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

2022-08-25

第一篇: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

中国房价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未完,房价暴跌是妄想!

2014-03-28理财宝典最近各地楼市不断传出楼盘降价消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的房企降价跑量动作,放大了“楼市拐点”的声音。对此,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云昌表示,房价暴跌是一种妄想。

在顾云昌看来,房价大幅下跌一般与城镇化率有关。当一个国家城镇化率超过60%的时候,房价大幅下跌就可能发生。美国房价波动时候城镇化率超过70%;日本房产泡沫破灭是因为城镇化率超过67%;欧洲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城镇化率超过65%。现在就中国城镇化率来看,楼市崩溃点还很远。

顾云昌表示,个别房地产商为了回笼资金可能会把楼盘降价处理,但这并不是说房价都要降了,资金回笼后可能又会投向别的有竞争力的楼盘。他的观点是今年楼市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4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除温州外,其余69个城市房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均出现上涨,最高涨幅达18.7%。

供求关系紧张也被认为是热门城市房价稳健上涨的主要理由。最近发布的《201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总结与2014年展望》认为,热门城市市场目前去库存化特征显著,这预示着未来房价上涨的趋势不变。以北京为例,去年前11月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仅700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面积却达到了1104万平方米,住宅市场仍属供不应求。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坚定看多地产前景,他不但认为今年北京房价仍将上涨,而且表示目前看不出二三线城市会出现急剧下滑和恶化的情况。“中国房地产市场起码二三十年不会出现崩盘。”

任志强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房子有使用价格和交换价格之分,对刚需购房者而言,房子的使用价格不管高和低,可能都得赶紧买,而房子的交换价格则取决于它占有的资源的稀缺性,比如说教育、交通、地理位置等。“所有人都问我是不是房地产要崩盘了,我个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起码二三十年不会出现崩盘。”

关于二三线城市楼市出现的价格调整,任志强表示,从今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

上看,东、中、西三个区域中,中部地区的房地产销售增长速度最快,东部地区下降最快,后者是大中城市占多数,前者则是二三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占多数,却仍然保持最高的增长率,因此看不出二三线城市会出现急剧下滑和恶化的情况。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读书报告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相互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虽然切入点是农村, 目的点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与社会整体发展。正确理解二者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辅相成, 新农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内涵,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 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准备, 并以此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

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的一项决议,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农村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乡村。既然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第一,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农村社区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不发生严重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乡村,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入城镇还是留在乡村,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第二, 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建设新农村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这种形式因为体现了农村社区村民的民主意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农村社区村民来讲是公平的。第三, 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它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第四,功能互补就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功能是互补的。相对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途径。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新农村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就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第五,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

二、第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设新农村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

二、第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也具有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补充。

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在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第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儿童、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解决剩余的劳动力,城镇化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属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农村人口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单靠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靠乡镇工业和劳务输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转化一小部分。在我国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发展新农村就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产生对农产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城镇化 。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城镇化,在实践中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试图把农村村庄建成一个个小城镇,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热衷于大拆大建,要求农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楼房甚至是别墅的脱离实际现象;必须防止出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的扩张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而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化矛盾;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进行新一轮的征地运动,通过低征高卖等手段剥夺农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上盲目模仿城市或与城市攀比而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第二,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隔裂开来 。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思维,人们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看成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脱离城乡互动的情况自成体系的再造过程。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乡的小范围的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建设农村而限制农民的流动,其后果就是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普遍贫穷。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处于喊口号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市变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启示。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提高覆盖率,扩大辐射圈。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的城镇,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规模。把含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一是以企代村。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二是产业兴村。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力求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配备城镇社区标准,城乡差距逐次缩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三篇: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毕业实习则是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理论和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升华阶段。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可以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体会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实习是学生们接触社会的一个好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同时,实习不仅能让学生得到锻炼,也为用人单位提供“相千里马”的机会。

我校学生一定要认识到:实习是学生由学校跨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实习应该是就业演习。用人单位更多看重的还是能力,希望学生来到单位最好能马上派上用场,发挥作用。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理论知识的确掌握得不少,但与生产实际相差很远,缺少实践经验。在校生如何适应用人需求、顺利步入社会?关键是要做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与实际相结合。首先,实践环节一定要做到不走过场,每个学生都要重视实习,通过实习有所收获。其次,同学们一定要懂得珍惜和把握实习机会,通过实习提升自己。

以护理专业为例:

3.1 提高认识毕业实习是学生把在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反复的临床实践中转化为独立护理病人和预防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完成由学生到护士职业过渡的准备时期,是护理专业学生知识、能力

和素质全面完善自已的最后阶段。毕业实习是就业的基础、前提,是就业的最重要的本钱或本领,是就业后很快或很好地适应岗位主要条件之一。毕业就业、择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父母的期望,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较高的就业率也是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肯定,也是促使实好习的原动力之一。学生一定要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实习态度,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实习热情。

3.2 转变观念。一是要教育学生打破计划经济包揽包分的影响,树立市场经济正确就业观念和创业观,心放平,眼往下,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只要能体现出人生价值的就是好工作、好岗位。二是开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摆正自己就业的位置。职高专学校是培养社区、乡镇的应用性人才,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岗位。三是教育学生明确眼前困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虽然目前社区、乡镇卫生院条件差一些,待遇低一点,但国家对下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社区、乡镇前景看好,前途光明。

3.3 严格管理一年的实习对于医生生涯至关重要,要进行严格管理。首先实习科室对实习生要严格考勤考核,考核内容为实习生在各科室的每一个实习环节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根据学校制定量比评分标 准,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算为合格。只要有一个科室不合格,不予毕业。其次严格推荐书的填写。推荐书认真如实填写,辅导员和学生其他管理部门要层层把关,并在推荐书明显的位置注明,无实习成绩,

推荐书无效。再次实习管理部门勤检查,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学校要经常与实习单位取得联系,下到各科室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实习单位一起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个别学生在实习中“身在曹营心在汉”,分管病人一问三不知,不按时完成病历和病情记录等,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累教不改者,采取果断处理措施,制止这种现象的蔓延之势。3.4 加强指导学校毕业就业指导机构,对于学生 的就业要加强指导,做好服务。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频繁出动,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就业单位,说明他们就业带一定的盲目性,不熟悉党和国家就业的政策,不熟悉就业渠道和人才需求情况。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通过校报、网络、广播和实习通讯等方式积极主动原原本本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让他熟知理解,胸中有数;利用信函、网络、电视和电话等收集人才需求,考证人才需求单位的祥细情况,并及时准确地告知实习生:走出去打通就业渠道,建立一大批稳定人才需求基地积极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在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序地参加人才招聘竞争活动,减少他们的盲目性,减轻学生的思想压 力,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毕业实习上。3.5 规范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中可知,从春节前一个月起,到实习结束,几乎每个月有学生参加供需见面。为了保证实习质量,我们建议人事部、卫生部等 部门应根据医学生实习时间长,实习要求高的特点,明确规定供需见面的时间,最好安排在5月下旬后进行,各用人单位不得提前面试。在此时间前只接受书面推荐材料,根据书面材料,进行初步筛选,若

需要进一步面试,发出通知,要求面试者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学校也应根据面试时间,调整教学计划,给1 2周参加供需见面的时间。这样实习就业有机结合,减少两者冲突,减轻学生精神压力,保证实习质量。

第四篇:就业指导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姓名:院系:机电工程系邮编: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给大学生劳动就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前经济形势下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大学生来说,应注意发挥自身和人力资本优势,用自主创新推动自主创业;就高校本身来说,要搞好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 关键字: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

一、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科技等。因此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和商业创新;而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商业创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应被视为至关重要。

在经济领域,创新是劳动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置因素,是形成规模性效益的源泉。创新与积累劳动形成经济发展的两大矛盾性劳动根源。创新的价值在于以新的生产方式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创造新形式的劳动成果或者更大规模的生产。其在于创新成果社会化过程对于经济领域的路径选择或者创新新的路径。

在科技领域,它涵盖两方面: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发现、技术工艺的创新。在现代社会、大学,科学工程研究等研究机构是基础科学创新的基本主体,而企业是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

在文化领域,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去寻找新的适合社会发展,适合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不要一问的去复制拷贝国外,我们要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发展自我文化。比如智利的总统就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并在自己国家文化的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发展道路。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

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

二、创业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它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床找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形式,他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

对于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创业过程不但充满了激情、艰辛、挫折、忧虑、痛苦和徘徊,而且还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渐进的成功也将带来无穷的欢乐与分享不尽的幸福。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没有艾德斯坦创建诺基亚,没有诺基亚公司的创业活动,很难想象芬兰能在全球数字通讯技术领域独占鳌头。

创业也是一种是创造。它是在机遇与发现中对财富、企业、创新、变革、价值以及增长的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才会不断有新的创业方向。

在商品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选择了创业作为实现就业的手段,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扶持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机制转轨也给大学生的劳动

就业带来机遇。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是缓解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大学生创业同时会面临社会经验缺乏和资金缺乏的困难,他们很难找到创业的商机与方向,因此需要社会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社会可以通过舆论和导向引导大学生健康创业。同时大学生自己也要不断丰富自己,在学习中前进。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拥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宽广的交往面。使自己在不断的发展中是以社会,利用社会。

三、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业开创的是一种实业,创新则是指创造一种新的理念或新的技术。创业最好引用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又最好融合到创业的实践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众生。

创业和创新虽然是两个概念,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或者说两者具有统一的本质属性。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它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体与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的结合。创业的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因此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行为、活动和过程,创业可以推进创新;同样,创新促进创业,创新提升创业,创新必然要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创业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体与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的结合。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犹如刀之刀锋与刀身的关系:若无刀锋,刀无法发挥其作为刀的作用;而无刀身,刀锋的作用也无从体现通过创业来转化和实现。

创业的成功,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创业的成功在于细节,所谓的细节也就是成功的核心价值所在,也就是吸引参与伙伴的吸引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灵魂,也就是团队的价值观。而这种灵魂也是基于创新,基于不断的思考,寻找和努力,有时也存在于机遇。

如果离开了创新,那么创业就会像失去导航的飞机,没有目的与方向;就会像受伤的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看着别人去拼搏;就会像拉摩的驴,只会循规蹈矩的围着磨台转,永远也走不出那个圈;但是,如果离开了创业,创新就会变得那么不切实际,永远都停留在空想的范畴,而得不到实践的证明。只有创新与创业有机的结合,才会在不断地变革中取得发展;创新与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引擎和重要的推动力。

作为大学生,当我们选择了以创业来实现人生价值时,我们就要不断的丰富

自己,要在学习上刻苦认真,生活上注意社会的发展与动向,并不断的在自我进取的同时,不断地去发现,去创新,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我们才会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国新,赵光辉.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新研究.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2李时椿,常建坤. 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出版社. 2006

第五篇:大学生素质与就业关系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改革跟不上产业结构不断变革步伐等原因,但就大学生本身来说,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因此,高校努力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

仔细研究发现就业问题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择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尚未成熟的人才市场在运作机制与体制上不尽合理,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与用人单位的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矛盾。

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步伐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导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之间的矛盾。

③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科研、文教事业单位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造,各单位都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定岗定编,减人增效,加剧了就业紧张形势。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素质与就业情况分析探讨学生素质与就业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不同素质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据观察不难发现,整体素质高的学生,就业率相对 较高,就业层次相对较高,而且薪水相对较高。

二 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素质状况主要表现为 (1)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或职业定位

(2)自我认知不合理,缺乏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的充分剖析,自我认知不合理或不全面而导致其就业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就业困难 (3)对就业形势与要求分析不够 (4)竞争力不够,综合素质缺失 毕业生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反映了其综合素质的缺失。他们缺乏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另外社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专业技术水平,适应环境变化和人际交往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三 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学生为人素质的要求内容也越来越具体,要求毕业生有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等,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仅表现在事业单位,还表现在企业单位的各个岗位上,这些要求必然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能力与全面的素质。 四 学生素质就业关系的启示

由上可知,毕业生素质是其能否充分就业及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只有高素质的毕业生才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因此:

(1)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学校要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长期的专业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只把专业知识当学问,忽视课外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学生知识单一,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差。因此,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适应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2)合理引导学生职业定位帮助树立职业理想

学校要尽早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为实现理想而准备,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同时,要引导学生将职业选择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所从事的职业有长久的优势地位。 (3)学校要重视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4)学生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生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如与人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另外,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广泛涉猎其它知识,如特别是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血有肉,既充满智慧又充满善意的高情商的人,才能有在任何激烈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对“大学生素质与就业关系的思考”的报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班务总结下一篇:创业致富带头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