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高等教育论文提纲

2022-09-08

论文题目: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创新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是我国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创新投入是否能够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发挥好高等教育空间集聚的驱动力,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的服务能力,找出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发展的不足,对于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区位熵测算我国31个省域2000-2019年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水平,发现高等教育集聚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通过收敛性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收敛特征。其次运用我国省域2010-2019年面板数据,从区域创新投入、产出两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计算区域创新能力各指标权重及各地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发现各地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同。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改进的波士顿矩阵,发现各地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大部分都为低低、高高态势,为后文回归分析提供研究基础。从空间视角出发,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省域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通过计算Moran指数和绘制Moran散点图,探究二者存在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无论是高等教育空间集聚还是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在样本观测期间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存在外部性效应。最后通过LM检验、LR检验、WALD检验、Hausman检验等,构建空间杜宾双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表明二者呈现“U”型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发展前期并不会立即产生外部效应、内部效应和资源共享,促进当地和周边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上升,在创新能力的转化上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当集聚程度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产生的空间外部性,打造优良的区域创新发展环境;(2)积极探索高等学校空间集聚的影响范围,找到适合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集聚的模式;(3)调整高校布局,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4)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5)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作用,突显高等教育对创新的影响;(6)充分激发基础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全局熵值法;波士顿矩阵;空间面板回归

学科专业: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助力

1.1.2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意义凸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

2.1.2 区域创新能力

2.2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创新理论

2.2.4 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2.2.5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

2.3.2 关于高等教育空间集聚

2.3.3 关于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

2.3.4 本文研究空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测度及分析

3.1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分析

3.1.1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3.1.2 普通高等学校高校数

3.1.3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

3.1.4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

3.2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测度与分析

3.2.1 测度方法

3.2.2 测度结果与分析

3.3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收敛机制分析

3.3.1 收敛模型

3.3.2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收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测度及分析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指标与数据选取

4.2.1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选取

4.2.2 数据选取

4.3 区域创新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基于波士顿矩阵法(BCG)的联合分析

4.4.1 波士顿矩阵模型

4.4.2 波士顿矩阵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等教育空间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5.1 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5.2 空间自相关分析

5.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空间回归分析

5.3.1 空间计量模型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5.3.3 理论模型构建与选择

5.3.4 回归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始数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老年医学论文提纲下一篇:现代农业发展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