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导论学习论文提纲

2022-08-25

论文题目: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研究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贫困现象长期存在,扶贫资源如何更好地聚焦于贫困人口是国内外共同面临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让广大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在近四十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中国建立起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三级扶贫瞄准机制。而针对贫困县域和贫困村的瞄准仍然属于区域性瞄准范畴,随着贫困人口分布的变化,一方面以区域开发为重点的扶贫机制出现了目标偏离的问题,而村级瞄准也并没有显著提高扶贫瞄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区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减贫效应也在持续下降。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思想,积极践行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庄严承诺,贫困治理实践极具“中国经验”,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十九大报告还将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未来两到三年内,我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并存和交汇,两大战略能否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和有机衔接关乎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思想贯穿脱贫攻坚始终。识别与瞄准是反贫困的前提条件,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不精准则是贫困治理取得成效的直接障碍。精准脱贫本质上是为了抵消减贫效应的下降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体现了中国的扶贫政策在面对农村贫困状况的新变化时,在扶贫瞄准机制上进行的动态调整,从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转向更加注重对目标对象“靶向性”干预。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立之初,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遭遇识别不准的现实困境,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扶贫对象的识别瞄准、动态调整和脱贫退出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这也是精准脱贫实践探索的现实需要和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以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研究为主题,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每年度进行的《中国农户经济行为调查》的支持和前期研究基础,通过将文献研究与社会调查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从扶贫对象认定与退出制度的变迁梳理入手,对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精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案例地区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不同主体的行为选择和认定逻辑,展开了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中主体的博弈分析,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替代变量和匹配思想的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指标,并提出了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的优化方案和保障措施。本文研究框架包括导论、正文(第1章至第8章)以及研究结论及展望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导论,提出研究命题、并加以论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加以分析与评述,进而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阐明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框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的局限。第一章,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本章界定了扶贫对象、贫困标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以及扶贫认定和退出机制这四个核心概念。阐述了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涉及的贫困归因相关理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相关理论以及认定和退出机制设计相关理论;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涓滴效应理论、能力贫困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赋权理论、机制设计等理论作为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分析,为本文提供研究的思路框架。第二章,扶贫对象认定与退出制度的脉络和变迁梳理。本章从明确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发展阶段入手,阐述了传统贫困认定和退出制度的历史演变,包括:瞄准单元的演变、识别标准的调整、衡量维度的拓展以及考核评估的深化等方面。第三章,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地方实践。本章主要通过案例剖析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基层实践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认定和退出逻辑以及互动情况,重点关注县、乡、村、驻村工作队和农户层面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行为逻辑与策略选择。第四章,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现状分析。本章对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精准度进行实证检验,重点比较以单纯收入标准和多维匹配估计方法下的认定和退出结果,同时理清现行精准扶贫对象认定与退出面临的挑战以及机制的设计漏洞、执行偏差和制度障碍。第五章,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主体的博弈分析。本章主要是从各博弈主体的形成及其博弈地位出发,明确贫困认定和退出机制的博弈主体主要包括贫困地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贫困农户和非贫困户,以及各级政府和农户间的博弈的基本博弈形式,提出基于贫困瞄准拓展模型的政府监管的最优问题分析框架。第六章,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指标设计。本章对贫困识别中电力数据是否可以替代或者补缺收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利用农户生活用电数据对扶贫对象的多维贫困识别结果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替代变量和匹配思想认定和退出指标的设计方案。第七章,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的优化。本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对象认定机制的主体、标准、程序和路径,原则与方法,依据农户综合福利水平的衡量维度,确定精准扶贫对象退出的设置标准和激励机制,并进一步明确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环节以及脱贫后的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提出精准扶贫对象的过程监测和跟踪管理的完善思路。第八章,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执行的保障措施。本章主要从认定和退出机制的组织保障、方法创新、风险管理、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构建良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治理结构框架,建立认定和退出机制的方法创新制度,调整政府等主体的角色定位,加强认定和退出机制的风险管理,改革贫困认定和退出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与展望,本部分阐述基于前述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指出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与关键点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围绕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进行了有益探讨,可能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提炼以及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实践的剖析,发现关于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的研究还很少涉及,同时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定位为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理论创新。第二,将多维贫困理论、替代变量应用和匹配思想纳入到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的构建框架中来研究,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从多维贫困视角构建科学合理的扶贫对象认定与退出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区域和贫困户、真实全面地衡量扶贫对象的贫困程度,提高扶贫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这是一种建立中国农户综合福利水平衡量的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的尝试。第三,结合多种调查方式和手段,包括基于区域层面和农户层面的机构访谈、农户调查、典型个案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不同层面扶贫认定和退出的全过程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方法上,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比较分析和归纳分析相结合,从多种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论证。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的研究中,以上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也是一种创新性探索。虽然本研究有所创新,但仍存在着某些局限,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一,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区域对比研究。本文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位于华中地区,着重分析和挖掘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认定和退出逻辑以及互动情况。限于调研范围较广和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未能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这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加以深化。第二,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机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基本思路,并对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执行的保障措施做出构想,然而,对于如何协调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过程中规范要求和地区差异等问题尚需深化研判和探讨。第三,2020年以后的城乡贫困问题研究。现阶段的扶贫对象的认定和退出只是主要针对农村贫困人口,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已成为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城乡贫困问题,特别是城市贫困问题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从综合视角深入研究城乡贫困对象识别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对象;认定机制;退出机制

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关于扶贫认定机制的研究

二、关于扶贫退出机制的研究

三、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局限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扶贫对象

二、贫困标准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四、扶贫认定和退出机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贫困归因相关理论

二、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相关理论

三、认定和退出机制设计相关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发展阶段

一、大规模开发扶贫阶段(1986-1993年)

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三、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扶贫阶段(2001-2012年)

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阶段(2013-2020年)

第二节 扶贫认定和退出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瞄准单元的演化

二、识别标准的调整

三、衡量维度的拓展

四、考核评估的变革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地方实践——基于华中Y县的分析

第一节 Y县贫困治理回顾

一、案例县概况

二、案例县产业扶贫成效

三、案例县脱贫攻坚进展

第二节 Y县贫困认定和退出的政府逻辑

一、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逻辑

二、乡镇政府的信息地位

第三节 Y县贫困认定和退出的乡土困境

一、村“两委”的行为选择

二、“驻村工作队”的识别困境

三、农户的认知冲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认定和退出精准度的实证检验

一、模型选择与构建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扶贫对象认定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指标的科学性不强

二、认定手段的可操作性有限

三、认定“配额制”规模控制

第三节 扶贫对象退出过程面临的挑战

一、退出实施程序与路径不一

二、退出调整与动态管理滞后

三、退出政策实践中执行偏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主体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各博弈主体及其博弈地位

一、中央政府

二、贫困地区地方政府

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

第二节 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基本博弈形式

一、博弈基本模型的设定

二、各级政府和农户间的博弈行为

第三节 基于扶贫瞄准拓展模型的博弈分析

一、扶贫瞄准博弈模型的拓展

二、中央监管的最优策略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的指标设计

第一节 替代变量和匹配思想的引入

一、认定和退出指标设计的原则

二、替代变量和匹配思想的应用

第二节 用电数据替代下的多维识别结果

一、电力数据与家庭收入的相关性

二、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三、多维识别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基于替代变量和匹配思想的认定和退出指标设计

一、扶贫对象认定指标设计

二、扶贫对象退出指标设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的优化

第一节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机制的完善

一、认定标准

二、认定主体

三、认定程序和路径

第二节 精准扶贫对象退出机制的优化

一、退出标准

二、退出程序和路径

三、退出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 精准扶贫对象的监测预警体系

一、认定退出过程的监测

二、脱贫农户的跟踪管理

三、认定退出的动态预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和退出机制执行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认定和退出机制的组织保障

一、落实三级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度

二、提升基层政府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三、避免出现疲劳综合征和道德风险

第二节 推进认定和退出机制的方法创新

一、入户调查、社区评议和自我瞄准相结合

二、严格筛选与适度弹性原则相结合

三、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第三节 注重认定和退出机制的风险管理

一、重视“风险管控”,改善政策保障环境

二、培育“造血功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三、维护“底线公平”,化解重大社会矛盾

第四节 优化认定和退出机制的考评体系

一、不同考核评估方式相互有效衔接

二、“过失认定”为关键的考核问责

三、“容错纠错”保留弹性治理空间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调查问卷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并购运行规律揭示论文提纲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论文提纲