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游戏

2022-08-09

第一篇:幼儿教育中的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做游戏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幼儿生活。但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有效地进行随机教育,引导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一、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

当幼儿在玩超市游戏时,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超市”的“工作人员”能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

二、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挣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三、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对做游戏的积极性

如在小菜场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对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小菜市场上班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蔬菜,丰富“菜篮子”工程,扩大了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再没事可干,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下去了。

四、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如在点心店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平时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深入开展。于是我就把点心店关了,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吃?就这样“某某”点心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乐意参加。

教师要积极参与幼儿 的游戏活动,很好的容入游戏当中,及时、有效的把握幼儿的心理和表情,去了解孩子们心理在想什么,然后掌握适当的时机随机的介入孩子们的游戏,控制游戏节奏,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使角色游戏顺利开展,达到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虎头蛇尾,草草结束。因此随机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及时的发现问题,了解原因,解决问题。

第二篇:论游戏中的幼儿学习

游戏这两个字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不同的研究领域对游戏有不同的定义。从体育学的观点,游戏是一种运动,是体育活动的一种;从社会学的观点,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表现;从人类学的观点,游戏是了解人类发展的途径;从教育学的观点,游戏和学习及教学有关。儿童游戏研究是游戏研究中最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已经尝试的对游戏定义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根据心理学上的意向,提出假设,通过思辨,抽象本质,来辨别游戏。这是把游戏看成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这种方法在对游戏进行研究之前,就对游戏的含义作了预先的假设,对游戏作出一种抽象性的解释。第二种方法,根据外显的行为类型,提出一些标准来辨别游戏。这是把游戏看成是一种客观的行为过程,先确定游戏的行为类型,每一种类型设定一个范例,然后通过观察记录与范例匹配的个案行为,分门别类地进行描述。这两种方法,前者是概括性定义,后者是分类性定义。第三种方法,根据可能引起某种行为意向的环境,并创设环境,辨别游戏。不同的环境将会引出不同的游戏行为,这是把游戏看成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通过对游戏行为的环境进行研究,解释游戏的意义。虽然对游戏本质的定义很难统一,但对游戏的标识有一个大致的准则:游戏是愉快的、自由的、假想的、重过程的等等。

“学习”一词在西方学习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联结派主张,学习是把刺激与反应连结起来;认知派认为,学习是零碎知觉信息的再组织化过程;综合两大派的联结──认知说,又把学习理解为是对环境中的刺激,依其关系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意义的获得和实现期望的过程。“学习”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礼记月令》“鹰乃学习”一语。“学”是效仿的意思,是获得知识,有所启示,提高认识,效法先知先觉者的意思,也就是获得经验、知识和技能等;“习”是形容小鸟频频飞起的形状,反复不断地练习,使知识达到巩固,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中国《学习科学大辞典》对“学习”是这样界定的:第一,从学习的外延来看,第一层次是泛指包括动物和人类在内的学习活动;第二层次是指人的学习;第三层次是指学生的学习;第四层次是指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第二,从学习的内涵来看,学习就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表现的活动。学习的含义是极广的,首先,我们理解学习不单指行为变化与经验获得,而是重在人的整体发展变化。第二,学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的。第三,学习是“知行统一”的。第四,学习不仅是重已有的经验,还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学习过程是获取经验过程。传统学习观把学习理解为一个接受由他人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现代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

第三篇: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新民幼儿园

许秀梅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确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的有趣的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大效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角色游戏中,可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是具体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在游戏中,幼儿常说:“你假装是爸爸”,“我是老师”,在游戏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例如,把积木当作饼干,把椅子当汽车,幼儿当爸爸、当老师、当孩子等。幼儿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同时又能意识到真实的世界,这标志着幼儿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在角色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友好相处,共同合作的精神。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爱心门诊”中,幼儿商量分配角色,有当医师的,还有两个护士。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相互谦让,发展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在角色游戏中,能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出

1 现问题时,我不急于处理,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幼儿,而是尊重他们,启发他们妥善解决。游戏中幼儿有时出现争当角色的现象,除了启发他们谦让协调解决外,还应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玩角色游戏中孩子“钱”用完了怎么办?没有客人了怎么办?

四、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多样,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尤其是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机会。例如幼儿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情绪,在游戏中得以发泄、缓和,它是幼儿消除生活情境产生的忧虑和紧张感,向自信和愉快情绪过渡的方法。在“娃娃家”游戏中,饰演父母的幼儿体验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五、在角色游戏中,可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规范。

扮演角色,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例如,教师扮演顾客到医院看病,如发现“护士和医生”态度生硬,就应建议:“护士和医生”顾客说话一定要和气。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会迁移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形成。

第四篇: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游戏是儿童的语言,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沙盘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是让幼儿利用沙和各种玩具模型在个人所创造的世界里游戏,让幼儿在自己呈现的世界里自然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沙盘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改善幼儿同伴关系,健全幼儿人格的培养,促进幼儿心灵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沙 幼儿 沙盘游戏 自我体验

一、沙与幼儿

沙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沙是儿童的世界,从自家附近的沙堆到幼儿园的沙地再到海边的沙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儿童兴致勃勃玩沙的情景,在沙堆上造鸟窝、挖洞、建水库、筑堤坝„„这些可以给儿童带来无穷的乐趣。很多父母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当孩子走过工地旁边的沙堆和石子堆时,他们偏偏要从这些“小山”上走过去,伸手抓点什么,然后再扔出去。有时候就索性蹲在沙土堆边,造“小山洞”或挖“小河沟”,有时候玩起来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忘记回家。正是由于沙子的柔和、细腻、容易塑造,使得玩沙成为很多儿童喜欢的活动。

二、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主要是使用沙子、沙箱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让游戏者通过沙盘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或外在的世界状况。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儿童对沙有着天然的喜好,加之许多的玩具模型,对孩子来说,孩子一看到沙子,一看到玩具,马上就会拿着玩具在沙子里摆起来。儿童在游戏中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建构着外部世界;儿童通过游戏重新生活在他所喜欢的生活中,尤其是他借助一些虚构的故事来补偿和改善现实世界。沙和玩具是引起儿童想象的有力材料,它们可以让儿童最大限度的自由想象;沙盘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自由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使儿童运用真实的物质形式创造和体验。一粒沙一个世界,很好的诠释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三、沙盘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自我体验性

沙盘游戏中的沙是引起儿童想象的有力材料。对儿童而言,沙盘首先是游戏,其次才是在沙箱中创作一个场景或作品。沙是儿童的世界,这种自然的表达形式很容易吸引儿童,玩沙不需要什么技术,也不会有自我批判或勉强,因此儿童会感到很轻松和自由,这种感觉会引发他们的想象,调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内在感觉和记忆。正如荣格所说:“幻想是所有可能性之母,在此就像是所有的心理对立一样,内在和外在世界被结合在一个活的联盟之内。”

MM小朋友是幼儿园小班的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性格内向,平常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有时候老师在批评别的小朋友时,他都以为是老师在说他,可以看出这个小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安全感。我们带孩子玩了几次沙盘游戏,发现孩子沙盘游戏的主题每次都是奥特曼打怪兽,结局总是奥特曼反败为胜。动画片里描述的奥特曼是一位勇者,是胜利者的化身。

奥特曼是力量的象征,每次当人类处于危难时,他都会挺身而出,把人类从危难中解救出来。MM小朋友由于平时比较胆怯,所以他很羡慕奥特曼,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奥特曼那样有力量,有能力控制发生的一切。因此在沙盘游戏里,他把奥特曼作为了自己的化身,完美地把自己表现出来。在游戏中,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在沙盘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孩子就是主人,他能掌控发生的一切,孩子的这种心理正好满足了他在现实中所不能满足的体验。 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在沙盘世界中,孩子潜意识层面的愿望得到满足,他把这种满足带到了现实生活中,他变得比以前开朗了,喜欢笑,不会再恐惧周围的一切,还会主动地找别的小朋友玩。暗示心理也变得弱了,现在老师大声说话,他不会再以为老师是在说他,他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

四、沙盘游戏有助于改善幼儿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沙盘使儿童运用真实的物质形式创造和体验,处在沙盘游戏中的儿童利用沙和各种玩具模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世界”是可直接感知的、可体验和改变的,这给了儿童创造和重新体验的机会。荣格认为,一个无法靠认知的方法了解或化解的情绪经验通常可以籍由赋予肉眼可见的形态而获得处理。

WW小朋友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时常攻击别的小朋友,破坏别人的东西,与人交往有困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别的小朋友都孤立他,可以看出孩子不懂得与人交往,严重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带WW小朋友做几次沙盘游戏,我们发现:WW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沙盘都是关于打仗的场面。他把沙箱分成了两部分,左边是好人,右边是坏人,他们正在打仗,中间的一座白房子作为了他们的分界线。他在靠自己最近的位置挖了一条长长的河,右边搭了座小桥。从整个战事的状态来看,所有的条件都有利于敌方,因为在他做的过程中,他介绍说,坏人这方从好人那边掠走好几个小孩、好多的动物。从桥搭建的位置来看,也是有利于坏人这方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具有攻击的倾向。

沙盘中,他在沙箱左边放了一座塔,这好比是一个防空洞,藏在里面的人可以躲避敌人的攻击。塔具有保护和镇压的作用,这里反映了W对外在力量的恐惧和抵触。在生活中,他认为只有通过攻击别人才能保护自己。但从第三次沙盘开始,孩子的争斗意识就不那么强烈了,沙盘中的坏人和好人分的不是那么清楚了,甚至原来敌对的人都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让人可喜的是,WW小朋友把他在幼儿园的场景摆在了沙盘中,整个画面表现的是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嬉闹,追逐,一幅很温馨的画面。

通过几次沙盘游戏,WW的自我力量逐步增强,自主力量逐渐觉醒,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得以调整,适应性行为不断增加。他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出了对人友善的态度,上课不再调皮,自控力增强。儿童有时正是将自己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获得成长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游戏和生活是不可分的。

五、沙盘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心灵健康成长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因此,沙盘游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儿童就能够很快进入游戏过程之中。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非常自由地表达自我、宣泄不良情绪,有利于其人格的顺利发展。

LL小朋友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天生右手五指连指,这就注定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必定和别的小朋友是不一样的。尽管做了手术,右手还是不太灵活,拿东西都不是很方便,也就导致了在学习中他会比别的小朋友慢。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小朋友剪纸,然后把自己剪下来的作品贴在墙上,下课时间己经到了,别的小朋友都己经完成了老师交待的任务,唯独他没做完。老师把他单独列了出来,让他自己慢慢做。由于右手活动不便,左手也不好使,他很着急,越着急越剪不好,他此时是很需要老师帮助的,但老师没有给予理会,只是让他自己做。也许老师是想锻炼他的双手活动能力,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老师应该适当给孩子提供帮助,否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但在家里的情况与在幼儿园截然相反,在家里他是全家人的中心,特别是在他过生日得时候,好多的人都为他祝福,LL在幼儿园得不到他想要的关心,因此他渴望回家,想让妈妈接他回家,想让妈妈为他过生日。我们带LL小朋友玩了几次沙盘游戏,他做的沙盘游戏主题都是围绕“过生日”的场景,在游戏中,LL是整个主题的主角,他过生日,每个人都为他庆祝生日,大家共欢乐,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喜悦,满足了其内心渴望被关注的心理,激发了LL自我治愈的潜能,使孩子内心世界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小班幼儿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教育

内容摘要:

摘 要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合作互动、创造性生活,结合幼儿爱模仿,爱游戏的特点,我选择了“音乐游戏”为切入点在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喜爱,是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及音乐感受力,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在挖掘幼儿潜能的基础上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 要

关键词

音乐 故事情景 音乐区域

一、 音乐游戏中音乐的选择要有利于音乐旋律的记忆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小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了完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游戏,我们所选择的曲子都是配歌词或者是歌谣的,便于幼儿记忆的,例如音乐手指游戏《虫虫飞》中的歌词是“虫虫飞,飞上屋„„”幼儿可以跟着歌词自己来做动作,再如《点点虫》中的词是这样的“点点虫,虫会爬,点点鸡,鸡会啼,点点狗,狗会叫”歌词指令性语言比较明确,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动作要领。如《小小玩具兵》的音乐只有旋律没有歌词,幼儿就得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完成动作的变化,动作表现也是比较生硬地模仿老师的动作,由此可见,幼儿在浅湿易懂的音乐带动下能够轻松愉快的进行游戏,所以音乐游戏中音乐的选择应有利于幼儿记忆音乐旋律,乐曲最好有简单的歌词,幼儿能够朗朗上口,老师只需稍微引导,幼儿就能够很好地独立完成。

二、将音乐游戏的音乐故事情景化,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理解的趣味性

幼儿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趣味性,然而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让他们理解音乐确实很难,怎样在难的音乐与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笔者认为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故事情景化,添加角色与情节,能够加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去表演感受,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如《摇啊摇》的音乐教学中,笔者是将音乐故事分出角色“妈妈、娃娃”,创设妈妈抱娃娃的情节,在活动区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蓝色星空下,窗户上透出妈妈抱娃娃的身影。在音乐的带动下,幼儿戴着头巾抱着娃娃边唱边演“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孩子边拍娃娃边和着音乐节奏体验做妈妈的快乐。在创设故事情景的同时还以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游戏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在《袋鼠妈妈》的游戏中做袋鼠妈妈轮流抱孩子;在《找小猫》的游戏中做猫妈妈瞪着眼睛寻找调皮的小猫;在《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做大花猫凶凶的抓小老鼠;在《捕鱼歌》的游戏中做渔夫勤劳的捕鱼等。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到音乐特定的意境之中,一个简单的游戏就有了丰富的情感的体现,变得耐人寻味了。加上笔者在扮演角色中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着孩子,孩子们玩起来就具有了丰富的面部表情,轻重快慢的肢体动作,从而使音乐游戏具有了生命力,孩子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交往合作,表现创造等全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三、音乐区域的创设延伸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教育

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教育,这种方式实际上在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早已得到了应用,来自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上最著名,影响广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其在游戏中将动作,音乐、语言紧密的结合,适用于儿童,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可是这种知识技能的获得在单纯的游戏如何提炼呢?笔者将每个音乐游戏中的节奏性延伸到音乐区域,在区域活动中通过模仿游戏,表演及乐器敲击的形式来巩固完成音乐游戏中节奏的音乐感知教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移动支付改变生活下一篇:阅读理解核心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