组织过“人文视野下的‘大文学观’”讨论;《文艺争鸣》2006年第l期组织的“新世纪文学”讨论,也关注到文学观念问题。正如刘跃进所说:“实践证明,凡是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真正作出贡献的人,无不在文学观念上有所突破,无不在文献积累方面厚积薄发。如果说文献基础是骨肉的话,那么文学观念就是血液。一个有血有肉的研究才是最高境界。”[4]然而,今人的文学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继承前人的文学思想遗产和适应现实社会的文化要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是说,前人的文学观念是今人创新文学观念的基础。因此,对文学观念史的研究也就成了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文学观念史的研究主要应该描述不同时期人们对文学的不同认识,以及这些认识之间的文化传承、历史联系和运动轨迹。而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则主要描述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初始面貌,探讨其形成的社会机制和内在机理,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学思想和文学精神。要做好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重点是要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而难点则是对相关资料的理解分析,尤其是对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细致梳理,以及对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不同的知识系统结构中的不同观念内涵进行有创新有深度而又实事求是的理论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将完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的建构。这种建构是描述性的而非定义性的。因为在学理上,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所理解的文学观念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并没有一个时空固定的具体的发生的点,这就需要做全面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研究,揭橥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形成的社会文化机制和内在结构机理,为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丰富内涵提供经验。在方法上,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注重知识考古,所有的观念都要有符号依据,所有的话语都要进行结构分析,所有的论证都要注意收集二重证据,所有的结论都必须建立在可靠文献和文物的基础之上,以弘扬国学研究的优良传统。

从理论上说,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学研究的所有观点,应该是在全面收集资料并进行充分研究之后才能得出。由于笔者在此前已经做过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孔子研究》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过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出版有《中国文学观念论稿》(2003)等专著,故而可以对这一研究课题的基本结论做一简单归纳: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与中国文化由祭祀文化转向礼乐文化、由鬼神崇拜转向世俗关怀相关联,与文化主体由神职人员转向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由娱神为主转向教民为主相关联,也与社会结构和知识体系由神道设教政教合一转向人道设教政教分离相关联。即是说,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有一个从“观乎天文”向“观乎人文”的缓慢转化的过程,而文学观念的最终确立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觉醒。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政教色彩,人文教化是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当然,这些结论的详细论证还需要一点一点地来做。

(责任编辑:周振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齐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论文下一篇: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