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2022-08-25

第一篇: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2.11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20 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卷纸上,注意位置对应!...........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踌躇( ) 呜咽( ) jī( )身 咬文jiáo( )字 ..

2、默写(6分)

(1)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2)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明月几时有》)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无欲则刚。(对联)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楚人有涉江者 ( ) ⑵先自度其足 ( ) ..⑶项为之强 ( ) ⑷鞭数十 ( ) ..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 , , 。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 ②天空蔚蓝辽远 ③溪水清澈如镜 ④山谷一片清幽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它告诫人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B.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C.《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 D.《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 B、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 C、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 D、登上惠山山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

7、.仿照例句,再写一个比喻句(2分) ... 例: 语文是一壶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 语文是 , 。

二、阅读与理解(31分)

(一)(4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习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⑴、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 (2分) ......⑵、后人对王建的炼字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或词,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2分)

(二)(10分)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③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④北归,窗下

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③就:接近,靠近,趋向。④洎(jì):等到。⑤趺(fū):指脚。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其寝室有短窗 其:___________ ②如是者十四年 是:____________ ..③双趺之迹隐然 然:___________ ④至今犹存 犹:____________ ..

10、选出“而”字与“就明而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 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 拔山倒树而来 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11、翻译句子。(2分)

句子: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张无垢被贬后仍坚持勤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13、本段文字,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试为这幅“风俗画”命名。(2分)

14、选文在写赛手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何作用?(3分) ..

(四)(12分)

布 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

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5、请从第③段中找出最能具体表现“我娘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

16、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 ..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

18、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三、表达与交流(44分)

19、综合性学习:(4分)

星期天,你想邀请你同学一起去新区图书馆看书,联系时你同学李强却说因为学习忙不想去。你将如何说服他,让他同意和你一起去图书馆?

20、请以“心灵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40分)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 (2)说真话,抒真情;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第二篇: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 试卷分析

全卷共三个大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二、理解运用(42分);

三、作文(50分)。满分120分。

考试内容:本试题涵盖初一语文下册

一、

二、三单元。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上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课有所倾斜。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语文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简单分析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平均分与预期值基本一致,区分度好。 最高分116分,最低分71分,平均分100.81分(预期100分左右).

2、积累与运用(28分)容易错的是4小题,6小题第(5)个“白头搔更短”中的“掻”有的同学不会写,其余都作的较好。

理解运用(42分)第一个语段中,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错的比较多。第二个语段《一包花生》,看似简单,但问题不少,第一个小题,概括故事情节,错的较多,看来,要加强对学生概括分析

能力的训练。14小题暴露了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欠缺。16小题学生能写一些,题目要求字数不少于80字,改为不少于是否更好一点。第三个语段(15分)学生能答出来,但是不太准确,平均13分左右。作文“有家真好”学生可写的很多,平均分在46分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

1、知识掌握不全面、记忆不牢固。

例如:一(6)诗句默写(8分)中的错是学生知识不牢造成的。

2、知识理解存在缺陷。

例如:

二、现代文阅读(42分),三个记叙文语段,都不太难,有的同学失分较多

3、书写的不规范。比较严重的是作文。

4、做题时马虎,不注意审题。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3、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教学。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教学,要能读懂各种文言文,明白其含义。

4、加强语文课外学习指导,树立大语文观。

第三篇:最新初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择其善者而从之, 。

6、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她对雪的妙喻“ ”,后来人们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 。

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 。

9、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何其芳《秋天》)

10、《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 ___。

二、语言知识及运用(22分)

11、将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一项是( )(2分)

A、诀别(jué ) 绰号(chuò ) 嫩芽(nèn) 意见分歧(qí)

B、星宿( xiù) 撒谎(sā ) 透彻 (chè) 絮絮叨叨(dāo)

C、憔悴(cuì) 匿笑(nì ) 祷告(dǎo) 银装素裹(guǒ)

D、低徊(huí) 脸颊(jiá ) 攥着(zuàn)小心翼翼 (yì)

13、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瘫痪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覆去

B、 锤打 搓捻 不求甚解 慌然大悟

C、 尴尬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

D、 烂漫 委屈 满不在乎 花团锦簇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2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到了“中国梦”的问题,因此,“中国梦”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

①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又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基础上的。

②其实,换一个角度想,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③它使人联想到民族奋进的滚滚大潮,气势磅礴的宏伟蓝图。

④所以,我们每一天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也是在缔造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⑤“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A.⑤④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③②①④

17、综合性学习(10分)

(1)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家俱(具);另售(零);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步步为赢;咳不容缓;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超女能有如此众多的“粉丝”,是代表了亿 万观众的一种心愿》 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 (2分)

答:① ② 。

(2)奇妙的语文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方便、快捷、高效率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色彩而有了新意。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①“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的“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2分)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 公平、公正 、透明。

________ __ ( )指

③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4分)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景色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令人痴迷、神往。

三、浅层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7—18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本诗以“春”为着 眼点,抒发了作者 之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题。(共13分)

《世说新语》两则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未若柳絮因风起

2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2、[甲]文中用 , 等词语营造了一 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氛。 [乙]文中元方是从 和 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2分)

2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是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

(三)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24~27题。(9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 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 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24、选文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2分)

25、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2分)

26、“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3分)

27、从选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地形对济南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

四、深层阅读感悟(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28~32题。

春天最初是闻到的

冯骥才

①一年一度此时此刻,我都会站在料峭的寒气里,期待着春的到来。

②因为我知道,若要“知春”可不能等到“隔岸观柳”,不能等到远远河边的柳林已经泛出绿意,或是那变松变软变得湿漉漉的土地已经钻出草芽——那可就晚了。春的到来远比这些景象的出现早得多,一直早到冬天犹存的天地里。你把冻得发红的鼻子伸进挺凉、甚至挺冷的空气里,忽然,一股子清新的、熟悉的、久违的气息,钻进鼻孔,并一下子钻进你的心里。它让你忽然感到天地要为之一新了,你立即意识到春天来了!

③可是,当你伸着鼻子着意一吸,想再闻一闻这神奇的气味时,它又骤然消失,仿佛一闪即逝。你环顾四周,仍是一派冬之凋敝,地冻天寒。然而,不知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这气味忽又出现。就像初恋之初,你所感受到的那种幸福的似是而非。当你感到“非”时便陷入一片空茫,在你感到“是”时则怦然心动。原来,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它不是一种形态,而是一种气味,一种气息——一种苏醒的大地生命散发出的气息。

④这时,你去留心一下。鸟雀们的叫声里是否多了一点兴奋与光亮?那些攀附在被太阳晒暖的墙壁上的藤条,看上去依旧干枯,你用指甲抠一下它黑褐色的外皮,你会发现这茎皮下边竟是鲜嫩鲜嫩的绿。春天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这天地表面依旧如同冬天里那样冷寂而肃穆。但春是一种生命。凡是生命都是不可遏制的。生命的本质是生。谁能阻遏生的力量?冬天没有一次关住过春天,也永远不会关住春天。所以在它出现之前,已经急不可待地把它的气息像精灵一般地散发出来,透露给你。所以,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⑤故此,我喜欢在这个季节里,静下心来去期待春天与寻找春天。体验与享受春之初至那一刻特有的诱惑。这种诱惑是大自然生命的诱惑,也是一种改天换地更新的诱惑。

⑥去把冻红的鼻子伸进这寒冷的空气中吧。

(选自《初中生学习?阅读》2013年第3期)

28、“最初”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分)

29、一般通过描写看到的景象来感受春天。而本文却说“春天最初是闻到的”。谈谈你的理解。(3分)

30、结合语境,品味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31、结尾句“去把冻红的鼻子伸进这寒冷的空气中吧”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2分)

32、作者在冷寂而肃穆的冬日里,寻找春天,体验春之初至那一刻的诱惑。这样的雅致和情怀给你哪些人生启迪?(2分)

五、写作与表达(50分)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有音乐真好”,那里是我们心灵的乐园;“有梦真好”,我们的人生有了寄托……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使文题完整。

参考答案

附答案:

一、

1、山岛竦峙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但余钟磬音

4、海日生残夜

5、其不善者而改之

6、未若柳絮因风起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

11、略

12、A

13、B

14、B

15、A

16、D

17、 (1) ①用错别字,借(化、改、移)用成语,或:汉字使用不规范 (2) ②新语(新鲜用语)现象。 (答出两点即可)(2分) (2) ①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2分) ② (2分)例:①辞职下海 下海:指经商 ② 被迫下课 下课:指离开工作岗位 ③被老板炒鱿鱼 炒鱿鱼:指解除工作关系 (4分)③如一樽滋味甘醇的美酒 如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 如一曲动作优美的舞蹈

三、

18、对西 湖早春的喜爱;最爱

19、“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阳树,新燕啄泥衔草的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20、(4分)(1)相比 (2)拉 (3)回头看 (4) 比不上

21、(3分)(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得分点“期”“委”“去”)

(3分)(2)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得分点“内集”“儿女”“讲论文义”)

22、(4分)“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填两个即可)(2分)

信用和礼貌(无礼和无信亦可)(2分)

23、(4分)(可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例:认为元方有理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况且失信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怎能应一个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可以表现其胸襟宽广,有涵养。(2分)

24、不一样,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围着济南的这一圈小山。

2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6、 “小摇篮”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 贴、慈祥 小山

27、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四、

28、:出现在冬天犹存的天地里,飘忽不定、若隐若现,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29.在作者看来,春的到来比柳林泛绿、草芽萌发等景象早得多,一直早到冬天犹存的天地里。在它出现之前,急不可待地像精灵一般地把春的气息散发出来。这时用 冻得发红的鼻子可以闻到一种苏醒的大地生命散发出的气息,就会意识到春天来了。

30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冬季犹存的日子里就已经闻到春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不可遏制的生命 力的赞美。

31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对改天换地的憧憬,对大自然生命的赞美。

32.示例):面对困难时,要有豁达从容的心胸和乐观的态度;要像相信冬天关不住春天那样坚信困难一定可以战胜,明天会更美好。

第四篇:初一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对语文试卷先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次考试的内容非常全面,都属于课本范围。难易程度方面,在基础题上像:默写,病句,标点符号,古诗古文等,这都是课本课程内容,难度一般;但在阅读理解部分,有部分题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基础题大部分同学掌握情况较好。

由于经过上次月考总结,我在基础题部分下了很大功夫,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课上巩固知识较多。并且留了一定的复习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复习空间。阅读理解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学生必须先有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基础,才能启发学生理解思考。在课上,我也经常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启发他们思考。由于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并不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艰苦奋斗的过程。但在病句和标点符号题目当中我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给学生讲解。在期中考试后的时间内,我会让学生加强对病句和标点符号题目的理解和运用。

在本次期中考试成绩上,我个人认为1

35、136班,具有很大的进步。上一次月考成绩不佳,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与我的磨合,在成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本次的四校联考当中,两个班的平均分在教师排名中是占第四名,在本校的班级排名中,1

35、136班,分别居于初一年级的第五名和第六名。并且两个班的平均分都是在76分以上,两个班的平均分差距并不大。135班本次参加考试人数为49人,90分以上有2人,及格率为77%,不及格人数有11名。136班参加考试人数为55人,其中90分以上有6人,及格率为60%。不及格人数有22名。由此可以看出,135班语文成绩方面,尖子生并不多,但中坚力量稳固。136班处于极端化状态,尖子生是有的,但拖后腿的差生人数太多。因而导致,136班成绩低于135班。

基于目前这种状态,我进行了考后反思,我认为在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教学方面,在135班应注重多培养优秀生,在136班应着重抓一些在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在阅读理解方面加强锻炼、加强学习。两个班的成绩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次的进步并不是稳定的,也不是值得骄傲的,还需要进行更加严厉的考验,还需要向更加优秀的班级和教师学习,不断的进行调整和进步。此次考试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师生共勉!

第五篇: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1、抄写下面诗句,要求工整、规范。(2分)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2分)

擎天憾地( ) 仙露琼桨( ) 险象叠生( ) 死而后已( )

3、拼音或写汉字(2分)

zhuó cù ( ) ( ) 洗( ) ( )然 贮 蓄 辣 峙 ..

4、默写(7分)

(1) ,小桥流水人家。(1分) (2) ,志在千里。(1分) (3)潮平两岸阔, 。(1分)

(4)《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 。(2分)

(5)《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2分)

5、语言运用:(6分)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一个意思. A、 只是一种点缀。(1分)

B、山朗润起来了, , 。(1分) (2)仿写句子(2分)

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3)下列常用语表达准确的一句是( )(2分)

A.学校门前摆摊设点,违者罚款十元。 B.剧场内禁止吸烟罚款五元

C.油库重地禁烟火,罚款十元。 D.严禁随地吐痰,违者罚款五元。

6、你读了那部名著?其中哪一个主要人物(或主要情节)给你的印象最深?(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7—12题(12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月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 ,为之怡然称快。

(乙)子曰:“由,②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用“/”标明下面句中停顿(1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使之冲烟而飞鸣

8、在甲文横线上填写原句(2分)

9、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怡然称快 怡然 ..(2)是知也 知 .

10、翻译画线句子(2分)

① ② 11.将甲乙两段文字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格言写在下面(1分)

(1) (2)

12、仔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文第二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2)从乙文孔子说的这番话中,你明白了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2分)

①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地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同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②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④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3、解释下列词语(2分)

(1)花枝招展 (2)“一年之计在于春?”

14、②③④段三个比喻各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3分)

② ③ ④

15、这三段文字除比喻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分)

16、读了这几段文字你思想上受到了什么启示?(3分)

17、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果实,你更喜欢哪一个季节,请试写一个比喻句赞美春天或秋天。(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4题(13分)

春风(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就爱哪里的:济南的秋天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松树,裼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昨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的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的刮,春夜的微风送到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作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懒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于是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18、读了本文,你觉得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2分) 相同点: 不同点:

19、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讲行具体描写,给了作者的感觉是 。(2分)

20、还记得《济南的冬天》一文吗?作者笔下的小山秀丽如画,语言优美动人。请在本文中选出与《济南的冬天》写山相类似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说明理由。(2分)

21、本文写春风,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2分)

22、第三段作者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2分)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23、认真阅读第四段文字,谈谈济南、青岛两地的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作样的感受?(2分)

24、在本文中作者说“冬天,济南比青岛冷”,但和其他地方相比济南的冬天却有 特点,因此作者说济南真得算个“ ”。(1分)

(四)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早晨,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

“你考虑些什么?” 伞说:

“我想是的——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25、你认为这首小诗表达了什么主题?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简要谈一谈你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三、作文(40分) 生活翻开了同崭新一页。令人憧憬的中学校园接纳了你,想必你一定有许多不凡的经历和感受要讲给同学和老师。请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你的故事,倾吐你的心声,展现你的才华。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字迹清楚工整,不少于500字,多写不限; ④文中不许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河北山海关桥梁中学03-04年上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 基础知识(20分)

1、书写正确工整、规范有体得2分,其次酌情给分

2、憾浆迭已(每个0.5分)

3、濯猝zhu

song(每个0.5分)

4、默写(7分)(有误不得分)

(1)枯藤老树昏鸦

(2)老骥伏枥

(3)风正一帆悬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1)意思完整,用词恰当,原句自写均可。(2)按例句格式通顺合理有深意。(3)D

6、要写出人物及情节简括,如:《水浒传》(0.5分)鲁智深倒拔垂扬柳(0.5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文言文(12分)

7、故/时有/物外之趣

使之/冲烟/而飞鸣(每句都划对得0.5分,只划对一处不得分)。

8、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默写有误不分得分)

9、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知-----通“智”,聪明

10、译文:①心中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②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11、时察秋毫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答对一个0.5分,有误不得分。)

12、(意思对即得分)

(1)写作者联想和想象“夏蚊飞舞”的动人图景,表现作者幼年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2)做人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二)(12分)

13、(1)比喻姿态优美(2)一年的打算在春天(答出含义更好)

14、②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③春天是美的,活泼生动④春天是健壮有力的

15、拟人

排比

16、参考答案: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辛勤劳作、追求美好生活。我们应该抓紧这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认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丰收。(有意义,话通顺即可得分),

17、略

(三)(13分)

18、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美。(1分) 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1分)

19、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

舒适和安全;秋海参的绿波、白帆和小岛

丝丝的甜睡(每处1分)

20、“到了秋天-----躺到永远”(1分)都用拟人的等修辞方法突出小山的秀美动人(1分)

21、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是为了以秋美作铺垫,反衬春风的粗狂和寒冷,(1分)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1分)

22、参考示例:温柔可人,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给人舒适温情的感觉。(能抓信春风特点2分,语言形象1分)

23、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1分)而又无奈何(1分)的感受。

24、温晴(0.5分)“宝地”(0.5分)

(四)(3分)

25、参考答案:歌颂了伞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1分)结合实际谈认识感受(2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中村综合整治施工下一篇:财政局档案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