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理念

2022-07-15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沧县中学:武侠

内容摘要: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四、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设疑法、竞争法、开展课外活动法等等。

2、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题研讨式教学,体现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新颖、活泼、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查阅资料,提问、质疑和尝试解决问题,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并且答案是开放式的而不唯一。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2011年12月15日

第二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尝试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尝试 江西省安福二中

彭宣利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新方法。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注重探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在我市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模式中,笔者一直走在地理教学的第一线,体会到新课标的地理教学与传统地理教学相比较具有许多新的理念:新课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对学生的评价变得激励,全面,合理,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再有遗憾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以前,很多教学现状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加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并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重大地理事件。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的表现总是特别兴奋。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整节课也上得生动有味。

[启示]:教材再新,并不能及时将刚发生的地理事件写进来。可作为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话,学生学习将更有乐趣,我们的地理课堂将更具魅力。

2、让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要注意创设自主学习的地理情境,为学生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离开了地理情境的创设,地理教学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一个好的地理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创设地理情景,重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鼓励他们猜测、归纳、质疑、探索。学生只有大胆探索,才能更有效地挖掘出隐藏于地理情景中的内在知识联系。创设地理情景,应体现地理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智慧、才能。根据现有的地理理论选编出优质的地理案例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地理来自现实、有广泛地应用价值,让生活化的地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创设地理情景,应体现结构层次,从最浅显而又极是说服力的引例出发,中间做好铺垫、过渡、再将难度推进,这样能够体现地理发展过程,又能体现探求和发现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过程,能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的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1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1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法是1种良好的措施。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1个过程,不是结果。”这话极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观的1个重大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启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其实,不论是学还是教,都应注重探究。学生自我发现知识并独立地掌握知识,正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3、让研究性学习贴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1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1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呢?

[启示]: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两个板块。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各有自己的价值,它们完全可以建立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对学生发生作用。学科教学中的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学科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拓展和延伸,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所形成的能力、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由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会更有效,学生的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将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4、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是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本人根据陈龙安提出的“爱的”(ATDE)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景,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收敛性及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而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之上实施,强调爱的教育,以及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深信只要我们大胆实践,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必定会不断地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来。高中地理教学将独具魅力,高中地理课堂也将会焕发异彩,地理教学这1门遗憾的艺术将不再有遗憾。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简介】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备课,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新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大好处理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本课旨在引导教师思考一些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的实例提出一些建议。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核心要素,即针对教学内容所反映的史事,将基本的、核心的、主要的要素整理出来,使所讲的史事更加清晰和准确;二是构建历史联系,即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以避免孤立地、分散地讲述历史;三是归纳历史特点,即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以加深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四是深掘历史意义,即探究历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使学生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

1. 了解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

2. 掌握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历史备课。 3. 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在备课和教学时关注一些重要的问题并能够加以顺利地解决。 【正文】

2001 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2004年后,又开始了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历史课程也以全新的面貌问世,逐步在各地进行试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主要是:确定了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了明确的指标;拓展了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种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试图用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阐释历史;建构起专题体系,改变了以往的通史体例,古今中外合编教材;体现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尽管新历史课程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教学中老师们会感到有不少的难处。

在课程编制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结构生疏,不熟悉新的专题体例;内容跳跃性大,连贯性不强;有些内容过偏,新增的内容不熟悉;有些内容太深,难以讲清楚;有的知识重复,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线索不甚清晰,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上有些困难。

在教材方面的问题包括:课文含量过大,有些课有七八页之多,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层次不甚清晰,有的版本教材叙述一大片,不好把握;史事叙述笼统,尤其对历史背景、过程、情节的叙述往往太过简单;要点不够突出,课文的面铺得广,但重点有时不够明确;有些内容缺失,如有的版本教材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只写了四大发明,不够完整;前后衔接不足,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跨度较大;版本差别明显,四个版本往往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叙述不大一样。 此外,学生在学习新高中历史课程时出现的问题包括:知识基础薄弱,难以顺利接受和理解高中的学习内容;习史兴趣不高,多数学生要学理科,对历史采取敷衍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较差,难以理解新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认同上有困难,对有些政治方面的内容不好理解,认同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呢?的确,新课改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投身到新课改的大潮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一起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的愿望。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这就需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而搞清楚新历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 “基本理念 ”中写道:“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就是要通过专题式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历史,提升多种能力和素养。这样,历史的学习就不再是学习一种对过去的记忆,而是学习怎样看历史,从而显现出历史认识上的教育意义,也就更具有学习的价值。

围绕着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专题式教学内容的特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梳理核心要素、构建历史联系、归纳历史特点、深掘历史意义。这是本次讲座要与大家交流的四个问题。

一、梳理知识的要素

我们知道,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是以专题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的,这就要求教师尤其要重视知识的核心要素的梳理和把握。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同一件史事可能会以不同的角度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但只要我们将这件史事构成的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把握好,掌握了知识的整体架构,就可以自如地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这一史事。

例如,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 1)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4)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刑法严苛。掌握了这些要素,无论是在必修一模块中,还是在选修四模块中,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举一个例子,又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改革开放,在讲到经济特区时,任课老师是先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然后说开放了 14个沿海城市,再说设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但是,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哪里,开放了什么?老师却没有讲清。而这些恰恰是经济特区这一概念的核心的要素,是不可丢掉的。我们来梳理一下“经济特区”这个历史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 1)特区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有步骤地逐渐展开,这是过程要素,上面说的 那位老师已经讲到了;( 2)重要的政策要素,即给予特殊的政策,如引进外资、设备和经营方式,在资金、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3)还有格局要素,即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这样,特区的内容就概括的比较完整了。

新高中是专题式的编排方式,教师在对知识的核心要素进行梳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到对过程要素的梳理,从而将跳跃的、分散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例如,必修一讲到罗马法,内容不少,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罗马法的演进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来简述罗马法的发展情况及其具体内容。大致来说,罗马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源阶段: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2)发展阶段: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3)完成阶段:形成《民法大全》,最终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此外,对历史背景的要素加以梳理亦很重要。有的版本教科书只是列出了知识内容,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之所以产生的背景,则叙述不清或很少。背景知识虽然不是重点知识,但学生若是不清楚,很难理解学习的内容。而背景知识又不可能占用过多的讲述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其进行梳理,把要素整理出来,是有必要的。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将梳理后的知识核心要素及发展线索,以学案或阅读材料的方式发给学生,供学生预习,这样在课上将主要精力用于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巩固材料。

二、建构历史的联系

历史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历史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通过历史的联系,可获得更深层的认识。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搞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学习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然而,新高中历史由于是专题式的编排,知识往往分散在各个模块里,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甚至有的还有割裂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加以梳理,将其中的联系建立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

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如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联系。一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有所体现,现在的模块将这些分割了,就需要我们再将其组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也需要揭示出这种相互的关联。此外,各模块下的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内容,也需要加以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搞好教学。

我们所说的联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史事的联系,二是认识的联系。如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演变,就是史事的联系。而通过近代历史上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就是认识上的联系了。

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这方面的内容,这一政策不仅与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特点有关,也与必修一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关,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再如,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有元曲、明清小说的兴盛,这不仅是文学体裁的变化问题,而且与市民阶层与大众文学的问题有关系,这就与必修二的有关内容相关,即都市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又促进了戏曲和小说的兴盛。这就是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建构起这样的联系,学生对历史的观察与思考就更加全面。

再如,必修三是文化史的内容,有不少地方可以同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相联系。如:汉代儒学,与必修一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有关;明清儒学,与必修一中明清专制主义的加强和必修二中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近代思想,与必修一的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有关;邓小平理论,与必修二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西方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与必修一中的雅典民主政治有关,等等。

历史的联系有多种,如前后联系、内在联系、因果联系以及中外联系、古今联系等。

在进行联系时,要通盘考虑相关的历史事物;多角度地认识事物的作用;注意史事联系中的 “支点 ”,即史事联系发生的关键处。

三、归纳历史的特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历史认识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尤其是新高中历史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至关重要。新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有不少是涉及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格局、历史发展趋势等。例如,必修一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制度、政治变革、政治发展、政治局势,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探讨政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因此,必修一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特点,探讨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再如,必修二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认识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探讨经济活动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也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课标中多次提到特点的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等。可见,特点的认识是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之一。

例如,必修一第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课标的要求看,内容包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发展,核心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商周的政治制度,其特点的表现是: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实行“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由于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奴隶主贵族手中,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 “国事 ”即是 “家事 ”,天子的身份只是 “共主 ”,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王权尚不高度集中。中国古代 “王权 ”的真正建立,始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实现。其次是秦以后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如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再如,必修一第七个专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内容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从形式上看,有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两种。代议制的特点是有法律的保障、议会的权力、政府的作用,体现出权力的均衡,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等,明晰权利以制衡权力,以限制最高统治者滥用行政权力。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又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内容,其特点是什么?这在有的教材中并未讲清楚,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大致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采取小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在土地上投入较多劳力;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实行男耕女织,从事生产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主经济,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而小农经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其发展的特点是:( 1)在发展背景上,绘画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的绘画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明显反映出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特征。( 2)从画家的角度看,魏晋以后士人成为画家的主体,画家的文化素养影响了绘画的品味。文人画的成就颇为突出。( 3)在绘画的风格上,中国绘画不求模仿,但求神韵、意境、灵动,重视和谐,并讲究与诗、书法的结合,笔墨与色彩的结合。同时,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吸收了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宋代以后,绘画作品成为商品。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加以归纳,以便带领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有:一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分析事物各方面状况;三是把握事物新有的变化;四是对前后事物加以比较;五是联系事物造成的影响。

四、深掘历史的意义

探讨历史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认识历史的意义所在。在这方面,要以大历史的视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事物的地位、作用、意义、影响。认识历史的意义,是专题式编排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中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写到影响有 14处、意义有 15处、作用有 10处、地位有 3处,可见这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例如,必修二中讲到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官营手工业,其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 1)是封建国家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财政、军事、公共事务等方面对政权有着稳固作用。( 2)规模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中了优秀的技术,对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产品和技术的外传,可交流到各地,对民间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1)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对某些产品强制收购,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压制了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2)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与商品经济、市场的联系,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利。( 3)大量役使人力为统治者的消费进行生产,对社会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浪费。( 4)管理效率低下,生产费用大,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技术不易革新。 又如,必修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些内容是过去教学中不大涉及到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和探讨。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其历史的影响是什么?概括起来,有( 1)政治上有助于加强大一统和君主集权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由贵族、功臣把持的局面,使知识分子得以参政,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2)儒家学说被定为一尊,既成为国家政治的正统思想,又成为学术思想的主流,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影响至深。( 3)太学的创立,不仅使国家有了培养人才的学校,亦带动了民间的办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4)尊儒结束了各种学说争鸣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扼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繁荣。( 5)知识分子在整体上偏重钻研儒家经书,忽视对科学、技艺的探索,学术思想之路难以拓开发展。再如,宋明理学的影响,包括:( 1)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的地位。( 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影响深远。( 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 在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和意义时,需要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尤其是要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和评判。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联系的构建、特点的归纳,及意义的发掘,这些正是对历史的探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此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使学生能够生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总之,我们要把历史课教得像历史课,有历史的深度,有历史的魅力,有历史的启迪,使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小组学习、协作学习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程由以学习软件的使用与操作为主变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这要求我们转变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真正能让学生在学习了信息技术课后,掌握的不仅仅是某几个软件的使用。

北宋军事家岳飞认为:“阵而后战,兵法之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含义是说:作战自有作战的常规,作战自有作战的模式,实战的神效决定于富有心智的战式运筹和调控。可见,兵法论告诉我们:模式是决定战争成败的要素!军事上这样,教育上也同样如此。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应该肯定模式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更应该全面深刻地认识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一提模式,有人就会想到“死板”“教条”。其实,模式是客观事物的常规存在方式。我们就生活在模式世界中。比如说:一日三餐,白天上班,晚上休息,这就是人的生活模式。

一、模式

1、模式即智慧

模式这一概念由模型转化而来,“模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dulus”,是尺度、样本和标准,它是前人在长期的、大量的、复杂的劳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经过优胜劣汰,并将其精华逐步定型而成。他是前人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用汗水浇灌而成,这里面饱含了人类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来说,模式即智慧的化身,模式也是我们后人珍贵的财富。

2、模式即风格

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各种模式也别具风范,他们自诞生就特色鲜明、自成一派。比如魏书生六步教学法(①定向;②自学;③讨论;④答疑;⑤自测;⑥自结。)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的“导读式”“常中有变,变中守常”,( 三主、四式导读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导读教学结构形态,即基本课型。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体现的是机智和幽默。由此可见,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无不体现了执教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范。

3、模式即效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一直以来是人们不懈的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课堂教学模式本身就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结晶,他经历了科学的验证和系统的改良,所以,一定程度上模式的选择也是效益的确定,模式的推广也是效益的放大,要实现课堂效益的提高乃至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离开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不可想象的。

当文字出现以后,我们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而进行抽象学习了,学习的过程也比以往复杂了,深入了。人类的信息和知识可以积累和延续下来,这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当印刷术出现后,教科书得以广泛的使用,于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更广泛了,传播知识范围扩大了。加快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结构框架。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应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用。但仔细思考起来,似 1 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就教师要克服旧有的教学习惯来说,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就十分艰难,这中间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 当今课堂缺少什么

1、当今课堂教学多“牵引”,少正确“引导”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 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教师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

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

反思的内容: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二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三要反思教学活动有无“沟通”和“合作”,四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经验+反思=成长。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3、当今课堂缺少智慧的生成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学生若有疑问,老师不是启发他去思考,而是说“照我说的没错”或“参考书上就是这么讲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 2 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20世纪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就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问,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

4、当今课堂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我们似乎从未怀疑过“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句话,但以学习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一工作却很少有人能出色完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天的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往往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说什么“这是我的课堂,你要是不想听就给我滚出去”、“你看你的作业像什么样,闭着眼睛做”、“重做”之类的话。更可气的是,有的老师竞打着“今天打你是为了你好,将来你就明白了”的幌子,漠视甚至戕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殊不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舍却生命,还谈什么教育?

我们认为,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当今的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动态地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努力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模式

过去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应用软件,例如Word、Excel、Photoshop等,然而,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作了调整,“标准”中指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5点理念: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交流与合作。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小组学习、协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和方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体现的是“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任务的设计必须与相应的学习内容切合。任务相当于一盏导航灯,如果任务设置错误或不合理,很可能会把学生引向错误的方向。在设计任务是,首先应该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当地的相关资源,设计一个符合实际的任务。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时,如果正好是学校的校庆前后,则可以以制作校庆宣传为主题进行任务的设计,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也容易就 3 地取材,既能让学生了解掌握多媒体作品集成的过程和方法,也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学校的了解。

可以设置不止一个的任务。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设置不止一个主题的任务,或者根据情况设置一个大的任务,在此任务的范围内再设置若干个子任务,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子任务。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偷懒,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扩展学习的成果。多个任务的设置通常与后面讲到的小组学习相结合,这样更能体现交流与合作,我们甚至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一些规则使得小组之间有个竞赛的环境,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任务与各种资源相结合。在设置任务时,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先全面的了解完成指定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预先准备相关的资源。我们都知道,学生为了完成老师所提出来的任务,必须搜集各种资源,但是限于各种条件,很多资源都无法让学生自己准备,,例如上网速度慢,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有些资料不知道怎么收集等,所以我们先要准备大量与任务相关的资料给学生使用,而且有些操作或过程比较复杂的话,我们最好能够准备相关的视频或课件供学生自学使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我们很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并不是说他在任何时候都合用的,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具体实施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方法。

2、小组学习——合作与交流的最佳模式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小组学习既能使教师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良好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最佳模式。因为我们在上课时,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直接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一般比较困难,好的模式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层组织,先是在组内进行交流与合作,进而形成小组的意见看法,再在组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进行分组教学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按知识结构实施分组,均衡小组成员。这里所说的均衡小组成员指得是同一个小组内尽量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小组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在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的学生,同时也无形中建立一种小组间的激励机制。教师在进行分组前,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同班学生之间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因为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往往各有特点,不同的学生各有所长,我们在分组时除了让他们自由组合外,尽量强调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有不同专长的学生组成。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课的教学中,分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不可能只用到一种技术,一般都要涉及到图片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等,所以在进行分组时,一个小组内最好有对不同方面感兴趣的同学,这样在一个小组内的分工合作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考虑长期分组和短期分组。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都会分学期目标和章节目标,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有时需要根据某堂课的内容进行分组教学,有时又要根据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稳定的分组结构。同样以《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为例,我们会让学生最终上交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作为作业。在课程开始时,我们就明确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由组织小组,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老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各个小组的情况,在备课时考虑各个小组的差异,在上课时尽量只讲大家都不懂的内容,其他内容通过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各个小组有选择的进行自主学习。

注意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很容易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是整个小组的任务,结果却只是一个学生在做,其他同学都不管。为了避免 4 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督促组长,让组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使得每个组员都有相应的任务;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在小组提交作品时,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对小组内的所有成员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任务内容)、学习效果等。通过这样的机制,通常可以较好的促进小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3、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和小组学习其实是分不开的,这里专门提出来说,主要是因为协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之间如何进行合作的问题。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参与、思考、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有很多东西,有些学生甚至比老师懂得更多,所以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就更显得有意义了。让学生教学生,这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例如,在《必修》课中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如果只是老师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但是我们采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从网络安全的几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然后小组自己去寻找相关资料并整理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观点和收集到的资料,这样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小组内进行了良好的协作学习,小组之间也通过最后的讲述互相学习到了不同的知识和观点。

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正在从一门纯粹讲软件使用的课程改变为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但是,我们也知道:学无定式、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人尽管使用同一种模式方法,呈现出的课堂形式也不尽相同。

教学经验是体现教者教学思想而富有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这个经验有共性,可迁移;但也有特性,不能照抄照搬。只能因人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再创造。对别人的教学经验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盲目吸收,要认真思索筛选,取其精华,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灵活运用。

听一节好课,就能得到一点收获,甚至从别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完善自己,就像蜜蜂一样,采得百花来酿蜜,吸取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要杜绝从头到尾地模仿,甚至连细节都追求一样。照葫芦画瓢,鹦鹉学舌,只模仿其外露的特点而不研究其精神的内涵,最终只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既不能创新,更不会超越,甚至在林林总总的教法面前迷失自我。也要杜绝,不以为然,百般挑剔,没有虚心学习的态度,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总是拿别人的端出来比自己的长处。坐井观天,盲目自大,无法进步。

高中课改既然是国家意志,那么不管你是欣喜还是忧虑,是激动还是困惑,也不管新课改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我们都无法回避、无法退缩。因为没有选择,那么就让我们笑着面对吧!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例

马海霞

摘要:我国数学课程一直都在改革,数学教育的观念、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的变革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新的教学目标由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元价值取向组成,教学对象也变得个性化。教学内容综合性加大,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在读开发,

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却未与新课改接轨,要真正实现我国新课改所预设的课堂目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研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开发性,教学设计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互动性,教学过程的反思性。数学教学设计包括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也分为宏观教学设计、微观教学设计和情景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高中数学课程在教育理念、学科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模块课程的内容及学习目标,研究新的教法及学法。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学生的学习需要,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特点及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正确认识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原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新课程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 5 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 4 个系列。新教材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为学生提供选学素材,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具有如下特点: (1)以人为本,由易至难设置课程; (2)增加问题设置,注重揭示数学概念的发现形成过程; (3)注重基础,例习题难度降低; (4)增大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 (5)靠近生活,注重应用; (6)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原有课程不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特性上的开放与封闭问题,确切地说新的模块课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最主要的是它改变了以往课程在内容上按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线性排列,依次递进的模式;传统课程形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其特点是从概念出发,引出内容,逐步深入。新课程的特点是以问题为核心,向周边整合辐射,并特别注重从现实出发,从真实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出问题,通过问题的整合引出数学知识,使知识结构与内容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体系。传统课程适合于教师讲授式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设计更适合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探索问题,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设计。两种课程的知识基础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强调获得知识的目的与方式不同,教学的要求也因此而不同。

二、数学教学设计应坚持必要的原则,渗透新课程理念,运用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概念和性质的教学中突出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从实例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

(1)探究实例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y与 x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x与 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y与 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2x。

问题2: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表示,剩留量用y表示。

学生回答: y与 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0.84)x。

用函数的观点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模型做准备,以利于学生体会指数函数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

(2)归纳定义 一般地,函数的定义域是R。

(3)剖析定义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采取学生自由讨论的形式,达到互相启发,补充,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目的。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a=-2,x=1/2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0,a都无意义)

(3)若 a=1又会怎么样?(1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a0 (4)巩固练习

问题: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x

(二)动手实践,探求新知——探索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在坐标纸上运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

11y()xy()xx3的图象;

2、y

3、y=2x 、 让学生独立画图,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课堂巡视,个别指导,展示画得较好的部分学生的图象。

(2)运用几何画板或图形计算器作指数函数图象; (3)各小组根据图象总结图象特征和函数性质; (4)各小组派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探究成果; (5)师生共同整理汇总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三)巩固与练习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 (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m,n的大小 :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又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3.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

(五)布置作业

1、练习B组第2题;习题3-1A组第3题

2、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

3、观察指数函数

的图象,比较a,b,c,d,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现过程和本质,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可能。教学中遵循教材知识体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实例到数学,因势利导,螺旋上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从中体会到数学教学设计应注重坚持以下原则:

1.基础性:数学课堂教学要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定恰当的目标,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的理解,重视运算、作图、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

2.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3.时代性与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和建设成就的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事物中抽取“数”“形”属性,从一定的现象中寻找共性和本质内涵,并进一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结论,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利用教科书设置的“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发展学生的“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4.直观性:加强几何直观,重视图形在数学语言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思考。在几何和其他内容的教学中,都应借助几何直观及实物模型等教具,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例如借助几何直观理解圆锥曲线,理解导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等。

5.问题性与启发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6.主体性与开放性: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具备自我支配、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7.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三、数学教学设计应注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践行新课程理念

1.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由于教育教学观念的时代性发展和模块课程的特点,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必然要相应地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是明确的前后之间的继承和发展,也不是简单的扬弃,而是一种转变和创新,既包含对以往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也包括需要在实践中创造和生成新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本身不可能随着新课程而消亡,在新课程教学中仍然有自己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集中代表模块课程的教学要求,必然要发生一定的转变,因此数学教学应提倡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如:

(1)互动交流。主要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从问题出发,师生双方是教学活动的平等的参加者,在交流中启发引导,在交流中共享信息与资源,在交流中分享思考、见解、知识与情感,在分享中实现教学相长。

(2)合作探讨。从真实的生活出发,面对真实的问题,不存在谁是问题答案的拥有者,教师的经验、思考与见解以及组织能力等决定教师在合作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2.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根据模块课程强调以问题为核心,注重真实情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突出问题单元,重视专题教学,以及周边辐射、内容整合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中数学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应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自主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的把握与认识,实际探索和锻炼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自我反思。

(2)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共同研究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找解决办法,形成共同的研究成果。

(3)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以研究和探讨的方式开展学习,在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研究探讨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要树立并坚持科学的数学教学观,领悟并形成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构建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侯晓娟.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初探——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反思[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卷缺失(6): 103-105. [2] 李晓梅.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 2007, 卷缺失(2): 50-54. [3] 胡小松,朱德全. 论数学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J]. 数学教育学报, 2000, 卷缺失(3): 33-36. [4] 朱燕,张红军. 论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设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卷缺失(2): 148-152. [5] 李红婷. 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设计思路[J]. 中国教育学刊, 2006, 卷缺失(7): 64-67. [6] 张昆. 整合数学教学设计的取向——基于知识发生的逻辑取向与心理取向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卷缺失(6): 52-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州广告公司简介下一篇:关注民生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