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应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航应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首先对高职民航服务英语现存的问题和相关教学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项目教学法契合民航服务英语教学的需要,然后对该教学法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民航服务英语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及实施。

民航应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1:

“立德树人、三方联动、知技并重”

摘要:在党的教育方针的引领下,依托中国民航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高职空中乘务专业需要落实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立足于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实践,创新性地形成了“立德树人”素质养成,“行业-航空公司-学校”三方联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蓝本和支持。

关键词: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空中乘务;高职

0引言

我院空中乘务专业顺应中国民航业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2012年开始,我院空中乘务专业形成并实施了“立德树人”素质养成,“行业-航空公司-学校”三方联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以德育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将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融合、项目教学与航空公司岗位工作流程融合、在校教育与人才可持续性发展融合;强化空中乘务专业系统知识的提升,突出以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竞争力的技能培养。

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我院空中乘务专业在学院“五进五融”原则下,深化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系统培养空中乘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互利共赢,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1)确定“立德树人的素质目標、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共同发展”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德育智育美育共育、才能技能体能全能”的培养方案。通过对就业市场的深入分析,对多家航空公司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岗位跟踪调研分析,同时科学把握民航旅客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规律,我们组建了由行业专家、航空公司和企业能手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院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德育智育美育共育、才能技能体能全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高的文化素质,熟练的普通话和英语交际能力,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岗位综合服务能力、岗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空中乘务、民航地面服务以及相关领域的服务等工作,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明确人才培养的主体,建立健全“双元制”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校企融合。我院空中乘务专业坚持公办院校的性质,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坚持互利共赢,共同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机制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到在校学习,直到实习和就业,双方通力合作,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3)用实践解读“立德树人”的素质养成教育,“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品德教育为先,主打英语特色。多年来,我院空中乘务专业始终秉承职业素养养成的教育理念,我们坚持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先导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内塑修养、外塑形象,帮助学生内外兼修。在思想教育、日常管理、课堂教学、文化生活、校企互动、社会服务六个方面,发挥德育教育的巨大作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

形成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体系。知识体系主体课程为“空乘服务概论、民航服务心理学、地勤服务与管理、民航旅客运输”。技能体系主体课程围绕“航空服务技能、乘务礼仪、地勤服务与管理和航空服务英语”四大技能核心课程。

我院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有:熟练的普通话和英语交际能力,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岗位综合服务能力、岗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主打特色,“空乘岗位任务进课堂,现代信息手段建情境,沟通交际能力迎职场,”建设空乘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推进任务型教学,对空中乘务员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分解,形成了电话订票、机场问询、值机、安检、贵宾服务、登机、迎宾、机上服务、着陆前准备等子任务。

在教学手段上,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安排在模拟仓和语音室进行体验式教学,加深对整个空乘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技能操练。

根据“建构主义”情境式教学理论,开设了英语第二课堂,根据不同目的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定期进行英语实训周,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英文模拟面试等。

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英语教师与时俱进,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针对不同情况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

2确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体系

(1)推行“四具备、四结合”的课程体系。立足岗位,以“空中乘务典型工作任务及流程”为载体, 制定和完善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优化“四具备、四结合”(“四具备”即学生需要具备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素养、心理素养;“四结合”即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课程特点构建“课证结合”、“课演结合”、“课展结合”、“课赛结合”四类课程,使专业技能不断递进与提升。)。

(2)实施“因类施策”教育教学方法,拓宽就业渠道。突出实用价值,打破单一的就业方向。不但输送高素质的航空服务人才,而且培养适应高端服务企业需要的人才。不断深化“职场化育人模式”,进行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建设,培养具备高端服务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信息化教学手段、情景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信息化教学环境,情境式教学模式,容易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仿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平台、微课、资源库等信息化资源和平台,将技能服务、工作流程有效地呈现于课堂。

3师资队伍建设

(1)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按照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根本要求,以师德高尚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标准,加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批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任专业骨干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先后派出五名教师各地参加航空技能、礼仪、形体等技能培训,保证学科建设后继有人,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

(2)“引进、培养、外聘和特聘”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全力拓宽引进渠道,重点加强具有高级职称、高级技能和具有行业工作经验教师的补充,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4实习实训教学

(1)项目引导教学,构建“教、学、训、赛、评”一体化实训教学体系。专业教学以航空服务岗位工作流程 “航前准备—直接准备—空中实施”为主线设置工作任务,采用“双导师”制,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项目教学模式。与民航企业进行合作,明确民航旅客运输服务中各项工作任务要求、细化工作项目,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标准,将空中乘务、地面服务人员等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训体系。

施行“3+2+1”的证书模式,即在校期间考取三个基本证书(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水平认证、大学英语等级证),2个职业从业资格证书(红十字救护员证、初始乘务员证)和1个毕业证书,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赛事,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增长见识,加强自身定位。参加英语、礼仪、舞蹈、中西餐摆台等方面的技能大赛。

建立人才过程化考评方法,邀请企业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实训、实习评价。

(2)打造国内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了配套完备、环境真实、切合岗位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有东北地区先进的波音737-800和空客320机型模拟机舱各1个、形体训练中心1个、体能训练中心1个和化妆实训室1个。积极开展与机场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掌握民航客运、货运等岗位工作流程;实现工作场所和教学场所的融合,满足学生实训和教师顶岗实践的需要。

5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增加系与系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提升社会形象,服务社会,我院空中乘务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加校园和社会实践,受到各界的好评。

6结语

我院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6年实践的检验,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成果。专业的综合实力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对省内同类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带動和示范作用,有进一步推广的可行性。同时,随着辽宁省高校陆续开设和发展空中乘务专业,本成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巨大的推广空间,必定能为兄弟院校和辽宁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EB/OL].(2016-3-16)[2020-2-15].http://www.12371.cn/special/sswgh/wen/.

[2]董新伟,王洋.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续完)[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3):1-8.

[3]姚津津,鱼海洋.发挥科技人员独特作用推动《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J].中国民用航空,2012(10):34+36.

[4]冯悦.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0(03):67.

[5]陈英云.以立德树人为根加强教育服务发展能力[N].黑龙江日报,2020-02-09(008).

[6]孟凡华.高职发展进入快车道[J].职业技术教育,2011,

32(30):36-38.

[7]肖婉玲.被需值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情境体验式教学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111-112.

(编辑:杨梅)

作者简介:潘岩(1979—),女,辽宁黑山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学生管理。

作者:潘岩

民航应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2: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航空服务英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职民航服务英语现存的问题和相关教学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项目教学法契合民航服务英语教学的需要,然后对该教学法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民航服务英语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及实施。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英语教学 民航服务英语

民航服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其教学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等特点。然而,目前高职民航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形式比较传统、单一,教材比较繁杂、陈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素质欠缺等问题。民航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教师掌握较强的民航专业知识理论,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而实际现状是大部分从事民航服务英语教学的教师都仅仅是英语专业出身,对民航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导致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民航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英语很好的结合起来。最终就导致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重点讲解词汇和语法,不能很好的结合民航服务专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及其沟通能力。面对知识基础薄弱,英语水平较低的高职学生,教师的这种传统教学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很不活跃。而低落的课堂气氛也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就出现了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效率低的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民航服务英语教学的课堂中。

一、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为:教学采用“项目”的形式,是一种教学和学习并行的模式。以具体的实践任务为核心,学习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教师适时指导,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体现在以“活动,学生,经验”为中心,突破传统的主动学习模式。包含四大基本要素,分别为内容、活动、情景、结果。强调以学生(学习主体)为核心,在创建的学习环境中,围绕“项目”,通过小组团队协作、教师指导等主动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并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二、项目化的教学内容的分析

高职民航服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民航服务行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整合,实施电话订座、问询、办理出港手续;安全检查、海关、购物、空中乘务以及乘客入境等项目。

三、航空服务英语教学项目的设计

1.教学项目的内容设计。民航服务英语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时,首先要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和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教学情境。应以民航服务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环节为导向,对教材内容进

行整体的优化组合,设计出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项目活动主题。因此,笔者对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航空服务英语》进行了教学项目设计,设计出了六个教学项目。

2.教学项目的实施

(1)确定项目任务。确定项目任务作为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项目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围绕有关航空服务英语的专业知识和课堂讲授的知识,通过和实际相结合而确定项目。在确定项目的时候应该对所选项目的研究价值进行评价和考量学生的能力能否实现项目任务。任务的确定要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从中掌握新的技能为目标。

(2)制订项目计划。在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提出完成任务的要求和标准,将学生进行分组(或者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调整),需要注意不同组的学生的能力搭配要均匀。组员之间充分讨论和分析项目,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案和计划。

(3)实施项目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和计划,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协同工作。教师作为参与者,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鼓励相互讨论,并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资料。

1)展示项目结果。项目完成后要对学生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学生模拟各项目情景进行角色表演,在结果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在展示项目结果时,对突出和显著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

2)评价项目成果。项目最终执行完成以后,需要对取得的成果要做归纳和评价。评价要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为主。在评价过程中,重点是评价实施项目的过程,避免传统的以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车霞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饭店服务英语》为例[D].鲁东大学,2014(6).

[2]崔澍.民航乘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

[3]黄晨.浅谈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教学[J].科技信息,1994.

[4]杜芳.高职高专民航服务英语教学实训体系的构建探究[J].学科建设,2013(3).

[5]王微娜.项目教学法在民航服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作者:戴丽凤

民航应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3:

网络BB平台辅助翻译教学实践探索

摘 要 梳理国内翻译课程采用BB平台的情况,对中国民航大学英汉互译课程在教学资源、作业测验、交流讨论方面的平台建设具体做法进行阐述,对BB平台管理设置实现的功能进行说明,分析BB平台建设过程中有待解决问题,指出在国家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提供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和协作学习平台的意义。

关键词 BB平台;教学资源;英汉互译课程

Key words blackboard platform setting; teaching resources; course of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 引言

英汉互译是英语专业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输出类课程,学生能力的培养除了依靠教师的课堂指导以外,还需要大量课后的揣摩、练习、分享、答疑和激励机制。近年来,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兴起,翻译课程也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练习为主体的固定模式,加强教师、学生、业内人士的互动,设计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构建,提高翻译能力,而这些步骤都可以通过建设教学网络平台得以实现。

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多样,有支持慕课的Coursera、Udacity和edX,还有典型的通用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如国外的Blackboard(BB)教学平台、国内的清华教育在线以及Moodle混合学习教学平台。BB教学平台于1998年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推出,目前是全球用户最多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电脑和手机终端登录,国内很多高校均已购买并在使用该平台。BB平台提供了资源共享、在线交流、考核评估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建新的模块。

尽管如此,知网上可查询到的论文对翻译课程中的BB平台建设论述不多,比较全面的是段自立(2008)对BB平台课程教学内容、讨论板互动、翻译技能测试、翻译实践资源四个板块的介绍和设计,通过对学生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课程中的生生互动和网络翻译论坛模块满意度较低。对此,贺莺(2007)曾提出利用网络创建BBS翻译论坛,创建翻译话题统计学生跟帖的方法,好处是论坛的社会开放度更高,但不足是统计和论坛活跃度情况很难保证。石璞璞(2016)提出基于翻译BB平台设计商务英语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在于学生自学动力不足、单个教师的网站建设精力不足这两个方面。此外,何培芬(2007)指出,整合网络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并避免和教师交流问题时的尴尬。其他对于网络辅助翻译的论述多集中于在线翻译软件训练(陈奇敏,2010)、语料库建设与翻译教学(朱纯深,2013;王惠,2015;熊兵,2015)。

经比较发现,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主要是提供多种译本数据,唤起学生思考和针对特定的翻译问题,形成带注释的教学语料库,便于学生查询不同译本所采用的处理方法。而要对整个翻译教学过程形成支撑和辅助作用,实现教学—评测—提高的良性循环,如何有效整合语料库、论坛和BB平台,实现学习者和教师的有效沟通,将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以自己教授的英语本科大三英汉互译课程为例,提出针对平台模块设置的思考。

2 BB平台模块设置

BB平台在页面左侧课程栏目下常设的模块有课程通知、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师介绍、教学课件、作业测验、交流讨论。在控制面板栏目下常设的管理工具有文件、评分中心、用户小组、课程工具、评估和定制。以英语专业为例,笔者将课程栏目的模块建设列表如表1所示。如表1所示,BB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教学课件相关资源的完善 根据学习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以课程为基础的学习(CBS,Course-based Study)和以话题为基础的学习(PBS,Problem-based Study)。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课前或课后上传教学课件。如果针对不同年级课件有所调整,可以形成多个以年级命名的文件夹,记录翻译教师教学变化和思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其他翻译教材中适合学生的典型问题讲解,作为学生课外学习资料。同时,根据朱义华(2014)提出的泛在教学平台的翻译课程群体系的主张,可以将翻译课程体系中的读译、英汉汉英翻译技巧、高级笔译、科技文体翻译、法律文本、民航翻译等课程课件集合在同一个本科笔译课程下,避免不同课程间的割裂现象和学生知识系统的不连续。同时,在课程教学资源上传方面,主要由任课教师组成的翻译课程组进行审核,对相应电子书及其他教学资料进行认真筛选,尊重教师的个人成果和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确保材料的准确可靠。

作业和测验体系建设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或者全部上交电子版作业。教师有针对性地批改后,可以选出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也可以随时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内容。经过几年的建设,学生作业的累积,可以建成学生翻译习作语料库,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研究,将会对翻译课程设置和内容调整起到重要作用。测验体系的建设是较难完成的一个方面。传统的句子、语篇翻译练习常常会使练习者感到枯燥,而且在笔译教学中,翻译速度的训练一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笔者通过资料查询发现,广外的许罗迈(2007)教授自主开发了在线口译训练系统,而外研社的全国大学生听说系统(www.nhce.edu.cn)被学生认为是趣味性强而有效的练习系统。在笔译课后训练中,还未出现学生可以自主练习、形式多样的自动评分系统。因此,在笔译平台建设方面,可以思考以语篇类型为中心,以题材、能力层级或翻译问题为中心建立测试系统,以形式多样的练习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交流讨论板块的激活 这部分板块是师生互动和学生翻译职业素养形成的主要环节,其设计内容可仿照互联网访问量高的小木虫网络社区、人大经济论坛,可分为资源下载、赛事集锦、译员工作坊、课外兼职、讨论答疑区等栏目。在资源下载栏目下,可以提供相关翻译网站链接、网上词典及语料库、翻译理论和实践电子工具书等。赛事集锦栏目可以发布各种翻译赛事和翻译等级考试信息。译员工作坊栏目会聘请任课教师之外的其他翻译专业教师、校友译员、职业自由译者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发布帖子,这一部分要酌情给予酬劳。课外兼职会发布一些与学生能力相当的社会翻译兼职信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机会,进行职业训练,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在讨论答疑栏目内,学生和教师均可创建帖子,针对某些困惑难解的翻译问题进行提问,也进行指导和答疑。实现翻译团队建设之后,可以集合翻译课程组教师、高年级学生对网站进行回复及管理,了解学生的课外讨论参与度。

3 BB平台的管理功能

BB平台在课程管理的控制面板模块下设置了七种管理功能,便于教师和学生用户操作。基于表2所示管理设置,翻译的BB平台可实现以下功能。

翻译教学支撑 学生可以快速查询基于课程和基于翻译问题的文档。任课教师和课程组团队逐步把整个翻译课程体系的资源、参考书目教学课件、课外资源传送到BB平台,形成学生可以参照的标准学习资料,有助于学生课前及课后进行整理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对翻译专题的讨论,学生获得互相学习和讨论的机会,能够朝着最佳译文的方面不断前进。也为优质课程建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的实现提供平台支撑。

学生成绩管理 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诊断,对学生测试进行多个能力层面的设计,使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不足,进而形成本科阶段持续的成绩跟踪。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参与其他模块的情况做出统计报告。

翻译职业引导 发布翻译兼职信息,引入其他翻译专业教师、校友译员、职业自由译者及译龄资深的专家进行线上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翻译BB平台的管理工具可以对其他模块形成便捷的统计和数据导入、导出与存档服务,其固有的定制工具也为BB平台设计的个性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当然,BB平台的主要内容还在于第一部分谈到的模块设置。

4 BB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翻译课程网络BB平台,旨在营造一种能支持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辅助教学环境。目前很多英语系翻译课学时有限,因此,BB平台可以给爱好翻译的学生提供有效的课堂及课外学习资料,开启教师、学生、自由译者、翻译公司、行业人士互动的进步平台,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提高其翻译能力,以便今后能更快地适应职业工作环境。但在BB平台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资料的共享 BB平台涉及的课程课件及辅助参考资料,有的是任课教师自己的教学成果,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是平台所有使用者的义务和责任。

校友译员、职业自由译者参与论坛的形式 要在学期内邀请上述人员入校和学生交流,然后建立长久的沟通机制。对于用平台不方便的校外人员,应该采用微信平台并定期汇总。课程团队的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回复,否则会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因此造成的工作量应申报上级部门加以衡量,鼓励经常在网站上发言、解决问题和上传讨论题目的教师。

翻译测试习题有待开发 要设计出分级且形式多样有趣的笔译在线练习系统,作为翻译培训的有效组成部分,使BB平台成為学生乐于参与使用的工具。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中也提出“网络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经常更新,能满足本课程教学需要,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成效”,可见翻译网络BB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学科建设发展目标,满足翻译人才培养和学生提高翻译能力与翻译素养现实需求的。此项研究通过四个板块的建设,整合了翻译课程体系、网络资源及翻译教师团队,通过师生及译者共建的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翻译竞赛、翻译实践,与翻译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为今后翻译课程进一步走向优质课打下基础,形成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互相促进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陈奇敏.基于网络翻译实训平台的笔译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2):56-60.

[2]段自立.网络辅助课程与翻译教学整合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08(2):46-50.

[3]何培芬.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7(1):14-19.

[4]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翻译,2007(6):29-32.

[5]王惠,朱纯深.翻译教学语料库的标注及应用:“英文财经报道中文翻译及注释语料库”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246-255,321.

[6]王惠.“精加工”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15(1):50-54.

[7]熊兵.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2015(4):2-10.

[8]许罗迈.数字训练与多语种口译训练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7(2):49-53.

[9]朱义华.基于泛在教学平台的翻译课程群体系探索[J].中国翻译,2014(2):44-47.

作者:鄢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诚信伦理机制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法律政策金融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