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研究论文

2022-05-0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金融危机背景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金融危机给我国高校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政府和企业实行精简人员,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而高校毕业生数量却逐步增多,传统的“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需要我们再拓展新的就业模式,如校企联合型、学生主导型等,特别是在各种就业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效。

金融危机背景研究论文 篇1: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景区现状研究

[摘 要] 景区作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的重要载体,其经营状况能够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旅游者行为模式的转变导致景区经营状况发生变化。金融危机改变了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导致不同景区受到不同影响,并且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趋向。对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考查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影响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旅游者旅游方式的新特征及我国景区面临的实际情况,得出我国景区状况总体上较为乐观,局部结构上显示出新态势的结论。

[关键词] 景区 旅游者行为模式 旅游业 金融危机

景区作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的重要载体,受到旅游者行为模式变化的影响,并能够反映大众旅游的总体发展趋势。自金融危机以来,旅游者受到收入结构和休闲制度变化的影响,其消费行为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并呈现出新特征。从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总体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处于增长阶段。金融危机对旅游景区的接待人数规模影响不大,但不能忽略部分景区、景点受到的冲击。

一、金融危机对旅游者的总体影响分析

1.消费理论与旅游者的收入变化

针对凯恩斯提出的“消费是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函数”的观点,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受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人的消费水平的影响而决定的。在短期内,增加消费容易而减少消费难,这就是“棘轮效应”。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来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以实现收入分配的最佳配置。美国货币学派的创始人弗里德曼提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支出是永久收入决定的,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的收入水平。由此,他认为,由于消费是由永久收入决定的,当短期内收入水平下降(升高)时,消费不会马上下降(升高),只有当这部分收入的提高被确认为永久性的,人们才会提高消费水平。因此,当经济出现衰退时,人们工资水平降低,但不会立即减少消费支出。

由此,居民旅游消费受到消费习惯及人们对收入结构预期的影响。入境旅游者,特别是欧美旅游者的信贷消费水平较高,而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高,消费属于储蓄性消费。入境旅游者对未来收入降低的预期,会立刻反映到他们对出国旅游消费支出的减少,因而国外旅游者立刻受影响;而我国旅游者的消费主要依靠储蓄,未来预期因素对当前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相对平缓,国内旅游消费并不会立刻受到全方位的影响。

2.旅游的性质及旅游消费的特征

旅游活动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本质上来是一种反工业化的形式。旅游活动的目的是追求一种不同于居住地的生活经历,这既是旅游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旅游活动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居民的休闲需要越发地突出,这也为我国大众休闲旅游市场的繁荣提供了现实需要,使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者规模逆势壮大的现象具有可解释性。

从消费的属性来看,旅游消费是奢侈性消费,受到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然而,旅游出游动机波动,但休息和休闲的冲动是持续不断的。特别是处于城市高压环境下的现代人,对放松身心的需求越来越高。旅游者长距离旅游的动机,可能受到种种影响波动较大,如金融危机环境下收入减少、受到闲暇时间的限制等。但比起完全替代,更为普遍的现象是旅游消费支出在金融危机下削减,旅游者用更理性、更节省成本的方法替代更高投入的旅游。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者行为模式的新特征

1.我国居民旅游意愿现状:出游热情不减,国内旅游火爆

据2008年1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研究,2009年中国境内消费者打算出游的比例为92.0%。金融危机后,入境旅游大幅缩水的状况下,出境旅游转向国内旅游,国内旅游者的出游规模增加,体现在第一季度各景区、景点接待的旅游者数量增加。从全国100家景区负责人了解到的信息,第一季度景区接待规模受到金融危机的总体影响并不大(图1)。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2.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节日注重人气、双休日注重休闲与体验

旅游者的旅游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节假日休息期间,对“出去走走”的需求更加强烈,也更注重身心上的放松,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数据显示,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北京、山西、天津、陕西、上海等地的多处景区、景点举行了各具特色的节庆、民俗、展会等活动,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重大节日期间旅游者对景区、景点人气的追逐。另外,旅游者在平日工作之余,对身心放松与休闲的需求也日益显现。3月入春以来,北京、上海等各地的花卉节、踏青等活动都集聚了不少人气。例如,3月中旬的两个双休日,北京10多家公园的接待量达到110万人次,周末的休闲旅游异常火爆。

3.目的地的选择:长线转短线

金融危机导致的实际收入的降低,长线旅游受到的冲击明显。加上在新假日制度框架下旅游者出行时间的限制,小长假和周末双休日成为主要的旅游时间段。因此,旅游者受到货币和时间的限制,用短线旅游替代以往的或原计划的长线旅游,以解决旅游休闲的需要与时间、收入等限制间的矛盾。

4.出游模式:跟团转自助,青睐网络预订

一般来说,旅游者对短线旅游目的地的了解较为充分,因此,散客出游更为普遍。旅游者倾向于与熟人自助式出游及以家庭为单位自驾旅游。另外,散客旅游者的价格敏感度更高,更加注重低廉的价格。短线旅游产品中景区门票价格占出游成本的比重远大于在长线旅游成本中的相应指标。因此,消费者对景区门票价格的敏感度也提高。这部分旅游者倾向于通过网络在线预定旅游产品,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景区的影响

1.入境游减少,国内游客增加:不同目的地受影响不同

入境旅游者的数量降幅较大,因此,以入境旅游者为主要接待群体的景区、景点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表现在接待外宾数量的减少。但也有部分景区,由于国内旅游者数量的增加,其总体接待规模基本上持平,甚至有提高。

2.城市周边旅游、自驾游线路上的景区影响小

处于城市一日游及城市周边短线旅游产品中的景区接待基本不受影响,依目的地类型及产品特征甚至有上升。如果酒店领域受影响是按照星级来划分,高端客户转向中低端产品导致高星级酒店受冲击较大,经济型酒店业绩仍是高位运行,表现在目的地则是长线转短线,长线游受影响大,短线游上升,城市周边旅游产品受热捧。从部分省份的实际情况来看, 自驾游比以往更受青睐。这种趋向在基础设施发达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带更为明显。

3.团队减少、散客增多:对景区经营思路提出新要求

金融危机后,由于公司会议、奖励旅游、政府公务活动减少,团队旅游受到较大影响。加之旅游者倾向于自助旅游,景区接待的团队旅游者数量减少,散客旅游者在数量和比例上都增加。因此,景区须根据自身产品性质及所处区域的经济、文化环境及人口特征调整应对策略。在经济危机中,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发生变化,景区企业采取的不同态度及措施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较大。部分景区按照市场化的运作规律,积极挖掘新市场、集聚人气、包装产品、寻求各方合作,实现了接待规模和景区收入的双增长。而部分景区则处于束手无策的状况,虽然有一部分是区域经济环境及区位原因,但也不能排除是体制问题限制了市场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散客对景区门票折扣的需求,在互联网的普及和线上信息与交易平台成熟的背景下,催生了“驴妈妈”这样填补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空缺的景区散客票务直销企业,并促成了它的高速成长。通过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虽然景区可以自建网络实现直销,但由于专业化水平和维护成本的限制,景区与票务直销网络企业合作的需求也较为迫切。

4.不同等级景区受影响不同:核心景区状况乐观,3A以下景区较为困难

旅游者对投入与产出的比较趋于理性,价格差异在可接受的心理预期内时,在同类景区中,区域核心景区成为旅游者的优选,其接待规模仍然保持较大的接待量及高增长率,并在区域旅游接待中占据较大比重。例如,春节期间,云南省的23个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77.04万人次,同比增长55.1%;江苏省4家5A级景区中,中山陵风景名胜区、三国水浒景区、周庄古镇增幅都在90%左右;1月~2月,故宫、颐和园、天坛公园、八达岭长城共接待游客323.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7%,占北京市景区接待量的19.1%。国内旅游者基数的增加,对这部分5A、4A核心景区需求提供了“蓄水池”,从而使之更有优势面对危机。相比来说,同类型的3A及以下的景区(点)受到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在旅游区位优势欠佳、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但从接待人数及经营业绩来看,景区(点)面临的困难仍较大。

四、我国景区的应对措施及景区发展景气的预期

1.金融危机期间景区采取的措施及其评价

各地景区、景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总的来说增加旅游者的体验、让利于消费者的行为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1)借势民俗节庆推动居民旅游

春节黄金周期间,各地举行的民俗、节庆活动,为景区、景点集聚了不少人气,收到不错的效果。对于以观光型产品为主的景区,主要针对本地及周边市场的产品创新,通过增加产品的体验性,促进消费者的重复消费。例如,黑龙江的景区借势“大冬会”、北京各大公园借助桃花节,有效地提高了旅游接待数量。

(2)门票价格优惠

为刺激旅游消费,各地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价格促销策略。继杭州西湖免票措施取得成效,春节期间北京送出5万张免费门票,本地居民出游人数规模增加,春节期间增加近17.6%;一季度上海推出”百元游上海”,18景点周二半价活动;武汉东湖春节期间,一家三口60元优惠门票。

(3)景区联合推出“一卡通”

太原“一卡通”旅游年票4月推出50元游全部景点;山东省对部分景区门票实行“一卡通”。北京、天津、河北的58景区、景点实施“京津冀旅游一卡通”。

(4)发放旅游消费券,提供配套优惠

江苏实行三天的小长假模式、发放旅游券;河北邢台将免费发放400万元本市各景旅游券;值得关注的是,4月9日“驴妈妈”景区票务直销网联合国内十省一市五十个景区“抱团”发放价值4亿元的旅游消费券,是组织单位、发起方式、发放对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北京市的“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将紧扣奥运,还把乡村旅游作为主要内容,推出门票、住宿、交通等各方面的奖励和优惠措施。

2.对我国景区发展景气的预期

根据2009年4月初对分布在全国的100家景区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我国景区的总体情况仍被认为相对乐观,如图2。但在我国旅游业被看好的情况下,部分景区的不乐观预期也说明局部景区面临的困难较为严峻。同时,也必须看到金融危机背景下,为使更加符合旅游者需求,景区在供给因素上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既包括体制上的调整,也包括经营思维及管理技巧上的转换。这对于我国景区的产业升级是一个契机,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也有利。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五、结论

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入境旅游减少、国内旅游增加,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散客增加、团队减少;长线旅游减少、短线旅游增加;休闲型旅游增加,纯观光型旅游减少;更注重出游的经济与时间成本。

全国景区、景点的总体定性景气状况没有下降,但局部特征发生变化,表现在:核心景区接待量稳定、普遍有提高,而知名度低的景区状况相对不良;原本依赖短线客源市场的景区、景点状况优于依赖长线客源的市场;休闲体验型景区优于纯观光型景区。景区经营者对我国旅游业及景区发展的总体预期较为乐观。

参考文献:

[1]张 辉:旅游经济论[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宏昌 林少宫: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演讲集[A]. 莫迪里安尼.弗兰柯·莫迪里安尼自传[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戴 斌: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09年发展预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作者:赵春峰

金融危机背景研究论文 篇2:

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就业模式研究

[摘 要] 金融危机给我国高校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政府和企业实行精简人员,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而高校毕业生数量却逐步增多,传统的“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需要我们再拓展新的就业模式,如校企联合型、学生主导型等,特别是在各种就业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效。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校就业模式 实效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需要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和探讨就业模式。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高校就业的因素分析

伴随着金融危机,高校就业也面临着“就业寒冬”的到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正在波及全球,金融危机造成整个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挫,国家经济链条环环相扣、相互影响。[1]国家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务员岗位缩编,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更多的实行企业化运作,使得高校毕业生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机会大幅减少。

2.从企业角度: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内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尤其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2]企业为了在金融危机下继续获得良好的发展,不得不压缩生产、裁员减薪。这样就会对人才需求量减少,招聘人数也会明显减少。同时,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逐年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是高端人才,要么是做一线业务员、行政秘书等专业性不强的岗位。

3.从就业者本人的角度:首先,毕业生人数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3]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增长,而就业市场却呈现出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其次,对应届毕业生素质要求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也有所减少甚至取消。现在大多数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正是应届毕业生的软肋。应届毕业生因缺乏社会实践与工作经验,从而在工作岗位上出现眼高手低、能力与知识不相称的局面,在应聘者增多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历届学生。再次,对毕业院校的要求提高。这次金融危机对重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影响有限,但对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的大学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金融危机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会更青睐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学生,从而出现宁缺毋滥的局面,宁愿不招,也不要一般院校的学生,给一些一般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困难。

二、金融危机下多元化的就业模式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就业如何才能跟上变化的节奏?目前,拓宽就业渠道、加速就业模式多元化才是高校就业问题的关键。那么多元化的就业模式主要有哪些呢?

1.学校主导型。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引导大学生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内强学生素质、外拓学生就业市场。[4]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目前在高校就业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家政策决定的,高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高校就业和教育质量一样作为大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来落实。

2.学生主导型。“学生主导型”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和动力源去寻找就业岗位或自己创造就业途径的就业模式,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学生自主寻找就业岗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通过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缘地缘、人才市场、网络、中介等渠道联系就业的模式;二是自主创业,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有许多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国家也给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创业成功者比比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就业模式。

3.校企联合型。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企业订单型,凸显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用人单位向学习提出需求式的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培养人才的就业模式;二是准就业型,准就业机制是计划将大一到大四学生集中起来,招聘到“准就业”平台上,进行实训,通过学习和工作,在结束“准就业”阶段后,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入相关岗位。“准就业”机制除了让学生获得“从业经验”和“工作技能”外,还将给学生提供“从业工资”。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选择权,而与传统的“订单培养”相区别。

4.政府组织型。政府组织型就业模式主要是指政府组织考试考核从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军队和部分事业单位的就业模式。应当指出,我国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聘任制,用人权已逐渐转向用人单位决定,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的事业单位考试会越来越少,只是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就业很大支持,创造条件。

首先,军队就业。进入军队就业可能会成为三种人员,一是大学生入伍当兵;而是进入部队成为士官;三是进入部队成为军官;四是成为部队的非现役文职人员。当然这些不适用国防生,被选拔成为国防生的基本上就是准军官了,毕业后直接进入部队工作。其次,政府和党群机关就业。包括选调生和选聘生,主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选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今后国家政府机关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一律实行考试考核的办法。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又出台了“三支一扶”和考取“村官”等一系列就业政策,这又为当代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充分的就业空间。2008年3月20日,中央更是提出“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重大决定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

三、多元化就业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以上四种就业模式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融合的,只不过在某一个阶段有所侧重。那么它们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如何,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实效性呢?

1.“学校主导型”的实效分析。“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就业模式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等艰苦的地方就业。[5]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下,“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学校所能够“开发”到的就业岗位有限,企业由于自身的岗位需求所限,对学校的招聘会的兴趣减少,用人门槛提高,这些都是制约“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发挥作用的因素。高校要以就业为切人点,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教育管理,使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提高其适应社会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在招聘方式上要灵活处理,比如争取地区或集群实行组团招聘和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等。

2.“学生自主型”的实效分析。首先是学生自主尋找岗位模式的实效分析。这种就业模式较为灵活,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选择职业。目前采用这种就业模式就业的学生比例较小。主要是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比如社会资源有限和盲从困惑心理,找工作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较高等等。此时,学校可以加强跟踪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生择业信心和择业成功率。其次是自主创业型的实效分析。高校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自主创业型”就业模式较为灵活,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同时这种就业方式在高校毕业生中还没有得到一定范围的认同。

3.“校企联合型”的实效分析。首先是订单型实效分析。“订单型”培养实施过程,不仅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还加强了双方的合作程度,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订单型”就业模式,使学生集中精力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和专业业务技能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能取得就业实效,减轻了学生及家长、学校的就业压力。其次是准就业模式实效分析。准就业促进了“学生军”向高绩效“职业人”转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突出特点是在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中,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合同关系为主,学校处于协调配合和宏观指导的地位。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与用人单位谈判,签订劳动合同,真正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从事企业所要求的工作。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则,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看,准就业制是一种较好的产教结合形式,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因此,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借鉴意义。

4.“政府组织型”的实效分析。政府、党群机关和军队这几年接受地方大学生的政策比较灵活,特别是军队依托地方大学为部队培养后备人才的比例也越来越多。但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吃苦耐劳、献身国防的意识还不够强,以至于进入部队工作不是他们理想之选。政府和党群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进入政府机关的主要途径,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公务员考试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有的考生辗转各地,成为公务员考试“专业户”。但是公务员编制相对于众多的毕业生毕竟是杯水车薪,以致现在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考试范围越来越广,竞争越来越激烈,能进入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务员的复习应考可以督促学生扩展知识范围、提高综合素质,虽然最后可能入选不了,但对应聘其他岗位会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金融危机下给我们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拓展多元化就业模式,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校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和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要积极探索新路子,学生本人要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素质,只有群策群力,才能真正解决好高校就业问题,开创高校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刚.金融危机与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J].人文社科,2009(02).

[2][3]徐凯.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大學生就业问题[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12).

[4][5]刘紫婷.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5).

责任编辑 马永义

作者:蔡伟伟 张 红

金融危机背景研究论文 篇3: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债流动性研究

摘要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债流动性;对策

作者简介 陈六一,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证券。(浙江杭州310018)

一、我国的国债

《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一文发表后,有读者反映对我国的国债不甚了解,因此,本文特对我国的国债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债发行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第一阶段,80年代以来是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行过两种国债:一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当时,一方面刚解放,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另一方面要继续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还要恢复和发展经济,财政支出较大,同时通货膨胀情况也比较严重。于是,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举借折实公债,其发行对象是城市工商业者、城乡殷实富户和富有的退职人员,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可自愿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募集与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其单位定为“分”。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以后,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建设,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于1954年开始连续发行建设公债,一共发行了5次,发行对象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停止发行国债。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渐下降,部门、企业和个人所占比重上升,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债调节经济,中央政府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这一阶段我国发行的国债有如下品种:

(一)国库券

国库券起源于英国,属于一种弥补国库短期收支差额的政府债券。在西方国家,国库券利率是市场利率变动的集中反映,同时它又极富流动性,有发达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和变现都很方便。我国曾经把短期国债、长期国债都叫做国库券。从1995年开始,我国发行的国债就不再称为国库券,而改称“无记名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我国发行国库券始于1981年,以后基本每年都发行。它的大致情况如下:

1、规模越来越大。1981—1984年每年发行40亿元左右;1990年突破1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1年为4880亿元;2002年曾计划发行5929亿元,实际发行达5934.3亿元;2003年发行6282.98亿元。

2、期限趋于多样化。1981~1984年为10年期,1985—1991年为3-5年期,从1994年开始一方面发行2年、1年、半年和3个月的中短期国债,另一方面开始发行10年期、15年期、20年期、30年期的长期国债。

3、发行方式趋于市场化。1991年之前主要采用行政摊派的发行方式,从1991年开始引入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从1996年开始引人招标发行方式。

4、市场创新日新月异。如2001年7月2日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净价交易的方式,并于2002年开始在沪、深交易所推广;再如在2002年底,银行间国债市场引入非金融机构法人投资者;又如2002年6月3日,正式启动国债银行柜台交易市场等。

(二)国家债券

1、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只发行过一次。1987年国家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预算内资金不足,而预算外资金大量增长。为了调整投资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财政部决定发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该债券共发行54亿元,其中单位认购约占90%,个人认购约占10%,期限3年;对单位发行的利率为6%,对个人发行的利率为10.5%。

2、国家建设债券。该债券性质类似于上述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于1988年发行过一次。国家建设债券的发行对象为城市居民、基金会组织以及金融机构,期限2年,利率为9.5%,实际发行30.54亿元,筹集的资金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3、财政债券。财政债券是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所发行的一种债券,我国至今已发行过多次。第一次是在1988年。财政债券的发行对象是各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券面形式采取人民银行代债务方发给财政债券收据,可以记名、挂失,但不能流通转让。1988年财政债券有两种:一种是2年期,利率8%,发行了56.142亿元;另一种是5年期,利率7 5%,发行了9.65亿元。1990年财政债券为5年期,利率为10%,发行了71.09亿元。1991年财政债券期限为5年,利率9%,发行了64.63亿元。

4、特种债券。特种债券也称特种国债,是由国库券派生而来的,一共发行过3次,目的是解决政府资金的不平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特种国债的发行对象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金融机构、企业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待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通部车辆购置附加基金管理机构。券面采用收款单形式,可以记名、挂失,但不能流通。1989年特种国债为5年期,利率15%,发行了42.84亿元。1990年特种国债亦为5年期,利率15%,发行了32.68亿元。1991年特种国债仍为5年期,但利率降为9%,发行了17.21亿元。

5、保值债券。保值债券又称保值公债,它的出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面临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之时。当时为了吸引资金、稳定通货、增加财政资金,财政部于1989年发行了这种带有保值补贴的国债。保值公债的发行对象是城乡职工、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某些公司,期限为3年,利率随人民银行规定的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外加1个百分点。票面为实物券形式,有面额,不记名,不挂失,可以向银行抵押,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场所转让,计划发行额为120亿元。1989年未发行完的部分,后转为在1990年继续发行,实际共发行约125亿元。

6、基本建设债券。基本建设债券不是标准化的国债,因为不是由中央政府直接发行的,而是由政府所属机构发行的,是一种政府机构债。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基金管理制,组建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公司所需投资资金一部分从国家预算内列支,不足部分可发行债券筹集,债券到期时由公司还本付息。基本建设债券一共发行了2次,发行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等一些机构。1988年基本建设债

券的发行对象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期限为5年,利率7.5%。发行后可以上市转让,可以在金融机构之间抵押,计划额为80亿元。1989年基本建设债券的发行对象为城乡个人,期限3年,利率按高T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1个百分点加保值贴补率计算,债券不记名,不挂失,可以流通转让,计划发行额为55亿元。

7、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偿还期限为10年以上,这在我国属于长期国债范畴。为了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1998年8月18日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该国债为记账式附息国债,期限为30年,年利率为7.2%,向四大商业银行定向发行,所筹资金专项用于拨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此后,在2007年国家又发行期限为10年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再次通过特别国债的方式解决重大金融问题。

8、长期建设国债。为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财政部于1998年9月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了1000亿元、年利率为5.5%、期限为10年的附息国债,专项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投入。在这以后,从1999~2003年,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分别为1100亿元、1500亿元、1500亿元、1500亿元和1400亿元,总计发行了7000亿元,形成了约3.8万亿元的国债项目总投资规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为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国债流动性的定义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属性。然而,由于市场流动性具有多个方面的特征,因此,尽管许多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都对流动性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但是,要对流动性给出一个全面的定义仍然十分困难。目前,一般将流动性总结为四个要素,即速度(交易时间)、价格(交易成本)、交易数量和弹性。所谓速度,主要指证券交易的即时性,也就是一旦投资者有证券交易的愿望,通常情况下立即就可以得到满足。价格,主要是指市场的宽度,即投资者可以在较小的价差下达成交易。交易数量,主要是指市场深度,即数量较大的交易,也可以按照合理的价格较快地得到执行。弹性,主要是指一定数量的交易导致价格偏离均衡水平后恢复均衡的程度。国际清算银行对流动性所作出的定义是:市场流动性是指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的金融交易,并且不会导致资金资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这个定义虽然比较简洁和贴切,但是它是相对于整个证券业而言的,因此,笔者在《证券投资》一书中给国债流动性所做的定义是:国债流动性是指国债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国债,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国债流动性首先取决于市场对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和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其次还表现为国债在迅速转变为现金时是否蒙受价值损失。

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制约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是围绕财政融资进行的,因而并未把国债市场作为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础来进行建设,导致实践中存在许多因素制约国债市场流动性。笔者在《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一文中指出: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人为分割;国债结构有较大缺陷;国债衍生产品发展滞后;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是制约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四个因素。除此以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制约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还有以下二个主要因素:

(一)国债市场尚未对外开放。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债市场没有对外资进行开放。但是,外资进入我国国债市场是利用外资的一条有效渠道。合法合规地引导外资进入我国国债市场,将有利于我国国债市场容量扩大,市场参与者增多,市场主体结构优化,从而提高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造成我国国债市场目前无法对外开放,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我国外汇储备已十分充盈,债市对外开放势必加重外汇储蓄,甚至引发国内通货膨胀。而且,从目前情况和未来预测,国内国债市场筹资能力正在逐步上升。我国的国债市场没有对外资开放,相反,我们又用巨大的外汇储备购买了美国的“国债”。2009年3月1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华尔街日报》有记者提问,关于对美债权是否担心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坦言,确实非常关心这些资产的安全。

其次,国债人民币利率目前尚未和国际接轨,外资进入国内国债市场易引发大规模套利活动,外资本息汇出将对国家外汇储备产生较大冲击。

第三,人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也是国债市场尚未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税收政策制约着国债交易的活跃。目前的税收政策规定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利息免征所得税,但对机构买卖国债所得的买卖差价却不免税,而事实上在国债交易的买卖差价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一部分利息。这样的税收政策客观上鼓励了“长期投资”,从而降低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四、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具体对策

(一)加快国债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国债市场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宜采取渐进原则,逐步加快对外开放。

第一,可以让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外商保险公司、符合条件的外国证券公司、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逐步进入国债市场参与国债的买卖,从而促进国债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促使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

第二,对于我国积累的巨额外汇,根据温家宝总理“安全、流动和保值”的原则,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操作把这些外汇储备变成财政资金,再由财政部发行国债,然后中国人民银行使用外汇储备来购买。而且在这方面,我国已经有成功的经验。2007年,我国政府采用西方发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模式,成立“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2000亿美元,并成功发行1.55万亿人民币特别国债。

第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们在购买国外债券的同时,必须让对方也必须持有我们的国债,也就是两国政府间的“相互持债”。

(二)改进税收制度,推动国债市场活跃。要避免对国债买卖价差中的利息征税,必须改变对国债买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应该是国债卖出净价与国债买入成本之间的差额,而不应该是国债卖出全价与国债买入成本之间的差额。因为国债全价中是包含了国债前一次付息到本次卖出国债时的应计利息的,而这部分利息是不应该征税的。

参考文献:

[1]陈六一.证券投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陈六一.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J].企业经济。2008,(9).

[3]温总理坦言忧虑?希望美国保持信用[EB/OL].http://www.people.corn.on/.2009-03-13.

[4]林清泉.固定收益证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王铁锋.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分析及组合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叶永刚.国债期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郭田勇.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货币金融评论,2004,(4).

责任编辑:熊一坚

作者:陈六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法律投资理财论文下一篇:村镇银行贷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