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教师远程教育论文

2022-04-2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学教师远程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信息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新闻学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大部分课程也都在各种慕课平台上线。目前新闻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总体数量偏少,精品课程稀缺,课程热度呈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互动模式单一,没有发挥在线开放课程应有的作用。

新闻学教师远程教育论文 篇1:

基于GBL理论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微课程设计研究

GBL(Game Based Learning)又称学习游戏化,主要指在游戏化学习观点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方面,结合学习者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和教学策略等。在关于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中,国外对于游戏化学习的理论研究相较于国内来说比较早, 并且在很早就已经把游戏化学习的教学观念应于教学和培训之中,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和培训效果。在新闻学实践微课程教学中,基于学习游戏化的学理与微课教学融合,将这一方法创新应用于新闻学实践教学中。

1. 国内外游戏化微课教学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的既有成果,国内对于游戏化学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不过目前对于游戏化学习的学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国内已经开始逐步重视起来, 正处于一个探索研究阶段。对于其的研究范围,国内学者尚俊杰、萧显胜认为,作为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路径而言,游戏化学习的研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理论分析到具体应用、从设计到效果评估、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涉及面较广。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以教学视频为重要的课堂呈现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教师在细微的知识点和环节中所使用到的相关的教学资源。凭借着这种理念,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微课”教学模式。在学界与业界的老师们对于“微课程”的不断开拓的基础上,教育部在 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并发布了有关“微课程”评审的新标准。“微课程”从概念上升到了操作,成为新兴教育模式。

在游戏化的微课程研究中,仅有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苏亚玲在她的教育学硕士论文《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一文中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她认为随着翻转课堂效果的逐渐显现,微课程作为翻转课堂的核心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将游戏化学习理念应用到微课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游戏化学习理念和教学设计技能,而且还要掌握微课程设计制作的方法,然后把游戏化学习策略融入到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2. 新闻学实践教学的双系统:平台游戏化与微课模块化

新闻学实践教学一直作为新闻学教学改革的前沿,一直都是新闻教育者极其重视的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随着21世纪以来,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新闻院校在实践教学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从课程、师资、基地到新媒体时代新闻实践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一些特色。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为例,学院校内建有九大实践基地,学生的假期实践、课程实践、机构实践、毕业项目实践提供从纸媒、广电到网络的全媒体的实践平台。国内各高校也在新闻学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平台作为新闻学实践教学的关键词一直备受重视。微课作为教学模式成为今天众多实践教学的一个选择,将大课堂变成小课堂,核心知识点拆分为多个小知识点,理论理解到具体操作成为微课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微课依然在两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操作困难,一是微课的导入较为困难,二是学生选课的连续性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当下95后一代对游戏与游戏化的体验和理解,游戏化教学平台成为一个较为时兴和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将实践教学的游戏化平台,并将微课进行了模块化分类打造,收到较好的效果。

2.1 实践教学平台的游戏化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将新闻生产进行游戏化的情境设计,按照新闻类型,设置了不同情境模式,形成了模拟新闻事件发展的游戏平台。这里面我们设计了桌游式的环节,按照新闻事件的类型予以标识,学生在开始时随机分配到一个新闻类型,然后进入到新闻生产环节。与真实的新闻生产不同,在这个平台上,我们采取的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将教学微课纳入其中,形成了游戏平台的微课学习优先,实践操作后置的游戏方式。学习与实践同时计入分值,形成学习积分。目前,我们对游戏平台的设计仍然是基于当前主流的媒介生产流程来完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但是,应当看到的是,由于突发新闻事件的频繁出现,自媒体对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游戏的设计中,我们会不断地体现出这一现象,采取增加“噪音”的方式使游戏学习环节变得更为完整:即以突发事件的方式插入到新闻事件的发展的过程中去,将突发新闻的微课模块纳入其中,也就是大量地增加了突发环节。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游戏的难度与趣味性,让学生在体验到真实的新闻语境中获得实践的最佳解决方案。

2.2 微课系统的模块化

游戏化平台的一个教学关键是微课的嵌入,嵌入的节点决定了微课的内容以及规模(时长),这实际上是一個反向设计的问题,围绕实践教学游戏化平台的嵌入节点来决定微课。在这种语境下进行微课设计,特别注重了对课程的裁剪,将以往传统的知识点具体化,将抽象可视化。比如说,对于新闻客观性的操作,我们将其分解为采访的平衡性与材料的真实性,而在此基础上又将平衡性分解为采访对象、问题设计、访谈分析等方面一系列小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将其分别插入具体的新闻事件的不同环节,形成节点学习与游戏学习“闯关”的体验。

将游戏化的平台作为连接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流程相结合,就使得这一实践教学的改革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普及性,我们在两个学年的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与做法。(见图一)

3. 基于GBL理论的微课程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传统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必须进行应对性的改革以适应这些变化。游戏化的微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针对一个具体的训练项目,迅速掌握一个知识点,获得一种媒介能力。游戏化的微课学习特别适合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新闻学实践教学,通过较短时间的技能讲授,然后进入游戏式的新闻实战模拟,能够最大程度的将新闻学实践教学对实操性要求高的特点与微课以知识点的单元讲授的特点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用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弥补以往微课程导致的理论不扎实、实践不细致的缺点。

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将微课程的优点体现地淋漓尽致。例如在新闻实务课程中,快速的技能讲解“微课程”可以使教师充分地利用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在随后的“游戏式”沉浸微课堂中,适当的数字媒体技术的辅助为学生在课后的回顾起到了极大的方便。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游戏化的微课程可以全面的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这一维目标的发展。 对于老师而言,微课程可以作为课堂上的高效率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微课程可以为他们提供课下可以反复复习的知识记忆资源。通过游戏化的新闻学微课程作为新授课方式中较为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融合课上与课下的有限学习资源。实践教学的微课程教育模式,打破了过去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以游戏模拟真实的媒介生态,有效地落实了新闻学教学目标。因此游戏化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微课程的设计是对新时期、新的媒介发展阶段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对“网生代”人群教育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

参考文献:

[1] 苏亚玲.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4.

[2] 尚俊杰,萧显胜. 游戏化学习的现在和将来——从 GCCCE 2009 看游戏化学习的发展趋势[J].  远程教育,2009(10):69.

[3] 胡铁生,黄明燕,李明.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

[4] 苏亚玲. 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4.

[5]王瑞霞.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新发展及其教学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作者简介:蒋东旭,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作者:蒋东旭

新闻学教师远程教育论文 篇2:

新闻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互动模式探析

摘要:在信息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新闻学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大部分课程也都在各种慕课平台上线。目前新闻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总体数量偏少,精品课程稀缺,课程热度呈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互动模式单一,没有发挥在线开放课程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的互动模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发挥线上课程文字互动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拓展线上教学的互动渠道和形式,把线上课程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提高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新闻学;互动模式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基于新闻编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019SJGLX046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演进,远程教育的授课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的函授教育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大学,再到目前各种类型的网络教学平台,远程教育的形式、内容、体系也在逐步规范和完善。慕课是互联网技术和线下课堂教学结合的产物,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即大型开放式网络在线课程。2012年,慕课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并快速发展,因此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10月,中国第一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在清华大学上线,因此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随后,由于国家政策支持,慕课在我国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体系和模式。到2017年底,我国460余所高校已经建设3 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教育部将认定3 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搜索、阅读学习、休闲娱乐和沟通交流能力甚至超过部分老师,互联网的开放、进取、共享、创新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传统线下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各个慕课平台都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二、新闻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概况

新闻学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其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基础、中外新闻事业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编辑、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伦理与法规等。目前,新闻传播学科的主要课程大多已在各大慕课平台上线,但新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或者小学科,在大部分的慕课平台中还没有被列为单独的学科类别,通常被归入文学、文化或人文的大类别中。例如“学堂在线”将其归入文学文化中,“智慧树”归入文化类别中,“好大学在线”归入文学类别中,只有“中国大学MOOC”在文史哲的一级菜单下设有新闻传播学的二级菜单。

再看国内几个主要慕课平台有关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情况。“学堂在线”有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摄影、解码新闻写作、国际新闻比较分析等课程;“智慧树”有中国新闻事业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合新闻传播概论、数据新闻等课程;“中国大学MOOC”相对比较多,新闻传播菜单下有80門课程,属于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包括新闻传播史、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法规与伦理、新媒体概论等课程。根据这些课程的网络学习数据来看,不同平台的不同课程参与学习和互动的用户数量悬殊较大,知名高校、知名学者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报名参与学习的用户相对较多,而普通高校、一般老师和冷门课程报名参与学习的用户比较少。例如在“学堂在线”平台,截至2021年9月,清华大学梁君健老师的新闻摄影已有176 761人报名学习,而黑龙江大学姜德锋、赵红艳等老师的传播学概论只有125人报名学习。

近两年,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厅进行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课程的影响,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占据了很大比例。但是从近两年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名单来看,新闻传播类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数量相对较少。2020年11月24日,《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发布,教育部认定5 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1 875门,其中新闻传播学线上一流课程24门,在所有线上一流课程中所占比例为1.28%。实际上,这24门线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有十几门是2017年、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如有清华大学崔保国老师的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胡春阳老师的人际传播能力、浙江大学韦路老师的新媒体概论、中山大学张志安老师的新媒体素养等。此次入选的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万安伦老师的中外出版史、河北大学彭焕萍老师的新闻采访写作、华中科技大学余红老师的新媒体用户分析等几门课程。再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5月公布的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线上课程共52门,只有平顶山学院段纳老师的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一门课程与新闻传播相关。2021年5月公布的河南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线上课程共287门,只有河南大学严励老师的新闻编辑学、信阳师范学院张霞老师的视听语言两门课程属于新闻传播学科大类。

三、新闻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互动模式现状

(一)线上课堂教学缺少互动环节

纵观各个慕课平台新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由于每节课的课程时间所限,课程录制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画面也是老师和课件之间的来回切换,也就是说在老师视频讲课过程中基本没有学生的参与。所以,传统课堂教学中面对面的互动形式比如“对眼”“敲黑板”“提问”“辩论”“现场作业”等基本没有在线上课程中出现,也就是说线上视频教学属于老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播模式。通常情况下,中小学网络精品课程的录制往往有学生的参与,有些课程学生会全程参与课程录制,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密切互动也是中小学网络精品课程的重要内容甚至是特色,那么大学的在线开放课程尤其是互动环节,是否也可以考虑让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入镜参与互动不但可以消除线上课程单向灌输的弊端,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对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态度,在线听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有一定影响。另外,目前线上课程的即时互动还缺乏较好的实现形式,线上课程想要实现更高效的互动,还需要平台技术人员不断更新软件,为互动提供技术支持。

(二)互动热度呈两极分化现象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两者的课堂教学都在强调互动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远程教育在函授教学和广播电视教学阶段,由于受技术手段的制约,师生的互动渠道单一、互动形式较少、互动频次有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满足了课程互动的技术需求,专业技术人员也在根据课程需要不断优化互动的渠道和形式。但是,互动仍旧是目前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短板,尤其是早期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大部分学习者在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中处于独立学习的状态,缺乏与其他学习者、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只处在临时且浅层的交流状态[2]。从目前各个平台在线开放课程的互动情况来看,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知名学者和热门课程的用户互动积极性较高,比如“智慧树”平台山东大学俞凡老师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自上线以来已有1.08万次互动,而非知名学者主讲的课程讨论区帖子往往寥寥无几。

(三)互动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的互动模式大概有以下两种。第一是课程平台自身设置的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等互动参与板块,最主要的互动平台还是讨论区。例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翼青老师主讲的传播理论前沿课的讨论区分为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三个子板块。尤其是课堂交流区板块,学习者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很高,每一节课后面都有几十个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跟帖评论。另外,辅助资料、讨论等内容可与视频内容绑定,并呈现在相应的内容板块下,学习者可有针对性地学习和交互,如“超星慕课”将作业绑定在各小节视频下方、“中国大学MOOC”中视频右上角绑定论坛“向老师提问”,可实时将自己的问题和疑惑以文字形式记录和交流[3]。第二是借助其他的社交平台或者相关软件,比如在课程的公告栏里设置QQ群、微信群或者微博话题等。南京大学胡翼青老师的传播理论前沿课建立了传播理论前沿慕课微信群,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刘海明老师的新闻评论课设置新闻评论QQ群。微信群和QQ群可以满足共同学习兴趣者即时交流的需求,但是每个群通常需要有一到两个管理员,在必要的时候任课老师也需参与群里的互动,这无疑会增加课程的运行成本。

四、新闻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互动模式优化策略

(一)充分利用文字互动的优势

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比,由于受到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师生之间难以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但是线下课程的面对面互动并不是没有局限性,有时老师提问一个问题,整个课堂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学生主动发言,老师点名提问,学生也可能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这也是大学课堂上常见的情况。线上课程一个较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参与互动,文字互动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参与互动的师生都有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以逻辑性较强的文字把问题和观点表达出来,发到线上课程的讨论区或者微信群、QQ群等互动平台上,参与讨论的同学和老师也同样可经深思熟虑后用逻辑性较强的文字回复。另外,对于交际能力不强或者不善于口语表达的同学来讲,文字交流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甚至还能激发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老师在线直播课程,一个问题抛出,大量同学通过弹幕回复,远比线下课程的互动积极性高。因此,可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在线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被及时解决,在线学习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被动学习、缺乏创新等问题出现,实现个性化教学,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4]。

(二)丰富线上教学的互动形式

传统课堂教学的“对眼”“敲黑板”“提问”等互动形式实际也可以在线上教学中使用,如在线上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老师一旦出镜,必须像电视台播音员一样,学会用眼神和非现场观众交流,如果只是面无表情地对着机器说话,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遇到重点虽然不能敲黑板,但是也可以用手势或者鼠标在课件上圈点重点内容,提问环节可以把问题留在课堂上,学习者到讨论区、答疑区等进行回答。另外,部分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录制也可以向中小学学习,让少量学生参与到课程录制,尤其是互动环节中,以此激发线上学习者的问题意识。部分大学老师上课时缺乏幽默感和趣味性,只自言自语地讲述理论知识,实际上通过有效的互动就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讲授营销、管理、国学之类的网络课程,点击量非常高,其亮点就在于互动性强,大学的在线开放课程虽然不是各式网络营销课程,但也可以借鉴其优秀之处。

(三)做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

在线开放课程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的面子工程,而是为了弥补线下教学模式的不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有些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一些冷门课程,参与学习人数不到一百,课程讨论区几乎无人参与,偶尔有个别学生提问,也看不到老师答疑或者学生跟帖。这样的在线开放课程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备课、讲课、录制、剪辑和上线,但是实际的运营效果不佳,没有发挥出线上课程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调动一切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互动。在线开放课程一节课的时长往往在15分钟左右,任课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云端教室,预习教学内容,并要求其在听课过程中思考问题,然后老师在课堂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补充,这个时候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参与课堂互动。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答完的问题或是后来又激发出的新问题,就可以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讨论区或者自习室等模块进行解决。教师应结合教材大纲不断丰富慕课内容,并适当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在互动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尤其是新闻学专业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结合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隨时可能引发一些现实问题,把现实问题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交流兴趣,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可以通过线上的互动进行解决。另外,新闻学专业的在线开放课程,一定要按时进行内容的增补、更新和升级。首先是把新的理论、实践和媒介技术补充到对应课程中,其次是对在线学习用户在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结语

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信息技术驱动下教育教学模式新的尝试和探索,充分贯彻了互联网在线、开放、共享的理念,在推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高校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增加,除了在校大学生外,也使很多有学习欲望的社会学习者受益匪浅,为社会公众的终身学习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还处于粗放型的增长阶段,还存在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今后在线开放课程在注重数量增加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推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快速进入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介绍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 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 xwfb_20180115/201801/t20180112_324467.html,2018-01-15.

[2] 左娟燕.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及有效实现方式[J].魅力中国,2016(30):177.

[3] 毕巧春.学习者眼中的国内五大MOOC平台[J].中国教育网络,2015(10):61-64.

[4] 盛海洋,盛京.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体会初探[J].文教资料,2017(24):195-197.

[5] 崔雪丽.高校学生互动意愿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慕课平台为例[J].对外经贸,2020(8):129-132.

作者简介:严励(1964—),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王海燕(1979—),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

作者:严励 王海燕

新闻学教师远程教育论文 篇3:

应用型地方高校文学课开放式教学实践探索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初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部分地方高等院校已在积极探索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之路,新闻学专业等应用型专业的发展也恰逢其时。本文试图以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探讨应用型地方高校文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实践。

一 应用型地方高校文学课的定位

文学课(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也是新闻学专业等相关应用型文科专业的必修课。但近年来,文学课的教学却遇到了不少问题,单就新闻学专业而言,主要有三大问题:首先是学生普遍认为文学课与所学专业无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其次,学生认为课程讲授内容多、学习难度大,难以消化上课讲授的内容,未能真正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再次,学生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但兴趣不大,难以形成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自然也就难以跟上授课节奏。当然有学生理解偏颇和学习惰性等因素存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文学课的定位不够精准。

新闻学专业开设文学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如新闻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目的。基于应用型专业的需求,文学课更应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因此通过文学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新闻写作能力等技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世界、批判意识、创新思维等人文素质,才能达到文学课教学的预期成果。因此,要达到上述目标,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专业特色,适应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当前媒介融合新形势,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 “开放式教学”内涵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必修课,文学课积累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套体系也曾被长期运用于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我国文学课教学模式以封闭性为主,主要表现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育,教学过程即讲授课本内容或讲义(教案)的过程,这种课堂讲授法有利于教师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但却存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授内容与专业学习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体制单一等诸多弊端,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缺少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已不能适应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单门学科思维的局限,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有特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育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1]

开放式教学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科恩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20 世纪90 年代经斯皮罗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境性教学实践”对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因其开放性特征,至今并没有一个固定概念,但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打破传统的封闭教育体系,以创新、包容、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及调动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使师生在教与学中得以相互学习、提高。”[2]教学中注重提高师生互教互学的“合作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学模式”比重,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性、创新性学习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教学思想。开放式教学的主要表现为:开放的教育观念、开放的教育课程、开放的教育时空结构、开放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协作)、开放的教师心态、诊断式成绩评定、多维度教育评价等。[3]

三 新闻学专业文学课程“开放式教学”实践的几个方面

(一)开放创新的教学内容

大多文学教材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内容上具有全面性、专业性强的特征。如果在教学中刻意地追求教学体系的严密、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质上是以静止封闭的方式来对应动态开放的教学内容,与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还可能形成有形无形的桎梏,束缚文学课本身的活力。因此,教学实践中可以有选择地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选择原则,使“教学生活化”,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从而带领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认识世界,提高自身相关技能的同时,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体现文学学习的价值。

1 教学内容与新闻学专业相关

地方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意味着教学时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文学课是素质类课,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新闻写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重任。教学实践中,文学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知识点成为不可忽视的讲授内容。如五四时期,报刊杂志的繁荣发展与文学创作及其传播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思想风暴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五四思想先驱们几乎都与报刊杂志的创办、发行等有关,其作品发表、思想论争无一不是以报刊杂志为阵地,可见,我国近现代以来报刊业发展与文学繁荣息息相关,两者互相促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报刊业在新兴媒体挤压下逐渐衰落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一百多年时光报刊业历经繁荣兴盛、逐渐没落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各大要素。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或已成定论的观点,使文学课的学习与新闻学专业知识相关联,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性,逐渐消除学生文学课与专业无关的误解。

2 教学内容与当代社会生活相关

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一半以上高中时是理科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不强或者兴趣不大,文学作品阅读量也不多,如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学生目前的欣赏水平相符并有所提升,是文学课老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将文学理论内容生活化,以体验共享的实践教学逐渐改变纯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手段。如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与文学相关的产业发展(如影视、动漫、游戏产业等)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实,但因其理论滞后、研究领域相左等因素让文学课教师不太好把握,有的直接不讲,有的则一笔带过,让学生自学。但从笔者课前调查来看,学生对当前文学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其产业发展非常关注,因为这是真实的社会生活、文学和媒介现状,且与新闻学专业相关性极大,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对其人生和就业的规划和选择。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因其理论滞后或不成熟就忽视它,既要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又要引导学生辨析当前文学现象(如文学影视化、动漫化、游戏化,作家明星化,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精英文学与大众通俗文学的并峙交融等),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专业学习。

3 与学生兴趣相关

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4]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以调整文学课的教学内容,以激起学生感受文学、领悟人生的强烈兴趣,从而达到文学教育的目标: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建构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现代人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初级形式是教学内容的有趣。如讲解中世纪著名诗人但丁的长诗《神曲》,由于中西方语言的明显差异,中文翻译不能穷尽长诗精粹,从句读、修辞等方面来解读显然是不现实的,长诗中有关西方宗教的部分(如通过主人公对地狱、炼狱、天堂的经历表达基督教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对学生来说显得抽象难懂。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叙述故事将长诗通俗化、口语化,并将之与我国古代神魔小说《西游记》相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一起体验西方诗歌叙事艺术的精妙。

那些学生想知道而又未知道的东西更能激起学习兴趣。针对新闻学专业特点由写作的基本技能入手也不失为良策。可见,要培养创新素质,必须打破文学课学习内容的封闭,文学课应建立学习内容更新机制,及时调整补充引导学生关注前沿问题。

(二)注重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部分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不强,但大多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且动手能力强。因此,文学课程教学完全可以打破以往的独白式演讲教学,注重实践应用式的教学方法或手段,通过实践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互动性强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文学世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开放的文学教育空间

多媒体教学指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综合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形成多元化思维。

为了增强文学课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制作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还可在讲解相关内容的前后,插播与作家作品相关的影音资料。影视剧中直观形象的视听元素、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和动感多彩的画面等,让学生于轻松愉悦的视听享受中体验原著的艺术魅力,在讨论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笔者在讲《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时,剪辑了纪录片《人物·张爱玲》中关于张爱玲的生平简介与对她的评价部分(约8分钟), 还剪辑了《海上的月亮(张爱玲 胡兰成)》中关于张爱玲的第一次婚恋部分(约10分钟),将张爱玲的传奇人生有机地植入作为背景介绍,同时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如《金锁记》等进行互动式评析,还插播了《滚滚红尘》影片片断,将一位文学创作植根于生活体验、艺术创作又能高于现实生活的现代作家鲜活地呈现,使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尝试使用新媒体(如微博、QQ空间、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互动性沟通和交流,还试图打造精品课程网站。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并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开放教育空间,从而进一步实现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与立体化,有益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博大的胸襟。

2 推行多元化教学方法,践行开放的文学教育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文学课教师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应用型地方高校应用型相关专业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推行互动式、情境法、案例法、小组研究、合作学习、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新闻写作能力。以下就两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1)有效的专题讨论教学

讨论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法,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碰撞思想火花,集合了课题教学、案例教学、小组研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并组织有效的专题讨论环节,不仅可以实现师生间互动,还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专题讨论以讨论为导线,问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讨论主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矛盾性和求异性,如在“莫言小说创作”专题中设计“如何看待‘我爷爷’和‘我奶奶’的爱情?”话题等,这些话题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较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欲望。讨论前,教师一般要提供可参考的纸质或电子资料,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准备。古德莱德的研究结论发现,主导性的课堂组织模式是小组形式的,教师最经常地就是与整个小组相联系。[5]讨论时,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指导者的角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及时点评,从而使讨论教学得以顺利有序进行。如“荷马史诗”专题教学中,讨论话题是“如何看待阿喀琉斯的愤怒?”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后,引导学生就“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的愤怒”“阿喀琉斯与《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比较”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学生们立足文本,进入故事情境,逐层深入,逐渐呈现一位英勇善战、热爱生活、富于同情心、忠于朋友但也残酷、霸道、偏执的英雄形象,还就我国和西方关于英雄人物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开放式探讨。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概括讨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导学生课后深入研究,可写作散文或评论。

(2)分享体验式情境教学

这是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如课前5分钟阅读或创作分享、安排学生参与授课环节、就文学作品中某一情节进行话剧表演等都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的激发他们的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6]体验尤其是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而兴趣正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

课前5分钟阅读分享。教师一般要在前一次课就下一次的教学相关内容布置好阅读任务,并以平时作业的形式分配好相关学生进行口头分享阅读体验。如“汪曾祺小说创作”专题讲解前,布置学生阅读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等短篇小说,要求就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分享阅读体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有创作欲望并正尝试写作,于是增加创作分享环节;由于分享的大多是小说或散文创作,不免流于分享故事情节,这时就需要教师能提前提醒和及时引导以控制课堂节奏。这种方法的运用最难以操作的就是分享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能及时调控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不能有脱节之感。使用得当则可拓展学生思维,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除此之外,安排学生参与授课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其应用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法,就文学作品中某一情节进行话剧表演也是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手段。

分享体验式情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得当,能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3 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呈现开放的文学教育心态

赫胥黎曾在《科学与教育》中说到“一个有成就的人并不在于他少年时代的上课时间,而在于他的课余时间。”[7]因此,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结合专业特点和相关课程开辟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如组织学生参加文学沙龙、诗歌朗诵会、写作竞赛、话剧编演等,鼓励和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或报纸副刊,进行文学创作并积极投稿。

如有针对性地对已有写作基础的学生进行理论和作品阅读及写作训练,武汉学院传播系从建系伊始就对所有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管理,文学创作及其修改、发表等都可以在文学课教师和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表明,部分学生最开始对编剧的兴趣就源于文学课教师课堂的引导,课堂话剧编演既深化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体验到了表演的乐趣,增加了团队协作的意识,激发了继续阅读和创作的热情。学生还自编自导自演自剪,拍摄了微电影处女作《万万没想到之武汉学院版》,前期的剧本策划和写作与文学课程教学有紧密关联,真正将文学创新能力活学活用到剧本创作中。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学活动还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管理、朗诵表演、写作编辑等实践能力。

综上,武汉学院新闻学专业文学课程开放式教学实践证明,推行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可延及应用型文科专业)文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为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主阅读、学习、体验、鉴赏文学文本创造了机会和条件,适应了当前媒介融合的总体趋势,是当前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开放性特征意味着要在把学校、社会、经济、学生(教师)视为一体的前提下,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历史传统,并充分考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和需求,尊重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差异性,才能真正适用于应用型地方高校的相关专业,并给教学活动带来应有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程慧琴.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17-119.

[2]陆璇璇.地方本科院校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5(11):99-101.

[3]王安国.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 学周刊,2015(4):98.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5]迈克尔·富兰. 教育变革新意义[M]. 赵中建 ,陈霞,李敏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29.

[6]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8.

[7]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7.

作者:李燕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缺陷式情境本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