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金融是大型商业银行业务的新增长点

2022-09-13

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是基础, 农村物质生活的改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 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只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 归根结底需要金融资金的投入和支持, 农村金融也就理所当然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然而, 我国落后的农村金融远远不能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相反, 它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农村金融现状

农村经济、农村市场和农村金融的进步与落后, 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发展成败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中国农民不但在自己的土地上, 惨淡经营, 使我国粮食产量大副度攀升, 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广大农村富裕劳动力投身到乡镇企业, 到大中城市去,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为农民摆脱贫困提供了快捷的途径。然而, 农民的钱多了, 他们要投资到新农业中去, 他们要改善生活, 他们要到城市中发展, 他们的一切理想和愿望, 都需要资金支持。那么对金融、银行的需求, 便悠然而生。可是, 今天的农村金融体系却十分薄弱, 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的发展, 不能适应农民对新生活的追求。

那么, 今天农村的金融服务现状如何呢?坦率地说, 到目前, 零金融机构乡镇尚未消除, 其它金融服务情况可见一般。

农业的稳定发展, 需要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前些年, 各国有商业银行在集约化经营战略的驱动下, 基本上放弃和退出了广大农村市场, 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数逐年减少, 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网点也日益委萎缩。金融机构体系的城乡布局仍然存在较大失衡, 农业发展银行还不能有效发挥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聚集效应和政策扶持功能, 大部分地区是农村信用社唱主角。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但仍易出现“一农”难撑“三农”情况。

自2007年以来, 上述现象得到缓解, 尽管零金融机构的乡镇仍然存在, 但是, 国内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回归农村,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截至2009年底, 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约172家, 其中村镇银行148家。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近1100家。农村金融服务局面已经多有改观, 发展内趋势是十分可喜的。

然而,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尚很不完善。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呈现出资金用途的多样化, 融资需求的多样化, 业务种类多样化的趋势。而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能够提供的服务产品十分单一, 服务范围过窄, 较难适应多元化的资金需求。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满足农户的基本金融需求为主, 针对农村合作、农产品开发、农业科技、水利水电建设、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基本处于空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以传统存、贷、汇服务手段为主, 缺少新的服务品种, 电子化建设水平也比较落后, 有的信用社至今仍没有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信用卡业务发展相对缓慢, 银行汇票、本票等结算方式使用更少, 支付结算票据化程度低, 除少数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开通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 代销国债、基金、网上银行、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等业务更是基本上与农村无缘。资本市场的触角也没有延伸到农村, 农村的企业和个人的直接融资还是一种奢望。

2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在近年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的时候, 由于各种原因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同时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及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非常缓慢, 除个别经济发达地方外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城市在人才、科技、金融、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但, 我国城市资本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 不能直接用城市的资金来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否则城市科技产业将再次落后于其他国家, 从而不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长远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只能依靠农村金融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的发展, 增强农村资金的流转效率、使用效率, 使其最终成为能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大动脉。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极不发达的情况下, 如何迅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笔者认为, 首要的应该完善和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通过生态环境的提升促使农村金融能从内部实现质的飞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不能单靠农村自身。而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又不能忽视农村金融市场。面对不良的农村金融生态, 大型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改善我国农村, 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问题主要是资金短缺, 担保机制问题。如2010年1月, 中国农业银行与四家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联手合作, 整合了大银行的资金优势和小机构联系贫困农户的操作优势, 这为大银行服务贫困地区农户提供了示范。特别是, 担保问题, 大型商业银行协助建立基金担保公司, 扩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规模, 成立农村租赁公司, 完善各种形式的涉农保险和互助保险组织机构等都应该积极探索。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有着雄厚的实力, 几乎都是世界“几十强”企业。面对国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重任, 确实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责任。农村金融生态好转了, 各种金融服务才能没有顾虑地开展。农村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国家的稳定才有保障。

此外, 农民法律意识的相对淡薄, 决定了“三农”金融服务与城市金融服务所处法律环境的差异性。农村地区的法律文化、经济主体、财产制度、经济运行、纷争解决机制等对“三农”金融服务有着重要影响,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农村地区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土地产权的不稳定性、农村抵押财产变现的不确定性, 对“三农”金融债权的稳定性要求构成威胁。农村地区“有财产而无信用”, 大量的财产在认证、登记上未获现行相关法规的认可,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上着手。这自然要求政府当局给予足够地重视, 尽快安排上日程。

3 农村是大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广阔天地

3.1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直接在农村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上面已经提到, 目前针对农村合作、农产品开发、农业科技、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基本处于空白。那么, 商业银行依靠自己的规模、资金、技术优势, 有条件的应积极直接回归农村, 重新建立分支机构, 提供各种新的服务, 比如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 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及银行汇票、本票等结算服务方式, 在乡镇开通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 代销国债、基金等。对农村个人与企业融资, 也应择时开展。

当然, 这面临着效率和风险的问题。显然农村的金融服务比之城市肯定成本要高, 效率要低, 风险要大。但是随着城市市场金融业竞争的日渐激烈,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回归农村, 或者说重新开辟农村市场既是无奈之举, 又是明智之举。效率是可以研究提高的;风险是可以设法避免的。因为, 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农村, 金融创新的不可忽视的领域是农村。必须花大力气, 关注农村、研究农村、服务农村, 这是充满光明的出路!农村无疑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新增长点。

3.2 选择代理模式进军农村

另一个回归农村的方式是代理。县及县以下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 (农行) 、商业银行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实行代理业务合作, 以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服务农村金融业的繁荣。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开展代理业务, 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络资源, 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和资金、产品优势, 形成金融合力, 提高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

开展代理业务的双方应遵循公开公平、优势互补、权责对等、适度竞争、依法合规和农民满意的原则。为尽量规避风险, 保障代理方是有信用, 有资质、有能力的机构, 代理机构可按下述方法进行选择。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主协商在县及县以下地区选择代理机构, 也可引入竞争机制, 采取市场竞标方式, 根据拟代理的业务、产品和项目制定招标制度, 面向该区域内的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招标。金融代理, 应该说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业务的一条捷径, 也是业务的一项创新。

4 结语

农村金融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 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深入解决。回归农村, 参与我国新农村建设, 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光荣的社会责任。而服务农村金融也必将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不可小视的利润, 以及全新的发展机遇。

摘要:农村金融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农村金融建设, 过去从农村撤退的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村市场的回归, 既是农村的需求, 又是商业银行自身的需要, 它是大型商业银行业务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农村金融,商业银行,全面回归,增长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信息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下一篇: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监控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