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2022-09-12

1 背景与基本现状分析

1.1 研究的背景

在21世纪的数字信息时代, 媒介快速变革及新媒体传播的影响渗透到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对传媒艺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引领社会前进和新技术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自我的发展, 同时也将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竞争力的提升。[1]”高校如何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 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如何在此背景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成为崭新的重要课题。

1.2 基本现状分析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仍然是重硬件 (学历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方向结构等) 、轻软件 (创新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德艺双馨素质、团队协调能力等) , 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 重课内轻课外, 重理论轻实践, 重专业轻基础, 重共性轻个性, 仍然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需要花大气力加以解决。

教学方式方法方面, 主要还是沿袭传统教育教学方式,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尚没有真正确立, 教师的主导作用亦没有很好地发挥, 艺术与技术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是教学改革研究的着重之点。

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对传媒艺术人才提出更高的创新能力要求, 与我们的师资状况、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不适应, 形成较大的差距, 需要通过改革, 探索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途径与方法、特点与规律, 寻找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 实施“重提升、双素质、导师组”师资建设模式

2.1 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

为教师举办创新教育主题讲座和研讨会, 提供送培进修机会, 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理念与方法, 研讨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和经验, 通过教学实践锻炼、教学研讨活动、教学技能竞赛、教学经验交流等, 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实践运用。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中, 着重考察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水平和实绩, 并在奖惩和职务晋升等方面体现激励。

2.2 提升教师的“双素质”水平

这里的“双素质”既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的素质, 又指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两方面的素质, “理、实”结合, “艺、技”兼修, 担任艺术类课程的教师了解一些现代数字技术、软件操作技术, 担任技术类课程的教师努力提高艺术修养, 熟悉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双师素质”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能做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既从艺术方面加强创意能力和美学分析解读能力的培养, 又从技术方面加强软件操作技能训练和作品制作能力训练。同时通过学术交流、进修和实践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优化建设, 使教师自身的学术、学科定位越来越清晰, 从而大大优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条件。

2.3 发挥导师小组作用

“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培养方式。”[2]为更好的发挥专业教师在传媒艺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我们采取“导师小组”制, 由不同职称、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授课风格的多位教师组成“导师小组”, 教师们各显所长、优势互补、组成团队、优化结构、合力互动, 从而较好地弥补了单个教师在学术方向单一、“艺术”与“技术”无法都精通、不能很好兼顾等方面的局限。

3 构建双系列、大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3.1 艺术类课程系列和技术类课程系列的内容交叉配置

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在于适应学生从事艺术创作必需具备的艺术素质和技术能力的需要。增强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合理性, 知识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并重, 艺术类专业的大多数课程, 或者偏重“艺术”, 或者偏重“技术”, 或者两者并重, 因此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既要体现艺术、创意方面的培养要求, 又体现技术、制作方面的培养要求, 合理安排偏重“艺术”课程和偏重“技术”课程的比例。

3.2 构筑基础教育培养的宽口径“大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必须为学生筑牢专业学科知识能力基础。“鼓励学科交叉、推动大学内部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推动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3], 以“必修课”形式合理安排基础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 形成学科体系的大平台, 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创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强基础”的要求, 打好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基础。

3.3 构建专业教育个性化的“多模块”课程体系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决定了专业方向和相应课程体系的设置。“创新人才的教育是高度的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个体客观上的差异性”[4]。专业教育课程以“限选课”“方向课”“实践课”的形式安排, 构成不同性质的“多模块”, 每一模块安排学时学分相对平衡的、特色鲜明的一组课程, 由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 学生修读满规定的学分即合格。

4 运用双引导、双互动、双设计教学模式

4.1 采用“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我们应不断调整教学模式,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5]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包括“导”和“激”两个方面, 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引导。“导”从学生学习的任务、思路、内容、方法、例证、顺序等方面加以导向, 而“激”则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加以激励, 使其在学习的动机、兴趣、注意、目标、意志、自信等方面得到强化。“导”“激”结合, 产生丰富多样的具体教学形式, 让学生始终置身于生动、灵活、轻松的教学情境中。

4.2 运用“双互动”课堂教学形式

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教”和“学”两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整体协调、有序促进。课堂教学实践中, 互动教学主要体现在两种课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重在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以学生演练为主的课型则着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4.3 实施“双设计”毕业设计形式

学生毕业设计完成“双设计”综合训练任务, “高等学校要建立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新教育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育弊端, 将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使本科生从单纯的理论知识接收者转变为理论知识应用者和创新者。”[6]我们以课题为导向, 每位学生既独立完成原创性毕业作品, 又结合毕业作品的创作实际进行传媒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或制作技术创新研究, 完成毕业论文。结合“双设计”毕业设计, 进一步推广工作室教学、项目教学、课题教学、假期课堂等强化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 专家教授工作室承担专业实践训练或项目教学, 将日常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与企业实作设计项目相结合, 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

5 效果分析

5.1 教师群体的创新教育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激励引导, 教师绝大多数树立了创新教育理念, 从“传媒艺术”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构建和优化自己的能力素质结构, 基本具备艺术 (创意) 教学与技术 (操作) 教学的“双素质”, 改善了艺术教学与技术教学脱节的现状。特别是实行导师小组制, 将不同职称、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授课风格的多位教师进行“优化组合”, 各显所长, 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创新教育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强化。

5.2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得到明显优化

我们认真分析数字信息时代传媒艺术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 将其作为选择、取舍教学内容的根据, 构建适合传媒艺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将艺术类课程系列和技术类课程系列的内容加以交叉配置, 充分保障了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合理性, 做到知识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并重。合理安排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课程, 确保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强基础”的要求。构建专业教育个性化的“多模块”课程体系, 将专业教育课程组成不同性质课程群的选课模块, 由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组课程修读,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5.3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5.3.1“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明显

“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提高传媒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强调学生内因和非智力因素, 既教给学习方法, 又激发学习动力, 促使学生不但会学而且爱学。“双引导”导激教学方式不拘泥于具体的教学形式, 强调引导和激励两个方面综合运用, 教师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设灵活丰富的具体教学形式, 始终使学生处于生动的教学情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其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和提升。

5.3.2 运用“双互动”教学形式效果明显

在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讲授课型或是演练课型, 都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增加教与学中的双边活动和互动交流, 使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跃。重视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偏重于理论授课的导师与偏重于实践指导的导师同步安排, 互相配合, 各有侧重。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受到切实的指导, 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5.3.3 实施“双设计”毕业设计形式效果明显

所谓毕业设计的“双设计”, 强调的是毕业论文的设计与毕业作品的设计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学生通过在毕业前的大型综合性“双设计”训练, 既独创艺术作品, 又在结合创作实践开展艺术创作理论或技术创新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 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理论素养, 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制作能力。

5.4 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教育获得显著成绩, 传媒艺术类学生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氛围中逐渐树立了创新的意识, 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改革实验期两年中, 学生参加市级和国家级作品竞赛, 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获奖率显著提高。

摘要:为适应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对传媒艺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需要在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快改革。

关键词:创新能力,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晶宇, 孙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1) :80.

[2] 赵文秀, 王长文, 韩丽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外资, 2014 (2) :259.

[3] 戚业国.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9) :37.

[4] 鞠蕊.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电子测试, 2013 (23) :273.

[5] 张晓海, 曲金丽.基于PLC课程教学探索,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新疆农垦科技, 2014 (2) :48.

[6] 唐希.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课题研究探析:从美国高校课题研究看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2) :1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企业宣传片的声音与画面制作——以唐山市路北区喜迎世园会宣传片《大路椎轮,乘胜逐北》为例下一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谈思政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