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2-12-1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目前, 国内已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进行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由于是新兴的专业, 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 专业的建设大都处在发展与完善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源,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主要任务[1,2]。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为例, 探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1 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 培养兴趣、责任感和主动学习精神

对专业有正确全面的了解, 是本科生四年坚持自觉学习的动力之一。其实本科生从报考大学开始, 新生入学、直到毕业, 深入了解专业的愿望是自始至终的。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过程是不自觉的、顺其自然的、自发的, 因而是比较缓慢的, 容易出偏差。我们认为, 专业需要作必要的、形象的宣传、引导工作, 而且应该从一入学就开始。

每年新生一入学, 通过入学教育, 由专业教研中心主任为新生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专业概论和特点, 介绍重庆邮电大学该专业的发展与建设状况、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紧接着参观研究所和相关实验室, 向学生展示科研项目, 并作一定的演示和讲解, 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使学生了解专业的内涵, 并鼓励他们尽早进入实验室, 参加科研活动, 鼓励他们攻读学位, 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加强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

通过班导师及专业导师管理制度, 规范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让每一名专业教师都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方向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安排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导师, 定期聘请本专业的有影响的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报告、科研讲解等。

1.2 依托强势学科, 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

学科发展带动本科教育, 为带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学科规划时兼顾对本科专业的规划。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师资分配都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对本科生、硕士生的教学统筹考虑, 特别是本科生和硕士生课程的衔接。

老师们科研的沉淀、积累的设备无偿地转给本科教学。

学科快速发展, 使得就业前景良好, 鼓舞了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学科规模大, 具有很大的研究生容量, 为专业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提供了条件, 成为本科毕业生的最佳出口之一。

依托学校的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提升计划, 带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让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为学科提供良好的研究生源。

1.3 对实践教学环节给予特殊重视

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对于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人才而言, 良好的实验教学、实践环境是萌发和提升创造性思维的最基本条件。

用好现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学科平台, 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验条件。积极争取新一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经前期准备和申报, 已获2015年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立项, 有望进一步促进实验室的建设, 提升专业实验水平。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拓宽学生的实践实习渠道, 积极争取社会与企业的合作实验室共建, 与有实力的公司合作, 为培养出一流的光电信息技术人才创造更好的实践条件。

积极做好学科科研成果向本科专业实验项目的转化, 以科研带动实验教学。同时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 要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参与仪器设备的调试、实验的准备工作, 而且作为实验助教, 可以参加学生实验指导工作。他们学习新知识快、动手能力强, 善于向本科生传授知识, 容易被本科生接受, 效果应该得到保证。

1.4 强调毕业设计课题须来自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3]

毕业设计是学生再学习、提高知识综合运用、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加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课题来源于在研课题和工程实践, 包括光通信技术、光电科学仪器的研制、新光电测量方法的探索与应用等。

1.5 以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在以硕士生为主体的科研课题组中, 吸纳优秀本科生参加。他们直接参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技术攻关、鉴定等过程, 接受学术道德、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使相当一部分优秀学生从本科就开始较重要课题的研究, 在硕士生阶段继续完成, 并取得成果。

1.6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 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全面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构建素质与能力为目标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4,5]

1)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引领教师教育发展。进一步推进未来优秀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立足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完善由以体验为基础的教育见习、以课题为驱动的教育研习和以实践为目标的实习构成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做好本科生培养的过程评价和质量跟踪。推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训中心的建设, 争取市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建成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2) 倡导校园创新文化, 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倡导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激励探索、鼓励合作、宽容失败的校园创新文化, 立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全面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利用科研基地和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基地, 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从事科研训练的基本体验。

2 结束语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培养出光电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是每一个与该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索科学实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立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光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样必然会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光电技术人才。

摘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新兴专业。结合重庆邮电大学专业特点及光电行业特色, 探讨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 苏二正, 张辉.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1) :68-69.

[2] 朱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4 (2) :64-66.

[3] 丁浙英.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习月刊, 2014 (6) :101-102.

[4] 曹辉, 陈国杰, 梁佩莹, 韩定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0) :104-105.

[5] 朱进容, 黄楚云, 姚育成, 成纯富.光电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2) :102-1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论文下一篇:探究影响工程安装施工的原因及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