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

2022-09-10

语文课堂教师习惯于“讲书”而习惯于让学生认真听。好像放手让学生读, 便显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失去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了。事实上, 这种想法是语文教学之大忌。

语文课堂走到今天, 似乎已经举步维艰了。自己讲吧, 不行;让学生读吧, 又不放心。其实老师讲与学生读之间并不矛盾。老师讲不是目的, 而只是手段。通过老师讲, 达到学生好好读的目的。一句话, 教师讲, 为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读。但是老师讲是有讲究的, 有艺术的。老师的讲必须少而精, 一定得让学生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这就得使自己如滔滔不绝的黄河与长江, 才能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一滴水。然而, 有许多教师即使最大限度地充实了自己, 也不能让学生读。他们喋喋不休地讲, 惟恐学生有哪里没听懂, 自己有哪里分析不得不透彻。非得把文本剖析成一具无血无肉的干尸才罢休, 才放心。在这里, 我想劝劝所有教师, 让学生自己去读吧!我们好好把握就足够了, 让琅琅书声充满课堂。

所以, 在语文课堂上“诵”与“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破”, 便是多读熟读, 便是成诵, 便会有如神的“下笔”。正因为如此, 杜甫才会“落笔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才会成为一代“诗史”, 他才会有“诗圣”的美誉。可见, 这“诵”与“背”是多么的有效能。

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却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倾向, 有人认为, 背诵精美的古诗文, 仅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记忆,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诵, 不如把时间花在做其他的题目上来。看似堂而皇之的理由, 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心灵共鸣。这种看法, 错误地理解了“背诵”的内质, 是一种糊涂的认识。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 在世界文化史上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圣人先哲, 而这些人无不是在“诵”与“背”的基础上有所成就的。历史上, 留下了许多这样的感人故事, 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催人警醒的名言佳句。“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会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这些无不证明了“诵”与“背”的作用。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 不是我们老师教出来的, 而应该是他们自己从精美的文字中有所感悟并以此来影响自己而形成的。学生所感悟的是文字底下所包含的作者的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志趣、传统的美德。“诵”与“背”, 不应该是那种简单的机械记忆, 而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

新课标把语文学科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并指出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摆脱了以前单纯的工具定义, 也从唯政治是从的窠臼中跳出来。那么, 这人文性怎样体现呢?笔者认为应该更注重于选文的文学性, 注重于作者的情感发掘, 文章文学品位的提升。

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 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 背得熟了, 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 愤悱在心了, 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经过一定的时间, 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 既领悟了道, 也掌握了文, 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 其实, 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朗读的作用在于: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 有益于健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反复朗读便于记忆。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 储存知识财富, 这是学语文的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 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 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 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 多积累些, 天长日久, 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 信手拈来, 随心所欲, 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徒有其名, 他们整天被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 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 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多作些课外阅读讲座, 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 不可或缺。当然, 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不可能拜读大部的文学名著, 只能是见缝插针, 只能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 比如介绍课外读物, 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 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 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 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 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 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高中语文教学并未对此引起重视。重知识, 轻作文是普遍现象, 即就是作文训练也是以对准高考为目标, 重审题立意, 入格训练, 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新八股, 语言贫乏, 毫无生气。这样的训练, 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的语言中枢变得更为呆板。“意无言则不行, 言不畅则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 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 加大作文的密度是其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日日练, 作文为什么不能?当然, 这要注意两点。一者, 加大密度并不是违背规律, 恰恰相反, 而应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重点反复, 难点强化;二者, 加大密度并不是加重负担, 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 从繁琐的精批细改中走出来, 在设计练习和讲评作文上花力气。可以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 可以分步练、集中练, 可以教师评、学生评, 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 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 不断丰富自身语言。

诵读、博览、写作, 三管齐下, 三者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米”源充足, 加之教师适当指点, 何愁学生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呢?

当然, 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不可一一涉猎, 更不可背诵下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 帮助选定一些精美的篇目。只要我们指导得法, 我们的学生肯定会在“诵”与“背”的过程中体味无穷的乐趣, 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读书的最高境界。

学生的写作, 应该像一座大公园:有多彩的花朵, 有参差的树木;有潺潺的小溪和静静的亭;有欢笑, 有叹息……然而, 我们学生的作文实际却是其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多方面如出一辙, 缺少创意, 缺少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写作是学生语文外化的形式, 但很多高中生视作文为“苦差事”,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写什么”, 二是“怎么写”。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之所以学生在表达时出现不流畅, 不完整, 模式化, 没个性, 没新意, 空洞等等问题, 我觉得应归于“写什么”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没能很好的关注生活, 关注现实, 怎么能很好的表情达意呢?“问渠那的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作文来讲, 这个“源头”就是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 体验日常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对于写作而言, 也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文章要有内容, 而且要交代明白, 中心得明确、突出。自己写的什么, 想说明什么, 别人从自己的文字中能清晰地读到。二、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要讲究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样的内容, 不同的人写来, 读来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其原因就是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不同。那么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第一步就要让学生有话可讲, 这是写作的基础, 不能动笔没有话讲, 没有东西可写, 这一步的训练重点就是积累写作素材。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的目的、方法, 要通过平时的心连不断培养他们发现生活的能力。

首先, 要学会观察生活。写作的源泉是生活, 生活离不开环境。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 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 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 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 要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并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 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 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 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了。

其次, 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然环境海阔天空, 社会生活瞬息万变, 大千世界内容丰富, 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 只能是凤毛麟角, 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到写作时, 便可自如运用;多种形式, 如粗读、精读、详读、略读、泛读、速读等均需掌握, 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 提高阅读效果, 积累广泛而精要的材料。要想笔下生辉运用自如, 必须从阅读开始不可。

再次, 名篇佳作的积累。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 以及成语、歇后语等, 在阅读欣赏之后, 还必须反复吟诵, 琅琅上口, 达到熟练背诵, 到写作时, 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 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

只要从学生的自身需要, 兴趣情感出发, 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 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 激发兴趣, 从而是他们能动的反映多彩的生活, 乐于表达, 乐于写作, 写作水平就能不断提高。同样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 才能发芽, 开花, 结果。另一方面, 我们更应该记住, 只有让生活的列车行驶在语文的轨道上, 才能处处语文风光好。

摘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破”, 便是多读熟读, 便是成诵, 便会有如神的“下笔”。可见, “诵”与“背”是多么的重要。对于作文来讲, 这个“源头”就是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 体验日常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把背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

关键词:诵读,博览,写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PLC在天然气自动化管道运输中的应用分析下一篇:中央型肺癌的CT扫描和X线胸片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