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停车设备发展问题

2023-02-24

第一篇:机械停车设备发展问题

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浅议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摘要】近几年,公路路桥大建设、大发展已成为交通行业的主旋律,工程机械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工程施工机械逐渐向大型化、专业化、系列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如何更大地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路桥施工;机械;管理 1.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1.2 设备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原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的路桥产业格局,随着路桥行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国有、股份、外商、外企并存的产业新格局。老的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目前路桥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地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隐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3 路桥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当前,路桥工人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散兵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执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愈来愈显示它的重要作用。过去,使用部门重使用轻管理,重维修轻保养,基本上以包代管,因此,规范管理,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强制修保,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工程施工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强化设备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人的思想素质,通过强化意识培养,倡导爱岗敬业精神,树立科学管理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全员参与管理。

其次,现代化和机械设备专业化技术程度,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加强对广大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断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再次,是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抓好机械设备的管、养、修三方面的工作,就机械设备而言,由于机械设备的综合性能不同,使用程度不同,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综合性能的技术要求高,在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的大型、特种设备,应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专人操作,专人负责。对综合性能和技术要求不提高,而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可以交由基层部门来管理,由上级部门来统一监督。而技术含量低,在施工中占次要地位的设备可由基层部门自行根据实行需要,采取管理措施。分类管理的方法有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管理一些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型设备,有利于企业统观全局,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管理资源。

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应从基础工作做起。建立机械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它包括使用说明书、技术资料、性能参数、润滑油要求、修理技术参数、技术保养内容和要求,使用记录,技术性能评价,配件消耗记录等等。技术管理人员协同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搞好原始数据搜集统计工作,务必使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设备保养、维修和技术改造,提供依据。有条件的可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快速查询和统计所需信息,这样可以更高效、更规范。

设备投入使用后,避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启动检查,并组织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包括三滤检查,加注润滑脂,紧固螺栓等。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械,应编制合理的检修计划,并立即组织实施。对于需要安装调试的机械设备,如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吊装设备等,应会同相关专业人员确定安装地点,进行必要技术交底,并组织相关人员协助安装。对新购置的机械设备,应要求厂家积极配合,予以安装指导,并对操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操作人员须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后方可上机正常工作。

在重视使用和维修的基础上,着重注意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必要时可实行强制保养,对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有很好的作用。 3.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点检管理

施工机械设各日常点检使我们能牢牢掌握住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保持施工机械设备完好状态,消灭施工机械设备故障于萌芽状态。施工机械设备点检制是指为了维持施工机械设备所规定的性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直观目测和简单测试工具对施工机械设备所进行的一种检查方式。点检制较传统的日常保养有如下优点: (1)及时发现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隐患,有利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路桥施工机械设备进一步劣化及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2)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点检制符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预防维修的重要基础。通过点检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持路桥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稳定,延长路桥施工机械设备寿命。

(3)参加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点检,对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进一步掌握、理解,提高自觉地爱护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责任心和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水平均有好处。

(4)点检制是路桥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之一,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问的努力,可靠性逐步达到并保持较高的水平。点检也是编制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提高计划准确性的重要资料。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点检时,个人主张全员参与,与路桥施工机械设备有关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辅助人员,人人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再规范整理形成一套体现人性化设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检制度。总之,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加强员工培训,加强设备管理、使用与维修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排除故障的能力;各部门协同作战,消除故障隐患,做好出车前的交接班检查,检查上班次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情况,明确下班次的注意事项;出车后,重点检查机械在运行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消除事故隐患;安全专项检查,机械主管部门与使用单位共同参加,专门对机械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现场巡视检查,由主管工程师与机械主管队长共同参加,不定期地到现场重点检查操作是否合理;普查,由主管部门与机械主管队长共同参加,对全部机构和安全设施进行普查。以上几种措施要贯彻实施,做到故障早发现,早排除,为预防维修和视情维修奠定了基础。 4.结语

为满足路桥生产连续性、满负荷、高效作业的要求,实现现有人力资源和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设备综合管理最优化,必须实行机械管、用、养、修一体化和主管工程师负责制,形成以实现机械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最经济为手段,以满足路桥工程生产需要的管、用、养,修一体化机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国平.论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O7,8. [2]罗杰峰.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J].商情,2008,1. [3]刘玉文.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新思路[J].理论观察,2004,4.

第二篇:国际包装机械设备技术发展新趋势

向着国际化发展是每个企业应有的目标。包装行业更是如此。

目前,国际包装机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据包装机械业信息表明,产品除必须注重质量外,包装也是直接关系到产品营销成败的关键之一,运用高效率的包装设备可提升自动化与作业效率。

包装机械根据包装物与包装材料的供给方式,可分为全自动包装机械及半自动包装机械;若按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划分,可分为通用包装机、兼用包装机及专用包装机;而依包装种类可分为个包装机、内包装机及外包装机等。随着包装机械竞争加剧,种种信息表明,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朝着研发技术、人才及发展更高速包装机等方向进行,在技术发展上正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机械功能多元化工商业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及多元化,在大环境变化下,多元化、弹性化且具有多种切换功能的包装机种方能适应市场需求。

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充分利用原有机型模组化设计,可在短时间内转换新机型。

控制智能化控制器是机械的大脑,也就是下达动作命令的主要设备。目前包装机械厂家普遍使用PLC控制器,虽然PLC弹性很大,但仍未具有电脑(含软件)所拥有的强大功能。未来包装机械必须具备多功能化、调整操作简单等条件,基于电脑的智能型仪器将成为食品包装控制器的新趋势。

结构运动高精度化结构设计及结构运动控制等事关包装机械性能的优劣,可通过马达、编码器及数字控制(NC)、动力负载控制(PLC)等高精密控制器来完成,并适度地做产品延伸,朝高科技产业的包装设备来研发。

文章来源于中国饮料包装机交易网。

第三篇:浅谈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发展

打印引用发布时间:2009-08-13 浅谈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发展 宋保华 张文成 摘要:介绍了石油钻井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并对提出了故障进行剖析,强调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岗位人员加强培训”的管理思想,同时提出了“设备租赁、索赔”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 机械设备修理、维护 机械设备管理 石油钻井机械设备是构成石油钻井生产的重要因素;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会逐渐地被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设备的技术状态将会产生劣化,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降低,甚至整机丧失使用价值。保持现场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是机械设备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一 机械设备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种类及后果 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有以下6种:

(1)损坏型故障: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 (2)退化型故障:如老化、变质、剥落、异常磨损等; (3)松脱型故障:如松动、脱落等;

(4)失调型故障:如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失调、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5)堵塞与渗漏型故障:如堵塞、漏水、漏气、渗油等;

(6)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如功能失效、性能衰退、过热等。 造成的故障后果有下列4类:

(1)隐蔽性故障后果:隐蔽性故障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它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经常是灾难性的多重故障后果;

(2)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如果故障会造成人员伤亡,就具有安全性后果;如果由于故障导致企业违反了行业、地方、国家或国际的环境标准,则故障具有环境性后果;

(3)使用性后果:如果故障影响生产,就认为具有使用性后果;

(4)非使用性后果:划分到这一类里的是明显功能故障,它们既不影响安全也不影响生产,它只涉及直接维修费用。 二 机械设备故障的排除及维修

对于机械设备,一要尽可能减少零部件的磨损,预防故障的产生;二要灵活运用修理方法,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维修方法。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维修,由于有配件、材料、吊装设备等的困难,要求维修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来尽快解除故障。 现场应急维修。(1)零件修理法:采用机械加工、焊接、研磨等方法快速修复损坏的零件。例如一台输送泵,料斗的搅拌轴因磨损严重突然不能工作,配件一时又难以买来。这种情况下,可将搅拌轴拆下,采用堆焊及车床加工的方法,迅速恢复机械的作业,同时也节省了资金;(2)零件换用或替代修理法。用完好备件替换已经损坏的配件,在大修及现场维修时均可采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材料,替代机械设备已经损坏的零部件。如用普通钢板制作的垫片代替缺损的垫圈,用塑料布代替水泵中密封的石棉绳等,可临时解决应急维修的需要;(3)零件弃置法。过已经产生故障的零部件,将管路或电路连接起来,快速恢复机械设备作业。

三 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

机械设备故障85%以上是由磨损产生的。解决零部件的磨损,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还需要操作人员的细心操作等。

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机械设备的故障50%以上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由于机械设备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润滑可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间隙和适宜的工作温度,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内部,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减少机械故障。正确合理的润滑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使用润滑剂,根据机械结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润滑剂类别,按照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牌号。不可任意替代,更不可使用伪劣产品;二是要经常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 细心合理地操作机械。作为机械操作人员,启动机械前均应检查冷却液及机油是否够量,不足要及时补充后再启动机械。机械启动后要进入低速预热阶段,待冷却液及机油达到规定温度后,再开始工作,严禁低温下进行超负荷运转。操作人员在机械运行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温度表的数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再工作。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工作,保证机械处于较为平稳的负荷变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的大起大落,降低机械的磨损,减少故障的产生。

四 机械设备管理采取的措施

1 充分利用“PMS”,搞好设备的强制保养

“PMS”,即预防维修保养制度,机械设备损坏机理主要是由于能量的作用和设备零部件损坏到一定程度引起的,通过对机械设备故障特征的分析,认为只有加强对设备运行全过程进行维护和检修,才能使设备较长时期处于良好的状态。充分运用PMS系统,做好“强制保养”。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装备系统具有大型、连续、高速、复杂、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当发生非预知性故障时,会造成巨大的停机损失。若利用现代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做到预知性维护,可使设备系统实现高效、安全、可靠、低成本运行。

2加强教育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首先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养,通过送出去培训、在职自学、函授等形式,提高业务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以法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训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时辅导与集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评先创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多手段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维护设备的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对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真正把机械设备管好、用好、维护好,确保生产的安全、高效、低耗。最后是要抓好维修队伍的建设,通过单位自培、引进中等专业人才等办法,提高国营建筑企业的维修技术力量,通过较好的维护保养作业,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的活力。

3 加强配件质量和油品管理

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维修配件也打断了专营,进入了市场,其利弊众说不一。但有一点,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配件市场上,许多鱼目混珠的配件摆上柜台,这些产品并不是不能用,只是使用寿命有限,或强度不够,造成维修工作不力,同时对设备的寿命也有影响。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配件质量和油品的监理工作。 4搞好设备租赁和索赔工作 在国有体制下,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投资,由于受所谓固定资产旧式概念的影响,基本上采用的模式为:单位购买—单位所有—单位使用。虽然各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设备进行一些革新,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克服了许多困难,狠抓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创新使机械设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企业的领导者应从集团化运作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把握机械设备租赁对石油钻井施工的深层意义,树立“机械设备使用比占有更重要”的现代租赁经营观念。要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对机械设备租赁给予高度重视。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既是一种商品交易方式,也是一种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式;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大力解决租赁市场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租赁市场的建设和规范运作。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企业的共同点,石油钻井行业也不例外。为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和索赔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索赔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企业领导来说,对处理索赔问题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对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计划管理的动力,更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所以随着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索赔是企业自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应居于首位的一项核心工作。它将成为石油钻井行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

第四篇:2018年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市场综合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2018.09.14)

一、行业发展及供求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国外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机械式停车设备较早的国家有日本、德国、韩国等,在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台湾地区的机械式停车设备业也通过技术引进并逐步自主研发的方式,得到了蓬勃发展。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缺乏,人口密度高,其机械式停车设备发展起步早、种类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研发经验丰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发机械式停车设备,90年代初,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械式停车设备得到高速发展,品种从单一种类发展为多种型式,机械式停车设备也超出了单纯用于停车的功能,

1 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具有较强实用性、观赏性和经济开发价值的城市建筑。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机械式停车设备, 80年代为引进阶段,从日本引进相关技术和产品; 90年代为使用阶段,各种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得到了普遍的开发和利用,年递增速度达到30%; 2000年至今为发展阶段,各种自动化停车设备发展迅速。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从事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也比较早, 大型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发展较好,技术较为先进。

(2)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自主开发阶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研发和使用,1988年在北京建成第一座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此阶段主要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开发设计,产品技术不成熟,产品种类单一。第二阶段为技术引进阶段。 90年代开始,国内厂家开始与国外停车设备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国外的产品技术进行生产,产品种类逐渐丰富:1991年首座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在北京建成, 1997年首座垂直升降类及首座多层循环类停车设备分别在上海和天津建成,1998年首座巷道堆垛类停车设备在深圳建成,2001年首座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在大连建成。第三阶段是吸收与创新阶段。2003年以后,各企业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始对引进的技术结合国内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改造与创新,走上自主开发的道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左右,并具备出口能

2 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停车设备行业发展迅猛,2011年, 全国机械式停车设备累计泊位数突破100万个, 2013年突破200万个,2015年突破300万个,2016年突破400万个,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3)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和2003年以来的自主研发阶段,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度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262个城市新建车库, 新建车库项目2,215个,同比增长6.5%;新增机械式停车设备泊位数728,643个,同比增长18%;国内销售总额(包括汽车专用升降机) 1,333,386.84万元,同比增长20.2%。

从产品类别上看,绝大部分新增机械式停车设备泊位为升降横移类(PSH),占86.29%,和2015年基本持平;其次是平面移动类(PPY),占5.28%;简易升降类(PJS)占4.92%;垂直升降类(PCS)占1.97%;巷道堆垛类(PXD)占1.09%;垂直循环类(PCX)占0.36%,多层循环类(PDX)占0.09%。

从使用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客户类型上看,住宅小区类客户占比最高,其次是公共配套类客户及单位自用类客户。2016年住宅小区配建车库新建泊位442,020个,同比增长14.5%,占当年新增泊位总数

3 的60.7%。住宅小区配建车库采用最多的库型是升降横移类(PSH),共有398,397个泊位,占小区泊位总数的90.1%,其次是简易升降类(PJS),共有24,746个泊位,占小区泊位总数的5.6%。公共配套车库新建泊位201,858个,占泊位总数的27.7%,同比增长37.2%。公共配套车库采用最多的库型是升降横移类(PSH),共有157,015个泊位,占公共配套泊位总数的77.8%,其次是平面移动类(PPY),共有22,470个泊位,占公共配套泊位总数的11.1%。单位自用车库新建泊位84,765个,占泊位总数的11.6%,同比增长0.7%。单位自用车库采用最多的库型是升降横移类(PSH),共有泊位72,869个,占自用泊位总数的86.0%;其次是平面移动类(PPY),共有4,572个泊位,占自用泊位总数的5.4%。

(4)机械式停车设备出口情况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起步较早,停车设备制造企业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起步较晚,停车设备制造企业技术积累相对不足,产品相对国外品牌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我国目前整体出口规模较小。2016年,我国出口项目107个,出口泊位22,995个,出口总额为58,231.45万元,占当年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不足5%。

2、我国机械停车设备市场需求情况

4 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一定程度上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汽车产销量、土地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1)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7.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 2016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6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1万亿元,同比增长6.7%。 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同比增长8.2%。 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为我国汽车行业及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2)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停车位供需缺口巨大

2016年度我国汽车产量达2,811.88万辆,较2015年增长14.76%;从汽车销量情况看, 2016年度我国汽车销量为2,802.82万辆,较2015年增长13.95%8。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从机动车保有量来看,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率不断提升,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迅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752万辆,保有

5 量净增2,212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5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10辆左右,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汽车产业尚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际城市建设经验,停车泊位数应达到车辆保有量的1.1-1.3倍,按照1.1的最低比率计算, 仅2016年, 我国停车泊位数理论上就应该同步新增2,400个,然而,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仅约为1: 0.8,中小城市仅约为1: 0.5 ,我国停车位建设速度与汽车保有量增速严重不匹配,未来我国将面临持续的停车位建设需求。

(3)土地资源紧缺,催生机械式停车设备需求

2013年以来,全国土地供应面积以及土地规划建筑面积连续三年下滑, 2016年,全国土地供应面积为5.97亿平方米,同比下滑8.15%,全国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1.3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99%。传统平面停车位占地面积大,征地范围广,同时还涉及主体及土建工程,造价很高。而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形势对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平面停车位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在此背景下,机械式停车设备相对于传统停车位而言具有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造价较低、自动化泊车与取车更为便捷等优点,成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未来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6 (4)住宅小区停车位需求稳定,公共配套停车位建设异军突起

2011-2016年,我国住宅平均竣工面积为80,282.67万平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对在新建住宅与停车位的配备比例要求为每百平米配备1个车位,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2个车位,这就意味着每套住房应配备1个车位以上,仅靠传统平面车位建设,很难满足车位配比指标,机械式停车设备成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国住宅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为机械式停车设备带了稳定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城市公共配套停车位建设,机械式停车设备等集约化停车设施以占地少、建设方便、运营高效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旅游景区等为代表的公共场所的停车需求,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 2011到2016年,公共配套类机械式停车设备新增泊位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08%, 2016年新增泊位达到201,858个10,保持了高速增长。

3、停车产业运营市场分析

(1)停车产业运营管理行业现状

停车产业运营管理行业处于公司所处产业链的下游,一直以来,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一方面,停车产业运营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对配备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停车场而言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停车场前期投资成本较高,停车产业运营回报期较长,对参与方的资金实力要求

7 较高。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停车产业运营管理市场存在以下不足:缺乏专业化管理,散而乱;智能化水平低,以人工收费为主;停车体验差,停车成本高等。

(2)行业机会及市场潜力

1)国家产业政策推动

自2015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城市停车场建设及运营,这些政策着重于明确建设重点、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新改革投融资模式等方面。尤其以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最具代表性,该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建设机械式停车设备等集约化停车设施,鼓励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停车设施,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与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建设,采用放弃一定时期的收益权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以上产业政策, 表明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公共停车产业运营管理领域的态度逐渐明晰,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市场空间

停车产业运营管理行业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94亿辆,较2015年增长12.79%,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84%。按照主要城市每辆车年平均停车成本按照

8 3,000元估算,则截至2016年,整个停车行业收入在6,000亿元左右。

3)行业竞争状况

目前停车产业运营管理参与企业主要有两类, 一类则是以发行人为代表的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停车设备制造商;另一类则是不从事停车设备制造,仅提供停车产业运营服务的企业。从实际情况来看,前者更具备竞争优势。一方面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具备了品牌效应、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及维修保养经验;另一方面停车设备制造商常年与停车场所有者及行业管理部门接触,借助沉淀来的客户和渠道资源,相对更容易切入停车产业运营领域,获取客户成本更低。因此, 具备品牌和资金实力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厂商进入停车产业运营领域顺理成章;同时,未来以停车场作为平台,可延伸到停车大数据、加油、保险等商业增值空间。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了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从融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比较大的扶持

9 力度,充分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以期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切实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2015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提出积极引导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 降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和投资规模的准入标准,简化投资建设、经营手续办理程序,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的收费。2016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2)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加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机械式停车设备作为特种设备,主要运用于房地产业、商业服务区域以及交通枢纽等领域,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我国良好的国民经济形势以及不断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为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3)国内市场不断增加的停车位需求

10 2016年,我国汽车年销量达到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3.95%。相对于持续增长的汽车销量, 2016年我国新增停车位仅约为540万个11,即使以1: 1 的配比计算,仍旧远低于新增汽车带来的停车位需求。相比传统停车设施,机械式立体车库无论是在土地利用效率还是在运营模式开发上,都具有更大的提升潜力。

2、不利因素

(1)产品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

近几年新增机械式停车位中升降横移类产品(PSH)占到新增泊位总数的80%以上,一方面,该类产品技术应用相对成熟,利润空间较小;另一方面会使得产品结构单一的企业大量涌入,加大市场价格竞争程度,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日本等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 机械式停车设备会经历一个智能化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产品结构尚不完善,产品智能化水平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2)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取得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许可的企业总数已经超过500家,2016年新增的取证企业超过100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城市停车位需求的快速增加,

11 大量的企业进入立体车库行业,尤其是市场占比最高的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在同质化竞争过度的风险。

(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上游产业对机械停车设备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钢铁冶炼行业)成本的升降直接关系到机械停车设备产品制造成本的变化,从而影响机械停车设备产品价格的变化。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下游客户使用产品的体验。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下游主要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终端用户。随着政策逐步落实,下游客户以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大型房地产为主体,用户体验和服务成为核心因素,行业向具备品牌、资金优势的企业会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停车产业运营服务的下游为广大停

12 车需求的车主,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下游客户规模将日益扩大,停车产业运营服务行业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13

第五篇: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分析对策研究

[摘 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中逐渐以普遍使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工具、畜力农业。我国进入农业现代化阶段主要是以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判断依据,近些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呈现一种普遍上升的趋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毫无避免的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对策进行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30-01

【前言】农业机械化在实质上,可以看作是普及农业与非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过程,起到了科技兴农的作用。众所周知,农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一部分从事劳作的农民,使得他们也有一定的其他经济收入。由此可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无论是对于农户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中国农业机械化呈现一种上升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要成就。首先,我国农机的固定资产值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目前已经达到3000亿元之多。农机设备总量的增加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的物质保障,同时也可以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其次,农机服务市场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在服务类别上由粮食作物拓宽到了经济作物领域,此外,还包含着畜牧业与养殖业等方面的服务市场。第三,劳动者的量与质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者从业比例占全社会从业者的比重,已经降到50%,在数量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在中国农民中有一大部分已是使用先进农业机械进行生产的新型农民,尤其是在一些东部地区更是如此。

2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中国农业机械化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水平不高

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发展,但目前来看仍处于基本实现的初级阶段,不可否认的我国仍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数量上占大多数,在一定层面上看,也能够反映出农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仍存在没有根本性质的改变。

2.2 发展不平衡

首先,在环节阶段发展上的不平衡。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在耕种环节表现了较高的水平,但收获环节与耕种环节相比就显得不具有那么高的水平。其次,种类的不平衡。总体来说,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主要侧重在粮食作物方面,经济作物水平则没有显现出较高的水平。第三,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毫无疑问,在东部与大城市郊区等较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而西部与一部分欠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此外在粮食主产区机械化也呈现较高水平。

2.3 农业机械工业制造业水平与科研水平的不足

农业机械的制造对于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也有着较多的农机制造企业数目。但总体来说,我国整个农机制造业存在着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农机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作为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软实力,在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也寻找着一些不足。科研院所与人才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从业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足,导致一些较为核心的技术与高端的产品在研发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3.1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积极有效的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上加快步伐,进一步优化科技开发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发挥好农机科研院所的作用,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有重要意义。

3.2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化

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够通过市场合理的配置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机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对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化,可以通过拓宽农机服务领域等措施来实现。

3.3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完善的关于农业机械化政策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农业机械的购置上需要能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一部分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对农业机械的购置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需要能够加大财政的补贴与扶持力度。

3.4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需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政府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关于技术的交流合作,积极的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我国一部分有能力的农业机械企业,可以鼓励它们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如在境外投资办厂,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能够增加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农机化发展的亮点与新星。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不仅需要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的努力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宝文.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展望――在第七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五届亚洲农机峰会上的讲话(摘要)[J]. 农业机械,2007,22:32-34.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部分发言摘要[J]. 农机科技推广,2008,10:4-11.

[3]校林. 研讨“新常态” 助推农机化转型升级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成功举办[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5,03:16.

[4]王一鸣,王学斌,张坤凤.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向──建设村级农机服务组织[J]. 农业机械学报,1994,01:109-1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督导工作情况纪实下一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