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2022-04-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是将文化作为基因遗传的功能呈现。学校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具有教育和体育双重属性。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是通过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1: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研究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根据艺术院校的特点和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念,提出后现代主义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并给出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策略,给出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应注意的两点建议,即: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多元化的问题,希望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科学构建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育文化 艺术院校 后现代主义 文化模式 构建对策

校园体育文化是与学校的教育功能紧密相连的,这一点对于艺术院校来说同样也不例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艺术院校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艺术院校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而随着近些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其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实践活动中均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也进而因此不可避免的对高校体育文化的产生了相应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研究,希望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科学构建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后现代主义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源于西方的一种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目前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已经渗透进入了建筑学、教育学以及法律学等诸多的领域。而近些年来,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一点在针对校园体育文化而言时亦是如此。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后现代主义中多元性、开放性的风格特点,对我国传统较为单一死板的校园体育文化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到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了目前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还在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学校体育教学课程理念、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而这些影响也同样会以间接的方式对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产生作用,使得校园体育文化或多或少的带上现代化的特点和色彩。由此可知,在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工作,那么如何利用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的理念来尽可能的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工作的科学性?以下就从后现代主义的视野来简要分析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后现代主义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和对策

(一)后现代主义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政治意识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多,不同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处于社会变革中的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思维敏捷、善于创新,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乐于追求社会新鲜事物,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受到世界各地体育文化的影响,追求多元体育文化,在不同体育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这是校园体育文化的进步。但是后现代主义所倾向的反传统、反主流、反中心思想也很容易误导学生,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追求标新立异,弱化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世俗化倾向愈加严重,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中如果不加以引导,体育运动所具有在思想品德、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功能不但得不到体现,而且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危害,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构建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策略

1.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政治教育

针对学生容易产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进行引导,在校园的体育活动场地上打一些文明、健康、活泼的标语,在体育课程上根据高校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重点培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形体塑造、体育知识、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够为日后工作岗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打下基础。

2.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构建

改革传统的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单纯追求比赛的成绩和名次,让体育运动向娱乐化、健身化、社会化、个性化、大众化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性格的学生能够找到自身在体育运动中的位置和兴趣,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提高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强化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

深度挖掘体育文化的内涵,加强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发掘体育文化在强身健体,思想品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社会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的功能,并在校园中进行体育宣传,倡导体育精神,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理解参与体育运动的好处,并构建主体式体育文化活动模式,定期的以不同的主体单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强化体育文化氛围,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4.体育文化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需求有着许多相同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社会需求则是以培养社会有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为出发点,遵循社会整体的发展和完善,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主要为增强国民体质、增加民族气节和凝聚力;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从个体的围观意识取向为出发点,遵循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体育需求不仅是强身健体,更多的则是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和塑造自身形体美,主要从自我身体、形体、娱乐、兴趣等方面的需要。所以在体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校园体育教育一直是以实现社会需求原则而设里,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个体的体育文化诉求,这样在开展体育和组织体育活动时就很容易导致二者在理念、制度、行为上的脱节,甚至会发生冲突,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体育文化系统,给体育运动的组织、体育技巧的传授、体育文化的引导等方面产生障碍,不利于社会需求的实现。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模式上应将学生个人的意识诉求与社会培养需求相结合,在体育运动项目、组织形式等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学生需求,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两者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动力,增强主管能动性,有利于社会需求的实现。

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两点建议

(一)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

受后现代主义中开放性特征的影响,多层次、多阶段、多途径的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也成为了当今校园体育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而如果具体针对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工作而言,此处的应从多个层面同时着手,具体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要从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以及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着手来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工作。其中,首先是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构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构建和优化是构建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其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在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同样也要重视校园体育意识文化的构建问题。而在构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时,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注意引导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家对体育以及体育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其次是艺术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构建。要确保学校的体育文化模式能够符合当今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就必须要对学校的体育行为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也就是说要重视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构建工作。具体来说在构建校园的体育行为文化时,不但要积极的加强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相关的研究工作,还要有计划的加强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工作,并积极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以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艺术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有效优化。

最后是艺术院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构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投入与建设是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物质基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园体育物质条件的改善,与校园的体育物质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构建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时,同样也要注意从物质文化的层面入手,在加强组织管理水平的同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意识的加大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在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多元化的问题

要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下开展艺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构建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传统的、过于单一的方式,重视多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以全新的知识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为载体的校园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所构建的校园体育文化也同样需要多元化的内容,同样需要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具体来说,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模式的过程中,要实现这一点不但要注意改革以往的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把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与日常的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艺术院校,还可以有意识的、巧妙的融入艺术的细节和因素,从而改变以往以竞技为主的校园体育活动形式,让校园体育活动在具备健身性的同时,同时具备趣味性、娱乐性、特色性等特点,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高校是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的重任,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应该作为一种实现学生丰富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构建和谐校园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效手段。在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兴起的当今社会,艺术院校的学生追求时尚、新奇的事物的特性,使得学生更容易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校园体育构建模式上应该遵循学生个性体育与学校体育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科学的心理引导和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构建,促进体育教育改革,强化体育文化建设,将体育文化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对后现代主义思想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的思想引进来并放大,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2013034。

参考文献:

[1] 崔伟.后现代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观念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2] 谢登斌.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3] 王佃娥,李树怡,杜发强,王雷.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4] 尹霞,谭月华,高月宏,冯建强.后现代主义观下的体育价值取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5).

作者:王林钧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2:

体育文化育人的内涵、问题与策略

摘 要 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是将文化作为基因遗传的功能呈现。学校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具有教育和体育双重属性。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是通过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体育思想实践的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部分缺失。重构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文化 文化缺失 评价体系

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体育是运动技能和竞技技能培养的教育活动,是身体及心理适应的训练体系。那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学科领域,学校体育是否已经或可能成为对学生形成重要影响的一种文化?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有哪些内涵及外延?从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上讲学校体育运行是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改进完善?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改革,更好落实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内涵:作为育人文化的学校体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生命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即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在内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创造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育人在于文化作为基因的遗传功能。包括文化的整合功能、导向功能、既定功能和传续功能。整合意味着对群体行动的协调,成为群体之间沟通的中介;导向意味着可以为群体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既定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认可和被遵从,不会轻易改变。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能够向新的世代流传。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受怎样的文化熏陶,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什么文化抢先占有,什么文化就长久地发挥作用[1]。比如,“在贝尔法斯特,当你作为一个天主教徒长大以后,一种叛逆的精神自然而然地在你的性格中形成了”[2],这是爱尔兰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周围人们的身份识别、归属感、生活要素观念、如何关心自己和他人、用什么去庆祝,吃和穿等,多数是通过文化获得的。

学校体育无疑也是人类长期创造的产物,本身可以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既遵循学校教育规则和精神,属于教育文化;又遵循体育规则和精神,属于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其中,体育精神或者身体观、运动观、体育文化价值论、体育文化方法论、体育文化哲学、体育文化心理等[3],属于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体育文化的表现形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生物体育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其核心理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政治体育观,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到“乒乓外交”、“中国女排五连冠”,体育的社会政治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主导中国体育发展的认知是文化体育观。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背后的文化积淀,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4]。高校体育从“体”到“育”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认识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的。

体育文化育人是用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精神、团结拼搏争先创优精神、创新精神、健康第一的观念[5]等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也就是说,是要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一种育人文化。这里的育,不仅仅是教化,而是培育,是体育精神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体育能力形成,尽管在组织形式和观念上会出现“快乐”和“终身”,但也不是只与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就可以了。实际上,终身体育是20世纪60年代末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因为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终身体育的核心是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形成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6]。这些体育能力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育保健能力、体育欣赏能力、运动处方能力等,对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需要通过学校群体和个体的认知、认同并付诸实践才能形成。

二、问题:体育思想实践的文化缺失

在近百余年来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并形成了具有明显节点的发展轨迹。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之前的体育思想,军国民体育思想成为主流体育思想,并作为“强国强种”、“尚武救国”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引进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逐渐形成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为辅的体育思想。这一时期学校体育中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废除了兵式体操,增加田径、球类等内容,使学校体育开始走向科学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体育教育领域既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又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学校体育按照新的教育纲领和体制改革步伐,开始引进苏联模式的“三基教育体育思想”。这时实行的是《劳卫制》学校体育行政制度,以及“举国体育”的学校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和遴选制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思想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种体育主张异彩纷呈,如“增强体质”教育思想、身心二维体育观、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快乐体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等。在众多体育思想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新时期的主流体育思想[7],学校体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1979年,基于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的情况,学校体育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教育”;1980年代末,迎合当时人们欲求轻松快乐的向往,且由于体质教育存在的缺陷,学校体育引进了日本的“快乐体育”;到1990年代初,由于对成功教育的研究成果开始向体育教育领域渗透,学校体育课程教育领域相应出现了“成功体育”。此后,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体育领域相继提出了体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国家体育和教育部门也推广了九套大众广播体操,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以及“校园集体舞”等锻炼方案。

总体上讲,在这一学校体育思想实践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是倾向于“体”,认为体育应以运动为核心,建立对身体练习的关注;一种是认为体育的核心是“育”,主要功能是教化,体育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体育氛围的机会,只要与“快乐”、“终身”相联系,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由度相当大[8]。然而,无论哪一种倾向性,都没有能够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和运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达成预期效果。相关信息显示,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参加体检的75256名高中生,体质健康完全合格的只有10080人,仅占13.39%,除了视力下降和肥胖以外,还有脊柱侧弯和高血压;因为担心长跑出现学生身体健康伤害,广州和上海学校体育中的长跑测试和运动会取消3000米和5000米比赛;2011年9月14日,教育部公布的对15个省份129个县(市、区)的学校体育课堂的监测显示:全国只有22%的小学、初中和13%的高中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经过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后,只有22.93%的大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11];现代大学生具备的体育保健知识明显不足,对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和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只有10.5%的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曾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体育保健知识教育[12]。而且,即使经过了高校体育,学生走出校门后,竟与体育分手了。这就不是简单的“快乐”和“终身”所能囊括和解决问题的。

实际上,体育思想及其实践中的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某些缺失,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和体育行为习惯养成受挫的根本原因。在心理文化上,不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应急心理、从众心理,甚至轻视心理和迷外心理,缺失独立自主和绵延持久;在制度文化上,则不时出现“一刀切”、“大一统”、规避,甚至边缘化和泛制度化现象,缺失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比如,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的学校体育政策,对于多民族、大地域的我国体育教学的适应性,包括体育课程指导,体育达标项目,体育教学大纲制定等,应因地域、气候、人文环境、民族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且,寓体育的教育教养功能于体育行为养成之中,已经成为学校体育作为文化育人所必需。体育锻炼的习惯应从兴趣激发着手,但就严格的课堂组织而言,一堂严谨有序的体育课,未必就能培养学生平时锻炼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现行升学压力下,体育课已是学生活动的最后一点时间,如果只要求学生的课堂纪律和现行的课程组织,忽略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终身体育习惯养成,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显然,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来实现育人目标还存在一些重大问题需要解决。

三、策略: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重构

作为一种育人文化,学校体育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并在不断创新中得以不断完善。首先,在学科发展上,需要构建一种新型体育发展模式。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既有学科专业建设因素,又有公共课程建设及实施因素。比如体育思想、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师建设与专业化、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教学实施、体育经费供给等。有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并提出了教学、训练、科研、群体“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特色模式,用以构建一种新型高校体育发展模式[11]。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育师资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体育场馆建设也已有了重大改观,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大量增加的大环境中,这些已经不是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能够作为重建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其次,制度改革上,需要重新定位学生学业成就考评与教师工作制度建设。体育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体育教育概括性的、总体性的要求,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并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性的作用,对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的评价起着直接作用。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运动状况、健康意识和水准、体育技能水平、体育健康知识、意志力、拼搏精神等,并没有进入学生学业成就考评范围,特别是没能作为升学考试的普适性科目。对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业绩考评,在多数非体育专业类学校也通常是被打入另册。

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以体质健康和锻炼习惯为主线,构建寓体育教育教养功能于体育精神和行为养成之中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已有研究指出,从哲学和历史的经验出发,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客观认识和理性思维后提出,并经过长期的体育课程实践的检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12]。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思想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理性思考,并通过教育实践检验而提出的,是对体育教育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个体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这样一来,在审视高校体育及其发展的复杂现象的过程中,究竟选择何种视角,如何整合和协调各种理论,取决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学生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体育文化育人的思想基础,也是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改革创新的评价依据。

学校体育的评价范围,应该以学校文化领导为核心进行专业性拓展。有研究认为,学校文化领导要从传统文化、学校现有文化、未来文化三个维度对学校原有的符号系统进行全面认知,并通过价值符号、德行符号、契约符号、环境符号四种领导方式进行[13],并将此作为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拓展的方面主要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提升、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学生体育素养。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使命、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与关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与遵守,以及对自身价值的重视与实现[14],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关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科学性与适应性问题,已有研究涉猎了许多方面。比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与人们对竞技教育的误解、应试教育的导向和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因素有关[15];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将大型赛事课程化,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大赛实践+实践交流+考核评价”的综合教学模式[16];应该借助于网络、宣传板等各种渠道,宣讲体质的构成、体质对于生命的意义,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珍视自己的身体[17]等。体育课程定位、体育课程权利配置、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确立等,是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科学性与适应性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打破一种固化的教学常规,建立一种新式教学习惯,从理念到形式的置换,不仅是设计、构想便可以完成的,更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拿到现实中尝试、检验、改进和完善[18]。

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要素,还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以健美操课程评价体系为例,主要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态度与行为(如运动的参与性、学习技能的主动性等),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学生互助)、情意表现(情绪的自我调节);教师评价主要是学生的运动体能状况和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其中,运动能力占50%,理论考试评价占10%,创新能力占20%,课外训练表现占10%,学习主体性(包括平时成绩、出勤率、合作能力、作业笔记及道德风尚等)占10%,实行百分制评定。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重点是学习准备的发动(备课)、学习过程的定向、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调控、教材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运用、运动负荷的掌握、学习反馈的提供等方面。

当然,近年来我国中考改革已经把体育列入重要评价内容,最近国家又推行体育艺术“2+1”试点,高考改革对体育的重视正在得以强化,因而可以说,通过研究者、管理者和实践探索者的共同努力,重建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已指日可待。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ATM002)。

参考文献:

[1] 聂劲松.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7-8):64-66.

[2] [美]米歇尔.沃尔德罗,陈玲译.复杂[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7.

[3] 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62-164.

[4] 贺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1(9):157-158,138.

[5] 李可兴,黄晓丽.高校体育精神的特质与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196-1197.

[6] 兰自力,黄文仁.对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7]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2006:16-18.

[8] 贾卫国,张新生,杨国森,陈慧.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代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9] 张晓静,张秋艳,孙凤林.大学体育“四位一体”特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商业时代.2011(15):103-105.

[10] 张学忠,杨旭东.当前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泛化现象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

[11]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2.

[12] 孙洪涛,聂劲松,祁红.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

[13] 叶忠,雷芳.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与实践机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29-32.

[14] 田爱丽.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点及相应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21-23.

[15] 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及改革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6):152-153.

[16] 许瑞勋,匡泉.大型赛事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05-107.

[17] 杨芳,高海利.阳光体育运动的局限与超越——由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误区引发的思考[J].2009(2):156.

[18] 贾卫国,张新生,杨国森,陈慧.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代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作者:韩凯 李翠琴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3:

浅谈学校体育对社会建构的影响

摘要:社会是由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对整个社会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对社会的建构有着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学校体育对社会建构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会建构; 影响

一、社会建构

(一)社会建构的特征

早期社会学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主义和整体主义。针锋相对的解释学强调社会秩序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在理解和互动中形成的。早期的解释学开始关注社会建设的过程,而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目的是抵制实证主义,主张社会科学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观察世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当我们了解外部世界及其自然知识时,我们总是保持反思的立场,包括对自己的反思。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外部世界,而是主观地发现和反思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进而参与社会秩序的建设。[1]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建构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体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狭义的体育是学校体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通过體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素质,传授身体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2]那么它跟社会建构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人构成了社会,学校体育对人的影响,也势必对社会建构产生了影响。

二、学校体育对社会建构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心理健康的培养

我认为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体育学科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与使命,或者说它的本质内涵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教材、体育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来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阶段学生通过上体育课,使其身体充满能量和活力,每天朝气蓬勃提高了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精力的去学习其他课程,相对的学生在上完其他课程之后,通过体育课换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获得舒展和放松,是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而感受到更大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感,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面对各种内部压力或外部压力时抗压能力增强,能够通过学校体育所教授的体育技能来减少压力、释放压力,并且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能够使学生较快的适应不断变幻的社会环境,使学生能够完善自我意识,对外界的变化能够有准确的认识,并且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全面健康的内在基础。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是未来建构社会的主要参与者,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更有精力的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学校体育除了提高身体素质和对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培养的基本作用外,还有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学校体育的分内之事。纵然其他学科也可以促进培养其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成长,但学校体育是通过身体实践活动,来实现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1]体育中的各种比赛、竞赛都有竞赛的规则,参与者只有在遵守这个规则、在这个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则和准则,从一个孩子上小学开始,学校的体育课就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生遵守规则,学生可以从小就学会、认同、习惯、并且严格遵守规则,也正是因为体育的这种严格遵守规则的特殊性,使得孩子从小就有规则意识。并且体育运动是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过程,从只能跑100米到能跑完400米、1000米,无不是一次又一次练习、坚持、忍耐的过程,通过这种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在为了工作生活中是及其重要的。良好的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对审美的培养

学校体育还具备对学生审美地培养,并且我觉得这在当下韩国潮流文化、伪娘文化在中国盛行的时代尤显重要,体育的美是身上结实的肌肉与古铜色的皮肤,是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得人身上散发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反观现在的经常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一些男性明星身上毫无阳刚之气,追求阴柔之美比女子还柔弱,然而当下一部分学生还奉之为偶像相继模仿,所以学校体育从孩子接受教育就开始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美。

(四)对社会安全稳定的正向作用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及有关攻击性的实验证明,人类个体具有内隐型性的攻击本能,对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来说,运动有它的安全阀功能。安全阀是社会运行的安全机构。当人类的紧张和侵略通过体育得到释放时,不会引起冲突。国外研究表明,体育活动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对社会的这种安全阀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终身体育的概念,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习惯于锻炼,体育活动并不是被动的要求,也不是出了校园就不用在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负担。[3]

(五)学校体育对传播民族传统项目的作用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体育特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根据学校所在省份世居少数民族以及其世居少主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以及学校所在省份所特有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的在学校体育课中尽可能的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得到传播和推广,使学生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巧妙地接受了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学生热爱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了传统民族体育。[4]

三、结论

总体来说,学校体育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建构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并且人构成了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势必也会以更多更复杂的形式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及其心理健康、道德和意志品质、审美的培养,也正是对未来建构社会的参与者的培养,是对国家的未来的培养,学校体育终将促进并且影响社会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01):43-48.

[2]郭可雷,王晓晨.论体育之“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 (01):74-81.

[3]马成.体育运动对社会的正向功能[J].内江科技,2018,39 (12):81.

[4]丛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打造特色学校体育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8,9 (19):88-89.

[5]徐晓华,朱波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29):92-94+96.

[6]张波.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价值与途径研究[J].科技视界,2016 (07):152-153.

[7]赵章勇.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5 (36):152-153.

[8]于显洋,陈泽霖.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群众体育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18 (10):30-34.

[9]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修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下一篇:体育游戏中融入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