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创新探讨

2022-09-1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把学生党员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纵观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及时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有培养发展前途的青年学生, 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研究中, 提出加强了党校建设和“两课”建设, 加强灌输教育, 占领一定的思想阵地。然而, 在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中, 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党员的培养方式有待拓宽, 发展对象的考察程序有待完善, 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加强。

1 拓展学生党员启蒙教育阵地

要提高高校党员质量, 就要把好入口关, 从新生入手, 让新生了解党。首先, 做好大学生理论灌输教育, 学生中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思想, 因而对他们进行灌输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 在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思想浪潮的冲击下, 引导大学生在比较与区别中分清是非、辨别主次, 掌握思想武器, 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高度重视旗帜的作用和理论的力量, 对新生采取年级大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启发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其次, 利用团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帮助新生增进对党的了解, 加深对党的认识, 增强对党的感情。入党启蒙教育, 能让新生们了解党的基本知识, 对党员的标准、入党流程等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 从而进一步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 激发青年学生入党的愿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奠定基础。

2 增加“推优”“1对1”和“滚动”程序

推行“1对1”模式, “1对1”模式暨一个学生党员联系一个团支部。一方面, 每个团支部增设一个“联系党员”, 由各个团支部的“联系党员”深入团支部, 一方面, 紧密结合形势, 不失时机对团支部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激发支部成员爱国热忱和对党的向往。让团员谈谈学习有关文件的心得体会, 并开展广泛的交流和总结活动;组织团员认真学习高校优秀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 让团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 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谈自己的奉献精神等;针对党的十八大召开等重大事件, 组织团员座谈、讨论, 以此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 在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 充分征求团支部和“联系党员”的意见, 不经过团组织推荐和“联系党员”考察的团员不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团组织和“联系党员”严格把关。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有明确的要求, 如:诚实守信, 学习成绩无补考或重修, 总成绩在同年级同专业中排名中等以上, 无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在同学中能起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等。

“联系党员”严格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推行入党积极分子滚动制。考察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暂时取消资格。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 做到有升有降, 有进有出, 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锻炼党性、端正入党动机, 在实践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并在活动中创新培养机制, 以此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

3 增设岗位培养环节

对团支部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 仅利用党校、马列主义班、党章学习小组等宣传阵地, 使积极分子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理解马克思主义还不够。要召开学习交流会或讨论会, 让入党积极分子谈心得, 分享学习收获, 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 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舆论主导和理论主流。有针对性地解答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困惑, 指出实践方向和途径, 使教育起到将党的先进理论内化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 用先进思想推动实践表率的作用。

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培训成绩合格、符合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 借鉴党员示范岗的做法, 倡导推行入党积极分子“先上岗、后入党”, 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岗制度, 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作用创造平台, 增设相应的工作岗位, 如:服务大众岗、学习帮扶岗、宣传报道岗、学生干部督察岗、政治学习标兵岗、学风督察岗等岗位, 提供一个发挥示范作用和考察的平台。一方面, 各个院系可根据本院系学生党建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特长、优势、兴趣等, 自选一项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工作示范岗。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 以便促进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岗位上, 可以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有利于增强入党积极分子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同时, 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找准需要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作用的支点, 为合理设岗提供依据并制定具体的岗位工作要求。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岗, 重点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上岗履行职责、履岗承诺兑现等情况。同时, 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述职报告情况。通过开展述职, 既可使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的阶段性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又可以使他们广泛接受同学的评议, 扩大普通同学的参与权、监督权。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表现及在同学中的真实反映, 并以此作为测评依据的一个方面, 进行“全程考核”, 对岗位工作履行得很好的入党积极分子, 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 优先考虑发展, 履行岗位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能做为发展对象。

4 拓宽考核方式

对符合入党条件的发展对象, 可采取笔试和答辩的形式, 考核其综合素质, 以此把好党员入口关。一方面, 通过笔试, 考察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高度, 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对世情、国情、党情发展新变化的了解和把握状况。另一方面, 通过答辩, 深入了解发展对象的思想状况。考察是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发展对象的理想信念, 深入了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拓展学生党员启蒙教育阵地, 增加“推优”“1对1”模式, 增设岗位培养环节, 拓宽考核方式等, 积极稳妥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以此提高党员培养和发展质量,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摘要:本文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下,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研究法、专题讨论法等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 试图从拓展学生党员启蒙教育阵地, 增加“推优”“1对1”和“滚动”程序, 增设岗位培养环节, 拓宽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创新模式。并将之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去, 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对丰富高校党建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党员,培养,创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之研究下一篇:汽车维修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