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

2022-05-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专业——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改革成果,在整合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实训方案修订等方面对汽车装配与调试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第一篇:新能源汽车论文范文

基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探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对策

摘要: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生力量,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等重视程度的加深,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掌握了新能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及岗位,并对新形势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专业建设

1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战略发展领域,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到2020年预计可达成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传统车企和新兴车企两大阵营[1]。从各新能源汽车品类中可以看出,传统汽车企业更加倾向于在自有内燃机技术的基础上,先研发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例如一汽大众、华晨宝马等;而新兴汽车企业则更倾向于一步到位,集中技术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例如蔚来汽车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检测维修和后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未来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技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迅速响应,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工作,调整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关注专业之一,其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2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分析

2.1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领域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汽车行业的一个分支,其產业链与传统汽车行业有很多相似的部分,但在上游材料、中游零部件和后市场服务等方面与传统汽车产业链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加关注动力电池及其有关零部件、整车制造、充电服务三个环节的衔接[2]。此外,由于动力电池在车辆成本中的占比高,涉及电池制造的产业对中游环节的影响较大。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成,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领域重点集中在中下游市场。(图1)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人才需求的缺口将更多的集中在汽车智能化。对于我们来说,未来汽车不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智能化和物联网的集成,所以综合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将是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岗位需求量缺口巨大,后市场工作岗位需不断解决新故障、要与不同的人沟通交往,所以对人才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要求较高。

2.2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岗位分析

2.2.1 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岗位

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人数规模较大,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技术研发、一线操作工、质检返修等。目前,车间一线操作工主要来自传统汽车专业的中、高职毕业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车辆质检员、生产车间主管等岗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有较大提升;而技术研发岗位主要针对本科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并无需求。

2.2.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岗位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电池PACK装配工、电池性能检测员、生产车间主管、技术研发人员等。2018年,国家对采用铅酸蓄电池的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清理整顿,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短期内会有所上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毕业后可从事电池PACK装配工、电池性能检测等基础岗位,3-5年后可晋升生产车间主管,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在职提升学历后可从事技术研发岗位工作。

2.2.3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岗位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有技术研发、安装与调试、维修检测等,发展岗位是充电桩技术工程师。目前,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来自自动化和电力电子等专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企业未来5年对充电桩售后人才有较大需求。

2.2.4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岗位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包括较传统车服务企业规模小,主要提供的岗位有新能源汽车销售、维护保养、车险理赔、车辆定损、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租赁企业服务顾问等岗位。但随着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汽车制造商也逐渐开始向出行服务商转变。随着共享汽车市场的兴起,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岗位未来将有大量需求,成为新能源汽车高职人才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

3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对策

3.1 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需要定时开展专业调研工作,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做到专业目标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技术管理标准衔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2 构建“课岗对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近几年来国家重点关注的新专业,但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起步时间较晚,大部分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还存在技能竞赛与教学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根据调研的工作岗位群,在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构建“课岗证赛”四维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岗证赛”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通过“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考试,获得技能和学历的双认可。

3.3 打造“攻坚克难”高水平师资团队

应不断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推动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同时,加大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新增专业,专业建设过程中任务多、担子重,应由专业带头人自主组建“攻坚克难”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3.4 推进“软硬件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室,主要配备一些新能源汽车,可完成新能源汽车专业认知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动力电池实训室,可完成动力蓄电池的基本检测。这些传统的实训室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一体化教学,但过于注重硬件建设,忽略了软件配套建设。通过调研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致力打造“软硬件一体化实训室”,实训室中除了配套相应硬件设施外,还应配备相应模块、课题的学习资源、任务工单等软件资源,实现软硬件一体化。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节节攀升,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区域内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爆炸式增长,这无疑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和挑战,如何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吉敏,许云珍.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7(12):25-29.

[2]徐东.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与专业建设规划[J].教育现代化,2018(20):235-239.

[3]陈玉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新能源汽车人才——以无锡交通分院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266-268.

————————————

作者简介:谭逸萍(1990-),女,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技术;房德将(1985-),男,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教学培训中心副总监,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

作者:谭逸萍 房德将

第二篇: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职汽车装配与调试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专业——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改革成果,在整合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实训方案修订等方面对汽车装配与调试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汽车装配与调试专業以培养具有汽车制造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在生产一线从事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总成的制造调试、产品检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设计、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以及在科研院所从事试验研究及管理等工作为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处于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政府为车企提供政策支持,并为消费者提供税费减免,进而优化汽车产业结构。车企在研发与生产层面获得国家政策支持,进而协助国家实现战略。服务技术和产业技术上对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量巨大。以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为例,其CS15EV、逸动PHEV、新逸动EV、以及即将上市的第二代逸动EV等车型,已成为该车企发展战略的主要规划项目。

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人才如何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新形势?学生毕业后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就业服务领域进行衔接?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如何更新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一致?这些问题都对我们提出了改革的新挑战。

2018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项目——“长安汽车学院”。在校企合作平台的帮助下,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开展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能人才的“订单式”合作培养,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售后服务提供了相应的人才。

结合2018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重庆市第二批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结合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专业——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改革成果,在整合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实训方案修订等方面对汽车装配与调试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二、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模式尚未健全

由于新能源汽车模块化水平较高,故人才对不同模块间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共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学科设置不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需要。

(二)需要改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学习和研究的协助机制

由于长期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学、研之间的联系被长期割裂,各自成体系地服务各自利益部门;高校通过市场里相互连接的协助机制则需要长期市场利润的实现来被认同,这往往成为人才联合培养根本症结所在。目前,我们各个部门未形成互动机制,导致技术创新的研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各个环节不通畅,大量技术成果未能应用。

(三)汽车技术人才专业方向发展亟需调整

作为汽、摩重工业基地,重庆是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城市之一,是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代表,重庆长安公司、力帆集团、渝安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都拥有较强的实力。在全国高职学院中,汽车技术人才专业也不多,并且所设课程内容相对滞后,没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及技术的进步。

三、教学改革内容

(一)课程体系改革

1. 突出学生主体,注重技能培养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装调及维修技能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识读汽车整车及车载电子设备电路文件;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产品制造加工生产基本技能;具备新能源汽车产品辅助研发能力;能安全操作汽车电器安装、改装和调试;具备生产班组生产现场管理能力,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服务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一边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

2. 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坚持开放教育、合作发展,不断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学校逐步与长安汽车、东风小康、力帆集团、上汽依维柯红岩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四合四共”园校互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开展员工培训、顶岗实习、技术研发等合作内容,将企业行业的能力标准融合到课程模块的评价体系中,将工作过程纳入职场鉴定的评价范围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放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本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判断,并自主归纳、总结,以增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了解;通过课堂讲解、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的运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4. 实施学生主体,教师导学的教学方法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教师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严谨,养成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实施现场导入式教学方式

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所有学习内容全部安排在汽车实训中心进行,学生可以在校内进行实战型训练。将理论教学完全融入于实践教学之中,每一次课程的开始都是由现场的实际工作任务导入;每一次课程的结束都是以装配结束或解决实际问题而告终。

(二)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特色

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相结合,是以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为逻辑线索确定的汽车装调新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以电动汽车基础知识与新能源特性为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该专业以各种新能源的性能为导向,以电动汽车性能分析为准则、电动汽车各部分工作原理为依据,符合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路要求,按照各学习情境和各项目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學习情境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双证书”要求。

(三)实训室建设及实训课程改革

1. 依托汽车工程试验中心,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条新能源汽车的装配工艺模拟生产线,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检验,包含班组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的模拟场景。

2. 设备采购。采购新能源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传动系统、底盘机电系统、电控系统等检测设备和仪器,能够实现车载电子设备的安装、改装及调试,并为新能源汽车配件、车载电子及汽车检测诊断提供售后技术服务支持。

3. 面向职业岗位设置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的设置面向重庆及西部地区汽车制造产业,依托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重庆汽车摩托车行业协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转变培养方式,实施第三方评价体系,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构建实训课程,实现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四方联动,对11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后,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层次和规格,结合任务本身的教学实施性,设置了8个专业实训领域,如图1所示。

4. 实践活动的实施

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竞赛-通过两级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比赛(校级和省级或国家级)将新能源汽车制造、维修、销售职业素质、创业能力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通过比赛促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

(四)人才培养定位

1. 校企联合,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友好合作,建立了“1+1+n”模式的校企联盟,引入经济学“全价值链”理论,探索形成了全价值链校企联盟下的“3·3·3”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对接、三课程、三证书。“三对接”即目标对接、过程对接和文化对接;“三课程”即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和岗位需求课程;“三证书”及学历证书、新能源汽车高压电、低压电操作工资格证书和岗位等级证书。改模式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三个“脱节”问题,一是完善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二是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三是所设课程能够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把专职教师送到企业行业进行培养。其次,在企业行业中,选定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师徒”模式的指导,并签订协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8名,企业实践导师5名,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四、工作成效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与探索,还付诸于教学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多方共赢效果。

1. 创新了招生定岗一体化培养方案

我校与企业联合制定招生方案,由新能源汽车企业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对符合要求的学生定岗培养,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辅助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等等模块,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之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精度。

2. 创新了学生培养模式

安排学生轮岗实习,分别熟悉不同工种,不同阶段的生产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柳青,等.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09-115.

[2]刘国辉.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2018(34):42-43.

[3]盛茜.新能源汽车工程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浅谈[J].内燃机与配件,2018(22):243-244.

[4]朱立东.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析[J].南方农机,2018,49(22):196.

[5]王利鹤,赵永来,高伟,等.《汽车新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2018,17(12):71-74.

作者:刘竞一 张俊峰

第三篇:新能源汽车研究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文献综述 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相配合、产学研相结合,政策的制定和技术的发展相同步,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的研发体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李廷洪(2013)认为新能源汽车其发展要依靠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我国虽然传统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无疑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李大元(2011)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核心技术瓶颈突出,整体研发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缺失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林琳(2011)的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反面的相关规定,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王海峰、田雪萍(2013)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如充电桩、售后服务点等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符贵兴(2013)认为政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政策支持的力度看起来很大,但政策的时滞性、地方保护主义等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程振彪(2010)还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存在浮躁之风,科研人员投入相对较少,地方保护主义、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都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相关研究

在十年多的发展中,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05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政策措施。2009至2014年,国家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点城市的数量。2010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2年明确指出以发展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同时在技术、配套设施、管理制度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高育红(2009)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刺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刘春娜(2010)和张晓宇等(2011)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使得的生产商有较明确的研发方向,从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方面的开发具有导向作用,但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马鸿雁等(2011)表示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中惠及消费者的优惠政策很少且力度不大,从而使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蒋俐俐,杨亚平(2012)指出我国跳跃式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多层次的需求,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连续、具体的制度支撑。刘兰剑、陈双波(2013)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新兴产业,政府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但等到技术和市场较为成熟的时候,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的研发活动,不然难以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活动。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市场相关研究

我国目前汽车销售量已居世界前列,汽车需求量巨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这成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汽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顾虑。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问题,国内一些学者通过数据和实证分析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马鈞等(2009)对欧美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与消费者效用的logit回归分析,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份额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政府规制有密切的关系。但政府政策只是市场开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政策的有效性及后续的规划安排将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点。吴憩棠(2010)指出开拓市场的关键在于降低汽车价格以及加大补贴力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徐国虎、许芳(2010)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研究指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是有一定的购买意愿的。影响购买的因素分为售后服务、购置成本、汽车品质、使用能耗和周围影响这五个主要方面。唐葆君等(2012)认为政府激励政策、消费者收入和原油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策。降低汽车价格会很大程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五、结论

政府政策的制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政策的有效性、时滞性等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制约。目前的政策多数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制定的,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进步。从文献上来看目前多数学者仅围绕着政策进行分析而忽视了产业链是否完整、产业链如何培育的问题。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以传统汽车产业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多数学者只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市场等进行研究,鲜有学者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不足和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项目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201141)

参考文献

[1]井志忠.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J].日本学论坛,2007,1:74-79.

[2]程振彪.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及建议[J].汽车科技,2010,(6):1-6.

[3]李大元.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2):72-75.

[4]林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5-26.

[5]王海峰,田雪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1):193-193.

[6]符贵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比[J].中国经贸导刊,2013,(17):11-13.

[7]马鸿雁,李武,吴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路径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1,(6):30-35.

[8]蒋俐俐,杨亚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及有效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03-106.

[9]刘兰剑,陈双波.基于多回路竞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5):41-45.

[10]马钧,王宁,孔德洋.基于AHP及Logit回归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8): 1079-1084.

[11]徐国虎,许芳.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91-95.

[12]张贵群,张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工业技术经济,2014,244(2):75-80.

作者简介:纪翔阁(1994-),女,山东菏泽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满媛媛(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金融市场。

作者:纪翔阁 满媛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教育议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