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从事社会工作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服务对象是人,故而应该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讲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分析与设计

[摘要]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它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元素伴随着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协同效应。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例,分析社会心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提出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根据社会心理学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系挖掘蕴藏其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对于处在探索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心理学;教学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政治思想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上海市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所有的课程之中,融入教学与实践的各个环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修养。課程思政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思政元素伴随着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课程思政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目标。

作为思政教育的新形式,课程思政在高校才刚刚起步,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怎样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深度融合、无缝对接?怎样保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思政与专业教学两不误?这些问题都还处在摸索尝试之中。本文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例,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求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会打上社会主义的政治烙印,我们研究社会心理学必然是研究深受五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自信自强,与人为善,这些恰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完全可行。本文主要通过挖掘社会心理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初步的设计。

一、社会心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

(一)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同名著作《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经过多年发展,社会心理学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体系,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学四个层面,其中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侵犯与利他、社会影响等。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是按照上述四个层面安排章节内容,每一章都能发掘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思政元素贯穿了社会心理学全课程。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学就是一门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课。

(二)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尤为突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从中可以挖掘出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责任心、自信力、自制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等诸多德育元素,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三)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可以做到自然流畅,不突兀、不生硬、不晦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就可以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内化于心。

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其影响巨大。我国社会主义特有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以及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必定给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打上鲜明的烙印,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抛开社会现实空谈概念、原理。这实际上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不露痕迹地渗透在基本知识原理的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党、爱国、爱人民,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学习“社会角色规范”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遵章守纪意识等。如此一来,学生在掌握社会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政元素就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学生心里。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

(一)思政元素的提炼要精准

进行课程思政不是另开一门思政课程,而是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挖掘蕴涵其中的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因此,找准内在的思政元素非常重要,找到思政教育介入的契合点和着力点,这样才能使思政教育不突兀、不晦涩、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另外,挖掘思政元素要注意把握与专业课教学的均衡性,考虑课时限制,不能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在社会场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内容繁多,思政元素丰富,所以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必须遵循精准原则,一是要准确,紧紧结合专业学习,由专业知识自然生发,不能牵强附会,二是要精确,不能贪多,不能冲击专业教学。这样才能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运用好。

(二)课程思政的实施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

实施课程思政不是离开专业教学内容专谈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使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学习“自我意识”一章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自我意识相关知识,以“我”为题目写一篇剖析自我的小论文。要完成这篇小论文,学生必须要写清楚“我”是什么样子的,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各有怎样的表现,现在的我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理想中的我是怎样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多大,怎样实现理想自我,等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自我意识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等专业知识,也提高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提升了人格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

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灌满堂”的授课方式,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参与。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结合、课上课下联动,构建多维度综合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教师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讲授,将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主动地传递给学生。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训练、自我分析、影视欣赏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使相关思政元素于无形之中入脑入心,优化品德,提升素养。

为保证多元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进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创新。打破传统社会心理学考核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注重过程管理,设置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考核,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二者的考核也不宜分开,而是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对思政元素的考查,得到专业课和思政两个成绩。为了强化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还可以将思政成绩与各种评优挂钩。

三、社会心理学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教学设计

遵循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原则,按照国内社会心理学教材一般的章节架构,我们对每部分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提炼,然后再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具体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每部分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该部分内容所占有的教学时间综合考虑提炼出来的,教学活动是在相应的教学方法之下组织开展的,下面对部分教学设计做简要说明。

直接引导法,就是教师在讲授专业概念、原理时,将相应的思政材料寓于其中,作为支撑材料,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时不知不觉地加强了思想修养,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比如,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个体逐渐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即个体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过程。学习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教师就可以结合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学生从小到大受到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为依据,引导学生理解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的形成过程,掌握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与此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课堂小组活动,就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围绕相应主题展开讨论。课堂小组活动强调全员参与,人人发言,借助小组动力,通过脑力激荡法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以达到1+1>2的效果。运用课堂小组活动开展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一是要注意选好讨论主题,将思政元素融于讨论主题之中。二是要注意找好小组讨论主持人。主持人要能够掌控住讨论的方向,不能偏题,同时要能带动全组同学积极参与,营造气氛,不能冷场。三是要教师做好总结引导,强化思政要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社会角色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扮演好社会角色必须要遵循的角色规范,即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角色行为模式。课讲到这里,教师可自然而然地引出下列问题: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角色规范是什么?大学生的角色行为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此时,就可以顺势安排一次课堂小组活动,对照《大学生行为准则》,结合自身体验以及常见的大学生失范行为分组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同学们各抒己见,小组主持人把控好讨论方向、时间、气氛,最后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提炼出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素养,使得大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性入心入脑,最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实地训练,就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操作,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实地训练以学生为中心,脱离了课堂和教师的禁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特别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思政元素设计恰当巧妙,能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学习“人际沟通”时,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借助人际沟通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实地训练项目:与陌生人说话。要求学生个人在课外实际生活场景中与陌生人交谈,在确定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最后能达到交换电话号码,或互加QQ/微信好友,承诺以后在遇到思想困惑时可以随时联系的熟悉程度。要求把沟通过程记录下来,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分析不成功沟通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总结成功沟通的条件以及这次实地训练对自己未来沟通的启示。这个带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大家积极参与,认真讨论,不仅巩固了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达到了思政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心理学专业课教学的结束,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也完成了一轮教学试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和接纳度都比较高,全级79名学生中,非常满意的达到了52.66%,滿意的占45.32%,认为效果不甚明显、不满意的只占2.03%。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结合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遵循教材原有的章节顺序,发掘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渗透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之中,运用多元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体验、感悟、接受,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提高思想修养水平。

研究表明,通过精心设计,在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可行的,既能够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又能够体现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二者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思想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

[责任编辑:钟岚]

作者:刘海鹰 刘昕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课程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中的设置研究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从事社会工作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服务对象是人,故而应该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讲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知识。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社会工作专业指在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法规政策,从事社会工作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故了解人的心理,以便更好地为之服务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课程模块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化很强但实用性也很较强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必备技能。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是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景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是介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健康心理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新进展的情况,比如环境心理等。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且掌握上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将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在社会工作的技巧上、在人与人沟通的能力上更进一步,为学生自我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

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

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

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

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

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

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

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4.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5.教学设计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其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仅在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后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垫定基础,故而在讲授过程中多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现实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放置大量的图片、表格、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讲授过程中,还应加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团体游戏等课堂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入一些心理测验和分享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心理感受,更加了解自己。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根据社会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增加部分学习内容

因为授课的对象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职学生更加突出实践性,突出有用性,故而在授课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学的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理论的讲授。另外,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或在教学过程上穿插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2.突出教学实践,强化岗位工作的能力

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摆脱理论说教,学生实践占绝大部分课时,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团体游戏等多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中不仅教会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地发言机会,或其他的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课程组还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挫折,从而增加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另外,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中加入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合作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等。

三、教学内容安排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行案例情景教学

《社会心理学》虽是一门看起来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实际上它的实践性也较强。因此,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体系,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社会心理知识训练。学习中要求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体、个人生活,可以对周围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

案例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进行案例课堂教学中,通过策划案例,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可能的社会角色,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事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所以在选择案例进行教学时,我们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因为目的性是案例的灵魂,也是案例描述区别于非案例性描述的根本标志;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现实性、趣味性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情景的思考与体验,加深对人们行为的分析和总结,如在讲认知失调理论时,我们运用了“日本地震,我国国民抢盐”的案例。

2.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角色情景

教师在讲述教学案例要点时,要对不同的情景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用案例生动地阐明问题,对问题进行解释,在必要的情况下同学生一起进行辩论,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在此,教师还会创设角色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先说明角色的需要情况,由角色扮演者根据教学内容拟出剧情纲要,简要设计社会现实场面,大致划定个体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要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特点进行分析。诸如这些角色的特点是什么?角色扮演活动以提出问题为起始,核心是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以此形成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和认同感。由教师把角色分派给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分析和准备,最后完成角色任务。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3.激发师生互动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锻炼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实施模拟情景案例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受益匪浅,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首先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抽象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社会现象的分析,把握了社会事件或社会行为等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方面,使的学生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活跃了校园文化。开展模拟案例教学活动,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而且活跃了学生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一方面,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对问题解答,使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消除了学生讲话时的羞怯心理,增强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师生关系协调发展,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只注重于教学,学生只重于学习的尴尬局面,真正起到师生互动的学习效果。

4.改革考核方法,改变原有一学就会,一停就忘的局面

考评结合,创新考核。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既注重日常练习的效果,也考查学生期末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学生日常中的表现,如在案例教学中分析能力的表现,在角色扮演中能角色的把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作为考核的因素。在考试方法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室理论考试模式,即期末不仅有理论笔试,考查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也会让学生设计出一些情景,让他们表现出社会心理学的某些知识点,从而加深理解与记忆。如,我们在教学后期中,会使用约四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自行设计情景,自行分配角色,自行表演出来,这样,演的学生和看的学生都会对该知识点记忆深刻。

四、教学方法运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应主要利用了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

2.案例分析法。将当前发生的时事调到课堂中,让学生就此事使用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展开讨论,比如周宇新案、药加鑫案等,从其人格的形成、对事件的归因等内容着手展开讨论,又如日本地震后为什么我国人表现得比日本人还要恐慌,这用社会心理学的什么原理可以解释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3.小组学习法。将课本中不太难的章节拿出来,分成若干小份,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课下就分得的内容为重点,可以补充一些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材料进去,可以制成PPT,然后在课堂上讲给大家,也可以做成心理剧表演给大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小组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的标准。

4.团体游戏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时不时穿插一些游戏,有时会是一些小游戏,目的是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让学生在做小游戏的过程中领悟到某点知识;有时会组织一些大型团体游戏,边游戏边体会,目的是让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学到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游戏,以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能用同样好玩的方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得这些人更加和谐。

5.任务驱动法。教师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类别提供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期内找出不的处理方法,并探讨最佳方式,如使用案例“她为什么总晕倒”,来让学生学习心理防卫机制,并对“她”做出心理辅导。

6.情景教学法。设计一些不同的社会现实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分析不同情景下的个体的心理,来处理相关的心理问题。

7.建立了网上工作室,通过QQ、E-mail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保持联系,解答相关问题。这种交流形式便于沟通,增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也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对其进行调适,降低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严重后果。

总之,经过我们多年在社工专业教授社会心理学的经验,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学习内容,为后续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垫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教师本人也可得到学生普遍赞许。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傅涛.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刍议[J].甘肃高师学报,2011(4).

[3]龚文进.《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模式研究[J].内肛科技,2009(2).

作者简介:苏红(1976—),山西长治人,硕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苏红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质探析

【摘要】自品德与社会课程诞生以来,关于课程的名义之争与事实之辨,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在教学实践层面更是乱象丛生,这些语义上的纷繁不是语言通约得不够,而是彰显出课程理解上的混乱.本文针对基层学校教学现实,试图从实践者的视角切入来剖析课程本质,澄清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以改进教学.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质探析

品德与社会,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在表面上看来,这个问题,似乎无须多言,因为迄今为止,这门课程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十年多的时间.然而,诸多的实践乱象似乎又在时时提示,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话题——关乎对课程本质的深刻思考.其实,关于课程的名义之争与事实之辨,从课程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如影随形伴随左右,可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甚至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后的今天,对这些实践乱象就更加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在一些地方教研会议的会标条幅上,经常可以看到把这门课程称为“品德课程”“品德学科”“品德课”或者干脆直呼“品德”;叫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为“品德教师”“品德骨干”;叫这门课程的教研活动为“品德教研”,叫这门课程的好课为“品德优质课”,给这门课程的青年教师大赛冠名为“品德青优赛”……笔者认为,类似如上,表述上的纷繁不是语义通约得不够,而是凸现出理解上的混乱.这里,如果不细追究“学科”“课程”“课”这三者的概念,那有一个词是一定绕不过去的,就是“品德”.这也是理解上的主要分歧点所在.那么,品德与社会,是品德课?是道德课?还是德育课(即道德教育)课?它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

一、课程标准清晰地界定了品德与社会不是德育课程

《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对课程性质的概述极其精辟地阐述了课程的本质属性,予课程以明确的定位.很明显,本表述也极其严谨、准确地表达了品德培养与社会性发展两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图示直观表示如下:

简言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其目标和任务旨在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内涵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丰富和深厚很多.

二、语义分析充分地说明了品德与社会不是德育课程

关于学校德育,即道德教育(这里,也暂且不论“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为行文表述和理解上的方便,一概使用“道德”这一词汇),向来存在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德育观”认为,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心理教育,甚至艾滋病教育等各种各样的专题教育也都在其中.用图示直观表示如下:

表面上看,这种德育观意在强化德育,实则是“否定了德育概念的实际存在”,无所不在、无所不是,亦即什么都不是.显然,这种观点在教育实践界是站不住脚的,在理论界也会因不能自圆其说而囿于理论之困.狭义的“德育观”认为,德育即“道德教育”.而实际上,在上述两者之间,还存有第三种观点,这也是目前较为统一的看法,即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这里,也姑且不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心理机制有何不同,但仅就《标准》的行文就不难看出在《标准》的表达语境中,选择的是狭义的“德育”.如,“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可见,在《标准》的语境中,德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甚至和规则教育都是相提并论的,换句话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品德与社会不仅是品德教育课,同时也是规则教育课,地理和环境教育课,历史与文化教育课,国情教育课,民族团结教育课等.

三、课程内容有力地例证了品德与社会不是德育课程

《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要扩展出很多.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那么,再从微观的视角,审视课程里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回应名义之争.如,在地理学习中,如果说了解祖国的国土、疆域、山河、物产、资源以及民族、苦难和精神等内容,按照一些人的理解“依照惯例”把这些归属于德育范畴的话,那么,关于地球环境的丰富性、环境与生活方式、民族、种族以及多元文化等这些内容又该归到哪里去呢?再如,“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这些内容,也并非指向德育目标,因为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道德习惯.所谓“行为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而“道德习惯”则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即不需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完成的道德行为,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最直接的因素,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由此,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够归属于道德范畴的,自然地,也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可以称得上是道德习惯.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不是德育课程,更不是学科课程,以“德育课程”来给品德与社会定位,不仅仅是窄化了课程功能,更是曲解了课程本质.如果一定要回答品德与社会“是什么”的话,那就表述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句话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这是一门综合课程.第二,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第三,这门课程的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过程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问题.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林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学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