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究性学习

2022-09-11

探究性学习是把教学活动看成学生的探究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其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 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 把握探究的深度, 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 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 明确探究的目标, 思考探究的问题, 掌握探究的方法, 敞开探究的思路, 交流探究的内容, 总结探究的结果。

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1 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中学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或介绍写作背景, 或表情朗读, 或巧妙设疑, 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时, 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 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 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 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 都能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手中的道具。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以借助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 穿插读、议、讲, 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 于无疑处设疑深究, 做到对课文有理解, 对生活有感悟, 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 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1.2 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忽视顺序的安排, 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中学语文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 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 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 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 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讲述一些紧贴课文中心句和一些重点关键的语句提出种种疑问, 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 提深思维的层次。

1.3 要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储备

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一门学科, 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无法维护正常思维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 而欲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 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积累, 是为了学生能够具备持久的阅读前景, 熟练运用多种的启发方式, 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 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 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 可以获得更好的思维效果。

2 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 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 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 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 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 激活探究的思维。

2.1 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

在现今语文课本中, 常常有一些感人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常常有不同于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故事中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 探究矛盾根源。

2.2 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 使学生感到不知道该选择那一种答案才对, 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中学语文课文中有一些以物作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

3 巧拨妙引, 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 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 相机诱导, 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初中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 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 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以上只是个人愚见, 要改变传统语文教育的积弊, 放手推行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就必须大胆采用开放性教学方式, 教师引而不发, 授之以渔, 在教育过程中灌输人文内涵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从思想到实践、从传输到接受、从实施到评价, 进行全方位的统一改革并在深化中不断思考改进, 建立健全起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适应我国现阶段要求的中学语文教育制度。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在施行过程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 例如, 没有找到适应新观念的教育方法, 具体的施行令人手足无措;学生的主体位置不明确, 教师过分呵护, 越俎代庖;人文精神的缺失抽离了语文的内在实质, 德育目标得不到落实;应试教育桎梏着改革的步伐, 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仍然存在等等。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 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性学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型全预制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下一篇:关于师德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