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

2023-02-16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研究的论文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各大高校开始高度重视,为了让大学生能够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积极心理学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从学生的各个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不放弃,面对失败不气馁的精神。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及研究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含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塞里基曼,而积极心理的含义是由谢尔顿和劳拉·金提出的,他们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职特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是以人们积极的因素为研究重点,主张心理学用积极的、固有的、潜在的人们的积极向上的心理为出发点,提倡利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最大可能挖掘出潜在的力量,由此获得更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的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积极心理的反动,倡导要利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积极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解释,获得更积极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意识在主观上对生活积极兴趣的研究。对过去生活幸福,美好的体验;对现在生活愉快的感觉;对未来生活有更好的憧憬和期待。第二方面,个人的积极心理研究。乐观的心理,具有闯天下的勇气以及善良的心理等。第三方面,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的系统研究。为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个人的积极力量,如责任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一些高校有专门的心理教育组织,这些组织的设立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代表健康,但是心理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显然,没有心理问题与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是不对等的。然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积极心态,研究人们的善良品质和道德发挥了它特殊的优点。将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大潜力。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扩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创新意识,即大学生要拥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发现更深刻道理的欲望,要善于思考,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创新思维,要有一定的自我观点,不一味地追求书上的,善于突破自我;创新知识,在某一些问题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观点做支撑;创新能力,即有一定的创新学习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人格,在精神方面,有比别人更大的勇气,更好的自我调解方式,应对不同的困境,能够克服不退缩。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暗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暗示就是指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改变和教育,使人们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与心理教育暗示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一味采取灌输的方法,要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与被教育者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能够减少被教育者的抵触心理,对于促进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工作包括通过语言暗示、环境暗示、行为暗示等等,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再持续强调自己失败的经验,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挑战。

(三)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建设

积极道德人格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追求一定的道德所表现出的善良的一面。在现代大学生的积极道德人格建设中,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下的各种善行。要增强道德知识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道德人格的建设,促成大学生形成正直积极的人生观。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爱的情感,善良与正直,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

大学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在近些年来逐渐凸显出来,各大高校开始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通过挖掘人们积极的心态,使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乐观、阳光的心理,对未来也将更加充满期待。

第二篇:学习积极心理学后对生命意义的体

学习积极心理学后有感

相信每一个人,都在追寻生命的真谛,都想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然而,有些人,用了一辈子去追寻,还是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怎么样的生命才算有意义?

生命的意义,需要从生命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我们不防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去引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首先,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所以我们要通过好好去工作、受教育、去爱别人,去延续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就如《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给了好多人感动与思考也为许多迷惘中的人指明了生命的意义,“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人的现实社会遭遇。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我认为生命的意义还在于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性,不好活。”是的,活着才有完整的生命。每个生命体在活着的时候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与意义。衣食住行撑起生活,希望撑着生命。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说是活着,好像很容易的事,但是实行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现在的社会,不勤劳就很难有饭吃。尊严是靠劳动得到了,人与人之间既独立又依靠。很多时候人们的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尊重,这样才感觉得到生命的意义。 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就如和田一夫,他72岁时遭受严重的挫折,他奋斗了几十年享誉全国的最大零售集团,在一夜之间破产了。人们看着这位闻名遐迩的世界级企业家迎来如此灾难性的失败,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将心随天命,穷困潦倒度过余生;有人认为他将神经受到刺激,过起老年痴呆不谈理想的晚年生活:有人认为他肯定不堪一击,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事业的大厦轰然倒地,并没有使这位老人从此倒下去,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他依然精神十足,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和几个年轻人携手合作,开办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产业发起了挑战。一年后,老人重新堆砌的事业大厦又屹立在人们面前。

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向命运低头,通过努力,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意义。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风雨哈佛路》,丽斯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母亲酗酒吸毒,并且患有了精神分裂症。在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贫穷的丽斯需要出去乞讨,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 随着慢慢成长,丽斯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用最真诚的态度感动了高中的校长,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然后,丽斯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用两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她尝试申请各类奖学金,只有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才能让她念完大学,于是她努力并申请到了这份奖学金。影片的最后,她迈着自信的脚步走进了哈佛的学堂。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勇往直前的奋斗是永恒主题。风雨哈佛路叙述的是一个真实、努力女孩的人生经历、一段自强不息昂扬奋斗的生命历程,传递给人的除了心灵的震撼,还有不向命运低头,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典范。丽斯正是一个有着积极心理的人,她乐观、成熟,有自我决定性。她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再者,积极心理学鼓励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而生命的意义也在于奋斗,奋斗的价值在于付出,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别人,为了自己所爱的事业。在这个打拼的过程中,有的人上升,有的人却下降,直至最后潦倒。当每个人都怀揣希望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时,我相信,我们的憧憬都是一样的,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许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一帆风顺,取得成功,有些人却跌入谷底,品尝失败的苦涩?并不是每一次努力都能取得成功,但是一时的输赢并不代表终生的成败,请你擦干泪水,振作精神,因为新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谁说天空没有痕迹而鸟已经飞过,鸟飞过的痕迹已刻在了天空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刻在了我们的心中,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会忘记你这只在天空中奋力舞过的美丽的小鸟,你将成为我们心中的永恒,成为那一瞬间的美丽。很多事情,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对输赢的释然,也体现了积极心理学里面对失败时,调节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但其实用积极的心理获得幸福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实现了生命的意义。有研究者写道:“那些不追求生命的意义,而只追求幸福的生活,通常意味着相对浅薄、利己甚至自私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一个人的各种欲望和需求总是能被轻易满足,人们总是逃避困难和负担。”所以,实现人生的意义,不仅要顾及自己的幸福,还要看看能否为他人、集体、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能真正地说实现了个人生命的意义。有心理学家总结道:在幸福的生活中,“得到”更多;而在充满意义的生活中,“给予”更多。也就是给予更多生命的意义也显得更大。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

最后,如果人们不是选择积极心理去实现生命意义,相反是用消极心态去面对生活,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人们会变得没有目标,缺乏动力,生活浑浑噩噩,犹如大海浮舟。缺乏恒心,不晓自律,懒散不振,时时替自己制造借口来逃避责任。心存侥幸,幻想发财,不愿付出,只求不劳而获 。固执己见,不能容人,没有信誉,社会关系不佳。自卑懦弱,自我退缩,不敢相信自己的潜能,不肯相信自己的智慧。更有甚者,对生活失去信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也生活都过不好,更不要说实现生命的意义了!具备生命意义的消极取向的人具有两种生存倾向:向内的社会倾向和向外的社会倾向。他们以这两种倾向去生活,自然不可能过地快乐、积极。可见,积极心理对实现生命意义有多重要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首先,我觉得我应该学会对生活感恩。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世间万物,莫不存感恩于心中。感恩,让我们承担起责任,让我们更加强大。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是有爱的人,有善的人。感恩,同时也是你一种积极态度的表现,感恩父母的培育,感恩朋友的帮助,感恩路人对你的微笑,感恩自己每一天睁开眼,天空都是湛蓝的......感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美好。其次,每天写几件你生活的乐事。曾经,有个外国的教授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要求参与实验的人每天都写下自己今天的三件乐事,并写出这些事是怎么发生的。6个月后,发现这些人都比原来开心很多,也不会轻易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便是鼓励人们善于去发现,善于去挖掘身边的快乐,这样,自己就能看到世界的美好,感受身边的快乐。同时,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就像高三老师经常跟我们讲的那样,每天起床对着镜子给自己鼓劲,高考便能成功。最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生活正在发生的事,别再为过去忧伤,也别为过去担心。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就是要崭截地告别过去。每个人都知道时光连一分一秒都倒退不了,可仍然有很多人为了过去的光荣与失败,或是骄傲或是叹息。人们的目光常常流连于过去,以致漠视现实,荒废现在,轻则岁月蹉跎,重则功败垂成。活在当下,就是要沉着应对未来。未来在乐观者眼里是绚丽无比的烟花,在悲观者眼里是暗道茫茫的崎岖。有的人会整天做着白日梦,想像着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但不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有的人会畏首畏尾,以为前途堪忧,整天郁郁寡欢。 活在当下,才是王道。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这与我们生命的意义息息相关。所以用积极心理面对生活,我们就会实现我们生命的意义。

第三篇:精炼中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精炼中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的学习体会

临江市光华中学 李春霞

2012年4月21日——22日,我参加了吉林省“精炼中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的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期间,承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请来了南京、东北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授授课,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特别是期间的案例分析之后,让我对自己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总体来说,这次的培训对我的意义重大,也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好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维护。有人说教育是一种精神消耗,教师的心理抵抗能力并不一定比学生强,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要比学生更需要心理咨询。培训期间,齐教授就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学校德育的创新艺术”,“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为什么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此重要呢?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一名教师首先要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他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好了,我们才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我现任初中八年级的教学工作,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的还是单亲家庭子女,有的是留守儿童,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或者不能享受到一份完整的爱,若教育不得法,容很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为别人着想,在家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没有互助合作的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不懂得尊重他人。有时,我们在报纸或新闻中也看到有学生自杀的事例,我想主要是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不能及时、正确的自我调解、释放压力。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倾向,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症下药”,及时、正确给予学生鼓励、帮助。我们要加强小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么,我们究竟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一颗爱心——炽热的母爱之心、满腔的热情、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教育他们;以母爱的温情去感化他们;以诚挚的情感去启迪他们的心灵。有爱心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要勤于观察留心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发现他们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给予疏导教育。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家庭生活受到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我们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和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困惑,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学生在成长中出错、失败、走弯路的时候,我们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谈心活动,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诉说,给孩子们一个释放心理的平台,让他们把心里积郁的情绪都宣泄出来,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或者利用班级阵地,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把不良的情绪释放到活动中去。

我非常珍惜和感谢领导给我这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为了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我会继续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第四篇:《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读后感:积极的力量——微笑

杨丽娜

暑假里读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翻开书,我就被序言中的一段话吸引: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好奇、幽默、善良等)和消极力量(愤怒、怨恨、自卑等)。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此消披长。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一点积极心里学的知识,努力给自己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做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这段话促使着我不断地向后翻,里面一个个案例,仿佛就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似的,竟是如此的契合。作者用他的积极心理学,对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策略,我被作者的智慧所折服,猛然想起,曾经,我无意中也用他积极心理学去开展纠错教育,并且效果还不错呢。

那时,我刚从事教育工作没多久,不知道怎么去管理,每天板着脸,要树威信,直到有一天,我从孩子的日记中看到了:“杨老师极少笑,老是板着一张冷面孔,有时候想跟老师多说一句话都不敢”。当我们班得到流动红旗,获得“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时,杨老师的脸依然那么严肃,似乎这些荣誉的得来本来就是应该的;当我们做错了事,杨老师的脸还是那么严肃,但严肃中更多的是斥责。虽然我们知道杨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但是她为什么总是不笑一笑呢?”当看到学生的这篇日记时,我感到有根无形的鞭子在抽打着我的心灵。我也何尝不想“一笑泯恩仇“呢?但总感觉一“笑“会让学生爬到我头上来,班级纪律就会松散。

日记之后的某天,放学好一会了,我在教室门口环顾了一下教室,发现值日生没在值日,有几个男孩子竟然还拿着扫把在打闹。一看这情景,我的火气上来了,值日生竟然在我眼皮底下“失职”,当我准备要批评失职的人员时,发现平时动作慢吞吞的超伦拿起了扫把,开始扫地。这孩子平时动作慢吞吞影响自己就算了,如今失职,我更火了。

我正准备走进教室,没想到,半路班长子潇“杀”出来,只听他对正在认真扫地的超伦没好气地说:“抢了我扫把啦,走开,今天是我值日的!那么勤劳干嘛哦。”超伦只应了一声“哦”,低着头走开了。霎那间,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回想着刚才的情景:子潇自己失职了不说,还讽刺勤劳的超伦,这样子以后超伦还会干好事?可是怎么样才能让她比较心服地接受教育,同时保住她的自尊心呢,头脑中出现了好几种对策:严肃的批评一顿?似乎治标不治本。通知她父母,让她当教师的父母教育?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如果不借此好好教育她一番,难保班级里的好事都被她给“扼杀”了。该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第二天通过同学把子潇请到了办公室,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摆着一张严肃的面孔,(在学生面前我很少笑)而是温和地和她聊起天来。讲起了昨天值日的事,我也没有狠狠地批评她,而是用微笑,用真诚,既肯定她做得对的,又慢慢引导,让她真心知道自己的错误,

当她离开时,只见她也冲我微微一笑,我感到了一丝欣慰,这是有史以来师生对话中最轻松的一次。

以往遇到类似事件,我通常会摆着一张严肃的面孔,摆出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总以为老师充满斥责的话是学生心中的一根刺,让他们可以有所警惕,但今天我把“架子”放下了,跟学生站在了同一条线上,至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容,尽管是“笑”中藏“话”。但是尝试的微笑教育不知道是否有效呢?

后来在她《感谢母校,感谢老师》的读后感中,我找到了答案。

老师教育了我很多次,印象最深的那次让我难忘……

放学后,正好轮到我们这组值日。超伦不是我们这组,可他却在那“装勤劳”我走上前,说:“抢了我扫把啦,走开,今天是我值日的!那么勤劳干嘛哦。”“哦……”超伦应了一声,放下扫把就走开了。杨老师正好也在旁边。

第二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本以为会被这个严肃的老师骂惨,我忐忑不安地走进办公室,小声地喊了声:“报告!”“进来!”没想到老师竟然面带微笑地看着我。谁知老师提到了超伦,我心里紧张啊,肯定要被“骂”了。可又一次出乎我意料,老师好像跟我闲聊一样,让我想想,超伦前一天被我讽刺了后,他以后还会‘抢事’干吗?也许正如老师所说的:“你太辛苦了,我来,你去休息一下?” 不仅没打击他的自信心,还称赞了他。

我看着杨老师一直在笑,受宠若惊,让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真是虚惊一场。“好了,你去教室吧!叫同学们自习。”老师亲切地说。“嗯,知道了老师。”离开办公室时,我心里可高兴了。平时凶巴巴,老板着脸的杨老师,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太棒了!回去后, 我跟几个女同学讲了这件事,她们都羡慕我有如此厚待,哈哈。

我感到老师真是和蔼可亲……

不久就要离开母校了,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教导,特别是那次的教育让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班长。我想对杨老师说:“老师,你辛苦了,为了教育我,你花了那么多心思,我会牢记你当时的话,还有你的笑容,很好看!…

谢谢你,老师!

看到这里,我内心深处那一座“冰山”似乎被融化了,有着说不出的感动,“微笑”两字的力量真大,真是“育生细无声”。正如诗人所说的:微笑是阳光。的确,微笑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愉快的气氛健康成长。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吧!

第五篇: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正面情感、塑造积极的品质和积极组织环境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视野,为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当前我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且以我校开展的选修课积极心理学为例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力求把握积极心理学的精髓,构建积极组织环境,保证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组织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突露锋芒,以锐不可当之势迅猛发展。它向统治了近一个世纪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提出质疑与挑战,逐渐成为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和主流。它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诠释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

首先,积极心理学有丰富的内涵。它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等,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它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了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共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了美好的生活的途径及方法并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它的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而从积极心理学涉及的上述内容来看,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有责任感、有利他人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并且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势必考虑到环境对他们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模式,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情绪教育缺失。情绪教育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的关系远大于IQ。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不够到位。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接受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也极少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中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多维网络系统,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一) 积极更新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就是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错误观念,完成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评定从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教育者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比如在我们的积极心理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每天写下自己最快乐的五件事,这样日复一日下来,同学们就会逐渐由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最终会变得乐观自信。这样在学科教育的同时向我们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我们积极心理的养成。

(二)采取多种渠道,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是成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此外,除了通过现有的课堂教学和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学校生态环境的联系,积极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 比如说: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也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教师却把学生当作问题的来源,常常带着有色眼睛看待学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放在了被动的位置。而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削减,才能真正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氛围,激发出学生潜能。

而在我们的积极心理学课堂中,老师上课并不是一个人的教学,他经常走下讲台,就像同学之间的交谈一样,与我们进行沟通。他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自由,这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消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积极心理学则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个体,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也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来看待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多使用平等、积极的词汇,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而在面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中,应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尊重学生,耐心倾听,有同情心,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多强调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依旧拿我们的积极心理学举例,在我们的课堂中,会有一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曾有一个学生说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处理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做时,老师认真的询问了她和父亲之间之间的矛盾,并且给她提出了许多办法,也向她分析了她父亲的心理,并鼓励同学回家后向父母说谢谢你们。这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会让学生产生逃避心理,反而会让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做更深入的交流。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及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受众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在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思维活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负性心理品质的过分关注,而要以培养积极、乐观等心理品质为重心,提倡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产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积极的解释,促进其积极情绪的产生。

曾经在积极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让同学分组写一篇有关性格的力量的文章,并要我们做一个表格,写出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眼中自己的优点。这充分加强同学们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培养了我们积极的心理品质。

4、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注重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活动课程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强调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贴近学生的心理世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更容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开展如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题讨论、心理自助等专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在常规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培养积极品质,促进心理健康。

就比如说我们的选修课积极心理学,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些游戏,电影,课堂教授及课后的小组合作,引导我们发掘自身的潜能,看清真实的自己,并让我们通过诉说自己的优点来培养我们积极乐观的情绪。

5.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均有两种基本能力,即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就是让心理与行为异常的人了解到自己有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充分相信自己,并发掘自己的潜能。他们认为在心理治疗中要掌握权威形象、和睦关系、言语等技巧,增强患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积极心理学的上述观点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辟工作视野,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现在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帮助他们戒掉网瘾的手段除了采取说服、教育、规劝以外,最重要的是找出并发展他们自身已拥有的力量。一个积极乐观向上、关注未来、心存理想、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是不会轻易沉湎于网络的虚幻世界的。

(三)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宽泛的视野,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1.摒弃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子的模式,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资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的关系不是割裂和对立的,而是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重新整合社会及家庭、学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学生、家庭和社区为载体,构建一个积极完善的心理教育系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大功效。

2.注重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其更加热爱生活、感悟人生,从而养成良好健康的人格。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负责”的错误观念,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陈晓英、杨舜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局纪检组监督检查方案下一篇:解决邻里纠纷的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