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

2022-11-09

第一篇: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

推动中职信息化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甘肃省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郭永才

王红玲

摘 要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信息素养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师资,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使之更能切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

信息化教学

策略

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做出了规划。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信息素养高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师资,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时代下,面对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从容应对,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使之更能切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的需求呢?

笔者所在的甘肃省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市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26人,在校学生1614 人。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

1 育信息化建设,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初步完成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本建设,同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不断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及资金支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进行学校个性化的信息化建设。在18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中,笔者目睹和体验着我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新,并对全体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了我校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现状

1、硬件环境现状

我校校园网络畅通,有 2 台服务器供信息资源存贮,所有教室、教师电脑都连入互联网,校园及楼道装有摄像头。目前共有班级授课教室40间,多媒体微机室6个,各类实训室22间,全部安装了台式电脑、实物展台、投影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各种多媒体设备,符合多媒体教学环境。

2、软件环境现状

学校建立了数字教学平台,供全体教师的教学使用。

(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现状

1、信息化教学设备掌握现状

绝大部分老师能够熟练掌握投影、实物展台的使用,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只占 25%,比较熟练的占 20%,其余 55%的老师掌握情况不理想,由此可见,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使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2、信息技术工具掌握现状

2 浏览器、PPT、word 等常用办公软件掌握情况较好,能够较为熟练掌握这三项的老师的比例在 60%-100%之间,较为复杂的制作、编辑类软件主要以中、青年老师使用为主,其中音频、视频处理软件掌握情况较动画、网页制作等软件略好一些。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现状

1、课堂使用资源现状

在授课过程中,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的教学资源分别是:参考书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老师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的渠道分别是:教辅教参自己制作的简单资源网络搜索日常积累。而有接近一半的老师表示,从网络上搜索的教学资源,需要进行再加工编辑才能使用,大部分资源与需求不匹配,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可见目前能够使用的资源主力依旧是教辅教参,其他渠道获取的教学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这对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是一个障碍。

2、信息化教学资源需求现状

除语文、外语、数学、德育等学科有现成的配套训练题外,其余学科及专业课老师需要随用随找,自己组织编写试题进行课堂训练、单元检测和评价考试,这说明目前各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几乎为空白。

二、存在问题

1、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

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的传统教学,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来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进行非自主的被动学习。而信息化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与过程的中心,

3 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水平与能力,通过资源与信息的搜集,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很多老师都简单的认为是在教学中使用图片、PPT 课件或者播放录像视频,虽然使用这些手段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形式变得多样,部分教学内容能够以图文等形式直观展现,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根本上仍是教学内容的顺序罗列,学生依然是根据教师的安排,非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对信息化教学没有正确的理念认识,就无法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也是中职课堂教学信息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积极性不高

由于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教学任务的繁重、个人技术水平制约等,使得大部分教师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来。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化,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PPT演示文稿,其本质是屏幕显示代替板书,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学生长时间面对电子白板,容易产生大脑疲劳和视觉疲劳,其结果是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反而起到副作用。教师作为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主体,其意愿、行动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推进速度,也是制约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信息化应用层次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性内涵,从整体情况来看,诸如投影、电脑等硬件设备、office 系列的 Word、PPT等常用软件掌握情况较好。而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设备、仿真实训软件、制作加工教学资源的网页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等难度较大的软件,教师则基本不会使用。

4 除了操作上的难度外,也与教师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纪较大的教师无论从学习意识还是接受能力以及精力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推广。

4、教学资源应用特色不明显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照搬普通教育的应用策略,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方面的独特作用,没有体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教学资源建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众多课程门类的需求,资源的数量虽多,但整体质量相对不高,对职业教育缺乏专业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改进策略及做法

要改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学校层面

1、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平台,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

从2010年起,教育部每年举办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在间隙举办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专家报告会,组织参观信息化建设示范校,在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上展评优秀作品,赛后在网站发布获奖视频和专家报告会视频,并通过QQ群在线解答问题、交流经验、分享资源,这些举措可以有力地促进参赛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

我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硬件方面,建成了多媒体微机室6个,视频会议室1个,多媒体报告厅1个,全部接入校园网络,全校教职工每人配备一台办公电脑,接入100M光

5 纤。现有电脑总数近500台,并组建了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数字广播、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同时,校园内40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系统、电子白板,极大方便了教师课堂教学。在软件建设方面,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园内网信息化平台,提升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学校管理手段,做到了新颖性、实效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2、开展师资培训,打造教师信息化水平

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先进省份的中职学校,课件和信息化教学普遍采用了三维动画、虚拟现实与仿真、教育游戏等新技术,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农村中职学校要想缩短差距,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借鉴先进省市和名校名师经验,主动到先进省、市学校学习取经;积极参加中职教育信息化研讨会、成果展示会和培训班;邀请中职信息化教学名师前来上示范课和说课、评课,介绍信息化教学经验和信息化专业发展心得。

我校在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方面,除了“走出去”和“请进来”之外,将教育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作为强师、强校的途径之一,除了参加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各种学习与培训之外,每学期全校性质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10个课时,先后组织老师开展课件制作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电子白板使用培训,通过培训,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现代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3、整合优质资源,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涉及的专业多,可直接拿来使用的

6 网络资源十分匮乏。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际上多停留在低水平的自制上,成为一个一个的相对孤立资源,无法形成资源库。而教学资源建设整合各级、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多层次、智能化的开放式教育平台,形成教育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可行的资源共享途径。

我校在每学期都举行一次课件制作竞赛,评选出优质课件;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选送一至两个优秀学科教案、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作为优质案例在学校办公网上共享,供全体老师教学参考、交流。每学期中期和期末,每位老师都根据自己所任学科命制技能和理论考试题,来充实更新题库,考试和考核便可以从题库中抽取试题,达到教考分离的目的,这样在丰富和充实了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的量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校园信息资源库的质。

4、以微课为载体,探索信息化教学与教研新模式

当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它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是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而开展基于微课的作息化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校在微课的培训和制作上,先后采取派骨干老师外出培训、参加了国培、省培老师技术引领、信息技术骨干老师培训、组织网络培训等校本培训的方式,同时采用先进的工具软件辅助微课制作,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比如使用简单易用的”微讲师微课制作工具”制作微课,满足了大批量、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微课的需求。通过这些方式以点带面,上学期我校将微课制作

7 作为每一名老师的必备教学能力进行了考查,50岁以下的全体教学人员已完全掌握并能很好地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12名老师参加省、市微课制作大赛,取得了

一、

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二)教师层面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笔者认为,除了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还可以从下面几点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是要明确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目标不改变教育的本质,只是转变了学习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协作”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联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强调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 ,最终培养出具备行业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是要对培养主体——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学生都是具有主体地位的,都蕴藏着巨量的财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开采这些财富,而教师在其中要起指导作用。通过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是要明确所有的学习及培养方式的改变,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学会通过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从而不断累积知识财富。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8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让网络教学变成现实,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开辟了新局面。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资源、获取资源、下载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不断地对教学资源进行选取和利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教师主讲模式变成学生自主建构性、发现性学习模式,从学生被动学习模式变成为主动学习模式,完成知识建构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进行角色转变

信息化时代,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数字信息化时代势必对传统教学模式构成巨大挑战,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媒介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和学生有相同的条件共享相同的教学资源,这毫无疑问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学生往往表现出比教师更多的优越性,教师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表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面对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要重新确立现代教育教学的侧重点。面对同样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对学科和课程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还要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做出自己的理解、评价和前瞻,并对前沿性问题进行介绍讲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知识性系统的延伸和引导,形成专业素质。

4、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9 信息时代,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强化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成为学生的“活水源”,不懈地努力学习,扩展视野,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一是自觉接受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或上级部门举办的一些高层次培训活动,可以通过在职或脱产的方式进行本专业深造或取得第二专业学历的学习,还可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的培训等;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收集、组织、整理和运用,做好与自己学科的最佳整合,注重互动式教学,启发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培养学生在实习实验操作中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相互学习探讨、激励启发,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积极参与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科研活动,用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亲自实践创新,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软件,建立信息资源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结束语

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需要时间来一步一步推进与完善,各校可以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教学效率,为实现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打好基础,进一步优化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出有益于教师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对策,更好地推动中职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与发展。

10 参考文献:

1. 郑小军,张霞 《教育评论》2014年第1期 2. 周晓玲 《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4期

3. 刘志伟 《广东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年第7期

4. 《电化教育研究》, 2005年第1期, “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 5.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姬如

《职业教育发展的近况及策略6篇》

11

第二篇: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远程交换、共享和传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党建信息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开辟党建网站、党建论坛、电子党务、网上党校、网上党课等形式,有效整合党建资源,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开创新的党建工作新阵地具有深远意义。

一、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将现代信息技术导入基层党务管理,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党建信息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统一开放的党务工作信息平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具有重大意义。

(一)密切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增强党员归属感和身份意识

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和工作节奏的逐步加快,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党员的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利用信息化平台等“非直接接触式”的党建新手段,可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也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增强党员群众对党建活动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平台基于互联网的特性,没有接入门槛和障碍,广大党员群众均可参与,并为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开设了专门的网页,增强了党员归属感和身份意识。

(二)增加党员表达渠道和形式,畅通了党内表达

过去,一些新老党员感到与党组织的联系不紧密,党内表达“通而不畅”,随着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完善,使许多普通党员感到与党组织的直接联系更多,许多以前不敢畅所欲言的话也有了更多的渠道和形式进行表达。

(三)给扩大党内民主提供了新手段

以网络党建为代表的新技术党建形式可发挥其独特的互动、隐私、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在逐步扩大党内民主的工作中,发挥出传统党建手段无法发挥的作用。信息化党建形态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经常性、密切性互动,有效实现了普通党员在党内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可以为参评人员创造绝对隐私的投票评分空间,有效解决了传统集中测评方式给参评人员带来的心理干扰和压力,充分保证了干部测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真实性。

二、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方法途径

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途径实现。

(一)设立党建网站、设置党建专栏

党建网站建设是党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建立党在互联网上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阵地,是我党开展党建工作的主旋律和重要信息资源。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网站,作为党建工作要利用好这一块舆论阵地,在各单位网站设立党建专页或专栏,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栏目,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主动宣传、大力宣传、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建工作要求,构建体现党的形象的门户网站。把宣传工作网络化,利用图片、声像、文字等全方位地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旋律;及时广泛地发布党建工作信息,及时发布组织工作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工作动态,宣传基层经验和先进典型,公布有关情况,公示有关事宜,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开辟了组织工作宣传的有效阵地,让党员和群众能直接从网站获取所需的党建知识和信息,梳理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喉舌作用。通过覆盖面广、传播时效性快捷的网络,奏响党建工作的强音,提升党组织在职工群众的形象和地位。

(二)大力推行网络办公,扎实开展“网上学习”

利用教育网络优势,推行电子化办公,以网站通知、电子邮件等形式做好上下贯通,从而起到快捷、优化、方便、节约的作用。

1、利用党建电子信息系统,按相关党组织要求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涵盖基层组织结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己分子)信息建立、规范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及记录、民主评议党员、支部考评等项目内容,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节约纸张,方便存储,便于检索。同时可以利用电子日历,提醒相关的工作计划安排,使党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2、利用信息库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时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信息服务,如党组织关系接转、党组织和党员信息查询、党员发展等,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3、及时将每月学习材料上传到网页,组织引导全体党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上学习”,并在学习材料后面以跟帖发表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的形式,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三)构建网络交流平台,方便党务公开

综合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采用设置博客、开设论坛、专用邮箱、网络短信等形式加强交流互动,切实拉近党组织与全体干部职工的距离,方便群众监督。

1、利用网络论坛和电子邮箱的形式,就组织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征求意见,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求、所盼,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维护群众的权益。

2、以QQ群为沟通桥梁,搭建党务工作者沟通平台。建立党务工作者群,将相关党员同志全部纳入群中,利用网络空间、飞信、共享等技术手段,及时向党务干部发布工作信息,组织党务干部开展工作交流,快捷方便地完成即时答疑、政策咨询、谈心交心等工作,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

3、以党建博客为宣传载体,定时更新和丰富党建博客内容,以专题文章的形式,及时发布基层组织工作的典型做法、亮点工作、党员干部先进事迹以及其他的国内外时事热点讨论等信息,构建理论宣传的草根基地,根据博客留言了解基层的声音,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对群众的困惑疑问及时反馈,答疑解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实现舆情监督又可以实现群众监督,更大限度的实现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促使党建工作沿着群众路线持续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将信息化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建信息化新举措、新途径,建立了融教育、管理、交流、宣传、监督于一体的党建信息网站,通过进入专栏专区交流互动,广大党员相互学习借鉴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做法,充分行使监督权、知情权,不断提升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增强民主团结意识,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静态管理和动态组织的统一。

国盛党支部

于耀军

第三篇: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调研分析

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一种原生的、独有的、不可代替的信息资源。随着办公自动化、文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档案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向电子化、数字化发展,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为适应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

求,促进我市档案事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渝办发[2004]2号文件颁发了《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了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及主要保障措施等,提出“2004—2007年全市各区、县档案局必须完成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要求,确定了各区、县信息化建设的步骤及完成时间表。

一、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概况

根据市档案局2008年统计资料,至2008年底全市有32个区县启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区等部分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达到了95%以上。今年初**区政府、大足县政府分别拨出专款430万、400万元,要求档案部门从2009年开始,3年内完成档案的数字化工 作。

今年5月5日,**档案局部分人员赴**县档案局参观学习,**县政府于2006年划拨经费35万元,为**县档案局配备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200

7、2008年又相继投入经费,对关注民生的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到目前为止,已经录入目录级档案50万条,数字化处理37万多页,对知青、婚姻、林权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档案实现了网上查阅利用。

二、**县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县由于资金原因,档案信息化建设于2006年底启动了**档案史志信息网的建设,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却一直未开展。

(一)**档案史志信息网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更好地宣传**,服务**,**县档案局利用自身资源,充分整合档案、党史、地方志资源,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于2006年底申请建立了政府部门网站。**档案史志信息网设置有档案史志法规、档案工作、党史工作、地方志工作、现行文件、工作动态、档案用品、名优特产品、在线论坛等板块。

档案史志法规主要介绍有关档案、史志方面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等。

档案工作主要包括档案业务建设、馆藏档案信息、全宗介绍、档案利用收费标准等内容。

党史工作板块又设置了史海钩沉、党史人物、党史大事记、史志成果、党史专题、峥嵘岁月等栏目。史海钩沉主要介绍了**县地下党情况及春荒暴动、索薪罢课、刀匪**、抗日活动等**历史上有名的史实。党史人物主要介绍**历史上的历任县委书记及老红军、战斗英雄等。党史大事记登载了1998----2004年**大事、要事。峥嵘岁月主要登载老一辈革命者的回忆录。

地方志工作主要介绍**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地方名人及年鉴材料。

现行文件根据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要求,登载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应该公开的现行文件,以提高公民的知情权。

名优特产品简介,旨在宣传**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提高**名优特产品的知名度。

在线论坛为广大档案史志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可以畅谈自己感想的平台,只要登录了在线论坛,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意见和建议。

网站开通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的点击率已达10万人次。

(二)档案馆数字化建设

为了支持我县重点项目——渝东商业城的建设,根据县府办2003年第43期《专题办公会议纪要》精神,对原档案馆进行了搬迁。并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在桂西大道选址新建县史志档案馆,新馆建筑面积1835m2,主体工程已于2005年底竣工。原档案馆馆藏档案于2004年底搬入**县人大综合楼十楼,属于临时过渡租用库房,完全不符合存放档案的要求。2008年5月12日,由于受****县8级强烈地震影响,临时档案馆出现了险情。根据县领导的要求,欠资开展档案馆的部分装修工作,7月份完成了档案馆新馆

5、

6、7楼的库房装修,安装了一层楼的档案密集架,并将原临时档案馆的档案全部搬入新馆。

由于档案库房的建设和经费问题,我县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一直没有开展,目前尚处于停滞状态。

三、近期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使档案馆成为“现行文件管理中心”、“档案信息管理中心”、“档案信息传输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位一体的机构,真正成为“公共服务网”,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档案信息化前期建设主要包括县档案局本身局域网络的建设,重点单位文档管理一体化软件的基础建设等。阶段目标是完成县数字化档案馆的框架结构,使近期经常需要查阅的档案和资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完成查询。工作细

分为:

1、县档案局本身局域网的建设。包括局域网物理设备的搭建;网络设备、服务器、节点计算机的调试等。使县档案馆本身的局域网和数字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全县乃至更广范围的档案利用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2、多全宗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的调试。包括系统功能的设定;系统功能使用者角色的定义;系统分类方案定义;扫描和

发布服务器的连接与测试等。

3、实现公开档案的查询社会化。结合intranet的应用,在内网上实现档案查询网络化,为今后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internet档案发布积累经验。通过建立查档终端等方式,使公开档案及时方便的向社会发布,将县档案局的查档速度比现在人工查询提升2倍以上。

4、馆藏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将馆藏的重要的经常使用的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做好文档管理一体化软件的推广使用,使其档案的移交和接收数字化,对重点机关中文件和档案比较多的单位,实现网络化,为最终的数字化对接打下基础。

数字档案馆是知识经济时代基础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将用详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管理、政务公开等,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决策的及时正确、管理措施的得当、政务的公开等要靠信息的完整、可靠和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来保证,数字档案馆可及时主动地向政府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并可以按照政府的要求来组织材料,传送到政府机构。数字档案馆与政府办公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支持决策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化前期建设,在软硬件的投资上需要100万元资金,亟待县委、县政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县信息化管理工作之中加以实施、解决。

第四篇:推动信息化发展从我做起

——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心得

今年十一月八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万众翘首期盼中于北京召开。在当日观看了十八现场直播,听了胡总书记做的十八报告感触颇深。近日再结合各方学习交流,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十八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许多新提法,出现了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令人耳目一新。例如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个“新四化”,较之以往的五十年代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和

六、七十年代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新就新在重点突出了“信息化”。而作为研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我,更是觉得责任重大,倍受鼓舞。

在全球进入信息社会的当下,近些年来在各省市区的发展战略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提得比较多,大部分以此为主体。信息化也有的省市区提,但比较少的和这“三化”一起提及。这次十八大报告十分清晰地将“信息化”包含进去,提出“新四化”,这就明确了“信息化” ,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等并列的地位,并将“信息化”提高到了仅此于工业化之后,而列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先的地位。这就充分表明我党高度认识到了“信息化”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体工作上的地位、重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明确将“信息化”做为举全党之力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而“信息化”也必将由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

动力。

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就有用信息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成功的范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重点之一是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举全国之力大规模建设因特网。自1991年4月美国走出战后第9次经济衰退,经济连续增长达108个月,远远超过了其战后9个扩张期50个月的平均水平,为成美国战后第三长的经济扩张期,1993年第一季度到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GDP的实际增长速度达到了年均4%。美国本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于英特尔、微软等大公司的超常规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至今,美国依然是世界上信息化发展领军国家,充满创新活力,信息技术、信息装备和信息运用始终立于潮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如今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更应该以此为契机,以此为激励,为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应树立远大的目标。就和目前专业知识来看,以后,要立志从事信息安全、信息技术领域方面的工作。而从眼前来看,更应该从每一门专业课见好学,从每一个知识点见渴求,从每一行代码见细致。专注书本而跳出书本,时刻了解国家人民关于信息化的需求,时刻了解最新的信息化动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以上就是我此次关于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心得。

汇报人: 时间:

第五篇:用信息化建设 推动共青团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大力加强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满足广大青年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和学习的需求,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对于强化共青团的服务功能,开拓共青团新的工作领域,扩大共青团的社会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计算机互联网这一共青团新的工作领域,充分重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谈到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的大局。团委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高线厂党委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全厂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早在2003年,厂党委就专门抽调人员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生产日报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用以提高管理效能。近两年,除了加强首钢ERP建设外,还加强了厂内网站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就是在那时,团委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比赛、网络知识培训和中文Dreamweaver MX网页制作培训等,提高全厂青年职工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为信息化建设做准备。

为了搞好全厂的信息化建设,团委在厂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年网络攻关小组,开展相关的调研、设计和开发工作。在厂内挖掘潜力,用自己的力量开展信息化工作,更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切合自身实际需要,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有利天节约维护和

1 更新成本。 在厂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小组成员通过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达到了厂党委把信息化建设做成“资源共享、交流反馈、形象展示和提高管理四个平台”的要求。

高线共青团网站——[高线青年]的建设是与全厂网站和高线党办网站建设统一协调规划的,是整个网站的一部分,也是由高线青年自己建设起来的。到目前,高线厂共青团网站经历了两个阶段,逐步完善了栏目和内容,并引入了后台管理。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共青团网站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正在吸引着更多的青年点击。截止目前,高线青年网及所在的高线党办网站共有90个栏目和1100余条信息,约17000次的点击量。

改版后的高线青年网站,风格统一规整,色调清新,图文并茂,操作管理方便快捷,从栏目设置、功能模块、内容侧重、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文化性、知识性、服务性原则,突出了鲜明的共青团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厂党委“四个平台”的总体要求。

资源共享的平台。从精彩影讯、软件下载到首团动态,从党团知识、休闲生活和为您服务,适应青年学习、生活和娱乐方面的需求,提供信息和应用共享的平台。如:“精彩影讯”每月更新古城影院的最新影视资讯;“软件下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下载学习、文字处理、系统安装等各类软件的平台。

交流反馈的平台。从专业英语、好书推荐、体会心得到实习青年和留言板,结合青年的兴趣、爱好、感想和意见建议等方面加强与团委与青年、青年之间和交流,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英语专栏,

2 讲解专业英语,提供学习资源,讲述学习方法,交流学习心得;“好书推荐”栏目,每月向团员青年择优推荐一本好书,建议他们阅读;“实习青年”栏目实时发布新入厂大中专学生的从学校到社会转变期的想法和感想等,反映他们不断适应工作、成长成熟的人生转变。

形象展示的平台。高线青年作为高线厂青年工作的一个窗口,展示着优秀青年的形象和青年工作的态度。无论是“青年之星”还是“风采人物”,每人个人都展现出了他们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和优点;无论是“荣誉室”还是“团内活动”或“重点工作”的记录,都承载着共青团工作的点滴和历程。

提高管理的平台。作为共青团网站建设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共青团工作和管理的水平。从建设之初,就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结合共青团工作的特点,从号手活动、达标创优、青安岗、创新创效、主题团日到学练赛选、青年成才等团内品牌活动的介绍、开展和评比,从团员的日常管理到推优入党、志愿者和青年人才库的建设,加强共青团的基础工作,实现团务工作信息化,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青年人才库”的建设,能够运用数据库,开展我厂青年人才的基本情况和职业生涯设计等信息的查询。

高线青年从04年下半年正试运行以来,得到了公司团委和厂党委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厂团委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3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减少传送时间,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信息的全面与准确,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可以简化团的组织机构运作环节和程序。以基层反映意见为例,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基层团组织或团员青年可以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意见、建议反映到有上级团组织。再次可以降低团组织运作成本。更重要的是,有了完整的网站系统,就须有及时的更新,更新从哪里来,需要团干部积极开展工作,这样才有“内容”。于是网站的建设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素质。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对参与建设和使用的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节约了团干部的精力与时间。前者成为团员青年团干部不断学习与培训的直接动力,后者则提供了可能与机会。同时,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更新(如网上团校),更为基层团干部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与运用现代化的团组织管理技术和工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共享资源和拓宽团工作渠道。 然而,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手段也在飞速发展,要真正将共青团的信息化工作做好,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解决信息化应用的深度问题。可能很多团委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大多数起到的作用仅仅停留在媒体的简单扩充上,没有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尤其是互动程度比较低,主要从事活动有:网上发布信息、介绍工作等等。

二、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障。团组织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的团内规章和制度保障,这一点在共青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三、与共青团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上网工程,都是共青团业务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提高共青团信息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将团的业务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如何将信息化工作与团的业务工作更好地结合。

四、注意网络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些单位在互联网和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之间,没有从物理上完全隔开,这样就会在安全性和保密性上存在隐患。

高线厂团委在公司团委的指导下,认真思考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工作,围绕高线帮不同时期重点工作,努力做好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从共青团自身面临的诸多挑战出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推动团内原有工作项目的网络化,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响力创新共青团传统品牌项目的报名、活动、评选、表彰等各个环节,赋予传统品牌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提高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渗透力。同时,还将在增大信息量,扩大覆盖面,提高时效性,增强影响力、及时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等方面下大

5 力气,为高线青年提供及时、准确、健康有益的信息,满足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和学习需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接送学生承诺书下一篇:小学环保教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