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2022-04-2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60例,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与观察组(60例,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篇1:

浅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

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的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应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围手术期的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结论:采取针对安全隐患的相应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常见安全隐患,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关键词 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患病人员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我国卫生部在2008年宣布各大医院应将“病人安全目标”列为医院的重点管理工作之一,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患者因为医疗安全问题所导致的伤害率和死亡率。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期间,也就是患者从患病进入医院到痊愈出院的整个期间。医院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护士,也不开护理,护理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安全医疗实施过程中护理安全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实施安全的护理工作对保障病人的健康、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始终处于接受治疗和接受护理的状态,得到医护人员及时、恰当的治疗与护理,没有发生任何医源性疾病,治疗效果达到预期要求,患者的健康得到重建。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护理人员有着不同的职责: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确保患者的状况能够进行手术;手术中,护理人员的职责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手术后,护理人员的职责在于帮助患者相应的生理功能恢复,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确保患者尽快痊愈,恢复康复。护理工作对于手术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手术前与手术中护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护理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后全面、恰当的护理为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供了保障。本研究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94例,年龄范围为30~79岁,平均年龄(41.4±2.6)岁,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200例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

1.2 方法

将围术期划分为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分别观察在此三阶段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记录安全隐患例数,计算安全隐患率,并对比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的安全隐患率。

1.3 统计学方法

我们应用SPSS15.0软件对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进行观察我们发现:在围手术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安全隐患,手术前的护理中安全隐患例数为29,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中安全隐患例数为76,手术后的护理中安全隐患例数为60,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中安全隐患率较高,具体结果见表1。

2.1 手术前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护理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术前访视时护理人员与病人谈话无技巧,对病人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含糊回患者造成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2)手术前患者内心充满恐惧感和焦虑感,护理人员未对患者進行心理疏导,这会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3)护理人员在接送病人时对病人的肢体保护不当,极易造成患者出现碰伤和擦伤情况,给病人带来痛苦;(4)护理人员未对患者及其患者家属详细说明手术过程及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若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则容易导致医疗纠纷;(5)护理人员准备的手术器械、一次性用品等存在不符合手术要求的现象,如手术器械的灭菌不规范;手术所需药品及设备未准备齐全;(6)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不能准确评估,无形之中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

2.2 手术中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存在以下安全隐患:手术中护理主要存在以下隐患:(1)手术过程中与主刀医生配合不默契,对仪器和器械等使用不熟练,甚至出现错误情况,这些会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会对手术造成影响,若患者预后不好,则容易引起医患纠纷。(2)手术过程中收集标本不仔细,出现标本丢失和混淆现象,给病理检查带来困难,同时延误手术进程。(3)手术过程中忙于记录,未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体征变化,影响手术进行甚至容易出现麻醉风险。(4)未对手术患者的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出现接错患者的情况。

2.3 手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在手术后对患者的护理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在手术结束后,未对术前所准备的手术器械和纱布进行仔细清点、核对,甚至出现手术器械遗落在患者体内的严重现象;(2)未加强巡逻,未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未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如体征变化、面色变化等,延误抢救时机;(3)未将患者安置于适当体位,患者可能会出现坠床现象;(4)交接班时未对接班人员详细说明患者情况,使接班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掌握不清。

3 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3.1 消除手术前安全隐患的对策

2.术前访视时注意与患者的谈话技巧,对患者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如实回答;(2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过程及手术风险,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其建立自信;(3)接送病人时对病人的肢体给予保护,避免碰伤;(3)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灭菌,充分准备一次性手术用品、手术药品及设备;(4)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准确评估,降低手术风险。

3.2 消除手术中安全隐患的对策

(1)日常工作中加强仪器操作能力,向医生请教术中配合事宜;(2)手术过程中,仔细有条理的手机标本,做到不遗漏、不混淆;(3)手术过程中密切监视麻醉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生汇报;(4)手术前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床号、疾病等进行仔细核对,避免出现接错患者的现象发生。

3.2 消除手术后安全隐患的对策

2. 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器械和纱布进行仔细清点并核对保证手术器械和纱布无遗漏;(2)加强巡逻,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以免忽略重要体征,延误救治;(3)将患者置于合适体位,吩咐家属密切看护;(4)交接班时详细告知接班人员患者治疗情况并嘱咐其进行密切观察。

4 讨论

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围手术期, 也会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如果掉以轻心势必危机四伏,对病人的生命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对医院及个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护理是围手术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围手术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若在护理过程中掉以轻心,就极容易给病人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所以严格、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恢復健康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围手术期的安全手术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岩.实用手术护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 蒋俊青.浅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1,NO.21:150-152.

[3] 李娜.围术期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宝,2013,20(1B):10-12.

[4] 庄召琴.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工企医刊,2012(5):9-11.

作者:顾灿

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篇2: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60例,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与观察组(60例,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2.15±3.67)d与(15.61±2.89)d,术中出血量分为别(315.60±57.03)ml与(235.54±39.41)ml,手术用时分别为(71.32±15.21)min与(58.91±11.35)min;对照组与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67%与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与5.00%,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33%与91.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有助于减少行心脏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并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心脏手术;并发症;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心脏类疾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致使手术室心脏手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其也逐渐成为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式[1]。而手术室是临床中较特殊的科室,对医师、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术以及机器设备要求均较高,但是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患者开展手术过程中出现对患者产生影响的事件。因此,为了确保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操作时零缺陷至关重要,这样才可以预防与规避多种错误和失误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疗效。进而本次针对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120例于2018年9月到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以上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均存在与心脏相关的疾病,且全部实施了心脏手术,并排除脏器严重衰竭、沟通障碍、妊娠女性、精神严重异常、传染性疾病、手术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小于18岁患者。按照疾病种类区分其中:59例冠心病、27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先天性心脏病、16例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34:26,年龄19~71歲,均值(51.27±6.7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35:25,年龄19~73岁,均值(53.68±6.2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并指导与辅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干预措施。术中给予患者全麻处理,并帮助患者摆正手术体位,同时配合主治医师在无菌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术中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展开实时监测,若有问题出现要及时地告知主治医师,并协助其共同开展针对性干预。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展开手术室零缺陷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需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并将疾病、手术、护理等相关知识进行说明,以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2)进行手术前,要检查医护人员的衣着是否标准,并监督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行为,预防污染的出现。一旦发现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出现违规的无菌操作行为,就要进行制止并监督其进行纠正,保证手术的无菌操作。为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无菌保障,减少手术后感染的现象的发生[2];(3)手术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地阅读手术报告单,以及患者病理资料,并将手术中所需要的使用的仪器、药品、器械进行核查,并将手术器械摆放到自己所熟悉的正确位置,并且检查相应的仪器能否进行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4)术中护理人员要配合好手术医生进行各项器械的操作,并根据手术医生的指示,及时准备地拿起手术器械,并将其顺利的递到医生的手中。术中还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保暖,并对所用补液及冲洗液进行加温处理,以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5)术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同时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渗液情况,并时刻关注患者的面色,同时做好患者尿量及尿液颜色的记录;(6)术后将患者送回ICU监护室,并对患者展开术后监测,同时加强对留置管、导管的护理,并对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类型进行明确,同时展开预防。

1.3指标观察(1)记录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2)分析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寒战、低血压);(3)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恶心、感染、出血、心律失常);(4)对本次护理服务进行评估(满分100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在60~70分之间为一般,70至90分之间为满意,高于90分为十分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采用(t值)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对比如表1结果所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表2结果所示:观察组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55/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3%(47/60),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41)。

3讨论

临床中部分较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此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但是手术会具备一定地风险,而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会对影响手术效果。这就需要在手术室内开展护理服务,而以往临床中常用普通护理,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但是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不仅影响了临床治疗疗效,还会增加手术风险,并降低患者预后质量[3]。而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零缺陷护理模式这逐渐广泛应用于手术室心脏手术的治疗中。该种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从心理上及操作上均严格地要求自己,并同样要求与监督他人,同时严格地遵守相关的手术流程及护理流程展开工作。以此来确保心脏手术护理的各个环节、层面、要素中均不会发生缺陷,进而预防各环节出现错误事件,确保手术成功率[4]。

本次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该种手术室护理模式,可减少和预防术中护理缺陷的发生,并有效地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小组通过总结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缺陷详情,并制成具体报告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会议,总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避免术中及术后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及过失,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手术风险[5]。而为了确保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有效性,也要根据手术室具体情况制定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制度,如用药核对制度、患者信息核对知识、标本保留送检制度、术前术后患者穿衣制度、护理流程、操作方式等[6]。

综上所述,对开展手术室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可规避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该种手术室护理模式还可以确保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红,孙庭婷.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9):206-208.

[2]祝志邦,皮飞飞,房汝敏.零缺陷理论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探析[J].黑龙江医学,2018,42(11):1128-1129.

[3]孔丹.零缺陷理论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6):784-785.

[4]王丽,吕佳瑞.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10-111.

[5]徐洁,李敏婕.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09-111.

[6]高玫.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8):128-130.

作者简介:黎艳颜(1981.07-),女,汉族,广东鹤山人,本科学历,主管護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作者:黎艳颜

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篇3:

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内科冠心病需要行急诊介入手术的58例患者展开调研,依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均分为A、B两组,B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A组实施B组护理方法的同时,进行安全管理措施,对比A、B组患者实施效果,以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患者人数较B组更少,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配合度较B组更高,依从性远大于B组(P<0.05);A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度较B组更高(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方式更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工作;安全管理

冠心病是心内科较常见疾病,通常急诊收治入院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疾病进展迅速,需要尽快明确疾病治疗方案,行急诊手术[1]-[2]。一般介入治疗应用较多,但基于手术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患者依存性差的情况,因此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加强其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对于缓解病情至关重要[3]。本文重点对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研,选取需要行急诊介入手术的58例患者展开研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心内科58例需要行急诊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依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均分为A、B两组。A组的2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94,年龄分布范围在4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6±4.71)岁,患病至此次入院3-7年时间,平均(5.64±2.79)年;B组的2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91,年龄分布范围在4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4±4.36)岁,患病至此次入院4-8年时间,平均(5.91±2.62)年。一般资料对比统计学价值可忽略(P>0.05)。

1.2方法

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安全管理护理措施:①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所有醫护人员熟知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安全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对不同并发症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措施;②加强科室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介入手术业务技能评估,提升实践操作技术水平,规范化落实到科室患者疾病处理中;③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护理人员着重强调工作态度,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建立患者对医疗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更有信心去实施手术;④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对诊疗过程的基本要求,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科学的护理服务,增强就医体验感。⑤术前术后都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排解患者对手术的压力与紧张感,消除其不利于病情康复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存性。

1.3观察指标

以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依存性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并发症包括手指肿胀、穿刺点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及前臂血肿等。治疗依存性分为较差、适中、优良三个等级。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记录评分情况,分为特别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PSS2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n(%)]代表本研究中的所有计数资料,以P<0.05作为是否具备统计学价值的衡量标准。

2.结果

2.1 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A组术后并发症患者人数较B组更少,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A、B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对比

A组患者治疗配合度较B组更高,依存性远大于B组(P<0.05)。见表2。

2.3 A、B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A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度较B组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介入手术是临床心内科较常见的治疗方式,目前技术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急诊救治工作中[4]-[5]。尽管介入手术具备较高的成功率,但手术本身的风险很大,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对术前安全管理及术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本研究中实施安全管理护理措施的A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存性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P<0.05),证明了对介入手术患者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存性,增加患者满意度水平,有助于病情康复。综上,安全管理护理措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海群.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2022(1).

[2]黄娟芳,阮政文,吴丽华.风险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12):3.

[3]樊慧霞.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配合护理安全管理对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

[4]张会,王玲.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9年6卷32期,90-91页,2019.

[5]马艳惠.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年30卷30期,205-206页,2020.

[6]马静.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2020.

作者:高小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英语阅读技巧研究论文下一篇:消费信贷立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