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近年来,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否认,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篇1:

试析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逐渐受到师生关注,将高职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已经成为高职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首先介绍重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然后阐述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高职学生学习的根本目标是提升自身能力,使自己的能力能够符合不同职业的要求,这也是高职语文教学与普通高校语文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各项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衔接并通过语文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

1 重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

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如果学生只掌握单一技能,那么学生将无法适应社会对某一岗位多样化的要求,从而无法达到就业的目的。教师改革高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高职语文课程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写作、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写作、阅读、理解能力恰恰是社会中每个岗位都要求就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认真学习高职语文课程,学生便能够在正式的工作岗位上显得游刃有余。此外,高职语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通过阅读和理解语文课文、了解模范人物的事迹,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在无形中产生正向改变,拥有高尚职业操守的学生会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2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师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许多师生认为高职语文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高职语文课程与高职专业课程不同,高职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语文课程内容对社会工作的指导作用也是在无形中体现的。许多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只需要将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便能够成为专业化的人才,部分学生也认为只有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放弃了语文课程的学习,这体现了部分高职学校的师生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的问题。这部分师生往往认为只有能够立刻发挥作用的技能才是使用的技能,需要长期积累才能产生作用的技能是低效的,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观念。

2.2 未与信息化教育相结合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教学的媒介,但部分高职院校的师生并没有充分挖掘信息化教育媒介的优势,使之为高职语文学习与教学服务。除了师生的主观因素,部分院校还存在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客观事实,这也导致高职院校无法在语文课堂中普及信息化教育。

2.3 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堂的质量,当前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主要体现在未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上。部分教师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的内容与当今各行各业职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这种固守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学方法直接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提升。

3 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3.1 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只有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提升师生对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高职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与各岗位的需求相适应。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思想教育活动,用实例说明在职业能力视角下开展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丰富活动形式,如在语文课上开展辩论赛,使不同学生在课上进行思想碰撞,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并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职业能力与语文学科学习的关系,最终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水平。

3.2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社会各岗位都对就业者的信息化素养有较高要求,如果高职院校能够从语文课堂抓起,重视在语文课堂中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学生使用信息设备的能力,学生必定能够在往后的就业过程中更有竞争力。且通过各种信息化教育设备,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与社会岗位需求变化有关的信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设备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阅读、理解能力的进步、退步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最终,信息化教育设备将促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3.3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能力不仅指专业技能,也包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水平等指标。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中往往没有涉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这是现代高职专业教育的缺陷,通过开展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紧密相关的语文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技能知识,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应当重视挖掘语文課本中与赞扬模范人物道德精神的文章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先进人物的力量,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鼓励自己踏实工作,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师还可以适当引用反面事例进行教学,通过正、反面事例的对比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在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

4 结语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应当重视对社会中各工作岗位的研究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最终达到通过学习语文学科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学勤.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34):93-95.

[2] 张莉.分析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2):9-10.

[3] 金惠敏.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6(15):126-127.

[4] 朱红娟.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课外语文,2016(24):81.

[5] 陈静谊.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6(08):133.

作者:刘英艳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否认,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一)学校对高职语文的教学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开展中,更重视专业学科的教学,对于作为公共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更关注的是学生专业化的操作课,往往对于高职语文的教学不太关心,随意挤占语文的课时作为其它专业操作课来用,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活动更是觉得可有可无。高职语文教学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被一定程度上的边缘化了,学校对高职语文的教学重视度不够。

另一方面,高职语文教材改革相对的滞后,教材版本五花八门,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有的教学内容甚至还停留在中学的水平,而且内容也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内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难以满足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只有不断推进相关的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的需要。

(二)高职语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高职语文教师队伍,而现实的情况是并不乐观的,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与专业课相比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相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语文教学师资相对薄弱,一些学校缺乏专业化的语文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可能是到外校聘请一些老师来做兼职的语文教师,有的甚至还找到一些尚未毕业的学生来代语文课,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沉闷、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缺乏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学环境,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师资不强的因素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成效。

(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以专业课为主以公共学科为辅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度,一些学生认为专业课对未来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而语文学科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在潜意识中也就自然觉得语文的学习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再加上教材内容缺乏吸引人的人文内容,看上去浅显刻板而缺乏新意,就更不喜欢学习这一门学科,这样的状况使学生在语文课教学中积极性也自然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自然不尽人意。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愿意学,发自内心的重视语文课的学习,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才能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不适应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教学理念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对于专业化训练相对突出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更是应该继续加强的教育,高职语文教育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以良好的人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人文智慧精华不断地通过高职语文教学的平台内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是每一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1]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不适应现人文素质培养需要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具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要让人文精神的精华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地展现,让同学们在浓郁的人文文化氛围中,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将不得不学语文变成我要学语文,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于促进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大有必要。

(二)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师学生观的改变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实施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就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思维又是充满动态性的。[2]根据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以不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在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给予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这样的肯定与激励下,对于人文精神的体验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因此,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对于高职语文教师学生观的改变是非常有利的。

(三)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师知识观的根本改变

高职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其知识观是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对语文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与具体的情感体验,教学只停留于表面的知识传授方面,对于知识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人文因素则很少关注,这种僵化的知识观对于高职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而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师知识观的根本改变。

三、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在高职语文教学实施中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的开展中,要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把人文素养培养与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高职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语文课教学的教育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都要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尤其更要重视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历年来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语言能力不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因此,高职语文教学要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让同学们以良好的人文素质去迎接未来的职业挑战。

(二)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

要针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根据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相对课时较少的特点,教师就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要效益,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具体实施中要改变原有的不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用深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更好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应针对目前语文教师素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案,促进高职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更好发展。因为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其二者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学校缺乏师资的现状,多从师资人员的配备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一些高职学校语文教师短缺的现状,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结论

以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为目的的高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确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充分认识其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论文为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支撑材料 项目编号:JG2014020263。)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与人文教育[J].教育艺术研究,2009,(5):45-47.

[2]杨洁.浅析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索,2013,(8):35-37.

[3]罗灿晖.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教研,2012,(8):64-66.

(何溯源 陆 姣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54007)

作者:何溯源 陆姣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若干思考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中所占比超过半数,但从全国各地研究者在不同区域所做的问卷调查可知,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与毕业生在职业素养方面都有所缺乏,职业素养不足是社会、企业、学校与学生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调查问卷 语文教学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所发表的数据可知,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成人高等学校296所(包括民办成人高校1所)。其中全国高职院校共计1327所,占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2246所的59%,学校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半,在校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总体上高于普通高等学校。但仍存在财政投入相对较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校企之间缺少互惠互利动力机制、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单一和层次较低等问题。

一、问卷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有所欠缺

2014年5月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4年教育蓝皮书》:“数据表明,从学历层次来看,就业状况具有初次就业率‘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初次就业率最高,紧接着是专科生,本科生最低。”从2011年开始,江苏已连续4年呈现出学历和就业率倒挂的现象。例如,2013年江苏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2.5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6.59%,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56%。学历越低,就业率越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光鲜数据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不少的问题。以江苏为例,据南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蔡婧在江苏省调查显示:31家用人单位认为部分学生在人文、礼仪知识方面有所欠缺,所占比例为17.2%。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宝成和何万丽在《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指出:“发现致使毕业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力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欠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赵鑫道和张菊芳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成因与对策探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提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足。”从以上不同区域不同研究者的调查研究中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缺乏不是个别学院或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高职院校的普遍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们通过各地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不仅达不到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出的十大职业能力要求,也缺乏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其他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生素养缺乏是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综合因素造成的,我们要客观对待与分析。

(一)企业原因

中国当前社会吸纳大学毕业生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选拔人才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还有的企业片面看重毕业生的技能,这些都给高职在校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学校原因

在职业教育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实。“以就业为导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轻视综合素养的训练;注重学生的就业率,漠视学生择业后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原因

高职高专的生源大多是本省的第三批次录取,从分数的高低分布可见生源的现状,各个省份也应该相差不大。同时,高职院校设置了很多的毕业限制条件,在校期间,许多学生疲于应付种种证书的通过,在职业素养方面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精神。这也是导致学生职业素养不高的另一个原因。

三、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各类研究人员联合,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证研究

以上从事调查问卷的设计者,除蔡婧在普通高校工作外,其他教师都任职于高职院校,在调查与研究方面可谓各有千秋:普通高校教师理论水平强,眼界宽广,但缺少高职经历与教学实践,即使有兼职经历也较短暂;高职院校身处其中,感同身受,但在理论素养方面稍显不足。进行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问卷的设计,最好是普通高校研究者与高职院校一线教师联合完成,使其各自发挥所长,把调查问卷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其次,做好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的配合,使调查的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可信;最后,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的发展变迁,要进行长期的、大范围的追踪,得出的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

(二)基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进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途径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相比于其他学科迟缓而滞后,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管雪梅《关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将其归纳为:“教材缺少针对性、课程边缘化严重、教学形式单一陈旧、教师队伍建设乏力和教学评价作用不突出。”管雪梅所归纳的语文教学改革滞后的原因,基本上是切合当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的。

语文教学改革虽然遇到了众多的困境,但是不能否认语文课程本身对高职院校学生也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认清高职语文的定位,树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观

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存在着四种较为重要的观点。一是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交际工具。二是人文论,认为人文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三是素质论,认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四是语感论,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首要目标。以上对语文的认识各有其合理性,但与新时期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要重新定位高职语文:高职语文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我们牢固树立起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做到语文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紧密结合。

2.实施拓展式教学,强化学生参与,课堂内外相结合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没有错的。我们同时还要强调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基础,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拓展式教学:

(1)教材内容的拓展

语文教材所选作品虽然是百里挑一,但是由于篇幅和课时的限制,选材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教材内容的拓展,具体做法是:对教材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拓展延伸。有目的地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与拓展;由教材向课外阅读拓展,有效地拓宽学生视野。

(2)教学时空的拓展

教学时空的拓展主要包括课堂内容本身的拓展和课堂向生活的拓展。课堂内容本身的拓展就是依据课文特点,课前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实施课堂向生活的拓展,是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语文向生活的拓展,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和乐趣,最终还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3)教学方法的拓展

语文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系统有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各种教学法有优点也有不足,应该综合运用,同时加强学科间渗透式拓展,真正把语文课构建成为联结课文和生活的桥梁,真正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沟通。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ZYB54]。)

参考文献:

[1]管雪梅.关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0,(2).

[2]马莉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蔡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江苏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18).

[4]马宝成,何万丽.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

[5]许凌凌.高职院校生物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以安徽省为例[J].贵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6]吴菁莉.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究[J].大观,2015,(3).

[7]赵鑫道,张菊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成因与对策探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5,(4).

[8]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韩留勇 江苏南通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分校区 226006)

作者:韩留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学习特点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三思想品德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